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

2022-10-12

第一篇: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全面深化改革 将改革进行到底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

“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知行合一。不付诸行动,不狠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只是一纸空文。改革攻坚,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是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关键词”。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习总书记指出,凡是议定的事要分头落实,不折不扣抓出成效。要强化改革责任担当,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干。总书记指出,起跑决定后程。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对改革的任务和重点,要逐项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时间进度。对已经推出的改革举措,要加强跟踪了解,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

“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果决勇毅,用行动说话,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改革者最可贵的政治品格。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言必信、行必果”的实际行动,为“实干兴邦”作出了最好的表率,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是总书记给全党的行动宣言。全面深化改革,行动要快,指向要准,落点要实,需要各地各部门动真格、做实功,该启动的必须立即启动,改革不能等也没法等。尤其是当前经济发展稳中有忧,面对下行压力,面对风险和挑战,更要下好改革先手棋,甩开膀子真抓实干,落实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各项改革举措,从而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克服当前困难,谋求长远发展。

抓落实,必须“聚焦、聚神、聚力”,是真抓实干、全面打好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统筹协调,合力推进。习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落实改革的关键时刻,勇于担当,把改革措施抓实、抓实、再抓实。面对改革深水区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唯一的办法就是拿出行动来,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全力推进改革之舟乘风破浪,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彼岸。

第二篇: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鼓足干劲将改革进行到底!

观看了《将改革进行到底》后,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充满憧憬,它为将召开的党十九大献了一份厚礼,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干劲,就如片名一样,让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团结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有拼劲。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对改革过程中难啃的“硬骨头”,有的干部患上了改革疲劳综合症,或是虚与委蛇、敷衍了事,或是为官不为、尸位素餐。全面深化改革是一次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抉择,党员干部作为“急先锋”,要积极响应总书记“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号召,以非凡的勇气,敢破敢立、敢于吃“第一只螃蟹”。在干事创业过程中敢于创新、大胆探索,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进取精神,“蹄疾步稳”推进改革。

要有巧劲。与时俱进是改革最鲜明的特征,改革不是硬着头皮上,也不是胡乱打斗,不讲章法。在改革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创新和发散思维,需要用长远的、移动的观点看待问题。成绩和实效是检验工作的“试金石”,干事创业既要做到低头拉车,更要做到抬头看路,除了苦干实干外,也要学会巧干会干,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开展。对于困难和问题,也要勇于面对,敢于创新,不囿于常规,以“干劲+巧劲”实现改革的全面深化和事业的全面进步。

要有干劲。改革争在朝夕,成效重在落实。倘若不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能使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立足本职,担起责任,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打通改革推进的“最后一公里”,使改革方案真落到实处,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确保改有所进、改有所成。只有“一竿子到底”,才能打破各种“肠梗阻”,推动改革一路向前。

第三篇:将改革进行到底

《时代之问》——观后感

《将改革进行到底》紧紧围绕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带领13亿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故事。

第一集时代之问从国内和国际视野出发,透过历史、当代和未来的时空坐标,紧紧围绕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述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部署的决策过程,描述总书记改革理念的形成轨迹,系统阐释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问题,勾勒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主要领域改革框架,概括总结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特征,生动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改革进程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丰富获得感。

在视频中,我看到了中国的壮大,看中国有豪迈和自豪,总结为:凝视中国,如同欣赏一幅精心创作的画卷,无论局部还是整体,总有着升腾不屈的气势。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深深地感到祖国的强大,我为之而自豪。

习近平说: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个重大的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说的多么好啊,只有把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民族才能走向富强,我们是那样规划的,更是那样做的,我们的民族是制度健全的民族,是锐意进取的民族,是积极向上的民族,是不断发展的民族,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会更加富强。

将改革进行到底,对内要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努力实现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外也要用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在当今时代大潮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该如何用中国智慧走向未来?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我们该如何发出中国声音?这,是历史之问,是人民之问,也是——时代之问!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长期性、艰苦性和复杂性的历史进程,要实现《时代之问》开篇所说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不仅要破解当下难题,更要着眼长远,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努力实现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长治久安”,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着眼长远、立足长远和确保长远的总规划和总执行。

我们都有梦想,我们的梦想要和国家的梦想一样,要有激发我们的斗志和激情,总书记指出,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高瞻远瞩,直面难题,勇于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我们也会努力向前,为我们的中国梦做出一份力,成为中国梦的践行者。

《时代之问》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诠释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要义、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为我们正确认识改革、积极参与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一份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价值独特的精神大餐。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拼干劲,拼能力,拼气节,拼胸怀,拼精神,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能理智睿智的解决改革开放中遇到的新问题,才能在中国怎么办这一问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始终在道路自信中做出顺应历史的正确抉择。

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循前人改革之伟业,立足今天,面向未来,始终在路上,永远在路上。每一步,都需精心布局、运筹帷幄。每一步,都需谋定后动、蹄疾步稳。每一步,都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而今天的长征,就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而我们当代大学生就是祖国的未来,当我们踏出校门的那一刻,祖国的未来就在我们的手中,如何更好地建设新的国家,如何的是国家富强,民族团结。我们身上肩负着复兴民族的重任,我有一个理想:为国家的建设奉献五十年,以国为国,以家为家,以天下为天下,铭记陈毅大将的那句话: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这其中可能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坚持和努力,必须一步一步,纵深推进,不浮于表面,不流于形式。在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的前提下,既注重顶层设计也注重基层探索,必须始终将二者有机结合;要处理好改革和法治一鸟两翼的关系,注重法治引领、强化制度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问题意识,增加改革的深度、锐度和整体力度。

我们大学生的肩上肩负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人民的期待,历史的重托,我们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继续坚持,永不动摇,在改革的这条路上我们会渐行渐远,逐渐实现我们的中国梦,继续加油。

赵恩镇 山东交通学院 2017年7月27日

第四篇:将改革进行到底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

旅游公司党支部 陈敏艳

7月26日,由公司党支部组织观看十集大型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该片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全景报道,直观地展示了我国各领域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分别关注了经济、政治、司法、文化、生态文明、国防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民生等领域的改革实践,既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又讲述了生动的改革故事。

改革开放的道路注定崎岖不平,从提出改革开放至今,不论是经济还是社会,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伴生着风险与挑战,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城乡发展失衡,7000万人口渴望脱贫,资源环境承载已近极限。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期,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广大青年干部需要勇于担责,要以舍我其谁、敢为敢当的气概,推动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改革浪潮里,青年干部应该形成这样的共识:离开奋斗,青春就没有色彩,只有永远把奋斗当做青春的底色,年轻才是真的了不起。有了不起的奋斗,才会有了不起的青春;有了不起的青年,才会有了不起的时代。

青年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在改革浪潮中,我们看见年轻的“狮子型”干部不断涌现,看见当代青年干部不停地用思想和行动配合改革的时代节拍,他们是改革发展的活力源泉,他们以青春的名义为改革担当,以奋斗的姿态走在时代前列,谱写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青春之歌。

改革时代,不要问青春何处安放,而是要问青春如何为改革担当。要体现这种担当,青年就要立大志、立长志,立足改革前沿阵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就要开足马力认真学习,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力量;就要让自己的思维和能力跟上改革的步伐,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里大展拳脚,我们年轻的一代只有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前途紧密结合,个体发展与时代进步紧密联系,才能收获更好的人生,才能推动时代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

旅游公司党支部 陈敏艳

时下,十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以下简称专题片)的播出,成为各方热议的话题。该专题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其中包括:《时代之问》、《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人民民主新境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延续中华文脉》、《守住绿水青山》、《强军之路(上、下)》、《党的自我革新》、《人民的获得感》,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近五年来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回答改革的时代之问,叙说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方案。专题片既有战略高度、思想深度,又有实践广度和理论厚度,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系列政论专题片。专题片一经播出,便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在思想理论界引发普遍关注和深度思考。

专题片总标题取名为《将改革进行到底》,当这组大气磅礴的字幕一映入人们的眼帘,便引发大家的思索。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毛泽东当年为新华社撰写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1949年新年献词。每当我国发展处在重要历史关头和关键深刻,中国共产党总是善于领导人民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夺取新的胜利。1948年秋,全国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反动统治摇摇欲坠,蒋介石一方面在长江设防,负隅顽抗;另一方面放出“和谈”空气,当时形势的发展,给中国人民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是将革命进行到底,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毛泽东审时度势,深刻揭露国民党“和谈”阴谋,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 在新年献词中,毛泽东对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意义、使革命半途而废的后果,以及选择革命道路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着重论述和充分说理。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的奋斗目标。新年献词发表后,全国人民和解放军倍受鼓舞,经过九个月的英勇奋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将革命进行到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它已成为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是我党始终坚守的革命初心。

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攻坚要解决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困难和问题。面对严峻的挑战,党中央毅然决然:“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目标早已制定,具体部署和路线图正在落实,改革成效日益显现,人民群众普遍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和实惠。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境内外、党内外总有一些人对改革心存疑虑,抱有“看看再说”的观望态度;有的说三道四,颇有微词,甚至散布“中国崩溃论”等流言蜚语;有的试图否定改革,希望回到计划经济时代走老路,有的主张全盘西化走邪路;思想理论界也有一些人听之任之,无语或者失声。显然,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是将改革进行到底,还是使改革半途而废”?

“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专题片对全面深化改革全景式、权威性的梳理总结,既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深度,又讲述了人民群众身边生动的改革故事。专题片内容详实、举例丰富、故事生动;回应时代、接地气、表述感性、说理透彻,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同时,专题片对坚持改革的方向性、原则性、立场性、战略性的总体把握和旗帜鲜明的政治导向,对明辨是非、统一思想、坚定信念能够起到统一思想和稳定军心的作用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6篇读后感、观后感。“将改革进行到底”体现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全面推进改革的决心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任何困难和矛盾都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将改革进行到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下达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动员令和进军号,其意义丝毫不亚于1949年的“将革命进行到底”。当年,中国共产党“将革命进行到底”,实现了“使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使命。现在,中国共产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使命担当,是要在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的基础上,使“中国人民强起来”。建国立国、富民强国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责任担当和初心所在。

第五篇:将改革进行到底

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改革迎难而进的步伐更加坚定。“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深化改革、破解矛盾。”日前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总书记强调。

习近平同志指出:“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家来自不同部门和单位,都要从全局看问题,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只有这样,最后形成的文件才能真正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描绘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作出了新时代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吹响了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嘹亮号角。

将改革进行到底,离不开勇往直前的“冲劲”。当前,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面对着许多难啃的“硬骨头”。以出口为导向、靠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已经困难重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面临巨大考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影响社会稳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表明,我国要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在这经济发展方式不改不行、社会发展不进则退的关键期,要成功渡过“深水区”、啃下“硬骨头”,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精神,需要荡涤一切障碍和束缚的改革“冲劲”,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冲破思想观念和利益固化的藩篱,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将改革进行到底,离不开统筹兼顾的“稳劲”。与过去相比,人民对深化改革的愿望更加深刻,对公平公正的诉求更加强烈,对改革路径的选择也更加多元。改革要改得准、走得好,必须要拿捏好“稳劲”。要稳在顶层设计上,将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辩证统一起来。既要坚持“摸石头”的微观方法,尊重地方和基层的首创精神,摸出经验,摸出规律;又要抓好顶层设计的宏观思路,系统阐述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和改革动力,使改革轮廓清晰可辨。还要稳在协调推进上,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和力度。离开了各项改革的协调推进,就难免顾此失彼、相互掣肘。

将改革进行到底,也离不开百折不挠的“韧劲”。改革是利益格局的调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将遇到无数激流险滩、困难险阻的磕磕绊绊,还将面对改革疲劳症、改革疑虑症的种种干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只有坚韧不拨、迎难而上,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才能够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望,才能够真正解决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才能够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写出优秀的简历下一篇:如何预防禽流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