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方案分析与效果初步评定

2022-09-13

糖尿病疾病在我国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以更大的比例进行增长。糖尿病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健康, 并且长久性糖尿病容易引发患者发生并发症[1,2]。 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现该研究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该院从2014年5月21日—2015年5月21日期间收治的58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以及实验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西替利嗪、复方甘草酸甘片联合清热散结胶囊进行治疗。

其中,实验组患者29例:男性患者数量与女性患者数量的比值为15:14,患者年龄在54~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95±1.68)岁。 糖尿病病程在8个月~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32±1.04)年。 皮肤瘙痒病程在1个月~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34±1.12)个月。

对照组患者29例:男性患者数量与女性患者数量的比值为14:15,患者年龄在55~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7±1.67)岁。 糖尿病病程在7个月~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46±1.07)年。 皮肤瘙痒病程在2个月~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44±1.14)个月。

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在进行研究前一个月起没有再使用其他治疗皮肤瘙痒药物;2患者年龄在90岁以下;3患者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均表现良好; 4患者以及家属对于该次研究具有知情权,并且同意参与该次研究[3]。

将两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能够进行良好的比较、分析。

1.2临床方法

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二甲双胍、格列奎酮、 润燥止痒剂等药物进行治疗;2实验组患者:每日服用1次西替利嗪药物, 每次10 mg,3次/d服用复方甘草酸甘片, 每次2粒,3次/d服用清热散结胶囊, 每次5粒[4]。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 包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四个方面。 当患者皮肤瘙痒的面积缩小95%以上视为治愈,当皮肤瘙痒的面积缩小范围在70%~95%之间视为显效,皮肤瘙痒的面积缩小范围在30%~70%之间视为好转, 皮肤瘙痒的面积缩小范围在30%以下视为无效。 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方法

实验结束后,将两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患者(各29例)临床数据准确地录入到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测定。 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用 χ2检验。 当P<0.05时,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将两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

如表1所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55%, 治疗有效患者数量为28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9.31% (23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

2.2将两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如表2所示,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为1例(3.45%),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为1例(3.45%),组间差异较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注: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相比,*P>0.05。

3讨论

糖尿病患者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其中皮肤性瘙痒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不仅会影响患者以及家属的生活,同时患者本身也会承受较大的痛苦。 瘙痒症属于一种皮肤病,一般由机体内的化学物质,例如蛋白酶、激肽、组胺的不适当释放而引起的,尤其是组胺会让患者产生难耐性皮肤瘙痒。糖尿病患者一般为中老年,老年人皮肤角质层的水分不足, 皮肤干燥,中性脂质水平减少,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弱, 因此更容易引发皮肤瘙痒[5,6]。 糖尿病患者尿量较多,导致机体失水量增加,高水平的血糖会对皮肤黏膜造成刺激,引发患者出现瘙痒。因此在临床上要加强对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患者的关注,并且进行积极的治疗。

西替利嗪为新2代抗组胺药物,有良好的药代学特点,具备H1-受体的选择性和高度亲和力,能够被广泛、 快速吸收。 西替利嗪属于组胺抑制剂,与氯雷他定、依巴斯汀、咪唑斯汀、非索非那定等抗组胺药物相比,它具有更加快速的临床疗效,并且可以更迅速、更持久地抑制患者的瘙痒感,疗效稳定。西替利嗪能够抑制变态反应,阻碍多种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并且对组胺进行拮抗,实现良好的抗炎效果。 西替利嗪的水溶性较好,药物溶解在水中后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因此晨服该药物的疗效更佳,并且不会造成不良反应[7]。

复方甘草酸甘片的药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调节免疫作用,对T细胞的活化进行调节,改善胸腺外T淋巴细胞的分化作用,并且对 γ 干扰素进行诱导,加强对NK细胞的活化;2抗炎作用,复方甘草酸甘片中的甘草酸苷能够与启动酶-磷脂酶A2进行结合,并且与炎性介质脂氧合酶进行作用,抑制启动酶-磷脂酶A2的活性; 3抗过敏作用,复方甘草酸甘片能够抑制皮质激素的应激反应,阻碍胸腺萎缩,对激素的抗肉芽形成造成拮抗作用。 患者在服用复方甘草酸甘片后1 h的血液浓度最高,然后又逐渐下降,在第12个小时浓度又会上升,最后逐渐减弱。

清热散结胶囊在临床上是一种良好的散结止痛、 解毒消炎的药物,对于皮肤瘙痒、皮疹、皮炎等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该药物的主要成分为千里光,属于中成药,千里光主要组成成分有菊黄质、β-胡萝卜素、 氢酯等等,千里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八叠球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还能抑制痢疾、伤寒、副伤寒乙等疾病的发展。 千里光是一种菊科植物,性寒、味苦,能够止痒解毒,清热明目。该药物价格实惠,疗效良好, 深受患者青睐[8,9]。

在该研究结果中可得,实验组患者使用了西替利嗪、 复方甘草酸甘片联合清热散结胶囊治疗法, 治疗有效率为96.55%,治疗有效患者数量为28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并且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数天后不良症状自动消失。 综合上述分析内容可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临床上要引起重视,患者采用西替利嗪、 复方甘草酸甘片联合清热散结胶囊治疗法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借鉴和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并且探讨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治疗方案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和可靠性。方法 将该院从2014年5月21日—2015年5月21日期间收治的58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以及实验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西替利嗪、复方甘草酸甘片联合清热散结胶囊进行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临床上要引起重视,加强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不良反应,临床效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耳穴压豆治疗慢肝并痛经患者一例疗效观察下一篇:酸化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