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的审美与教育论文

2022-12-06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美文。平日里并不罕见的荷塘与月色, 在先生的生花妙笔点染下, 诗意幽然、寓意深刻, 成了一种美的极致。这样的美文无疑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最好范例, 我们应引导学生反复深刻地感受美, 在生活中学习发现与表达美。

1 感知充满忧郁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荷塘月色》近百年来一直“细无声”的滋润着希求美的心灵, 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作品淡化背景, 渲染描摹, 使平淡的“景物”成为充满灵性的“情物”。飘渺薄雾轻纱掩映下的荷塘月景, 正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境。他要寻得逍遥自由之所在, 挣脱尘世的羁绊, 带着一种纯美的心态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哪怕仅仅是片刻的心宁与神安。而“今晚”、“这里”、“就很好”, 静谧柔美的一切“物”无不与他的“心”契合。他沉醉其中, 他感到了行暂的快乐, 因而作品流溢着一种婉约中和的“温柔敦厚”的情韵。这也让我们在感受他沉重的烦恼时, 与他一道体验到了他暂时偷得的淡淡喜悦, 以及他心灵里那微妙的律动。

我们的抒情主人公由衷地感知到梦的沉迷与醒的空幻。作者在梦与醒之间艰难抉择:“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没精打采的, 是渴睡人的眼。”这也强化了作者月下的远离尘嚣的世界的幽静与默谧之感, 然而醒是一件痛苦现实, 因而, 作者写到:“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痛从何而来呢?是那独处暂时的宁静与不自由的人生之间的矛盾。于是月下荷塘的行暂之美就显得分外令人忧怀感伤了。这是一种对人生瞬息性的感伤, 也包含着对过去幸福欢乐的一种贪恋与追往, 于是就如同古代诗词中“故地重游”、物是人非的感伤心态。英国诗人济慈说:“忧郁总是同美丽之事物同在——那种注定要消逝的美丽之中”。于是感叹人生的空幻, 品味现实的苦涩进而转化成美丽的追想, 自然而然引起强烈的历史心灵的同化感, 因而被某些读者批评的文章后半部“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并不突兀。孙康宜在《说愁·论愁的词境与美感》中说, 词境最能捕捉愁的许多面貌, 一种是令人难以自拔的“哀愁”, 一种是令人惆怅的“闲愁”。前者是词人在遭遇大苦难之后, 把人生乃至于无限痴情的态度, 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全情”的倾注。后者则是在感叹人世无常的悲哀之余, 把不幸视为客观的玩物, 以一种理性的思索及观察所表达出来的美感叙说。前者可以李后主为代表, 后主之词, 真可谓血书者也。而所谓闲愁, 就是对人生瞬息性的感伤, 也是对过去欢乐的一种贪恋与向往。诗人一方面感叹人世无常的空幻感, 一方面又把品味之余的苦涩转化成美丽的诗意, 就因为人生是瞬息性的, 每一刻的生命经验才可能有永恒的价值。自然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人间的美丽和痛苦, 体验到人生的短暂与永恒。那么, 不足与缺憾也便构成了美。

2 细品清丽绵密隽永自然语言美

2.1 词美

先生的语言, “新而不失自然”, 虽平白如话、自然天成, 又精心炼字。如化静为动的月光轻“泻”与薄雾上“浮”;信手拈来而又不拘一格的的量词, “一丝” (的颤动) 、“一团” (烟雾) 、“一两点” (路灯光) 、“一道” (凝碧的波痕) 等, 都生动地丰富、润饰、美化形象。尤其文章大量叠词, 堪称经典, 显示了先生超凡脱俗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 月亮“渐渐”升高, 妻子“迷迷糊糊”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上大衫;荷塘四面是“蓊蓊郁郁”的树, 今晚的月光“淡淡的”;“曲曲折折”的荷塘里荷叶“田田”;叶下流水“脉脉”, 塘边清香“缕缕”等等, 这一切让人感同身受, 朗读起来节奏鲜明, 韵律协和, 自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美, 因而这样的部分应让学生多读, 多品味。

2.2 修辞美

一是“通感”。作者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他轻易地就将读者的听觉、视觉、嗅觉等沟通起来, 共同参与对散文的艺术欣赏。文章的第二部份中, 用荷花的清香如“渺茫的歌声”, 月光薄雾笼罩下的荷叶和花是“笼着轻纱的梦”, 光与影“和谐”、“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调动读者的多种感觉器官, 引起了丰富的联想, 增强了我们感知美艺术魅力。再是“比拟”。物拟人, 人拟物, 物拟物, 使描画对象更加形象生动, 静动神奇自然转化。我们看花儿“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朵儿的”, “袅娜”、“羞涩”中荷花是如此的仪态万方又千娇百媚;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又“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则风自空穴来的效果;再看叶子底下流水“脉脉”, 叶子“更见风致了”, 物静而情动, 叶子与流水两眼相望, 含情脉脉, 风姿绰约。

3 深入体会宁谧深邃, 如诗若画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文的生命。在一个诗情画意的散文意境中, “意”与“境”是水乳交融合而为一的, 境蓄情, 情融境, 境随意高, 意以境显。意、境的自然融汇中, 形神情理的和谐统一。

正是“物”与“我”的分合之中“我”的情感起伏变化:我是我, 物是物时花自凋零我自悲, 淡淡的哀愁挥之不去;而物我合一时, 淡淡的喜悦油然而生。这种变幻起伏的意境美, 贯穿于整篇。

如果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来体会“意境”, “意”便是情, “境”便是景, 意境美就是情景交融。文章的“境”, 即作者所绘图景。朱先生用语言代丹青, 绘出多彩的颜色和勾勒多样的线条。但境为意生, 境须与意谐和统一。《荷塘月色》我的或忧或喜之情是“淡淡的”, 因而作者笔下的“景”也是淡淡的, 我的目之所及, 耳之所闻, 心之所感, 一切景物为情物, 我看见的花“白”、雾“青”、云“淡”、影“黑”, 连树色也是“阴阴”的, 冷而淡的色调;我听到的歌声“渺茫”、流水“脉脉”、月光“静静”, 即使是“和谐的旋律”也只是梵阿玲的独奏;而我感知外物更是要么羞涩, 要么小睡, 要么只有些大意, 要么没精打采。这样虚实结合的境界, 情景交融, 天人合一, 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散文的本质是审美的。散文美表现在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荷塘月色》正是这样的让人手不释卷的美文, 值得一读而再读引导学生体会美, 还要激发他们进一步挖掘美, 有人说本文结构美, 有人说它有旋律美, 每个人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完成更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摘要: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美文。我们通过感知主人公形象之美, 品味语言之美, 体会意境之美, 引导学生找到美的切入点, 从而懂得进一步探究美文。

关键词:《荷塘月色》,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散文选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 8.

[2] 罗明誉.文质俱美自成高格——荷塘月色审美例说[EB/OL].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教学文摘, 2001-11-02.

[3] 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J].语文学习, 199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GS1系统的特种设备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下一篇:数字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