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的CT检查与分析

2022-10-06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引起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尿淀粉酶增高, 多见于青壮年, 女性高于男 (约2∶1)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变, 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大多数病人为轻症急性胰腺炎, 预后良好。少数病人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约占2.4%~12%, 病死率高, 达30%~50%。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的比例很高, 现对在我院行CT检查的186例急性胰腺炎中并合脂肪肝的59个病例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8年2月至2011年07月在我院行CT检查的急性胰腺炎病人186例, 本组病例男性比女性多, 与文献上所报道的不相符, 男性99例, 女性87例, 其中合并有脂肪肝的有79例, 男性49例, 女性30例, 年龄最小13岁;最大86岁, 平均年龄49岁。

1.2 检查方法

使用日本岛津SCT-5000T全身CT扫描机、美国GE-lightspeed plus 8排螺旋CT机及GE-lightspeed VCT64排螺旋CT机行上腹部CT检查, 层厚采用5mm层厚, 5mm间隔、螺距5mm。90例进行增强扫描, 25例经治疗后行CT复查;结合B超、血、尿淀粉酶、血三脂等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1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有脂肪肝的有79例, 约占42%, 男性49例, 女性30例, 年龄最小13岁, 最大86岁, 平均约49岁。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伴脂肪肝29例,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伴脂肪肝50例, 合并胆囊或胆道结石18例;腹水56例;单侧或双侧少量胸腔积液32例。B超示:急性胰腺炎伴脂肪肝79例, 患者血或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大部分血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增高 (69例) , 少数血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正常 (10例) 。血淀粉酶增高为502~1304U/L;尿淀粉酶增高为1206~8978U/L。大部分病例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增高, 中性粒细胞增高, 白细胞计数一般为10~20×109/L之间, 如感染严重则计数偏高, 并出现明显核左移。部分病人血尿糖增高, 严重者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部分病例经治疗 (包括降血脂) 后半个月左右行CT复查;胰腺炎、胰周积液、腹水、胸腔积液、脂肪肝均有明显的改善。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 (1) 胆道疾病:为我国最常见的病因占50%~80%。 (2) 胰管梗死:因蛔虫、结石、水肿、肿瘤或痉挛等原因可使胰管阻塞。 (3) 十二指肠乳头邻近部病变。 (4) 酗酒和暴饮暴食;是西方国家的主要病因。 (5) 手术与损伤。 (6) 其他: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可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 可引起脂肪肝。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代谢障碍, 肝细胞对脂肪酸的摄取多于分泌, 促使脂肪酸在肝内积聚。脂肪肝存在长期的胰岛高分泌状态, 高胰岛素血症及胰腺素抵抗[1]。发生急性胰腺炎病例中约1/4的病人有高脂血症。甘油三酯升高易诱发胰腺炎, 甘油三酯被胰脂肪水解生成对其有毒性作用的游离脂肪酸, 大量游离脂肪酸引起毛细血管和胰腺泡损坏而致胰腺炎[2~3]。当血中甘油三酯达到5~12mmol/L时, 则可出现胰腺炎。高钙血症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可诱发急性胰腺炎;药物;某些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等可伴有胰腺炎。

胰腺炎的CT表现为: (1) 胰腺体积增大; (2) 边缘模糊; (3) 坏死增强CT是目前诊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方法, 增强后坏死区表现为低密度影, 出血区密度可增高; (4) 胰腺包膜增厚掀起; (5) 胰腺及胰腺周围积液:小网膜囊、左肾前间隙、右肾前间隙、肾周间隙、后肾旁间隙、脾周围等积液; (6) 胰腺假性囊肿 (CT值<20HU) ; (7) 胰腺脓肿 (病灶内有气、液体, 增强后脓肿壁环形强化) ; (8) 可以有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 (9) 部分病人有胆道结石, 主胰管扩张直径超过3mm。正常肝的CT值可有较大的差异, 但总是高于脾脏的CT值且脾脏的CT值相对恒定。如果肝脏的CT值低于脾 (肝脾CT比值之比<1=即可诊断为脂肪肝[4~5]。CT平扫表现为肝脏密度普遍低于脾脏或肝/脾CT比值≤1。肝脏密度降低, CT值稍低于脾脏, 肝/脾CT比值≤1.0者为轻度;肝/脾CT比值≤0.7, 肝内血管显示不清者为中度;肝脏密度显著降低甚至呈负值, 肝/脾CT比值≤0.5, 肝内血管清晰可见者为重度。CT检查可明确胰腺炎的范围、严重程度和局部并发症。尤其是增强扫描对重型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是目前诊断急性胰腺炎最佳影像学检查, 对怀疑重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应及早行增强CT检查, 敏感性可达90%。一般情况下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4~48h CT可发现胰腺坏死, 在病情观察中, CT检查有助于手术时机的选择。CT改变与临床严重程度有平行关系。部分病例经治疗后行CT复查, 胰腺炎、胰周积液、脂肪肝均有明显的改善。胰腺脓肿需要及时的手术引流, 不应该无限期的保守治疗或者穿刺引流。急性胰腺假性囊肿>6cm、或囊肿<6cm, 随访观察发现症状加重、体积增大可先行经皮穿刺引流术, 若继发感染则需要行外引流术。其他胰腺假性囊肿观察3个月后再决定治疗。

我们认为CT检查除了可明确胰腺炎的范围、严重程度和局部并发症, 对合并脂肪肝也可作出明确的诊断, 尤其是增强扫描对重型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血、尿淀粉酶测定对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急性胰腺炎可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 可引起脂肪肝, 不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只要努力寻找和消除, 克服不良的习惯, 积极治疗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 因为脂肪肝是可逆性病变[6], 在脂肪肝得到控制的同时血甘三酯也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相信胰腺炎的发病机会也会随之降低。治疗后行CT复查, 对急性胰腺炎及脂肪肝的治疗的效果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 对186例急性胰腺炎病人行上腹部CT检查, 其中105例病人行增强扫描, 45例病人治疗后半个月左右行CT复查。结果 186例急性胰腺炎病人合并有脂肪肝79例, 占42%, 其中男性49例, 女性30例,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并脂肪肝29例,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50例。结合B超、血尿淀粉酶、血三脂等进行综合分析。结论 急性胰腺炎可出现高三酯血症, 可引起脂肪肝。

关键词:胰腺炎,脂肪肝,甘油三酯

参考文献

[1] 曾文良, 李俊.急性胰腺炎与脂肪肝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系[J].临床外科杂志, 2003, 7:269~270.

[2] 徐家裕, 吴裕妍.临床胰腺学[M].上海:上海科学枝术出版社, 1990:120~135.

[3] 张志宏, 徐克成.临床胰腺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170~199.

[4]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枝术出版社, 1994:437~438.

[5] 周康荣.体部CT[M].武汉:湖北科学出版社, 1990:162.

[6] 梁扩寰.肝脏病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30~73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大学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方法的思考下一篇:亚里士多德阶段性教育对小学道德课程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