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服务管理平台

2023-02-11

第一篇:基层党建服务管理平台

以双中心为基础平台,创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模式

以综治工作和公共服务“双中心”为基础平台

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近年来,鄞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镇乡(街道)和村(社区)综治工作中心(室站)和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始终把这两个平台的规范化建设作为筑牢基层基础、强化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加以推进。截止目前,全区所有22个镇乡(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和省定村(社区、企业)综治工作室基本达到规范化创建标准,其中省级示范综治工作中心2个,市级示范综治工作中心14个,区级示范综治室200余个;所有镇乡(街道)都已建立了公共服务中心,71%的村(社区)建成了社区服务中心。但一些镇乡(街道)综治工作和公共服务平台也存在缺乏统一规划,运行机制不完善、力量整合不到位、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为此,我区根据当前基层社会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转变工作理念,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并重的意识,对综治工作和公共服务“双中心”平台建设和运作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剖析,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镇乡(街道)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重新制定了《宁波市鄞州区镇乡(街道)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和《宁波市鄞州区基层综治工作室规范化建设标准》,全面部署开展了新一轮的综治工作和公共服务“双中心”平台的规范化建设,实施“双中心”联动,开展“一站式”服务,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转变理念,提高认识,把“双中心”平台建设作为强化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实事工程来抓

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整个社会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就我区来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区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物业管理、干群关系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持续多发态势,各类问题和社会矛盾集中发生在基层。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加快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人民群众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大量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和民办机构等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在城市社区落户,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大量涌入城乡社区。城乡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聚焦点”、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点”、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城乡社区不仅成为城乡居民生活的家园,同时也成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反过来看,我区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基层。基层社会管理主体不健全,基层党政组织社会管理职能有待提高,群众组织、社区组织建设滞后,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责任不清,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渠道不畅。城乡社区还普遍面临资源匮乏,配套支持难以满足社区治理需要的问题,社会管理尚未实现全覆盖。面对当前新形势,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创新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提出了以综治工作中心(室站)和公共服务中心为基础平台,深度整合基层维护稳定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力量,有效提高政府对群众的服务能力、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能力、对社会情绪的掌控和调处能力,推动镇乡(街道)把工作重心转移 2 到社会管理和服务上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直接、面对面的服务举措,并通过试点,召开动员会、现场会等形式以点带面进行推进。

二、规范设置,方便群众,把“双中心”平台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品牌来经营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督促各镇乡(街道)转变观念,将综治工作中心(室站)和公共(社区)服务中心特别是硬件建设作为规范化建设的重点环节来抓,将两个规范化建设分别列入区、镇二级财政预算,已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基本实现了综治工作中心与综治工作室上下联动、功能对接,努力打造了政府、社区“两级管理”,乡镇(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网络”的基层综合管理和服务基础平台。

1、制定标准,分类管理。镇乡(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我们根据镇乡(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际需要,区分类型,明确标准,分类管理。人口超过10万、5-10万和5万以下,划分三个类型,综治工作中心专职人员和办公场所面积分别不少于10人、9人、8人和300、250、200平方米。采取“8+X”的模式,由综治、警务、司法行政、人民调解、信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禁毒、公共安全和劳动仲裁等部门入驻或派员集中办公,同时根据实际与需要吸纳城管综合执法、基层公共安全和基层法庭等力量。基层综治工作室按较大村综治室、社区综治(警务)室、企业综治工作室划分三类,由村(社区)、镇乡(街道)及政府部门派驻人员组成日常工作人员,落实办公场所,明确职责、责任到人。镇乡(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我们按照“服务功能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优化”的要求和“能进则进”的原则,整合现有办公资源,采取租借、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实现公共(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与综

3 治工作中心(室站)同规划选址、同运作服务;镇乡(街道)公务服务中心一般设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民政、残联、派出所户籍、公共资源交易、党员服务、家电下乡等窗口。社区服务中心面积一般不少于350平方,提供基层党建、政策咨询、土管、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卫生计生、综治及流动人口等项目的社区化服务和管理,配备2名以上工作人员,目前全区已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 1107名,并统一设置开放式柜台,配备电脑、电话、桌椅、资料柜等办公设施。

2、明确功能,规范设置。从方便工作、方便服务、方便管理的实际出发,在镇乡(街道)综治工作中心,设置接待大厅(窗口)、矛盾纠纷(信访)联合调解(接待)室、联席会议室、集中办公区四个功能区。在村(社区)综治工作室设治保(警务)室、调解(信访)室、和谐促进工作室,并视条件设接待窗口,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安装内部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在镇乡(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也分别设置了便民服务大厅、办公区二个功能区。同时,在综治工作中心(室站)、公共(社区)服务中心大门统一悬挂牌匾,适当位置悬挂统一规格的功能标识、导示牌、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等版面,让办事群众一目了然。

3、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在督促镇乡(街道)综治工作中心严格落实“三会一通报”制度的基础上,近年来,针对信访工作新形势,依托基层综治工作室,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逐步形成了“日报、周汇、月分析”的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工作制度,并在逐项细化完善原有“五联”机制的基础上,拓展中心(室站)的平台服务功能,新增 “便民实事联办”机制,实施“双中心”联动服务,将公共服务中心列入综治委成员单位,吸纳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为综治工作中心副主任,

4 建立健全来访接待、首问责任制、考核激励、代理服务、情况报告、档案管理、经费保障等制度,通过直接办理、承诺办理、联合办理、上报办理、协助办理、代为办理等方式,实现“双中心”联合办公、并轨运行、联动服务,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效能。

三、突出四化,规范运作,以“双中心”模式引领我区社会管理创新

如何强化“双中心”平台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我区不断创新举措,突出“业务流程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多元化、参与社会化”,采取“双中心”联动,规范运作,着力破解管理难题,较好地发挥了综治工作中心(室站)、公共(社区)服务中心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综合服务功能,使镇、村两级综治工作和公共服务平台成为紧密联系群众百姓的一个主要窗口和纽带。

1、业务流程化。在综治工作中心(室站)和公共服务中心的大厅(窗口)统一设置受理台和候访室(候访区),值班人员根据接访事项,一事一案,逐一登记。对一些简单的信访事项、矛盾纠纷、便民服务当场进行办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综治工作中心主任或常务副主任及时审签分流,开具办理转办单,交办入驻部门或转办其他职能单位限时办理。各镇乡(街道)明确了一名中心领导,对办理事项实行全程关注与督促协调,确保各类事项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对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实行统一回复,定期进行跟踪回访,了解落实情况,确保问题的解决。

2、管理精细化。各镇乡(街道)依托综治工作平台,深入发动基层群众,逐一对重点人、重点地、重点时进行精细化管理。一是抓重点人员管理。对刑释解教人员、肇事精神病人、社区矫正人员、吸毒

5 人员、法轮功人员、农村留守儿童、流动人员、闲散流浪青少年等人员,分门别类建立起管理档案,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原则,对每一个重点管理对象均明确管理责任人和责任,推出了四个结合管理:公开管理与隐蔽管理相结合、政府管理与群防管理相结合、人文管理与强制管理相结合、重点管理与一般管理相结合。二是抓重点区域管理。将网吧、城郊结合部、校园及周边、复杂场所、复杂地段、高危行业点列为重点定期管理区域,按照属地管理与职能部门相结合的原则,指定管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坚持一月一次的动态性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治、化解。三是抓重点时段管理。对各级两会、重要节庆日、重大活动期间等重点时段,畅通信息渠道,建立健全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排查稳控机制,落实稳控责任,实行了24小时重点稳控,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3、服务多元化。综治工作中心(室站),统一公开承诺服务项目,主动为居民、流动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一是信访代理(陪访代访)服务。综治工作中心确定1-2名干部为日常陪访代访员,相关办所、村(社区、企业)也确定1名干部兼职陪访代访员,对本级解决不了的信访问题,由陪访代访员或陪同当事人到上级机关反映。今年3月16日,钟公庙街道一企业负责人到综治工作中心反映称其厂区后门被一大堆违章倾倒的渣土堵住并扬言解决不好就要带全厂职工到市里告状。中心专职代访员周利峰一边安抚当事人,一边迅速与相关部门联系。渣土很快就被清运完毕,企业负责人连声表示感谢。二是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聘请1-2名律师或法律工作者轮驻中心(室站),每周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和困难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活动。三是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服务。做好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登记、做

6 证、建档、注销等服务工作。四是特殊人群管理维权服务。指导、协调做好归正人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落实对精神病人、艾滋病人、吸毒人员和法轮功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帮教和管控措施。公共(社区)服务中心,实行“心贴心”服务方式,从居民所思所需所急出发,推出特色服务、个性服务,设立“民情访谈室”、印制“民情直通卡”、“服务联系卡”,推出错时服务、“打包”服务、预约服务等措施。在条件相对较好的村(社)建立专门的工作网站,开设即时公告、网上咨询、办件查询、互动栏目、相关链接、QQ群等服务功能,并配备固定的网管员,开设“不下班”的服务窗口。2008年6月集仕港镇依托村综治室在全区率先建立了村民事务代理中心,帮村民和流动人口代表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残疾人证等18种手续、证件。近3年来共帮群众办事6300余件,满意率100%。

4、参与社会化。按照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大格局,我们将落脚点定位在社会管理参与主体的社会化、多元化。近年来,通过开展“基层和谐促进工程”建设、“一村一法律顾问”、“万人万岗一人双岗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等活动,依托“双中心”平台,广泛动员和谐促进员、法制促进员、农村指导员、律师、法律工作者、平安志愿者、优秀外来工人员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

通过深度整合综治工作中心(室站)、公共(社区)服务中心两个平台,开展“一站式”服务,实施“双中心”联动,使其基础平台作用更加凸显,工作成效显著提高,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一是社会稳定形势进一步好转。我们努力构建综治工作中心(站室)全方位、多层次的调解工作格局,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全区镇乡(街道)综治

7 工作中心((站室))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845件,接受群众各类咨询1620余起,受理矛盾纠纷14924起,调解14924起,调解成功14809起,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分别达到100%和99.2%。二是治安防控进一步加强。有效整合社区保安队、流动人口协管员、物业保安、企业保安、护村队、和谐促进员、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创新诸如“区域巡逻托管”、“小区物业联防”、“大巡控”、“ 警校联勤机制”等模式,构建完善了治安防范体系。2010年,全区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6%,治安案件报警同比下降12%,“两抢”案件大幅下降34.2%,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6%。三是发挥了“便民”和“联心”功效。随着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推进和作用的发挥,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政、劳动保障、计生、农技等职能部门及相关的服务项目都实现了“下乡、进村、入户”,在农村实现了“无缝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得到群众的积极拥护。据初统计,截止今年5月,全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累计办件量达到8万余件。此外,在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推行村干部“轮班坐堂制”,接待群众办事。通过面对面地为群众服务,村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在群众中的形象和认可度也大大提升。四是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满意支持。我区创新基层综治工作平台服务管理模式,今年以来,得到中央、省、市三级政法委领导的肯定,中央综治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动态第15期和浙江政法第29期分别刊登了我区的做法。此外,群众来中心办事日益增多,对中心的知晓率、满意率大幅提升,超过50%的综治工作中心的群众知晓率、满意率均达到85%、95%以上。

第二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服务平台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2012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组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该提升工程是基于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不健全、基础设施条件差,人才严重匮乏、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无法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而提出的。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和理念不断增强,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该提升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底,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提供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是指配备中医类别医师,配置中医诊疗设备,运用中药饮片等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是指配备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按照规定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乡村医生,配置中医诊疗设备,运用中药饮片或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2013年8月8日从在长春召开的2013年全国中医药工作厅局长座谈会上获悉,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制定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提升工程已从全面部署实施阶段进入全面落实推进阶段。

服务平台

该服务平台主要是为基层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的实施提供设备和信息、网络上的支持服务,主要包括中医诊断类设备(中医四诊仪)、中医体质辨识、中医五态人格测评、养生保健知识宣教、中医诊断信息的存储与传输、基层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与统计分析、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等。

中医诊断类设备(中医四诊仪):该产品融合了大量现代科技成果以及众多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将中医舌诊、面诊、脉诊、问诊整合在一起,可提供中医诊断信息客观采集与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健康状态辨识、健康状态干预调整建议、疗效评估、慢病管理等覆盖中医医疗与预防保健体系各层面的技术服务,并可实现中医诊断信息的客观存储、传输、调取信息等功能。

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本平台采用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杨秋莉教授团队的研发成果——《中医五态人格评测量表》,并把量表转换为软件形式,可对社区居民进行心理测评,并匹配相应的干预措施。

养生保健知识宣教:在利用中医诊断类设备(中医四诊仪)检测之后,可针对居民的体质类型,提供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的中医健康教育知识;也可以刻录光盘或者制作成展板进行宣教。

基层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与统计分析:借助于中医诊断类设备(中医四诊仪)建立或者完善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并通过网络传输至龙头县级中医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直接地、客观地了解本地区居民的健康状态及疾病分布趋势,使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能够及时地调整预防保健的相关政策和手段。 重点人群与慢病的健康管理:本平台对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作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和中医养生调养方案。

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31号

《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8月9日《基层提升工程由部署转向落实》

第三篇:社保经办服务应向基层社保服务平台延伸

社保经办服务工作向基层服务平台延伸的探究

摘要

社保经办体系是实现服务型政府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保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做好社保经办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社保经经办服务向基层服务平台延伸的原因、制约因素和改进途径这三方面,对社保经办工作向基层服务平台延伸做了浅显的探究。希望借此,对社保经办体系的发展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社保经办服务

原因

制约因素

改进途径

Abstract The social security service system is the very important part of implement the transformation to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and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ecurity. Therefore, the social security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has the vital rol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auses, restricting factors and improve ways these three aspects, do a simple inquiry of extend the service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the grass-roots service platform. Hope to have a little bit help to the research how to development the service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Key Words: social security service system cause

restricting factor improve way

社保经办服务工作向基层服务平台延伸的探究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及其经办服务体系既属于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范畴,又属于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标志性举措,其目标和结果必然是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社会保障是服务型政府所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保经办体系则是社会保障制度赖以运转和社会保障政策得以执行的载体。随着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人次的逐年提高,经办服务体系的现状越来越显得难以匹配,如果经办服务不向基层服务平台下沉,社保制度的可持续运行必将受到严重的挑战。

一、 社保经办服务工作向基层服务平台延伸的原因

(一) 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1、 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

在社保制度实施的初期,参保群体以城镇职工为主,随着改革开放后,就业形势的多元化趋势的发展,私营企业雇员、灵活就业者、个体工商户以及以个体身份参保的群体日益扩张。在农村地区,2009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2011年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普及。都要求社保经办服务机构提供面向全民的服务网络,将处于服务前端的派送体系下沉到基层社区和乡镇,向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参保群体提供多层次的社保服务。

2、 服务需求更加个性化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全民普及,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参保参保人具有不同的参保特征和服务需求特征,这就要求社保经办服务体系能够提供有弹性、差异化的个性化服务。尤其在面对特殊参保人群时,如伤残人员、孤寡老年人等群体时,要考虑到其特殊性的服务需求。并且,随着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等的应用,现代社保服务可以通过电话、视屏、网络及手机终端等移动设施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化的社保服务更体现成长起来的社保群众对服务的个性化需求。

(二) 当前社保经办服务工作的现实需求

1、 社保服务总需求仍会大幅上涨

从总体来看,未来十年仍会是我国社保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国家已经确立了“到2020年让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预计2020年全国社会保障参保人次会超过26.2亿人。至2020年,全国将实现城乡社保制度全覆盖的目标。在覆盖人群快速增加的同时,随着社平工资的上升,社保基金的收支和结余规模将呈现出更加快速的增长趋势。此外,随着社保制度的完善,享受社保待遇的人群和基金支付的规模也将快速上涨。届时,快速上涨的服务需求对社保经办服务体系的供给能力会形成巨大压力。

2、 参保人群结构变化对服务的需求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服务需求压力。预计从2015年开始,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例将超过10%,到2023年将接近20%,届时,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抚养比将达到30%以上。从2012年开始,参加我国城乡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新人”开始陆续进入待遇领取阶段,参保职工年龄结构老化必会使养老金待遇给付和退休人口的社会化管理任务加剧。在医疗保险制度方面,人口老龄化也必然会带来医疗保险金支付和经办业务量的大规模增加。

就业非正规化对社保服务需求也有很大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非正规性日益增强,弹性用工和灵活就业群体规模增加。以2011年为例,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制度的国有企业职工为22.26%,而其他经济成分企业和以个体身份参保人员占比分别是33.96%和21.74%,合计超过了参保总量的一半。这些都会增加才参保人对更易得到的经办服务的需求。

二、 社保经办服务向基层服务平台延伸的制约因素

(一) 机构建设滞后,导致基层服务平台薄弱

1、 机构定位不清,独立性不强

从机构的性质上看,我国社保经办机构包括行政机构、事业单位,还有的是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事业单位性质的有分为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等类别。从机构的行政级别上看,社保事业管理中心为隶属人社部的司(局)级事业单位。地方经办机构有的为人社厅(局)下属二级局,有的直属政府序列。从机构行政地位上看,经办机构改革中存在着行政规格较低、政事不分、独立性不强、执法权较弱、承担的责任与机构地位不对称等问题。

2、 机构名称多样,组织形象不统一

在社保经办机构建制多年的过程中,国家编制部门并没有对经办机构的名称做出统一标准的规定。目前全国各地的经办机构名称有中心、局、办、所、室等多种类型,在具体的称谓上,有的地方称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有的地方称为社会保险局,其他的还有如,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局、农村社会保险处、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医疗保险局等,各种各样,不一而足。县级以下的基层单位,经办机构的名称尤为不规范,在有的地方的乡镇和社区,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挂靠其他政府部门办公,没有单独挂牌的标识。社保经办机构的名称多样化不统一,公众不容易识别,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为民众办理社保事务带来诸多不便。

3、 机构设置分散,五险项目经办分离

除了针对城镇职工的五险主要项目之外,大部分地区还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以及近几年来发展起来偶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业务,部分地区还有针对征地农民的保险业务以及针对特殊群体或特殊行业的社会保险业务。这样的分散设置,加剧了经办机构的散乱性。从经办机构内部的职能部门来看,大部分机构按业务基金征缴、管理、发放的业务流程来进行设置,也有的按照险种设置部门。全国范围来看,各地经办机构在管理的险种项目、管理流程、部门职责定位以及内部业务部门的设置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远没有形成统一规定。即使在同一地区、同一层级的社保经办机构之间,机构设置也不尽一致。

从现在的状况来看,全国大部分省份尚未实现“五险合一“的经办;大部分地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分设,部分将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还有生育保险整合在一起管理。有的地区实现了征缴、基金管理和待遇发放的全部整合,而有的地区仅仅只整合了征缴环节,在基金管理和待遇发放环节没有做到整合。

(二) 经费保障不足,制约服务质量提升

1、用于参保人员的人均经费很低

经费投入是社保经办服务质量的基本保障。2012年,经办费用的支出总额为148亿元,相当于社保基金总额的0.62%,这低于国际上很多经办服务做得很好的国家1%左右的标准。全国社保经办机构人员人均支出费用为8.6万元,服务参保人群的支出为8.9元。欧洲国家的人均服务费用大多高于30美元。按社会平均工资的40% 缴费率计算,人均服务费用仅为参保人当年缴费额的0.047%。可见,我国社保经办机构的经费投入相比于缴费还很不足。

2、经费的投入滞后于社保经办业务的增量

从经费来源机制上看,我国社保经办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及部分专项经费支出。财政对经办机构的经费拨付额采取按机构行政编制人数和人均办公经费定额来制定。可见,经费的投入和经办机构的业务量缺乏关联机制。尤其在今年来,随着基层社保业务“井喷”式的增长,经费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经办系统服务能力的提升,社保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受到制约,服务手段难以改进。由于经办机构人员和设施长期超负荷运行,管理服务的边际效益递减效应日益加重,出现追求任务数量型的粗放管理态势,严重削弱了社保经办机构的执行能力。随着参保人数的增长,基金规模的加大,管理成本越来越高,基层服务的财政负担日益沉重。

(三)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服务质量不高

1、 经办人员数量不足,工作负荷日益加重

伴随着社保扩面的高速发展,相对激增的社保经办工作量,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却没有显著增加。以参保人次为例,在此2000-2012年的13年间,总的社保参保人次增加了7倍,由2.07亿上升到了16.69亿;从基金的收入规模来看,由2645亿到28909亿增长了10倍;经办机构人均管理社保基金额增长了3.7倍,年均增速为11.2%;以基金支出规模来看, 2386亿增长到28909亿,约增长了9倍;经办机构人员人均管理规模由318万元涨到1325万元,约呈3.1倍的增长,年均增速为11.6%。再来看这13年间的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增幅,只增长了1.3倍,年均增速只有1.3%。这样的差距必会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剧增,提升不了服务水平。

2、 人员配置不合理,人事制度改革滞后

从人员身份上看,全国经办机构存在公务员编制、参公编制、事业编制、合同编制、社会公益岗位、退休返聘、临时用工、社会兼职人员、志愿者等多种用工形式。由于经办力量不足,经办业务量激增,经办人员存在严重的超编现象。2012年全国有25个省市,加上新疆建设兵团在内,共计超编15431人,其中超编500人以上的有13个省市。从人员层级配置结构看,省级经办机构平均配置70人,市级平均42人,县级平均只有17人,可见基层办事人员规模过小。由于人员编制有限,各地开始从社会雇佣大量合同工或临时工,从事经办业务的前端工作,升值承担管理工作。在人员素质结构方面,全国经办机构人员本科以下的比重达到了50%,高中以下的占到10%左右,由于社保工作涉及的政策性、法律性、专业性越来越强,整个经办队伍的素质有待大幅提高。在高素质人力资源紧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传统认识制度下的一些弊端,如行政管理体制僵化,进人用人机制不合理,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等诸多方面。

(四)信息化建设滞后,制约经办机构的服务效率

1、 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保制度的快速发展

金保工程基本完成了一期建设,全国信息化有了长足发展。金保工程成为了社保工作赖以运转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持,成为全国数亿参保人员和上千万参保单位的参保登记、权益记录、待遇享受等业务办理的物质载体。但是,按照“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发展目标,社会保险和公共服务的准确性、可及性、便利性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的“三化”建设还跟不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求。信息化的公共服务能力还很薄弱,不适应社会保障覆盖全国、惠及全民的需要。如,管理服务手段陈旧,信息化的公共服务手段不足,就业信息不对称,关系转移接续难实现,异地就医难和获取服务还很不方便,各项制度之间的相互衔接、地区之间的流动、业务之间的状态变化等还需在统一平台上进一步畅通。尤其在大数据时代,社会保险的数据积累还很不够,数据质量和精细度还有待提升。

2、 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制

金保工程投入的碎片化,导致资金运用地方化格局严重,全国不能实现统一的信息化建设规制。从全国情况看,社保信息化建设存在着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局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信息化建设规范标准。政策差异和分级投资等原因,社保信息化按业务项目管理,各个地区分散建设,不少地区“五险合一”的系统模式尚未建成,各地区系统封闭运行,各险种之间、地区之间不能互联信息,缺乏数据比对和业务协同。国家层面的全国统一数据结算平台尚未建立,各省之间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存在困难,全国近1/4地区尚未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业务接入部级系统,半数省份尚未利用部级系统开展重复待遇核查、跨地区待遇资格协助认证等工作。这种信息化建设地区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势必带来全国社保信息化建设的混乱,造成地区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影响到全国统一信息化平台的形成。

三、 社保经办服务向基层服务平台延伸的改进途径

(一) 提升社保经办机构的定位

国际上的社保经办机构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统一模式;第二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自治模式;第三种是拉美和东欧的私营公司管理模式。我国的经办模式采用的是统一模式,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但是,我国的经办模式和其他的统一模式的国家相比,明显的独立性不足、效率低下,受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束缚,定位不清。要落实社保经办服务的工作,必须厘清社保经办机构的定位,规范社保经办机构的名称和业务内容,让参保人对经办机构有明确认识和足够的信任。

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有关经验。首先,应设立法律地位独立的社保经办管理部门,使之与政府行政不么的隶属关系脱离,逐步弱化其行政管理职能,强化社保经办机构得分服务职能,形成管办分离的格局,让社保经办机构成为独立自主运营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其次,全球大部分国家的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为垂直管理,全行业统一名称、统一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统一业务规范和标准;中央、地区和地方办事处的各级经办机构职责分明。虽然我国部分省份在实行垂直管理,但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实行。我们应该努力在全国实行全系统化的垂直管理,明确各级经办机构的职责,建立全国统一的建立全行业统一的管理经办体制。

(二)改进社保经办服务的经费投入

1999年,财政部出台《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费保障等问题的通知》,规定“从1999年1月起,经办机构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人事部门核定的编制人数核拨;各级经办机构不得再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提取或列支费用。”此后,社保经办机构的经费来源一直沿用该文件的规定。但是,这是为了应对当时各地社保基金管理出现的挤占、挪用和违规建设等问题。同时这种行政费用属地化预算管理的制度运行体制带来很多痼疾,如使事权和财权严重不匹配;阻碍社保统筹层次的提高;导致制度碎片化、属地化;还导致不公平的出现,影响公共服务的提供。经办机构行政费用在各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不是上策,不利于构建服务型政府。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保基金管理已经步入法制化道路,基金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并且,基金的积累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基金的实用效率成为日益凸显的问题。纵观国际上的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不论是统一模式、自治模式还是公司模式,几乎都是将行政成本列入社保基金支出之中,作为社保制度的成本来对待。其中,实行统一模式的国家,每年的行政成本支出占到缴费收入的1%或以上。我们也可以考虑将社保经办机构的行政运营费用纳入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之中。如此,可以提供资金的利用效率,减少福利损失,增加用于每个参保人员的费用,提升社保经办服务的质量。

(三) 合理规划人力资源的配置

社会保障扩大覆盖面以来,经办人员的工作负荷日益加剧。从全国看,城镇职工养老、城镇医疗、工伤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五类项目合计,负荷比从2000年的2757:1上升到了2012年的9692:1,增长了2.5倍,年均增速为10.2%。从国际上实行“统一式”管理模式的国家来看,美国社保经办服务的负荷比是2895:1;日本的负荷比是6733:1。我国的经办存在着人员负担过重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配备可建立与服务参保对象数量挂钩,实行按照人均管理负荷配置管理人员数量的动态调整机制。目前,我国的一些省份,如北京、河南、成都等在实行类似的人员配置方式。当超负荷的问题得到解决,标准化的服务型政府就可以实现,社保经办服务能更好更快的向基层延伸。

经办体系人员的增加是一个问题,人员素质的提升是另一个问题。据2012年数据显示,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社保经办的人员占了近50%,剩下的50%为专科和高中学历的人员。随着社保业务越来越专业化、标准化的要求,我们可以进一步招募高学历的毕业生进入队伍,不仅可以提高人员素质,进而提高社保运行质量和服务型政府的窗口效率,还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除此之外,对已经在岗的经办人员,要进行更为专业的培训,提升其服务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经办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机构建设不完善、经费和人员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在上述因素逐步完善是情况下,加强经办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

只有标准统一的信息化系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在前,标准统一在后,因此,统一标准是经办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以进步的关键一环。统一数据库、硬件配置、网络接口标准,尽快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险计算机服务网络。其中计算机技术标准和社会保险业务标准,还有社会保障卡信息系统的统一应是重点的工作。政策制定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与信息管理部门进行充分协商,新政策的出台,应对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和升级,达到政策的出台与信息系统的升级同步进行。同时,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为了保证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建立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信息化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郑秉文,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 【2】邓小英、邓雷群、董曙辉,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障碍和发展策略[M].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赵万生、耿建军,关于社保服务工作向基层服务平台延伸的思考{M}.天津社会保险.第48期

【4】王兰浩、崔士全,关于延伸社保经办服务职能的探讨[M].天津社会保险.第45期

【5】贾康,创新与优化:健全社保经办服务体系[M].中国社会保障.2014年第2期 【6】郑秉文,社保经办服务体系的三项改革议程[M].中国社会保障.2014年第2期

西南财经大学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社会保障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 社保经办服务工作向基层服务平

台延伸的探究

学生姓名: 罗秋月 专

业: 社会保障

号:213120404025

2014 年6月

第四篇: 推进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全面创新基层治理、推动公共服务基层延伸的统一部署,以及全省、全市基层工作会议和省财政厅《推进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区推进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方案。

一、 目标任务

坚持“政府主导、整合资源,统一建设、规范运作,信息共享、便民高效”的原则,按照“机构人员统

一、场所标识统

一、流程内容统

一、信息系统统

一、经费保障统

一、”等“五个统一”的要求,通过有效整合现有各类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场所、设备、人员、经费等资源,将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服务事项纳入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合平台集中办理,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积极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力争到2016年10月底,建立集文化体育、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食药安全、民政、人口党建等于一体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基层公共服务便利化、统一化、网络化。

从2015年11月起,在全区全面铺开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形成

1 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建立,将基层公共服务全面延伸至行政村(社区)。到2016年10月底,全区完成基层公共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区、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平台机构全面建立,达到“有机构、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制度、有人员、有系统、有经费”,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率达到90%以上,网上申报办理率达到80%以上,全流程网上办理率达到50%以上。

二、 组织领导

按照市推进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方案的要求,结合区的实际情况,成立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副主任任常务副组长、财政局局长、电子政务、民政局、编办任副组长、组织部、社工委、公安局、人力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局主管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放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农科股,负责收集资料上报完成进度。确保经费、人员、系统和场所投入,确保综合服务平台顺利运行发挥作用,及时研究解决平台建设及运行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

三、工作措施

(一)整合资源,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中心。

2 根据区实际情况,公共服务平台设区在投资服务中心,将基层公共服务功能有效纳入、衔接;建设统一标识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一站式”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及场所,明确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中心的职能,落实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受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业务指导和检查监督。【责任单位:电子政务办公室。工作落实时间节点:2016年10月底完成】。

一是设立区级公共服务中心。按照有机构、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制度、有人员、有系统、有经费的要求,统筹原有办公场所作为公共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区级基层公共服务中心原则上整合优化区级各部门现有窗口办事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后统一进入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对于区级职责范围内的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服务事项,按照“应进必进、单轨制受理”的要求,凡符合条件的,均纳入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办理。

二是设立镇(街道)级公共服务中心。原则上在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窗口整合当地的“七站八所”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统一挂牌设立“镇(街道)级综合服务中心”的牌子。镇(街道)级公共服务中心由分管基层治理工作的党政班子成员任中心主任,按照镇(街道)级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能,科学合理制定工作岗位,整合优化“七站八所”的工作人员,充实镇(街道)级综合服务中心队伍。

三是设立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在已有的或在建的村便

3 民服务站基础上,统一挂“村(社区)综合服务站”的牌子。依托村委会、居委会作为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办公场所,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集中受理村(社区)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受理代办区、镇(街道)职责范围内公共服务事项。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主任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其余工作人员可由村(社区)干部兼任,也可整合现有的计生专干、护林员、大学生村官等进入村(社区)管理服务队伍。确需额外聘请工作人员,由当地区、镇(街道)、村(社区)根据实据情况,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人力不足问题。

(二)明晰权责,统一规范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内容和项目。

一是按照权责统

一、便民利民的要求,在划定政府服务、居民自治、市场服务三方面职能界限的基础上,结合工作职责和权限明确划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权责,编列公共服务权责清单,明晰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服务中心工作职责。【责任单位:区编办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及其分管领导。工作落实时间节点:2016年10月底完成。】

二是根据编列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的权责清单,全面梳理面向群众的公共服务事项,确定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基本事项,理清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内容,形成项目清单,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公布,同时在(区)级网

4 上办事大厅公布。在此基础上,统一编制本辖区《综合服务工作指南》,详解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工作职能及办理业务权限,办理业务要求等事项,提高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责任单位:区编办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及其分管领导。工作落实时间节点:2016年10月底完成。】 三是编制《区基层公共服务基本目录》。结合我区简政放权工作的推进,区直有关部门编制《龙湖区基层公共服务基本目录》,指导全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区民政局会同区委组织部、区社工委、区公安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局和计划生育局、区国土资源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局(区委农办)及其分管领导。工作落实时间节点:2016年10月底完成。】

(三)优化整合,统一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信息网络系统。

按照连接畅通、简便高效、信息安全、运行稳定的工作要求,在整合原有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建立集“服务、管理、监督”三位一体的“一站式”的区、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网络,形成“上面千条线,基层一张网”的基层党建信息化格局。【责任单位:区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会同区委组织部、区社工委、区公安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局和计划生育局、区国土资源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局(区委农办)及其分管领导。工作落实时间节点:2016年

5 6月底完成。】

一是整合(区)级各部门原有公共服务有关信息系统,统一连接到(区)级网上办事大厅,实现网上信息查询、业务办理、投诉举报等“一站式”服务功能,通过互联网实现村级网络、镇(街道)级网络与(区)级网上办事大厅相连接。让网络代替群众跑腿办事,用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实现服务群众信息化,构建“互联网+党建+服务”基层治理新格局。推进省、市、区三级政府的网上办事大厅进行纵向链接,争取实现全区面向城乡居民一个“网上窗口”提供服务,形成“纵向到底,连接城乡居民;横向到边,整合各级部门”的全市基层公共服务网络。

二是以区级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线上服务大厅”与“线下服务中心”无缝连接。在线上,区、镇(街道)政府有关部门在区网上办事大厅后台逐级审核城乡居民申请的办理事项;在线下,所需书面村料由镇(街道)、村(社区)服务中心统一收集后送至区、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事项办结后,通过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合服务中心,逐层回传给办事群众,实现服务流程无缝对接。为畅通群众办事仪事渠道,强化公众监督,设立公共服务热线电话,对政府服务事项进行查询、监督、评价。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以及运行管理和服务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范围。

三是打通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连接,配备必要的网络设备。依托目前已经延伸至村(社区)的互联网,实

6 现村(社区)级网络、镇(街道)级网络与区级网上办事大厅相连接。村(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应配备2台办公电脑、相应打印复印扫描仪设备等办公设备。镇(街道)级公共服务中心根据业务要求,统一调配镇(街道)级办公电脑等办公设备,保障镇(街道)级公共服务中心信息服务需要。

(四)严格规范,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运行模式。

按照“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的工作要求,建立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网同步的公共服务运行模式。【责任单位:区电子政务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及其分管领导。工作落实时间节点:2016年10月底完成。】

一是建立标准化的区、镇(街道)、村(社区)外部办事流程。对于城乡居民申请的办理事项,由区、镇(街道)、村(社区)根据职责和权限,对于每一项业务均制定标准化的办事流程图,对办理业务需要提供的材料、办理要求、办理时限等要素进行明确,并在区、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公示,在区级网上办事大厅公布。

二是建立标准化的办事内控规程。明确区、镇(街道)、村(社区)办理公共服务业务的内控规程,将办事规程的逐一标准化。对应每个事项制定一个内部运行控制图,一般包括申请和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五个环节,对于逾期没有办结的业务,要设立提醒机制,督促业务部门加快办理,提高办事效率。

7 制定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对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考核,将考核纳入本人考核范围。

(五)完善机制,提高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经费保障水平。 1.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经费保障机制。省、市、区、三级按照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求,将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经费列入明年预算。以区级为主体,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关专项资金1000万,三级联网软件开发及区公共服务窗口建设配套,由财政局负责,每个镇(街道)服务窗口补助20万,每个村(社区)补助3万元。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工作落实时间节点:2016年10月底完成。】

2.建立公共服务财政保障机制。一是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要求,继续加大力度实施区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按照压减专项转移支付、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要求,将部分现行属于地方事权且信息复杂程度较高,适合地方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工作下放地方,转入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范围,增强各级自主权,不断提高各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二是加大对财力薄弱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镇级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2015—2017年分3年逐步将省对欠发达地区困难镇补助标准提高到平均每个镇200万元。三是采取省市补助、区统筹保障的方式,促进建立政府适当补助为辅、村级自我积累为主

8 的村级组织工作经费保障机制,2015年起省市区继续实施村干部补贴、村办公经费补助政策,并视财力情况提高补助标准,申请三级补助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在明确区级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责任主体的基础上,2016年市财政设立基层公共服务建设专项资金1000万元,根据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队全市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考核验收结果,对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给予以奖代补。【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工作落实时间节点:2016年10月底完成。】

3.鼓励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属于政府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事务服务、行业管理与协调、技术服务以及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事务等事项,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承担的,原则上课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工作落实时间节点:2016年10月底完成。】

四.工作步骤

(一)部署阶段(2015年11月)。

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市级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目标任务、工作阶段、实施步骤及相关要求。结合区当地实际,11月份制定工作方案,向市报备并启动工作。

(二)运行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10月)。

9 2016年10月底前,各级基层公共服务办公场所落实到位,正式挂牌运行;各级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实现网上办事功能。

(三)督查检查阶段(2016年11月)。

2016年11月中旬,结合市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开展基层治理市级督查工作安排,重点督查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情况。根据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督查反馈的结果,做出相应整改,进一步完善工作。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6年12月底前,各区开展基层公服务平台建设验收工作,汕头市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将对各县区组织进行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备省财政厅。同时做好迎接省基层领导小组组织全省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考核验收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建设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是我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内容。在6月19日召开的全省基层工作会议上,省委胡春华书记在讲话中专门明确要加快基层公服务平台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监督问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区相关职能部门任成员的领导小组,确保经费、

10 人员、系统和场所投入,确保综合服务平台顺利运行、发挥作用。各镇(街道)、村(社区)主要领导要抓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平台建设及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上下联动,迅速推进。省市区级建立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协作机制,由财政部门牵头,会同提供基础公共服务的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政策,明确可整合的基层公共服务内容。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横向的协调配合、纵向的业务指导,为各级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工作保障。

(三)制定方案,跟踪落实。各级政府要按照省市推进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尽快制定本地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确定分阶段目标,明确任务分工和具体操办法。对线上、线下平台的日常运转、功能发挥、系统维护等实行定点、定时、定员的跟踪,确保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四)广泛宣传,加强培训。通过参加省、市、区三级动员和培训会,各级党委、政府层层落实工作目标、工作步骤、工作措施;在当地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全社会关注、支持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区、镇(街道)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培训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电子政务及操作规程等内容,切实提高区、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确保各级服务平台快捷高效运行。

(五)严抓考核,加强督查。各区要把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

11 设工作纳入实绩考核内容。区相关单位要按“谁建设、谁考核、谁管理”的原则,分别组织好督查和指导工作,按照公共服务平台的工作要求,从日常管理、服务质量、廉政情况、民主评议等各方面加强对区、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的考核管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对区各相关单位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严格责任追究。严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制皮、敷衍应对等行为,及时通报督查、考核结果,奖优罚劣,严格执行问责制度。

第五篇:浅谈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是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我们就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研,结合徽州区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提出一点粗浅的建议,与大家一起探讨,积极推进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徽州区地处皖南山区,下辖三乡四镇及一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近10万,其中农村人口8.33万余,占全区总人口的83%以上。近年来,该区大力实施“工业立区、农业稳区、开放强区”发展战略,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日益加重,乡镇基层平台建设日趋重要。辖区内3个社区、51个行政村共聘请55名劳动保障助理员,从而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为统筹城乡就业和延伸基层社会保障平台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该区按照“整合资源,重心下移,夯实基础,规范运行”的原则,全力打造基层劳动保障平台。

一、 主要特色

一是落实编制,组建机构,做到有人办事。严格按照省、市劳动保障部门要求,完善人员编制“软环境”建设。该区2003年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在街道社区设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站),2004年在各乡镇就挂牌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每个所配备2名工作人员。区委、政府在2007年乡镇机构改革时,充分考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

作重要性,印发的《徽州区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徽发„2007‟35号)中要求各乡镇政务中心设立劳动保障工作岗位,全额事业编制2人,2008年元月区编委下文进一步明确乡镇设立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负责人由乡镇确定1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兼任。全区共配备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14名。工作人员通过市培训考试持证上岗,其中7人今年获得助理职业指导师资格。同时该区在51个行政村各聘请了1名劳动保障助理员,从而形成覆盖全区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

二是因地制宜,落实场地,做到有地方办事。结合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完善了办公“硬环境”建设。区委、区政府要求有政务大厅的办公面积不得少于40平方米,没有政务大厅的必须要有一间专门办公室对外服务,并加挂企业招用工报名点明显标牌,配置了办公桌椅、档案柜、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区乡镇两级财政每年给予每个平台1万元工作经费,保证办公需求。

三是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做到按章办事。各街道、乡镇、社区的工作平台明确了工作职责和服务项目,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服务项目》、《服务承诺》、《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图》等规章制度,并全部公布上墙,基本实现了劳动保障工作规范化。同时在就业服务、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保险、站所建设四大类进行考核,以制度规范行为,用业绩考核成效。

二、主要成效

一是摸清底数,完善台帐。各乡镇、社区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外出务工情况、有意向外出务工情况、职业技能情况、企业

离(退)休人员、用人单位用工情况等调查登记,摸清了农村劳动力的家庭情况、就业愿望、技能水平等信息,分别填制《求职登记表》、《特殊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情况登记表》、《劳务输出人员情况登记表》、《职业介绍人员情况表》等七类基础台帐,实行动态化管理。据统计全区在外务工人员2.5万人,大部分在江、浙、沪等沿海发达城市。

二是帮助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各村级劳动保障助理员对农村有就业愿望、就业能力的劳动者进行动态登记,提供用工信息、用工咨询、用工劝导。在街道、社区、乡镇平台设立了“企业用工招聘站”,进行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的报名登记,有效缓解了该区的“招工难”问题。

三是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专项技能短训班。该区服装、纺织企业用工尤为短缺,为解决这一矛盾,区里统一组织,开设服装纺织专业培训班,由村级劳动保障助理员每月至少组织一人参加,已成功开设四期,培训学员211名,合格结业154名,就地就业130名。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及政府促进职能,有针对性的引导劳动者就业,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缓解用工压力、建立培训鉴定的长效机制探索了有效途径。

四是做好宣传和服务工作。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充分利用贴近基层的优势,进村入户有针对性的开展面对面的个性化服务,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将《春风卡》《农民工务工指南》《招用工信息》劳动保障政策宣传材料等送到农村劳动力手中,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帮扶247名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登记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13460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5600人,城镇企业职工参保8000

余人。

五是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各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对辖区内的退休人员情况开展了普查,做到底数清,状况明,并建立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养老金领取资格认定更准确、更及时。退休老人重大疾病、去世必须上门慰问,协助解决问题。社区活动中心,丰富了老年生活。退休人员自管小组,浓厚了相互关爱,互帮互助的氛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乡镇平台建设中存在由于部分企业缺少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人员变动频繁,造成用工信息时效性缺乏;该区缺少固定的培训场所、培训师资及实训基地,无法满足培训技能多样化的要求;就业扶持政策宣传由于受山区环境所限,达不到理想的促进就业效果等不足。为加强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乡镇(村)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站)的平台作用,发挥村级劳动保障助理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加大劳动保障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各项就业政策进村入户,深入人心。真正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

(二)要加大对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对村级劳动保障助理员要安排专项资金,使其有相对稳定的收入补充,专心从事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

(三)要完善区、乡镇、村三级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建设,做到信息全覆盖、资源共享,上通下达,及时为群众提供所需要的周到服务。

(四)要加大培训基础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固定的培训场所、培训教师及实训基地。不断扩大培训及鉴定科目,满足有就业愿望的

劳动者能学有一技之长,提高成功就业率,并做好培训服务跟踪服务工作。要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的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并保持相对稳定。

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利益,通过整合公共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保障监察等各项服务资源,基本实现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目标,使城乡居民能够就近享受到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五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家长对学校老师的评价下一篇:基层管理者的五项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