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3

随着“全面改薄”的不断实施, 城乡之间教育设施的差距不断缩小, 农村小学教育呈现出生机和活力。教育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不断普及, 进一步助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观念都面临巨大挑战。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教育技术不断融入教学中去, 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 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启发性、互动化的学习已经步入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当中, 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 寓教于乐, 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查阅资料, 进行电子备课, 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考虑教法、学法, 提高教学实效的基础。教师备课前先熟悉钻研教材, 再上网查阅优秀教师的备课。网上的备课各种各样, 一课有好多种, 而且资料多。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 加上自己的见解, 有选择性的拿来运用到自己的备课中。如在教学《火烧云》时, 课文中关于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进行大篇幅描写, 而该课的学习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从大段文字描写中得到信息。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大段的文字描写展现为图片, 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一直坚持电子备课, 既提高了备课的水平, 又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课堂教学中, 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丰富语文教学形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人们获取知识是通过各种感官 (口、耳、舌、鼻等) 将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大大提高人体, 特别是眼、耳、脑的学习功能, 增加学习效率。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 它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来完成, 更要借助其他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教师在发送信息时, 不仅通过语言和手势, 还要借助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媒体, 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多渠道获取信息, 并且相应地多渠道反馈信息。同时,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延长了信息在头脑中停留的时间, 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 使学生掌握得更牢。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注意力的稳定程度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 如果注意对象新颖、丰富而又富于变化, 注意力和兴趣就比较稳定和持久。因此, 在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注意对象不但有所变化, 而且比较新颖、丰富。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各种感官形成刺激, 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中, 激起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全身心投到特定的意境中。

1. 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 它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挖掘新的潜能。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靠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启动和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技术有刺激感官的作用, 运用媒体, 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传递, 加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透明度, 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两千多年前,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指出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小学生天真、稚气, 好奇心强, 喜爱艳丽、动态的景物。在教学新知识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选用适当课件, 配以教师得当的体态、语言, 激发学习兴趣。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一位中年美髯公来到庐山山顶, 极目远眺, 美丽景色一览无余, 此时发出会心的称赞。将这些情节制作成Flash, 既吸引了学生学习语文诗词的兴趣, 又增强了教师的授课效果。

2. 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 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

儿童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喜欢形象直观的东西, 乐于接受各种新的事物。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 课件中优美的音乐, 抑扬顿挫的语言环境, 加上动静结合的图画, 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知识的变化与形成过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 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声、形、色去获取知识。它还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具体事物半抽象化, 从而使教学能够轻松进行, 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 小学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动态感知的优势, 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 诱发学生猜想、想象和联想, 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例如, 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时, 我先从网上下载了这部影片, 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 其效果是非常好的。学生被影片中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为掩护几千群众和八路军的后方机关, 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的行动而深深的感动了。当看到王二小被敌人挑起摔死在大石头上时, 学生流泪了, 握紧了拳头。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 反应非常激烈, 连平时不爱听讲、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且振振有词, 有理有据。超出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 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 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增进学习效率。

教育教学信息的利用可以有效的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刺激强度和频度, 启发思维, 培养能力,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空洞的“说教式”上课所不能企及的。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地方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或者有些地方是“妙不可言”。这时, 单纯凭借语言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教师可把不能言明的“妙处”, 通过多媒体传授给学生。例如, 在《台湾的蝴蝶谷》一文的教学中:插图上的蝴蝶五彩缤纷, 十分壮观, 为什么说它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 随风飘来, 又随风飘去”?我们农村的孩子, 对于蝴蝶, 只见过黄的、白的, 多彩的根本没见过。对于书中描写的情景, 学生没有感性的认识, 教师说破嘴皮也无济于事。这时,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蝴蝶谷的录相一放, 学生一下就明白了:蝴蝶谷中的各种各样的蝴蝶五彩缤纷, 上下翻飞确实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 随风飘来, 又随风飘去”这是不言自明。多媒体能刺激学生感官, 以其超越时空限制, 化远为近, 化虚为实, 化静为动, 化抽象为具体等许多优势而大有用武之地。

4. 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 读中感悟。在教学中, 我多次适时地用磁带录音的播放替代教师的范读, 让学生跟着试读、复读、跟读, 收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我在教学《我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时, 利用课件中的课文朗读录音, 再配以精美的课文图片, 同时出现文字, 这样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 反复让学生听读, 跟读, 比读, 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 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课文内容教师没有做过多的讲解, 学生自然就理解了。

5. 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创新效应,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思维,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拓宽教学时空, 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 并在情境中提出问题, 揭示矛盾, 引发争论, 打开学生思路,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突破学生的定式思维, 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 学生对更赢只拉弓不射箭就把大雁射下来感到不理解。于是, 我设计了一幅抽拉活动片, 并录制了拉弓声和大雁嘶鸣声。在学生初读课文后, 演示投影片并播出配音, 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对雁落的情况进行了合情合理的创造性推测:更赢听到大雁叫声悲惨, 判断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于是就拉弓振声, 受伤的大雁听到拉弓声后振翅速飞, 伤口裂开后摔落在地上。通过声像并茂的电教演示, 难点突破了。

三、有效运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以说促写,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现代技术进入课堂, 为学生的说创设了的情境。以指导学生写“寻找春天”为例, 当学生到大自然观察了春天后, 教师很自然地用一句话导入:“同学们, 春天已向我们悄悄地走来了, 她生机勃勃, 清新可爱, 你们瞧见了吗?”顿时, 学生纷纷发言。“你们还想看看吗?”“想!”一按键, 屏幕上显示出各地春天的美景。顿时, 教室里安静下来, 陶醉在其中.“呀!怎么有这么多漂亮的地方呀?”“真美呀!”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介绍?”“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按老师讲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 然后选一只你最喜爱的景色向大家介绍, 比一比谁描述的最美。”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 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 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 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 小组讨论, 大家交流, 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个个说得开心, 这也为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有效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课外延伸,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文学习完了, 并不代表这一课的任务完成了。课外延伸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效补充。农村条件有限, 学生不能上网查找资料。在课后, 我利用网络查找了课外补充材料, 打印出来, 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 让学生阅读欣赏。如在教学《鸟岛》一课时, 为了理解作者对鸟岛独特的风光以及鸟的喜爱之情, 培养学生保护鸟类与鸟类和谐相处的意识, 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外活动, 让学生自主选择。

1. 继续搜集有关鸟岛的信息, 举行“鸟岛知识知多少”的宣传活动。

2. 写一些保护鸟的标语。

3. 画一幅展现鸟岛风采的图画。

4. 创作或填写保护鸟的歌曲。

通过完成作业, 学生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探索成果。这样的延伸, 拓展了探究的空间, 放飞了学生的思想, 展示了学生的个性,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总之, 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多媒体只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运用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必须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 并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轴心, 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

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查阅资料, 进行电子备课, 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 以丰富语文教学形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 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增进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电子备课,教学形式 (兴趣、情境) ,课外延伸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探究下一篇:流程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整体结构与体系设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