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文化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2022-04-15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高校微文化思想政治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近年来,高校在文化育人方面作出许多努力,育人效果逐步提升。但是,高校在文化育人方面仍面临体系不完整、主体与对象关系疏离、载体渗透性不足、合力不强等现实困境。在新时代,面对育人环境与对象等方面出现的新特点,高校文化育人路径探索应在新的研究视角上,把目光聚焦于00后大学生身上,以深化研究路径。

高校微文化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篇1:

以工作坊为载体的高校文化育人模式研究

摘  要: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文章以山西医科大学“加减乘除”文化传承工作坊实践为例,研究文化育人新载体,总结出独具特色的“立、行、活”螺旋渐进式文化育人模式。

关键词:工作坊;文化育人;模式研究

在全面貫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形势下,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开展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构建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基本任务,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因此,了解大学生思想变化和行为活动的新特点,挖掘文化育人要素,探索文化育人新方式、新载体、新模式成为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重大课题。

一、工作坊情况简介

“工作坊(workshop)”一词最早出现于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中,是一种集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为一体的学习模式。它能够使参与者从单向度的信息接收者向参与者、策划者转化,为参与者提供思考、探讨和交流的平台。在高校日常教学、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学生工作领域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和开展。

山西医科大学“加减乘除”文化传承工作坊成立于2015年,由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组成。工作坊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加”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革命文化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减”是摒弃异化、腐朽、落后的文化,去其糟粕;“乘”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优质活动,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精神;“除”是在活动中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加减乘除”文化传承工作坊以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载体,以文化为切入点,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文化育人工作。通过在学生中组织策划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承与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青年文化自信,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二、工作坊实践过程

经过4年多的实践,“加减乘除”文化传承工作坊组织策划各类学生活动50余项,在实践过程形成“青春传承”、“青春践行”、“青春创新”三大文化育人板块,构建形成了系统化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以工作坊在载体的高校文化育人新模式,使得文化育人工作“立起来”、“行起来”、“活起来”。

(一)青春传承板块

“青春传承”版块通过整合优质文化资源,每学期选定一个文化主题,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一方面构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认识,另一方面围绕选定文化主题,设计专题讲座、演讲比赛、海报板报设计大赛、歌咏比赛、舞台剧表演等多种活动形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加深学生对于不同主题文化的理解,增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度解读,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例如工作坊组织的“长征精神”主题教育,通过策划主题班会、主题红歌会、海报设计大赛、“听老兵讲故事”主题讲座、户外素质拓展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长征精神不惧艰难、勇于战斗的基本核心内涵,传承红色文化,增强青年文化自信。例如“弘扬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工作坊组织了传统文化书法绘画赛、二十四节气板报设计大赛、“你好,魅力华夏”传统文化海报设计大赛、“喜庆中国年”春联作品征集活动、“你好,魅力华夏”传统文化主题晚会等系列活动,通过多种活动结合的方式积极动员学生参与,展示学生书法、绘画、文艺等文化特长,深刻诠释传统文化内涵,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璀璨魅力,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道德素养。

(二)青春践行版块

“青春践行”版块侧重知行合一,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乐行、乐用,将主题文化教育活动学习和传承到实践中,构建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体系。通过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社区送温暖献爱心、“三下乡”实践教育、“学雷锋”实践系列活动、“馆学”实践系列活动等践行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小事做起,见微、见实、见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躬身践行,化于无形。

例如工作坊开展的“馆学”实践系列活动,利用山西省丰富的文化育人资源,多次组织学生赴山西省地质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太原市图书馆、中共太原支部旧址、太原解放纪念馆、晋中市博物馆、阳曲县支前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以实践活动感悟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追忆红色文化,传承现代文明,温暖学生心灵。在“三下乡”实践教育活动中,工作坊连续四年带领学生深入到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吕梁市临县、忻州市偏关县等地的贫困山区开展以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医疗知识科普、健康扶贫、志愿服务等为内容的基层实践活动,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提高学生扎根基层奉献社会的家国情怀,增强投身新时代火热实践的责任和担当,增强文化育人实效。例如工作坊在赴晋中市乌金山镇峪头村小学支教活动中,组织该校小学生一起剪纸,编制中国结,猜灯谜,诵读讲解国学经典,还带去了传统水袖民舞表演,与小学生一起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在带领小学生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传承践行传统文化。

(三)青春创新版块

“青春创新”版块侧重文化传承、实践后的创造性转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提升文化育人的时代感和亲和力,积极培育创新性文化感染青年学生。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此工作坊首先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对学生进行项目指导。学生参与第十四届“兴晋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第十五届“兴晋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第二届、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分别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其次工作坊注重校园文创活动的开展,设计工作坊专属LOGO,组建了文创团队,组织学生设计工作坊体恤衫、笔记本,鼓励学生参与到其他校园文创产品设计中,充分挖掘校园传统文化主题,通过创新的方式对校园文化进行解读和传承。截至目前,工作坊文创团队已经设计出帆布包、笔记本、卫衣、书签、明信片、便利贴等众多文创产品,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展现校园美好形象。除此以外,工作坊还利用微博空间产出网络文化产品,以各类文化素材为主题组织学生改编歌曲、录制音乐视频、贺岁视频,增强网络文化的原创力,吸引了广大学生浏览访问,展现了青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

三、工作坊“立、行、活”螺旋渐进式文化育人模式构建

高校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头。以工作坊为载体,对高校文化育人模式开展研究,就是为了探析工作坊的有效育人机制。以“加减乘除”文化传承工作坊的实践探索为例,在全面加强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大背景下,构建“立、行、活”相结合的工作坊育人模式,促进了文化育人工作的螺旋渐进式推进,提高了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一)将文化育人“立”起来

将文化育人“立”起来,就是要为文化育人提供学理支撑。所谓学理性,就是蕴含于文化育人丰富素材中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理论逻辑。价值观教育始终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内核,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归根结底是要深入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因此,为文化育人提供学理支撑,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之上准确把握文化的专业知识和理论逻辑,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这是开展文化育人工作的第一个环节。

“加减乘除”文化传承工作坊在实践过程中开展的“青春传承版块”正是立足于使文化育人工作“立”起来的基本目标。在这一阶段,工作坊可以着眼于“立”,通过各类主题教育、专题讲座、专家解读等方式重点向学生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拓展文化常识,向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弄明白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含的广泛内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进行具体研究。

例如在革命文化教育方面,以红色文化为例,“立”就要带领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历史史料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以及政治价值,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红色文化是什么,学习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历史故事和深刻内涵,帮助学生建立理论的清醒与自觉,为文化自信奠定基础。

(二)将文化育人“行”起来

将文化育人“行”起来,就是要为文化育人提供实践引领。所谓实践引领,就是要在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内涵基础上,通过实践的方式将文化躬身践行,见微、见实、见行,增强文化自觉,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深化过程,这是文化育人工作的第二个环节。

“加减乘除”文化传承工作坊开展的“青春践行版块”正是依照使文化育人工作“行”起来的基本模式。在这一阶段工作坊可以着眼于“行”,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要围绕两个目标:第一,通过实践调研,深化对各类主题文化教育的认识,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感悟从校园走向社会,从书本走向基层。第二,通过实践调研,使文化育人与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通过两个目标实现文化育人的知行合一,同时通过实践的过程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

众所周知,文化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通过以“行”为主题的实践可以促进文化的内化,稳定为态度和信念。例如,可以结合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国家战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特长开展文化宣讲、支教扶贫、艺术展演等社会实践,带领学生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社会实践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增强家国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以此涵养青年的家国情怀,主动担当国家和民族责任。

(三)将文化育人“活”起来

将文化育人“活”起来,就是要为文化育人提供创新空间。所谓创新空间,就是要注重文化传承实践后的创造性转化,体现文化育人的时代感,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有内涵有深度的文化育人效果,这是文化育人工作的最高要求。

“加减乘除”文化传承工作坊开展的“青春创新版块”也是立足于使文化育人工作“活”起来的最高目标。在这一阶段,工作坊要围绕搞“活”文化育人工作,实现两个具体目标:一方面要使文化育人工作體现青春特色,结合青年人的趣味和审美,挖掘文化育人要素;另一方面要以工作坊的活动培育浓厚的创新文化,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和首创精神,注重文创产品和网络文化作品的产出,使得文化育人工作能做到“不忘本来”,又能做到“面向未来”。

例如,可以围绕校园历史传统和特色文化,开展校园文创产品设计,结合学生的审美观和实际需求,设计文具、服饰、工艺品类文创产品,向受众讲述文化故事,营造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青年关注的网络平台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围绕新生季、毕业季、传统节日等各类学生较关注的節点深挖文化育人要素,开展视频创作、流行歌曲改编、校园VOLG大赛、抖音大赛等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强正向育人导向,以此摆脱传统文化育人方式的“生硬”和“直接”,在提高学生接受度和认可度的基础上增强青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属感和自豪感。

四、结束语

以“加减乘除”文化传承工作坊的实践来看,在“立、行、活”模式的构建下,以“青春传承”、“青春践行”、“青春创新”三版块的知、行、创相结合,工作坊的文化育人工作实现了设计的体系化和条理化。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有理论学习,又有社会实践,既有传统学习模式,又有网络推广创新,带动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普通同学等多方面学生力量的共同参与,加深了对文化内涵的理解,系统化、深度化、创新化了活动方式,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以工作坊为载体开展文化育人工作,强调了文化育人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不仅注重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梳理、内涵的掌握,同时强调文化传承新格局,从践行的角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得文化育人真正在高校“立起来”、“行起来”、“活起来”。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觉,提振文化自信,高校责无旁贷。期待在未来的实践中,以工作坊为载体的文化育人工作能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更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用高品质的文化活动彰显文化育人高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青年文化自信与自觉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邢亚楠.工作坊模式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初探[J].北京教育德育,2013(10):61-63.

[2]朱红红.基于系统科学“三论”的工作坊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87-188.

[3]杜晓娟,罗文萍,杨琦,等.基于工作坊模式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探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52):16-17.

[4]高亚兵,周丽华.巴林特小组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坊的应用[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5):108-111.

[5]沙招友,周继超,聂羽西,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育人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8(9):46-48.

[6]廖永贤.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机制研究[J].智库时代,2019(12):263-264.

[7]张华春,季璟.新时代文化自信视阈下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120-125.

作者:张海燕 温娟

高校微文化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篇2:

文化哲学视域下高校文化育人路径探索

摘    要:近年来,高校在文化育人方面作出许多努力,育人效果逐步提升。但是,高校在文化育人方面仍面临体系不完整、主体与对象关系疏离、载体渗透性不足、合力不强等现实困境。在新时代,面对育人环境与对象等方面出现的新特点,高校文化育人路径探索应在新的研究视角上,把目光聚焦于00后大学生身上,以深化研究路径。

关键词:文化哲学;文化育人;00后大学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强国战略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文化育人功能也愈发强调。在时代氛围的影响下,高校自觉在文化育人方面作出努力,育人效果也在逐步彰显,但却尚未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这也引发了学界关于文化育人的研究。国内学者在研究上,主要是厘清文化育人的概念、分析文化育人的价值、探索文化育人路径。整体来说,高校文化育人研究内容较为全面系统,但是缺少一些独特的研究视角,比如国外学术视角,新的研究范式视域;另外,没有重点关注育人对象,没有敏感把握住育人对象群体变化这一现象及其群体特点对于文化育人的要求。为此,把视野投射到文化哲学视域下,把目光聚焦于00后大学生身上,对于拓宽和深化高校文化育人路径,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研究。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定义文化,“文化”的定义在

学界也不能完全达成统一。有学者认为,“文化是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1]。究其核心,文化研究实际上是对人的研究。这种研究对象与文化育人对象的宗旨都是指向“人”的,是以“人”为终极关怀的对象。

一、0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本文在《00后手机使用行为报告》《00后画像报告》《千禧一代:中国00后群体研究报告》等调查基础上,对0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总结如下。

(一)生存的“数字化”

早在20年前,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就预测人类会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这便是数字化生存。正如他所言,数字化生存时代已经到来。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可以将现实生活中学习、交友、休闲娱乐等活动迁移到互联网上,俨然进行着一种“数字化”生存(这里提到概念较于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来说是狭隘的,是特指00后这个群体所表现的生活方式)。

从文化角度看,“数字化”生存使得00后个性自由化,拓宽接触世界的边界。但是,00后通过“数字化”生存所构筑的虚拟自我世界与现实生活隔着传统、习俗、经验、天然情感等人文屏障;通过“数字化”生存获得表达自由度的同时也造成了代际之间的“数字代沟”。

(二)表达方式的双重性

00后拒绝外界给自己贴标签,一方面,外界对00后的刻板印象不符合客观实际,同时也会影响00后的个性化表达,所以不为00后接纳;另一方面,00后本身也因为表达方式的多重性而不易被概念化和标签化。

00后表达方式的双重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行为方面:一是学习娱乐化,看似追求娱乐,热衷消费的背后,00后也是积极进取,热衷学习的群体。二是认真戏谑化,00后在言语中可能会标榜自己“丧”,但这却是一种反思反语,将积极行为以戏谑的口吻来表达。三是新潮怀旧同体验。00后一方面热衷追求潮牌,另一方面,他们又喜欢古风类文化节目、古典乐器、复古歌曲等,他们在潮流和复古中任意切换情感体验模式。

(三)行为的仪式感

“仪式感”在00后的生活中也成为一个时尚热词。较之“仪式”的概念,“仪式感”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广泛。“仪式感应当覆盖两个领域,一是指在仪式场域中,人们融入仪式情境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或情感体验。二是指在非仪式场域“拟仪式”般的主观态度和体验”[2]。

00后普遍追求“仪式感”,小到物质层面的一顿餐食,大到精神层面的家国情怀。00后喜欢在外卖订单上备注一些具有美好愿景的话语,据调查显示,参加高考的00后,有超30%会用备注许愿“金榜题名”;2019年国庆期间,00后红色旅游的酒店预订量暴涨20倍[3]。

00后在举国上下庆祝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不是选择漠视以彰显自己的个性,而是选择以红色景点打卡的仪式感行为,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00后自发追求的仪式感多来自于非仪式的生活场域,带有个体性和日常性。这种由内驱动力所主导的仪式感往往伴随着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生命体验,能够提升行为主体对生活所蕴含的美感、道德感、秩序感的认同度。但是,行为主体因个体差异性,对日常生活的超越以及深层次的文化挖掘,还需要被进一步教育和引导。

(四)群体的圈层化

《2018年中国Z世代理想生活报告》发布解读称Z世代特点之一是“圈子文化,独而不孤”[4],这实际上包括了对00后群体圈层化的概括。00后群体的圈层化一是表现在该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圈层化;二是表现在00后群体内部的小圈层化。

00后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圈层化最典型的表现是他们用网络黑话所创建的“语言的记忆性社群”,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大众传媒的催生下,00后形成了语言符号、媒介符号和技术符合综合应运而成的独特风格,他们运用不规范的语言符号构建一个属于他们的“语言的记忆性社群”,形成群体的圈层化,以彰显自己的独特风格,努力在亚文化群体中形成一种内在“规范”的秩序。

00后群體内部的小圈层化主要表现在他们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审美等相近的同伴互动交流,从而形成小的圈层。就拿他们偏爱的B站来说,B站曾获得QuestMobile研究院评选的“Z世代偏爱APP”和“Z

世代偏爱泛娱乐APP”两项榜单第一名。而B站之所以会受到Z世代的偏爱,缘于它根据年轻群体的偏好,依兴趣圈层而创设的网络多元文化社区。目前,B站已经涵盖7 000多个兴趣圈层的多元文化社区。这些兴趣圈层正是00后群体圈层化的映射。

二、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在时代氛围的影响下,高校在文化育人方面作出努力,育人效果也在逐步彰显。但是,因时代发展、学生群体等变量因素,高校文化育人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

(一)文化育人体系不完整

文化育人体系是十大育人体系之一。而高校在文化育人体系方面,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一是从育人整体性看,文化育人与其他育人路径相脱节。在文化哲学视域下,文化本身内涵丰富,具体文化内容包括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而高校在文化育人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将文化育人与其他育人途径相关联,割裂了文化内涵的完整性。二是从文化育人本身看,育人顶层设计与育人过程脱节。高校依据时代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在顶层设计方面,会不断提升文化育人理念和完善文化育人体系,而在具体育人过程中,有些环节可能会偏离甚至背离顶层设计预设的育人路径。

(二)文化育人主体与对象关系疏离

调查显示,00后认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受到身边人的影响最大,其中选择“父母”和“同学/朋友”的占比达七成以上,而选择承担“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师占比只有五成。而在面对“遇到困难时会向谁求助”这个问题时,超六成的学生会选择“求助好友”,其次是“求助家长”和“自己解决”“求助老师”的占比只有

25.4%[5]。这也从侧面反映出00后与教师之间有一些疏离感。由此,这种疏离感也会衍生到作为育人主体和对象之间。

在高校文化育人层面,教师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知識结构等方面相对较为稳定;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学生群体会出现新的特点。当前,绝大多数的师生关系主要还是“教与学”“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垂直关系。高校师生关系中,平等关系也一直在被努力构建中。但是,因学生群体出现的新变化,这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也要经历“解构—再建”的过程。平等关系维度的缺失会直接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的疏离,进而影响到育人效果。

(三)文化育人载体渗透性不足

高校文化育人载体主要有课堂教育教学、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礼仪仪式、新媒体等,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文化育人载体,一类是新型的育人文化载体。高校所运用的文化育人载体名目较多,但是渗透性和感染力不强,主要原因可概况为两点:一是过度利用传统载体;二是未充分挖掘新载体优势。比如高校通常会利用课外活动进行文化育人,一些精良的课外活动会产生积极影响;而一部分活动因流于形式、过度重复、强行推出、创新不足等原因,非但没有起到育人效果,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降低课外活动在育人方面的成效指数。

而在运用新媒体等载体开展文化育人活动时,却又未充分挖掘其优势资源。高校在文化育人过程中,也意识到运用新媒体的重要性。由此,一些高校推出一系列APP,以期达到育人成效。实际情况是,大多学生只是把它们当作“任务型”软件。这些教育媒介与00后喜闻乐见的B站等网站相比,未完全贴合学生实际和喜好,亲和力不足,感染力不强。如若总是发挥“任务型”功能,00后圈层化所形成的亚文化力量会利用这些“官方网站”建立他们的认同圈,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文化育人技术投入与育人产出严重失衡。

(四)文化育人合力不强

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是一个文化磁场,在文化育人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文化磁场应当从内外部集聚多方力量以生成更大的磁场,形成文化育人合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协同育人。而实际上,这种内外部育人合力却不强。

在高校内部,育人主体力量主要是在学工和团委等团学工作部门,而在具体分工中,育人工作多落在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等身上。概况说来,在文化育人层面,一是高校各个部门之间育人合力不强;二是教师群体之间育人合力不强。而从外部来看,育人合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高校之间;二是高校与家庭、社会之间。

三、文化哲学视域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路径探索

面对时代、育人环境与育人对象等出现的新特点,高校文化育人路径探索也被赋予了新的课题要求。在一些育人因素变化之中,如何把握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这需要在文化哲学视域中加以讨论。文化哲学力求给人的生存活动提供智慧和现实关怀。而文化育人的本质就在于以人类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导引,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真善美。二者的价值旨归都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在文化哲学视域下探索高校文化育人路径,能够拓宽育人视野,把握育人总体方向,维持育人因素“变”与“不变”的平衡。

(一)哲学自觉,健全文化育人体系

“高校的文化建设与教育实践除只注重埋头拉车而忽视抬头看路外,高校文化理论研究中文化学的整体审视与现实关怀不够也是重要原因”[6]。

文化育人研究是嵌入高校文化研究中的,它也需要在宽视域下被整体审视。因此,在文化哲学视域下健全文化育人体系尤为重要。健全文化育人体系首先要有育人全局观念。在顶层育人设计上,要将文化育人体系与其他育人体系相关联,构建完整的育人系统,以此健全文化育人体系。其次,整合社会资源,协同文化育人。健全文化育人体系,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文化育人合力。例如,可以依托地方特色资源,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可以建立家校联系,联合打造“传承家风”等活动;文化育人合力的形成可以促成文化育人体系的健全。

(二)平等对话,构建师生文化共喻圈

文化具有群体性,这种特性在00后群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如何将主流文化深入到青年亚文化之中并对其引导,需要构建一个师生文化共喻圈以将这两种文化所代表的群体纳入到同一圈层。

构建师生文化共喻圈应当成为师生的共同追求。一方面,00后本身也在寻求一种个体与集体关系的平衡,这为师生文化共喻圈的建立提供了可能。00后虽然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但是“‘00’后的个体价值观不同于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是建立在水平集体主义基础上的个体价值观”[7],从而维持个体与集体关系的平衡。另一方面,在后喻文化时代,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师生关系的重构也应当成为教师重视的一个课题。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应当主动转变师生关系观念,变“教”为“导”,共享共创,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构建师生文化共喻圈。那么教师在进行主流文化传播时,相对会容易实现将主流文化渗入青年亚文化之中的最大可能,学生也会更加信服和认同教育主体的育人内容。

(三)注重细节,营造校园文化环境

“文化”内涵丰富,除了总体上把握文化育人方向外,还应当注重文化细节,尤其是注重校园文化细节。“数字化”生存成为00后大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而在互联网之外,00后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便是校园,所以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打造尤为重要。

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两大层面。无论是校园文化环境最直观的表现内容还是深层结构内容,都可以在一些细节处下功夫,强化育人效果。比如在物质文化环境方面,可以结合地方性建筑文化,融入当地建筑元素,让学生置于立体的文化艺术中,提升文化感知能力;可以在校园绿化中融入校徽校训等图形字样等;在精神文化环境方面,可以在毕业季等活动中,在学校拉满符合00后习惯用语的横幅;将二十四節气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为学生定制的专有书签之中……从细节处营造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更好地刺激00后的文化接受神经元,让他们从有形的细节处感受到无形的文化力量。

(四)创新融合,发挥新媒体育人优势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全维性和个体性的特点。新媒体与0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已深度融合,如何因势利导,规避新媒体育人消极因素,充分发挥新媒体育人优势,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是融合媒体。一方面可以将传统媒体的优势植入到新媒体之中,重点挖掘传统媒体中与00后个性化“怀旧”相契合的内容。比如,可以用新媒体还原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育人情景。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更受00后欢迎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育人活动,比如在B站、抖音等平台发起投票、讨论、学习等活动。二是虚实互动。00后“数字化”生存方式,与经个人实践和祖辈日常经验升华所凝炼出来而达成集体共识的主流文化所形成的生存方式相比,缺乏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命实感和实践内容。因此应虚实互动,借助新媒体搭建具有生活实感的文化内容平台,以提升00后的文化素养践行与道德养成。比如可以借鉴网络红人李子柒的微视频创作内容。在短短的十分钟视频中,我们可以感受四季更迭的生命力量与素朴的乡土文化。学校可以开展一个历时相对较长的又蕴含着文化和生活内容的线下活动,最后借用媒介传播,以实现虚实互动,文化育人。

四、结语

自觉探索育人途径是高校发展最大的内驱力,同样,如何使得文化育人效果最大化,最本质的力量应当是来自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解释,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增强文化自觉,需要思想引领和实践养成等外动力的牵引。因此,高校应在文化哲学视域下,自觉探索文化育人路径并加以落实,提升外动力的牵引力,从而激发师生的文化自觉力。

参考文献:

[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7.

[2]马婷婷,林美卿.仪式感视域下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

[3]1991T.00后手机使用行为报告[EB/OL].(2020-01-05)  [2020-06-01].http://www.199it.com/archives/993124.html.

[4]央广网.《2018年中国Z世代理想生活报告》发布 解读中   国95后生活方式和理想追求[EB/OL].(2018-06-11)    [2020-06-01].http://www.cnr.cn/shanghai/tt/20180611/ t20180611_524266177.shtml.

[5]王聪聪,朱立雅.中国青年报与腾讯QQ联合发布《00后画像报告》[EB/OL].(2018-05-04)[2020-06-01].http://news.cyol.com/yuanchuang/2018-05/04/content_17158497.htm.

[6]刘克利.高校文化育人系统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7]殷文,张杰.水平集体主义与参与式文化——网络化时代青年个人价值观新变化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作者:邓菁菁

高校微文化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篇3:

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摘要:微时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同时也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冲击。在微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微视、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拓宽思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着力研究并着手解决的课题。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要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环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微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微能力,以微活动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异常活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很大挑战。微时代的到来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微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功能和作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可以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也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主渠道、主阵地。除了课程中的理论教育外,高校还依靠专家讲座、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多种方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然而,高校中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并不多,虽然大多数高校社团中有国学方面的社团,但其开展的活动有限,发挥作用有限,受众有限。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利用,可以进一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大学生日常生活,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提升学生素质实现育人目标

中国的大学,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人才,能够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真正勇者。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应充分把握这一时间段,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多种载体,确保学生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其精髓和价值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极为有利。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直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有利于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从而实现育人目标。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培养国家主人翁意识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提供了思想源泉,有利于大学生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持。

二、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悠久的文化。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文化又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与特点,结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硕果。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着世界的前进方向,影响着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关注焦点。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制度的腐朽和眼界的受限,中华民族开始落后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西方国家的侵略,社会发展遭到重创,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经过历时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华民族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新的出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充满荆棘与挫折,会经历磨难与挑战,这就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自信加以引领。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样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会失去强有力的根基。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生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持久繁荣与发展。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针对性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大学生更应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使自身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在创新中前进。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时代随着而来。微时代以互联网为基础,呈现出信息传播快速化、信息内容多样化、信息价值多元化等特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与时俱进原则,积极利用互联网,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应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歷史、了解社会发展的来龙去脉,明确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采取多种措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决心。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生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能够抵御风险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接力。

三、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重视利用微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大学生教育及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有力支撑。同样,作为大学生的成长,作为育人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价值和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发现当前高校在育人方面能够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以文化人,教育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中的直接灌输,还是校园活动中的潜移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进入学生头脑,被学生认识、理解和接受。同时,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也做到了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微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途径传播海量信息,扎实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

虽然大学生较为依赖互联网,高校也重视利用微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整体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部分高校的教师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价值挖掘不深。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只是处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不能很好的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导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不感兴趣,不愿投入更多精力去了解和接受,甚至还存在部分大学生抵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况。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理论研究与输出,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灌输给学生,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活动较少,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感触不深,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高,效果不理想。

(三)微平台的使用与监管力度不够

在微时代,高校虽然做到了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媒介与平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部分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方式方法不够灵活,手段单一。很多时候,只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死板的借助互联网新媒体传递给学生,由于内容较为枯涩、不够形象生动,内容表现方式的创新性不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部分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观看。同时,由于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快速化、开放化与碎片化,使得大学生短时间内接触大量信息,鱼龙混杂,很多错误信息夹杂其中。由于对错误信息监管力度不够,使其传入到学生头脑,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判断和行为选择,进一步削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前提,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高校应从多个层面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环境。在学校层面,要保障互联网设施的先进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快速化与安全性提供必要支持。在二级学院层面,要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形成你超我赶的微环境。在学生层面,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等少数群体的引领作用,通过选树一批典型,起到以点带面、穿针引线的作用,使得大学生能够依托互联网,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正确价值观,提升自我的道德素质与信念修养,自觉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争做历史发展的弄潮儿。同时,高校也可以联合上级有关部门,以文件及政策的形式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微方法

在微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多创新的可能。首先,高校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平台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性与吸引力,以学校的官微、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加以传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微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的新模式。最后,高校要把握学生的自身个性特点与成长规律,以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微能力

高校教师是大学生的引路人,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主体。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成才,能否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贡献积极能量,高校教师责无旁贷,重任在肩。在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同样重大。要想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微能力。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心该情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成为学生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榜样,从而增加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驱力。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掌握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體的重要技术,通过自学、培训等措施,提升运用和使用微媒介的能力和水平,能够及时有效处理微信息。在此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的互动性,利用新媒介加大与学生的沟通力度,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切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生根发芽,成为祖国需要的有用人才。

(四)以微活动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高校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微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应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答,调动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也可以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视频大赛,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增加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同时,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也可以借助学生社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参与大学活动的重要组织,承载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高校学生社团可以利用新媒体,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微活动为载体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潜移默化,提升自我修养,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持续接力。

参考文献:

[1]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2]宋振超.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3]姚晶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现代商贸工业,2017.

[4]赵爽.网络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5]陈南菲.“古为今用、以文育人”——优秀传统文化借力新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7.

[6]潘映宏.“互联网+”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路径探究.智库时代,2018.

课题:“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微时代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1B880042”。

作者简介:云中坤(1986.3.7-),男,河南省郑州市人,研究生学历,毕业于郑州大学,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工作单位为郑州科技学院,工作单位邮编为450064,职称为讲师。

(郑州科技学院 河南郑州 450064)

作者:云中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培养审美趣味的艺术教育论文下一篇:低电压手持心电电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