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2022-09-12

一、激发兴趣的策略

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每节课都需要老师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 精心设置, 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例如, 教学课文《鲸》时, 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鲸”字, 然后叫学生议论, 猜猜教师的用意。有的说:“老师的大字写得漂亮。”有的说:“鲸字有鱼旁, 但鲸不是鱼。”有的说:“因为鲸是最大的动物。”这时, 学生的兴趣应运而生了, 我趁机让学生速读课文, 体会老师的用意。在学生知道鲸是最大的哺乳动物后, 我马上在“鲸”这个大字旁边编上1、2、3、4、5、6、7, 然后在“1”的旁边引导学生写上“大”, 接着让学生分组, 各派代表在黑板上写上答案。兴趣盎然的环境让学生在愉悦中了解到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我们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 激发学生“欲知详情, 请看原文”的欲望。又如, 教学《盘古开天地》后, 教师可介绍《女娲补天》;结合《草船借箭》的教学, 教师可出示《三国演义》和《中化上下五千年》 (儿童版) , 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 学生就会被兴趣所推动, 纷纷要求借书阅读, 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实践证明, 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 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 往往能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 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

二、运用多媒体的策略

多媒体教学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能形象生动地传输、再现知识的原理和物体原型, 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知识, 从而加快学生学习和记忆的速度。在课堂中,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更精准地把握学习重点、难点。小学生年龄较小, 在学习方面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 对理解事物有一定的难度, 运用多媒体就能克服这个限制, 它能将抽象的课文语言转化为直观的动画, 将知识具体化,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 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 有几个动词的排列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有这样一段话:“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迎上去看, 看见乌龟妈妈追上去, 看见青蛙游过去”, 这句话当中的“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是学生难以理解的, 学生既不知道这些词的表现形式, 也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这时候, 我就运用了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把小蝌蚪寻找妈妈的整个过程制作成了flash动画, 重点强调了这三个动词的表现形式。这样, 学生就明白了迎上去就是相对的游过去, 追上去就是从目标后方赶上, 游过去就是从周围游到目标物体身边。他们看完了这个动画, 这三个动词的表现形式就会留在脑海里, 从而为学生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如, 《桂林山水》一课, 待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以后, 我用电脑播放录像, 一边让学生听优美的配乐朗诵, 一边欣赏美丽的桂林山水。随着悦耳动听的水乡乐曲声, 荧屏上出现了静、清、绿的漓江水和奇、秀、险的山峰, 以及那荡漾在碧波之上的竹筏小舟, 使同学们产生了与作者和游人共同的感受体验, “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这样, 学生将所学、所见、所听融为一体, 仿佛置身于迷人的桂林山水之中, 看到了漓江的水, 桂林的山, 水上的舟, 真正成了景中的人……这种多媒体电教手段的应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的体验, 加深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也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 更加深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合作学习的策略

在合作式学习模式下, 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参与、讨论和探究, 在更为开放的、合作的小学语文课堂上, 促进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在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有利于合作的素材, 营造合作氛围, 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口述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平均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内, 由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 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优势。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 设计学习活动, 明确活动的目的, 选择探究的策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教师依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均衡地划分成学习小组, 小组人数控制在4~6人, 保证小组成员内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 或者采用游戏方式, 保证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学习游戏中。通过多次探讨交流和游戏活动的开展, 不仅拉近了小组成员之间的距离, 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而且通过比赛方式,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了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在愉悦的状态下, 学生不仅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而且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 进行《小英雄雨来》教学时, 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 教师可以将这个特点作为手段和基点, 为学生创建一个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 老师组织学生合作研究, 进行朗读和表演联系。这个过程中, 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和学生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思维方向研究和学习, 交流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想法, 这样学会僧主观学习意识会更强, 并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合作学习中也会更加积极。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不仅提高学生在该学科的学习能力, 而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和互帮互助的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设计上, 老师重侧重内容的趣味性。例如, 在学习《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时, 模拟现实中的实验, 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比赛, 教师担任课文中教授的工作, 向瓶子里灌清水, 小组成员之间选出三个代表进行拉小铅锤的任务, 从开始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计时, 作为小组与小组之间衡量输赢的指标。当然,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也要进行一定的筛选。因为有的课程教学内容需要小组合作来进行有效率的学习, 而有的课程内容则更适合于学生听老师讲的教学模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渗透下一篇:浅谈技校数学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