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学法律基础论文

2022-04-28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科技大学法律基础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现代化技术与教育结合,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建设。利用新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树立有效的思维模式,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的教育。

科技大学法律基础论文 篇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大学生注意力提升路径探索

摘    要: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的注意力是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注意力配置的强弱、高低直接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文章结合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际、针对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以大学生为教学主体,从强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问题逻辑导向、扩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有效教学内容、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话语转化三个维度进行探索,努力调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的注意力,以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注意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提升“基础”课程教学中大学生注意力是增强“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基础”课程教学注意力配置的强弱、高低直接影响了“基础”课程教育的效果。本文认为,提升“基础”课程教学中大学生注意力,也就是提升大学生对“基础”课程教学的选择能力和集中能力。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基础”课程教学实际、针对高校大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以高校大学生为教学主体,从强化“基础”课程问题逻辑导向、扩充“基础”课程有效教学内容、提升“基础”课程教学话语转化三个维度进行探索,以提升“注意力”为分析视角进行学理性阐释,努力增强“基础”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从问题到问题链条:强化“基础”课程问题逻辑导向

强化“基础”课程问题导向,是从情境角度分析“问题导向”与“大学生注意力”之间的逻辑联系。所谓情境,是指事物发生或对有机体产生影响的环境条件。问题就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景。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问题也就是在给定信息与实现目标之间有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景。而问题链条是围绕问题主题,以若干子问题内在逻辑为纽带,强调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联,使之具有串联性、层级性和逻辑性。从问题到问题链条,强化问题逻辑导向,是基于问题的四种特征,即情境性、指向性、序列性和操作性。这里,问题的情景性特征使人感到不了解和无法解决,推动思考并寻求答案;问题的指向性特征明确指向某种活动达到某种给定状态;问题的序列性特征促使人结合自身经验和知识进行一系列高低心理活动重组和操作;问题的操作性特征是指依赖于人的认知成分进行认知操作。问题链条是利用问题的情境性、指向性、序列性和操作性形成完整的问题逻辑组合。从问题的特征可以看出,从问题到问题链条能够引发“基础”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应答性行为作出反应,即通过问题和问题链条进行刺激引发大学生心理中介的反射性活动(或称引发反应),使其萌生求解问题的欲望,激起大学生注意力指向和集中在问题之上的定向行为,使其在被选择问题上持有特定的心理强度和紧张性状态。从问题到问题链条的模式建构步骤中,首先,确立“基础”课程教学主题,设计问题与教学主题之间的契合点。其次,问题的准备和提炼。紧密结合“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面临问题,探寻、征集和提取出大学生所关切的实际问题。然后对征集和提取的问题进行归类和整合。最后,形成问题与问题之間具有逻辑性与层次性,形成元问题、一般问题和具体问题。通过问题设置使大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失调,即感受到问题的存在,产生怀疑和推测的注意力指向和集中意识状态。然后明确问题使大学生分清已知条件、达成目标,分析问题的要求和条件,引导注意力集中于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进一步激活大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问题和问题链条之间的关联,在多种可行性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通过以上步骤流程可以使大学生注意力能够聚焦在问题和问题链条之中,同时将不完整的问题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逻辑问题组合,具有注意力的粘连功能。问题逻辑导向设置在“基础”课程教学上提供了意识活动背景框架,在这一框架中,一步步引导大学生注意力进一步往深度和广度方面扩展。问题逻辑导向设置赋予“基础”课程信息的“显著性”,导向大学生要“想什么”、朝哪个方向“想什么”以及“怎么样”方面施加影响,使问题和问题链条导入到大学生意识之中。而且教与学两者之间形成一种高度对应的正比关系,即问题和问题链条强调得越多,大学生对该问题和问题链条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注意力保持得也越持久。事实上,就是“基础”课程教师对“信息环境进行再加工”,醒目突出相关问题和问题链条,影响大学生的认知和感知,最终达成两者的高度契合性。

二、从需求到供给:扩充“基础”课程有效教学内容

扩充“基础”课程有效教学内容,是从听觉角度分析“需求”与“大学生注意力”之间的逻辑联系。需求是指在内外环境作用下,人们感到某种“缺乏感”和“不平衡感”而进行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和心理活动。它是对某种东西、活动或问题具有特定指向性的主观映像和主观意识,并且驱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动机。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注意对自身需要有关的事物,而不去注意那些对自身需要无关的事物,这体现出人们听觉系统注意力的一种适应性能力。“与其社会特定阶段特定人群需求的契合程度越高,对该人群所拥有的社会注意力资源吸引程度就越高”[1]。听觉注意力的选择和集中普遍存在现实生活中,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鸡尾酒会效应①[2]。此效应实际上是听觉系统的一种适应能力,即对自身需求的事物进行迅速追踪、标识和接收。马克思强调:“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活动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展开,旨在实现大学生思想行为与社会生活的统一。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生活的实践活动日益扩大,在心理倾向和主观意识上更多关注到自身的许多方面和细节。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省明显增多,尤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需求:其一,在学习活动上的需求。对自身智力与能力等增长愿望和意向强烈。其二,在社会交往活动上的需求。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不等断追求完善。其三,在自身发展和自身价值上的需求。对未来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义务、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等进行积极探究。所以,扩充“基础”课程有效教学内容,是一种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需求目标双重驱动,在提升大学生注意力方面具有三种功能。首先,具有激活功能。大学生对某些刺激比较敏感,特别是与自身需求有关的教学内容刺激。其次,具有指向功能。因为需求驱动,教学内容实际上成为大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路线图,这是一种诱致性、吸引性的指向,从外部到内部激励着大学生注意力指向教学内容。最后,具有强化功能。使大学生按照既定需求目标,调控大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注意力强度和注意力的方向。所以,加强“基础”课程教学中内容的有效供给,从而实现引导和凝聚大学生在“基础”课程教育教学中的注意力作用。

三、从理论话语到日常话语:实现“基础”课程教学话语转化

提升“基础”课程教学话语转化是从语义角度分析话语转向与大学生注意力之间的逻辑联系。话语是指人们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话语是“基础”课程教学中一种语言实践活动,话语的编码直接影响到“基础”课程教学中大学生注意力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基础”课程融合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题,它抽象化和规范化的理论话语较多,而且思想性较强、理论色彩较浓厚。如果“基础”课程教学话语编码转化没有与大学生自身话语对接,直接以学术话语进行表达,就会阻碍大学生话语解码,导致大学生注意力转向到非教学领域。提升“基础”课程教育教学中的话语转化,也就是做好理论话语向日常生活话语转化。大学生在“基础”课程教育教学中注意力集中表现为可持续性,抑制其他非教学刺激干扰。所以,要以大学生现实生活为逻辑起点进行教学话语建构。首先,避免用晦涩的学术话语解疑释惑,而是用大学生熟知的生活话语来解释“基础”课程中的学术思想、科学理论。同时,将大学生具体的学习生活经历与宏大理论叙事相结合,满足大学生个体学习生活体验与现实社会需要相结合。其次,以大学生学习生活叙事的方式进行话语表达。教材上讲的是硬邦邦的理论,学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现实。以相对灵活、现场感强的口语化语言进行教学表达,将理论话语转化为大学生能听懂、愿意听的日常话语,改变“基础”课程理论话语的“曲高和寡”现象。最后,运用新型网络话语。吸收、借鉴网络话语的开放性和平民性,辨别、分析和判断网络话语背后的思想态度和价值取向,了解大学生关注话题去“蹭热点”,并且找到“基础”课程教育教学话语与网络新型话语之间的结合点和共同处,打通“基础”课程教育教学话语与大学生网络新型话语之间的壁垒和阻碍。提升“基础”课程教学话语转化,可以调控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保持向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进行。

如何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革進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内容策略”,即通过教学内容的设置来提高大学生的注意力。另一种是“工具策略”,即通过新型教学工具创新教学方法。以教学方法的“内容策略”为切入点,从强化“基础”课程问题导向、扩充“基础”课程有效教学内容、提升“基础”课程教学话语转化三个维度对大学生注意力进行唤醒和强化,将其注意力吸引和转移到“基础”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上,从而增强“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注释:

①在一个鸡尾酒会上,人们被各种谈话的声音包围着,人们    只是听到其中的某些谈话内容,而对其他声音则充耳不闻。

但如果有人提到了你的名字,你就会异常敏感地听到它。

不仅如此,其他的内容也会引起你的注意,如果提到一部你刚看过的电影或你喜欢的旅馆。

参考文献:

[1]喻国明,丁汉青,支庭荣,等.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43.

[2]丁锦红,张钦,郭春彦,等.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14:2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73.

收稿日期:2019-04-20

作者简介:闫义夫(1983—),男,辽宁沈阳人,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政治

发展与政治传播研究。

基金项目: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研究”(19YJC710085)阶段性成果

作者:闫义夫

科技大学法律基础论文 篇2: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策略的初探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现代化技术与教育结合,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建设。利用新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树立有效的思维模式,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的教育。在现代化技术背景下,本文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以下称“基础”的核心),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教学,把握好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基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所提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一、“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

1.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在高校课程知识教学中,对学生的教学具有局限性,大多采用任务驱动法以及利用案例法,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大多模仿教学,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大多是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在教师演示的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其任务要点。在整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中,教师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创新。

2.缺乏教学创新

由于专亚的新颖,在人才培养以及课程建设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缺乏一定的教学创新。高校学生的培养并不满足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智慧课堂是基于智能化设备设施、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等,依据多媒体教学体系,增加课堂教学的个性化与师生互动性,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弊端。智慧课堂的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三部分,即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课前教学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规划和学习;课中教学主要针对课前学习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司论,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课后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巩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课堂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3.新媒体技术的影响

高校“基础”教学中,理论教学是主要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加强对法治教育的讲解。课程实践,保证学生可以了解到思政课程的运营模式,也可以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真正内涵。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今后的自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4.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现阶段,社会各界对于高校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但是对于实践应用能力并没有全面系统的认知,在教学中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很多的高校学校在培养学生们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并没有挖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老师过于重视基本的训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充分,还有一些老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是关注学生们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容的理解,保证能够修够学分,从不考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更不会注重学生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许多的高校学生在生活中,并不能确切的感受到思政课程的作用,对法律也缺乏一定的认知。

二、思想道德修养课堂教学详解

1.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在“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认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精神层面上的引领旗帜,是人民凝聚力和集体力量的表现方式之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灵活采用多种方式,不仅通过课堂课本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结合时事思想道德修养的方式让学生注重观察社会生活因为现行思想道德修养体系而带来的实际变化,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修养认同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z.塑造理性精神

我国“基础”课程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具体成果的阐述和展示。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塑造学生的理性精神,通过在课堂中穿插分小组讨论、探究性学习等创新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堂形式中感受“基础”课程的魅力,在合作与竞争中培养起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建立起理性填密的知识体系和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将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之中。

3.提高法治意识

在“基础”课程知识体系中法律是占比显著的一个重要模块,其教学当然不能忽略刘学生法律知识和法治意识的培养。教师通过结合社会新闻、图文影音、相关影视等非常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的传授,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力量,教师还可以联合学校以及有关部门不定期组织法律讲座或者科普,通过法律专业人士的介绍和讲述,让学生对课本上的法律知识有更直观更通俗的理解,能够让学生形成法治观念养成法治习惯具有法治认知和情感,在让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专业学习更上一层楼的同时对法治社会的建设也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4.学会公共参与

“基础”课程知识并不是只存在于书本上的文字知识,它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认同和公共参与感,就要让学生感知到思想道德修养的真实存在,而不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教师可以通过社会真实案例和相关管理决策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起社会责任感,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主人翁意识,能够对待日常生活严谨协调积累经验,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对话协商、沟通协作、组织表达等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三、建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措施

1.建立清晰思维模式

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要有足够清晰的思维模式和理解思路。思想道德修养知识能够系统的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自我认知的思维导图,因此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思想道德修养基础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容易在思维导图中更快的找出相应的知识点,从而理解其内涵。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推行“三大环节”“四段式”教学过程,通过课程的整体设计、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三大環节”和实施任务驱动、课堂讲授、项目实践、总结提升“四段式”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2.系统的整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

“基础”课程的学习较为枯燥,在实践体系的建设中,需要明确知识点,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问题思考时,需要逐步形成思维导图,在脑海中想象自己以前了解的法律基础知识,将这些零碎的知识通过较强的逻辑思维将他们整合起来,哪些是没有用的知识点,哪些是有用的知识点,一步步进行筛选。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但是由于时间需要压缩到十分钟以内,教学的目的就有几大板块。首先是偏向于概述类的知识提纲微课,这一类型的微课给学生一个总体上的大致把握,利于学生的预习与课堂学习。

3.探究多种理解方式

“基础”课程是一门较难的课程,因此大学生在思考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问题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主要原因是因为法律知识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超出学生理解范围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太过于抽象,容易误导大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入一个思维误区,从而很难得出正确的答案。针对这种现象,大学生更加需要合理的运用思维导图分析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知识,通过多种途径来思考思想道德修养问题,快速清晰的看出问题的真实表述目的,得出相应的知识点,从而对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有更深的了解。

4.改变评价机制

翻转课堂的运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之前我们提到可以通过教学视频的制作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提供自主学习机会,为了更好地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必须跟进评价技术,每个视频后紧跟几个相关问题以便学生自我检测,通过云平台及时汇总学生问题,总结学生学习情况。这里我们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不同于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是对所学内容的一个复习回顾过程,可以及时反思,深化理解,内化知识,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捕捉自身不足,明确自己的思维盲区,使学习更具针对性。通过评价机制的改变,学生获得实证性的资料,教师更了解学生。

5.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

在“基础”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实践能力的锻炼是极为有效的。教师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们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相关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内容为学生们提供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然后引导学生们解决学习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基础”课程作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系列,需要具备专业的教师,优质的师资资源,保证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具备多种教学方式。学校还要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不断的优化自身,以便满足相关的实践教育相关要求,教师积极的对教学案例进行探讨,根据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模块化跨专业课程的知识,不断的改进与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辅助学生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

6.重视教学资源库建设。

在校园资源建设中,需要加大对教学资源库的整合,学校需要认识到不仅仅需要提高资金支持,更多的需要对学校的教师资源,学习环境以及教学设施进行整合。在高校学校的资源整合中,需要梳理校内的资源,随后调查学生的发展以及不同课程的资源需求,从而确立相关的管理系统,全面的对资源库进行整理。由于校内的教学资源种类较多,面对不同属性的资源需要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使用,更加有效的帮助学校建立教学资源库。在建设时,需要针对教学需求进行资源引入,对于效果不明显的资源进行处理,提高资源库的质量。

7.拓展和整合教学资源的收集渠道并及时对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

资源的搜集是整个资源库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学校对资源的引入方式单一,大多通过书籍,网站资料进行整合。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学校可以通过数字化媒体进行资源的引入,同时可以利用校企合作进行资源的分配。在引入后,可以利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对整个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分类,根据不同的专业以及专业之间的连通性进行相关系统的设置。在建设资源库时,可以建立相关的借阅购买系统,让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线上查询,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院校的信息化建设。

四、结语

“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不断地融合内化,才能将其融入学生自己的逻辑思维和知识体系之中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对学生负责,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综合素质,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解决为学生提供適当的帮助,为培养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军虎.从拼盘、耦合到一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6次修订的逻辑性探微[J].高教学刊,2019(25).

[2]郭永爱.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知识经济,2019(36).

[3]张琴.解构与整合——如何处理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部关系[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2(04).

[4]朱文君.构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8(22).

[5]林姿好.浅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大学生的重要性[J].才智,2019(14).

[6]庞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探索[J].国际公关,2019(04).

[7]钟二宝,曹亚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决策探索(下),2019(08).

本文系六盘水师范学院2017年精品课程项目(项目编号:LPSSYjp-kc201703)建设成果。

作者:潘山

科技大学法律基础论文 篇3:

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探微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使课程能够真正成为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需要,调整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用鲜活的内容启迪学生、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用生动的形式吸引学生,使课程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感化性、开放性,切实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 实效性

[作者简介]沈茹(1965- ),女,江苏镇江人,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江苏 镇江 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江苏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JKTY2014-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载着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作为课堂的组织者、领导者、参与者的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设置鲜活的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形式,带着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上好每节课,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用鲜活的内容启迪学生,使“基础”课具有导向性

1.把握理论前沿创新教学内容。“基础”课所传授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长期以来被历史和实践所证明的最具有生命力的理论。因此,“基础”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掌握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最新动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掌握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用最新的理论更新教学内容,使“基础”课内容一直跟踪理论前沿,随着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教师能用发展的最新理论分析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为当代大学生解惑释疑,使“基础”课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向前发展。“基础”课决不能局限于一门课程论教学,而应该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度去思考教学,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该是一些概念、原则、结论,而应该是一种理论思维,观察当今中国和当代世界,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2.立足学生成长内在需要创新教学内容。当前“基础”课的教材有些内容缺乏时代气息,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脱节,教材内容与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无法真正对接,造成教学效果低效或无效。只有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一致时,与学生可接受程度合拍时,与社会环境保持内在的相容时,才能真正具有合理性和实效性。这一客观规律要求我们在设计教育内容时必须细致地考虑如何体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内在需求保持一体化,同时具有循序渐进性。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学生的内在需求,以这种需求为切入点,授课时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并给学生科学合理而又具有说服力的回答和解释,帮助学生释疑解惑,使他们解困的心理得到满足,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融入“基础”课,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当前大学生自杀和伤害他人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折射出生命教育的缺失,针对这一现象,在讲授“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时,补充讲授了生命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爱有限的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教师应把生命教育贯穿整个教学中,因为教育是直观生命并以提高生命力价值为目的的神圣事业,在现行的“基础”课生命教育内容缺失、大学生漠视生命现象屡见不鲜的情况下,教师应予以生命独特的关照。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时,补充了性教育内容,实际上这是大学生特别关注,而又讳莫如深的问题。教学中组织讨论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性?怎样正确看待婚前性行为问题?把神秘的性问题公开化、平淡化,消除学生的猎奇心理,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性问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平常问题,婚前性行为是要在思考能否对自己、他人负责的基础上,而每个人行为选择要受道德规范的约束。这样为学生人生中必然要碰到的有关性问题搭建理性思考的平台。

3.紧贴社会实际创新教学内容。“基础”课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因此,“基础”课必须把课堂知识社会化,讲授的内容应紧扣社会现实,紧跟时代步伐。这是“基础”课的生命力所在。

“基础”课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这些问题解释透了,“基础”课教学就有了说服力,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如课前安排10分钟时政要闻、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演讲,大家参与评论,把时政要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在演讲中,学生讲得最多的是社会不正之风和党内腐败现象,这也是“基础”课教学的一大难题。“基础”课要求教师正面引导当代大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基础”课的正面教育产生冲突,严重影响着教育效果。面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教师不能回避,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在课上组织讨论: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的一个政党,是如何领导当代中国走向富强的?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面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怎样才能消除?通过热烈讨论和透彻讲解,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能够包办一切,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结果,也不是改革开发的必然产物,而是我国经济体制不健全和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所造成的。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才能消除社会不正之风和党内腐败现象。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腐败斗争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不可能顺利推进。

二、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使“基础”课具有示范性

1.用渊博的知识折服学生。一堂“基础”课,学生被教师折服,折服的背后则是教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知识、较强的教科研能力、精湛的教学艺术相互融合在教学中的综合体现。首先,“基础”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过硬的理论基础和广博深厚的理论知识。既要刻苦研读和深入学习思想先贤的理论,又要认真研究和掌握当代前沿最新理论,使自己能够保持活跃的理论思维,对现实遇到的新问题能够理性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严密的逻辑分析去说服崇尚真理的有个性的当代大学生,使“基础”课教学始终能够充满理论的魅力,真正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教学目的。其次,“基础”课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多学科知识。因为课堂教学是包含语言表达、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育机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需要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汲取当代科技发展的新知识,了解与专业有关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中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基本内容,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使自己具备广博的多学科知识,并运用到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这样教师教学时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使理性的教学得以深化,使学生产生敬重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2.用高尚的道德感染学生。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这就需要教师“身正为范”,教师的高尚道德会对学生的情操起到熏陶作用。人的交往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效,更何况“基础”课教师是在特定的场所、特定的时间、用特定的教材来“传道”。教师作为学生身边范本,要在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榜样,称职的“基础”课教师必须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必须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正直,品德高尚,善于用自身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这种影响产生的效果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都不可能代替的,会在学生心中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价值判断。

3.用得体风度仪表示范学生。仪表是教师内在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 ,直接反映了教师的审美情趣,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这种示范作用在大学里表现得更加主动、自觉和理性。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从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塑造良好的形象,提高形象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谈吐高雅,这是高尚人格的外在表现。语言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形象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才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其次要衣着得体,端庄大方,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使学生觉得教师沉稳、可亲可敬。最后要举止优雅,举当所举,止当所止,言行有度,仪态有方,庄重潇洒。站、坐、行都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总之,教师端庄的外表、生动的语言、优雅的举止、脱俗的气质、鲜明的个性、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谦逊宽容的态度,本身就是一部好的“教材”,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爱其师而乐于学。

三、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使“基础”课具有感化性

1.带着真挚的情感走近学生。教师对待学生要以诚相见,将心比心,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格关系。要带着真挚的情感深入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宿舍、走进学生教室、走进学生心灵,为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上排忧解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关心服务学生,相互间才能产生彼此平等和尊重、理解和信任,从而激起学生对教师的感激、尊重、爱戴、认同、信服,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2.带着真挚的情感走进课堂。教师丰富的教学情感,能激起学生追求真理、掌握知识的强烈愿望,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实效。情感具有感染性,根据情感的这一特点,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把握情感脉络,首先自己受感动,然后把握住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再把自己受触动的感情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语言作为导线,努力用富有激情的语调有效地传给学生,让他们心灵上的“情”弦跳动起来,与教师的情感发生共振。简而言之,就是书中情、教师情、学生情“三情”共鸣,使学生受到感化,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基础”课教学过程不单纯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一种情感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被学生接纳并且内化。

四、用生动的形式吸引学生,使“基础”课具有开放性

1.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实践性教学是开放式教学,将教学时空从传统的学校课堂延伸到社会,使学生深入社会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将教材内容与社会问题相联系,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如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观新农村,使他们更加客观、全面、形象地了解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基地,使学生明确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开阔视野,熟悉社会,体察人生,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灵活多样地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声、情、图、文并用,增强教学直观性,使抽象的理论更为形象,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受到教育。同时,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教学内容得到充实,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教育资源共享,使得传统的教室虚拟化,学生学习个别化成为可能。教师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站、电子邮箱、群发等方式,进一步延伸教学内容,把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案例、课件、查阅资料网址等提供给学生参考、查阅;学生遇到学习、心理、生活等疑难问题都可以及时告知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总之,只有教师主观能动性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堂形式多样化。长期以来,“基础”课教师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造成学生不愿听,厌学。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状况、思想动态、心理特点,认真钻研教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如运用课堂辩论、案例分析、视频观摩、主题演讲、专题讲座、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丰富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讲授“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将学生分组,分别以朗诵、演讲、歌咏、表演等形式表达“可爱的祖国”这一主题,学生通过收集素材,撰写文稿,从中获得了丰富的超越书本内容的相关信息,对抽象的“爱国主义”概念有了丰满的感性认识,再通过丰富多彩的表达,加深了印象,交换了信息,丰富了知识。在讲授“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时,安排学生观看电视台“道德与法制”等,组织学生举办模拟法庭,讨论、撰写心得。让学生带着典型生动的事例深入思考、讨论法律尊严性时,原本陌生、复杂的法律问题就变得现实了,学生法治意识也会被典型真实事例所唤醒。

[参考文献]

[1]李萍.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创新[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10).

[2]尹城乡.从德育“投入——产出”的非对称看我国中学政治课德育内容的设计[J].全球教育展望,2008(12).

[3]王雪.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新学术论坛, 2010(5).

[4]季红梅.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魅力结构[J].学理论,2009(28).

[5]陆晓丹,高巍奇.试论高校教师的师德修养与大学生人格教育[J].宿州学院学报, 2009(24).

作者:沈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跨国电子商务管理论文下一篇:高校师德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