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法探析

2022-09-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以下简称“基础”课) 是新生课, 教学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大学的适应能力, 关系到三观的形成。探索“基础”课教学方法的综合建构, 展开全方位的教学研究, 有助于增强课程与学术研究的互动性, 切实提升教学实效。

一、自学与研究结合教学法

大学中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不是单纯传授既定的结论, 更多的是引起思考。并在师生交流中或补充、完善。这种教法的实质是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一种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延伸式提高, 也是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在层次上的最大分别。

二、反思教学法

反思教学法包括老师和学生的课堂、课后思考, 主要倾向于老师的反思。教师的备课情况、讲授水平、教学组织形式, 学生的课堂纪律、思考水准、课程安排等各种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教学实效。反思教学法需要根据讲授内容, 采取灵活的策略激发学生反思意识, 最终形成双向互动的状态。

三、情感交互教学法

情感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重在情感体验。这个阶段是大学生理性、道德、审美等高级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学生、形成交互模式, 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当以情感促认知, 以情感促行动, 体察每个学生独立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而学生成为交互的探索者, 彼此理解、消除偏差、达成共识, 实现由单向灌输到双向沟通的实质转化, 使知、情、意、行诸品德要素协调发展。

四、模拟实践教学法

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指导下, 根据教学内容, 将教学由课堂转换到模拟实践场所进行。使学生“从理论观点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收集信息进行理论探讨的钻研者, 促使其加深对理论与实践辨证关系的理解”, 特别是在法理学基础知识部分, 适合模拟实践教学。如:讲故事、演小品剧、模拟法庭多种方式, 强化法治观念, 引导学生用法律思维进行思考分析。

五、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最为普遍, 优势在于生动形象的描述, 由可感知上升为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变‘注入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将抽象、理性的教材体系转化为形象、感性的教学体系的有效介质。往往用于辅助解析理论难点、激发探究欲望、讨论分析、情境体验、寓教于乐。选择案例必须围绕教材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

六、开展跟踪式教学

跟踪式教学可采用个别谈话, 小集体探讨等方式。使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正面教育。既轻松又具有随和性, 更易与学生进行情感的沟通, 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相关教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听取教学意见、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实际问题, 这种以身作则的方式, 是最好的践行道德课的模板。

七、视频式教学法

视频教学, 就是在课堂上以播放视频案例的形式来进行辅助教学的一种多媒体教学方法。它以其直观、真实的特点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突破了以往传统文字案例教学的局限,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收集和精选视频案例、课中课堂组织和教学设计、课后调查, 改进教学策略。同时也应注意到, 相关视频要具有时代性、政治性的特点, 需要实时更新。在时间上, 一个视频案例时间一般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在技术上, 还要求教师提高软件操作的能力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

八、反馈调查教学法

反馈法是教学过程中充分收受、处理反馈信息, 并做出相应调整的方法。它能保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对学生表情、体态、语言和行为观察, 作出针对性的反应, 提高讲课效率。可以选择章节专题调查、整体性调查、课前与课后比较调查, 专业对比调查。同时, 要给学生留下反馈时间、迅速、准确把握反馈含义并作出回答。

九、专题式教学法

专题式教学应当结合教师自身能力情况, 系统地考虑教材、师生、理论、学时安排等各种因素, 注重重点分类教学。坚持思想性、针对性是专题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对于具有历史连贯性、时间性强的章节适宜此类教学法。通过旁征博引, 发散式思维, 提高授课趣味性, 激发学生兴趣是专题式教学成功的关键。

以上九种教法共性在于,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增强了师生感情、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互通, 有效的避免了单独施用某一种方法时存在的不足。

摘要:各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法既相对独立、又内在关联。在实际教学中, 应根据课时、教材、对象、课程安排、以及教师自身特点灵活运用, 有选择地加以运用, 使学生产生共鸣。

关键词:基础课,教学法

参考文献

[1] 徐冰.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与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构建[J].改革与开放, 2011.1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须深化对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认识下一篇:探析营改增对文化体育业的税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