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企业文化范文

2022-05-24

第一篇:塑企业文化范文

再塑企业文化论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除了它的产品与服务的竟争能力外,企业文化,如何塑建企业的整体士气与商品竟争精神,

一、现状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是企业管理的老课题:论述其内容的文章数以千计。不管怎样讲,其基本原则还是那几条:以什么文化为基调? 以什么文化排除其他文化的干扰?以什么文化进行建立?以什么文化进行开发、并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天皇神权是大和民族的精神支住,伊斯兰教义是“圣战”的火举,“大同世界”理想曾鼓午万千志士仁人抛头颅、洒鲜血、浴血奋战。那时失败了,人就可以剖腹自杀,誓死不降,而今天还能不能收到那种奇效,确是个迷,

1、人本观。自我中心,人本价值,这是西方正在建立的伦理体系。它的核心是“自我设计与自我实现”,进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2、金钱观。金钱万能,金钱至上。

4、价值观。为人类社会作贡献,为解放事业与社会主义奋斗, 死得其所与重比泰山的理论,今天没有多少人听了,特别是一些年青人。在他们的眼里,要出名就得有绝招,就得坚持“流芳百世” 与“遗臭万年”的等同原则

5、人生观。人生就是为了吃、喝、玩。

6、竟争观。竟争,是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要生存,要发展, 就要竟争。竟争的实质,就是牺牲对手,发展自己。在竟争的词典里,永远找不到“好心”,“诚实”与“仁慈”。

7、文学观。文学艺术是陶冶人们情操的重要形式。应重视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搬上午台的毛泽东与周恩来,赢得人们的好评,不仅因为他们是胜利者,而且还因为他们是献身革命、鞠躬尽力、奋斗到最后一息的战士。今天,我们要发展商品经济,需要成千成万开拓型的企业家,午台上应树立他们高大的形象:顽强、灵活、不为失败所摧,不为胜利所骄,看准目标奋勇前进。这对创业者是一种感染与鼓午!但与此同时,淫秽片、凶杀片、打斗片大量上市。未成年人、青年人及一些不肖之徒的作恶犯罪,大多是从电影与电视上学习的。在文学艺术领域内,不能只讲求微观效益,还要讲求社会效益。

8、传统文化观。

9、宗教观。

10、丑陋论与写实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有美就有丑,有好就有坏,有善就有恶,不可能只好不坏,也不可能只坏不好。必须一分为二,不能一点论;必须指出矛盾双方的主与 次,不能以偏代主,也不能以点代面。这就是唯物辩证法。

总之,虽然马列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市场经营意识与中华伦理还是大多企业文化的主体,但在上述思潮的浸蚀下,已呈现为千疮百孔、已无完肤好言了,其“肉”也被挖之殆尽。如果不用邓小平 的“根本指针”为指导,再塑中国企业文化,任其泛滥下去,不仅会严重地损害企业的市场形象与经营竟争能力,还会严重的损害中华社会美德,变为社会性灾难。这是十分严峻的问题。

二、原则

我国传统的企业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已被商品经济的意识文化所革新,有些则遭到严重破坏,呈现为复杂状, 21世纪都不会改变。我们如何在这种多极文化中确立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主脉络,就是一个大课题。其基本原则应以中华伦理为基因,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市场经济意识为主脉络,建立多极文化体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年青人进行人生观与理想教育;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其中道德是基础,应放到首位抓。周恩来说,他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共产党人。中华道德是中国人的立身之本。只有具备了中华美德,才能谈得上更高的政治信仰。没有道德,没有美德,就谈不上是合格的社会公民,更成不了真正的共产党人。所以,有道德, 这是最低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更高的要求,就是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或称之为“四有”。

对中华伦理的研究,已是世界性的研究热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首先是日本,其次是“四小龙”以及东盟各国,加上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中国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引起世界极大的关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基因嫁接现代电子技术,以每年10%的高速递增向世界展示了一种非西方经济的发展模式。他不是以新教伦理为文化基因的原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是新型的后发现代化。这个论点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格中克龙提出来的。他在<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一书中,首先提出 “后发优势”的论点。东亚工业、特别是中华工业模式中的温和极权主义与自由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高速发展模式,既是向西方的“自由唯利”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也是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70年代后,有人提出“儒家动力论”,把东方地区工业发展的成功归为儒教文化的薰陶,认为儒家传统文化, 即关于伦理道德与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及其价值观念,是东亚工业高度发展精神动力。美国学者卡恩在<1979年及其以后的世界经济发 展>一书中提出“新儒教国家”的概念,把经济高速发展的东亚地区称为“亚洲伦理工业区”。他认为儒教伦理对人的培养,将促使新儒学社会比其他文化的社会具有更高的潜在增长率,能促使社会经济更加有效地增长。儒家动力论倡导文化多元化和民族文化的复兴,强调发挥传统社会的现代潜力。我国的台湾学者刘述先也写了本<儒家思想与现代化>,认为儒家思想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还应借助于儒家伦理。中国的发展,即独立自主,对等贸易,多出口,多储蓄导致经济高增长,减少了国民经济对外的依附性。 这不是“脱钩”,而是加入世界市场与参加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际产业梯度进行转移,从依附向独立自主型转化。这是东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经济起飞的新模式。

管理学认为,管理的核心不是物,而是人;不是自然人,而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如何正确地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就成了管理人的关键所在。日本与“四小龙”认为,儒学思想确使他们减少了许多人际关系上的麻烦,成为他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是儒学思想的发源地,更应借助儒家思想整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净化社会空气。这是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以爱国主义与最后共同富裕的目标熏陶他们,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基础工作更为重要,建议在中小学开设儒学课。

三、建设

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按照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这个大前堤来确定。它虽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却可以归为三大类,即中华伦理、 国家大法与商品经营,简称为儒、法、商。

法,包括政治信仰与国家大法,即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与国家的宪法、经济法等;商,包括产品制造与商品经营的知识,等。笔者仅就伦理作以说明。

伦理属于上层建筑,是国家法律的补充。但它的广延性、群众性与社会基础的深厚性,远非法律可比。中华民族是个古老的民族, 其传统文化也源远流长,伦理的基础也极为复杂,其中的三大教一般被认为是中华伦理的主体。这就是佛、道、儒。佛教认为,生、老、 病、死、苦是人无法绕过的大关,是人无法逃避的现实。怎么办?遁世出家,逃出尘世,忍让为先,多积善行,死后升天。相信这种理论的人,今天只有佛教徒了。道教认为,天地以金、木、水、火、 土为本源,以阴阳相交促其变化,并按照自身规律而动。怎么办?清心寡欲,顺其自然,无为而待。这种无为哲学,今天也没有多少人热衷。唯有孔夫子的理论,今天还有其积极意义。它的大前堤就是人们都要生活在集体与社会中,每个人采用什么行为标准处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才不致使集体与社会混乱,唯持集体与社会正常功能的发挥,维持其正常运转?他们提出五个字,就是仁、义、 礼、智、信。“仁”是其中的灵魂。

什么是“仁”?唐代韩愈的定义为:“博爱为仁”。后人就此认为仁即博爱,博爱即仁。这种理解过于狭隘,“仁”的含义远远不至于爱!“仁”的第一种含义是“核”。“核”是核心,正象桃核与 杏核;而这种核的核心,又是它们的仁。这种“仁”,是形体的根与源。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仁,就有什么样的形体,进而引申为人们的行为。“仁”是出发点,是本源,是根;从这点出发,会成为形形色色的“果”,会形成各种各样的人的行为。这些行为,以 “善”定性,以“善举”概之。基本框式是:修身齐家平天下。修身 是前堤,是基础,其核心是“正心、诚意”,“勇者不惧”,“匹夫不可夺志”。“志士仁人”,立志为仁;“杀身成仁”,为仁献身;“不成功便成仁”,成不了仁就死,等。在修身上,儒教强调 “智仁勇”。<礼记·中庸>有云:“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能成此,也即本来的“人”,也即还本面目的“人”。 这都是标准,如何才能达到?儒论强调教与学。诸如“因材施教”, “学问思辩”,“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特别强调“格物致知”,即穷尽事物而达到认与知。

“仁”的第二种含义,就是“形”。“形”,是指“仁”字的 结构,它是由“人”与“二”组成的。一个人就不存在人际关系, 两个人就有了人际关系,三个人就成了社会关系。如何处理这种人际关系,就是“仁”字的用途。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主要的标准就是四个字:义、礼、智、信。义薄云天,克已复礼,居敬穷理,诚开金石,就是这些标准的绝好说明。

儒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四次孔子研究热潮。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论语>的发行居世界十大名著的第二位。日本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将自已的经济起飞的一个原因,归为孔学思想的传播。孔学的生命力,不是采取排他方式确立的,而是在多极文化思想竟争中发展起来的。将儒论移植于 “仁”,移植于现代职工与经营者的心中,就会产生巨大的以诚感招、以诚开拓的社会效应,人们的欺诈与野蛮经商就会变为文明经商,社会风气也会为之诚朴与自然。

具体建议:

1、抓教肓。职工的思想阵地,永远不会“空白”,你不占他就会占,谁的力量大,谁就会“安家”。这种“家”,一旦安下,就很难被“赶走”,如果一旦被赶走,要重搬回来也很困难。所以, 就要在抡先“安家”上下功夫。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理论去占领他们的头脑。当着这些理论占据了他们的头脑,他们就会将其他思潮视作“异端”,视作“斜说”, 从而达到抵御的目的。这种扎根工作,应从幼儿园作起,而且尽可能全民化。

2、启发思维教育。启发思维,进而达到创造思维,这是我们进行教育的基本方法。孩子放学回家,西方人多问孩子给老师提没有提问题,而我们中国人总是问孩子听没有听老师的话。西方教育侧重孩子思维,中国教育侧重孩子守规。守规教育过多,就不利孩子成长。大学也是老师讲,学生记,记的越多,背的越多,就能得高分,这能培养出开拓型的企业家?!如何进行启发思维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大课题。

3、挖天性。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天形成的,是与生俱来的, 当然,后天影响也很大。例如,人的尊重欲与好胜欲,顺境者多则建,逆境者多则摧。强化人的好胜欲,激发人的求胜本能,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日本靠强化人的求胜欲,发展武士道精神,使日本自强不息,好争好胜,雄立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企业职工, 如果求胜欲得不到满足时,即企业经营失败时,就要自杀,那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保护好胜心,激发好胜欲,使小孩从小就养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这种顽强儿成为企业的职工,成为企业的经营者,企业就会大见成效。

4、推行“倍增计划”分配原则。它的基本原则是:⑴、硬指标。 目标一旦确定下来,绝不随意变动,达不到目标,即是差一点,同样不给回报;达到目标,即是没有超,同样给回报。这样,就将全体职工的注意力引向“企业的目标值”。⑵、发展型。企业的发展, 不充许有“山峰”与“山谷”之分,只能有“高速”与“低速”之 分。这就要求企业的计划指标不能低于历史最好水平,达不到,就要采取断然措施,包括处理暂时用不上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并进行裁员。⑶、达到目标后就兑现,绝不许空头愿,使职工的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步化。英国二次大战后,要求职工“勒紧裤腰带恢复战争创伤”,得不到国人的合作,最后以失败告终;而日本则推行“倍增计划分配”,就获得成功。今天,大讲延安精神,同样得不到职工的支持。

5、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些至今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如古代的一些管理思想,领导与用人艺术,特别是儒教处理人际关系的理论,等。这种教育,不仅仅是继承,更重要的是在于了解,激发其爱国心与广博知识。进行传播教育时,不要单打一,而应将各个流派的观点都摆出来,让他们进行比较选择。同样,讲马克思主义时,也应将其他“主义”拿出来共尝,以增强其识别力。这种比较、鉴别的教学法,远比强输法好。

总之,伦理,习俗,道德,观念,主导原则,自我形象的塑造,自我市场行为的展现等企业文化,是在学习中生,在制度中定,在舆论中长, 在奖惩中果。关键就看我们如何培育。

第二篇:建高效企业文化扩张模式塑强力企业文化领导体制

——大渡河公司用“三同”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将企业文化建设嵌入大管理的背景,建设了以“同一条河、同一艘船、同一个家”为主要内容的大渡河流域水电工程“三同”文化,在此基础上打造了系统、高效的企业文化分层扩张模式,发挥了水电工程文化在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导航作用,堪称用文化力铸经济力的典范。

为总结其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7月17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宣委会常务副秘书长祝慧烨率领的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调研组,应邀赴成都对大渡河水电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现场调研。

17日,调研组与公司党委书记付兴友、党委副书记马文举等相关领导进行了会谈交流。付兴友介绍了大渡河公司的基本情况、战略目标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成果。

大渡河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其使命是以大渡河上已建成的龚嘴、铜街子电站为“母体”,对大渡河流域水电资源实施全面开发,为四川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五年来,公司在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文化理念体系的指导下,秉承国电文化精髓,吸收、整合大渡河流域各电站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企业文化资源,在推进流域水电开发事业的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以“三同”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大渡河水电工程文化理念体系,有力的支撑了其“一个中心,三线共进”的发展格局。

大渡河“三同”文化建设的特色在于,找到了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文化结点和价值结点,以此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强力渗透的四级文化影响圈,实现了“三同”文化的有序、分层扩张。

员工是其一级影响圈的成员,公司以2020年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装机一千

五、流域统调度、沿江一条路、两岸共致富”的战略方针为依托,以职业发展、福利保障、工作环境、内部公平为纽带,实现了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使“三同”文化对员工形成强势影响;

关键合作伙伴是其二级影响圈的成员,包括各电站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等利益主体,公司开展“抓大党建、促大开发、创新优势、树新形象”为主题的“大党建”活动,以此为依托,通过大发展、大团队、大竞赛、大监督、大协作、大环保的文化机制,与价值链上关键的合作伙伴形成了和谐、统一的工作文化;

战略投资者是其三级影响圈的成员,公司提出了“建设一个、启动一批、规划一域”的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总体思路,建立了“高起点开发流域、高效益经营流域、高水平管理流域”的“三高”标准,其科学的发展观让股东切实感受到了“三同”文化的价值内涵。

社会公众是其四级影响圈的成员,公司提出了“开发一个项目、拉动一片经济、造福一方百姓、诚交一批朋友、树立一座丰碑”的水电工程开发理念,以“水能兴邦、电力报国”为开发宗旨,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以服务服从于地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开发一个电站,带动电站所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电站所在库区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由此树立起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

大渡河“三同”文化的影响力在各个影响圈的价值表现是不同的,但有着同样强大的渗透力,并且集中体现了公司“为社会作出卓越贡献、为股东赢得丰厚回报、为员工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观。

马文举介绍说,大渡河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可概括为“五个四”。文化建设坚持了“四大原则”,即传承性原则、文化与管理结合的原则、层次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涵盖了“四大内容”,即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构筑了“四大体系”,即文化领导

体系、文化传播体系、文化实施体系和文化考评体系;取得了“四大成效”,即“推动公司发展、促进队伍建设、营造和谐氛围、提升社会形象”;今后的文化建设欲瞄准“四大目标”,即提高执行力,打造务实的企业文化,增强开拓性,打造创新的企业文化,增强包容性,打造大格局的企业文化,增强先进性,打造科学的企业文化。

在听完各基层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汇报后,祝慧烨认为,大渡河公司已经建设了一种高强度的、自觉的、先进的文化,并且很好的体现了四个转变。

一是已经完成了由自发建设到自觉推进的转变。大渡河公司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的轨道,并对其进行系统思考、系统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企业围绕“三同”建立起一套理念体系,并运用这一系列理念体系来指导、干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起到了对内提高管理水平,对外强化企业形象的作用。企业也制定了《大渡河流域水电工程“三同”文化建设纲要》,并找到了“大党建”等有力的抓手。这些都可以看出企业在自觉建设、自觉实施、自觉规划、自觉推进文化建设。

二是正在进行从局部到系统的转变。随着大渡河文化建设的成果、措施越来越多,它也体现出从局部到系统转变的特征,企业已经有了系统的目标体系和纲要,目前正在建设系统的运营体系,如企业文化考核体系。正是由于有了系统思考、科学规划的思维方式,才使大渡河公司的文化建设成为一项系统工程,文化与战略成为有机的整体。

三是由外到内的转变。大渡河的文化建设正在由原来的以外部塑造为主,转向内在的更深度的文化浸润。企业的文化建设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尤其是物质文化等有形载体的建设,如VI建设。现在,企业更要注重对核心价值观的管理,要建立系统、规范、科学的价值观管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系统地检视、梳理自身的使命、文化的源头、文化的基因库等等,可以抓住自身的行业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渡河公司的文化传承于大渡河流域源远流长的“英雄文化”,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元素,所以企业具备进行价值观管理的基础。

企业在实现由外在到内在转变的过程中,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外部要进行制度建设,目前应以制度管理为主,并逐渐实现由管理的文化到文化管理的迈进;二是在内部要以制心为主,提高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认同度,在此基础上,形成干部自觉、员工自觉的文化建设氛围,实现“人人享受企业文化,人人创造企业文化”的美好文化建设愿景。

四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大渡河公司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又加进了现代的元素,强调开放,强调人本,保持了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和创新力。

18日,在马书记等人的陪同下,调研组参观了瀑布沟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其热情饱满的建设场面体现了大渡河“三同”文化的强大力量。

“三同”文化给瀑布沟以方向,体现了强大的领导力。瀑布沟在公司大文化理念体系下,根据自身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目标和理念,例如,在公司“创行业一流,树系统样板”创建目标的指导下,提出了更加细化的“安全、优质、文明、创新”的工程建设管理目标,以及“工区优美,员工进取,管理科学”的工程文明建设目标,让公司的理念体系在瀑布沟更加清晰、明确,增强了文化的执行力。

“三同”文化给瀑布沟以胸怀,体现了强大的凝聚力。瀑布沟的建设者们认为,这项工程不仅是项目,更是为国家建设作贡献,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只有和相关利益主体、环境、移民等融为一体的工程,才是成功的工程。

“三同”文化给瀑布沟以力量,体现了强大的驱动力。瀑布沟工程的工期紧,建设强度大,是文化的力量使瀑布沟人以平等的、建设者的身份,全身心投入进去,并克服了诸多困难,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三同”文化在瀑布沟的领导力、凝聚力和执行力也说明,瀑布沟已经实现了以“四个

结合”为特征的工程文化建设格局,即继承与实践相结合、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相结合、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形象塑造相结合、员工价值理念认同与企业目标相结合。

(李德洁)

第三篇:着时尚工装,塑企业文化————用工作服表达企业文化元素

着时尚工装,塑企业文化

——用工作服表达企业文化元素 有人说走秀的模特就是被设计师附身的“灵魂体”,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幻化在时装上,用模特的形体展示在众人面前,让众人感受自己的创作。可以说,成功的设计作品,源于一个念头,而这个念头逐渐的成型是非常艰难的过程。而在时装领域,千姿百态的时尚灵感层出不齐,能被世人记在心里的都是经典之作。

何谓时尚? 时尚,是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它的触角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一直对它争论不休。不过一般来说,时尚带给人的是一种愉悦的心情和优雅、纯粹、品味与不凡感受,赋予人们不同的气质和神韵,能体现不凡的生活品位,精致、展露个性。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人类对时尚的追求,促进了人类生活更加美好,无论是精神的或是物质的。

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时尚。战争年代的时尚是军人与武器,和平年代的时尚是体育与女性。2005年中国的时尚是超级女声,2006年世界的时尚是世界杯,2008年中国的时尚是奥运会。

何为文化?

而文化是时尚的源头,文化衍生出的元素,成就时尚风潮。不同的文化也代表不同的时尚。如今在中国大多数的企业开始注重文化,崇尚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笔者认为,这不失为一种另类的“时尚”。

文化是企业的精神食粮,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使员工实现价值最大化,只有使员工明确企业使命、意愿、企业精神、价值观等企业文化,才能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亲和力,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朝着“成为同行业中最优秀的管理效益型企业”的目标去努力奋斗。而这种“文化”时尚是所有企业所追求的。有人说企业的本质是利润,而这最终的目的站需要靠的不仅仅只有文化,需要科学完善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明确的战略方向,更重要的是员工的配合,而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小视。

何为文化的“时装”?

工作服,不仅仅有劳动保护一种功能,它更是企业文化的“时装” ,是我们企业形象的班服一个重要元素。进入大型商场超市门店,也处处可见制服着装。在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快餐店,见到的也是清一色的统一着装。

为何有这么多部门企业,他们都选择了工作服这一形式,要求统一着装呢?这是因为,制式化的工作服,有助于锻造企业纪律,强化企业文化凝聚力,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营造良好的企业秩序。工作服,凝聚着企业的标准与规范,团体服协调与和谐的团队精神,对外传递着企业尊严与企业信心。

一切源于“创意”

创造,是艺术家的生命,同样,创造也是服装设计的生命,没有创造就没有工作服定做。服装既属于生存文化的范畴,也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服装就是这样处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点上。因此,工作服定做的构思在注重功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设计作品的原创性和艺术性。不管是时装设计,成衣设计还是职业装设计等等都离不开创意。

工作服,藏匿着另一种时尚

工作服定做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它以款式,面料,色彩三要素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工作服定做构思可以从每一个要素出发进行创意,也可以从整体角度出发进行创意,可以用新元素进行创意,也可以常规元素超常理构成进行创意,从而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总之,工作服定做构思要出奇,出新,出彩,要有创造性,体现现代企业的文化,也必将在设计和创作中衍生出工作服的“时尚”。

第四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培塑企业核心价值观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培塑企业核心价值观

按照委党委工作部署,结合宣传处及企业实际,我从“什么是企业文化?为什么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如何加强和改进我系统企业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做一些初步思考。

一、企业文化及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我国经济学界、企业界和学术界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有些观点对立。究其原因:一是研究企业文化的时间太短。我国只是近些年才开始正式讨论企业文化问题,难免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也就难以把握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二是从国外引进时出现了差异。国外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存在不同的流派,我们引进时没有加以区分,导致人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统一。三是研究人员的基础不同。有经济学界的,有哲学界的,甚至还有文学界的。正因为人们来自于不同的研究领域,研究的方法不同,掌握的知识结构不同,理念和信息来源不同,难

- 12利益享受上的相互关系。

(二)什么是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作出选择的道德基础,是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是长期培育积累的产物。它是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是支持员工精神的主要思想保障,它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所有成功企业的文化基因。从中外成功企业的实践看,他们之所以能持续生存发展,一个共同特点是信守企业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经营发展全过程中渗透,并内化为员工的心灵深处,外化为员工的集体行为、习惯和性格,固化为规划、制度和机制,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价值观在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企业文化能否对企业经营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与落实也是企业文化塑造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中国企业真正按照公司性质运作的时间其实很短,能够建立并恪守其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更是寥寥可数,我省也不例外。我们许多企业家并不知道什么是核心价值观,有的以为核心价值观就是将一些时尚流行的管理哲理或警示名言贴在墙上或写在纸上就行了,使企业核心价值观成为绣花枕头。实际上真正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需是企业核心团队或者是企业家本人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是企业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身体力行并坚守的理念。如有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有“诚信”的字眼,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诚信的行为,那么它就不是这家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这个角度说,核心价值观不能够去追求时尚。世界五百强企业有的核心价值观不一定就是你的核心价值观,如创新、以人为本或追求卓越等,它可以是你价值体系的一部分,但并不一定是你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必需是真正影响企业运作的精神准则,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并一旦确定下来就不会轻易改变的价值驱动力。如波音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永为先驱,尽善尽美”;杜邦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安全、健康和环保、商业道德、尊重他人和人人平等”;百事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身体力行”;飞利浦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客户至上、言出必行、人尽其才、团结协作”;福特汽车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客户满意至上,生产大多数人买得起的汽车”等等。因此,各企业都要坐下来认真研究适合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二、为什么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一)新形势为企业文化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1、党中央和省委空前重视文化建设。刚刚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文化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可以说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又一次里程碑似的会议,为全党及各级基层党委如何抓好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孙政才书记在传达全会精神时强

- 56素,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培育出比竞争对手更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能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作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彰显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提升企业的商业荣誉价值。面对竞争,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加强自身发展的能力,这就要借助企业文化建设来改善和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从而获得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贡献巨大。

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靠的不是管理,而是企业文化。企业作为一种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活动主体,其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所以,企业的制度安排和经营战略的选择最终都必然会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必须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企业文化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能否高效发展的极其重要的问题。它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海尔之所能够在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上有创新,就是因为有一整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因而海尔案例是以企业文化为题目进入哈佛案例库的。国外的企业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每年都要拿出大量的经费用于企业文化的塑造,不少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白皮书。我国很多企业很难快速而高效发展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企业文化很糟糕。我们企业中所存在的一些很不好的现象,大都是与我国企业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相关。

(三)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和整体水平不高;有的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企业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不强;企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占领文化传播制高点的任务更加紧迫。

三、如何加强和改进我系统企业文化建设

(一)我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总体情况。 我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基础。2001年时任企工委书记的利华同志就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由于国资委成立后便全力投入大规模的改革攻坚,因此国资委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是近两年特别是来华主任主持工作后正式开始启动并取得长足发展。

总结我系统两年来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了重要的工作日程;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注重科学谋划,工作思路不断清晰;扎实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果。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精神,提升品牌形象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企业文化发展还不够平衡,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问

- 910渠道,为员工学习搭建良好的平台。二是抓管理文化建设工程。要突出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和文化管理。在总结企业管理经验的同时,不断注入优秀文化的管理基因,使企业管理从过去的权利管理、经验管理、制度管理逐步过渡到文化管理上,用文化软实力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助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要构建三个体系。一是组织保证体系。企业要通过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落实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考核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二是行为规范体系。首先,要加强员工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建设,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其次,要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和岗位,最终达到规范成自然、自然成习惯、习惯成文化。三是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是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情况、具体内容、作用效果评估认定的有效形式,只有建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才能助推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向健康方向发展。

四要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切实抓好宣传教育工作。要运用一切宣传形式和宣传手段,加大“文化治企、文化兴企”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坚定企业文化建设的信心与决心。二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工作。企业要站在长远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战略高度,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重要日程。三是切实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线,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以建设“四有”员工队伍为目标,以促进企业发展为目的。四是继续抓好“三提升”活动。通过该项活动,带动企业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五是切实加强文化进取与创新工作。企业文化的进取和创新是企业长久不衰的动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不是简单、僵化地传承,而是去粗取精、螺旋式发展的过程,这样构建起的企业文化才能成为全体员工认同的文化,成为规范员工行为的文化,成为企业凝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源泉。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新课题、新挑战,为我们企业文化战线的同志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作舞台。我们深感责任的重大,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圆满完成企业文化建设各项部署和任务,为增强企业文化建设这个软实力,为进一步推进系统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失的,要追究责任。

- 13 -

第五篇:关于如何建塑企业文化的几点思考

先进的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在我厂以创建学习型企业、建塑具有xx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先进的企业文化也是企业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实现企业与市场的有机结合,通过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基础。只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在生产经营中形成一套积极向上的经营观和企业价值观,满足广大员工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是先进企业和现代化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已成为许多企业实践证明的经验之谈。江总书记在三个代表的论述中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新世纪企业发展的主流。先进企业文化建设强调精神文化的指导作

1、培养人才、提高素质、塑造企业职工美的心灵。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他们和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共同构成企业主体。企业美的本质,就是企业主体思想、情感 、意志、智慧、创造力在企业物质产品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对象化实现。企业主体美体现在心灵上,要有远大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渊博知识、突出的才华、深刻的思想、健康的体魄和优雅的谈吐。主体美应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美的心灵,首先,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是激励我们积极进取的力量,是深化改革、取得市场竞争主动权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建设企业文化的根本。其次,必须着力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要以人为本,重人之本,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为目标,提高职工的文化技能,创造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子,学习型个人,用高素质、高文化层次的员工队伍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第三,注重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将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融入管理之中,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掌握、整合、凝炼和重铸精神文化。把塑造企业共同理想、信念等美的心灵作为企业的动力源,把先进文化灌输于企业主体心中,突出企业文化在人思想上的重要作用,使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管理中形成优化并使之真正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大力量。

2、将美的机制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完善细化制度。美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对客观世界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的认识、掌握和运用,在企业管理这种社会经济活力中,也必然存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规律的不断探索和运用,这实际上也就是运用美的规律来管理企业。要重视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和方法,结合本企业优秀传统和作用,形成独特的、适合自已的管理制度。海尔OEC张瑞敏曾将管理模式归纳为: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 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 海尔管理的模式。所以汲取中外管理精华并创新,是建设美的制度的关键。

3、重视造就艺术的现代企业、生产物美质优产品。今天,我们正从满足物质需求迅速过渡到创造满足心理需求的企业产品发展阶段。现代市场从理性层面和 感性层面都受到美学冲击,要造就发展艺术化的现代企业,必须将重点放在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上。企业生产物美质优产品不仅满足消费者的社会需要,也为企业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和壮大。我国著名家电企业海尔集团正是这种艺术化企业的典范,它不仅质量、性能好,而且凝聚着现代尖端的科学技术水平。海尔在向社会提供美的物质产品同时,还提供了优秀海尔企业文化精神产品,我们厂在取得ISO9002认证以后,经过不断技术创新,必将走向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这也是先进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

4、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建设美的企业环境。中国的美学观一直将和谐作为美。现代企业作为社会细胞,其内外与自然界、社会、人的和谐也十分重要。传统上历来重视人格的完善。自我价值的实现及人在整体中的和谐关系。重节俭、和为贵、诚实守信,强调仁爱和宽容等,都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企业追求内外和谐关系的基础。只有企业的人与社会、自然界和谐,才能建设出美的企业环境。从企业文化审美塑造出发。应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建立企业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这种和谐指企业内部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与分配、比较广泛的民主管理等,形成人性化的氛围。二是建立舒适美观生产环境。把改造厂容厂貌、优化劳动环境作为树立企业形象的大事来抓。美化生产流程,使人和设备达到最佳搭配,并充分考虑人的能力和心理 。创造一种愉悦、明快的环境和氛围,使员工在劳动中得到美的感受。三是营造浓厚的文化环境。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情感活跃、增长知识、有良好信誉的群体文化,增强并提升企业凝聚力。四是重视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要全面规划、加大投入,不断建设天地人合一的企业自然环境,从营造优美的环境出发,保护和恢复企业范围内生态环境和原始自然美,使企业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诗朗诵串词范文下一篇:说明文原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