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施工工艺论文

2022-11-17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细骨料 (如砂子) 、粗骨料 (如石子) 外加剂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搅拌后入模浇注, 并经养护硬化后做成的人工石材。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 建筑工程中大多采用现浇混凝土, 但是在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 易出现裂缝、露筋、强度、蜂窝孔洞、板面不平整、夹芯等工程问题。针对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缺陷, 分析原因并提出控制措施。

1 现浇混凝土裂缝

1.1 裂缝产生原因

裂缝是混凝土构件常见的质量缺陷。这是由混凝土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分为荷载裂缝, 内部应力产生的裂缝和施工裂缝。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气体及水分等组成的非匀质材料。从本质上讲,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 随着水泥的硬化, 体积发生变化, 这种变形是不均匀的, 当变形产生的应力大于约束应力时就会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 存在着各种因素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如内外温差过大, 混凝土徐变, 基础不均匀沉降, 骨料级配不合格, 水灰比过大, 坍落度过大, 养护不及时等均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1.2 防治措施

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 防止干缩。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 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 增加对现场砂石含水率的测量、严格控制搅拌时间。

边注浆边振捣并防止混凝土的离析。控制浇筑时间不能过快, 并加强振捣;高温、大风天气时, 会加快混凝土失水。加强表面防护和养护, 避免水份大量流失, 形成截面中与边缘部位硬化不匀和差异收缩。

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抹压, 以增加混凝土密实度, 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养护完成前, 禁止踩踏。

2 混凝土强度不达标

2.1 强度未达标原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因此混凝土原材料水泥过期受潮结块、砂石的含泥量过大、不同型号的水泥混放, 袋装水泥重量不足等, 均会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 砂、石没有过磅称量, 不严格控制加水量, 搅拌时间不够, 混凝土试块不按规定制作和养护亦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影响。同时, 骨料颗粒的粒形、粒径、表面结构和矿物成分, 往往影响混凝土过渡区的特性, 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2.2 防治措施

对进场的水泥必须进行二次复验, 受潮结块的水泥必须进行一次复验。严禁混放不同型号水泥。严格控制配合比, 对水泥和砂石骨料进行过磅称量以保证计量准确, 从而防止水灰比过大。

混凝土充分搅拌以至均匀, 添加顺序为砂子, 水泥, 石子, 水。外加剂溶液应均匀加入水中, 不可直接倒入原料中, 以保证添加剂的均匀性。控制搅拌时间, 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机容量而定。

对骨料进行筛选, 严格控制骨料粒径, 使空隙率较小, 节省水泥, 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强度和耐久性。

3 混凝土产生蜂窝及孔洞

3.1 造成蜂窝孔洞原因

模板表面过于粗糙, 模板缝没有堵严, 湿润不充分。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 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 出现麻面。浇捣过程中, 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收或滑浆, 混凝土呈干硬状态。

混凝土搅拌不足, 加水量不准, 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差, 使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 形成蜂窝。

混凝土浇灌没有采取分层浇灌, 造成混凝土离析, 会造成蜂窝麻面。振捣时间过长, 造成混凝土离析而使碎石集中, 砂浆过少包不住碎石而造成麻面;搅拌时间短, 混凝土和易性不好, 以致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间的孔隙而出现麻面。

3.2 解决措施

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级配, 经常检查作到计量准确, 混凝土拌合均匀, 坍落度适合。在高温季节施工时, 向模板外面洒水使之降温, 也能抑制气泡的产生。适当减小混凝土灌注分层厚度, 以减少排气阻力。

模板清理干净, 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浇灌混凝土前, 模板缝隙, 应用油毡纸等堵严, 模板隔离剂应涂刷均匀, 不得漏刷;其次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 至排除气泡为止, 不得漏振, 过振。

4 混凝土露筋

4.1 造成露筋原因

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产生移动, 导致钢筋紧贴模板, 拆模后露筋。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较小, 设置钢筋过密, 骨料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低, 也会造成露筋发生。混凝土振捣时, 振捣棒撞击钢筋, 使钢筋产生移位, 因而造成露筋。

4.2 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施工时, 注意铺设足量垫块, 保证厚度, 固定牢固。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 要选配适当骨料, 避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 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 可采用细石混凝土。

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 防止钢筋变形位移, 在钢筋密集处, 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5 混凝土夹芯

5.1 产生原因

对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灌时, 由于需要分层分段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常有木块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 再次浇灌混凝土时, 就夹入混凝土内, 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芯。

5.2 解决措施

浇灌混凝土前进行严格清理, 将表面杂物去除干净, 在模板与沿施工缝处预留口以便于清理。冬季施工时, 会受冻雪等因素影响, 宜用太阳灯等烤化后清理干净;全部清理干净后, 将开口封板, 然后浇灌混凝土。

6 结语

通过对现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和改进施工方法。对现浇混凝土质量控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6.1 施工前的计量标定

包括对水泥, 沙石料级配及钢筋强度的检验, 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严格控制水灰比。模板需要有足够强度, 保证浇注后不会发生变形。

6.2 边注浆边振捣, 控制浇注时间

振捣应适当, 过短导致混凝土不均匀, 过长导致混凝土离析, 骨料集中。严禁振捣接触钢筋, 造成钢筋产生位移。

6.3 养护期间, 控制好混凝土湿度及温度

混凝土浇灌完后12h以内即应浇水养护 (冬季气温<5℃时不得浇水) 。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时, 严禁走人及任何加载。

摘要:混凝土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中, 尤其是框架结构, 大模板等建筑体系。随着在建筑工程中, 现浇混凝土的比重加大, 现浇混凝土在施工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通过对现浇混凝土存在的裂缝、露筋、强度、蜂窝孔洞及冬季施工中的各种问题现象的分析, 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及施工要求。为同类建筑施工问题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质量控制,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芳.浅析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病害与控制措施[J].四川建材, 2007 (5) .

[2] 黄建文.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J].陕西建筑, 2011 (2) .

[3] 金朋飞.浅谈混凝土蜂窝麻面出现的原因和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5) .

[4] 张媛.浅谈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 2008 (4)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下一篇:英语课堂提问策略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