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党组织建设现状

2022-10-10

第一篇:企业党组织建设现状

非公企业党组织现状分析

XXX区地处市中心,辖区内呈现一区多园局面,共有非公企业527家,从业人员29045人,其中有144家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共有党员1042名,有124家非公企业党组织配备了党组织书记,81家非公企业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只有41家企业配备了党建活动经费。

一、我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我区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发展。

近年来,陆续开展“两新组织大调研”等活动,对辖区内的非公企业党组织进行全方面摸底,配备专业党建指导员,对党员人数不够成立专门党组织的单位,与其他单位建立联合党组织,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的全覆盖。同时为规范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管理,举办专题培训班,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具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发展党员,充分发挥活力,为企业发展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我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具有特色。

一是属于区委直接管辖的直属非公企业党组织,如:日出东方党支部、黄海机械党支部;二是基层党工委直接管辖的非公企业党组织,这些企业坐落在基层党工委的管辖辖区内,党建活动开展依托基层党工委,如:宁海街道、新坝镇等;三是以园区党工委直接管理的形式,没有专门设立非公工委,党组织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如XXX工业园、XXX工业园。

(三)规模以上企业对建立非公党组织比较欢迎。

我区共有规模以上非公企业148家,其中有50家单位建立了企业党组织。非公党建工作在贯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推动企业发展、提高企业信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规模以上企业主大都能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非常欢迎开展党建工作,积极为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人财物保障。尤其是企业主本人就是党员身份的,对开展非公党建工作的热情更高。

(四)非公企业员工入党积极性非常高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400余名非公企业员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0余名员工作为积极分子,近100名参加培训,这其中大多为青年员工、骨干和相对稳定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对入党的愿望非常强烈。

二、我区非公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非公企业发展动态性强和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导致一些党组织难以稳定发展。

非公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非公党建工作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因非公企业消亡,使一些党组织名存实亡;因企业新设立,一些企业需新组建党组织;因党员动态流动,一些党组织需撤并和新组建。

(二)组建工作不细腻,一些党组织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去年实施集中组建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有“拉郎配”的现象。特别是一

些通过挂靠建、企企联建等方式建立的党组织,管理松散,作用难以发挥。

(三)组织隶属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

非公党组织隶属关系有的归口组织部门、有的归口基层党工委、有的归口园区党委。由于隶属关系不统一,在党组织和党员管理上,出现“多头管理”现象,需要在组织部门指导协调下,进一步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真正把党组织管起来、管理好。

(四)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

组建党组织是基础,发挥作用是目的。实践中,确实有不少党组织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但是,仍有大量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够好,特别是“口袋党员”、“隐形党员”现象依然存在,流动党员的管理办法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五)人员、经费需尽快到位。

人员和经费保障是做好非公党建工作的前提。非公党建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后续工作十分繁重,目前我区正结合“双进双促”开展情况,为非公企业党组织配备专门的党建指导员,每周赴企业指导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同时落实非公党建经费,确保党建活动有效扎实开展。

(六)XXX工业园、XXX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本身是党工委,不能再设立非公工委。

园区没有专门人员承担着非公党建工作任务,

为理顺工作体制,建议在三个园区设立专门非公党建工作机构开展工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服务。

三、充分发挥我区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引导,确保思想认识到位。

区委和各级党工委要充分认识“两新”组织的作用,通过制作《非公企业党建活动指导手册》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向企业业主、企业员工反复宣传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注意从政治上关心非公有制企业主,对思想政治素质好、做出突出贡献的,本人有强烈入党意愿的,积极吸纳进党的组织。这不仅增强了企业业主的归属感,而且赢得了他们对党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二)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建活动,增强“两新”党组织在企业业主中的影响力。

坚持把“两新”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点放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提供保证。引导“两新”党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挂牌经营和持证上岗、结对帮扶、献计献策等活动,融教育、管理、监督于一体。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组织在企业员工中的凝聚力。

通过开展谈心、送温暖、创建文明单位和文明员工等活动,及时化解企业与社会之间、企业主与员工之间及员工相互之间的各种矛盾,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如开展党员“挂牌”上岗服务活动,通过党员

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推动企业实行优先招聘党员员工的用人制度,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组织开展大讨论,在塑造企业文化,凝聚人心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战斗力。

首先,加强基层党工委和园区工委班子建设。积极引导“两新”组织选配政治素质较好、组织协调能力较强、懂经营管理、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其次,抓好培训提高。各级党工委应结合辖区实际,定期举办“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培训班,确保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思路、有方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应当因企制宜,结合实际,按照实用、实效的原则,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党建活动,教育、引导非公企业党员立足岗位,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基层党组织是各单位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是坚持党对部队绝对领导的基础,是带领部队完成以边防检查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根据《党章》和部队有关规定,各基层单位大多数都设立了党支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组织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按照“四评”创建模范党组织生活要求统揽全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部队建设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成了首要政治任务。

一、基层党组织现状

各基层支部建设整体形势是好的,能够带领部队认真履行职责,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能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但由于基层单位点多、面广、人少,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时间紧、工作任务重,教育效果不好。平时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共同进行组织生活,这样便于支部统一对党员进行管理和教育,解决了基层组织管理中的一些盲点问题,但是造成的问题是,部队基层党组织的传统教育减少,各支部时间紧、工作任务重,致使教育效果不好,有应付现象,造成了部分干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和党的活动不经常,党员意识淡

薄。

(二)党支部领导全面建设的能力较弱。有些支部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以行政会的形式讨论决定,以正常教育代替党员组织生活和教育,支部缺乏抓大事、议大事的能力,在工作安排上缺乏统筹考虑。特别是一些党支部存在职能不清、程序不明、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

(三)个别支部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政治工作条例》和《军队支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层党支部7项生活制度是加强部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组织生活正规化、规范化的操作规程。但实际上,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一些支部对这7项组织生活制度不能按规定落实,有些虽然落实了,但要求不严,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学习方法陈旧,组织生活和党团日仅限于读报纸,念文件,开展工作中,组织活动往往给其它工作让路,党的教育内容与形式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种现象在基层党支部尤为明显,表现为重业务建设,轻组织建设,存在组织生活为业务工作让路的问题。

(四)个别支部书记个人能力欠缺,在带领队伍、抓支部建设方面思路不清、经验不够。具体表现在支部书记工作不实,形式主义严重,不注重党务知识学习,工作中动口的多,动手的少,要求其他党员的多,自身模范带头的少,业务不懂、内容不清,一些重大问题该由支部会议研究的提交了行政会或军人大会,工作程序模糊,特别是在发展党员等关系组织长远建设工作中,把

关不严,人情关、感情关难过,发展党员方针和原则得不到落实,对发展对象培养不够,以个人的自觉和努力代替组织的培养与引导,对预备党员的转正教育无计划,不落实。计划、推荐、考察、培养等环节随意性大,“入口关”不严,以工作成绩和现实表现代替吸收入党的标准,致使党员质量下降。

(五)支部成员观念陈旧、理论创新不强,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和办法看待和解决新形势下部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党员对理论学习兴趣不浓,虽然经常学习,但也只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能用理论指导工作、提高能力,致使有的党员思想观念陈旧,以传统工作方法代替规定和要求,淡忘了党的优良传统,宗

旨意识不强,模范作用较差,缺乏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三、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对策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基层组织工作的核心内容,是部队一切建设的基础,因此,要按照《政治工作条例》、《军队支部工作条例》和《关于加强公安消防部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思想统

一、作风端正,经的起各种考验的坚强的领导集体,不断增强党支部领导部队全面建设的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一)理顺体制,强化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

针对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实际,根据边防部队特点进

一步加强管理和指导,加大对基层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确实把政治意识强,能为党的事业尽心尽力的干部放到这个岗位上去,

要努力做到“两有、两要”,即有党员就要有组织,有党员有组织就要开展活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真正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落实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去。

(二)联系实际,树立基层党组织的威信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必须树立其领导威信。在这点上,党委要做到:一是在建立健全党组织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入手,紧密结合基层干部缺乏、任务重、责任大,负有工作决策权、经费管理使用权等特点,围绕落实党管思想、党管干部、党管中心工作,制定出台制度和工作规程;二是建立目标考评机制,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任务,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确定工作目标,推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在考评过程中,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使考核成为指导和监督党组织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的基本工作方法;三是建立奖惩机制,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严格奖惩,努力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三)严格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进一步规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要把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到实处,党委要加强检查、督促和指导。基层党支部对落实七项组织生活制度的情况要一一随时做好登记,党委对基层党支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情况应定期检查,并认真总结推广经验。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一要严格。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把它作为克服党内各种错误倾向,增强党

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贯彻必不可少的措施。二要经常。不能“想到就抓,忙了就算”,而要把它当作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最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三要全面。不能只抓这几项,而忽略了另外的几项,而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一项系统工程,逐项抓落实,特别是要注重提高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一方面要议大事,管大事,加强思想政治领导;另一方面要注意帮助干部和党员学会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党内民主生活氛围,提高组织生活的严肃性,这是贯穿于各项制度的根本,是组织生活的灵魂。

(四)加强指导,切实提高基层支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党委要从实际工作入手,加强对基层支部解决自身问题的指导力度,使各支部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运用制度调节自身矛盾,消除自身机体上的不健康因素。一是在配备班子时考虑干部各方因素,消除不团结外因,为建立起强有力的班子奠定组织基础。要充分认识江泽民同志“能不能搞好团结,是衡量和检验领导班子和干部素质高低、党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讲话的重要意义。二是坚持集体领导,认真贯彻党组织议事“十六字”方针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决策。三是强化对干部的管理,党支部管干部,就是按照党章规定的基本条件,管学习、管作风、管思想,对干部认真管理、大胆使用。三是各部门检查指导工作时要将组织建设纳入检查内容,防止片面化、单一化。

(五)明确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增强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领导和带领广大官兵认真履行职责的重任,只有明确其建设的任务和目标,才能增强干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要经常深入基层,摸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边防检查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从部队建设大局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团结,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本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消防部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新办法,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第三篇:中小企业管理之--中小企业的组织现状

中小企业的组织现状

企业的内部组织如同房子的基础和柱梁,基础和柱梁的坚实程度与搭配的合理程度,决定了房子的牢固程度、大小程度。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老板在创办企业时,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没有精心设计一个企业该怎么办,就像一个急需住房的人而又没有足够的钱买房子一样,不得不先搭建一个既没有精心设计又没有打基础的窝棚,这样便有了栖身之地,然后让自己的企业发展成窝棚群。其所以称中小企业是窝棚群,是因为它们的组织化程度非常低,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缺职能部门

中小企业在创办初期,由于人员少,规模小,一人身兼数职是正常的,但是,很多企业发展到几百人的规模了,需要分工设立职能部门了,可是,老板的管理思想仍然停留在作坊管理层面,对职能部门的认识不深,再加之想节省人力成本,而没有设臵相关的职能部门,老板自已或者高管还是身兼数职,大包大揽一切,成天充当起“救火队长”的角色。如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设臵统筹生产运作的计划物控(PMC)部,其职能往往由厂长(或者生产副总、生产总监)履行。

二、个人权威凌驾于组织权威之上

很多中小企业虽然建立了完善的职能部门,但是,由于老板很强势,突出个人权威,而压制组织权威,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压制,管理人员唯唯诺诺,被动地等候老板安排,各部门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老板的强势不强效。

三、职能部门有名无实,职能缺失或者弱化

很多中小企业虽然建立了完善的职能部门,但由于作坊式管理的烙印打得很深,普遍存在职能缺失或者弱化或者被肢解、错位等问题。如有的企业设立了计划物控(PMC)部,但其物料控制职能就被仓库、采购、车间等部门所肢解;又如有的企业设立了品管部,但其品质监控职能非常弱,对车间不按标准作业、违反工艺纪律造成品质事故的行为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再如有的企业设立了人事行政部,但其绩效考核、薪酬管理职能基本未行使,工资定多少、何时升降等,主要由老板拍脑袋决定。很多管理人员都不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自己的工作重点是什么,一天到晚瞎忙,但真正重要的工作却没有做。

四、不懂得分权,部门间、岗位间缺乏相互制约

很多中小企业做到一定规模时,老板知道自己的精力不够照看不过来了,需要请人、设立职能部门,也需要分权。但是,无论是老板还是其他管理人员,由于受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只知道在上下级之间分权,而没有在部门部门之间、岗位之间分权,导致一个领导或者一个部门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身,其实质还是集权管理,只是从老板的集权转变到高管或部门集权,这就导致企业的组织没有在部门之间、岗位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流程关系,很多的问题不能在平行部门之间、平行岗位之间得到解决,而要借助于高一级领导的力量来解决,但领导管事往往管不到细节,强势不强效,使很多的规定不能落实。

如有些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就是由销售部门将订单下给车间,相当于发出生产指令,然后由车间自主制订计划、自行安排生产。由于缺乏外部的监控与约束,导致车间生产随意性大,生产效率低下。

有些企业成立了计划物控(PMC)部,但并没有发挥生产统筹的作用。虽然计划员制订了生产计划,但车间却根本不按计划走,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因为计划员不是车间主管的上级;虽然由物控员来制定物料需求计划,但采购员也可以不按进度来执行,因为物控员不是采购员的上级。多大数企业人员有着只有领导才能做管理的潜意识,导致只认上级不认制度、流程。这就是企业制订了完善的制度、流程但难以有效执行的原因。

五、部门归属不合理

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对分权本质不了解,导致部门归属不合理。例如,质量管理部门本来是要对生产部门的产品质量实行监控的,两个部门本应是平级的,可是,有的企业却将质量管理部门归属生产部门,那么,质量管理部门就无法监控生产部门,必然造成很多的质量问题不能及时暴露及时解决,管理改善更是举步维艰。再如,仓库应该对采购部门进行制约,但是,有的企业将仓库归属到采购部下面,导致采购员随心所欲,买多了、买错了没人管,不负任何责任。下级对上级的制约肯定是软弱无力的,让下级去制约上级与传统的管理思想也是相悖的。

六、组织信息不畅通

中小企业的沟通机制很不健全,上下级间、平行部门间都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导致工作信息流传不畅,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首先是老板与下属有沟通障碍。很多老板不愿意与下属沟通,对下属喜欢扔下一句“你搞掂”,管理人员往往不能准确地理解老板的真实意图,导致工作结果没有达到老板的要求。

其次是部门内部有沟通障碍。很多企业各部门一个月都难得召开一次部门例会,部门负责人也很少与下属沟通,出了问题时就把下属训斥一通。然后是平行部门之间有沟通障碍,工作难以协调,各自为政。

案例1:个人权威凌驾于组织权威之上(中山市天龙有限公司)

欧博老师调研时发现,天龙公司组织设臵完善,该设的部门都设了,但由于老板很强势,事必躬亲,导致管理人员没有积极性,成天混日子,各部门不能有效履行其职能。具体体现在:

1、该公司设有人力资源部和行政总监,人力资源部经理和行政总监都有本科学历,也有大企业的工作经历,但是,该公司的培训、绩效考核、企业文化等人事行政方面的管理工作几乎是空白。欧博老师找他们谈话询问原因时,他们坦言自己是公司最清闲最没用的人,他们最初进天龙时颇有一番雄心壮志,想把人事行政模块搞成公司规范管理的样板,但是,老板一再越俎代庖,否定他们的方案,可又不给任何指导性意见。他们甚至连招聘一个普通员工的拍板权都没有,老板要亲自面试决定是否录用,他们成了摆设。时间一长,他们的雄心壮志日渐消失,得过且过。行政总监表示实在不想再混日子了,决定辞职,人力资源部经理也萌生了去意。

2、老板担任总经理,老板娘没有在公司担当任何职务,平时也不在公司,但她只要来到公司就成了“影子总经理”,四处发号施令,插手企业的内部管理。尤为荒唐的是,公司评选金牌经理时,她成了最终审批人。

点评:老板其所以将个人权威凌驾于组织权威之上,说到底还是 “王”者心态作祟,老板甚至老板娘把企业当成了自己的王国,没有给管理人员腾出“心理空间”,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自然受挫,职能部门自然不能履行其管理职能,这样的企业只会成为混混型管理人员的乐土,有事业心的管理人员要么被训练成混混型管理人员,要么离去。

案例2:缺乏横向的相互制约(东莞翔高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欧博老师在翔高公司调研时发现,该公司虽然创办18年了,但是组织很不健全,部门职能很不完善。具体体现在:

1、没有设立计划物控(PMC)部,生产计划的制定、进度的跟进等均由生产部自行负责。由于没有其它部门制约,生产部随意安排生产,结果造成订单准交率低:国外订单准交率为0,国内订单准交率仅为32%。

2、虽然设立了物控科,但归属生产部,根本无法履行物料监控职能,如物料采购由采购部自行决策,导致物料不能准时供应;又如库存管理失控,据财务部门统计,2008年8月份的销售收入为700万元,而同期的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车间原材料、半成品等合计占用资金却高达800万元,公司流动资金严重受阻。在存货资金中,一年以上的呆滞物料、产品就有300万元。

3、缺少独立的品质管理部门,只是在生产部下设品管科,生产部门既是立法者,又是执法者,品管科难以起到品质控制的作用。

例如:A、欧博老师查阅机加车间品质报表时发现,产品一次合格率达99%以上,但询问品质班长是怎么计算合格率时,他竟然连公式也写不出来。随着调研的深入,欧博老师发现该车间的制程QC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时,根本没有记录。由此可知,产品一次合格率数据是虚假的;

B、公司没有标准的作业指导书,作业员操作全凭经验进行;公司也没有建立相关的检验标准,所以,装配工人不按图纸施工、作业时,检验员也无法检查出来,造成同样的质量异常事故重复发生。

点评:工厂的事情说到底是物料的流动,那么,一切管理活动都应该围绕物流的顺畅而开展,而物流又是在采购、仓库、车间这几个平行部门之间发生的,并非在上下级之间发生,平行部门之间、平行岗位之间的互相影响远远大于上下级之间的影响,但传统的管理只有上下管理(即纵向的领导式管理),而没有平行管理(即横向的流程式管理),必然导致各自为 政、管理粗放的结果。

第四篇: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现状及分析

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在农村清洁工作中作用发挥情况的现状及分析

近年来,我们镇妇联坚持把镇、村(居)妇女组织建设及作用发挥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紧抓不放,为了切实改善本镇环境面貌,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我们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安排,开展了以“清洁的水源、清洁的田园、清洁的家园”为目标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发挥

了妇女组织建设重要作用。围绕镇、村(居)妇女组织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这一课题,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我们镇的实际状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及建议。

一、 调研现状

**镇辖13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7997户,23635人,总人口中,男性11803人,占50%,女性11737人,占50%,组建妇女组织22个,组建率100%,镇域面积41.2平方公里。3月份,17个村(居)委会全部实施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共投入20多万元,修建户用垃圾池42个,摆放户用垃圾桶1990个,沟渠疏浚27公里,绿化植树3.1万株,新建生活排水管网1600米,施长效管理清扫,清运生活垃圾,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们镇、村(居)妇女组织网络健全,妇女干部配备齐全,达到了“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占一定比例”的要求。镇、村(居)妇女组织履行本职,发挥职能,积极带领妇女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解决了长期困扰群众的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同时还肩负着地方党委和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整体发挥作用良好,工作得到当地党组织的肯定和认可。

从调研履职尽责情况来看,镇、村(居)妇女组织整治环境卫生做在前。妇女组织的社会影响力、社会认可度、社会形象得到不断改善和提升。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上级部署,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骨干会议,进行专题研究,专门下发了《**镇2013年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汪其明为组长、镇长邵繁、副镇长欧阳雪梅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配备专门负责农村清洁工程日常管理的工作人员及办公室,并安排有督促具员,掀起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热潮。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全区农村清洁工程专题动员会后,镇党委政府召开全体现职干部及支部书记会议,专题进行动员,悬挂宣传横幅40条,张贴宣传标语600多条,印发宣传资料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10000余份,制作公示牌18块,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发动,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是全面开展垃圾清理工作。为进一步激励广大妇女干部的工作热情,我们创新四种工作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妇女工作者队伍。据统计,共发动3800人次(其中女性2500人次)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实现了“五个基本没有”,即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零星垃圾、集镇村基本没有散放垃圾、公路沿线基本没有散落垃圾、河库水面基本没有飘浮垃圾、田间地头基本没有有害垃圾。还整治了三纺厂门口共计1000米的路边,扩大了此处的使用面积,铺设了路面砾石,粉刷了800㎡的围墙,彻底解决了此处的脏乱差和堵塞现象。

四是落实责任,上下联动。按照“齐抓共建”的模式,坚持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划分各村组的责任区和责任内容。实行联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工作机制,包干工作纳入考核,将农村环境整治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村(居)、组。镇和各村(居)签订责任状,各村和党员小组长签订责任状,形成镇考核村(居)、村(居)考核各组、组监督村民的考核和监督机制。为进一步加强责任,我镇在人口集中、车流量较大的7个重点路段,涉及新农花园、斗居、红星、马桥、葛麻山6个村(居),明确了主要骨干负责。

五是强化督察考核。建立岗位目标考核机制。为激发基层妇联干部的内在活力,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我们将农村清洁工程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考核重要内容,建立镇对村的督查考评体系,纳入目标管理。建立由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参加的民主监督评议机制。实行“以评促建”、“以奖促治”、“以罚促改”。截止目前,全镇在319国道花园、新农村召开现场会一次。全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检查评比4次,表彰了新农村、葛麻山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得好的单位,通报批评了**邮电所、**原交管站及红星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较差的单位,有力推动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我们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环卫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17个村(居)委会有一定数量的垃圾池、垃圾填埋坑,但是数量不够、分布不均匀,部分还达不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垃圾处理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

二是垃圾处

理资金不足。垃圾处理是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镇村财力投入资金有限,从根本上制约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快速发展。

三是固体废弃物处理率和利用率不高。随着大量固体废弃物排量的日益增多,但是这些废弃物处理率不高,既占用土地、影响村容村貌,又破坏生态环境。

四、对进一步做好农村清洁工程工作的建议

一是抓

配套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启动垃圾统一清运工程。

二是抓机制建设。配备专业保洁人员,推行垃圾“户集、村收、镇运”模式,保洁员工资从群众集、部门筹、政府奖三条途径解决。

三是抓考核评估。农村清洁工程是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都要把它列为重要工作进行目标管理考核,其考核结果做为各单位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五篇: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启动企业信息化工程较晚.总体而言,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落后,尚处于初级阶段与起步阶段,有人归纳为"我们有21世纪的网络,90年代的软件,但是只有80年代的应用,70年代的管理."国有大型企业的情况稍好一些,但仍不能乐观.

2000年初由国家经贸委牵头成立了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启动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工程",旨在通过推进国家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典型示范,全面引导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2002年对国家570户重点企业做了企业信息化调查,大多数企业建立了内部网,外部网,企业门户网站.各类网络的覆盖率和业务应用范围加大,已支持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企业的管理部门和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给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调查显示,通过信息化,77.5%的企业降低了成本(如采购成本,加班成本等),67%的企业缩短了生产周期和作业时间,64.6%的企业扩大了产品销售收入,66.3%的企业提高了流动资金周转率,36.7%的企业提高了按期交货能力.

对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加以概括总结,可以得到下述结论:

(1)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形成

大部分大型国有企业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和相关设备,有些企业还配置了大规模及超大规模的计算机系统,特别是石油石化,金融,电信,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国有企业配备了上百CPU的并行系统或大规模的微机集群系统.网络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几乎所有的大型国有企业都搭建了自己的企业网,尽管规模不等,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但都具备了一个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的基础硬件平台,某些超大型国有企业的网络横跨我国东西南北,网络结点数目接近10万,联网的计算机也接近10万台左右.另外,基于企业网的公共服务基础系统(如电子邮件,企业站点等)和网络安全系统也初步建立.这些基础设施保障了企业计算,信息传输与共享,生产监控与控制,科学研究,乃至学习,生活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但仍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2)专业应用软件系统普遍运行

国有大型企业一般都具有庞大的组织结构,众多的人员队伍,以及复杂的业务种类和关系.这就要求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围绕企业的主营业务,开发和部署各类专业应用系统,包括ERP系统及人财物管理系统,OA及协同工作系统,各类生产监控与决策系统,各类研究与分析系统,等等.目前,各大型国有企业都在运行着各不相同的专业应用软件系统,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应用需求紧迫而带来的各系统的独立性,致使系统之间的连接与集成障碍明显,信息孤岛随处可见,重复建设屡禁不止.

(3)数据库系统基本成型

数据库技术在国有大型企业的应用始于80年代,从1990年前后开始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0年前后,大部分大型国有企业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财务资产数据库系统,人力资源数据库系统,物资管理数据库系统,经营管理数据库系统,以及一些直接面向专业技术应用的数据库系统,这类数据库系统往往规模庞大,比如石油勘探数据库系统,国家地理信息系统等.数据库系统从软件系统中独立出来从逻辑上划分了数据库与软件系统的界限,也为将来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应用模式点奠定了基础,也使得数据建设成为国有大型企业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数据库的完善为正在进行的业务整合和系统集成铺平了道路,也为在调整期结束后进入数据管理阶段做好了准备.

(4)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和队伍基本建立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大型国有企业纷纷建立了信息中心或相应的部门,人员队伍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0年前后,各大型国有企业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某些大型企业已经拥有超过千人的信息化建设队伍.少数企业已经完成了信息化建设管理与服务的人员分化进程,形成了上有规划计划和统一管理,下有专业技术支持的较为合理的结构.但是,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队伍内部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积极性不高,外流现象普遍存在.

(5)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被逐步认知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大量的示范工程成果展示,人们对信息化建设的深远意义和现实作用认识得越来越深刻.在国有大型企业内部,从普通员工到公司领导层,企业信息化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观念已被广泛认同.很多企业的一把手亲自主管信息化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大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内部都形成了浓厚的信息化建设氛围,新一轮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浪潮正滚滚而来.

(6)信息化建设规划开始被纳入到企业战略规划

随着各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信息化建设工作被提升为企业的关键业务领域之一.与其他各项规划一样,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各大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建设规划已经成为企业战略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各大型企业都聘请外部专家,和企业内部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一起制定了周密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当前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相比,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程度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总体上落后大约有10年左右的,虽然少数企业已经达到或接近了国际水平.

归纳起来说,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差距主要包括思想意识的差距,投入力度的差距和实施效果的差距.另外企业的IT人才短缺及不稳定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主要问题和差距分述如下:

(1)领导重视不足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但总体程度还不够.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功与否与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流程,资金投入,技术选型,人员素质等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尤其是企业领导人对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管理理念,管理思想以及自身的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企业领导对信息化重视的程度也不一样.

有的企业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仅仅体现在口头上,大会小会都强调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往往只说不做,或做得很少.另一种企业领导能在企业的大小会议,各种场合都大力鼓动和强调信息化工作,同时也能在人,财,物上都给予大力支持,但是由于领导自身的工作繁忙,文化基础或守旧心理等原因,没能带头使用已经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最终还是走入了IT黑洞,造成较大的浪费.这不只是一个系统的失败,更容易在企业领导的影响下形成对信息化建设的反感气氛.

企业信息化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这种重视层次的领导会以种种理由而最终不能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可想而知,拥有上述这两种类型企业领导的企业是很难实施信息化的.

在企业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领导重视"这四个字的内涵是极其丰富而深刻的,任务也是非常艰巨的,特别是对领导自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更要在实际的具体工作中身体力行,亲历亲为,带头使用,率先垂范,督促下属.只有达到"身体力行"这样的重视程度和境界,才能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快速推广.

(2)资金没有保障

企业信息化,特别是大型企业的信息化,需要较大的,并持续的资金投入,但实际情况却往往不如人意.有的企业认为信息化投入大,是个无底洞;有的企业认为信息化就是购买技术设备,不愿在服务上投入;有的企业认为信息化见效慢,投资回报不明显;有的企业由领导的喜好来决定对信息化的投入,换了领导,投入就可能发生巨大变化.正是这些疑虑和问题导致了很多国有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量小,不稳定,不持续,最后很可能造成系统实施失败的结果. 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我国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和系统应用方面的累计投入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0.22%,而美英等国家大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占总资产的比例一般在5%以上.例如2000

年企业信息化投入居前五位企业中国石化集团,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长城计算机公司,上海宝纲集团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的信息化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只有0.09%,0.67%,1.08%,0.22%和0.17%,与国外大企业相比相差甚远.

为了能不断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做到同步技术升级就很重要,需要适时进行必要投入,以维护正常运行.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需要连续多年的持续投入才能完成,中断或大量减少投资是对信息化建设项目致命的打击,可能会严重影响企业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和自身的发展.因此,必要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后续投入,是企业信息化不断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3)人才流失严重

国有大型企业往往拥有大批人才,其中也包括信息化建设人才.然而,由于企业体制问题和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地位问题,致使国有大型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人才感到心里不平衡,最后许多人选择了离开,这样导致了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大量外流.信息化建设队伍的稳定已经成为国有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4)支持核心业务不足

许多企业的信息化一开始都是由信息技术驱动,没有和企业自身的主营业务挂钩.信息化浮在表面,建个网,开发个网页,建个邮件系统,等等,最多搞个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技术没能广泛地,深入地渗透到具体业务中去,没能对企业的核心业务真正起到支持作用,也就无法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不是目的,只是企业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手段,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5)缺乏整体规划

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都很随意,比较实际的企业也只是做到了以业务为核心.这固然与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关,但这并不能成为不做整体规划的理由.信息化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庞大到覆盖企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没有完善的总体规划必然带来冲突.过去十几年的经验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环顾今日的各个大型国有企业,每家都有信息孤岛和信息壁垒存在,这正是缺乏总体规划的恶果.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我国信息规划专家高复先教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信息资源规划理论(IRP)对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单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人自扫门前雪,成果互不共享,重复建设严重,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也造成山头林立,各自为政,功能重叠,资源冲突,为后续的业务整合和系统集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6)内外合作欠缺经验

很多国有大型企业因为自己拥有较为强大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所以常常包揽企业信息化的一切,闭门造车,不愿意对外合作.这样既不利于外部先进思想和技术的引入,也不利于自身队伍的健康成长.实际上,企业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适当地采取拿来主义,要善于利用外部力量.

另一种现象是,在与国外公司合作时只注重引进硬件和软件系统,而忽略了包含在其中的知识和思想.由于中西方文化,体制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区别,很多在国外运行良好的系统来到中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最后导致项目失败.作为大型的国有企业,不仅要敢于引进先进的东西,也要敢于坚持自己的优点,要以"洋为中用"的原则对待国外的技术和思想.这给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难度和挑战,此时应认真研究引进的系统和自身客观情况差别,仔细制定可实施的,符合国情企情的方案,将融合,嫁接,变革的工作做好.

处理不好对外合作的事情,就会出现对外部技术两个截然相反的问题:一是过度迷信,一是嗤之以鼻.前者会造成企业盲目跟风,消耗掉大量不必要的资金,最终还会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后者会产生自大或自弃情绪,拒绝改变,阻碍创新,与主流格格不入.因此,对外合作要把握好一个"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七夕情人节情书大全下一篇:企业办公室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