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现场救护技术

2022-07-18

第一篇:急救现场救护技术

急救-现场救护技术

急救常识培训教材系列之三:

现场救护技术

一、止血

(一)止血的适用情况

1、基本情况

血液对于人的正常生理非常重要。成年人正常时全身的血液占体重的8%。当伤口小、出血量少时,伤者全身情况无明显变化。当损伤后失血量超过全部血量的20%时,就会出现脸色苍白,手脚发凉,脉搏细弱等休克表现;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外伤发生后,失血的速度越快,对人的生命威胁越大,几分钟内失血1000毫升就可致人死命。所以,在急救现场根据伤口的部位、大小、深度以及出血的颜色、速度,迅速判断出血的性质,决定止血方法,是挽救伤员生命的关键。

如果伤口内随心跳节律一股股喷射而出鲜红色的血液,这种情况为动脉出血;如果伤口内出血速度较慢,血色暗红,持续涌出则为静脉出血。

2、生活中常用的止血物品

生活中常用的止血物品有创口贴、毛巾、手绢、衣物、床单、纱布等。 以下介绍的是现场急救中外出血的止血方法(脏器破裂造成的内出血则必需经医院手术治疗),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和填塞止血法等。

(二)止血的方法(边讲解边示范)

1、加压包扎止血法

1 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这种方法用于四肢的小动脉以及静脉、头皮下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注意:覆盖伤口或创面的物品(手绢、衣物、敷料、毛巾等)要尽可能清洁,表面无明显污物,目的是尽量减少伤口的感染机会。因为环境中存在大量致病菌和有害物质,尤其是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等特殊致病菌进入人体,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生命危险。

2、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出血区域近侧动脉干,暂时性控制出血。压迫点应放在易于找到的动脉径路上,压向骨骼方能有效。

头、颈部出血,常可指压颞动脉、颌动脉、椎动脉;【颌面部的出血举例讲解】

上肢出血,常可指压锁骨下动脉、肱动脉、肘动脉、尺、桡动脉;【尺、桡动脉的出血举例讲解】

下肢出血,常可指压股动脉、胫动脉。

注意:(1)做颈动脉压迫时,不要同时压迫双侧颈动脉,以免造成脑部缺血。患者可出现晕厥、摔倒等。(2)手掌及手指出血时,要同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才能达到止血效果。如果仅压迫其中的一条血管,不能起到止血目的。(3)手指出血时,要同时压迫手指两侧的指动脉,否则止血效果不好。

3、止血带法

2 止血带的使用,一般适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并常常在采用加压包扎不能有效止血的情况下,才选用止血带法。

(1)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目前有人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侧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

(2)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

(3)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

注意:(1)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肢体上,可先用毛巾、布料、衣物包裹肢体,再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皮肤。(2)使用止血带时,应有明显标记,要注明止血带使用的时间或血流阻断的时间,以便患者离开现场后,便于其他人了解情况,及时放松止血带,防止因肢体长时间阻断血流而出现肢体出血坏死。一般每隔30分钟放松止血带2-3分钟。放松止血带时,如果出血不止,可用手指压迫动脉临时止血。(3)放松止血带后如果需要再次使用止血带,应该将其向近端移动数厘米,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缠扎,以免损伤局部软组织。(4)尽量不使用普通布带作止血带,因为布带(及其他物品)无弹性,绞松了不起作用,绞紧了容易损伤局部组织。

4、填塞止血法

广泛而深层软组织创伤,腹股沟或腋窝等部位活动性出血以及内脏实质性脏器破裂,如肝粉碎性破裂出血。用无菌的棉垫、纱布等,紧紧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进行加压包扎,松紧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宜。

3

二、包扎

(一)包扎的适用情况

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相反,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伤害、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材料有绷带、三角巾等。

(二)包扎的方法(边讲解边示范)

1、绷带包扎的方法

(1)环行包扎法:适用于额部、手腕和小腿下部粗细均匀的部位。 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圈、第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这样固定更牢靠些。最后用粘膏将尾固定,或将带尾剪开成两头打结。

(2)螺旋形包扎法:用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段和手指。

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固定,然后上缠每圈盖住前圈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成螺旋形。

(3)“8”字包扎法:适用于关节部位包扎。

一圈向上,再一圈向下,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周相交叉,并压盖前一圈的1/2。

2、三角巾包扎法

(1)头部包扎法帽式头部包扎:将三角巾底边向上反折3厘米后平放于前额处,将两角在头后交叉,顶角与两角拉至前额打结。

4 (2)三角巾上肢包扎:将三角巾一底角打结后套在伤手上,另一底角过伤肩背后拉到对侧肩的后上方,顶角朝上,由外向里依次包绕伤肢,然后,再将前臂屈到胸前,两底角相遇打结。

(3)三角巾肘、膝关节包扎法:根据伤情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度的长条,将中点部分斜放于关节上,两端分别向上、下缠绕关节上下各一周并打结。

(三)包扎的注意事项:

1、打好绷带的要领是,不要过紧,也不能过松。不然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良或松得固定不住纱布。如果没经验,打好绷带后,看看身体远端有没有变凉,有没有浮肿等情况。

2、打结时,不要在伤口上方,也不要在身体背后,免得睡觉时压住不舒服。

3、在没有绷带而必须急救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撕成窄条),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

三、固定及搬运

(一)固定及搬运的适用情况

固定术不仅可以固定骨折,防止骨折断端移位,还能对关节脱位、软组织的错裂伤起到固定、止痛的效果。良好的固定还可以减少血管神经的继发性损伤,便于伤员搬运。搬运方法若不得当,可能造成伤员终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要采用正确的固定及搬运方法。

1、适应证:四肢的骨关节损伤,包括骨折脱位、神经血管损伤、严重的软组织错裂伤;脊椎骨折、脊髓损伤。

2、禁忌证:大出血休克,须先止血、输液,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进行固定。

5

(二)固定及搬运的方法(边讲解边示范)

1、固定的方法

(1)上臂固定:患者手臂屈肘90°,用两块夹板固定伤处,一块放在上臂内侧,另一块放外侧,然后用绷带固定;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夹板放在外侧加以固定;固定好后,用绷带或三角巾悬吊伤肢;如果没有夹板,可先用三角巾悬吊,再用三角巾把上臂固定在身体上。

(2)前臂固定:患者手臂屈肘90°,用两块夹板固定,分别放在前臂内外侧,再用绷带缠绕固定;固定好后,用绷带或三角巾悬吊伤肢。

(3)大腿的固定:将伤腿伸直,夹板长度上至腋窝,下过足跟,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大腿内外侧,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如无夹板,可利用另一未受伤的下肢进行固定。

(4)小腿的固定:将伤腿伸直,夹板长度上过膝关节,下过足跟,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小腿内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如无夹板,可用另一未受伤的下肢进行固定。

(5)脊椎的固定:脊椎骨折不得用软担架和徒手搬运,以免加重损伤。颈椎骨折时,伤员应仰卧,应尽快给伤员上颈托,无颈托时可用沙袋或衣服填塞头,颈部两侧,防止头左右摇晃,胸椎骨折应平卧,腰椎骨折应俯卧于硬板上。不要使脊柱受牵拉、挤压和扭曲的力量。

(6)颈部固定:用颈托固定,或用硬纸板、衣物等做成颈托而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胸腰部固定:胸腰部用沙袋、衣物等放至身体两旁,再用绷带固定在担架上,防止身体移动。怀疑脊椎损伤,切忌扶伤员行走或躺在软担架上。

2、搬运伤员的技术

6 (1)单人搬运法:适用于伤势比较轻的伤病员,采取背、抱或扶持等方法。可分为【扶行法】、【背负法】、【抱持法】等,做法见图示。

(2)双人搬运法:适用于神志清醒、足部损伤而行走困难的伤者。不影响伤病时,可用【椅拖式】或【拉车式】,做法见图示。

(3)三人或多人搬运法:对疑有胸、腰椎骨折的伤者,应采用三人或多人配合平托式搬运。一人托住肩胛部、一人托住臀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双下肢,,多余三人时可对面站立,共同使力,做法见图示。

(5)搬运脊柱、脊椎损伤者方法:凡脊柱、脊髓损伤者,放在硬板担架上后,须将其身体与担架固定牢固,尤其颈椎损伤者,头颈部两侧必须放置沙袋、枕头、衣物等进行固定,限制颈椎各方向的活动,然后用三角巾等将前额连同担架一起固定,再将全身用三角巾等与担架固定在一起。

(三)固定及搬运的注意事项

1、先止血、包扎、固定,然后搬运。伤病员四肢骨折时,由于骨折断端比较锋利,容易刺破血管和刺伤毗邻的神经,前者损伤易出现大出血,后者损伤易出现相应的肌肉和肢体的瘫痪,这两种状况对于伤病员来说都是致命的二次伤害。

2、昏迷伤员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3、颈椎伤应有人协助牵引、固定伤病员头部。

4、脊椎、脊髓伤要避免伤病员身体弯曲、扭转,忌用一人抬肩、一人抱腿的错误搬运方法。应平抬平放,并宜用平板担架和仰卧姿势。

5、搬运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伤病员伤情的变化,并随时调整止血带和固定物的松紧度,防止皮肤压伤和缺血坏死。如发现伤病员出现面色苍白、头昏、

7 眼花、血压脉搏减弱、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应暂停转送,就地实施抢救。

8

第二篇:红十字救护员现场急救知识培训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她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2、现代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在 危重急症、意外伤害 外环境下,由第一目击者对伤病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措施以争取有利的继续救治时间,减少伤残和后遗症。

3、“第一目击者”是指 能够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 的人。

4、在紧急情况下要求救护员通过实地感受、眼看、耳听、鼻闻等方式来对异常情况做出判断的。

(判断危重病情:意识,,呼吸,循环体征,瞳孔大小及反应,检查。)

5、救命的黄金时刻为 4到6分钟之内。

6、在实施心肺复苏时,通常用 仰头抬下颌法打开气道,对成人打开气道时,要使下颌尖 与 耳垂尖 连线垂直于地面。

7、判断病人有无呼吸采用一看、二听、三感觉。整个过程保证10秒之内。

8、成人判断心跳触摸 颈 动脉;儿童判断心跳触摸 肱 动脉;婴儿判断心跳触摸 肱动脉;对非专业人员不作要求。

9、“生命链”中的四个早期为呼救 、人工呼吸,心脏按压 、电击除颤 、 专业医护救治。(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

10、正常成人每分钟心跳60到100,每分钟呼吸 20次。

11、呼吸心跳停止后,脑细胞发生缺血、缺氧,超过 10分钟,脑功能即不能恢复。

12、在施行心肺复苏过程中,操作不得超过秒,终止CPR的决定权取决于专业救护人员判定死亡 。

13、呼吸道由 鼻、咽、喉、气管、和 支气管 及分支组成;肺是 呼吸系统 的器官。

14、成人、儿童人工呼吸常用法,其次为法,婴儿采用法。

15、成人口对口吹气,每 5 秒钟吹气一次,每次吹气持续1-1.5 秒以上,每分钟吹 30次。

16、异物吸入气道时,病人常以 v手势求救。

17、气道梗塞施以海氏手法时,腹部冲击的部位是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方2横指处;胸部冲击的部位是气道 。

18、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成人及儿童在胸骨正中靠下的位置、婴儿在乳头连线中间(胸骨中下1/3交界处) ;胸外按压次数为每分钟 100次,按压深度成人4--5 厘米、儿童2--3 厘米、婴儿 2 厘米。

19、单人心肺复苏时吹气与按压之比成人为 2:30 ,儿童婴儿双人操作时为。

20、目击有人突然意识丧失、无脉搏,对伤病员实施胸外叩击除颤救护的时间,应在之前,叩击部位在。

21、心肺复苏ABC中,A为 打开气道 、B为 人工呼吸 、C为胸外心脏挤压 。

22、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英文缩写为 AED , 一般使用于成人,儿科病人需要

使用时需在岁以上。

23、创伤救护包括止血、 包扎、 固定和 搬运四项技术。

24、成人血液占自身重量的7-8% ,6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 3600毫升的血液。

25、出血根据血管类型的不同可分为 动脉 出血、 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 出血三种类型。

26、外伤出血的止血方法,主要有 压迫止血 、加压包扎止血、间接压迫止血和等。(指压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27、包扎伤口是外伤救护的重要一环,它可以起到、、、的作用,有利于。

28、骨折的类型有开放性骨折 和 闭合性骨折 ;根据骨折程度将骨折分为、、三种。

29、骨折的专有表现有、和。

30、脊柱骨折移动时采用 上脊柱板多人 搬运方法;骨盆骨折移动时采用搬运方法;在狭小的空间采用法对病人进行搬运。

二、是非题:

1、刀伤的急救处理时首先要拔出刺入体内的刀具。 ()

2、使用止血带者应记录上止血带时间,并每隔1.5小时放松一次。( )

3、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部位为心前区。()

4、为避免损伤桡神经,上肢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臂的上1/3。( )

5、腹部开放性损伤后肠管外露,原则上要回纳肠管后再行包扎。( )

6、口对口吹气时用力要适当,过度通气不必要,而且有害。( )

7、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与松开的时间相等,松开时手掌应抬起

离开胸壁。( )

8、按最新规定,非专业救护售货员在施行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比,单人操作为15:2,双人操作为5:1()

9、救护人员在对骨折伤员进行固定前,不应对断骨进行复位。()

10、肢体断离后,离体肢体应清洗干净后随伤病员一起转送。 ()

三、简答题:

1、凡遇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时需要着重告知对方哪些情况?

(1) 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

(2) 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神志不清、昏倒在地、心前区剧痛、大出血、呼吸困难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以及过去的病史与本次发病有关的部分;

(3) 病人家庭或发病现场报道场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点,最好是在有明显醒目标志处;

(4) 意外灾害事故还需说明伤害性质、受伤人数等情况。

2、气道异物梗塞时伤病员有哪些表现?

梗阻发生时,患者常立即作出双手呈“V”字状紧按胸骨上段,表情紧张,很快脸色、嘴唇青紫,接着瘫软倒地,甚至伴发抽搐现象。

3、在实施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指按压手法)?

第三篇:实用现场急救技术试题及答案

1、构成膝关节的骨有:d A.股骨和胫骨 B.股骨、胫骨、腓骨 C.股骨、腓骨、髌骨 D.股骨、胫骨、髌骨

2、.包扎止血法不能用的物品是d A.绷带 B.三角巾 C.止血带 D.麻绳

3.小儿心肺复苏循环支持中,以下哪项不对d A.儿童、婴儿触摸肱动脉判断心跳是否存在

B.若无循环体征或伴灌注不良且心率<60次/分时应给予胸外按压

C.儿童胸外心脏按压采用单手胸部按压技术 D.婴儿胸外心脏按压深度1.5~3厘米 4.搬运昏迷伤员时应取的体位是c A.仰卧位,下肢屈曲 B.侧卧位,下肢屈曲 C.侧卧位,头偏向一侧 D.仰卧中凹位

5.有关骨折处理,不正确的是d A.前臂骨折可用夹板固定 B.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固定于胸廓 C.下肢骨折可以和另一腿一起固定 D.开放性骨折可以将骨折端还纳 6.开放性气胸的急救,首先要:d A.肋间插管引流 B.胸探查

C.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D.迅速封闭胸壁创口

7.抢救过敏性休克时,应首先选用:d A.多巴胺 B.地塞米松 C.异丙嗪 D.肾上腺素

8.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区别是:c A.毛细血管脆性实验阳性 B.紫癜呈对称分布 C.血小板正常 D.有过敏史

9.大面积严重烧伤病人转运前首先应:c A.持续中心静脉压测定 B.彻底清创

C.建立静脉输液途径

D.消毒敷料包扎创面以免再污染 10.挤压伤不常发生于:d A.肺 B.心 C.膈肌 D.空虚的膀胱

11.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

D.环状软骨压迫法

12.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两次心跳检查之间应:a A.先给予约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 B.行12导心电图检查 C.建立深静脉通道 D.准备电除颤

13.用绷带包扎上下粗细不等的肢体时应当选用( )方法比较合适c A.环形包扎 B.八字包扎 C.螺旋反折包扎 D.蛇形包扎

14.支气管哮喘转送注意事项哪个不正确d A.吸氧

B.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C.途中严密观察神志、呼吸、血压、心率、心律等变化 D.给予强心药

15.胸外电除颤时,两电极板应分别置于c A.胸骨右缘锁骨下方,胸骨左缘第2肋间 B.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第3肋间 C.胸骨右缘锁骨下方,左侧乳头外下方 D.胸骨右缘第3肋间,心尖区

16.下列哪项不属于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b A.颈动脉搏动 B.面色由紫绀转为苍白 C.出现自主呼吸 D.瞳孔恢复对光反射

17.左前臂有一3公分长的伤口,见渗血,适宜的止血方法是d A.指压伤口近心端 B.加压包扎止血法 C.止血带止血法 D.加垫屈肢止血法 18.夏天在户外,什么情况下最易中暑:a A.高温天气

B.桑拿天,空气湿度大 C.户外活动长达3小时 D.每天喝水太少

19.男性,35岁,体重60kg,烧伤总面积为60%,伤后第一个8小时所需晶、胶体量是:b A.1700ml B.2700ml C.3400ml D.3600ml 20.用于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为:b A.加压包扎止血法 B.指压止血法 C.抬高肢体止血法 D.填塞止血法

21.支配腮腺分泌的神经为:c A.面神经 B.三叉神经 C.舌咽神经 D.迷走神经

22.下列属于上肢骨的是:b A.胸骨 B.肱骨 C.髋骨 D.椎骨

23.男性生殖腺是:a A.睾丸 B.附睾 C.前列腺 D.精囊腺

24.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a 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C.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D.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25.影响除颤成功的因素有b A.代谢性碱中毒 B.室颤波波幅大小 C.是否使用呼吸兴奋剂 D.是否行亚低温治疗

26.下列烧伤急救原则中,正确的是:b A.应就地给予清创术 B.立即消除烧伤原因

C.凡有烧伤者,一律用哌替啶止痛 D.热液烫伤者,不能用冷水浸泡

27.有关热射病的急救原则,以下哪一项不正确:c A.迅速降低患者过高的体温是急救的关键 B.目前多主张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同时进行

C.待肛温降至37℃时,应停止药物降温,暂停物理降温 D.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吸氧

28.大面积烧伤现场急救时,下列哪种情况最需要气管切开后方可安全转院d A.呼吸道烧伤 B.严重休克 C.头部烧伤 D.上呼吸道梗阻

29.Ⅲ度烧伤,下列正确的是d A.痛觉迟钝 B.有水疱 C.没有焦痂形成 D.留有瘢痕

30.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止血方法是:d A.指压法 B.加压包扎法 C.填塞止血法 D.止血带止血法

31.救治者对有脉搏婴儿和儿童患者只人工呼吸而不需要胸外按压的频率为a A.12-20次/分 B.8-10次/分 C.10-12次/分 D.6-12次/分

32.颅脑损伤的早期病理反应是a A.肿胀 B.缺血 C.淤血 D.充血

33.为保持颅脑创伤病人的大脑灌注压,应保持收缩压为d A.80-90mmHg B.90-100mmHg C.100-110mmHg D.110-120mmHg 34.特殊病人的搬运时,下列哪项不妥b A.昏迷伤员侧卧或俯卧于担架上,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引流

B.腹部内脏脱出的伤员双腿屈曲,将脱出的内脏要送回腹腔,以防感染

C.骨盆损伤伤员仰卧于门板或硬质担架上,膝微曲,下部加垫 D.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时,应严防颈部和躯干前屈或扭转,应使脊柱保持伸直

35.有关骨折急救处理时妥善固定的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使移位的骨折得到适当的调整

B.避免骨折端在搬运过程中加重软组织损伤 C.止痛可以防止休克 D.减少骨折端出血

36.多发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c A.骨折 B.脏器破裂 C.脏器衰竭 D.出血

37.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特点哪一项不正确:c A.发病率高 B.病程短 C.病死率高

D.夏秋季节发病率高

38.下列哪些情况不适宜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d A.触电休克 B.溺水

C.心跳呼吸骤停者 D.SO2中毒者

39.下列哪项不属于热烧伤:d A.热水烫伤 B.热气烫伤 C.火焰烧伤 D.电烧伤

40.对开放性气胸患者应采取哪种措施:b A.应用简易人工呼吸器 B.密封包扎伤口 C.胸腔闭式引流 D.迅速减压

41.通过梨状肌下孔的神经有:a A.坐骨神经 B.髂腹下神经 C.闭孔神经 D.股神经

42.关于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叙述正确的是:a A.颈曲和腰曲凸向前 B.颈曲和腰曲凸向后 C.腰曲和骶曲凸向后 D.胸曲和腰曲凸向后 43.在成人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的频率为c A.6-8次/分 B.8-10次/分 C.10-12次/分 D.12-15次/分

44.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200J B.300J C.360J D.150J 45.急性脑卒中转运的注意点哪项不正确d A.及时转送医院十分重要

B.应用甘露醇等渗透性脱水剂过程中,其用量及药液滴速应视心功能而定

C.脑血管意外的病因鉴别往往需要CT确定,院前不宜贸然使用止血药或扩血管药

D.转送途中不需要注意监测生命体征 46.有关指压止血法,以下哪项错误d A.头顶部出血压迫颞浅动脉 B.颜面部出血压迫面动脉 C.肩、腋部、臂出血压迫肱动脉

D.颈部、面部、头顶部出血压迫颈总动脉

47.成人窒息的站位急救,一般为快速向上、向后用力冲击患者上腹部d A.1-2次 B.2-4次 C.4-6次 D.6-8次

48.热衰竭的发病机理是:b A.热量蓄积,体温升高 B.脱水,循环衰竭 C.电解质紊乱,肌肉痉挛 D.头部温度升高,脑血管扩张

49.休克患者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b A.少灌少流,灌多于流 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C.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D.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50.水是人体内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约占体重的:b A.50% B.60% C.70% D.75% 51.不属于长骨的是:a A.肋骨 B.掌骨 C.趾骨 D.指骨

52.( )是骶丛的分支d A.股神经 B.闭孔神经 C.耳大神经 D.坐骨神经

53.脊柱的正确说法的是:b A.由全部椎骨、骶骨及尾骨构成 B.成人有四个生理弯曲 C.颈曲和腰曲向前突出 D.脊柱只能作屈、伸运动

5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救援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应b A.心前区叩击

B.先行约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再行除颤 C.不需要其他处理,立即进行电除颤 D.先给予静脉推注胺碘酮再除颤 55.创伤伤员体位不正确的选择是b A.脊柱骨折伤员仰卧时避免过度后伸位 B.颅脑伤、颌面部伤取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 C.胸部伤取半卧位或伤侧向下的低斜坡卧位 D.腹部伤取仰卧位,膝下垫高使腹壁松弛 56.下列哪项不是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c A.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B.恢复自主呼吸 C.瞳孔散大

D.皮肤颜色、温度改善

57.在昏迷和呼吸心搏骤停的患者中,气道阻塞最多见的原因是c A.呕吐物 B.气道分泌物 C.舌根后坠 D.喉痉挛

58.反映早期休克比较敏感的指标是b A.血压 B.脉搏 C.皮肤温度 D.尿量

59.大面积烧伤早期发生的休克,多为:c A.神经源性休克 B.心源性休克 C.低血容量性休克 D.过敏性休克c 60.毒蕈中毒最严重的类型是: A.胃肠毒型 B.神经型 C.肝肾损害型 D.精神失常型

61.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c A.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至少3cm C.至少5cm D.至少6cm 62.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a A.500-600ml B.600-700ml C.400-500ml D.800-1000ml 63.2005年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为a A.超过1秒 B.小于1秒 C.与呼气时间等同 D.快速用力吹气

64.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a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65.处理急性口服中毒昏迷患者不宜采取a A.催吐 B.洗胃 C.导泻 D.利尿

66.胸部外伤后最常见的两种症状为b A.胸痛和休克 B.胸痛和呼吸困难 C.呼吸困难和咯血 D.休克和咯血

67.绷带包扎顺序原则上应为

A.从上向下、从左向右、从远心端向近心端 B.从下向上、从右向左、从远心端向近心端 C.从下向上、从左向右、从远心端向近心端 D.从上向下、从右向左、从近心端向远心端 68.治疗开放性创伤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a A.清创缝合 B.包扎 C.抗生素 D.输液

69.溺水进行现场急救时:a A.首要措施是进行人工呼吸 B.首要措施是电除颤

C.清除呼吸道内误吸入的水份 D.可给予5%GS静点

70.院前处理突发昏迷首先选择:b A.呼叫120急送医院 B.行心肺复苏术 C.测量血压 D.检查瞳孔

71.( )是迷走神经的分支b A.眼神经 B.喉返神经 C.舌神经 D.上颌神经

72.不属于昏迷的院外救护措施为b A.合适的体位 B.畅通气道 C.禁食 D.骨折复位

73.当一个人突然晕倒在地,以下哪项做法不妥d A.必须快速判断现场是否安全

B.采取“轻拍重喊” 判断病人是否有意识

C.病人的头部或颈部有明确外伤或有可疑外伤,决不能摇其头部 D.一旦病人神志不清,应尽快搬动病人并送至医院 74.以下那种情况不属于多发伤a A.颅骨骨折+颈椎损伤 B.腹腔内出血+肾破裂 C.骨盆骨折+股骨干骨折 D.肋骨骨折+右臂骨折

75.现场急救多发伤病人时,什么样的病人应优先转运b A.已死亡的病人

B.伤情严重但救治及时可以存活的伤员 C.骨折已固定者

D.经救治后伤情已基本稳定

76.遇有小腿骨折的伤员,周围寻找不到固定材料,现场处理方法是b A.用衣服包扎 B.固定于另一侧下肢 C.屈膝固定于同侧大腿 D.立即送往医院 77.前臂骨折进行固定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将上肢置于功能位 B.夹板长度不能超过腕关节 C.先固定骨折下端再固定骨折上端 D.先固定骨折上端再固定骨折下端 78.电流击伤对人的致命作用是:a A.引起心室颤动 B.诱发心动过速 C.导致心室血流减慢 D.造成心肌缺血

79.下列哪项不是脂溶性维生素:b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E 80.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包括:c A.低温疗法、脱水疗法、激素疗法 B.呼吸兴奋剂、循环兴奋剂、电除颤 C.开放气道、人工通气、人工循环 D.去除病因、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81.脊柱的连接不包括:d A.椎间盘 B.前纵韧带 C.后纵韧带 D.骶结节韧带

82.昏迷的主要特征是d A.意识丧失

B.对外界刺激减缓或无反应 C.大小便失禁 D.以上均是

83.对急危重病进行现场快速评估判断以下哪项不对a A.对婴儿轻拍面颊观察其有否出现哭泣等反应来判断意识 B.通过一看、二听、三感觉方法来判断判断病人自主呼吸是否存在

C.触摸桡动脉脉搏了解病人脉率及脉律及动脉搏动是否存在 D.如神志清肢体不能活动要警惕脊髓损伤,注意制动保护 84.动脉出血止血方法正确的是c A.指压远心端 B.指压出血部位 C.指压近心端 D.清水冲洗包扎

8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现场急救基本技术:a A.清创 B.止血 C.包扎 D.固定

86.地震时引发的哪种次生灾害最严重:a A.火灾 B.疾病 C.饥荒 D.粉尘

87.可引起血压升高的毒物是:d A.砷类 B.氰化物 C.强酸 D.樟脑

88.诊断心跳骤停,准确而快捷的依据是a A.颈动脉搏动消失 B.瞳孔散大、固定 C.心音、呼吸音消失 D.心电图呈直线

89.异物插入体内,现场应立即:c A.拔出异物,填塞止血后送往医院 B.拔出异物,加压包扎止血后送往医院

C.不拔除异物,采取简单固定包扎措施后送往医院 D.不要延误,立即将伤员送往医院 90.热射病的发病机理是:a A.热量蓄积,体温升高 B.脱水,循环衰竭 C.电解质紊乱,肌肉痉挛 D.头部温度升高,脑血管扩张 91.循环评估以下错误的是b A.呼吸道通畅、呼吸稳定后,立刻了解脉搏情况

B.如果病人清醒,外周动脉搏动触诊清楚,仍有必要行颈动脉触诊

C.如果在颈部不能触及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D.四肢皮肤苍白湿冷提示有休克

92.多发伤伤员出现下列情况,应首先抢救d A.开放性气胸 B.休克

C.四肢开放性骨折 D.昏迷

93.呼吸道梗阻现场急救方法不包括c A.用力咳嗽 B.腹部冲击法 C.气管插管法 D.牵舌法

94.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不包括:c A.吸氧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包扎止血 D.脱水降颅压

95.关于结扎止血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结扎止血带前,应先加衬垫

B.手断离后,止血带应结扎在上臂的中段 C.每隔40~50秒,放松2~3次 D.标明结扎止血带的时间

96.采用手掌法计算小面积烧伤,是以患者的手掌进行估算,五指并拢的掌面为体表面积的:a A.1% B.2% C.3% D.5% 97.灾难现场面对大批伤员时,第一步关键的救援措施就是:b A.快速转运伤员 B.快速检伤分类 C.确定救治场所 D.确定救治措施

98.在全国通用的烧伤补液公式中,下列正确的是:d A.面积是Ⅰ、Ⅱ、Ⅲ度烧伤面积之和 B.胶体液首选是全血

C.第一个8小时应输入总量的1/3 D.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的比例是0.5:1,重者1:1 99.用九分法计算成人烧伤面积,下列错误的是:d A.头颈部9% B.两上肢18% C.躯干27% D.两臀部9% 100.对下列哪种胸部损伤的伤员,应优先抢救d A.胸部挫伤 B.肋骨骨折 C.开放性气胸 D.张力性气胸

第四篇:“创伤现场救护技术”教案吴彩敏专题

“创伤现场救护技术”教案

吴彩敏

课题:创伤救护技术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日期: 2013年2月28日 教学课时:2学时

前修课程:心肺复苏技术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目的:掌握创伤救护技术的止血方法

熟悉常用的包扎方法和注意事项

了解处理鼻子出血的方法 重点:创伤救护技术的各种止血方法 难点:常用的包扎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引言: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创伤现场救护技术

遇到出血、骨折的伤病员,救护人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做好自我保护,迅速检查伤情,快速处理伤病员,同时呼叫急救人员。

1. 止血技术

出血,尤其是大出血,属于外伤的危重急症,若抢救不及时,伤病人会有生命危险。止血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四种,使用时根据创伤情况,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将几种止血方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目的。

指压止血法 直接压迫止血:用清洁的敷料盖在出血部位上,直接压迫止血。 间接压迫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填塞止血法

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果没有,用干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重点提示: 救护员和志愿者只能填塞四肢的伤口。

止血带止血法

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段,此法为止血的最后一种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使用的材料、止血带的松紧程度、标记时间等问题。

重要提示:

如遇到有大出血的伤病人,一定要立即寻找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迅速用较软的棉质衣物等直接用力压住出血部位,然后,拨打急救电话或场馆急救网点的电话,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 包扎技术

快速、准确地将伤口用自粘贴、尼龙网套、纱布、绷带、三角巾或其他现场可以利用的布料等包扎,是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减轻疼痛的作用,有利于转运和进一步治疗。

绷带包扎

①手部“8”字包扎

它也同样适用于肩、肘、膝关节、踝关节的包扎。

②螺旋包扎

适用于四肢部位的包扎,对于前臂及小腿,由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效果会更好。

三角巾包扎

①头顶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部外伤的伤员。

②肩部包扎:适用于肩部有外伤的伤员。

③胸背部包扎:适用于前胸或后背有外伤的伤员。

④腹部包扎:适用于腹部或臀部有外伤的伤员。

⑤手(足)部包扎:适用于手或足有外伤的伤员,包扎时一定要将指(趾)分开。

⑥膝关节包扎:同样适用于肘关节的包扎,比绷带包扎更省时,包扎面积大且牢固。

重点提示:

在事发现场,志愿者遇到有人受伤时,应尽快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伤病员进行简单包扎,然后急救人员。

知识拓展:

处理鼻出血的口诀:

小明有个坏习惯,每天抠鼻好几遍。 鼻子出血一大片,头后仰、大声喊。 快用冷水冲额头,再把棉花塞里边。 阿姨来了忙制止,这些都是旧手段。 低头张嘴捏鼻孔,防止窒息很安全。 十分钟、看一看,制止不住去医院。 坚决改掉坏习惯,健康成长记心间。

课后反思

得:学生学习到了常用的止血方法和包扎技能,并能灵活运用。 失:平时互相练习机会较少,长时间不练会容易忘记。 改:加强知识的巩固和复习,让技能成为长期的记忆。

第五篇:急救手册之创伤救护

创伤救护

[概述]

一、概念:创伤是指各种因素造成机体的损伤。轻者造成体表的损伤、疼痛、出血;重者造成功能障碍、残废、甚至死亡。

二、分类:按照皮肤完整与否分为开放性(不完整)和闭合性损伤(完整)。

复合伤:不同致伤原因同时或相继造成的不同性质的损伤。 多发伤:同一致伤原因同时或相继造成多个部位的损伤。

三、现场救护目的:保护伤口、减少出血、维持生命、固定骨折、防止或延缓伤情恶化、便于快速转运。

四、原则

1.先判断伤员和自身是否安全,自己尽可能先有保护性措施。 2.全面、重点了解伤情,迅速准确查体。

3.判断意识、呼吸、循环体征,检查伤口、头、脊柱、胸腹、四肢包括患肢的感觉、运动和血循环,并及时呼救。

4.动作轻、快、准,防止加重损伤。

5.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不可忽视沉默的伤员。 6.对出血者迅速进行有效的止血。 7.包扎(头、胸腹、四肢);固定(颈椎、胸腰椎、四肢),再次检查患肢的感觉、运动和血循环。

8.加强人文关怀,保存好伤员的物品。 9.必要时及时转运。

[止

血]

一、概述

血液是维持人体生命的中药物质。成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8%。止血是创伤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

二、出血的分类

1.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后,血液留于体内,体表看不到出血,常常易被忽视,所以只要怀疑有内出血者(有失血的全身表现),强调绝对静卧休息、制动、镇静,防止加重损

伤。必须重视病情,必要时进行CPR,要及时呼救和转运就医。 2.外出血:外伤后血管破裂、血液流出体外。

三、失血的全身表现: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手足湿冷、乏力、心慌气紧、脉搏细速、表情淡漠、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四、止血材料

最好用无菌敷料、止血带,紧急情况下可选用相对干净的材料(毛巾、衣物等)。

五、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血运,是一种短暂的止血(10~15分钟)方法,用于出血量较多的伤口,有快速止血的作用。 要点:患肢抬高;位置准确;力量适中。 各部位的指压止血方法(见图): 1)颞浅动脉压迫点:

用于头额部的出血,压迫同侧耳屏稍前方的颞浅动脉。(4-1)

2)面动脉压迫点:

面部出血时,压迫同侧咬肌前缘与下颌骨相交处的面动脉。(4-2) 3)肱动脉压迫点:

上肢(上臂远段及以远)出血,在上臂中段内侧向后外压迫肱动脉。(4-3) 4)尺、桡动脉压迫特点:

腕、手部的出血,压迫腕部掌面两侧的尺、桡动脉。(4-4) 5)指掌侧固有动脉压迫点:

手指的出血,压迫同指根部两侧的指掌侧固有动脉。(4-5) 6)股动脉压迫点:

下肢大出血时,用拳头或掌根压迫同侧腹股沟韧带中点偏内侧下方的股动脉。(4-6) 2.包扎(加压包扎)止血:

用敷料或棉垫直接压住伤口或伤口周围(伤口又较深的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时),再用绷带或三角巾进行包扎或加压包扎来止血。

要点:1)套高患肢。2)伤口浅表的异物予以去除后包扎,刺入体内的异物予以保留,骨折断端外露时,伤口周围加垫后间接加压包扎。3)敷料覆盖超过伤口边缘3cm以上。4)被血浸湿的敷料不要丢弃,应再在上面加盖敷料或棉垫。(4-7) 3.加垫屈肢止血法:

四肢没有骨折时,用于腋窝、肘窝和腘窝以远的出血。在腋窝、肘窝或腘窝处垫上绷带卷或棉垫,并屈曲相应关节压迫此处的血管止血,再用绷带等固定该关节。准确记录时间,每50分钟放松3~5分钟。(4-8) 4.填塞止血法:

用于伤口较深较大、出血多的伤员。用敷料等塞入伤口内,再加压包扎。留敷料的一角在伤口外并记录塞入敷料的数量。(4-9)

5.止血带止血法:

肢体大出血或离断时采用的一种止血、救命的方法。 要点:

1)用于四肢大出血且其他止血方法都无效时。 2)部位:上臂上1/3段;大腿的中上段。

3)抬高患肢,伤口处用指压止血和直接压迫止血法。

4)在局部加垫,有表式、气囊止血带最好,没有时可选用宽布带作为止血带。禁用铁丝、电线、绳索等。

5)松紧适度,以伤口刚不出血为度。 6)在明显部位准确标记时间,每50分钟放松3~5分钟,放松时用指压止血和直接压迫止血法。

7)此类伤员优先转运。(4-10)

[包扎]

一、目的:

保护伤口,止血、止痛。

二、材料:三角巾、绷带或相对干净的衣物、毛巾等做成类似三角巾、绷带的材料。

三、要求:

1)不冲洗伤口(烧烫伤除外),抬高患肢。

2)压迫伤口要严密,对敷料的包扎要牢固,松紧适宜。 3)刺入体内较深的异物或骨折端外露的伤口不直接包扎。 4)打结避开伤口。

5)只要不是肢端受伤,应将肢端外露。 6)检查肢端的感觉、运动和血循环。

四、绷带包扎方法

1、环形包扎法:

用于较短的伤口包扎,是所有绷带包扎的基础。(4-11)

要点:压住敷料,绷带起端稍作斜形环绕第一圈,将起始处的一角留于环形圈外并反折,压于第二圈下,继续加压环绕肢体4~5圈,每圈压住前一圈,绷带缠绕边缘要超出敷料边缘。

2、螺旋包扎法:

用于包扎粗细均匀部位的较长伤口。不需要重叠时则为蛇形包扎法。(4-12) 要点:先环形包扎2圈,以后每次重叠于上一圈约1/3~1/2

3、螺旋反折包扎法:

用于包扎粗细不均匀部位的较长伤口(前臂、小腿)。(4-13)

要点:先环形包扎2圈,在螺旋的基础上每圈都反折一次(以左手拇指压在绷带上面的正中处,右手将绷带反折继续常饶并拉紧)。不要在伤口处反折。

4、回反包扎法:

一般用于断肢残端的包扎(4-14)

要点:先环形包扎2圈,一手压住绷带,另一手在残端处反复反折,加压包绕压住残端的敷料,再用螺旋包扎法固定反折的绷带。

5、“8”字包扎法:

用于腕、踝等关节处的包扎,包扎后关节可有适当的活动度。(4-15)

要点:从腕、踝部开始,先环形包扎2圈,经过关节的上下行“8”字形缠绕,最后用绷带尾端在关节近侧打结固定。

五、三角巾包扎法:

先用敷料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三角巾做成带状(三角巾带)或做成燕尾(梯形片包扎后在外面)包扎和固定。

1、头顶帽式包扎法: 用于头部损伤的包扎。(4-16) 要点:将三角巾底边折叠两横指宽,顶角向后对准枕后正中,折叠的底边边缘置于眉弓上缘,两底边分别齐耳上向后压住三角巾顶角并过枕后下方交叉对侧,再绕向前压住折叠边缘打结。将顶角向后拉紧折叠后掖入枕后部交叉内。

2、头部风帽式包扎:

用于面部、耳部或同时伴头部损伤的包扎方法。(4-17)

要点:将三角巾的底边中点和顶角各打一结,两结的距离为前额到枕后的弧形长度,顶角结放在前额正中,底边中点结在后正中,将三角巾套在头部,向下拉紧包住头部和面部。两侧底边向外反折后绕下额前方,向后在枕后的结的上方收紧打结。

3、眼部包扎法:

要点:将三角巾折叠成6~7cm宽度的带状,以左眼为例,包扎患者左眼时,救护员左手持三角巾约1/4处,右手持三角巾约1/2处,左手放在前额中部,两手间的三角巾盖住左眼,右手拉住三角巾向同侧耳上向前压住左手的三角巾到同侧耳上。将左手持的三角巾向下反折压住额部的三角巾从健耳上向后绕过枕后最低处与患侧耳上的三角巾收紧打结。(4-18) 如宝双眼,右手操作过程相同,将左手持的三角巾向下反折时压住右眼,从右侧耳下向后绕过枕后最低处与左耳上的三角巾收紧打结。

4、单肩包扎:

要点:将三角巾折叠90°夹角的燕尾,夹角对准上侧上臂上段收紧并打结,分别将两燕尾角从胸前和后背拉向对侧腋下收紧并打结。(4-19)

5、双肩包扎:

要点:将三角巾折成约100°夹角的燕尾,夹角正对颈后正中,两燕尾角分别披于两肩上,绕腋下向后分别于燕尾底边两角收紧打结。(4-20)

6、单胸包扎:

操作要点:将三角巾披于伤侧胸部,顶角放在伤侧肩上向后。将三角巾的底边边缘反折后绕向背部收紧打结,再将伤肩上的绳用力下拉,与背后横带打结。

7、双胸包扎:

要点:将三角巾折成约100°的燕尾夹角,夹角正对颈前正中,两燕尾顶角披于双肩向后,将燕尾两递交向后收紧在背部打结,形成一横带,再将燕尾的绳带在背部绕横带反拉向上,

与另一燕尾角收紧打结。(4-23)

8、腹部包扎:

要点:将三角巾底边向上、顶角向下横放在腹部,两底边向后围绕腹部收紧打结。顶角从两腿间向后向上拉紧,与两底边形成的横带打结。(4-24)

9、单臂包扎:

要点:将三角巾折成60°的燕尾夹角,夹角朝下,正对伤侧大腿外侧中线,燕尾两底角围腹部收紧在对侧腰部打结,燕尾的两对角在大腿内侧收紧打结。(4-25)

10、手、脚包扎:

要点:三角巾展开平放,患手(脚)平放于三角巾中部,指(趾)间用敷料隔开,将顶角向掌部返折后盖住手背或脚背形成梯形,以指(趾)尖为顶点,将梯形上底边两侧分别返折至同侧掌边缘,再将两侧的三角巾从手(脚)背部交叉,绕腕(踝)部后打结。(4-26)

11、膝部包扎:

用于不伴骨折的膝部伤处包扎。

要点:将三角巾折成适当宽度(约10cm)的带状,中段斜放在膝部,两端向后包绕膝部向前在前方分别压住布带的上下边缘,再绕向后方收紧打结。(4-27)

12、悬臂带:

用于上肢(肘部骨折一般不用)、肩部、锁骨等损伤时支持固定患侧上肢,以减少活动、减轻疼痛、防止加重损伤。 1)大悬臂带:

要点:将三角巾的底边朝向颈侧部,底角披在患侧肩上,顶角处位于患肢肘后方。

将三角巾包住前臂及腕、掌部,朝下的底角向下提到健侧肩部,使腕略高于肘,两底角在颈后收紧打结,肘部顶角打结或向前返折用别针固定,形成悬臂带。 再用另一三角巾折成带状,将悬臂带和患侧上臂束于胸部。 2)小悬臂带:

前臂无损伤或已经有外固定时可将大悬臂带换成小悬臂带。(三角巾折成带状,绕颈部悬吊前臂中远1/3段)

[骨折固定]

定义和分类:

骨折指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中段。

一、骨折的表现:

1、一般表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2、专有表现:畸形、假关节、骨擦感(音)。

三、固定的目的

1、了解伤员的意识、呼吸、脉搏和出血情况,检查肢端的运动、感觉和血循环。

2、止血、包扎之后固定。

3、最好有2人以上操作,不复位,不冲洗。

4、用于固定的材料应超过骨折处的上下两个关节。且不与皮肤直接接触,关节和骨突出部位要加垫,肢端尽量外露。

5、四肢骨折时内外两侧最好均应安放夹板,以防旋转。

6、先固定骨折的上端、后固定下端,再按身体由近向远固定,系系带不要放在骨折处,尽量用宽带固定。

7、在夹板的边缘打结,松紧适度。

8、固定后,一般置于下肢于伸直位、上肢于屈曲位。

9、再次检查肢端的运动、感觉和血液循环。

10、收拾好伤员的私人物品。

五、不同部位骨折(脱位)的固定

(一)上肢及上肢带骨

(二)

1、锁骨

骨折后因患肩的活动引起折端移动而出现疼痛。现场处理主要是制动,即采用悬臂带固定患侧上肢。没有材料时可以将患者衣服返折起患肢,达到固定的目的。(4-28)

2、上臂(肱骨干)

1)加垫后将超肩、肘的夹板置于上臂外侧(最好内侧再有一从腋下肘部长的夹板)。 2)用宽带固定骨折的上端和下端。 3)屈肘略大于90°,用悬臂带固定。

4)若无夹板,可用硬纸板、书籍等代替或直接将上臂固定在患者胸壁上。(4-29)

3、肘部

骨折后一般处于半屈肘位,骨折部周围有动静脉、神经,容易被损伤,故不能像其它上肢损伤一样将之置于屈肘位。置患肢半屈肘位,将上臂和前臂分别固定在胸部和腹部,固定后取卧位。

4、前臂

加垫后用超肘、腕关节的夹板固定,屈肘略>90°,并用悬臂带固定。(4-30)

(二)下肢固定

1、大腿骨(股骨干)

加垫后于下肢外侧放置从腋下至外踝的夹板;最好在内侧放置从大腿跟部到内踝长度的夹板,内侧无夹板则用健肢代替,用7~9条宽带固定。若无夹板,可将健肢向患肢靠拢,两腿间加垫后用5条宽带固定。为防止患肢外旋,踝部用“8”字包扎法固定两足并在足背打结。(4-31)

2、小腿(胫/腓)骨

加垫后于下肢外侧放置夹板,长度为从髋至外踝;最好在内侧放置从大腿根部到内踝长度的夹板,用5条宽带固定。若无夹板可将健肢向患肢靠拢,两腿加垫后用4条宽带固定。(4-32)

(三)肋骨骨折

根据骨折肋骨数目的多少选用不同数量的三角巾带,从下向上呈叠瓦式将胸部束紧,固定骨折片区。在伤员呼气末束紧三角巾带。有反常呼吸着,在骨折片区先加厚棉垫再固定。(4-33)

(四)脊柱骨折

在脊柱的椎管内有脊髓和马尾神经,若固定和搬运不当,可引起永久性瘫痪或死亡,故应格外重视。若环境安全,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不移动患者,等专业人员来处理。只有在必要时

才积极进行固定/制动和搬运。(4-34)

1、颈椎骨折

一人将伤员头部向头顶的方向稍牵引,稳定颈椎在中立位,另一人用手掌测量从锁骨到下颌角的距离,以此来制作或调节颈托的高度。上好颈托并固定好。(4-35)

现场可用毛巾、衣物等卷成卷围住颈后和颈两侧以限制颈部的活动,不要压住前方的气管。(4-36)

2、胸腰椎固定

保持脊柱在一条轴上不发生旋转和弯曲活动,将伤员平移、侧翻或滚动的头、胸、腹、髋、膝、和踝部,身体后方空虚处加垫,并将上肢固定于胸前或固定胸腹部时同时固定于躯体的两侧。

(五)骨盆骨折

骨盆收到外力碰撞后易发生骨折。处理时取仰卧位,屈髋屈膝后双膝下放置软垫,再用三角巾从臀后向前绕骨盆收紧,在下腹打结固定,最后在两膝间加软垫,用宽带捆扎固定。(4-37)

[伤员的搬运和护送]

正确的搬运和护送伤员可以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挽救生命、减轻或避免伤残。若搬运和护送不当,会加重损伤,甚至造成不可逆的瘫痪或死亡。若现场安全,从业人员能够及时到达现场,一般不要搬运伤员。

一、搬运伤员的目的:

让伤员脱离危险现场,尽早获得专业治疗。

二、搬运方法

(一)徒手搬运:对有些轻伤员或者现场没有其它搬运材料的紧急情况下可用徒手搬运法

拖行法(4-38)、扶行法(4-39)、抱持或背负法(4-40)、爬行法(4-41)、杠轿式搬运(4-42)。

有颈椎损伤的伤员要用四人搬运方法,一人专门固定头颈部;没有颈椎损伤的可以不专门固定头颈部,用三人搬运方法。

有条件者先戴颈托,四人都单膝跪下,一人双手托住并适当轴向牵引头颈部两侧,另外三人在伤员的同一侧用手分别将伤员的肩背部、腰臀部和膝踝部托住,双手掌要伸到伤员的对侧,步调一致地托起伤员,搬运到安全的地方或担架上,固定后再运送。(4-43)

(二)担架搬运

只要条件允许,尽量用担架搬运。强调脊柱、骨盆骨折的伤员要用硬担架。

担架搬运护送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迅速判断环境和伤情,动作准、快、柔,先救命后治伤。

2、先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和稳定固定。

3、搬运要有明确的目的地,伤员应头在后脚在前,上下坡/梯时要保持伤员的水平状态。

4、一般取卧位,昏迷者头偏一侧,有脑脊液耳、鼻漏时应头高30°便于引流。

5、随时观察伤情并及时处理。

[身体主要部位的损伤及其它常见损伤]

一、颅脑损伤、脑组织外溢的现场处理

1、及时判断环境安全与否、了解伤情。

2、及时呼救,平卧伤员,检查伤员的气道、意识、呼吸和脉搏。

3、对昏迷伤员要迅速清理呼吸道异物,头偏一侧。

4、无呼吸心跳者要及时CPR。

5、有头部伤口者要包扎处理。

6、有耳鼻流血、留液者,侧卧位,出血侧向下,不能堵塞流血、流液,头略高,便于引流。

7、有脑组织外溢者,不能回纳。用保鲜膜、敷料等覆盖后套上环圈,再用碗等容器扣在环形圈上,最后用头部包扎法固定碗。

二、开放性气胸的现场处理(4-45)

处理原则:立即将开放性气胸变成闭合性气胸。

1、立即用较厚的敷料在呼气末紧压在伤口上。

2、用三角巾带或布带绕胸固定后在健侧打结。

3、用三角巾行侧胸或全胸包扎。

4、伤员取半卧位。

三、肠外溢现场处理(4-46)

腹部内脏组织外溢者不能回纳,以免引起严重的感染。

1、立即用保鲜膜等盖住肠管组织,并加盖敷料。

2、用三角巾等做成适当大小的环形圈套在肠组织周围。

3、用碗等扣在环形圈上保护肠组织。

4、用三角巾带或布带等缠绕腹部将腕固定于腹部,于健侧打结。

5、用三角巾行腹部包扎。

6、将平卧的伤员下肢屈曲,固定膝关节。

四、伤口异物的现场处理(4-47)

1、浅表的异物可去除后包扎固定。

2、进入体内较深的异物不能拨出,也不能压入深层,太长时可考虑截断远段。用绷带卷等放在异物两侧固定,用三角巾带或绷带包扎固定绷带卷。

五、肢体离断的现场处理

1、立即抬高患肢,使用指压法止血,同时用大量的敷料压住残端止血。

2、回返式包扎残端伤口,如果离断肢体有部分组织还相连,则直接包扎并按骨折固定法处理。

3、多数为大出血(除断指),还需要止血带止血。

4、上肢用悬臂带固定,下肢伸直位固定。

5、离断肢体的处理:用敷料等包裹后放入不透水的容器中,再将之放入一个装有碎冰块的容器,使之保存在2℃~3℃的环境中,随伤员一起立即送往医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敬老爱老助老宣讲下一篇:计科认知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