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大专论文范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幼师大专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职业院校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在教学中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已经显得极为重要。

第一篇:幼师大专论文范文

论幼师大专函授美术教育有效性的实践

摘 要: 当前,成人函授教育质量成为函授教育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幼师函授美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想法和对策,希望有效提高幼师函授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幼师专业 函授美术教育 有效性 教学质量

我校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创办于1978年,2007年8月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同年9月被宁波市教育局批准为宁波教育学院宁海学院。随着社会发展,成人函授教育越来越普及,特别幼师学历函授发展迅猛。2000年我校开始幼师中专的函授教育,2002年开办幼师大专函授,2005年发展为学前教育本科的函授教育。截至目前,幼师学历函授有965名学员顺利毕业,并服务于我县幼教事业,这大大提高了我县幼儿教师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我县幼儿教育事业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我校幼师函授的专业基本属艺术类,而美术课程在这些专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美术教育在培养学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幼师函授教育更区别于全日制美术教育,幼师函授中的美术教育要从真正意义上适应幼儿教育的需要,而不仅是简单的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更要让学员树立正确审美观和提高艺术修养,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符合当前幼儿教育的实际需要。我从事幼师函授美术教学有十多年的历史,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看到了一些制约幼师函授美术教育健康、良好发展的问题和弊端。从幼师函授美术教学现状出发,针对一些问题,我提出了几点设想和对策,希望有效提高幼师函授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一、幼师函授美术教育现状

1.函授学员基础不一,制约了美术教育内容的深化。

函授入学门槛相对比较低,这几年成人高考艺术类大专录取分数线基本在100~150分之间,有一年的录取分数线甚至低至80多分。如此低的录取分数线激发更多人报考函授大专,除了本身已有一定美术基础并真正喜欢这个专业外,还吸引一些只想拿大专文凭而无任何美术基础的人员报考,导致被录取者年龄差异大,从18岁至50岁都有,反映在个体美术水平上,就显得参差不齐。再加上考试科目是语文、数学和外语,有些被录取者只是高中或者高中同等学历的初中毕业生,这些毫无美术专业基础的学员给后面的函授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对于美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员来讲,再简单的教学内容她们都觉得困难,完成作业的质量不高。而对于美术基础比较好的学员来说,许多教学内容是幼师中专已经学过的,只是往日的重复,因此觉得过于简单而缺乏学习兴趣和能动性。长此以往,幼师大专函授美术教学内容日益浅显化,教育质量日趋下降。

2.工学矛盾突出,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

到课率是成人函授教育普遍头痛的问题。在我们学校参加幼师函授的基本上都是农村民办个体幼儿园的教师,她们的工作时间是周一至周六,平时只有周末一天休息。由于学员年龄悬殊较大,成分也较为复杂,有刚刚职高或高中毕业的,有结婚生孩子后参加函授的在职任教人员,这部分老师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位置,个别甚至处于孕产期和哺乳期。工作压力和家庭生活负担导致她们有时候无法正常参加函授学习,加上学习态度不端正的个别学员,导致请假、病假、缺课等现象较为突出。函授是面授和自学相结合的一种学历提升方式,但函授教育中的面授都是如此,自学环节就更处于无人监督的放任自流状态了,全凭学员的自觉程度,缺少必要的督查约束。如何设置更人本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开设学员感兴趣的美术课程,进行更好地幼师函授教学就成了当务之急。

3.过于强调专业性,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落实。

幼师函授课程设置采用类似全日制艺术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方式,翻阅其美术相关教材,几乎等于是版画、雕刻、国画、综合材料等专业的综合,难度明显偏高,不适应幼师教学实际。教学大纲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学员应掌握的各种美术技能和技巧,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要。就是对全日制学生而言,完成整套教材教学都有些吃力,更何况函授学员?有限的面授时间和学员间参差不齐的专业水准,再加上课程要求具有相当强的专业性,基础好的学员基本处于勉强应付状态,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员而言,通过短短的几次面授,就想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完成质量较高的美术作品,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时间一长,会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破坏良好教学氛围,最终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4.被动式接受,课堂教学缺乏活力。

现行幼师函授美术教学中过多地注重学员的专业技能训练,往往忽视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美术家教学”代替“美术教师教学”,普遍存在重技能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师简单讲解并示范,学员亦步亦趋地模仿,被动式接受。有些则过分强调感性因素,总以“感觉”为标准评价,语言含糊其辞,让学员听得云里雾里。这种教学模式不重视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忽视学员主动性、创造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显而易见,体现为幼儿教师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常常以“会不会画”、“画得像不像”等作为美术评价的唯一标准,从而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对美术的兴趣。

二、提高幼师函授美术教育质量的对策

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全日制学历提升的一个有益补充形式——幼师函授,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社会,面对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快速发展,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如何提升幼师函授美术教育质量及函授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已成为当前幼师函授美术教育的重要课题。针对以上所述,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幼师函授美术专业有效教学探索与实践。

1.因人而异,夯实美术基础。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美术相关的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其必备的素质。参加幼师大专函授的学员与美术专业学生相比,总体水平差距比较大,但两者在课程设置上又比较接近。再加上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所以在教学中,只有因人而异,始终把握从大处和小处着手的原则,才能对学员良好美术习惯及健全艺术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在幼师函授美术专业实际教学中,本着每个学员都是独特的个体,根据每个学员的不同条件与基础进行不同要求的相应教学,如素描、色彩写生课,对基础相对比较好的学员,则要求其能正确表现对象的比例、结构、空间、色彩关系等;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则要求其掌握正确的方法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基本表现对象。通过一系列造型训练,夯实学员的美术基础,提高学员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审美力,同时培养学员耐心、细致的良好品德。

2.人本管理,强化自主意识。

函授学习对象基本都是成人,在某些学校的函授管理中,由于个别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差,再加上有些函授学员的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导致教学环节管理不到位。因此制定合适的管理制度就成了规范函授教育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为此,我校考虑学员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宁海县教师进修学校业余成人中专学生管理暂行规定》、《宁波教育学院宁海学院本专科函授学员学籍管理暂行规定》、《宁海县教师进修学校师干训(学历)组班工作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同时,加强学员自学环节和实践活动的指导,强化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美术这门学科操作性比较强,但在整个函授教学中,面授时间毕竟有限,应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克服完全依赖面授的思想,真正树立“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函授教育理念。在美术专业授课的同时,帮助学员解决好思想问题,端正她们的学习态度,让她们切实认识到学好每门课程对今后学习、工作的重要意义,以激发她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她们的学习自觉性。使学员的思想由“画好了”向“会画了”转变,让每位学员都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为其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课后,引导学员制订自学计划,加强对其自学的帮助和指导,从而提高幼师函授美术教学质量。

3.结合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现行的幼师函授美术教学中,有水墨画、水粉画、装饰画、立体构成等十多门课程,门类比较丰富。但这些课程的设置,对于幼师函授学员而言,难度过高。本人在教学中常常听到学员的一些反馈,对有些纯理论的,特别是专业性要求过高的课程开设不满意,而对有些能帮助自己进行幼儿教学的课程开设又觉得课时太少。为解决这一矛盾,本人适当修改了教学计划,降低了部分专业课程的难度,结合本地各个乡镇的特色和乡土教材进行教学。如进行立体构成教学时,为学员提供许多本地沿海小镇出产的小贝壳。学员拿着熟悉的材料,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美、创造美,并逐渐形成相应的技能,学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完成的作品显得创意十足。

在幼师函授美术教育中,注重学员实际,结合地域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调动函授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效。

4.抓住重点,创新教学模式。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幼师函授美术教学中同样体现了这一点。但由于函授美术教学时间集中,教学内容相对紧凑,美术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美术教育内涵。

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探索者,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员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具体地说,就是要求授课教师必须针对函授学员的不同条件与要求,上好每一节课,耐心讲授,示范准确,启发到位。对于学员的作品尽量准确评价,提出不足与要求。课后让学员带着问题回到教学工作中领悟、练习,在实践中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如此反复,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模式,使每个学员都能在函授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收获。

三、对幼师函授美术教育的展望

幼师函授美术教育较之一般的文理科函授,在教学实践中增加了难度,但我认为以人为本、因需施教、推进终身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作为管理者与授课者,应该进一步探讨总结、积累经验、创出特色,不断创新幼师函授教育方式,深化幼师函授美术教育内涵,丰富函授教育内容,拓展函授教育空间,提高教学质量,为创造幼师函授美术教育事业的美好前景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薛苏琴,赵彩霞,李杨.对网络时代函授教育的理性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2006(3).

[2]薛青.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改革之我见[J].中国成人教育,2006(7).

[3]崔振林.成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5(6).

[4]徐娟.对现代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1(2).

[5]慕惠君.提高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6(2).

作者:胡肖杰

第二篇:大专数学分层教学初探

摘要:职业院校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在教学中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已经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大专生;数学;分层教学

一、数学分层教学的内涵

简而言之,数学分层教学是指严格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大纲,同时结合学生智力、基础等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立足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安排了分析、讲解和练习,并进行一定的辅导,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层次上的检测,然后再根据检测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质量上认可学生的知识能力具有一定差异,在时间上允许学生达标具有先后顺序,这样才能够最终实现分层教学的目的。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接受知识能力和知识水平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若采用分层教学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个性和共性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适合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计划和要求,从而保证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在稳定中不断提高自己,同时这种教学理念也认真贯彻了现代教学的宗旨,即让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二、分层次教学的依据

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忽视其共同的教育需要也不夸大其差异,而是承认差异,进行有差异有层次的教学,达到每位同学最优异的成绩。如果对学生都一视同仁,那就会导致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吃不消”的局面。

这些年由于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也相应得到了大规模发展,但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定位是蓝领工人,就读的学生是基础较差的高中毕业生,而大多数高中毕业生都奔一本,二本大学而去了,剩下的就都是学习成绩次一等的学生,结果是有限的生源面对的是众多的大专院校,生源的争夺战就成了每年秋季招生的常态,这样一来,进职业院校的新生文化素质就比较差,数学成绩尤其偏低,而且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解决因数学基础差异较大而带来的教学矛盾,让学生更好地学到数学知识,提高數学水平,为自己的专业学习服务。在数学教学中,我采用了数学的分层教学法。

三、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一)全面了解学生,实施分层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它方面的了解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基础。从而就要求老师认真分析并考虑学生的数学基础、智力因素、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等因素,有选择地将学生分为A、B、C,3个部分,即学习能力较强且数学知识掌握牢固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且数学知识理解较为全面的学生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且对数学知识学习较少的学生。在对刚进校的一年级新生进行数学教学时我就开始这样做了,比如对一个50人的班级是这样分层的:首先我把高中数学中最基础的部分组合成一份摸底试卷,告知大家在没有任何思想负担的情况下来完成试卷,然后根据考分大致分出这三类学生;其次在班上做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问题简单到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一般、不感兴趣的回答上,根据回答,再区分出三种不同的情况,这个情况的区分主要想对后面的教学效果做出一个评价。分类情况要以充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采取合适的方法通知学生,同时要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不会感受有任何的歧视行为或者心理负担,从而以快乐的心情去学习。当然分类是动态的,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学生都具有自身的发展潜能,不能从当前的处境来评价一个学生,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每一位学生。也就是说在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然后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考试成绩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相适应的对策,从而帮助学生进步。

(二)认真备课,精心策划

1、制定出科学的分层教学目标

一般而言,分层教学是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具体的目标,同时要立足于大纲的基本要求,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措施,通常这种教学模式针对性较强。具体来讲,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对那些程度较好的学生制定出具有一定高度的课程标准,相对于那些程度中等的学生要制定出中等水平的课程标准,而对待那些程度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达到了基础的标准就可以了,设计出这样一个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形成一个系统体系。

2、研究教材、大纲,对教学内容实施分层。

教师在备课中,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大纲,对教材要认真处理,特别是教材中繁杂的内容在处理中要做到精讲、少讲、略讲,有些甚至不讲。其次,由于数学的知识是一系列的数学问题组成的,从而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内容进行分层,同时要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坚持“低起点、高要求和多层次”的原则。立足于学生扎实地掌握了基本知识基础之上,让程度较好的学生解答有难度的题,程度一般的学生解答难度适中的题,基础较差的学生解答较基础的题,并鼓励他们慢慢向难度中等的题目发展,从而就可以有效地将知识的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能力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提高,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向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前进。有针对性的激发三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和提高。

我分别对三类学生在解答该题有三类不同要求:C类学生要求用一种方法解答,B类学生要求用两种以上方法解答,A类学生用三种方法解答,并且归纳总结。当同学无从下笔时,我给予一定的提示,可以利用隐函数求导公式;方程两端求导,解出所求偏导数;利用微分形式不变性,方程两端求微分的办法。经过同学们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我的提示后,三类学生均较好地完成了训练,交给了我一份满意的答案。

(三)课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主阵地

1、加强情感教育,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和归属感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特别是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在之前的教育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会受到老师的冷落,这样就会在他们的心中产生一定的阴影。根据这个情况,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更新教育理念,即在教育中不合格的学生是不存在的,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情感教育,正如法国教育学家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鼓励、激励学生的过程。”因此,老师充分认识到学生身上的优势,多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进步,享受成功带给他们的乐趣,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和归属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拓展、探究、创新。激发A类学生探索新问题的极大兴趣,B、C类学生也能够听得懂。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感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对分层教学效果的评价

分层教学的效果是显著的,比如对上述50人班级的分层教学前后对比就可以看得出来,之前摸底考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达到70分以上的人数仅仅10人,占20%,不及格的人数达到了31个人,占到了62%,60至70分的人也只有9个人,占18%,A、B、C三类学生在比例图如下:

但是我不恢心,通过我的努力,学生期末的成绩转变确实让我受到鼓舞,A类学生达到了32人,占到了64%,B类学生13人,占26%,C类学生仅仅5个人了,占10%,比例图如下:

事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之前对这个班的兴趣小调查对比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分层教学之前情况如图:

分层教学后的情况如图:

教学的效果确实得到了提高,我把这个方法用到其他教学班级,也收到了同样的效果。

五、实施数学分层教学的体会

我通过对数学分层教育开展状况的研究后,认识到实施数學分层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大纲对学生要求和学生学习知识能力之间存在的矛盾,从而改变了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自身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从而达到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协调。教得更加合理,学得更加轻松,深受大专生的欢迎,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除此以外,分层教学是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一种教学,将“递进”模式引入到了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维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职业院校的学生也认识到学习的乐趣,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学习,从而就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身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这样以前学习成绩不佳的同学也重新找回了自信,热爱学习,并把学习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素质教育模式的推广和实施。再次,分层教学丰富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拓宽了知识的视野。

通过实践研究证明,由于大专生在知识水平和接受知识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若在课堂中采用整体式教学,只能满足一些同学的需求,很多同学都不能够跟上老师的步伐,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分层教学就是充分考虑了学生在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距,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了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还巩固了优生程度,同时也提高了差生的综合能力,这样就实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我也从中体验到了做一个数学教师的快乐。

当然,上面仅仅是我的初步尝试。如何更有效地实施数学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待于与同仁们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施蓓;合理设置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1)

[2]李岳胜;中专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11月

作者:张丽春

第三篇:浅析师范大专声乐教学的改革创新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师范大专声乐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目前,师范大专在声乐教学上普遍存在教学定位不明确、教学模式陈旧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为了改变师范大专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声乐教学模式、声乐教学内容以及声乐教学定位这几个方面着手,提出了改革创新方法,以期能够为师范大专声乐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帮助师范大专提高声乐教学水平。

【关键词】师范大专;声乐教学;改革;创新;分析

一、师范大专声乐教学现状问题

1、教学地位不明确

目前,我国很多师范大专院校普遍认为,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身的表演能力以及演唱能力;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感情价值以及审美价值。俗话说,声乐表演的灵魂是情感,如果一味注重表演和演唱的形式,忽视声乐表演中的感情部分,那么这样的声乐表演是无生命可言的。部分学生在教师错误的引导下,对声乐教学产生了误解,一味的练习声乐表演,却忽视了声乐教学中的情感部分,使其声乐教学效果一直达不到理想状态。

2、声乐教学方法陈旧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声乐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声乐教学。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大都以教师为主导,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通常有固定的教学流程,如教师让学生轮流练唱,在练唱过程中,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有发音问题,则及时进行纠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不能对全部学生进行教学,这使得受教育的学生范围缩小,不利于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效率。

二、重新树立培养观

目前,我国部分师范大专将艺术表演作为声乐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这和师范教学目标不相符。因此,很有必要重新树立师范大专声乐教育的培养观。从实际问题出发,师范大专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师范功底,应以师范教育为主。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1、设立小组课

由于学生之间的声乐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大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传统的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尝试设立小组课。即以班级为单位,将班级中声乐基础水平、演唱功底水平相当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教师在开展小组课的时候,需要参照学生声乐基础水平、演唱功底水平,结合声乐教学大纲,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声乐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在小组授课过程中,教师以及本小组的学生需要对本小组每个成员的声乐演唱进行点评分析,以便于帮助本组成员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互相促进,取长补短。设立小组课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一对一教学

师范大专声乐教学的教学大纲中提及:“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声乐基础,还需要加强技能方面的培养力度,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声乐表演水平,并且使其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其中,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在师范大专声乐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对一教学是帮助学生提高声乐技能的重要方法,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科学合理的设置考核分数,并且通过考核的方式,对学生声乐技能进行评定。针对达到考核合格分数的学生,对其进行集体授课;针对声乐技能考核分数未达到合格分数的学生,教师可对其进行一对一授课教学。通过一对一授课教学,为学生抓差补缺,鼓励学生积极加强自主练习,使学生的声乐技能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使整个班级学生的声乐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3、开展微格教学

所谓的微格教学指的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性、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发现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纠正问题。微格教学的详细操作:从全班中选取5名到9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教师对该组学生开展声乐技能教学;接下来给每位学生5分钟时间,让其对全班同学展开相关教学活动;教师以及该小组其他成员需要对其授课进行评价;展开授课活动的学生,需要根据教师以及小组其他成员的反馈评价,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并且实践。将微格教学应用在师范大专声乐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在展开微格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循环教学,不断积累自身的教学经验,能使其学会如何灵活的运用教学法理论,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将微格教学引入到师范大专声乐教学当中,不仅能够弥补集体授课形式的弊端,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声乐技教学能力。通过科学化、系统化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声乐教学技能,使学生在微格教学课堂中,学会如何将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四、师范大专声乐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

1、合理拓展声乐教学课程

合理的拓展声乐教学课程,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开拓声乐视野,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阅修养。在声乐专业课的基础上,合理增设与声乐教学相关的选修课程,例如《声乐表演与排练》《中小学生嗓音训练》《声乐名作鉴赏》以及《通俗歌曲鉴赏与实践》等等。上述选修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宽声乐知识层面,还能够帮助学生朝着更多的方向发展。通过拓展声乐教学课程,能够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以及教学能力。

2、设立声乐基础理论课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多数师范大专在展开声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却忽视了学生的声乐基础理论教学。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师范大专声乐专业的学生,对发声器官的结构以及发声机制一无所知,但是却具有非常高的声乐表演水平;除此之外,还有少数的学生只会演唱老师教授的那几首典型歌曲,却不会演唱别的歌曲。针对这一问题,在师范大专声乐教学改革中设立审阅基础理论课是非常有必要的。采用公共课的形式,来展开声乐基础理论授课。声乐基础理论授课应该从新生入学阶段就开始授课,使学生对声乐基础理论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在开展声乐技能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实践与理论相融合,使学生在学习声乐技能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声乐基础理论的理解与认识,从而使学生的声乐基础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声乐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发声原理、声部类型、伴奏艺术以及演唱风格处理等等。通过设立声乐基础理论课,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声乐学科的了解,使学生掌握声乐演唱的规律以及原理,并对声乐演唱产生理性的认识,更有益于帮助学生提高审阅表演技能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培养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

师范大专声乐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人才,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目前,我国大多数师范大专都采取教师示范的形式进行声乐表演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示范为主,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较少,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声乐表演能力的提高。然而“自弹自唱自练”的形式,和“教师示范”形式刚好相反。“自弹自唱自练”形式是以学生作为主导,代替教师的主导位置;所谓的“自弹”指的是,学生自己弹奏发声练习曲;所谓的“自唱”指的是,学生自己进行发声练习,教师在一旁旁听,并且为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所谓的“自练”指的是,课后嘘声自主进行声乐发声练习。以“自弹自唱自练”的形式来展开声乐表演技能教学,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挖掘和发展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使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得到提高。除此之外,以“自弹自唱自练”的形式展开声乐表演技能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弹自唱能力,更有利于接下来的声乐教学活动开展。

六、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在师范大专声乐教学改革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的声乐素质和教学技能得到全方面提高,教师应该更加重视教学实践活动的作用。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参加声乐表演活动次数越多,舞台经验越丰富的学生,其声乐表演能力以及水平通常要高于实践活动较少的学生。因此,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经常在学校开展汇演活动,由师范大专声乐专业学生进行表演,并且邀请本校学生和领导观看表演;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本班级开展表演竞赛活动,以奖励的形式来调动学生进行声乐表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声乐表演竞赛过程中,得到一定的锻炼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

七、结束语

师范大专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基层教育培育高水平音乐教育人才,但是在目前的师范大专声乐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声乐教学效果一直得不到提高。在本篇文章中,笔者提出了师范大专声乐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改革创新意见,以期望能够为师范大专声乐教学提供帮组。

参考文献:

[1]王卉. 《浅谈如何提高声乐专业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3,05:29.

[2]周璇.《论高师声乐教学中唱法定位的问题》[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03:114-116.

[3]孙兴友. 《从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现状谈声乐教学改革》[J]. 《大舞台》,2013,04:182-183.

[4]毛亚雄. 《关于改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几点探讨》[J].《 音乐时空》,2014,02:175.

[5]刘力. 《我国高等院校声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才智》,2014,16:16+18.

[6]刘春丽. 《从民族声乐审美标准看声乐表演教学的改革与完善》[J]. 《戏剧之家》,2014,18:256.

[7]康晓丹. 《如何加强声乐教学的实用性》[J]. 《黄河之声》,2014,20:10-11.

[8]康晓丹. 《简说声乐教学的创新性变革》[J]. 《音乐时空》,2015,04:182-183.

[9]宋乐. 《试论高师声乐课堂教改与传统音乐运用》[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7:111-112.

[10]刘科. 《浅谈声乐教学中声情并茂的关系》[J]. 《音乐时空》,2015,22:153.

作者:纪开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矿山地质论文范文下一篇:水利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