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教学模式的浅析

2022-11-25

美术课程是深植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要求的艺术课程, 是实践性、操纵性高度融合的教学系统。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弊端, 也不能符合现代家庭教育为先导的中小学学生的个性培养。

一、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1) 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涉及到了广泛的美术内容, 包括:绘画、建筑、设计、雕塑等, 以及不同程度的囊括了美术史、美术欣赏、品评、书法、手工制作等可能内容, 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 还将课程归结为“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等几个方面, 在丰富学科内容的同时也尝试用美术的角度解决一些生活化的问题, 同时也给现代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趋向生活的教学内容, 培养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美术教育由此才更大程度的变得人性化。

2) 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意味着人的只是的统一性和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1]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义务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起点培养出T字形发展趋向的学生。中小学生在学校里除了接受美术的基础教学外, 还接收着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情趣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这更是要求美术教师多方面、多手段、多领域的实施教学工作, 强化学生各个方面的基础能力。

3) 强调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是通过美术基础技能的学习从中感受、感知美的形态与认知, 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激发对美的追求, 塑造健全的价值观与人格。现在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从美术教育的德育化开始向强调美术本身转变, 这个转变过程, 涉及到多学科参与的理念, 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学科相互辉映, 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多方面补足。

二、中小学情感教学法的简述与现状

与以往的美术教学内容上比较, 在情感教育的实践中, 可以将其归结为三大环节:感知、情感和展现。意思是通过学生利用听觉、视觉、触觉等直接感觉实现对审美活动的感悟, 构筑情感连接, 引导学生对美术的自主性和创新性。[2]

感知是学生情感产生的基础, 是学生对身边环境做出第一层次反映的基本动作, 其重要性在于以此作为平台, 通过对学生感知能力的揣摩, 逐步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促使学生形成对美术的感悟, 形成对美的发现能力。

情感是学生对环境的感知之后, 结合自身经历所升华的感性领悟。王一川曾说:感性就是感悟兴起, 强调人从平常状态中骤然兴起, 代表个体身心进入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3]这里提及的情感可以说是艺术感知后, 学生感性过程的一个低阶行为, 是强调学生感物后的内心活动, 将平静的环境、事物转变成内容丰富、动态变换的形态, 通过这个过程产生自主性的创新。

展现是现在美术教育中尤为突出的教学内容的呈现, 强调学生艺术表现技法的学习, 展现自己的情感。每个个体对美和美术的理解不尽相同, 立足情感感性的体验, 通过外在媒介的表现和展示抒发自己的内在感受。

以上三个环节是唇齿之关系, 相辅相成的完成学生艺术学习和创作。其中情感的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 应当成为现代美术教育的灵魂。但是通过对现今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方法的了解, 美术教师欠缺对学生情感培养的意识, 虽然在一定程度改变了教学观念, 突出生活化和实际应用的教学特点, 但依然着手在美术表现技法和理论等方面的教学, 一定程度上没有给予学生正确引导而遏制了创新能力的形成。教师利用教学资源获取相应的内容, 经过自己的加工, 融合现有的教学手段, 将其灌输给学生是以往美术教学的基本模式, 此法或是限制了学生发散思考的能力, 或是不体察学生的感受, 没有形成足够的指引和沟通, 造成了自主性的缺失。

教师结合情感教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向的、愉悦的、满意的情绪, 以情感激发作为着手点, 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形成情感转移、识别、感悟以及控制的能力。中小学生具有精力充沛、情感鲜明、体验深刻的特点, 而在义务教育期间也正是其缺乏自主性和稳定性的阶段, 因此对中小学的美术教育采用情感教育的方式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强化情感的互动和沟通, 在恰当的时期进行情感疏导, 才能肩负起中小学美术教师乃至其他科任教师应当担当的指路明灯之角色。

三、结语

情感教学方法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是完善了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功能性作用, 同时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实施教学活动。情感教学方法的应用正是对现代社会转型中所产生的教育观念偏差的一种纠正, 从发自内心的教学互动中全身心的体会学生的情感世界, 并在情绪大方向上进行导向, 使其情绪得到正常舒展。表面上看是对学生进行了一些情感干预, 但是实质上是引导学生从正向的、积极的情绪出发,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途径。

摘要: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 美术课程表现出贴近生活、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审美能力的主要特征, 但是现代教育观念和学生特点对美术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以情感教学作为美术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做出浅析, 试论情感教学模式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从感知、情感、展现三个情感教学模式的主要方面入手, 提出教师对学生情感进行适时的引导的观点, 而非一贯强调填鸭式教学、美术基础技能教学等。结合情感教学模式与贴近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树立正向的、积极的情绪以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美术教育,情感教学,中小学美术

参考文献

[1] 王芬, 《小学美术教育特点及其教育方法》[J], 教育时空.

[2] 白音吉力根,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方法的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3] 王一川, 《艺术学原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4] 吴丽芳, 《儿童美术教育对人文精神的背离与回归》[J], 学前教育研究, 20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煤矿开采学》“项目驱动”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下一篇:谈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的批判性与探索性——汽车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