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宽膜大垄密植丰产配套技术增产机理

2022-09-10

1 我国马铃薯种植现状

马铃薯是继小麦、玉米、水稻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是最大的非谷类食品。

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马铃薯是唯一播种面积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的粮食作物。随着马铃薯产业布局的明确和不断发展,以我国山西大同为例,大同市属于高寒冷凉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性大量气候,昼夜温差大,非常时候马铃薯的生长,同时马铃薯能够提供大量的热量,因此在大同地区广泛的种植并食用。马铃薯是大同除了玉米以外的第二大农作物,据调查,大同市山区的农民6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马铃薯,而平川区的农民25%的收入来自于马铃薯,由此可见,马铃薯对于大同居民而言,是保证全市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全市一年的种植面积超过5万hm2,占到良田总面积的20%左右。但早年间,大同市马铃薯的单产水平偏低,并未达到区域应该具备的产出效率和能力,纠其原因在于缺乏配套的高产和稳产技术,这也成为制约大同马铃薯种植发展的重要原因。

2 我国马铃薯种植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倍性育种、体细胞杂交、分子技术等在我国马铃薯资源研究中均有应用。栽培马铃薯为四倍体,而很多野生资源均为二倍体,为了较好利用这些资源,将四倍体解离为二倍体是其途径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马铃薯的栽培越来越产业化,但是大同早期的马铃薯种植却由于其高产稳产技术的不足,而制约了其发展。

以大同为例,早期大同种植马铃薯主要是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这种技术方式主要是通过90~100cm的膜床覆盖马铃薯种植区域,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的地膜床面宽50~60cm,平均行距在60cm以内,因此在种植马铃薯时容易造成田间的郁敝现象较为严重。地膜覆盖下,单株马铃薯的营养面积小,植株的叶片之间容易因地膜的覆盖而相互折叠,尤其是在刮风天气下,马铃薯植株相互摩擦,造成影响消耗,植株也产生磨损。地膜的覆盖还容易减弱植株的光合作用,由于地膜覆盖下,植株间的行距较小,争水争肥,而地膜通透性弱,造成增肥效果减弱,导致植株的外缘半边根系发育出现不正常,马铃薯整体的结薯能力减弱,商品率大大降低。传统的地膜覆盖方式是我国出产马铃薯的地区所主要使用的种植技术,但这种技术的缺陷十分明显,大大阻碍了马铃薯产出率的提高。

3 马铃薯宽膜大垄密植丰产配套技术增产机理

马铃薯宽膜大垄密植丰产配套技术增产机理主要是采用一带距1.2m,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的膜床尺寸,增加马铃薯种植地膜覆盖的行距,并且增加床宽至70~75cm,提高植株生长空间的丰产技术。马铃薯宽膜大垄密植丰产配套技术增产采用五犁一耙子的方式,从第一犁开始间隔地边40cm开始第一沟,沟深15cm左右,然后再相距40cm开始第二沟。第一沟和第二沟作为播种沟,将农家肥和杀虫剂放入沟中,保证此时的沟深能够达到12cm。待马铃薯播种完成后,再覆盖膜。先把芽块放入沟中,保持22~25cm的间距,然后在第一沟的另一边同样开第四犁,然后将着两犁作为第一和第二沟的封土。在第一沟和第二沟之间开一个6cm的第五沟作为化肥沟,将足量的化肥放入沟中,形成床胚子。之后用耙子找细,将第一、二、五沟盖平,搂好床面,做好床肩,使床面保持平、细、静,并且中间稍高,成平脊形,床肩平整,尽量保持高矮一致。

采用宽膜大垄密植丰产配套技术增产机理能够有效的增加马铃薯单株的占地面积和影响面积,尤其是每一个沟中间的化肥沟帮助植株更好的增加营养。这种技术能够有效的增加土壤的养分供给,扩大植株光合作用的面积,帮助支柱更好的通风透气。同时行距较宽能够避免传统地膜覆盖造成的机械损伤,减少支柱的营养消耗,帮助干物质的积累。该技术增加了地膜覆盖的行距和宽度,帮助土壤有效的热化,增加种植区域的提温、保温和增肥的效果。该配套技术的增产机理还需要配套的消毒和防虫害,在播种时选择费乌瑞它的脱毒早代薯块作为种薯,采用切刀消毒加药剂拌种防止地下害虫防治,并且能够防治芽块腐烂。

采用宽膜大垄密植丰产配套技术后,大同的马铃薯种植产出产量能够提高40%~80%,并可以改善其马铃薯产出的质量,提高商品率,从而实现马铃薯的高产与稳产,帮助大同实现进一步的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保障。

摘要: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马铃薯,主要以地膜覆盖马铃薯进行种植,传统的地膜覆盖种植方式不仅浪费地膜,而且污染环境,部分马铃薯种植区域开始采用宽膜大垄密植综合配套技术,增产效果显著。因此推广马铃薯宽膜大垄密植丰产配套技术是突破产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关键词:马铃薯,宽膜大垄,增产机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石油化工EPC项目的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研究下一篇:图书馆自由、平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