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实践性论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专业实践性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中职学校应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采取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可以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关键词】中专;财会;实践性教学会计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的财会人才。

第一篇:会计专业实践性论文

中等专业学校会计实践性教学

近些年来,中等专业学校为企业培养出了一批批符合岗位需求,促进企业发展的会计专业人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根据当前中等专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就业现状来看,岗位匹配度不和等问题还比较严重,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中等专业学校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着重阐述了解决中等专业学校会计人才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提高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会计人才。

一、中等专业学校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性教学

在中等专业学校教学中,大部分的中等专业学校遵循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安排上,都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忽视实践性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也都是以理论课为主,而实践性的课程像《会计电算化》、《会计模拟实习》等都比较少。学校在安排课时时,也都是理论课安排的比较多,实践课安排的比较少。这种种原因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完全不对等,导致学生在学习完理论课程之后,难以进行实践操作。除此之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存在相脱离的状况,虽然学校进行了一定实践课程的集中培训,但是在经济业务处理的过程中却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学校的实践教学设备较差

当前,虽然大多数中等专业学校为了更好的开展会计教学工作,都为学生设置了会计实操培训室,以此来满足学生的会计实训需要。但是从各个学校的会计实操培训师配置情况来看,难以满足实训的高需要。这主要是由于中等专业学校在资金投入方面力度比较小,学校的经费比较短缺,在硬件与软件配置方面都比较落后,缺乏系统的会计模拟实训系统。还有一些学校几乎是手工实训操作培训,其实训能力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二、加强中等专业学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并重,提高实践教学课程的所占比例

对于中等专业学校而言,学校在开展理论课的同时还要对实践教学课程给予一定的重视。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实践教学课程在所有开设课程中的比例,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视为同等重要。在课时安排上,也要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发展。同时学校还要强化实践性教學,为其建立一个科学的实训培训体系,将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集合到一体。其次,学校可以构建四级实训模式,这一培训模式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课内分散实训、课程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岗位实训。课内分散实训采取的方式是与理论教学充分结合的一种实训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案例讨论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这一实训方式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对会计知识的运用能力。课程综合实训采取的方式是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所开展的一种对学生进行综合培训的训练。教师根据学生的会计专业课程为其设计好教学大纲,在此基础再制定实训计划,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培训。专业综合培训是学生在学习完所有的会计课程之后对其进行的一种实训训练。其具体的实训内容主要将手工操作与电算化两部分相结合,让学生切实的了解到什么是会计工作。岗位实训是学生在大四实习阶段,选择与会计相对口,业务涉及范围比较全面,能够加强会计实践能力的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岗位实训能够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加透彻,让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学生创建了刚好的就业空间。总而言之,这四级培训模式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应该紧密结合的。除此之外,中等专业学校应该做好实践性的教学工作,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内容。从当前的实践教学经验来看,难以满足企业对中等职业会计专业人才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学校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科学的实践性教学标准,并合理安排好实践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实际教学训练。

(二)完善实践教学设施,模拟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

对于中等专业学校而言,想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获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学校应该向学生提供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设施,并为其模拟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的兴趣。首先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做好会计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创建较为全面的会计实践模拟室,将实验室俨然设置成一个规范的、真实的财务部门,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实践体验。其次,在实训中,应制定严格的岗位专业要求和工作内容,要求学生按规操作,并实施岗位轮流制度,让学生在模拟的实训操作中,提高实训能力。最后学校也可以定期开展实践教学比拼大赛,促进实践性教学的实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中等专业学校而言,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水平的必经之路。本文针对中等专业学校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有效策略。(作者单位为江苏省阜宁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陈丹彤

第二篇: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探究

【摘 要】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中职学校应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采取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可以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 中专;财会;实践性教学

会计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的财会人才。许多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因为缺乏会计的系统操作训练,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因此,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一直是会计教学,特别是中职会计实践教学所关注的问题。

1 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会计专业以及相近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会计》等)或专业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理论灌输为主,有些知识点还比较抽象,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其次,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偏小,对企业和社会活动的感性认识比较肤浅,对一些专业理论感到难以理解。因此,研究并落实会计学科的实践性教学,对改善会计教学的现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会计学科的实践性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练习,岗位牵制,从会计凭证的取得、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到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让学生知道做好会计工作,不仅需要个人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团结协作,只要某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影响整个会计信息的质量。通过对经济业务的处理及其结果的分析,特别是正反两方面案例的介绍,可以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意识,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1.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有较强的政策性和规范性,在纯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容易出现厌学现象,师生关系就会逐渐紧张,甚至产生对立。学校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动态过程。教学活动要想真正取得成效,就必须设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21世纪的教学应该是民主的教学、开放的教学和合作的教学。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没有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学创新是难以取得实效的。会计学科的实践性教学,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参观学习、多媒体演示、学生动手训练等互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互动教学过程中,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互尊重、亲密无间的沟通交流渠道,这就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1.3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技能型的人才

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每个中等职业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总结和推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學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激发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实践的能力。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将各种会计实务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2 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我们说,每一门专业的设置都是有其社会现实需求的,财会专业亦是如此。作为日常生活、企业管理、宏观规划所必须的一门实用性学科,其学习成功的最高目标与衡量标准是专业的社会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同,我国传统的财会教学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及学生规模大等因素,教学往往停留在“眼耳”上而对学生“手”上的训练相对欠缺,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显得动手能力不强,中专学习之后并不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熟练从事财会工作,这一方面不利于社会对中专生的认可和接受,也导致许多中专生对校园学习和自我能力的怀疑。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程度。例如,当前比较流行的模拟课堂、角色扮演等方式,都非常适合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多使用真实的财会工具如账册、报表、练习钞等,设置不同的生活实践情节如财务出纳、账目审核等,并且让学生尝试扮演多种财会岗位职员进行多方位训练,这种接近现实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俗话说,不让下田,怎会耕田,除了课堂内、校内的教学与训练,还应该给中专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到社会财会工作中去,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任务,尤其是当前就业形势严峻,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对口合作,既有利于降低用人单位的培训资本,更是对学生财会技能的实践考验。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为中专生提供社会兼职,这对于财会专业学生尽早适应社会,激发学习动力意义重大。

3 实践性教学的实施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学科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是一项工程。其关键在于实践导向的会计学科的改革。它涉及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改变教学评价机制等诸多方面。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澳大利亚对教师的任职资格有严格的要求,它首先看重的是行业经验,其次才是学历。一个人要想在TAFE学院获得教师职位,首先必须具备与所教授课程相对应的五年同行业的工作经验,其次才是相应的证书。而且,行业经验具有一票否决权。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实践性教学的落实关键在于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因此要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鼓励专业教师到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参加顶岗实习;(2)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做学校的兼职教师;(3)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成为"双师型"教师;(4)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省级乃至国家级的技能比赛,全面提高技能水平;(5)通过本校培训或送出去培养的方式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3.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职业教育以培养操作型、技能型复合人才为目标,这就决定了其日常教学必须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为核心。其实,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瑞士等国家的职业教育之所以发达,就在于他们突出了人才培养的技术性、技能性。因此,职业教育能不能准确把握这一定位,是其存在的基础和能否稳定发展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用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引導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认为我校进行的下列实践活动效果很好:在《基础会计》课程结束后,安排为期两周的《基础会计》大型作业;在《财务会计》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四周的《财务会计》模拟实习;在学生走向社会毕业实习之前,再进行为期四周的《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的会计知识,亲身经历从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到各种会计账簿的登记直到编制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的自我操作为主,教师作适当的讲评和辅导。最后,将每位学生的作品按照会计资料的保管要求装订成册,让学生带回家向家长展示自己的成果,汇报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体会,在得到家长的肯定后,许多学生非常有成就感,增强了进一步学好会计专业课程的信心。同时,学校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认识性、实务性见习或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悟职业要求,也可以缩短学生踏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

3.3改变教学评价机制

职业教育是开放性的、社会化的教育,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只有得到用人单位、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才有实际意义。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就是要坚持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都有成材的希望和可能。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除了传统的理论考试外,还可以加入实践能力的测评。例如:在模拟实习或见习期间,教师或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实训态度、操作的熟练程度、正确程度等评定其成绩。让学生在点滴的成功中看到希望,树立不断学习、进取的信心。

4 结语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很多缺陷,如实践教学未被重视;缺乏系统、实用的模拟实训教材及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指导师资缺乏;实践性教学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准;实践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改革需求等等,是影响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我们要深化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关键在于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新观念、构建教学新体系,探索适合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通过改革课程体系设置,突显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及时关注国内外会计发展方向,更新实践教学资料,加强研究与实施“产学结合”办学模式,建立与实践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多途径培养“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建立有效的实践考核机制等措施等等。

实践性教学是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是中职教育的特色所在。我们要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是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精髓所在,在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不断强化、创新实践教学,使其更加科学、规范,从而促进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健康发展。

作者:靳红

第三篇: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逐渐得到重视, 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影响,仍然存在问题。本文在分析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会计专业 实践性教学 改革

一、引言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而会计专业又属于应用性较强的技能型专业,教学重点在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为此,高职的会计教育必须强化实践性教学,使每一个毕业生都能成为技能高手。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本科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其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虽然在“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之下逐渐得到重视,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教学实施方面依然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对行业、企业的需求调研不够、对会计实践的特点研究不够,没有形成与行业、企业需求和会计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科学而完整的教学实施方案,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仍然带有浓厚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烙印、仍然存在很多具有共性的问题。从教学内容的选取来看,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还是以会计理论知识为课程内容的主体,实践只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只是理论线性演绎的结果、是理论的附属品,不能突出工作实践的逻辑主线地位,毋庸讳言,这样的教学内容与会计职业需求是严重脱节的。从教学内容的排序来看,目前高职的会计实践教学仍然以知识的相关性而不是工作过程来组织课程内容,教学框架结构是由核心向外围发展的结构,专业知识学习在感性认识之前进行,先学“专家知识”后学“入门知识”不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心理顺序,学生与生俱来的自然的认知顺序与人为建构的非自然的顺序不一致,有生命的“机体”对知识的序化过程与对知识的无生命“机械”序化过程出现了冲突。从教学侧重点来看,目前过分强调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职业素养培育,学生毕业后综合能力低,对工作的适应性差,缺乏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格缺陷和职业综合素质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学方法来看,仍总结该注入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不得要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抽象、脱离背景,学生所“学会”的知识实质上只是一种书本的、僵化的与解决实际问题无关而重在储备、记忆的知识。从教学考评来看,高职的会计实践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要求轻独立见解、重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轻学生发展评价的不良倾向。教学评价形式大多沿用期末考试或者大作业一锤定音的考核方式,忽视过程性考评和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发展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教学评价内容多停留在认知领域的层面上,如对知识、技能、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等的评价,而很少涉猎到意识、情感领域,如性格、思维、观察、注意、意志等,基本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缺乏科学性、规范性。从教学师资看,长期从事理论研究的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弱,授课素材完全取自教材,缺乏来源于社会实践的理解和工作过程中的所思,来自企业兼职教师数量少,而且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不懂教学艺术,通常是技能在身、智慧在心,课堂却沉闷。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对策

(一)重构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重构要针对会计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能力。高职院校首先要深入了解会计行业和企业的需要,全面认识会计的职业要求,理顺“会计工作”、“会计职业资格要求”以及“会计实践教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之间的关系,彻底打破学科体系,面向会计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专门技能、技巧、态度和其他实践能力,着眼于“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的行动体系的重构。(2)教学内容的重构要充分体现能力本位。在考虑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教学内容的选取以会计工作“怎样做”(经验)和“怎样做更好”(策略)的技能为主,强调操作层面和策略层面能力的习得,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传统的学科体系“基础构成说”的座右铭是“多深的地基多高的墙”,认为学生学得越多,基础就越牢固、认为基础的意义是:早晚有一天能用上,表现为知识储备,在这一思维定式指导下的教学企图通过一次性教育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取其一生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其结果是“知识学得多用得少”,这对职业教育来说是一种“过度教育”。我们要构筑基于“生物学”的基础观,因为“大树是小树长成的”,在行动中学,“学得越活,基础就越好”,以学生的“发现”、“体验”为主,培养学生历经多次学习习得其一生所需要的基础——行动能力,进行“适度教育”。(3)教学内容的排序要按照会计及相关业务的实际工作过程。职业成长不是简单的“从不知道到知道”的知识、技能学习和积累过程,而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教学内容的排序方式要符合学习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认知心理顺序,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涉及事实、概念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与涉及经验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会计工作过程环节来组织相关课程内容。由于每一行动顺序都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工作过程序列,而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序列,自然形成的认知顺序与自然形成的工作过程顺序是一致的,这种尊重教育和认知规律的排序方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教学内容的结构要由外围向核心发展。按照通过会计职业行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规律,应该打破由核心向外围发展的框架,建立起崭新的由外围向核心发展的结构。首先通过现场观摩和认识实习让学生对会计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建立感性认识,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外围知识,然后再深入学习专业理论,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会计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5)取消文字性的会计实训题目。从会计实践教学伊始,学校就只提供不附带文字叙述的、与真实的经济业务相一致的原始凭证,要求学生学会处理原始凭证,能根据各种不同类型和格式的原始凭证判断出相应的经济业务,熟练应对各种不同的会计事项,逐步树立职业判断和业务处理的思想和习惯。

(二)丰富教学方法 教学中应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各种教与学的方式的应用,教学方法的选用要突出学生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会计实践内容,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编成案例发给学生阅读。案例内容可大可小,可深可浅,主要根据教学要求而定。案例教学以实际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作为背景材料进行详尽交代,与会计实践紧密结合。在准备和教学实施中,学生以案例中的当事人身份出现,情境逼真、生动活泼,学生在轻松愉悦当中很容易掌握所学内容,并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案例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案例教学所学到的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鲜活的知识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案例教学可以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信息交流,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的良好手段。(2)项目教学法。教师可从实际出发,精选出一些典型的会计实践项目,所谓典型的会计实践项目,并不是指实际会计工作中出现频率高的项目,而是指具有会计职业典型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具有促进综合会计职业能力发展潜力的项目。在明确项目任务和预期目标后,通过自由竞聘方式为每个项目选拔项目经理一名,再由项目经理去组织其他同学进行任务分配、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直到完成项目后交给教师检查评估,教师在其中起指导作用,学生起主导作用,这样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可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个实训项目作为完整的工作过程,除了有目的、要求、方案、实施步骤和考核标准之外,还有一个输出结果(一项会计服务或一笔综合的会计业务处理等),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可以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3)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学生要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具体会计业务的训练过程中,可尝试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的每位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如出纳、会计、财务主管等,将实训室仿照企业财务科、银行、税务局等进行布置,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从事会计工作,熟悉工作流程,模拟企业会计岗位需要。这种生动活泼、平等合作并带有一定娱乐性功能的教学方法会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获得较高的评价,学生一定会充分表现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由于学生的潜在能力被大大激发,学习效果会大幅度提高。另外,在角色扮演过程中,需要角色之间的配合、交流与沟通,因此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培养沟通、自我表达、相互认知等社会交往能力。(4)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集合声音、文字、表格、图像等多种信息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感观刺激,增强学习效果。例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填制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会计业务进行全过程的多媒体演示,直观表现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突破重点和难点,增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由于课后有机会获得老师的详细讲义和演示文稿,学生可以减少笔记,集中精力听课、思考、操作,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5)开放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安排部分开放教学,给学生布置固定或不固定的题目,在课外通过上网搜索、请教前辈、纳税热线等多种形式搜集资料、课余时间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财税部门获取直接或间接资料,然后在同学之间进行互学互助的沟通交流。这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累会计工作经验,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学到知识与工作技能,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合作交流、自我管理和发展自我的能力都在悄悄地萌芽和快速地发展。

(三)完善考评体系 考试考核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手段,客观规范的考核方式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导向作用,继而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考评体系的完善要以学生为本、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要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建议通过细致的人才需求状况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评价标准,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系统科学的实训考核细则和实践考试评分标准。考评体系应该是多方面的,体现学生个性化的,贯穿于教学始终的。(1)考核评价内容力求全面系统。对会计实践性教学的考核既要包括动作技能考核,又要包括认知水平考核,既要重视结果的正确性,又要有以发现问题、改革会计内部控制为目的的考试,既要有以测试知识的深度和存储为目的的笔试,又要有以了解测试知识的广度和运用为目的的口试,还要考核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如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执行能力以及诚信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是否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在困难条件下和实践中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等,对于概念、原理等显性能力的考评比较容易测量,可通过会计分录、会计报表等方式来实现,而对于经验、会计职业判断等隐性能力考评比较困难,需要结合会计案例等相关学习情境来考核。运用全面考核来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有能力在职业岗位发生变更,或者劳动组织发生变动时,不会因为原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老化而束手无策,而是能在变化了的环境里积极寻求自己新的坐标起点,进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2)考核评价方式力求合理有效。加大过程考评力度,设置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考试形式,可尝试采用会计模拟核算考核、口试、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方式,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激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认可度高的考证,让社会来检验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成果,并纳入考评体系。(3)探索考评方法的个性化。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情况作横向比较,以此了解学生在以往会计学习中的情况;可以把学习成绩和兴趣爱好相比较,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科特长;还可以把学习成绩和智力相比较,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努力程度。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其学习潜力。(4)考核评价主体力求多元化。既要有传统的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有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的评价。用人单位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社会需求与自身的差距,找到前进的方向。学生自评和互评,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状况的反思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看法,师生共同改进教学。家长参与评价有利于家长更好地了解科学学科特点和要求,并在学习资源等方面相应给予学生有力的帮助和支持。另外,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应完善教学反馈机制。将领导听课、督导听课、教师相互观摩、教学研讨和师生交流会等活动制度化,多渠道听取教学反馈意见、持续改进会计实践教学方法和内容。

(四)营造职业氛围 学生的德治理念和职业素养的形成与巩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所处环境。致力于创造和利用优良的环境,就能使学生从中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和职业修养的内化。在实践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所处环境以及虚拟现实技术营造接近真实的职业氛围和职业环境,以环境去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滋润学生的心灵。(1)进行“一体化”学习场所的建设。建设集理论教学、小组工作、实验操作、实习技能之大成的“多功能”教室、能够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订单培养的“一体化”实验室、采用智能化媒体的具有高仿真度的“虚拟”实习场所以及校外基地的“工学结合学习岗位”。应特别注意“一体化”学习场所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学习场所建设要有利于会计实践教学的相关项目、任务、案例、问题等学习情境的创设,要充分考虑是否贴近会计职业实践、易于实现和具有发展前景,对类似的会计问题和情境有范例作用,有利于对会计工作过程知识的加工与整理,并加强相应的、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建设,以保证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2)进行会计文化建设。文化如风如水如海流,将文化浸润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融进专业和职业教育之中能够起到精神引领、荡涤万秽的作用。高职会计专业可以结合会计专业文化和先进的企业文化进行建筑及景观设计,进行实训室文化、楼道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设计,营造出优良的职业环境。校园的自然环境、校舍建筑、文化设施都是学校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重要的隐性课程。良好的职业氛围是一部立体的、多采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的教科书,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量,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作为一种成长“基因”对师生进行“再设计和再塑造”。(3)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实际上是一种可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此种虚拟世界由计算机生成、是现实世界的再现或者是构想中的世界。在实践性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个三维空间———模拟公司,这样就能够逼真地再现实际会计业务的每一个具体环节。(4)体现职业要求。教学实施更要突出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重实训”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做”一体化,要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素养的培育,如诚实信用、廉洁奉公、保守秘密、认真严谨、责任意识、敬业勤业等方面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五)强化师资队伍 建立高水平的专业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训指导教师要懂理论,更要会实践,要会动口,更要会动手,不但是教师还应当是会计师。(1)加强校内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专业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的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对专业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如脱岗与在岗培训相结合,国内培训、跨区域合作培训与出国进修相结合。专业教师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应不少于规定学时数,每隔几年应有一段时间到会计服务一线担任实际的职务进行实践锻炼,真正从事实际财务管理、会计服务等活动,感受工作过程的情境,获取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为了使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上始终处于紧跟时代步伐的最佳状态,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督促教师参加各类职称资格证认定或各种执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获取相应的等级证书,提高其职业岗位能力。鼓励教师到社会上做会计兼职工作,参加会计学会、审计学会及相关学术社团组织,并作为教师提职、晋级的必要条件。(2)从行业企业引进部分会计专家充实教师队伍。开辟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高职院校的绿色通道,让行业企业的会计专家到高职院校去传授会计工作过程知识和企业的理财文化。行业企业会计专家的优点是具有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不足之处是缺乏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的知识和经验,可通过教育理论、教学管理培训以及安排适当的教研活动,帮助其逐渐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从而建立起一支合格的兼职教师队伍。(3)帮助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在新型教学方式下,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为学生提供咨询帮助并与其一道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估。教师在整个教学行动过程中,扮演着一个组织者、协调人的角色,要勤于提供咨询、帮助,而不仅仅是一个运动场上的裁判。一个好的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塑造者,一个学习舞台的导演。高职院校应采取专家讲座等方式帮助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帮助教师树立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积极调整传统的“权威者”、“训导者”的心态.努力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角色迁移,并指导学生从传统的依附性心理中解放出来,从被动接受者的地位中跨越出来,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动性,掌握“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夏惠:《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体系构想》,《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学相长—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编辑 聂慧丽)

作者:左卫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生认识自我论文下一篇:小学四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