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中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协调

2022-09-14

在研究生过去两年的学习生活中, 笔者一直在一家小型咨询公司兼职, 已完成了30多个可行性研究报告, 涉及到农业、工业及房地产领域, 对建设项目的前期立项申报工作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协调是可研中的核心问题, 它关系到了一篇可研的实际价值。本文将结合笔者在实践中所做过可研的经验感受, 对此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首先, 笔者认为在现今大环境下, 对可研中客观性有较大的限制, 主观性远远被放大。究其原因, 甲方往往只把可研当作立项、贷款或者申请相关政策、资金扶持的一个手段, 并不重视实际是否可行, 只求书面上的“可行”。结果便是咨询方作为乙方, 丧失了大部分话语权, 只能跟着甲方的思路走, 难以真正起到提供建议的作用。很多时候可研还未开始, 结果必定就是可行的了。这样便导致主观性与客观性只能在一个大的框架下, 也就是可行的框架下进行协调, 这本身就是一种主观行为, 会对可研的客观性造成较大影响。

以“XX2#楼建设项目”可研报告为例, 该项目是重庆XX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彭水县汉葭镇滨江社区开发的房地产项目, 为一栋商住楼。一开始甲方就对楼层层数、商业面积及住宅面积等关键数据有明确的限定, 并且由于涉及到向银行贷款, 对项目的一些关键技术经济指标也有明确的要求。在笔者所做的同类可研中一般都是如此, 甚至大多时候甲方已经委托建筑设计院完成了项目的方案设计。可研作为前期策划的一部分, 甲方为了经济效益, 缩短开发周期, 通常会颠倒顺序, 让建筑设计指导可研。在这种情况下, 难免又压缩了客观性与主观性协调的空间。

在这样的可研中, 有些部分是完全体现其客观性的, 比如建设地址及配套条件、建设背景等等, 但绝大部分内容需要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以几个重点章节为例:在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中, 首先需要对宏观政策、当地的经济情况以及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查, 收集相关楼盘的资料, 这都是客观性的体现。基于以上基础, 对楼盘未来销售价格、购买人群的定位, 以及销售情况的预测就需要发挥主观性了。通常会使用到的方法是市场比较法, 而该方法的各因素虽是客观的, 但比重大小的测定又是主观的。在“XX2#楼建设项目”中, 笔者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 制定出的价格, 预测出的销售率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也就是说虽然渴望得到的预测结果是客观的, 但由于方法和过程需要发挥主观性, 这个结果只能尽量接近于客观。在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估章节中, 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协调尤为重要。虽然可以根据经验及定额, 估算出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及其它费用、预备费用及建设期利息, 然后推算出投资总额。但每个建设项目都具有独一无二性, 整个社会又总处于变化中, 即使一些数据在可研这个时间段具有客观性, 但由于建设周期的影响, 使得这个“客观”的数据也成为了一种“主观”的判断。例如建安费用在重庆根据建筑类型的不同, 一般在1000-1500元/平方米浮动, 但由于钢材价格变化较大, 每个区域客观条件的不同, 使得难以准确地确定, 即使在可研阶段确定了, 在实际招投标中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对于销售收入、借债偿还、损益情况、项目现金流入等分析, 由于它们之间具有较强关联性, 要通过主观的分析得到客观的结果, 更是难上加难。例如偿还贷款一般是基于预定销售完成的情况下进行分析, 但实际中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 一旦销售难以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预定目标, 会对项目整个现金流量造成较大影响, 从而使得可研中的各种指标与项目实际中的各种指标发生较大偏差。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可研中主观性与客观性难以准确的区分, 它们本是相互联系的, 没有一个绝对的概念。发挥主观性是为了获得一个相对客观结果的必然要求。那么这就对编制可研的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较强的分析能力以及丰富的实际经验。但仅从理性方面还是不够的, 在什么时候该用大胆的预测手段, 在什么时候该使用保守的估计方法, 更多的是需要编制人员的魄力和直觉。可研由于是在项目的早期阶段, 虽然各方都希望用量化的方法去估算出项目的实际价值, 但由于种种限制, 难以保证其客观性。对于编制人员来讲, 笔者认为应该尽量保证在相对客观的前提下, 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 利用相对客观的分析方法, 进行主观分析。而这种“主观”至少应该保证在可研那个时间段是相对“客观”的, 这样即使发生偏差, 也已经尽力做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相对协调了。

摘要:介绍了可行性研究中关于主观性与客观性协调存在的实际问题, 并根据笔者经验,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思路。

关键词:主观性,客观性,协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英汉语主语的比较下一篇:浅析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