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视野文化建设管理论文

2022-04-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学校新视野文化建设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日益深化,广大中小学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识与力度大大加强。虽然地方文化有差异,但学校文化建设形式、路径存在较为普遍的同质现象,中小学基于地方文化的学校文化建设面临“能做的、好做的都做了以后,如何深度发展”的瓶颈。为此,在新时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深度融合需要转换思维,树立新视野和大格局,探索新的发展空间与可能。

学校新视野文化建设管理论文 篇1:

学校文化建设的思想方向和行动方略

【摘 要】学校文化建设,应放在文化哲学的视角下进行考察,确立深刻而鲜明的教育哲学,在历史传承、思想建设、生命成长、课程表达等方面予以重点关注,对学校文化展开何为学校文化和学校文化何为的哲学追问。

【关键词】学校文化;教育哲学;价值导向;生命成长;课程表达

【作者简介】储建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育科学规划办(江苏无锡,214101)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文化哲学作为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是人们对人类文化世界的整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进一步对人的本质和主体性境遇、对人类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所做的价值审视和观念把握。把学校文化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思考和辨析,体现的是人们对学校文化建设和哲学反思的双重自觉,它不再是一种悬浮于学校文化实践之上的抽象的理性活动,而是以关注学校现实之中的师生生存与发展为第一要义的价值范式。

一、历史传承: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担当

文化实际上是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的价值密码,把文化与价值联结起来是文化哲学的一个必然命题。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身就承担着传递、保护、弘扬文化的重要任务。传承学校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不仅要让人去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还要全方位地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之中。它不同于一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不止于学校教育内容的课程设置,而是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种生态涵育和价值取向问题。

学校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积淀的存在方式,是一种“有根、有魂、有脊梁”的责任担当和精神升华。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起源于1908年的“敏求学堂”,“敏求”之名取自孔子《论语·述而》中“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其意为勉励师生以“勤勉”“持恒”的精神治学求真理。他们认为,“敏求”传统文化根植于“敏则有功”中的积极进取精神,延拓于“讷言敏行”中的亲历体验思想,生长于“敏而好学”中的“信仰儿童”情怀,因此,“敏求”中有“德”,指向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敏求”中重“行”,彰显积极教育的良善行为。学校努力将历史传统的精、气、神熔铸于新时代积极教育的办学思想之中,确立了“过一种积极的学校生活”的教育理念,不仅将“敏求文化”转化为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清晰的实践行为,而且赋予了“敏求文化”积极教育的生长力量,形成了学校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化密码。

学校文化之所以被理解为一种精神气质,正是因为凝聚了广大师生对教育理想的热望与追求,是每一个人价值取向、信仰、态度、做事方式的集中体现。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传统文化的历史本源,从中发现和弘扬具有可持续发展文化的现代价值,让每一所学校的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发展与沉积,丰富内容,自成体系,生生不息,散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文化智慧和本质特征。

二、思想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的崇高使命

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辨明正确的办学方向,确立鲜明的办学思想,达成对教育的本质认识和思想表达,形成每一所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学校教育哲学,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的教育理想,反映学校教育的最高理念,主要表现为学校文化建設之中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常常借助简洁、精确、富含哲理的语言加以表达,并最终落实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上。

既然学校文化直接体现全体师生精神性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一种灵魂的感召力,那么,在强调文化立校的今天,在新时代新起点新目标的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更加强调主体存在的意义,更加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更加揭示教育的真谛。学校不仅需要重视自身教育精神的凝聚和锤炼,旗帜鲜明地喊出自己的口号,而且需要围绕核心理念开展各项工作,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方式,形成富有特色内涵的管理文化。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创办于1906年,前身为名震东南大地的“振华女中”。百年来,学校秉承“名人、名园、名校”传统,在“本真、唯美、超然”的“诗性教育”思想的引领下,面对时代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崇尚“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的文化精神,倾力打造具有“书院气、书卷气、书生气”的文化氛围,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办学思想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

学校教育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样式,不同的学校教育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体现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观念、规范、形态特征。学校文化本身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文化是人的中介,生活的一切方面,无不受文化的触动,无不因文化而改变”,在传递、选择和组织文化的过程中制约、影响和推动着教育发展的历程。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教育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关系,它们经过长期的历史磨合与共生,必然引起学校组织内部的变革和创新,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教育和一种新的办学思想,从而实现两者在更高水平或更新意义上的和谐一致。

三、生命成长: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

文化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生存方式,必然具有其特定的实践活动和操作意义,它是人类精神的自我确证,是人类文化的发展动力。一定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意识形态蕴含一定的生命质量,文化植根于人的内在生命,体现出每一个人的实践价值。学校教育首先必须看到人的本质和人的可发展性,把人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天赋和生命力,这是学校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的一条哲学原理。

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师生传递生命的气息,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全体师生作为学校文化的建设主体,既有表达自我完善的内在追求,又有发展自身的外在形式,在“自觉”的意义上以自我的意识去追求生命的价值和体现生命的存在。学校文化的价值指向全体师生对自己生命存在的文化意义的理解和确定,它决定着每一个人的理想和信念,因而它是每一个人精神生活的全部内容。

“为四十岁做准备”,这是李希贵任职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校长时在一次开学典礼上的报告题目,后来被学校教代会和学代会一致确定为学校的校训。校训释文向每一位学子发出了深情的召唤:“18岁是美丽的,而人生旅程中最绚丽的一页却应在生命的40岁时翻开。不要说40岁有多么遥远,20年其实是弹指一挥间。……40岁的辉煌来自于18岁的志向和20年的血汗。珍视你拥有的青春年华,好好地把握现在,才能真正赢得未来,才能将你如日中天的40岁勾画得绚丽灿烂!”释文中富有诗意的文化意蕴,深深地烙在了全校师生的心中,并熏染成鲜明的学校文化底色,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可以说,高密市第一中学的广大师生在共同营造和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中,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深刻领会了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自生”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充实和创造自己,才能让自己去享受有意义的生命。

在学校文化世界里,基于生命成长的师生之间的教育交流活动是一种独有的无所不在的实践活动和生存方式,是对“何为学校文化”和“学校文化何为”的最根本性和最本质化的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文化建设形成了丰富而复杂的精神性活动,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我生长和自我优化的要求,保持和进行着生命的“日新”活动,使自身更有教养,更会学习,更懂生活,更健壮,更优雅,更能迎接新的生命的挑战。

四、课程表达: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什么是最广泛和最基础的学校文化建设,彭钢先生如是说,“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的根本表现,这是课程改革提供给我们的新的思想认识,丰富和深化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为新一轮的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新视野和新要求”。当前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时所暴露出的各种问题、矛盾中的相当一部分,依然是课程文化、学校文化、教育文化转型之中不同的教育理想、教育价值、教育选择的文化冲突,其实质永远是深层次的文化问题。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教学方式的转变、三级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全面彻底的改观,究竟立足于知识本位还是能力本位,是教的课程还是学的课程,如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一系列问题对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更为强烈的呼唤和要求。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校长说:“学校一级,在享受课程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课程责任。”[1]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忠实于国家课程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同时应植根于学校的文化土壤和文化情境,给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锡山高级中学以“成全人”的育人目标统摄学校各类课程,将学校诞生于20年代的“十大训育标准”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进行比照,吸纳和考量了当下的时代精神和社会要求,在归纳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满”的课程哲学,并以此作为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和课程实施的核心指向,既协同规划课程内部的目标、结构、内容、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又协同课程规划、实施和保障机制、各类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基于标准的教学、促进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和转变学习方式为三大实施重点,最终形成整体协同的课程规划和创新实践机制。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和探索,锡山高级中学系统构建了与国家课程方案相配套的学校一级的整体课程规划方案,体现了一所重点高中为了学生发展而坚守的课程责任,真正让每一个生命在这样的课程思想和教学工作中获得全面而充分的生长。

课程与教学是所有学校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全体师生的生存和成长方式。不同的课程与教学的状态,反映的是不同的学校生活方式,表现的是对生活的不同的认识、理解、行为与习惯,体现的是不同的学校生活质量和生命品质。课程与教学的变革,将促使形成新的课程与教学文化;新的课程与教学文化,将不断形成新的学校文化,这是课程改革的自然进程,是形成学校特色品牌的核心内容和重心所在。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改变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因而它是一种深层的学校文化的变革,是养成和造就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小而言之,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一个运动和创造着的有机组织,在厘定教育哲学和办学方向的同时,用具体的实践方式阐释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价值和我们的行动”,逐步建立起“向文而化”和“以文化人”理想境界,形成属于自己学校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意义。惟其如此,学校文化建设才能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学校办学特色才具有独特的、先进的、丰富的、生机勃勃的文化内涵,学校全体师生才会烙上鲜明而有个性的生命特征和精神符号。

【参考文献】

[1]唐江澎,等.从校本课程走向学校课程——锡山高中课程探索之路[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1.

作者:储建明

学校新视野文化建设管理论文 篇2:

论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深度融合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日益深化,广大中小学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识与力度大大加强。虽然地方文化有差异,但学校文化建设形式、路径存在较为普遍的同质现象,中小学基于地方文化的学校文化建设面临“能做的、好做的都做了以后,如何深度发展”的瓶颈。为此,在新时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深度融合需要转换思维,树立新视野和大格局,探索新的发展空间与可能。

关键词:地方文化 学校文化 深度融合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文明学校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学校文化活动,推进“一校一品”学校文化建设。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成为教育改革必须直面的三大根本问题,其关键在于人才培养中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落实。在此背景下,学校文化的育人价值需要深度开发。如今,广大中小学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识与力度不断加强,地方文化越来越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但在实践中,两者的深度融合还面临许多共性问题,迫切需要新的破解之道。

一、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深度融合的瓶颈

学校作为教育体系中的细胞式基层单位,总是扎根于地方的,离不开地方文化土壤的滋润。地方文化的精神、标志、传统、遗产自然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选择。基于地方文化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常规路径是:(1)确定文化主题、项目及其工作小组(由校领导、中层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2)改造学校物质文化,如地方文化墙、地方文化长廊、地方文化展示馆、地方文化传承功能教室(一般与美术、音乐等学科结合)等的建设,使学校成为地方文化的物型场域;(3)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主要编写以地方名人、名食、名景、名艺(手艺或艺术)、名剧等为载体的各类校本教材,并落实到课堂;(4)策划实施与地方文化有关的节庆仪式、活动,邀请地方文化名人和机构等进校园,彰显、渗透特色文化;(5)编排基于地方文化的各类节目,参与各类竞赛、表演和媒体(电视台)宣传等,形成学校文化品牌。应该说,经过上述文化建设过程,学校的文化韵味及其影响力等明显提升,逐渐形成文化上的独特性与差异性。

但接踵而来的问题是,许多学校往往就此止步了,缺乏创造和深入。有学者指出:“学校文化建设缺乏对学校所在地文化的深度挖掘,往往流于形式和面子工程,文化的典型标志凌乱、品位不够……导致不少学校文化发展难以深入和持久。”这就是基于地方文化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瓶颈,具体表现在:(1)建设主体局限于项目小组的少数人,文化建设未成为全校教师的普遍共識和共同行动,特别是缺少对学生发展需求的研究及建设过程中的学生立场转换,呈现出明显的“成人化”特征;(2)建设内容与形式多为物质环境改造、校本课程开发和一些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局域范畴,未能融通转化成为学校整体中的自然部分,因而呈现为文化“特点”而非整体弥漫、底蕴深厚的“特色”;(3)建设层次停留在对学校与教育相对“好做”的表层(点状+加法),未深入学校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深层(整体嵌入、渗透与融通,如与国家课程的整合、学校运行机制、基于地方文化的系列活动开发与创造等);(4)建设效果上,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主要是使学生获得部分文化体验,未能较好地转化为学生的素养与能力。

二、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深度融合需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想突破“能做的、好做的都做了以后,如何深度发展”的学校文化发展瓶颈,需要以校长为首的领导队伍深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校究竟为什么开展文化建设?进一步明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学校的文化使命是学校文化建设至深、致远的关键。叶澜教授曾指出,“当代中国学校领导首先要有一种文化自觉,即意识到学校的文化精神,学校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中的历史使命。这是由中国社会的学校文化建设与社会大文化复杂生态直接关联所决定的,也是由学校在文化继承和创新中的独特地位与功能决定的”;新时代学校的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保持”和“传承”,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恰恰是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中,能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学校文化本身也应体现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

第二,如何理解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关系?目前大多数学校是以“旁观者”的角色开展基于地方文化的学校文化建设,即以“局外人”的身份将地方文化元素“引入”学校,使其成为学校局域的一部分,学校与地方在文化意义上未真正建立起内在的关联。笔者认为,还应有一种“局内人”的角色,即将学校自身作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让学校建设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堡垒)甚至象征。如此,地方文化在向学校文化的转化融通中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成为学校的日常生活和重要育人资源。

第三,如何让地方文化“长”到学生身上成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关键能力?地方文化不能仅依托于校本课程(教材)以知识形态传递给学生,也不能仅以点状活动让学生停留于浅层文化体验。“当今学校文化建设十分现实和重要的任务,不是回避或以精神否定财富的方式来形成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是要从财富与精神、幸福人生关系的意义上,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因此,学校需要依托地方文化在学生成长中发挥价值引领、文化培育、未来导引的关键作用,使地方文化精髓、精神成为解决当下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三大核心问题的价值,提升学生面向未来社会、人生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正确认识、改造发展变化着的内外世界的能力。

第四,如何基于地方文化做出属于学校自身内涵发展的独特回答?如上所述,不同地方的文化不同,但学校基于地方文化的文化建设路径、方式却常常大同小异,甚至千篇一律。为此,每所学校应当基于地方文化差异,将文化建设的主动权还给师生,推进师生在文化建设中的创造,从而在日常积累中形成自身特点。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0年第9期独家策划三、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深度融合的基本策略

具体而言,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深度融合,需要学校领导转换思维,形成新的学校文化发展格局和视野。

第一,发展主体由少数转向全体。激发全体教师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自觉,使学校文化建设逐步转变为全体教师的统一行动;同时,需大力推进学生发展研究,依据本校学生发展特点和需求,将地方文化转化为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项目与活动,而且使学生也能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增强学校文化发展的活力与创造性。

第二,发展方向由传承过去转向创造未来。依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方向的时代精神和未来理想新人的成长需要,学校应主动承担面向未来的文化使命,自觉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开展文化创新,使地方文化(传统)在学校教育中焕发生命活力,成为推动“未来新人”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资源。

第三,发展领域由局部转向整体。一方面,使地方文化在学校内由物质环境向精神、风尚转化,使地方文化精神滋养全校师生的精神发展;另一方面,使地方文化由校本课程(教材)向学校管理改革(文化理念、办学定位、学校章程等)、国家课程的融通式整合、课堂教学改革的日常渗透及校园日常生活等学校的整体变革转化,涉及学校、年级、班级三大层次和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学生工作三大领域,从而使地方文化成為学校整体发展的基本底色和日常生活。

第四,发展内容由点状走向系列(如年段系列和类型系列)、单一走向多元(如管理、课程、教学、活动、项目、生活等)。以关系思维、整体思维、动态生成思维观照地方文化向学校文化的转化,开展整体、长程、综合设计和实施,而非局限于某一领域、某一层次甚至某一项目,使地方文化在学校发展中呈现出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内外协同和整体融通的新状态。

第五,发展视野由本土转向国际、传统转向现代。将地方文化的学校转化与当今国际格局(如“一带一路”、国际竞争、国际交流等)及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结合,以地方文化为纽带,使“小”学校联通“大”中国、“大”世界、“大”时代,找准切入点,在诸多关联与比较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文化自信和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

第六,发展理念由保守转向前沿。将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深度融通与当下教育改革前沿结合(如新劳动教育、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五育融合的育人方式转型、国家课程的有效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重建、研学活动开发、统编教材的育人价值深度挖掘等),为国家教育政策的校本化实施探寻新路径、新方案,提供新经验和新创造。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学校发展活力研究”(编号:Bb/2018/01/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薛二勇,刘淼,栾少波.新形势下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新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8(7).

[2] 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15).

作者:伍红林

学校新视野文化建设管理论文 篇3:

学校文化战略策划的成功法则(上)

21世纪以来,以策划为基本手段的学校文化建设运动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继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之后的“第三次浪潮”,“文化”已然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词。所谓学校文化战略策划,就是学校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现实形态和愿景展望,按照预期目标对学校全局的、长远的文化建设所作出的符合自身规律的预制和规划。它的目的在于建立学校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思维方式,对学校文化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建设,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群体风尚、基本方向、整体思路、重点任务等,创新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拓展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域,规范学校文化建设的模式,全面系统而又积极稳妥地推进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环境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努力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真正实现文化立校,文化强校。

根据十多年来为学校实施文化策划的经验,我认为成功的学校文化战略策划必须遵循六大基本法则,即历史自觉、开放思维、战略建构、系统整合、特色彰显、规范执行。本期在此阐述前三项。

历史自觉

在办学范畴内所说的“历史自觉”,是指对学校传统及其价值的清醒、理性、能动的认识,是办学者充分了解本校发展脉络和重大历史事件,认识到学校发展演变的规律和趋向,积极总结和审视办学经验并具备更新传统的自主能力,进而取得在学校未来发展选择中的自主地位。它是充满主体意识的历史探索,是对优秀办学传统的文化体认。学校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追寻传统、丰富传统、创新传统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明晰学校历史变迁和文化形成的原因及条件,正视、认同优秀的文化传统。这种认同是一种辨识的过程,即办学者通过将今天的办学行为与学校传统进行比较,以期发现其中的文化图谱,从而实现对“我从哪里来”的理性确认。因此,就办学主体来说,认同便意味着对学校传统的特征、价值的理解实现了历史规律和现实目的的统一。任何学校都不可能割裂历史而凭空建立新的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刻意制造与过去的不同,它从根本上说是学校历史进程中内在的、自我的发展要求,是历史走向今天的生成性命题。因此学校发展需要不断去认识和解读校史,有效汲取传统精华为学校今天的发展服务。

【案例】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实验小学位居该区域著名的学山之上和泮池之北。自明代弘治年迄今500余年,这里一直是建学兴教的重地,儒学文脉源远流长。“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种居山傍水的物华之灵,在岁月流转、世事兴替中逐步积淀为学校“亲仁近智”的文化意脉,并演化成今天办学哲学的核心要素——“人文生态”的办学主张,追求“智慧”的教育理念,“人性化、人本化、人文化”的管理特色等,都是对“仁”与“智”的生动写照。在应邀参与学校的文化发展策划时,我与校方沟通后明确提出了“亲仁近智”的理念,并将其确立为学校哲学的核心、立校的基础、育人的根本和事业的理想,致力于在传承的基础上推新,致力于追求教育普适价值的校本化表达与实践。

开放思维

学校不是封闭的体系,学校文化是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的,是始终在与时代、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的。除了不断地“回头看”以外,学校的文化创新还应不断地“左右看”,即不断地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经验,将其他领域,甚至异质文化的优秀内容为我所用。只有在与当代教育理念和文化实态的正面、全面碰撞与交融中,我们才能更清楚、更深刻地认识自身学校的追求,从而更准确、更完善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模式。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交互影响的社会背景之下,今天的学校文化战略策划必须在与社会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必要的选择,将精华部分内化为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内容,形成个性化的文化系统,并且不断调整、充实和发展,以适应社会文化的时代要求和现代学校文化的内在要求。

【案例】2004年,我前往河北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进行文化战略策划。几经讨论,最终与校方达成共识,以“和”作为学校的核心理念。

“和”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不同事物对立统一而达到的平衡协调状态。在本体论意义上,“和”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在价值论层面上,“和”是人道追求的境界;从方法论角度说,“和”是处世行事的基本准则。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纵贯了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全过程,积淀于各个时代的思想观念之中。因此,“和”体现着中国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是中国文化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体现形式。同时,“和”也是当今西方社会普遍的理性追求。西方文化已进入后现代时期,其主导价值观是主张多元性、差异性、不确定性、边缘性,认为人不是世界的中心和万物存在的目的,人与宇宙生物一起构成了密切相关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人与人是共生共长的伙伴关系。诚如后现代哲学主要代表人物科布所期望的:“后现代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当代文化主流在“和”这一理念上达成了高度的一致,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个共同的生长点,成为当今人类大同的价值取向。

外国语学校以其融会东西方文化的性质,集中体现了“和”的理念与理想。河北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将此作为核心理念,不但具有适切性,而且具有战略性、领先性,体现了站在人类文化高处规划办学的大智慧和大境界。

战略建构

战略管理是近年来为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用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模式。所谓“学校战略管理”,是以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实态为依据,以战略目标为核心,以办学特性、资源配置、发展优势、综合效益为内容,以资源运作和价值创造为手段,以学校发展为目的的完整的管理规划和实施体系。合理制定和实施学校文化战略,有利于落实和强化办学的自主权,增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前瞻性、目的性、科学性,提供学校发展的智力支持,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从理念向行动的转化,提升办学品质。与常规管理相比,学校文化的战略管理更应强调如下特性:一是战略观,即着眼于学校空间维度的全局性和时间维度的长远性,强调把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内容,注重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调控等全过程与全方位管理;二是环境观,更关注深刻变幻的社会生态,更关注环境变量对学校的影响,使学校与环境具有高协调性;三是发展观,将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持久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促进文化张力不断扩大,文化资产不断增值;四是资源观,注重对校内外各种资源的设计、开发、策划、利用,尤其注重对隐性文化资源的挖掘与盘活。

【案例】为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进行文化战略策划时,我首先运用PEST技术分析了鄂尔多斯,乃至整个内蒙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这种发展态势对当地职业教育前景的影响。同时,我对当地的政治文明程度、民族风俗特征、行政运行体制等做了深入了解,为的是审时度势,为学院的战略发展勾勒出清晰的宏观背景。

该学院前身为农牧学校,于职业教育的低谷中奋起,从拓展办学形式、加强设施建设、狠抓常规管理等入手,凭着矢志不渝的实干精神,历经极其艰苦而又极具创造性的努力,实现了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整体实力的明显增长。如今,学院欲借从中职向高职转型之机,重新确立学校哲学,建立新视野和大格局,以期培养出更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依据鄂尔多斯的社会生态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呼唤,也依据学院的办学实态和诉求,在与院方反复论证后,我们最终确立了“品质高标、品位高远的全日制高职院校”的学院定位。这一定位从原先注重规模办学转而更加注重内涵办学,以追求教育的高品质为立校之本,以追求文化的高品位为强校之源,实现了办学思路的更新与升格。与此同时,学院使命、学院愿景、学院精神等办学哲学得到了确立。这一系列战略决策,既描绘了学院未来发展的蓝图,提升了领导与教师的精神境界,也展示出全新的文化形象。

(作者系全国知名学校文化实战专家、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作者:沈曙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论文下一篇:新时代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