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操教学论文

2022-05-05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校体操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实施以人文理念为支撑的高校体操教学,是从学生诉求出发,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在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理念,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体操课学习和锻炼,提升体操教学效率。为此,研究结合高校体操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实施人文理念教学的教学价值,综合探究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人文理念的实践策略。

高校体操教学论文 篇1:

浅析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理念教学的途径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的全面展开,为了迎合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在高校体操教学中实施人文教学理念具有重大意义。高校体操教学实施人文教学理念不仅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还有着坚实的教学理论基础,在遵循以人为本、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前提下,实施人文理念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更新高校体操教学理念、提高高校体操教师的素质、拓展高校体操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高校体操教学课程结构。

關键词:高校体操教学;人文理念;途径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体操教学一直以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和教授体操动作技能为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的能力等关于人文素质方面的内容却很少涉及。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下,加强高校体操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高校体操教学中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一、体操教学中人文理念的理论基础

首先,哲学中“人是世界之本”为人文理念提供了哲学依据。工业革命以后,人的理性的一面为人们所关注,为了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前进,发扬人的理性一直为人们所尊崇,现代社会的高度文明正展示了这一面。但是,过度关注人的理性而忽视人的感性、非理性的一面,将导致人自身内在世界的混乱。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本主义主张将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统一起来,既重视人的理性发展,同样也关注人自身的价值、情感、尊严。在体操教学中实施人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注重学生的自由、尊严,有其深刻的哲学基础。

其次,现代教学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为人文理念提供了教学理论基础。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学会学习、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教师不再是教学的唯一掌控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应该是平等的,在充分尊重学生意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服务,关注学生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鲜明特点而又富有创造力的人。体操教学要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和哲学理论,将人文理念真正融入到体操教学之中。

二、高校体操教学中实现人文理念的原则

人文理念充分肯定人的价值,注重人的自尊、情感、意志的形成,追求人的平等和自由,注重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高校体操教学实施人文理念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主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每个学生在进入教室之时,脑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要尊重人的本性,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和情绪,从学生的需要入手提供人性化的教学环境、采用人性化的教学手段、选取人性化的教学内容。其次,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要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进行。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内容,即使是同一阶段的学生其不同发展方面也不尽相同,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最后,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将学生看成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教师的下属。在教学中尽量减少外部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身上,而是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因材施教。

2.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体操教学要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技巧,又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首先,体操教学要讲求科学性。理论知识的表述和解析要准确,动作技能的示范要规范,无科学性的错误。其次,体操教学要突出人文性。体操教学不仅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三、高校体操教学中实现人文理念的具体措施

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观,现代高等教育更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反思现在的体育教育专业,不仅学校领导忽视了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文诉求,部分体育教师更是对人文理念认识不足,体操专业作为体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不适应当代的教育诉求,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在体操教学中实施人文理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更新高校体操教学理念。在高校体操教学中实施人文教学理念,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高校体操教学理念。理念指导行动,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现在的高校体育体操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直秉持着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原则,强调教学中的动作技能和物质对人的外在的作用,忽视了体操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这种理念严重制约着体操教育人文关怀作用的发挥,也制约着体操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积极更新这种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理念。首先,社会应该更加重视体操教育中的人文理念,打破体操竞技思想,认识到现代体操教育不仅是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体操技术、技能、知识的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应更加注重通过体操中所蕴含的独特人文价值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灵进行全面塑造。其次,学校应该加大对体操教育的重视力度,加大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为体操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体操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体操交流、情感沟通,给予学生心灵上的关怀。最后体操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对体操教育中人文理念的认识,更新自己的观念,积极学习、研究体操教育的人文理念,确保在体操教学中融会贯通人文教学理念。

2.提高高校体操教师的素质。教师是教学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所以,能否成功地在体操教学中实施人文理念关键取决于体操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提高体操教师的人文素质,能有效促进体操教学中人文理念的实施。首先,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人文素质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体操教师可以参加各种相关的讲座,学习相关的课程,加深对人文教学理念的理解。其次,体操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能体现人文精神的活动,通过活动的组织、参与,使自己的人文修养得到提升。最后,在如今的学习型社会中,自学永远是掌握一门新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查询,通过自学了解相关知识,提升人文修养。

3.拓展高校体操教学内容。体操教学人文教学理念的实现需要具体的体操教学内容来承载。体操专业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包括理论部分、基础部分、竞技部分三大块,拓展高校体操教学内容并加以创新,充分挖掘现有体操教学资源的人文价值,使体操教学更加人性化,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发展,使其不再只关注体操的工具性。比如,在体操理论教学部分,将体操教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人类发展历史和社会发展历史联系起来,通过展现历史上体操项目的来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展望未来体操的发展趋势,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使他们认识到体操所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所在,更加积极投入到体操课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心灵的熏陶。另外,在体操教学中可以结合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示范和鼓舞。

4.构建合理的高校体操教学课程结构。为了在体操教学中落实人文理念,体操教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应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在现有体操课程的基础上,体现人文理念的课程结构可以这样安排:一节90分钟的体操教学课,其中准备部分25~30分钟,学生可以进行体操游戏、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练习、轻器械体操、学生教学实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本部分50~55分钟,进行实用类体操教学、单杠教学、双杠教学、技巧教学、跳跃教学,保证学生在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同时融入人文理念教学方式;结束部分5~10分钟,进行素质练习、放松活动、总结评价。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发展学生主体作用创设条件,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树立良好健康的价值观;通过体操学习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平衡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合理的高校体操课程结构,将人文教学理念融汇于其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体操教学的发展目标,实现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去求得知识与技能,也不能离开了知识与技能去空讲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这样对体操这项运动的未来传承起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郝利玲,陈建霞.体操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理念的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606-609.

[2]赵承勇.高校體操教学中的人文理念探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83-84.

[3]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09):62.

作者:康金峰

高校体操教学论文 篇2:

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理念教学的途径

摘  要:实施以人文理念为支撑的高校体操教学,是从学生诉求出发,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在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理念,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体操课学习和锻炼,提升体操教学效率。为此,研究结合高校体操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实施人文理念教学的教学价值,综合探究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人文理念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校  体操教学  实施途径  人文理念

体操艺术是一种以器械、徒手开展体育锻炼的运动形式,体操教学不受场地限制,运动方式灵活。但是,在传统的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由于理念过于陈旧、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很难有效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体操艺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了高校体操教学的实施效果。为此,需要以人文理念为教学创新点,探索以人文理念为核心的体操教学课程。

1  高校体操教学存在的问题

系统化的体操艺术训练能够使学生在养成健康体魄的同时,形成优雅品质,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但是当前高校体操教学时,偏重技能教学,缺乏对体操艺术的科学、人文化认识,教学活动人文性缺失、教学内容单一和忽略学生个性需要,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体操艺术学习的积极性,未能实现高校体操教学的预期目标。

1.1 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有效融合

当前高校体操课堂教学内容集中在体操运动的知识讲解、技能教育和动作示范,缺乏对其他内容,尤其是人文理念的有效融合,影响了体操教学效果。事实上,目前高校体操运动教学片面关注学生技能与动作训练,缺乏对体操艺术、审美内涵的有效教育,体操运动教学存在“内容单一”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对高校体操教学的全面、广泛认识。

1.2 教学素材相对缺失,忽略心理教育

在体教结合理念下,高校体操教育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融合不足的现实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高校体操教学盲目追求技能教育,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应有培养。第一,片面关注学科教育,未能对高校体操教育与心理健康培养的内在关系形成正确认识。当前多数高校体操老师对高校体操教学的认识,比较片面,仅从学科角度来开展高校体操教学,未能认识到高校体操教学中,心理素养培养的价值。第二,未掌握融入心理教育开展高校体操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在体操课教学教学时,未能及时“消除”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影响了学生良好品质的塑造与培养[1]。

1.3 缺乏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的有效融合

传统高校体操教学未能有效融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影响了学生对体操艺术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在体操课堂教学素材选择、方案制定方面,缺乏对学生个性化需要的有效融合。当前老师开展高校体操教学时,往往从自身视角开展“备课”,高校体操课堂实施统一化教学方案,教学素材选择和教学负荷量设置方面,均未考虑学生的个性化体能特征和学习兴趣,影响了高校体操教学效果。

2  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理念教学的价值

在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理念教学,强调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的兴趣,在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兴趣的基础上,诠释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体操知识到实践技能,再到相关内容设置,整个体操教学过程都融入了人文理念,通过对体操教学进行系统化改造,构建了极具人文理念特征的体操课教学。

2.1 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升

高校体操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体操教学需要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开展。为此,想要实现理想的体操教学效果,需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并聚焦体操教学的各个方面。在开展高校体操教学考核工作时,重点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在体操锻炼、学习过程中,完善自我,感知体操艺术的多样美学,实现个人身心素质的全面提升。

2.2 真正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高校体操课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体育项目教学,而是以动作技能为基础,包含艺术想象力和审美理解的综合运动教学。因此,想要实现高校体操课教学中人文理念诠释应用的最佳效果,就需要积极塑造人文课堂,为学生提供开放性表演平台,使学生能够在体操教学中,真正获得技能提升和情感认同[2]。

3  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人文理念教学的实施途径

在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积极诠释人文理念,正是将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要位置,积极诠释人文关怀理念,通过丰富体操课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体操课教学中掌握运动技巧,感知艺术美学。为此,在体操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诠释人文理念,需要重点做到:

3.1 始终将学生身心素质健康放在体操教学的首要位置

以往高校体操教学的重点多在学生技能学习与培养上,缺乏对学生安全练习和身心素质健康的充分关注,比如教师盲目鼓励学生练习高难度的体操动作,缺乏对学生健康的充分重视。因此,在诠释人文理念开展体操教学时,要将学生的身心素质健康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为学生营造安全练习的教学环境,并且教育学生掌握安全锻炼的注意事项,有力确保高校学生实现身心健康。

3.2 始终将人文关怀融入体操课程教学

高校体操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体育项目教学,人文底蕴是彰显体操运动独特性的重要因素。在高校体操教学时,学生并非被动练习体操动作,需要学生在掌握体操技巧的同时,以人文精神为基础,在体操课程训练、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展现自我,通过诠释人文关怀,充分认可学生在体操课程教学中的独特价值[3]。

3.3 将学生动态成长纳入体操课程教学考核体系

在高校体操课程诠释人文理念教学时,要积极变革教学评价机制,要从传统的技能考核向学生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转型。以往高校体操课程教学评价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基础素质和学习兴趣的有效考虑,忽略了学生成长的动态性。在体操课程人文理念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先天身体素质、学习兴趣和运动习惯等多种因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以动态性、科学性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体操学习状况,从而有效考核学生的体操学习效果。

4  结语

在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积极实施人文理念教学,是对传统体操教学机制的革新。通过实施人文理念教学,有效促进了竞技理念与人文思想在体操教学的融合发展,为学生全面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此,在快乐体操教学过程中,要结合高校学生的身心素质状况,注重激发和引导学生参与体操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推进人文理念教学,使体操艺术融入高校发展,真正成为高校学生成长的趣味元素。

参考文献

[1] 賀新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3):177-179.

[2] 季彦霞,樊艳,李建华,等.大众体操与竞技体操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快乐体操进校园的相关问题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2):143-144+146.

[3] 林春源,陈升堂,周济汶.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7):182-183.

作者:李航

高校体操教学论文 篇3:

高校体操教学要素优化研究

高校体操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对提高体操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对老师教学能力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高校体操教育的教育要素,以及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且,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传授给学生知识,改善教育环境,科学地设定教育目标,优化教育模式,并注意教育环境和教育反馈。

教师、学生、教育环境、教学方法、教育目标这五个主要因素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与研究了体操教育的五个要素,旨在发现高校体操教育中的五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优化要素之间关系的方法,以提高高校体操教育的质量,并促进高校体操教育的改革。

1 五要素在高校体操教学中的相互作用分析

1.1 教师

在高校体操教学活动中,体操老师是整个课堂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有必要根据体操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学环境,体操课上学生的表现以及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也对老师的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在高校体操教育中,学生、课程、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育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和局限性。

1.2 学生

学生不仅是体操教育的中心和主体,而且是训练的终极目标。高校的所有教育活动旨在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在高校体操教学中,学生不仅会受到体操老师本人的影响,还会受到教学方法,体操课程和体操教学环境的影响。

1.3 课程及教学环境

体操老师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实施者,学生是课程内容的接受者,体操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相关的教学反馈得到。在高校体操教学中,课程的设定和教学环境往往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高校设定教学目标可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提高学生的素质,优化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课程内容的完善以及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和整个社会的都具有积极地影响。

1.4 教学方法

教育学是教师根据特定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教育目标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一种方法。在高校体操教学活动中,体操教学方法受客观教学环境的限制,同时,体操教学法是由体操老师进行的。因此,体操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对教学方法的实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学生的学习意愿也是影响体操教师教学方法的因素之一,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体操教师教学方法的发展,从而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5 教育目标

在高校体操教育中,设定教育目标对教师,学生,教学方法和教育环境具有重大影响。如果体操教学目标设定的太难,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减弱,并且会对实现的教育目标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过于简单,学生将失去挑战自我的兴趣和热情,而体操课将失去其本来的价值和功能。体操教学的目标设定要充分考虑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2 高校体操教学中各教学要素优化分析

2.1 充分展示师生的主要作用

2.1.1 积极指导体操教学过程

高校体操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提纲和教材,认真编写教学计划,并认真准备课程。教师熟悉每课中讲授的体操难点和要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方法,以传授学生知识。为了实现“回顾过去,了解新事物”的学习效果,有必要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课学到的动作。在学习新动作时,调整学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并鼓励未参加运动的学生大胆地尝试和加强运动,积极努力确保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体操学习,并且加强指导,使所有学生都能融入体操教学,以充分发挥其主要作用。

2.1.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会因某些动作的练习不足而感到沮丧,并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体操失去兴趣。因此,高校体操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热爱体操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意识形态障碍,积极鼓励学生们参加体操课程的学习。

2.2 因材施教的实施教学

高校的体操教学方法是根据体操课程和教学目的设定的。在高校进行体操教育时,年龄,性别,身高,身体素质和爱好因学生而异,一种教学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在高校体操教学中,一些学生可以在与同一个体操老师相同的教育环境中成功地完成老师所教的体操运动,而其他学生则不能。这不是因为学生学习能力不行,而是学习体操的方法不适合。然而有很多学习体操运动的方法,体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高,身体素质和爱好来教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在科学教学的指导下享受体操课带来的收获和乐趣。

2.3 科学设定教育目标

老师在每节课前为教育计划中的每节课设定教育目标,合理设定教育目标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将教育目标设定得太高,大多数学生将无法完成目标,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很容易降低。如果将教育目标定得太低,则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完成目标,而无需分配作业,因此,学生很容易感到自满。李炳德教授在“教育理论”中指出,教育目标的设定应“跳桃采摘”。换句话说,设定教育目标时,必须由学生付出一些努力才能完成,不能一蹴而就。合理的目标设置才能让学生体验刻苦学练的过程,才能实现自我提高。

2.4 改善教育环境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意愿,而枯燥的课堂气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摇了学生的学习意愿。与其他体育课相比,体操课的竞争性较差,运动单调乏味,許多学生对体操课不感兴趣。因此,体操老师根据男孩和女孩的不同爱好,在课堂中适当地设计一些体操比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体操技能的过程中,可以安排体操完成质量评估活动,以调节课堂教学环境并调动学生的兴趣。

2.5 优化体操教学环境

高校体操教学环境是教学的客观环境,但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在高校的体操指导中,体操室的温度和湿度,体操设施的环境,老师的行为,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室的气氛等都会影响体操的效果。作为体操指导的组织者和发起者,体操教师应及时调整和优化教育环境,在中等湿度的条件下为体操室通风,清除体操室内的异味,保持体操设施的清洁整齐,并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

3 结束语

在高校体操教育中,体操教师是指导,体操课程内容的推动者,教育目标的实施者,教育环境的优化者,教育方法的实施者以及教育反馈的领导者。学生是体操教学的主体,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和教学环境的领导者,并主动表达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提供反馈意见。教育环境影响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影响教育的目标,反馈影响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在高校体操教育中,五个教育要素相互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作为高校体操教学的组织者和创建者,高校体操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优化体操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积极促进和确定体操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系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研究项目“基于国家一流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点背景下的体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SJGY20200382);2020年都哈尔滨师范大学校级重点项目“基于国家一流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点背景下的体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XJGZ2020001)。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作者:肖宁宁 王韶峰 鲁承琨 隋东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集团公司财务论文下一篇:金融海啸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