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小调第六交响曲》的悲剧性因素

2022-09-13

悲剧性因素是西方音乐发展史中很鲜明的一种创作风格, 柴科夫斯基音乐中悲剧性因素的体现显得尤为突出, 他一生中最后的一部作品《b小调第六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蕴含了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中所体现的悲剧性特征。

1 柴科夫斯基的《b小调第六交响曲》

《b小调第六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是他全部创作活动的终结, 它深刻地体现了个人的痛苦和斗争, 愤怒的抗议以及对生活、幸福、欢乐和爱情的热烈追求。《b小调第六交响曲》柴科夫斯基原先计划把它写成一部取名为“人生”的交响曲, 从保存下来的草稿可以看出, 他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第一乐章全是激情, 满怀信心, 可望有所作为。第二乐章是爱情, 第三乐章是失望, 第四乐章则以生命的熄灭作为结束。”

第六交响曲可以说是柴科夫斯基一生的总结。第一乐章:主人公带着人生的疑问投入生活的旋涡, 痛苦的探索和幸福的向往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乐章:避开尘世的烦恼, 到大自然和个人的幻想中寻求安慰;第三乐章:继续在逆境中顽强抗争和奋力拼博, 力度达到了极强 (fffff) 掀起音乐高潮;第四乐章:作曲家打破了交响曲一直以来写作的常规, 用一个柔板代替了通常的快板乐章, 乐曲在最微弱的 (ppppp) 的音响消失, 象征了主人翁的终结。

2 对《b小调第六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分析

柴科夫斯基被称为“悲剧三部曲”的第四、五、六交响曲体现出典型的悲剧性风格特征。选择第六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进行音乐分析, 试图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

全乐章为D大调, “优雅的快板” (Allegro con grazia) 以五拍子的哀伤旋律为全章的基调。其中兼有马祖卡舞曲的节奏 (加在中部的低音提琴) , 复三部曲式结构。旋律特征:旋律的进行A段主题的旋律总的来说缓缓的律动, 没有太多的大跳、上扬的旋律特征。B段的主题旋律则是以急进的下行为主, 和A段主题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个主题的音调具备了柴科夫斯基的典型语汇:下行二度的叹息音调。多用附点节奏, 在二乐章的第82小节在弦乐声部还出现先下行7度有反向上行4度的大跳。节奏特点, 此乐章的节奏为5/4拍。5拍子作为一种“复合节拍”是把一个“二拍子”和一个“三拍子”合在一起的结构。A段的主题节奏是平缓的, 稳定的, 主要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音程基本上是三度以内的平稳进行。B段旋律则以下行二度的加附点的节奏为主, 这也是柴式的典型音乐节奏。调性布局:此乐章由D大调开始, D大调结束。在对比中部 (B段) 时转到了b小调上, 首尾的调性是明朗的大调, 中间是阴郁的小调。配器:A段主题旋律刚开始时由弦乐组中的大提琴奏出 (1—8) , 木管和铜管组做和声, 而后主旋律交给了木管组 (9—17) 弦乐做织体化伴奏。然后主题旋律由木管组和弦乐组交替奏出。当34小节主题旋律再回到木管组奏出时, 铜管组做柱式和弦伴奏, 则弦乐组的第一、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做柱式和弦织体化的伴奏, 长段的弦乐拨弦给旋律带来了流动性。B段由大管、定音鼓和低音提琴用同音反复的节奏持续奏着固定不变的d音;圆号与低音木管奏出长音和弦;长笛、小提琴和大提琴则奏着下行二度的B段主题曲调, 再现部A主题旋律又回到了弦乐组, 由第一小提和大提奏出, 而后弦乐组和木管组交替演奏主题旋律, 其中, 弦乐齐奏时的纯音色是柴科夫斯基所偏爱的。

3《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剧性的背景因素

3.1 社会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制度在19世纪的俄国初步形成, 封建农奴制的残余和资本家的双重压迫加深了俄罗斯的民族苦难。19世纪的俄国是封建专制气息浓厚的国家, 对于文化教育和文化交流的管制一向比较专横。在这样一种精神生活处处受限制的国度中, 先进知识分子倍受压抑, 这种苦闷的情绪也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在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中。

3.2 音乐创作环境

19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发展迅速, 从19世纪下半叶到末期, 感伤的、悲剧性的情绪弥漫在音乐艺术之中。一大批著名的音乐家纷纷受到了这股潮流的影响, 如:理查·斯特劳斯的交响诗《死与净化》中充满了神秘的、悲剧性的色彩;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中主人公的19世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迷茫、颓废的精神面貌;肖邦创作的21首夜曲中流露出的忧郁气息和伤感的情绪;瓦格纳著名的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所展现的悲剧意识以及马勒被后世称为“悲壮”的《第六交响曲》表现了一个身处资本主义无情社会中的心存幻想知识分子的悲剧等。

3.3 人生悲剧性因素

柴科夫斯基坎坷的人生造就了他孤独、脆弱的悲剧个性。童年时他的性格就紧张又极神经质, 14岁时母亲就去世添加了他的悲伤, 形成了他终身的模式。他的同性恋情, 在19世纪的俄罗斯社会简直是罪不可赦。短暂而又以悲剧告终的婚姻更酿成了他的人生的悲剧, 并影响到他第四号交响曲的创作。无论在精神上, 还是物质上都对柴科夫斯基给予了很多帮助的梅克夫人, 在长达13年的交往中, 都仅以书信往来, 虽然梅克夫人提出过见面的要求, 他却婉言拒绝了。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在欧洲与美国逐渐受到欢迎, 虽然大众的喝彩不断却掩盖不了他内心的绝望, 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被摧毁。1890年, 梅克夫人突然不再与他通信, 虽然此时, 柴科夫斯基已经在经济上自立自足, 但对他而言, 人情比金钱重要的多。宣泄倾诉情绪的重要通道封闭使他更陷入寂寞悲伤中。形成了《“悲怆”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在这种极度的困惑与悲伤中, 柴可夫斯基通过对交响曲的创作, 来抒发和缓解情绪上带来的压力。

总之, 柴科夫斯基的六部交响曲, 尤其是被称为“悲剧性三部曲”的后三部作品可以称得上是西方音乐史中的珍品。笔者对其《第六“悲怆”交响曲》中第二乐章进行分析, 通过对其旋律特征、节奏节拍、曲式结构、调式调性、配器手法等方面的音乐分析手法解析柴科夫斯基的悲剧性风格特征。在柴科夫斯基的一生中, 社会时代、文化背景、音乐创作环境、个人性格等等的原因多方面造就了柴科夫斯基的悲剧性情感的形成。

摘要:悲剧性因素是西方音乐创作中很鲜明的风格特征, 柴科夫斯基是颇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本文通过对《b小调第六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分析, 来探究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悲剧性特征。

关键词:柴科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剧性因素

参考文献

[1]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1.

[2] 杨民望.交响乐欣赏入门[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 9.

[3] [美]埃弗里特·赫尔姆.柴科夫斯基.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10.

[4] 彭志敏.柴科夫斯基交响曲[M].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8.

[5] 任云.柴科夫斯基悲剧性情感在交响乐旋律中的体现[J].乐器.2006 (4)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强我国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下一篇:热处理技术在石油压力容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