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语言素养的内隐结构浅探

2022-09-14

语言素养是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素养指社会人在语言方面所具有的日常修养, 包括感知, 理解语言的能力和组织, 运用语言的能力。著名教育家陶本一先生认为“语言素养”是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人的认知、情感和操作等几种因素在学习、交际、创造和自身发展中的综合体现。其中, 语言素质包含的内容有语言单位、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态度、语言体验、语感训练、语言行动、语言价值、语言教育和思维创造等十一个方面。2001年6月, 胡培安教授在《语言素质的内隐与外显因素》中指出, 语言素质主要包含内隐成分和外显成分。语言素质的基础和核心是内隐成分, 它包括词汇、理论知识和语言意识三个方面。语言素质的外显成分包括接受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习得能力。语言素养的分类多种多样, 各不相同。笔者认为以往关于语言素养的构成分类标准不够明确, 同时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比较笼统。胡培安教授的内隐成分和外显成分这一提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但每一部分内部的分类尚需细细斟酌, 仍然有很大的讨论空间。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的语言素养现状, 提出在大学阶段学生提高语言素养时必须重点培养的因素。

1 语言素养的内隐结构

大学生语言素养的内隐结构是指大学生所具有的与语言表达相关的内部因素的总的构成。这些构成要素对大学生语言素养的外显结构即语言表达能力 (包括以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各种语言能力) 等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胡培安教授在《语言素质的内隐与外显因素》一文中指出, 语言素质的内隐成分包括语汇、理论知识和语言意识三个方面。笔者认为这样的分类标准有些混乱, 并且文中对内隐成分和外显成分的内部因素阐释过于笼统粗糙, 值得重新考量。语言素养的内隐结构可以从语言符号角度和超语言符号角度去解剖。从语言符号角度看, 它包含词汇量以及语言理论;从超语言符号角度看, 它包含人文素养、语言态度以及思维品质和心理素质。

2 与语言符号相关的因素

2.1 词汇量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就个人而言词汇越丰富越能确切地表达思想。词汇, 又称语汇, 是一种语言中所有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而固定短语则主要包括专名和熟语, 其中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词汇量即一个人掌握的词汇数量。我们往往在外语学习的时候比较重视词汇量的积累, 而在母语的学习上, 词汇量似乎是一个略显多余的问题。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从词的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标准, 分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基本词和一般词各有各的适用范围和存在价值。基本词满足的是人们日常的简单交际的需要, 它的适用范围是全民的日常交际领域。而一般词满足的是人们交际的多样性、复杂性、层次性和丰富性的需要, 它的适用范围是特殊的交际人群和特定的交际领域。对于具体的个体而言, 掌握母语的基本词很容易, 在小学中低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基本掌握。相反, 掌握一般词则是漫长的过程。从小学高年级到整个中学、大学阶段, 我们的语文教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一般词以适应今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交际需要。社会的发展进步明显地体现在语言特别是一般词汇的发展变化上, 因此, 一般词汇的学习具有终生学习的特点。此外, 除了语言学术语上界定的一般词汇, 对于一些诗词歌赋名句、流行词句以及指称新事物、新现象或者是旧事物旧现象的新表达等词句也要注意及时学习补充。近几十年来, 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网络的出现让汉语词汇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纷繁芜杂。作为一个社会人, 及时地补充新词新语是很有必要的。词汇量丰富了, 在交际的时候就不会出现理解障碍, 也才能在表达的时候做到“表意准确、措辞贴切、构想周密、详略得当”。

2.2 语言理论

就语言素养内隐结构而言, 语言理论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汉字、语体、语用等内容。语音方面, 要求熟悉汉语拼音方案, 掌握具体字、词的准确发音、减少语音模糊, 避免同音歧义, 领悟汉语语音在修辞上的巧妙运用和修辞价值等。词汇方面, 要求熟悉汉语词汇系统构成、现代汉语构词法、具体词词义上的准确理解以及词语的各项意义与附属色彩准确使用等。语法方面, 我们的学习目的不是为了做研究, 而主要是为了在语言表达的时候, 避免出现各种语句偏误。语句偏误类型主要有句子成分搭配不当而引起的语句偏误、语义搭配不当而引起的语句偏误、语序不当而引起的偏误、虚词的误用及句子杂糅导致的偏误几大类型。对于大学生而言, 这些语法常识是必须了解的。修辞是关于人们如何利用语言材料和规律, 在合乎逻辑规律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表达效果, 理想地达到自己的修辞目的, 从而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交际任务。它是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运用。一样话百样说, 语言符号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材料和规则资源, 运用语言符号的方式多种多样, 多姿多彩。因此, 修辞对言语活动所关注的是“好不好”、“怎样好”等问题。修辞理论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审美能力, 对个人的语言实践也有一个无法估量的理论指导意义。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从2009年本人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校生进行的语言素养现状抽样调查中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一项发现大学生中认错字、写错字的情况较为普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推行规范汉字”。使用规范汉字, 不写错字、别字也是提高语言素养一个重要方面。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根据交际目的不同, 语体大致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语体一旦形成, 就对使用这种语言的所有人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提高语言素养, 必须了解现代汉语各种语体的语言特点, 这样在实践中才能根据需要自如的写出各种类型的文章以适应社会工作的各种需要。大学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为社会服务, 提高写作能力尤其是写各类应用文的能力, 语体知识的学习必不可少。语用通俗地说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 只要涉及语言产出和理解方面的理论, 涉及说话人如何在特定语境下合适地、得体地使用语言, 以及听话人如何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下正确理解和推断出说话人意思等实证研究, 都属于语用学研究范畴。语言的使用和理解与人们的文化修养息息相关, 提高语言素养必须了解汉语语用特点、了解汉民族交际心理等。

3 与超语言符号相关的因素

3.1 人文素质

2010年, 笔者根据清华大学拟定的本科生必看书目并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的高中生必看课外阅读书目制定了一份调查表, 并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 该校本科生的阅读率平均低于50%, 其中文科生 (主要包括中文、新闻、历史专业) 仅为到60%, 而理工科学生的阅读率则不到30%。数据显示当今大学生人文素质基石是较为薄弱的。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诸多素质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 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在对大学生实施语言素养培育的过程中, 必须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容乐观。表现为知识面狭窄, 知识结构不均衡;口语交际、书面表达、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较弱;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袭, 立场不坚定, 缺乏判断力。从古代的司马迁、李白、曹雪芹等到现代的鲁迅、老舍、钱钟书等, 这些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人无不是学富五车的人。“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 这里的文化知识, 不一定仅指从各类书本上汲取的营养, 也包括从口头或生活中吸收的丰富的文化滋养。文化知识传承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口头传诵, 因此, 有些人即便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文化教育, 但是, 或因为职业, 或因为兴趣, 他们已经在生活或工作中逐渐地吸取了丰富的文化知识, 同样可以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 与前一种途径相比, 只是殊途而同归罢了。

3.2 语言态度

语言态度是又称语言观念, 是指人对语言的使用价值的看法, 其中包括对语言的地位、功能以及发展前途的看法。语言态度的研究对了解一个民族、一个群体或社团的社会心理特点, 对语言规划的理论探索和语言政策的制定以及语言教学的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素养, 也必须了解大学生的语言态度。

语言态度的构成中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感因素, 以及意向因素。认知因素体现为语言人对某种语言或变体的认识和理解, 赞成或反对;情感因素体现为语言人对某种语言或变体是喜欢还是反感, 尊重还是轻蔑;意向因素即影响大学生实际语言行为的因素。针对当今社会存在的“英语热”和“母语冷”, 还有汉语欧化、网络语言不规范等语言现象, 笔者在江西省南昌市某高校做了大学生语言态度的调查, 旨在了解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和语言行为中存在的语言问题并试图提出解决建议。调查结果发现, 虽然大学生们对母语汉语的功能、地位非常认可, 但在具体的语言学习行为中, 除中文专业以外的大学生却很少有人会把时间放在提高汉语水平的学习上。反之, 虽然他们对英语谈不上喜欢, 但对英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相当认可。整个大学期间, 大部分学生用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汉语学习, 并且他们对提高自身汉语水平也表现出不太在意的态度。这样的结果与我们之前的设想也是基本吻合的。态度决定行为, 态度决定高度。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素养首先必须从改变语言态度开始。

3.3 思维品质和心理素质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同时又是思维的产物, 思维品质也就是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包含许多方面, 从语言素养内隐结构角度看, 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品质有思维的条理性、开阔性、敏捷性、灵活性和新颖性等。提高语言素养, 同样要不断改进一个人的思维品质。

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大学生的在校生活和日后的职场工作是由各类交际活动构成的。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才有面对各类口语交际活动的能力。

我们从多个角度, 对大学生语言内隐结构现状进行了切实可行的调查。调查包括如下项目: (1) 以分析字、词、语法错误、用修辞知识分析语料为主要内容的调查; (2) 以课外阅读为主的人文素养调查; (3) 语言态度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在这几个调查项目中的表现令人堪忧。如何培养大学生语言内隐结构, 唯有做到: (1) 高度重视; (2) 大量阅读以提高词汇量和知识面; (3) 加强语言理论的学习; (4) 加强思维与语言能力训练。

摘要:语言素养的内隐结构可以从语言符号角度和超语言符号角度去解剖。从语言符号角度看, 它包含词汇量以及语言理论;从超语言符号角度看, 它包含人文素养、语言态度、思维品质和心理素质。

关键词:语言素养,内隐结构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教出版社, 2007年6月1日第4版.[1]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教出版社, 2007年6月1日第4版.

[2] 胡培安.语言素质的内显与外显因素[J].社会科学家, 2001年6月, 第83页.[2]胡培安.语言素质的内显与外显因素[J].社会科学家, 2001年6月, 第83页.

[3] 马跃、孙玉娟.加强理工科大学生驾驭语言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00年第6期.[3]马跃、孙玉娟.加强理工科大学生驾驭语言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00年第6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传统园林模式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体现下一篇:《节目主持艺术》课程实践教学问题研究——以衡水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