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疼痛干预新生儿护理论文

2022-04-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综合疼痛干预新生儿护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76例进行足跟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在采血前、采血后0.5min、1min、5min进行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综合疼痛干预新生儿护理论文 篇1:

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关于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接收的新生儿共90例,根据抽签法进行分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的临床干预,观察组新生儿接受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疼痛感知差异。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疼痛感知比例整体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进展新生儿对于疼痛的感知度更为明显,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中对新生儿实施疼痛护理能够有效的增强疼痛分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疼痛感知,这对新生儿的预后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关键词:新生儿;疼痛护理;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家对于新生儿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经过临床分析发现,新生儿其实是可以感觉到疼痛并且具有相关的应激反应现象的[1]。而且在临床总结当中发现,新生儿不但具有疼痛感,而且相对成年人来说疼痛感更为持久,而疼痛感不只是一种感知,更是会对新生儿的健康状况造成一定的影响[2]。如果新生儿疼痛感知出现失调,那么不但会对新生儿胃肠功能造成损伤,随着时间的发展,还会度脑部神经系统等早晨不可逆的伤害[3]。因此,只有通过正确的疼痛护理操作,为新生儿建立明确的疼痛感认知,才能促进新生儿各项体征的良好生长。本文就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详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接收的新生儿共90例,根据抽签法进行分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新生儿胎龄为38到41周,平均(38.62±1.37)周,体重范围控制在3kg到8kg,平均(5.33±0.42)kg;对照组新生儿胎龄为39到41周,平均(39.75±1.42)周,体重范围控制在3kg到8kg,平均(5.47±0.38)kg。所有新生儿胎龄、体重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共90例,对照组新生儿则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为新生儿提供基础的临床护理干预。同时记录新生儿在出生后1min和5min两个不同时间段护理过程中的疼痛差异。

1.2.2观察组

观察组新生儿微型刺激针收集脚跟上的血液以减轻疼痛,在致痛过程中予以新生儿安慰奶嘴进行缓解,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抚触等方式调节新生儿情绪,或者播放轻缓放松的音乐分散新生儿的注意力。并且可以使用鸟巢式体位增强新生儿的安全感,或者通过母乳喂养的方式让新生儿维持稳定的情绪,还有就是通过喂葡萄糖水以及嗅觉等各种方式,缓解患儿因疼痛所产生的不良情绪等,调整新生儿的心理状态,为新生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缓解因疼痛带来的不适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新生儿疼痛感知差异,分别记录新生儿在出生后1min和5min两个不同时间段护理过程中的疼痛感知比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結果

2.1对比两组新生儿疼痛感知差异

观察组新生儿的疼痛感知比例整体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进展新生儿对于疼痛的感知度更为明显,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图表1。

3.讨论

疼痛其实是新生儿在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种现象,是通过细胞刺激和组织损伤的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射的一种特质,新生儿不能通过语言或者行为准确的进行表达,但并不代表不存在疼痛的现象,其实可以通过面部表情等各项反应进行观察。而新生儿如果出现疼痛应激反应,不但对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对日后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伤[4]。在本次的数据分析中发现,观察组新生儿的疼痛感知比例整体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进展新生儿对于疼痛的感知度更为明显,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疼痛感是一种感觉和情感所表达出来的一种现象,但是新生儿对于疼痛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方向,所以在临床护理的工作当中,只有通过让新生儿正确的认识疼痛,才能减少日后对新生儿造成的不良影响等,因此,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的应用当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分析。

参考文献:

[1]曹春梅, 康媛媛, 黄国双. 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18(20):2502-2503.

[2]刘少贞, 陈碧珠, 梁婉华. 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研究[J]. 吉林医学, 2019, 040(011):2660-2661.

[3]兰芬芬. 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 6(22):115-116.

[4]刘美玉. PRECEDE模式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全科护理, 2020, 18(34):84-87.

作者:张苑灵

综合疼痛干预新生儿护理论文 篇2:

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效果研究

【摘 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76例进行足跟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在采血前、采血后0.5min、1min、5min进行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采血后0.5min、1min、5min等不同时间点的NIP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足跟采血;疼痛干预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lieving pain of neonatal heel blood

sampling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Blood collection from heel; Pain intervention

根据我国《母婴保健法》有关规定,新生儿出生后需要通过足跟采血,进行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筛查,而足跟采血势必引发新生儿疼痛反应。随着当前医学界对于新生儿疼痛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疼痛对新生儿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其对新生儿发育的不良影响[1],因此,有关如何缓解足跟采血及其它医疗操作对新生儿引发疼痛的护理方法,成为了医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我院对足跟采血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了其疼痛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需接受足跟采血筛查的7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婴40例,女婴36例,新生儿日龄4~6d,平均日龄(4.89±0.52)d,所有参与此项研究的新生儿均经过母亲知情同意,生命体征稳定、吸吮力正常,并一次性采血成功。将上述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简称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出生日龄等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儿均进行疼痛刺激,刺激方法为足跟采血,操作由专人负责,微量取血笔对足跟针刺的深度和力度保持一致。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2]:在采血前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安慰奶嘴并给予言语安慰,配合音乐疗法,以此缓解患儿的疼痛;与此同时,反复揉搓患儿的背部、四肢以及胸腹。采血后继续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安抚奶嘴及皮肤抚摸。

1.3 评价指标[3] 采用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制定的新生儿疼痛评分(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量表,综合患儿面部表情、四肢运动、哭闹等声音表现等进行疼痛评估。评估时间点选择在采血前、采血后0.5min、1min、5min。NIPS分值为表1中六项之和,总分为0~7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χ-±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采血前及采血后不同时间点NIPS比较 两组患儿采血前NIPS均为0分,采血后0.5min、1min、5min等不同时间点,干预组患儿NIP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儿采血前及采血后不同时间点NIPS比较(χ-±s)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4],新生儿疼痛感受在分娩前就应该发育完善,是其在早期发育过程中面对细胞刺激和组织损伤,通过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射表现出来的,虽无法自我表达,却可通过表情、生理指标及行为活动等来进行评估。

另有研究表明[4],新生儿对于疼痛的刺激会产生内分泌、植物神经以及免疫能力和行为的改变,可导致患儿睡眠障碍、胃酸过度分泌,影响患儿情绪及消化功能,如不及时缓解新生儿的疼痛,将会影响其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损害其身体健康。

目前临床对新生儿疼痛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即疼痛预防措施、药物干预措施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因某些疼痛刺激无法预防,药物干预势必会对患儿造成某些不良影响,因此,非药物干预措施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应用最为广泛,该种干预措施主要为通过对患儿进行非营养性吸吮、抚摸、音乐刺激等综合护理干预,以此缓解新生儿疼痛感[5-6]。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对足跟采血引发疼痛的新生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新生儿疼痛,减轻新生儿对疼痛的感知,从而减轻因疼痛刺激给新生儿生长发育带来的负面影响。该综合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新生儿疼痛缓解方面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红霞,郜玉珍,栾志燕等. 国外新生儿疼痛评估常用工具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07,21(1):17-20.

[2] 廖艳芳.不同干预方法对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观察[J]. 继续医学教育,2013,27(10):34-35.

[3] 张洁,张齐放.不同干预方法对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1):3651-3652.

[4] 杨艺,徐芮,叶春燕.综合疼痛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8):95-97.

[5] 高海霞,陈京立,高洪莲等.非营养性吸吮对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53-55.

[6]秦燕,胡静.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的研究与运用[J].求医问药,2012,10(11):591.

作者:官小妹

综合疼痛干预新生儿护理论文 篇3:

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新进展

摘要:新生儿疼痛是指在个体发育早期出现的,提供保护目的,防止组织损伤的信号系统,这种疼痛往往会对新生儿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因而积极做好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尤为关键。本文重点对新生儿疼痛表现及其护理干预作系统的分析综述。

关键词: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

刘少贞等[1]人在研究中指出,新生儿会在出生之后便产生痛觉,即便新生儿的神经系统还处于发育阶段,但已经对来自外界的有害刺激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这种外来性刺激极易对新生儿的发育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必须对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给予充分的重视。林峻等[2]人在研究中指出,疼痛会对新生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情况、血氧饱和度产生较大的影响,无法有效保证新生儿生命体征的稳定性。为进一步强化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对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进展作深入系统的分析论述十分必要。

1.新生儿疼痛的来源及表现

新生儿疼痛的来源主要包括致痛性操作、药物因素、护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比如早产儿或重症新生儿在住院期间均会接受较多的致痛性操作,这些致痛性操作包括动静脉穿刺、气管插管、皮下注射、腰椎穿刺及足底挤压采血等。再比如当向新生儿静脉输液时,高浓度的药物会在短时间进入到患儿的静脉血管,引起新生儿局部疼痛,一旦出现药物外渗的情况会导致新生儿的疼痛更加强烈。

新生儿因为不具有语言表达能力,因而疼痛表现多以生理改变和行为表现为主,在生理上会出现血压改变、心率加快及皮膚苍白等症状,部分新生儿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在行为表现方面,新生儿会出现面部疼痛表情、哭声及身体运动,比如会出现皱眉、震颤、眼睛紧闭等面部疼痛表情,均属于临床诊断疼痛的可靠指标[3]。另外,一些新生儿还会出现烦躁不安、反应低下、上肢挥动、四肢屈曲、食欲减退等临床表现。因此,临床在实际确定新生儿疼痛时,要重点观察新生儿的面部疼痛表情、哭声及身体运动,以便开展早期的护理干预。

2.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要点与策略

2.1改善监护室环境

临床认为新生儿在出生后即会出现疼痛,新生儿对这种疼痛刺激有很高敏感性,会产生持久性的影响,尤其是接受大量致痛性操作的危重儿或早产儿更易出现这种疼痛不适。鉴于新生儿对强光和噪声等均有较强的敏感性,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新生儿的神经发育,因而可以对监护室的光线强度进行科学的调整,减少噪声,尤其是要调低各种报警声音。对于早产儿可以借助遮光布模拟母体宫内环境,最大限度减少对新生儿所带来的不良刺激。

2.2音乐疗法

通过音乐疗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新生儿致痛性操作过程中的疼痛不适感,作用较为持久。实际操作时可以以类似母体子宫内的动脉搏动声音为背景,同时选择轻盈舒缓的音乐,将音量控制为20-35dB,在新生儿床头25-20cm位置处播放,以此最大限度实现缓解新生儿疼痛的目的。

2.3鸟巢室护理

将绒布制成与子宫形状一样的“鸟巢”,而后将新生儿放置其中,这种体位可以让新生儿感觉身处子宫中,有助于新生儿位置屈曲姿势。临床研究发现,通过合理摆放新生儿体位可以促进其身体伸展与屈曲平衡,提升新生儿的自我安慰度和自我调节能力,更好的应对疼痛。另外,当新生儿取俯卧位四肢屈曲和胸壁紧贴包裹时,可以感受到安全感与舒适感,有助于减少能量消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接受到一些外部刺激所表现的哭闹也会更加的平缓。

2.4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一直被认定为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有效措施,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当进行母乳喂养时,新生儿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均可以得到较大的满足,增强新生儿的安全感。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吸吮可以对新生儿口腔中的触觉感受体产生刺激,提升痛觉阈值。另外,非营养性吸吮也是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有效护理措施,非营养性吸吮是指在新生儿口中放置安慰奶嘴,但并不进行母乳喂养或配方乳吸入,新生儿可以通过刺激口腔触觉感受体来提升疼痛阈值。鉴于非营养性吸吮不需要配制牛奶,因而对于一些禁食或限制奶量的新生儿也同样适用。于蓉等[4]人在研究中指出,母亲声音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新生儿的疼痛反应,且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对临床开展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5袋鼠式护理

袋鼠式护理也被称之为皮肤护理,在新生儿采血时向其提供“袋鼠”样的母婴体位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新生儿情感需求,尤其是可以消除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减少能量消耗。郭路等[5]人在研究中指出,袋鼠式护理可以减轻新生儿足跟采集时的痛感,有助于增进母婴情感,提升新生儿的疼痛应对能力,且在促进产妇乳汁分泌中均有重要的作用,应用效果良好。

3.结语

随着近年来临床对新生儿疼痛研究的深入,掌握并积累了较多的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要点与策略,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提示一旦发现新生儿存在疼痛表现,便要立即开展治疗与护理干预,以此减轻新生儿疼痛程度,保障其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少贞,陈碧珠,梁婉华.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研究[J].吉林医学,2019,040(11):2660-2661.

[2]林峻,向巧明,郑焕娇.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疼痛及生命体征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013(16):207-209.

[3]刘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9,017(18):210-211.

[4]于蓉,杨富国,陈蕾,等.母亲声音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39(08):1478-1481.

[5]郭路,叶朝,张菁.实施袋鼠式护理对产妇泌乳,子宫复旧及新生儿疼痛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036(18):1383-1388.

(淄博市市立医院新生儿科 山东淄博 255400)

作者:崔静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措施论文下一篇:心理角度审视先进性人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