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数学论文

2022-04-15

小编精心整理了《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数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随着创新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推广,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对数学课堂进行创新,从而改善课堂状态,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领域提出了创新思想,对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来说,需要对课堂内容、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逐渐培养其创新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数学论文 篇1: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摘 要: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开展数学教学,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针对当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应提高监管力度,必要时由组长进行监管辅助,把握好引导的灵活性,酌情处理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合理分配学习计划,完善合作学习机制。

关键词:小组合作;数学教学;主动性;创造性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许多新型教学模式以其先进、高效的优势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其特有的优势逐渐受到众多一线教师的青睐。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以自主善思的方式感悟数学的魅力。本文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对其运用策略进行论述。

一、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小组的细分化导致教师照顾不暇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小组的细分化导致教师照顾不暇。现阶段,一个班级约有六十名学生,教师按照常规方法将每6个学生分成1组,需要在班级组成10个学习小组,可是10个学习小组都需要指导,且每堂课只有45分钟,导致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对每一个学习小组进行细致入微的引领。这样就会出现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松散性,这种松散性不仅表现在课堂学习中,也表现在课后作业中。这种松散的状态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甚至会拖慢整个教学进度。

2.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过犹不及

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具体表现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过犹不及,急于求成,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知识点过于清晰地解释,导致学生盲目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这种灌输式的缺乏自主探究意识的学习使学生不能理解学习内容,或掌握得不够扎实,也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于放手,盲目追求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缺乏对学生进行适当引领和帮助。学生受身心发展规律的限制,摸不到学习的重点和关键,从而导致学习过程中产生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3.任务分配不明确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对这种模式的学习方式缺乏兴趣,究其原因是组长在协商合作学习过程中,没有将具体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小组成员。组长也是学生,由于自身缺乏组织经验,在对学习任务的分配上难免会顾此失彼,导致部分小组成员由于自身缺乏对学习任务以及目标的参与,导致学习兴趣丧失。这种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被分配到学习任务的学生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而没有被分配到学习任务的学生只能自己寻找学习重点,或者干脆放弃完成学习任务。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教师应提高监管力度,必要时由组长进行监管辅助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提高对各学习小组的监管力度,必要时也可以由各学习组长对小组成员的学习进行辅助监管。当然,前提是教师首先要加强对各组小组长管理意识以及服务意识的培养,使他们更好地协助教师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工作。各组组长可以每天、每周、每月为单位,定期向教师汇报本组内每位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班级每名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教师可以单独对学生某一环节的知识盲点进行讲解,或者由组长对这一学生的知识盲点进行讲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着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学生之间由于年龄以及知识结构大体相同,因而沟通起来更加顺畅,可以在交流过程中激发出相同的学习理念,进而有助于对知识盲点的认知。小组成员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并针对不同观点展开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答案。这种合作探究的模式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所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师应把握好引导的灵活性,酌情处理学习中产生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握好引导的灵活性,酌情处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避免急于求成导致教学过程出现问题。教师应避免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所有教学步骤都亲力亲为。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无形中被磨灭,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对其进行知识的灌输,严重违背了分组学习的原则。同时,分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习惯。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不影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意识的养成,对学生完全采用撒手不管的方式,这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方向性,造成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引导与自主学习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在方向性以及目标性的确立上为学生把好关,但在细节方面应多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监测,对正确的部分进行充分肯定以及鼓励,对错误的部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方向以及目的,达到锻炼学生小组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

3.合理分配学习计划,完善合作学习机制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督促各组小组长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完善合作学习的学习机制,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身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目的,从而达到使每个小组成员在学习中都不掉队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凝聚力,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之一。具体来说,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负责引导,小组组长进行配合,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学习任务分配。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以及各组學习组长应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在各小组中分别选取一名记录员、一名发言人、一名情况发现者以及一名情况阐述者。同时,教师应对作业分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名学生都感到受重视,这也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保障之一。教师还应定期对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评定,定期对每组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对学习任务完成得好的学习小组进行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奖励,而对学习任务完成不好的学习小组进行群众点评。这种方式可以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会从自身以及本小组的角度思考不足之处,进而对这种不足进行弥补与改正,以在下一次的考核评定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这种有意识的比较,在增加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小组成员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三、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数学素养都得到相应的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而自身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良性引导作用,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宁大伟.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8).

[2]唐高俊.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

[3]郭晓凤.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18). [4]崔德军.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21).

[5]卢少文.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分析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8(15).

[6]徐瑞娟.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指导策略优化[J].数学教学通讯,2018(05).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Zhang Yongzhai

(Nanmen Primary School, Taishi Town, Lintao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Lintao 730500, China)

Key words: group cooperation; mathematics teaching; initiative; creativity

作者簡介:张永斋(1973-),男,甘肃临洮人,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

作者: 张永斋

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数学论文 篇2:

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开展创新教育

摘要:随着创新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推广,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对数学课堂进行创新,从而改善课堂状态,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领域提出了创新思想,对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来说,需要对课堂内容、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逐渐培养其创新思维。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策略

引言

当前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旧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无疑很大程度上会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难以保障学生的数学学习实效。为此,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紧紧把握学生的数学认知特点,科学、全面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积极采用高效化的教学策略,最大程度提高教学实效。

一、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在中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导致数学教学难以收获最佳成果。教师想要数学教学效率产生实质性突破,必须先明确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才能更有的放矢地加以优化。经过深入的分析研讨,我们总结了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欠缺趣味性,学生的数学探索兴趣低迷。兴趣不仅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是引领学生主动探索,并且不断钻研的有效手段。但是在中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手段刻板,造成学生趣味性不强的实际弊端,不但无法点燃学生的数学探究热情,也会导致课堂氛围趋向僵化。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很难产生自主学习行为,从而影响数学课程整体的教学质量。第二,教师采用的引导手段欠缺启发性,学生的思维张力不强。小学生接受系统化数学教育的时间尚短,他们的思维经常处于游离状态,教师必须加强启发和引导,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但是结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现状,教师还存在着一些思想意识形态的禁锢,所实施的教学手段欠缺启发性,不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致使学生的思维张力难以得到显著的强化,降低中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二、对中小学数学教育进行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创设多媒体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数学抽象思维不仅是数学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也是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具备的数学思维品质。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重点在于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去除事物的物理属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研究对象的全部思维过程。良好的数学抽象思维不仅是帮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的前提条件,也是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基本思想之一。然而从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来看,教师对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培养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他们通常是直接将数学知识的本质呈现给学生,而沒有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这样,学生不但很难经历事物从具体背景中抽象得出一般规律和结构的过程,也会对数学知识产生严重的理解压力。在这种条件下,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培养效果是无法得到保障的,影响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创设多媒体情境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不仅非常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也顺应新课标构建智慧课堂的思想指导。基于此,教师应该积极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信息资源,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情境。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具象化地感知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应用的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与理性思维,另一方面也能为数学课堂注入更多智慧元素,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自主能动性。

(二)提供自主探索机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学科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去完成自主学习。要想更好地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一些数学题难度较大,教师需要把握引导的力度,不能让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也不能在解题过程中因为缺乏适度的引导而失去方向。同时,教师也可以建立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题目,小组成员安排应当保持阶梯式原则,给其他学生提供参考,还可以为能力较差的学生解答疑惑。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只有在数学学习中敢于参与课堂互动、敢于进行课堂提问,才能更有成效地参与其中。为此,教师必须采用同等视角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可否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的数学素养等存在显著的差异。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同等的重视。另一方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还应该巧妙创设合作情境,科学、全面地培育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巧妙创设合作情境,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及应用数学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以分组学习的方式开展数学学习,就数学知识展开深入全面的探究,最大程度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质量。

(三)引入思维导图,开展前置性学习

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采用课堂导入的方式,充分发挥思维导图教学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数字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明确教学的方向,将教学中一些杂乱的知识点进行串联,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中心化、一体化,这也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点零散的问题。在中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使得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到学习之中。在当下社会,微课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中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教学途径之一,而运用微课开展教学也能够确保课堂教学效率。思维导图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应用范围不太广泛,教师通过将思维导图与微课进行结合能够将思维导图可视化,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

(四)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求知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教师采用的引导策略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心能动性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活性的有效激发,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有效引导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思考意识。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处于初步构建时期,这对教师实施有效引导策略来讲是有利的,教师只要合理地开发利用,就能顺利驱动学生的思考动机以及探索欲。创设问题情境是开发学生好奇心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教师设计具有启发性质的问题,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张力,也能拓展学生探索数学的深度与广度。基于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设计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奥妙,同时有效地展开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多角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从而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时代发展主题的变化,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对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教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再结合创新的内涵和实际要求来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此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姚亮.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19):137.

[2]叶小玉.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24):72.

[3]王天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及其运用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6):103.

[4]吴晓珊.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阅读能力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8(38):100.

[5]顾红兰.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建议[J].环球市场,2017(10):1.

作者简介:邹简 (2000.01-) 女 ,汉族,江苏省宿迁市,盐城师范学院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学生。

作者:邹简

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数学论文 篇3: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高中数學教师必须要做到三点科学分组合作学习小组;科学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

[关键词]高中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分组任务评价

[文献标识码]A

何谓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通过教师布置合作学习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普遍运用到中小学各科教学当中,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近年来我对小组合作学习也进行了较为细致且深入的探究,且总结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一些具体经验,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首先要做的是科学分组,这里所说的科学分组主要是指:(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应以异质为基本原则;(2)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控制在2~6人;(3)小组成员内应进行科学分工,包括组长、发言员、记录员等。

很多高中数学教师也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但取得的教学成效并不理想,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很多,而不科学的合作学习分组往往是造成此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例如,在以往观课的过程中,一名数学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将5名学生分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其在小组内通过互相提问的方式记忆函数的奇偶性定义,由于组员人数较多,在合作学习中产生了较为混乱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率,事实上,对该问题的合作探究仅需两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即可,小组内的两名成员可以通过相互提问、相互提醒的方式掌握函数的奇偶性定义。

所以说,科学分组是极为重要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应根据具体的合作学习任务科学分组,具体如何实施仍需要数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

二、科学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最为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科学布置,若数学教师布置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不够科学,则很难收到理想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效,这里所说的科学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主要是指任务的布置应把握好难易程度,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执教《函数的奇偶性》一课时,经过基本阶段的教学之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如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学生积极进行探索研究,在具体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对于遇到合作探究难点的小组我也会适时予以指导,通过几分钟的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一致认为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对函数的定义域进行确定,并有效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其次,对,f(-x)与,f(x)的关系进行有效确定,得出最终结论:假如f(-x)=f(x)抑或是f(-x)-f(x)=0,则f(x)为偶函数;假如f(-x)=-f(x)抑或是f(-x)+f(x)=0,则f(x)为奇函数。

高中数学教师布置完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之后,应在教室内巡视,如果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较大,或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就必须要对学生予以有效指导,及时降低小组合作学习的难度,唯有如此,方能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

如果有高中数学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仅局限于上述两个重要步骤,那就大错特错了,为了进一步巩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高中数学教师在学生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之后,还应对学生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科学评价。

一般而言,可以让各小组的学生进行自评,自评的内容主要包括:(1)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发言情况;(2)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与其他学生的配合情况;(3)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创新性思维情况等,自评结束后,还可以展开小组内成员间的互评,让小组成员相互进行评价,从而让各小组成员更好地认识到自身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最后,再由数学教师对学生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体性评价,教师评价应做到有奖有罚,有褒有贬,要清晰指出不同学生、不同小组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优良表现及不良表现。

为了尽可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成果,高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制作自评表格、互评表格让学生填写,从而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当中对自身的实际表现进行更加清晰的认识。

如今,国内高中数学教师关于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中的研究越来越多,大家的观点也较为类似,为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高中数学教师在运用过程中,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运用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在多年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中,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仍深深地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仍有很多问题要探讨,在未来我们仍需进一步加深对该问题的研究。

作者:刘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语文教学结合计算机专业论文下一篇: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