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2022-09-13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进而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所以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对人们的身体可产生巨大的危害。据有关调查报道2型糖尿病发病率和增长率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且逐年上升[1] 。糖尿病本身对人体危害不大,但是其引发的并发症如眼底、肾脏及心脑血管病变等,会对人产生严重的危害。糖尿病患者在未确诊前,糖调节已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葡萄糖耐量减退。这种糖调节受损一般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在2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因其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结果导致不可逆的糖代谢损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地治疗,可以让大部分患者避免患糖尿病[2] 。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很难广泛地在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中得到稳定持续的执行,只有使用一些有效而易行的干预方式才能真正达到控制患者糖调节继续恶化的目标。穴位埋线,操作时间短,患者较易接受,有效性得到广泛认可[3] 。该研究采用穴位埋线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70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年龄30~65岁,平均(46.9±5.1)岁;合并冠心病10例,高血压5例。对照组中年龄34~70岁,平均(46.9±5.1)岁,合并冠心病11例,高血压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判断标准

2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FPG值6.1~7.0 mmol/L和(或)2 h PG值7.8~11.11 mmol/L[3] 。

1.3排除标准

有认知障碍者,如老年痴呆、精神病等;急性感染期需长期临床治疗者;妊娠或哺乳期、安装心脏起搏器、金属过敏或严重惧针者;严重视力、听力障碍,严重失语或体力弱影响检查者;确诊糖尿病患者;过去1个月内已参与减肥或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并监督其运动情况,主要是从这两方面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间共12个月。饮食控制主要是指控制器饮食的总热量、脂肪、限制饮酒、多吃蔬菜和高纤维食物,患者要比往日正常饮食下减少400~500 kcal的摄入;运动就是多参加适合其本身的中等强度活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等,每个星期至少运动120 min。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熟悉学校2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及早治疗的重要。

1.5.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穴位埋线治疗。采用穿刺针埋线法[4] ,穴位包括肺俞、脾俞、胃俞、胰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太溪穴。对皮肤进行消毒局,使用长度约为1 cm的羊肠线00号,用镊子取羊肠线放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用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皮肤,右手持针,刺入上述穴位至一定深度[5] ,出现针感后,将羊肠线埋入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每个穴位需要埋线10 d,1个疗程埋线3次,共治疗3个疗程,即3个月。穴位埋线部位需要是完好的,不能有皮肤感染、溃疡,进行穴位埋线前患者要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安抚,不宜太紧张,以防影响埋线进度。

1.6疗效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 及《中医防治糖尿病指南》[7] 中的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各项指标检测数值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各项指标检测数值有改善。无效:症状、各项指标检测数值没有改变。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 ,显效:FPG和2 h PG下降至正常范围,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前明显改善,证候积分较前减少≥70%;有效:FPG和2 h PG下降超过治疗前20%,未达到正常范围,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前好转,证候积分较前减少≥30%;无效:FPG和2 h PG均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前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较前减少<30%。

2结果

2.1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 h PG、GHB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2 h PG及GHB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PG及GH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采用穴位埋线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有非常多的优点,因其埋线时间短,不需要对患者使用麻药,在埋线完成后基本不会引起患者的疼痛。穴位埋线的过程需要注意所用的工具、适用症状和禁忌症。该文选用的羊肠线的优点为对穴位产生的有效刺激时间长,并且人体对其吸收的时间快,90 d即可吸收,治疗费用较为经济,无西药的不良反应。该疗法简、便,患者容易接受,有广阔的推广前景。中医范畴的糖尿病即是“消渴”,一般中医认为引起消渴原因为肺燥、胃热、肾虚。中医治疗的思想就是从整体出发,辩证论治,穴位埋线治疗就很好的体现了这种思想,穴位有双向调节作用,就是从整体出发,综合治疗的作用同时有物理化学的刺激作用。穴位埋线可以对穴位进行持续性的刺激,调节人体的各项机能和新陈代谢,病人降低血糖不仅仅依靠药物,减少了药物对人体的一些伤害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穴位埋线的治疗时间为每月3次,持续3个疗程,对病人的正常生活也没有影响,让病人对治疗有信心和能坚持,毕竟糖尿病是需要终生治疗和维持的。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治疗患者治疗后FPG、2h PG及GHB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FPG及GHB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穴位埋线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价格低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对穴位埋线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70例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例。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体重指数的变化,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 h PG、GHB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2 h PG及GHB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FPG及GHB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可改善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耐量,减少糖尿病发生率。

关键词:穴位疗法,埋线疗法,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

参考文献

[1] 张力彪,张存志,王素敏,等.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注射液治疗磺脉类药继发失效对C肤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9):1447-1449.

[2] 卢文,房忠女.穴位埋线与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对照观察[J].中国针灸,2010,30(3):203-205.

[3] 宋百娟,陈枫.陈枫教授针刺“消渴组穴”治疗2型糖尿病经验[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2):99-100.

[4] 韦琼,张志凯,张衍宁,等.保护动机理论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5,15(9):146-14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3辑.1997:101.

[6]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医防治糖尿病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

[7] 陈龙.两种标准诊断的糖尿病前期血糖血脂异常特点对比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4):114-115.

[8] 黄海燕,张庆萍,杨骏,等.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实验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2):54-5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肠镜检查确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下一篇:试论我国现行职务犯罪侦查制度的完善

热门文章

穴位养生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