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办公室标准化建设

2023-06-02

第一篇:政府办公室标准化建设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

【发布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川办发[2009]18号 【发布日期】2009-03-07 【生效日期】2009-03-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四川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川办发[2009]18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川委发〔2008〕11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8〕38号),创建一流政务服务中心,搭建高效便捷、服务优良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办事平台,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推行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是2009年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大举措。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行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省政务服务中心、省政府法制办等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搞好调查研究,强化督促检查;省政府督办室要对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进行督查督办,加大考核力度,推进工作落实。

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川委发〔2008〕11号),为加强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创建一流政务服务中心,现就全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依法行政、规范服务、提高效率为主线,通过建立公开、便民、高效、廉洁、规范、可问责的服务机制,实现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努力创建全国一流政务服务中心,使之成为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和推进政务公开的综合平台,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规范、高效、诚信、开放的政务环境。

二、标准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一)行政审批标准化

1.行政审批项目标准。统一规范省、市(州)、县(市、区)行政审批项目;按照统一确定的原则、分类、标准和名称组织开展市(州)、县(市、区)行政审批清理;公布省级部门行政审批目录,市(州)、县(市、区)行政审批通用目录;公布的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省、市(州)、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或标准统一。

2.行政审批项目公示。在各级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中心网站统一公示本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负责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公示部门负责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

3.行政审批流程标准。编制全省行政审批项目标准流程。各级分项目确定标准办理环节、步骤,科学设定整体办理时限和各环节标准办理时限。市(州)、县(市、区)部门受理并转报上一级部门审批的项目,由终审部门编制同一流程。

4.行政审批办事指南标准。确定行政审批办事指南标准文本,统一省、市(州)、县(市、区)行政审批项目办事指南。

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按上述要求予以公示、编制办事流程和办事指南。

(二)办事制度标准化

5.实施首问负责制度。设置首问岗位,规范首问岗位职责,建立首问岗位设立标准及其职责标准;统一推行首问事项登记制、服务双岗制、去向留言制、首问岗位定期报告制、首问岗位流程跟踪制、一次性告知制;确定首问岗位接受办事咨询、登记办事事项、指导填报材料、实施当场办理、分送其他岗位、案外告知引领、送达办事结果的标准化职责体系。

6.推行限时办结制度。按照行政审批流程统一确定标准办理时限,通过运行行政审批软件系统自动推行限时办结,并对超时办结直接生成问责;统一实行法定办理时限公示制、承诺办理时限公示制和延期办结告知制。

7.执行责任追究制度。统一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完善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及其工作人员执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的考评奖惩制度,制定量化的考评指标及奖惩标准,统一公示并严格执行。

8.完善并联审批制度。统一确定并联审批适用的范围;按不同类型建立并联审批通用标准化流程,确定并联审批实施部门标准化职责体系及其协调运行机制;完善“绿色通道”、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特事特办办事制度。

9.健全投诉举报制度。统一设立投诉窗口,公布投诉电话,统一确定投诉范围;制定投诉办理标准化程序。

(三)政务服务标准化

10.服务类型标准。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类型标准化体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提供政务服务类型为: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公共服务事项,中介服务事项和其他社会组织服务事项,建筑和公共资源交易有形市场,县(市、区)及乡(镇)、街道、社区惠民帮扶、为民办事、法律援助和其他公共服务。

11.服务模式标准。按照拓展服务内涵的要求,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服务体系,确定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模式和规范。

大厅接待服务:接受申请人咨询并指引、引领至特定部门窗口。

全程代办服务:接受申请人委托全程代办行政审批事项或公共服务事项。

延时办理服务:对特殊事项组织延长办公时间及时办结。

预约办理服务:根据申请人预约,在非国家法定工作日,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特别通道服务:对涉及灾后重建或扩大内需重大项目,以及密切关系民生的紧急事项,建立特事特办特别通道,简化办事程序。

上门办理服务:涉及惠民帮扶、民政、社保等公共服务事项,为方便群众,组织相关部门上门服务;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或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下放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或送政务服务下乡。

信息查询服务:设立标准化信息查询系统,提供政策法规信息、省(市、县)情及投资指南信息、企业基本信息、办事指南及流程信息、审批结果公示信息或者其他政务信息查询。

政策法规咨询服务:设立法律顾问室,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为申请人提供涉及办理事项的政策、法规咨询服务。

12.政务服务电子系统标准化。完善行政审批软件系统,建立省、市(州)、县(市、区)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通用、并与部门专网兼容对接的电子运行平台,逐步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查询;承载限时办结制度运行流程,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实现网上直接生成问责;统一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网站风格、栏目等,形成便于监管、方便查询、互联互通的网站群。

(四)政务服务中心场地标准化

13.选址

政务服务中心应建立在本城区位置居中、交通便利的地方。

14.面积

省、市(州)、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场地面积根据本行政区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按照深入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全面履行办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等事项的服务职能,创建高效、规范、便民的一流政务服务综合平台的要求确定。

15.场地外观

(1)升立国旗:在政务服务中心办公楼主楼楼顶或广场中心升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2)悬挂国徽:在政务服务中心单位名称的正上方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3)单位名称: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名称统一规范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设立的便民服务机构名称统一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标识式样、字体、风格等按省统一规定设置。

(五)政务服务中心设施标准化

16.交通指示牌

县以上城镇设置政务服务中心交通指示牌,指示牌大小、颜色可根据本地城镇整体风格自行设计制作。

17.政务服务公告牌

县以上城镇在主要出入口(交通要道)设置政务服务公告牌,对全省投资服务热线电话“96196”进行中英文宣传告示。公告牌式样、风格、内容等按省统一规定,由各地制作设置。

18.柜台设置

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大厅布局、柜台样式按省统一规定设置。

19.工作人员着装和工作牌

省、市(州)、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自行统一本中心工作人员着装。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工作牌包括单位名称、工作人员2寸免冠彩色照片、工作人员姓名、职务等信息。

20.首问责任岗

政务服务中心和各窗口都须设置首问责任岗,并挂牌明示。

21.窗口吊牌

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都须设置窗口吊牌,公告窗口部门、主要审批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承诺时限、电话号码等内容,白底黑字。

22.政务公示牌

将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单位、承担的职责、负责审批的项目、审批的法定时限和承诺时限在政务服务中心显著位置公示;将每个审批项目的办理环节及逐环节的办理时限在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场所、网站和办事指南上进行公示;将行政审批办理状况适时在电子显示屏上滚动公示。

23.有必要的体育活动场所和报刊、图书阅览室。

三、工作步骤

全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于2009年3月启动,2009年底基本完成。省政务服务中心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实施方案分项制定有关指标和标准,形成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体系,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制度,制定各项服务事项规范和办事规程,落实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各项部署。各市(州)、县(市、区)按照统一部署,制定实施办法和措施,整体推动,逐步落实。年底前,组织对省、市(州)、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进行检查验收,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完善措施,巩固建设成果。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

(咸政办发[2007]3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咸宁经济开发区: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现就加快推进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把工业化生产的理念运用于农业生产,在采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生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标准,规范农业生产、加工、经营活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的一项社会活动,也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消费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实施农业标准化能够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农产品正面对国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我市农业发展的一项必然选择。我市农业正处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转变农业的经营理念,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把农业标准化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我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核心,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大标准推广实施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以及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是:政府大力推动,部门密切配合,市场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参与和实施。

三、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建设

围绕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目标,逐步建立以桂花、苎麻、楠竹、猕猴桃、茶叶、生猪、鲜果、蔬菜、鱼虾等区域优质农产品为主导和以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名优农产品为重点的农业标准体系。以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线,积极组织制定配套的咸宁市地方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检验检测方法标准和农产品加工、储运标准,形成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相配套,生产与加工相衔接的农业标准体系,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力争在3-5年制定市级地方农业技术规范和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15项,县级地方农业技术规范和农产品质量标准30项,并引导和鼓励农产品龙头企业制定先进的农产品收购标准和加工产品标准,推进全市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化种植(养殖),使全市农业优势产业的标准覆盖率达80%以上,消灭农产品无标生产。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

要围绕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治理农产品污染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逐步建立以省级机构为依托、市级机构为骨干、县级机构为基础的农产品检测体系。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安全要素进行有效监控。市级质监部门和涉农部门的检测机构要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分工负责。农业、林业、水产业、畜牧业等部门要重点加强对动(植)物疫病、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主要由农业部门的农药检测机构负责;质监部门重点对农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各县、市、区要围绕本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机动性强、贴近生产、贴近市场、就地就近快速检测的机构,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项目的快速检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也要具备必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手段,加大对农药残留量、兽药残留量等有害物质的检测。逐步形成企业自检体系、社会中介组织检测体系和政府监管检测体系在内的三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网络。

(三)加大农业标准示范推广力度

1、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我市已建立了5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各级政府和各涉农部门要按照“选好一个示范项目、建立一个标准体系、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创立一个名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要求,结合当地特色农业或优势产业,确定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积极申报和承担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同时设立市、县两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力争在3-5年内在全市建立20个国家级及省级以上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1-2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与农业科技示范区、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通过标准实施达到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的良好局面。

2、大力培育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发挥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经营方式,通过经济互惠、利益共存的关系,引导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把标准实施落实在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中。各县、市、区要围绕当地优势农产品培育3-5个标准化示范龙头企业。

3、大力发挥各级农业部门、科研单位、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技术骨干作用,建立市、县、乡互联的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和技术服务网络,将推广农业标准与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相结合,大力宣传农业标准化的作用并开展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指导农业标准的实施,组织试验、示范,把农业标准贯彻到农民中去,落实在农业生产上。

(四)发展和培育名牌农产品

培育名牌农产品是推行农业标准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全市各级政府要将推行农业标准化与培育创建名牌农产品相结合,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和农产品经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推行全过程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行全面质量控制,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在5年内实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0个,绿色食品认证50个,有机食品20个。同时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与培育创建农产品名牌相结合,通过强化对示范区的管理,将示范区的产品推向市场。鼓励和支持农产品龙头加工和流通企业采用ISO9000、ISO14000等质量管理标准,引

导企业实施GMP(良好农业规范)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系列标准,引导企业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努力提高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五)规范管理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的集散地,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主渠道。全市各级政府要以强化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管理,建立诚信、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目标,采用标准化原理管理和规范农产品交易及农产品批发市场,要围绕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分等分级、定量包装、包装标识等标准的实施,加强对进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和认证工作,杜绝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流入市场。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施不合格农产品退市监管措施,为全市的农产品流通创造一个安全诚信的良好环境。

四、加强领导,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

农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工作环节复杂、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强化组织领导和加强部门协调是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切实做到认识到位、重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各县、市、区要尽快成立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和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另行公布),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市的农业标准化工作。

(二)加强部门协调

各有关部门要在同级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统筹兼顾,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质监部门要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农业标准的制定与备案、标准的实施和监督工作,同时开展培训工作。农业、林业、水产、畜牧、水利、农机、环保、供销、商务等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职能,制定本行业的农业标准化工作计划,抓好农业标准的起草、制订和推广实施工作;发展改革、财政、科技部门要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力度,将农业标准化项目列入当地经济发展计划和科技发展计划,增加投入和加强管理;质监、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抓好市场监管、产地环境治理等工作;同时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先进典型,营造“讲标准、用标准”的舆论氛围,共同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

(三)加大资金投入

农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调研、标准信息收集、地方农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检测手段的配套建设等都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市、县两级财政要根据每年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计划和经费预算,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对于通过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的,市、县政府将给予适当奖励。各有关部门要争取上级对口部门的支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业标准化工作经费投入;要按照市场运作的思路,动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组织对农业标准化的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业企业为主体,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

(四)建立农业标准化专业队伍

农业标准化作为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保障,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各地和各部门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和部门的专业特点,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和技术机 构的骨干作用,加强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和人员的教育培训,尽快培养一支既有标准化知识,又懂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业标准化专业队伍。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够指导全市各个农业产业发展的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机构,为农业标准化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保障。

二〇〇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法治政府建设的衡量标准

法治政府建设

一、引论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地区——@@@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律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衡量法治政府建设的标准”,这主要来自我在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助理期间所得到的一些启发。 曾经被《南方周末》称之为“中共十七大”之后,中国“最耀眼的政治学者”——俞可平,他提出:政府要“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并认为这就是当今世界上主要国家政治变革的重要特征。 随后,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同志,在《法制日报》的两会特刊中,也提出了政府要“从管理到治理,变善政为善治”的观点。

而我认为,“善治”必须以“法治”为基本前提。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没有对法律的充分尊重,也没有建立在法律之上的社会秩序,这样的社会“治理”还能称之为“善治”吗?

二、那么,我认为衡量法治政府建设,至少有以下三个标准:

第一个是:公权力运行的合法性

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它既规范公民的行为,但它更制约公权力的运行。

举个例子来讲:某政府为全面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的改革,强制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以招标的形式来进行。假设,您现在就是该政府的法律顾问,那么,请您思考对这项规定的法律意见?

当时在研讨会上,有人认为:既然法律并没有规定农村集体经济

1的建设工程项目不得以招标的形式进行,那么,政府作出这项规定就是合法的。 然而,法律顾问的审查意见却是:“该项规定没有法律依据,建议删除”。

原因是,我们必须严格区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行为模式:

(1)对于私权利,法律没有规定的即可为;

(2)但是,对于公权力机关作出限制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或加重其义务的规定,则必须要有法律法规的授权,否则就是违法的。

因此,我认为,法治政府的建设必须规范公权力的运行,只有其合法性越大,善治的程度才会越高。

第二是:公权力运行的公开性 我认为,真正的法治社会,要求每位公民都有权获得与其自身利益相关的公权力运行的信息。

例如:从去年8月份开始直到今年4月份,我所驻点的政府就开展了四项公权力运行清理工作,包括:对其行政审批权、自由裁量权、行政职权以及职权的法律依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最后在其政府的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告,让这些公权力“晒”在阳光下。

因为,只有当公权力的运行具有公开性、透明性,公民才能有效地参与到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并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因此,公权力运行的透明程度愈高,善治的程度也愈高。

第三是:公权力运行的责任性

我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能和义务,没有履行或不适当地履行,都将导致公权力的运行缺乏责任性。

2举个例子来讲:在我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助理期间,某国有独资公司将其公司章程的修改内容,交给政府领导来审批。

然而,根据《公司法》第二章第四节关于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授权该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包括制订或修改公司章程。因此,法律顾问认为该公司章程的修改,无须报政府批准,建议退回。

因为,行政机关如果利用公权力,过度地干预本应属于公司自治的事情,则同样属于公权力运行责任性的缺失。因此,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性越大,则表明其善治的程度越高。

综上所述,我认为,公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公开性以及责任性,就是衡量法治政府建设的三个基本标准。

第四篇:市政府办公室班子建设汇报

中共XX市委组织部:

为了适应我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作的需要,全面履行市政府办公室综合、协调、督察、服务等职能,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好务,我们始终把政府办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按照“四好”班子的标准,摆到突出的位置来抓,围绕学习、团结、勤政、廉洁,较好地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塑造政府办干部良好形象,促进了办公室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现简要汇报于后。

一、 抓好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班子整体素质

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学习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我们全党全民族都必须有这个共识。”市政府办公室领导班子审时度势,从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负责的高度,从提高自身素质出发,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意识。

为了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班子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通过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提高了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用这一思想指导新的实践;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现代科学知识、历史知识、法律知识等各方面的知识,提高了领导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的能力。在学习中,班子注重突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权力观的教育,提高了拒腐防变的能力,增强了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任务的责任意识,解决了观念的问题;通过跨越式发展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思想认识,找出了主要差距,明晰了发展思路,进一步创新了工作方法,解决了发展的问题。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增进班子团结统一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内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实现领导决策民主化、科学的重要保证。市政府办公室领导班子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的原则,完善了领导班子决策程序和机制,形成了既有集体领导,又有个人分工负责;既有明确职责,又有积极主动配合的良好氛围,增进了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团结。凡属凡属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都在班子会上集体讨论决定,重大问题的决定没有出现暗箱操作的现象。保证了班子决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政府办公室班子之间的团结不是无原则的迎合,而是靠积极地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实现的。我们正确运用“团结—批评—团结”公式,坚持民主生活会前相互谈心,会上实事求是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后整改立竿见影。通过民主生活会的开展,增强了班子成员之间的全局观念和合作意识,消除了不团结因素,切实把配合协作愿望变成团结统一的现实。在这个班子里,真正形成了讲感情不失原则,讲团结不忘批评,讲合作互相补台的良好风气,创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愉快、舒心的环境,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领导班子的建设,重点在“一把手”。秘书长首先带好头,做表率,在政治上发挥举旗导向作用,在团结上发挥协调凝聚作用,在决策上发挥牵头主导作用,在廉政上发挥检查监督作用。在大项工作中,担当起组织领导的重任,以敢于较真的精神解决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从我做起”的实际行动发挥带头人的作用。在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上,他在维护集体领导上发挥表率作用,在实行民主集中上发挥主导作用,在搞好个别酝酿中发挥疏导作用,在实施会议决定中发挥核心作用。他作风民主,知人善用,注重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整个班子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分工不分心。班子的其他副职也都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积极支持主要领导工作,敢于进言,敢于坚持不同意见,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并按照各自的分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坚持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政府办公室的各项工作

市政府办公室领导班子把为群众谋利益作为己任,深入群众,倾听群众意愿,反映群众疾苦,及时发现、反映和解决实际困难以及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市政府办公室领导班子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事业第一,工作第一,敢试敢闯,敢于负责。不满足于当太平官、平庸官,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魄力去迎接纷繁复杂的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绩。

文秘工作方面,加强调查研究,正确把握市委、政府的工作思路,高质量地做好会议材料的起草工作;制定《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秘人员工作制度》,规范办文程序,有效保证了办文质量;合理调配力量,高质量地做好了会议服务工作;加强调研、信息工作,2003年政务信息采用积分居成都市各区市县第二名,全办撰写调研文章50余篇,在成都市级以上报刊发表11篇。目标管理督查工作方面,加强对目标管理督查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政务督查工作制度,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将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市政府工作会议议定事项和省、成都市督查件、领导批交办件、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作为重点督查,切实做到有必查,查必报,报必果,确保了政府工作政令畅通。社会稳定工作方面,健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保稳定工作网络体系,建立了一支善打硬仗、能打硬仗的维护稳定工作队伍,认真组织并参与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工作,热情、耐心、细致听取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稳妥地处理各类不稳定突发事件,确保了全市的社会稳定。信息化建设方面,强化了信息化硬件建设,组织力量完成了国家科技部“消除西部数字鸿沟行动计划”项目,建成了XX市农村基本信息收集网络体系。强化了对“XX一指通”建设的业务指导工作。依法行政工作方面,以规范化服型政府建设为契机,认真组织办公室干部职工学习《行政许可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并认真开展讨论,工作中做到规范、有序,在全市作切实转变作风、转变职能的规范化服务型机关的表率。办理人民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方面,坚持做到办前联系、办中走访、办后回访,增进了同代表和委员的感情,促进了办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四、坚持监督约束机制,提高班子自律意识

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必然会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政府办公室班子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构筑起防止权力滥用、避免腐败滋生的有效屏障。实施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办法,采取了公开演讲、民主测评、班子考核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竞争的公开、公平、公正。全面实施监督约束机制,对已经制定的各项监督制度,如申报和登记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等都能保证落实。同时,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帮助班子成员严于律已,防微杜渐,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强化自律意识,做到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了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喝的不喝,不该拿的不拿,不该揣的不揣,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上的场面不上。同时,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胆行使职权,加强对全办干部职工的廉政教育,在全办公室形成了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和勤政廉洁、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

二○○四年五月八日

第五篇:政府办公室建设节约型机关实施意见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精神和市、区两级关于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的要求,结合政府办“效率年”建设活动和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党中央、国务院近期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深入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对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科室、班组要认真组织学习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文件和指示精神,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教育工作人员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杯水、每一张纸、每一滴油的良好习惯,做资源节约的表率。努力在机关营造建设节约型机关的浓厚氛围。

二、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关键环节

建设节约型机关涉及方方面面,各科室、班组要按照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把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约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要把建设节约型机关同机关效能建设相结合,不断强化干部职工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坚决杜绝上班时间串岗聊天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二)改进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

1、要按照“精简、效能”的要求,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和数量,能合并的会议尽量合并,能压缩的人数尽量压缩,能利用机关会议室的尽量不到外面租会场。

2、公务接待坚持“热情、周到、节俭”原则,实行对口接待,陪客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来客人数;严格控制接待标准,杜绝“剩一半”现象。

3、公务出差本着节约的原则,尽量减少开支,住宿应选择最经济的房间。

(三)杜绝浪费,促进节能降耗。

1、节约用电。

一是机关采购必须优先购买经国家认证的节能设备和产品,率先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低能效设备和产品。

二是机关工作人员在办公时间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的电耗,离开办公室时间较长时要随手关灯,公共区域的照明灯具要安装自动控制开关,杜绝“白昼灯”、“长明灯”。非节假日期间,办公楼建筑轮廓灯、泛光灯、装饰灯一律关闭。

三是办公室空调夏季气温在32℃以上时开启,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气温在4℃以下时开启,温度设置不高于18摄氏度,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

四是使用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碎纸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时,要尽量减少待机时间,下班后自觉关闭各类电器设备电源。电脑短时不使用时应设定为睡眠状态,不允许使用屏保,不使用时,要注意关机,同时关闭显示器电源按钮。

五是除未安装空调设备外,禁止使用电暖器等移动式取暖设备。

2、节约用水。

一是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及时更换老化的供水管线,安装或更换节水型龙头和卫生洁具。使用非感应式自来水龙头时,流量要适中,不用时要随手关紧,避免“长流水”现象发生。

二是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时、科学地喷灌绿地,尽可能利用雨水或废水养护绿地,节约绿化用水。

3、节约燃油和车辆维修费用。

一是机关驾驶员要增强爱车意识,按规定及时对车辆进行检修和保养,使车辆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二是要强化对机关车辆的使用和管理,科室用车要提前申请,能够合并的公务用车尽量合并使用,严格控制非公务用车,去路程较近的地方办事提倡骑自行车。

三是机关车辆严格落实“使用、加油、维修”一车一卡制。车辆更换设施或送厂维修须经司机班班长鉴定和审核。每季公布或通报车辆百公里耗油和车辆维修费用,对油耗超标或车辆维修费用过高的驾驶员要说明情况。

4、节约办公用品。

一是要最大限度的控制和降低纸张消耗。需要修改的文稿尽量在电子媒体上修改,减少重复清印次数,原则上不超过3次。

二是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减少纸质公文传递,办公室内部文件实行网上传递;严格控制文印数量,提倡双面用纸,能用小纸张的不用大纸张;其他单位印制会务材料,须经主管主任审批同意,5000张纸以上的须报主任签批。

三是严格控制办公设备的采购,确因

工作需要需添置办公设备的,须填写物品申购单报主任审批。

四是机关工作人员要尽可能使用钢笔,减少圆珠笔或其他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

五是提倡使用自备茶杯,接待来客时使用配备的常用茶杯,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纸杯。

六是打印机、复印机的油墨、墨粉用完后,要提倡重新灌装,再次使用。

5、节约用粮。

一是机关食堂管理员定期考察和了解市场相关物价。采购人员严格按食谱和就餐人数采购主、副食品,所购食品价格一律不得高于市场价格。

二是工作人员打饭时要掌握好份量,吃多少打多少,尽量避免剩菜剩饭。

三是尽量减少一次性碗筷的使用,做到勤俭节约每一粒米、每一滴油。

6、节约网络资源。

一是严禁在上班时间利用下载软件下载歌曲、电影等与工作无关的内容。

二是严禁工作时间上网聊天,听歌曲,看电影,玩游戏。

三是严谨在服务器上存放与工作无关的内容。

三、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考核力度,务求工作实效

各科室、班组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把创建节约型机关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政府办成立以主任为组长、各位副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班组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节约型机关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直接参与创建日常工作的指导与协调。各科室、班组负责人是创建节约型机关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

(二)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节约资源、带头参加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带动全办节约型机关工作的开展。

(三)狠抓落实,严格考核。将创建工作纳入办公室双百考核,定期对资源节约情况进行检查,对节约措施不落实和浪费现象要严肃处理,视情予以扣分和限期整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政府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下一篇:执法部门队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