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一次顶牛事件的思考

2022-09-10

1 案例简介

案例人物:

王某,女,17岁,父亲是私营小老板,母亲是医生,家境比较好,由于从小到大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受爷爷奶奶宠溺,父母因为忙而疏于对其管教,学习成绩一向不好,平时上课喜欢讲话和搞小动作,经常顶撞老师,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有种破罐子破摔的趋势。

事件:

某天下午班会课,我正在课堂上强调课堂纪律问题,发现我们班王某同学又在私底下搞小动作,这已经是我第四次发现她在课堂上不老实了(为此也曾找她单独谈过话,也告诉过家长,可效果依然不明显)想到这些很生气。

“王某同学,站起来! ”我要求她。

她很不情愿的慢吞吞的站起来。

在站起来的同时还冲旁边的同学得意的笑,这更令我火冒三丈。

“给我马上站到走廊里去! ”

“凭什么? ”

“就凭你搞小动作还不以为耻洋洋得意 ! ”

“你这是侮辱我,对我示威! ”她大声抗议

顿时课堂气氛空前的紧张,其他学生都大气不敢出。我也觉得自己很为难———她不上来我的威信全扫地, 而我又没有好的办法来维护我的威信。僵持了几十秒后,我突然用一种很轻松的口气对全班说:“看来需要冷静的不只是她,也包括我! ”于是自己率先走出了教室,来到自来水旁边接了捧凉水洗了洗脸,再回到教室。看到我这样做了,王某有些平静了,在大家的注视下也离开座位往水龙头旁边走过去了……回到教室后,这节课她再没捣乱。

课后,回到办公室,我还是久久的沉浸在当时的情景中,并针对今天的这次冲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2案例反思

2.1 遇 到学生顶牛 ,老师该怎么办

许多老师都有这种感觉: 学生这部书是越来越难读懂了。也确实这样,要读懂这部书比解读知识要难得多。因为很多小孩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肉,从小在家里说一不二,尤其是像王某这样的由爷爷奶奶隔代教育的学生,以及他们在年龄上处于叛逆期,在家顶撞父母都是经常发生的事,在学校顶撞老师也不足为怪。尤其到职业学校来上学的学生,更是“不好惹”。从老师这个角度出发,要想避免顶牛事件的发生,就应该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特别是教育人的能力,如果遇到了学生顶牛这样的事情,我觉得最好的办法,也是首先要想到的是:抑制对抗的恶化和升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多进行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没有什么问题就应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通过转移注意力和话题,使矛盾暂时被搁置,避免更大的冲突发生,如果自己的确是因为情绪失控而有过错, 也应该坦诚的进行自我解剖并及时更正。

在第二天的写字课时,我请她到我办公室进行了一次长谈,首先向她道歉,并和她一起分析了出现这件事情的原因和责任,而她经过一天的反省,也基本上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能虚心接受我的意见。

2.2 如何转化后进生

如何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所学校必须考虑、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智力发展、非智力因素诸方面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有程度轻重之分,有性质不同之别,更有心理特征之差。我们只有完全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把握时机,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彻底转化他们。“后进生”除了具有一般学生的心理特征之外,还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其中破罐子破摔是“后进生”常见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角度看,破罐子破摔心理是事物超过了个体心理所能承受的限度而从而使人产生的一种极端的思想情绪。这种心理会驱使“后进生”做出一种消极行动,对他们的发展极为不利。

2.2.1“后 进生 ”形成破罐子破摔心理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自身的“自卑、自责”心理作怪。“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或操行方面往往落后于其他同学, 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感,行为上也常常表现为孤独、羞怯。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是因为学习基础差,或者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或者是因为环节不佳,经过努力各方面仍然得不到明显改善,于是就怨恨自己,责怪自己,最后索性破罐子破摔,以求心理负荷的释放。

其次,是外部原因,即学校、家长、社会的鄙夷。后进生常常会因为成绩或违纪等问题受到教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社会的冷遇,甚至被无理挖苦、惩罚。他们由此感觉苦恼、郁闷,抬不起头,产生消极情绪。为达到心理平衡,就用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来平衡自己并挣得他们认为的“面子”。

2.2.2 教 师如何矫正 “后进生 ”破罐子破摔心理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在了解了“后进生”破罐子破摔心理产生的原因后 ,如何矫正这种心理 ,使他们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最终使他们转化为各方面表现良好甚至是优秀的学生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努力:

(1)多关心鼓励“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后进生”的破罐子破摔心理大多由于失去自信所致。那么怎么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呢?教师的外因作用不可忽视。与优秀学生相比,“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鼓励。平时,我经常鼓励、表扬,甚至买一些文具用品等物质奖励“后进生”,目的是使他们树立起“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产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

(2)改进教学方法和态度 ,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后进生”往往从学习成绩差开始,继而发展到纪律、品德的“后进”,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最终成为“双差生”。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是转化“后进生”的突破口。平时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是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后进生”由于基础较差,自卑心理相对较重,对教师的评价极为敏感。若教师动辄批评、讽刺、挖苦,或滥加训斥,必定会增加其逆反心理,产生对抗情绪,这样, 人为地把他们推向教育者的对立面。

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于“后进生”的学习,应该持有的态度和做法是:1心中装着他们。平时备课,要将“后进生”的心理因素和接收程度考虑进去, 有针对性地备课, 为的是让他们听有所得。2眼中要看着他们。课堂上实行鼓励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关照、提问这类学生,把简单、容易的问题留给给他们,对有难度的题目加以提示,只要他们答对了就给与鼓励和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听课兴趣。3手中惦着他们。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手把手的进行辅导,多写激励性的评语。

实践证明,教师的关心不但可以改变“后进生”的破罐子破摔心理,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且,还能使他们把对教师的好感迁移到教师所要求的学习任务上来,从而转变学习态度,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提高成绩。

(3)给予支点 ,促成“后进生”健康的心理平衡。 人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平衡和失衡的对立统一。一般人的心理处在失衡和平衡交替的健康的动态之中,从总体上来看是基本平衡的。“后进生”由于经常遭遇各方面的失败,深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气氛的冷遇和嘲笑,心理往往容易失去平衡。他们为了维护心理平衡,又往往表现出破罐子破摔,形成病态的心理平衡。这种心理平衡只能导致表面上的平静,实质是越变越落后,最终变为名副其实的“差生”。如何促成“后进生”健康心理平衡呢?我以为,需给予他们两个支点,使他们找到两个“好感”。那么怎么样才能给后进生支点呢?

第一,放低要求,使“后进生”有成就感。在同一学习段、同一班级中,必须根据多方面(学习、纪律、品德等)的内容确立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后进生”的要求应适当降低一点儿。客观上为“后进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才能使他们出色地完成力所能及的目标和任务,达成健康的心理平衡。

第二,予以信赖,使“后进生”有满足感。每个人都有被尊重和信赖的心理需要。当一个人在某方面因主观或客观原因而导致心理失衡时,往往会通过种种途径设法满足自己,借以减轻或抵消心理焦虑,以达到心理平衡。“后进生”的心理平衡实质是一种对其心理进行补偿的过程。补偿的方式很多,其中,教师的信赖是“后进生”进行心理补偿达成心理平衡的一个重要支点。

在第二天的谈话中,我告诉王某,在老师眼里,每个学生都是一道风景,只不过有些同学的这道风景现在还不够至善至美,需要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善和填充,只要同学们自己不放弃,老师肯定不抛弃你!

在以后的时间里,王某虽然说成绩仍然不算优秀,但相比以前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也没有再发生过和老师顶牛的事件,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全科及格,鉴于她的进步,我把进步生的名额给了她一个。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园环境教育有效性建设初探下一篇:我国商号权立法的困惑及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