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2022-05-01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学校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学校是文明的载体,是礼仪行为的传播者,学校还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地之一,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因此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立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引导;教育实施学校是文明的载体,是礼仪行为的传播者,礼仪教育的组织者,礼仪规范的实践者。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篇1:

从校门值周谈学校文明礼仪教育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为世界奉献了极具震撼力的精彩赛事之后落下帷幕。属于北京奥运的这些日日夜夜里,全世界不仅欣赏了各国体育明星在赛场上激烈竞争,也深切感受到了东道主中国人的气质风貌、文化礼仪:开幕式结束当晚几万人退场后,观众在离开座位时,大都将纸杯等杂物带走;市民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让古老的中国在奥运期间告别了公共场所烟雾腾腾的形象;排队乘车、先下后上,乘坐地铁自觉配合安检……不经意间,奥运改变着每一个人的行为,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也改变着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奥运会闭幕了,但中国人在奥运盛会中体现的文明、礼仪、风貌不会“落幕”,文明的脚步还将继续……这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文明礼仪的一个总结,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礼仪之邦,孔子说“无礼而不立”,可见,文明礼仪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文明礼仪如此重要,那么,作为中学的教育机构,作为政教处副主任,一直以来我坚持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狠抓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这几年,通过实践摸索,我发现校门值周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很有促进作用,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我就以我校几年的校门值周工作谈谈我校的文明礼仪教育。

一、重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以校门值周为切入点将学校文明礼仪教育从“入门”开始

柳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原九中)是柳州市的一所普通高中,我们的生源各方面素质普遍不高。学校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教育自始至终都贯穿于学生三年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中。“海纳百川,笃学厚德”这是我校的校训,也是我们教育学生的目标。一心一意读书,堂堂正正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爱学习的人,做一个有知识文化的文明人……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同学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不在此时抓好学生的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

校门是一个学校的门面,是一个学校形象的标志,也是每位老师和学生每天进出学校的必经之地。每天上学和放学人流量最密集的地方就是校门。学校大门的秩序好坏关系着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学生安全和学校形象好坏。所以,校门值周工作是学校安全和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地点。因此,我校非常重视校门值周工作,除了门卫之外,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的校门值周工作小组,执行领导、教师、学生三级同时值周的制度。学校值周领导、老师、学生每天上学和放学时在学校大门站岗值班迎送学生、老师。校门值周工作肩负着学校的管理,也是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是学校主人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几年的值周工作,我深深体会到校门值周工作就是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切入点和关键点,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德育教育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性,更进一步认识到校门值周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前沿阵地,对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有着特殊的促进作用。

二、让校领导、老师、学生干部通过校门值周给全体师生树立学习榜样,为文明礼仪教育提供了活素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明礼仪教育不同于知识的传授,它更多的是以教师或者环境的潜移默化、熏陶有重要关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文明礼仪的魅力,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所以,在这方面为人师表的我们在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中,环境熏陶更有效,榜样的作用更重要。

在实施校门值周制度时首先校领导带头,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和我以身作则,基本上每天上学、放学都要到校门与值周教师、同学一起值周,无论风吹日晒、天寒地冻,与全体值周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教育秩序,给参加值周老师、学生树立了一个榜样。其次,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文明礼仪培训。通过收看礼仪光碟、外请专业礼仪讲师开展礼仪讲座等形式提高全体教师对礼仪的重视和礼仪的礼节技巧,把每一个老师都变成一个“文明礼仪大使”。学校成立了“教师文明礼仪队”,并参加了柳州市教育系统的礼仪大赛,荣获了二等奖。这极大地鼓舞了老师们的信心,整体提升了教师形象,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第三,我们在培训老师的同时,每周五,我们都会通过一节课的时间对参加下一周值周的老师和学生干部进行校门值周上岗培训,其中,也包括文明礼仪方面的培训。对值周老师和学生干部的衣着、校牌、值周袖章、站立姿势、表情等方面都是有规定的。要求老师校门值周时站姿规范、面带笑容回应同学们的问候,并提醒不规范的同学退出校门整改仪表或礼仪后方可进校。

“见贤思齐”,良好的文明礼仪形象给广大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榜样,良好的文明礼仪校园氛围熏陶着同学们,为同学们营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环境。让同学们每次进入校门时都是规范的、文明的、愉快的、期待的……

三、坚持正面教育与引导,让学校校门值周工作得到师生的理解,让学生都争做文明人,争当校园文明礼仪标兵

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做文明礼仪的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见到老师和客人要用普通话主动问好,受到别人的帮助,应主动诚恳地说谢谢。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理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

我们坚持正面教育与引导,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用《中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识等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文明礼貌行为的养成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落在指导学生敢于实践与养成的实处,每年我校都举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今年我们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在学校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如“迎奥运,文明礼仪教育读书活动”“迎奥运,文明礼仪黑板报比赛”“校园文明礼仪标兵评比活动”文明礼仪主题班会等等。通过多年的正面教育与引导活动提高了学生对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平时的言行,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几年来,学校的风气变化很大,每学期有33名同学(各班都有一名同学)被评为“校文明礼仪标兵”。以前学生的“粗言滥语”听不到了,更多的是“您好”“谢谢”“请”等文明语言的出现;以前同学见老师都不知道问候,也不好意思问候,问候了脸就红到脖子。现在,校园里老师走到那里都可以听到“老师好”“老师再见”的问候声;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和谐了,校园里到处洋溢着一股浓浓的文明之风。

四、“规范”“严格”“坚持”“耐心”是值周工作的原则,更是学生自觉养成良好文明礼仪的保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文明礼仪教育不仅要有“规范”,而且还要有严格可行的措施以及坚持执行措施的决心和耐心,需常抓不懈,与时俱进。

这方面,我校的校门值周制度在2005年秋季开始执行,一直延续至今。

我们制订了《学生入校常规》,要求入校学生规范佩戴校牌;骑自行车及电动车者进校门一律下车推行,并在规定地点停放;见到教师和职工要主动问候。制订了《学生礼仪着装常规》,要求学生规范穿着服装。还强化了对学生仪容仪表要求和文明礼貌要求。

当然,只有制度是不够的。我们面对的是学生,学生的反复是经常的。所以“耐心”更重要,要充分做好“反复抓,抓反复”的准备。例如:高2007级5班男生伍某某,刚进高一的第一个月还不错。一个月后开始经常不戴校牌或者不穿校服,见老师也不问好、头发长了也不理。为了教育好这位同学,我在校门口每次只要发现他仪表不规范的就拦住他进行文明教育,并且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只要发现他符合规范要求我就大力表扬他,一来一往,一年多的耐心说服、细心教育,促使该同学终于在高二上学期开学不久主动找我表态,他说:“老师,我真的服了你,一年多了每次都被你抓到,见到你我都不好意思了。我今后保证按学校的要求做,不再给学校添乱了,你看我的表现吧。”果然,那次以后确实很少“见”到他违规了。见了我也是老远就自信地向我打招呼“老师好”。坚持就是胜利的真理又一次在校门值周中得到了印证。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少年礼则国礼”,青少年一代的文明礼仪教育是国家教育重要的一部分。作为教育部门,对青少年的文明礼仪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环节。现在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却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礼仪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要认真开发的新领域,许多问题急需探讨和研究,我们虽然在礼仪教育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如何真正巩固礼仪教育成果,使教育内容更系统、更完整、更具时代性,把开展学校礼仪教育这篇文章做深、做细,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努力探索。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作者:戴启勇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篇2:

如何提高学校文明礼仪教育

摘 要:学校是文明的载体,是礼仪行为的传播者,学校还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地之一,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因此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立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引导;教育实施

学校是文明的载体,是礼仪行为的传播者,礼仪教育的组织者,礼仪规范的实践者。学校还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地之一,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因此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要使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础知识,就得从学校入手,学校曾在部分班级进行实践,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探讨研究。就此谈谈个人的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提高对文明礼仪教育的认识

文明行为是人类进步的行为,开化的行为,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人们精神状态的反映,学生良好的礼貌行为,是优秀学生的表现,教师端正的仪表,是为人师表的表现。因此,凡事要对他人关心、尊重和恭敬,就是讲文明礼貌的行为。

二、文明礼仪教育的引导

我们认为学生的礼仪缺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做,也就是没有一个具体的规范标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学礼,无以立。”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目前,小学生对文明礼仪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进这种现象,就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通过课上教育让学生掌握礼仪规范,懂得生活中一些温馨的礼貌用语,教师要将原来的训斥或教育转变为引导谈话说服教育,学生乐意从教师的榜样带动中受到教育,学生之间才能文明之风盛行。

三、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

在我们身边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操场上,楼梯上总能看到一些纸屑、食品袋、方便面盒等物品,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反正不是我扔的,我又不是值日生,让它放着吧!有的学生在教学楼走廊楼梯上你推我嚷,追逐打闹,这样的事常有,还有的学生相互之间讲脏话,甚至还有的学生故意损坏他人和学校的公共财物。从这就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文明知识理解的不好,文明习惯养成不好。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学习的前提,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要养成良好文明的礼仪习惯,做个文明的小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管好自己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我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会营造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三道沟中

心校)

作者:潘媛媛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篇3:

浅谈如何在农村学校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理则不宁。”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礼仪是任何社会,任何时期对人的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因为社会是一个大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个体不是孤立的存在,他总是借助一定的系统与他人发生作用,建立一定的关系。在这种社会活动中,个体运用一定的体态、语言与他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建立一定关系的过程,就是人际交往,就是礼仪的表现形式。过去人们做到的,今天我们同样要做到,我们的未来一代也要做到。经济发展了,文明更要提倡。

在当前,开展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学校礼仪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来,我国农村学校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已取得可观的成绩。但是对学生开展有意识地礼仪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1.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成了农村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如不会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2.家庭教育在对礼仪教育方面相对薄弱。现在的学生大部分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 唯我独尊的思想,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已是格格不入的。更有甚者,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思想工作道德教育不经常开展,礼仪更是无所谓。部分农村家长的礼仪素质不高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

3.教育过程中对于中华传统礼仪教育重视不够。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不够,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是存在。在农村学校教师对于学生的礼仪教育更是少有考虑,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已严重脱节。学生最主要的问题是普遍缺乏正确的人生观,难以自立、自强、自修、自律。

三、如何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农村教师要以礼仪教育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切入点,通过礼仪教育,带动班级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能够礼貌待人、团结友爱、遵纪守法。为此可以制订学生“在校礼仪目标,家庭礼仪目标和社交礼仪目标。”并把礼仪教育贯穿于全学期的班级德育工作的始终。要求学生从校园到家庭、到社会逐步实践礼仪目标,养成行为习惯。

学生光有礼仪意识是不够的,只有把自己学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应用到实际行动中,才能使礼仪行为真正地形成并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再深入、再巩固这种意识。因此,开展礼仪实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1.文明礼仪教育与学习新“规范”“守则”有机结合,在融合中提高礼仪意识。要想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能更好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校应进一步营造“学规范、学做人”的宣传,营造气氛。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专题教育活动,专设礼仪教育篇,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

2.充分利用语文课、班会课、活动课、升旗活动、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渠道培养学生礼仪意识。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每天都耳闻目睹校园礼仪之风气,并逐渐得到熏陶。学校应加大力度对校园环境进行建设,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在各教室,各专项室、活动室都挂有《礼仪教育行为规范》,设立礼仪宣传栏,标语。加强广播的宣传功能,学校广播站不断播放“文明礼仪知识讲座”。

通过这些生动又有趣的方式,把校园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着装礼仪、使用公共设施的礼仪教育贯穿到德育中,培养学生“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和与人为善、诚实笃信、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的修身之道。

3.构建完整的学生文明礼仪要求,使文明禮仪向家庭延伸。建立学生礼仪规范,对学生的日常礼仪有所规范。并按“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个方面加以细化,并开展训练。这种外在的礼仪时间长了就可能会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在学生的礼仪实践中,推动力量来自于家庭。学校的教育工作需要家长很好地去支持、配合。在学生的主题活动、班会活动、礼仪知识竞赛、礼仪规范表演等活动中,尽可能邀请部分家长参加,如:我们学校召开了教师、家长、学生三结合的“礼仪教育你我他”座谈会,邀请了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学校行政代表、教师代表进行一次有关礼仪教育的座谈会。会上气氛活跃,其中一位学生家长向我们提到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教育是双向的,老师、家长在要求学生做好的同时,希望学校的老师和作为家长的我们也要做好。”有些家长现身说法,谈谈孩子在家的表现,自己的教育措施;学生则谈谈自己的体会。许多家长表示很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认为这是教育孩子的很好机会。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寄语下,更加充满自信,为礼仪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4.在课外实践中检验效果。在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中,校外多种场合是学生发挥的天地。因此,学校应强化学生社会情感的体验,从意识培养到行为实现,把学生从小范围带到大范围,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鉴于学生对中华传统礼仪存在很多模糊的认识,可以让学生们走入社会,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在体验过程中,学生们碰了不少钉子,也长了不少知识。

5.以争当“礼仪标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做好评比工作,设立奖励制度:每学期前一阶段,每班按10%的比例评出“礼仪先进生”,并授予“礼仪章”,并评出1-2名礼仪落后生,交由学校礼仪辅导班负责。后一阶段,各班按10%评出“礼仪示范生”、“礼仪先进生”,对这些学生进行奖励表彰,把他们的照片贴在宣传栏上,并把学生的行为举止写成一份全面客观的评说稿送发给家长。 “争做礼仪标兵”活动,“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班级和学校文明礼仪形象大使评选等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加强情感体验,实现知行统一,并促使学校文明礼仪的提高。

未来世界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素质的竞争,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方面。我们农村学校更应审时度势,在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基础上,注意汲取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有益内容,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与养成教育,形成中华民族独有的文明礼仪规范、道德人格、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并为创造一个充满友爱、真诚、和谐、温馨的精神文明世界,促进整个人类的道德进步而努力。

(责编 张晶晶)

作者:苏晓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闻学报发展管理论文下一篇:小学学生养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