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

2022-12-26

第一篇: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

XX乡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结对帮扶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乡机关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在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好贫困群众脱贫解困结对帮扶工作,全力打赢打好城镇脱贫解困攻坚战,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县关于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城镇贫困群众如期脱贫解困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科级领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城镇脱贫解困攻坚战中的模范作用,全面落实帮扶责任,扎实推进全乡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确保全乡群众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二、工作目标

按照全乡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入户摸排数,将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及时落实到贫困对象,帮助城镇贫困群众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是指“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是指保障城镇贫困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权益、保障城镇贫困群众家庭适龄子女享受义务教育、保障城镇贫困群众住房安全。结合工作实际,保障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和就业条件的城镇贫困家庭至少1人就业;保障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贫困家庭资助参加居民养老保险,或对无力缴纳养老保险参保费的城镇贫困家庭申请助保贷款,帮助城镇贫困群众解决各种实际生活困难等。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全乡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XX乡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长:XX

党委书记

第一副组长:XX

党委副书记、乡长

长:XX

人大主席

XX

党委副书记

XX

常务副乡长

XX

纪委书记

XX

人武部长

XX

党委委员

XX

副乡长

XX

人大副主席

成员:卫生院,中小学,文广站,水利站,农技站,计生办,统计站,国土所,民政所,财政所,劳保所等七站八所和乡直乡办单位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所,由民政所负责人XX同志负责具体协调各村(居)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帮扶工作。

四、帮扶方式

我乡的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实行以科级领导(乡班子成员)为主、其它乡机关干部为辅的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机制。

1.县领导挂点帮扶。根据脱贫解困任务,我乡由县政府刘剑副县长挂点负责指导帮扶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开展,统筹协调解决各村(居)委在脱贫解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实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制,根据城镇贫困群众数量,科级领导、各帮扶单位党员干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等模式,确保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要带头帮扶贫困程度相对更深的城镇贫困家庭。各结对帮扶责任人要针对帮扶对象的具体致贫原因,结合相关部门“两不愁三保障”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帮扶政策,按照以造血式为主、输血式为辅的解困和智志双扶方式,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建立帮扶台账,整合资源,因户施策,帮助城镇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五、帮扶内容

各单位要通过精准识别,深入剖析贫困对象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举措,精准施策。做到一户贫困户一套帮扶措施,把政策和具体帮扶措施精准落实到每个城镇贫困群众身上,帮助村(居)委会和城镇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升发展能力。

1.组建帮扶工作组。各结对帮扶干部要定期进社区参与脱贫解困政策宣传、入户调查、走访慰问、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有关工作和活动,做好帮扶工作日志登记。

2.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各结对帮扶干部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等工作目标,根据贫困家庭致贫原因和困难程度等实际情况,协同村(居)委逐户建立城镇贫困群众家庭帮扶需求等信息台账,逐户制定和落实帮扶措施,填写《XX县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帮扶手册》。乡民政所、村(居)委、结对帮扶干部要收集领导走访、脱贫解困工作会议、党员干部日常帮扶等资料,由乡民政所安排专人及时上传到“XX县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云平台”,展现帮扶工作成效。

3.落实帮扶解困政策。保障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和就业条件的“零”就业城镇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主动帮助贫困家庭落实创业、教育助学、医疗保障、临时救助等救助政策;帮助住房困难贫困家庭落实廉租房、公租房、住房补贴等安居政策;帮助贫困家庭落实水、电、气、有线电视和网络费等减免惠民政策,解决贫困群众实际生活困难。

六、保障措施

各结对帮扶干部为精准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帮扶工作职责,要将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与农村脱贫攻坚工作并重,列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帮扶计划,确定结对帮扶工作重点,推进结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1.提高政治站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在全面小康路上,农村一个不能少,城市同样一个不能少。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工作投入,切实增强做好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的紧迫感。

2.强化工作责任。各结对帮扶干部要和(村)居委会一起针对辖区内城镇贫困群众分布情况,做好帮扶工作组人员进居委会帮扶工作台账;要积极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措施,年底有总结。同时,要做到“六个清楚”,即脱贫解困政策清楚、家庭情况清楚、致贫原因清楚、帮扶需求清楚、脱贫措施清楚、脱贫成效清楚,并及时填写帮扶手册,将入户情况分别记录在帮扶工作组工作台账和贫困户持有的帮扶手册中。

3.加强督促检查。乡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和调度,并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提高,发掘典型经验,及时宣传推广,定期通报帮扶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帮扶工作任务落实。

第二篇:市开展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情况汇报(经验做法)

近年来,xx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担当、责任担当,扎实做好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各项工作,进一步筑牢“六条保障线”、做到“两个全覆盖”目标,现将我市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经验做法

(一)筑牢城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线

一是稳步提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战,确保城镇困难群众同步迈入小康社会,从4月1日起,xx市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xx元提高到xx元;

城市最低生活补助水平由2019年的每人每月xx元提高到平均每人每月xx元。同时,全面落实应保尽保政策,对无一人就业的城镇困难家庭,连续3个月家庭收入低于当地城镇低保标准,且财产符合条件的,依申请纳入低保范围;

对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对象,因病、因老、因灾等其他原因导致缺少劳动力的城镇困难家庭,按单人户纳入低保,整户纳入不符合条件的,将刚性支出发生者本人纳入低保范围。截至11月份,全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xx人,城市低保覆盖率达x%,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xx万元,月人均补助水平xx元,城镇低保补助水平达到并超过自治区规定的xx元标准。

二是提高城镇特困人员和孤儿救助供养标准。

全市城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供养金按照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x倍发放,全市城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由2019年的每月xx元提高到每月xx元。积极落实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费,分别按照每月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0%和30%安排照料护理费。截止11月底,全市共有城市特困人员xx人,累计发放城市特困供养基本生活救助资金xx万元,发放照料护理费xx万元。加大城镇孤儿保障力度,散居孤儿救助供养标准由xx元/月提高至xx元/月,机构供养孤儿救助供养标准由xx元/月提高至xx元/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xx人,累计发放孤儿保障金xx万元。

三是切实做好困难残疾人救助工作。

着力解决城镇因残致贫家庭和深度贫困残疾人脱困解困的突出问题,把依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养,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以及三级、四级精神和智力残疾人按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通过低保兜底保障政策帮助其脱困解困。目前,全市残疾人两项补贴按照每月每人xx元发放,截至11月份,全市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xx人次,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xx万元。

(二)筑牢城镇困难群众基本医疗保障线

一是

城乡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于补助,属特困对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给予100%全额补助。属于城镇低保对象、低收入对象给予60%定额补助。截止10月底,全市城乡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共补助18.11万人,补助金额2906.32万元。加大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力度,落实医疗救助医保政策范围内的自付医疗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救助比例不低于70%政策。截止10月底,全市住院救助9.98万人次,住院救助资金6297.9万元;

三是

门诊救助5.86万人次,门诊救助资金962.24万元。为城镇困难群众中的妇女免费开展“两癌筛查”,今年来全市共进行“两癌筛查”1010人。

(三)筑牢城镇困难群众教育救助保障线

将全市城镇困难群众家庭子女纳入xx学生资助管理系统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救助。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困难家庭寄宿生,将城镇困难群众家庭子女纳入普通高中国家助学资助范围,免除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费,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补助项目和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重点资助城镇特困人员、孤儿、城镇低保家庭子女,免除学前保教费和普通高中学杂费,并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切实做到应助尽助、应补尽补,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辍学。今年来,全市累计资助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3.2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2.02亿元(其中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20.7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19亿元)。

(四)筑牢城镇困难群众基本住房安全保障线

一是落实常态化申请受理机制,实施实物保障和租赁补贴发放相结合。

通过在部门官方网站、“xx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将公租房保障法规、政策解读以及办事指南向社会群众公开发布,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可随时通过电话预约或直接到市民服务窗口申请办理公租房资格审核事项,通过“三审两公示”后纳入公租房日常轮候库,未获得实物配租保障家庭领取公租房租赁补贴。今年,全市为城镇困难群众提供住房实物保障229户,发放租赁补贴763户。根据公共租赁住房房源情况和日常申请受理情况,以县(区)住房保障部门数据为基础,建立统一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家庭轮候库,按照轮候家庭住房、人口、收入变动情况、获得实物配租,及时调整家庭信息,实现对轮候家庭档案的动态管理。对获得公租房保障资格的城镇低保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优先配租,对城市低保、低收入家庭和60岁以上孤寡老人、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城镇住房求助人群等城镇困难群众的住房困难予以优先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五)筑牢城镇困难群众就业创业保障线

一是

为促进困难群体脱困解困,我市通过落实国家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国家扶持政策,积极帮扶有需求的群体。在全市开展以“春风送真情就业暖民心”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62100份,组织专场招聘会21场,提供就业岗位9084个,提供公共就业服务52915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1485人。落实就业帮扶政策,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有效的促进了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目前我市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498人,全市共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2914.82万元;

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846.36万元。

(六)筑牢城镇困难群众社会保险政策待遇保障线

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城镇重度残疾人、贫困残疾人、特困人员按规定由政府代缴最低标准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100元,城镇低保对象按规定由政府代缴部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50元。今年来,全市共落实个人养老保险缴费补助和政府代缴补助2543万元。

(七)落实城镇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全覆盖

以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托底、应急、过渡、衔接、补充的制度效能为主线,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工作保障,加快形成救助及时、标准科学、方式多样、管理规范的临时救助工作格局,筑牢社会救助体系最后一道防线,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特别是疫情期间,对于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及已享受低保、孤儿保障、特困供养救助后生活仍然困难的,及时给予临时救助。截至11月底,全市累计发放临时生活救助资金1517.07万元,救助17003人次。

(八)推动城镇困难群众社会资源帮扶全覆盖

一是在精准建档方面:

为确保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取得实效,我市力求在精准建档、精准施策、精准脱困上下功夫,全方位,多渠道按照困难职工不同致困原因,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对接,精准分类帮扶施策,通过生活、就学、就业、医疗等方面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关爱困难职工助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启用xx困难职工智慧云帮扶综合管理平台;

建立工会干部结对帮扶困难职工联系制度,明确每位干部的联系对象、联系内容、联系时间;

二是在精准施策方面

建立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志愿者服务队,解决各级工会组织在帮扶工作上人手不足的问题,确保困难职工识别认定更精准规范。:按照致困原因将困难职工细分为五类群体,对每户困难职工家庭确定了就业创业解困脱困一批、社会保险制度覆盖一批、大病保险和医疗互助保险保障一批、社会救助兜底一批的“四个一批”等帮扶措施与“六条保障线”有效衔接,采取结对帮扶、入户走访等方式,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助推困难职工早日实现解困脱困。对达到脱困条件的困难职工,及时会同有关部门比对数据、组织人员入户调查,反复评估,确保建档的困难职工真正达到了脱困条件,才实施退档,并对脱困职工实行不少于一年的跟踪帮扶,有效避免返困情况的发生。目前,我市共有建档立卡困难职工156户653人;

近年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达2000余万元。

(九)加强城镇困难群众组织保障和管理服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进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

制定印发了《xx市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工作规则的通知》(贺城困领发〔2019〕1号),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每年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同时,各县(区)党委政府相应落实主体责任,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第一责任人,统筹做好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相关工作。

二是落实资金保障,充分发挥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资金使用效益。

进一步健全与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任务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按照财政支出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原则,切实保障资金投入。全面加强各类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资金项目常态化监管和绩效管理,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提高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资金使用效益。今年来,我市共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困难群众救助资金5.924亿元,通过抗疫特别国债和特殊转移支付解决资金缺口1.35亿元,有效保障了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争取医疗救助资金5947.38万元,按比例对特困人员、孤儿、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给予资助;

争取就业补助资金7687.8万元,及时保障就业补贴用款需求;

争取上级个人养老保险缴费补助和政府代缴补助2543万元,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342万元。

三是推进低保审批权限下放,简化群众办事流程。

今年4月份,xx市5个县(区)已经全部完成审批权限下发乡镇改革,将低保、特困救助审批职能从县(区)民政部门下放到乡镇(街道)政府,简化了低保审核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时限、减少办事流程。特别是今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贺州市开通“xx救助”公众号,积极推行“互联网+社会救助”模式,开展网上申请、审批低保和临时救助,并实行容缺受理,对新申请低保等社会救助的,简化审核审批程序,部分材料齐全的,过后补齐,实现当月审批当月发放,低保申请、审核、审批时限由原来的将近60天缩短到约30天。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是

虽然我市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城镇困难群众总量较大,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现全市已识别认定的城镇脱困解困对象为10718人,仅城镇低保对象就有9363人;

二是

困难群众自我脱贫解困能力较弱,大部分城镇困难群众处于缺失家庭劳动力、缺少收入来源、残疾、大病等状况,对政府保障和救助的依赖性较强;

三是

各部门间没有很好形成工作合力,部分县区推动工作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化解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的能力和办法仍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xx市将不断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抓好各项民生政策落地落实,强化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城镇困难群众帮扶解困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的内生动力,推动全市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工作再上新的台阶,确保我市城镇困难群众与全市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三篇:精准脱贫精准扶 贫困群众社会帮

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以来,团省委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充分发挥社会动员优势,精确瞄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工程,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全力帮助挂钩扶贫点保山市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实现如期脱贫目标,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不忘初心,青春贯彻十九大精神

大力实施产业富村。为了发展产业,团省委邀请相关龙头企业、专家,到文沧村实地考察、调研市场、反复论证,指导文沧村成立豪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以“集体经济+贫困户+社员”模式入股,走合作社发展、集中化服务、订单式销售的发展路子,将资金进行股权量化,量化一部分资产股权给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特别是缺劳力、缺技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都能从中受益,增加资产性收益,拓宽增收渠道。团省委项目支持20万元、协调资金支持23万元,目前圈场建设已全部完成,首批计划养殖豪猪270只,在养114只。与此同时,葡萄种植项目也在火热推进中,通过团省委积极协调,引入企业投资1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50万元,在文沧村成立兴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期计划种植葡萄150亩,目前项目场地平整已结束,种苗培育、种植农资备齐,根据节令按期种植,初步预计可为参与群众带来直接收入500万元。除豪猪和葡萄产业以外,团省委积极争取各方资源,2017年全年落实项目12项,争取资金711.94万元,用于文沧村生产建设。

大力实施文化育村。全力推动“文化上墙”“核心价值观上顶”工作,从进入文沧村地界到各村民小组,每个交界处都有一块“署名石”,在村委会顶上及文沧村每个活动室墙体印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致富内容等文化标语,鼓励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完善村内文化活动阵地功能,引导机关干部职工和社会企业开展图书捐赠活动,帮助充实农村书屋实用类、文艺类、教育类等类目的图书存量,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组织保山学院艺术系师生根据文沧地方民间故事创作并绘制活动场所壁画,制作安装各社地名石,提升文化品位,不断提升脱贫致富的动力和后劲。依托团省委派驻文沧村的扶贫工作队组织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乡风文明行动,进村入户引导村民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开展村规民约、健康生活、爱国主义等方面的宣讲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生产生活氛围。

砥砺前行,青春融入基层党建扶贫

大力实施党建强村。团省委在定点扶贫工作中,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团联动共建,整体推进基层党、团的组织建设、基层工作和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焕发基层活力。

一是加强服务群众意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组织基层党员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用党的纪律约束自身。坚持把党课学习延伸到基层。团省委书记唐源带领机关干部多次到文沧村看望挂钩扶贫户并为群众上了生动的党课,2017年1月为文沧村党员和群众上了脱贫攻坚党课,鼓励基层党员提高履职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鼓?罟愦笕褐诔浞址⒒又鞴勰芏?性,争取早日脱贫致富;2017年12月向大田坝镇、文沧村党员群众代表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文沧村实际,重点就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等问题向大家作了讲解,鼓励大田坝镇文沧村的党员群众不断增强发展的信心;2017年12月,为大田坝中学110多名师生代表宣讲党的十九大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精神,近年来全国、全省和保山市、昌宁县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帮助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锻炼提高思维能力。深入开展“两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在党组成员示范带动的同时,充分发挥各党支部主体作用,把机关联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联系贫困群众,机关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工作引向深入。机关各党支部与文沧村党总支及下属4个党支部以2对1的形式结对,结对的机关党支部、村党支部建立了联系挂联点制度,机关支部每年组织党员干部至少2次深入联系点,开展走访慰问。

二是大力推动党建带团建工作。2017年开始,团省委与昌宁县开展团的基层组织共建活动,在全县124个村民小组党员活动室加挂“青年之家”牌子,活动室由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团组织共用共管,进一步活跃基层青年工作。团省委2017年按每个乡镇2万元标准给予昌宁团县委工作经费支持,用于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探索抓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亮点。此外,还按照“先建后补”原则,由团县委开展乡镇“青年之家”建设,通过验收后,团省委按每个“青年之家”3万元资金标准给予创建补助。三是深入联系贫困群众。团省委党组成员时刻心系群众,有机会就带领机关干部到大田坝镇走“亲戚”,自挂钩联系文沧村以来,走访慰问了217户“挂包帮”困难群众11次;团省委选派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以入户走访调查、个别谈心、集体座谈、志愿服务等形式加强挂钩的贫困户的常态化联系,全程参加昌宁县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先后召开60余次座谈会,进行72轮走访。在团省委所确定的“三个着力”,突出“六大重点”的帮扶思路下,带领文沧驻村工作队狠抓工作落实,文沧村从2017年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31户505人,到年底动态管理调整后,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9人,贫困发生率降到2%以下,形成了助力脱贫攻坚的“文沧模式”。团省委派驻文沧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得到了大田坝镇和文沧村干部以及贫困群众的认可,经过测评,满意度为100%。经省一级评定已脱贫出列。

奋勇争先,青春践行新时代使命

大力实施生态美村。依托团省委派驻文沧村扶贫工作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参与大田坝镇“河长制”工作,组织志愿服务队清理河道垃圾,规范垃圾焚烧场地,示范带动群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雨季动员党员、村干部和广大群众赴塌方路段开展救灾疏通工作,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在全县殡葬改革工作期间,主动请缨参与“活人墓”“生基墓”“已葬墓”的登记造册工作,助推绿色殡葬制度实施。

大力实施旅游惠村。文沧村竹洼码头依山傍水,是块旅游休闲宝地,团省委在帮扶规划中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帮助文沧村设计了一套“旅游套餐”,并积极发挥团省委在对接联系社会资源方面的优势,大力推介竹洼码头旅游优势,计划依托竹洼码头优美景观,充分挖掘成形的旅游环境和良好的消费市场,通过招引有意向的企业到竹洼码头考察发展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等特色体验项目,丰富旅游配套服务业,实现村内劳动力部分在企业就业,部分从事配套服务业,部分自主创业的良性循环,带动增加当地村民三产收入。

大力实施人才兴村。团省委与所挂昌宁县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团省委领导每次到挂联点工作期间主动与昌宁县交流工作,定时不定时联合开展工作项目落实情况督促检查。于2017年8月与昌宁县委县政府共同召开团省委挂钩昌宁县扶贫工作座谈会,通过反复研究挂钩扶贫工作,结合双方实际,共同商定着力在招商引资、劳动力转移、产业扶贫、对外宣传推介、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突出服务青年创业就业,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与昌宁县共同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明确了责任目标、工作任务和责任期等内容,确定在2017年完成团省委所挂包建档立卡贫困村文沧村脱贫出列,在2018年、2019年、2020年抓好脱贫后的巩固提升。开展乡村教师、少先队辅导员、村完小校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养殖、种植能手、土专家的培训,不断提升镇、村教育质量和种植养殖技术。逐步实现助学金对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教育阶段的补助,有效减少和防止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的情况发生,向2017年高考录取的37名学生发放了14.8万元的“爱心圆梦大学”助学金,助力教育扶贫。筹集到“爱心励志基金”28万元,采用无息贷款、循环使用的方式,帮助群众发展生态土鸡养殖、黑木耳种植等产业,在村里掀起了创业致富的热潮。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省委压实责任、主动作为,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把准时代脉搏,积极投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战场,助力昌宁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四篇:2011年脱贫解困工作总结

2011年腊尔山高寒山区群众脱贫解困

凤凰县腊尔山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12月23日)

腊尔山高寒山区地处凤凰县西北部,属云贵高原东端的台地地区,辖2镇3乡、65个村、2个居委会、213个自然村寨、374个村民小组、14675户,共有人口6.5万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8.5%,有贫困户7111户、3.1万人,占总户数的47.7%。该地区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最高海拔1117米,俗称凤凰的“西北利亚”,是湘西地区乃至湖南省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今年来,省委、省政府将我县腊尔山高寒山区困难群众脱贫解困作为全省“十二五”扶贫开发重点之一,作为全省24个少数民族高寒山区人民群众脱贫解困先行试点,作为全省少数民族高寒山区扶贫开发的“第一场战役”。今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扶贫开发办、省财政厅、省民委及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等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以扶贫开发总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整体推进”的方针,围绕“畅行、安居、富民”扶贫工作思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作重点,从促进农民增收入手,整合扶贫资源,聚集各方力量,加快产业开发,实施整片推进,在推进少数民族高寒山区脱贫解困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腊尔山脱贫解困工作进展情况

腊尔山地区脱贫解困主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村组道路建

设和农村人畜饮水三大工程项目。经各乡镇、村组干部的多轮调查、摸底、核实,并分别在村组、乡镇、县进行三级公示,报县脱贫解困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部门审批,最终确定了腊尔山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农村村组道路建设条数和里程以及农村人畜饮水试点村,并编制设计了道路建设、人畜饮水项目工程试点相关图文资料。目前各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一是农村村组道路建设顺利推进。腊尔山地区农村村组道路建设的规划、设计、测量、技术、质量由县交通运输局全程把关,由腊尔山地区5个乡镇为业主,村支两委具体组织实施,群众积极参与。截止12月15日,41条91.315公里村组道路公路建设已动工38条(腊尔山镇10条,禾库镇9条,两林乡7条,柳薄乡9条,米良乡3条)动工率为92.7%,修通了80公里(腊尔山镇20.86公里,禾库镇27.9公里,两林乡15公里,柳薄乡5.4公里,米良乡10.84公里),占总里程的87.6%。禾库镇吉云村、茶寨村、俄力村12.08公里,已全面完工,可进行验收。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全面铺开。农村危房改造由县民政局负责把关,各乡镇具体负责实施,群众积极参与。目前,按程序要求,各乡镇已全面完成了申报、核实、评议、审核工作,并进行了公示,危房改造对象与村支两委、乡镇政府签订了危房改造协议书、承诺书,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截止11月22日,1520栋危房改造工程已开工1458栋,开工率为95.9%(腊尔山镇396栋,禾库镇377栋两林乡332栋,柳薄乡231栋,米良乡122 栋)。已完工1303栋(腊尔山镇357栋,禾库镇358栋,两林乡268栋,柳薄乡207栋,米良乡113 栋),可进行验收。

三是农村人畜饮水正在启动。由县民委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县水利局负责技术指导的7处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工程已全面动工。目前工程除腊尔山镇夺西村、米良乡米良村2处集中供水工程正在钻

井寻找理想水源外,其余5处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以上。

四是认真组织协调特困户帮扶工作。通过调查核实,今年实施的1520户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尚有36户特困户,因无劳动力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特困户,无法按期进行危房改造的村民。县委、县政府责成36个县直单位实行一对一帮扶,出钱请工。目前,36个县直单位派出干部深入各帮扶对象实施帮扶工程,县纪委监察局投入3.5万元帮扶腊尔山镇科茸科吴辑德进行危房改造工程已全面完工,可进行验收。

五是突出抓好农村文明建设工作。我们努力克服过去扶贫开发“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既注重物质扶贫、精神扶贫,更注重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展对腊尔山地区16岁以上、35岁以下的青壮年农民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今年,省财政厅安排资金,按计划安排了第一批40多青壮年到长沙市望城区职业中专接受焊工培训,结业后由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基地安排进工厂工作,月薪3000元以上。专门的青年技能培训为腊尔山地区青年走出大山,脱贫致富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空间。同时,在腊尔山地区深入开展评选“和谐农家”和“农户倡文明、村社创和谐”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干部群众信心倍增,脱贫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群关系明显改善。

二、工作措施与经验

腊尔山高寒山区地理位臵偏僻,交通道路闭塞,产业发展缓慢,长期以来,群众生活困苦,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靠外出务工工资,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群众饮水难、住房难、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致富难等社会温饱问题十分突出。为了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社

会发展,彻底改变其落后面貌,我们抢抓机遇,整合资金,凝心聚力,逐村突破,全面推进。试点工作,从酝酿到全面启动实施不到一年时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得到了中央、省、州、县领导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是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少数民族高寒山区贫困农民生产生活困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带着责任和感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高寒山区贫困农民生存和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二是要求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腊尔山脱贫解困工作作为当前一项最重大的政治任务,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增强紧迫感,转变作风,强化措施,提高效率,狠抓落实,采取倒计时和销号制逐项落实。提请县委、县政府将腊尔山脱贫解困项目工程作为相关部门和乡镇党政“一把手”及村主干的帽子工程,把脱贫解困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和乡镇党政“一把手”绩效考核和干部年终考核内容,直接与村主干工作效益、工资挂钩。

二、厘清思路,科学规划。坚持“专家论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确定“修好一条扶贫路、建设一个新农村、发展一条产业带、致富一方贫困户”的基本思路,立足“三个突出”来规划脱贫方案,即突出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使群众走得出、居得下;突出产业扶贫开发,大力引进金银花、猕猴桃、药材等适合高寒山区种植产业,实现产业致富;突出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提高当地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群众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从民政、建设、规划、国土、教育、卫生、农业、林业、水利、畜牧、交通等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多次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帮助群众分析致贫原因,帮助群众选项目、定规划;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评估论证,编制完成《凤凰县腊尔山高寒山区扶贫开发项目规划》,将基础设施、农村危

房改造、社会事业、农民素质教育、产业建设等五个大项、十六小项写进总体规划,规划投入为35664.21万元。

三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联系常委等县领导为副组长,扶贫开发、财政、水利、交通、民政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腊尔山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多次召开了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脱贫解困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腊尔山地区五个乡镇党政“一把手”工作会议,县委书记、县长多次深入基层召开脱贫解困工作推进现场会议,专题研究和及时解决脱贫解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促进工作,确保了项目工程实施健康发展。二是落实责任。先后出台了《关于成立腊尔山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实行县级领导联系腊尔山高寒山区扶贫开发公路通达通畅和危房改造工作责任制的通知》、《凤凰县腊尔山高寒山区2011年公路建设及危房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凤凰县腊尔山高寒山区财政扶贫资金报帐有关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对脱贫解困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原则、建设标准、保障措施、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作出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明确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由县民政局牵头落实,农村村组道路建设由县交通运输局牵头落实,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由县民族事务局牵头落实,具体由县脱贫解困办公室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全力配合,腊尔山5个乡镇全体领导干部积极组织实施。对于工作落实不力,影响工程进度,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的部门和乡镇将采取一票否决制处理,依照《凤凰县重要工作和重点项目问责实施办法(试行)》(凤办发„2011‟41号)对有关部门及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三是强化宣传氛围。通过编发资料简报、悬挂横幅标语、县政府网站、电视台、圩场、宣传车、村组群众会议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省委、省政府实施的腊尔山地区各项扶贫政策,提高干部群众抢抓机遇自谋发展的意识。召开部

门工作会议、乡镇干部会议、村组干部会议、村民群众大会等各级会议200余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000余份,修建高标准公示牌、公示栏5个,213个自然村寨、374个村民小组全部建有公示栏;将扶贫项目、扶贫对象、补助标准、项目实施程序和项目建设标准及要求及时在县党务公开网、各乡镇政府党务公开网、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上公开公示,做到家喻户晓。通过借力造势,进一步营造脱贫解困工作氛围。通过借助中央、省、州、县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优势力量,强势宣传我县腊尔山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作。湖南卫视目前已3次在黄金时间的湖南新闻联播栏目推出我县脱贫解困工作专题报道;湖南日报7月9日第二版头条刊发记者苏莉采写的《3500万元支持凤凰腊尔山区脱贫》,10月9日头版头条刊发记者苏莉采写的《腊尔山区迎来脱贫致富希望》;湖南红网9月8日首页臵顶刊发记者刘容采写的《3大工程助腊尔山高寒区村民脱贫》。目前,凤凰县腊尔山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已成网络网友关注的一个关键热词。

四、透明公开,科学实施。腊尔山脱贫解困三大项目工程建设坚持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总体安排、分步实施”的原则,采用自下而上申报的方式,村向乡镇申报,乡镇向县申报,由县腊尔山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评审确定。农村危房改造坚持“农户自愿、乡镇鉴定”的原则,村民对照政策条件向村支两委会提出申请,村支两委集体研究审核后签出意见,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再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危房鉴评领导小组成员,进村入户进行现场核对鉴定,并拍出旧房图片,然后根据危房评定类别进行登记,将相关图文资料汇编装订成册上报县脱贫解困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并在县、乡镇、村、组四级张榜公示无异议,由农户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危房改造协议,确定为危房改造扶持补助对象。然后严格按照相关扶持标准实施改造工程。

五、创新机制,狠抓落实。一是强化责任,将脱贫解困工作纳入对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领导年度综合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根据县直单位及乡镇领导对脱贫解困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年度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实行量化打分,绩效考评,严格奖惩。二是强化监督,将脱贫解困工作纳入县人大、政协、县纪检监察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监督检查范围,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切实加强对脱贫解困的政策指导、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动态监测制”、“资金兑付制”,“项目资金使用公开、公示制”、“项目资金县级报帐制”、“项目资金审计制”和“项目检查验收责任追究制”等管理制度,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节约使用,确保项目建设优质高效。三是强化督查,对于项目工程建设实行严格月督查制度,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解困办、县扶贫办、县交通局、县民政局、县民委等部门组成督查组,每月定期对腊尔山高寒山区脱贫解困项目工程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全面完成脱贫解困任务和资金安全运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四是落实包扶帮建,出台了《关于实行县级领导联系腊尔山高寒山区扶贫开发公路通达通畅和危房改造工作责任制的通知》文件,将各项工作具体分解捆绑到领导、到单位、到乡镇、到村组、到每一个干部;出台了《关于实行县直单位定点帮扶腊尔山高寒山区农村危房改造的通知》,将36户特困户的危房改造工程实行由县直36个单位一对一定点帮扶。五是规范行为。要求各部门、各乡镇要勤政廉政,确保腊尔山脱贫解困专项资金规范有序运行。不得以任何理、任何名目收取管理费、保证金等,不得以虚报面积、里程、工程量等形式套取专项资金等。一旦发现有违规违纪行为,将由县纪委监察局查实处理。

六、建档立案,规范管理。一是建档立卡,建立健全县、乡、村脱贫解困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对脱贫解困有关文件、资料,包括

村组道路概况、人畜饮水工程概况、设计文书、农户花名册、申请书、图片资料、规划设计资料等档案资料,实行“一路一档”、“一户一卡”、“一村一簿”、“一乡一册”等管理,使脱贫解困工作做到了底子清、帐目清、项目实施情况清。二是挂牌管理,在213个自然村寨、374个村民小组公示栏里将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户主姓名、家庭人口、危房级别、建房面积、补助资金等情况进行公示,在41条村组道路所在村公示投入资金、施工队伍情况、建设工期、技术规格等情况;向2575户农村危房改造户发放明白卡、告知书,并在县、乡、村、组挂牌公示,在农户家门口张帖告知书,公示张帖挂牌率达到100%。

第五篇:真心为民 脱贫解困 真情帮扶 初见成效

--------九运街镇2010年城乡解困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九运街镇党委及九运街镇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我镇贫困户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0一0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解困惠民行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严格按照《阜康市2010年城乡解困工程安排意见》的要求,根据解困户导致家庭困难的具体原因开展针对性解困。半年多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面我就我镇2010年城乡解困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城乡解困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学习上级关于城乡解困的政策、文件,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组织落实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主任组成的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办公室主任由民政办主任兼任并具体负责。

二、严格把关,扎实做好解困对象的确认工作

在市城乡解困对象确认工作会议召开后,我镇立即召开城乡解困领导小组会议,研究2010年解困对象确认工作要点,结合我镇实际分配各村名额,并于2月9日召开由各村妇女主任参加的会议,对2010年解困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上特别强调:

1、各村申报的解困对象必须符合《阜康市关于实施城乡解困工程的意见》中关于城乡解困对象的条件;

2、各村必须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由村民代表签字并进行公示7天无异议后,方可上报上报镇解困办;

3、各村上报城乡解困对象名单时同会议记录一并上报镇解困办,由解困办负责抽查、审核。

在各村上报解困对象名单后,镇解困办于2月21日至2月28日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市解困办。经市解困办审核,我镇2010年共确认解困对象50户149人,其中一帮一10户34人,单项政策40户115人(其中:就医55人、冬季取暖50人、就学大中专10人,就学高中6人,就业9人)。

三、主要采取的帮扶工作措施:

由于解困对象家庭困难原因各不相同,我镇主要采取“一帮一”结对扶贫和政策性帮扶(就医、就学、就业及冬季取暖)措施进行针对性帮扶:

1、一帮一帮扶措施:一是召开帮扶单位座谈会的形式,与“一帮一”解困户见面,通过座谈会各单位进一步了解解困户的家庭情况,并签订帮扶协议,为开展“一帮一”活动打下了基础。明确了帮扶单位领导要承担起解困户的第一责任人、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掌握被帮扶户的基本生活情况和实际变化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就业上的实际困难。如六运村解困户杨启明的帮扶单位是市农科站,农科站领导多次到杨启明家里详细了解情况,认为他家的主要困难是两个儿子没有就业,耕地较少,决定联系就近的设施农业基地,年底温室大棚投入使用时,解决他家的就业困难情况。其他帮扶单位根据本

单位的实际情况都提出具体的帮扶计划。二是在节假日前后,开展了送温暖活动。各帮扶单位均在节假日到困难户家庭送温暖活动,为困那户家庭送去面粉、大米、清油,化肥等生产生活资料,以解决困难户的燃眉之急。

2、政策性帮扶:

就医帮扶:在本乡镇卫生院就医,持《阜康市扶贫解困工程优惠证》的可免挂号费,诊疗费等各项检查费均优惠50%,属个人应缴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金全由市解困办从解困资金中代为缴纳,大病患者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基础上,可以把所有的手续交往我办公室,即时交往市解困办,给予大病救助;冬季取暖帮扶:解困办为解困对象家庭解决2-3吨冬碳或发放同等价值的取暖补助金;就业帮扶:需要就业的特困人员,可到解困办出具证明,到本乡镇劳动就业服务所办理就业优惠证;就学帮扶:就读于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由镇解困办代为办理大学生救助,每位学生补助就学资金1500—2000元现金;就读于高中的学生由镇解困办代为办理城乡解困(就学)证,可减免该学生当年的学费及住宿费。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上述帮扶措施,2010年上半年共解决就业6人;发放城乡解困就医证55本,共计33000元;“一证式”医疗救助88人,共计179000元;为6名高中在读学生办理了城乡解困(就学)证;市各局、委办为10户(一帮一)解困户送去面粉3袋、大米2袋、化肥150袋,清油30公斤以及牛奶、鸡蛋等生产生活资料折合现金11650余元。

半年来,我镇城乡解困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

强领导下,通过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和真情帮扶,工作开展顺利,且已初见成效。但是我们也还清楚的看到,我镇在解困工作中也还存在帮扶措施不够得力、被帮扶对象自身能力和条件极差等不平衡的现象。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扎实工作,为完成我镇解困工作任务、全面实现解困对象的脱贫而努力奋斗。

以上是我镇的城乡解困工作汇报,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最后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九运街镇城乡解困办公室

二0一0年六月二十四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超给力的幽默短信大全下一篇:城管局法制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