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论文

2022-04-2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道路的不断延伸,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成为新时期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城市道路的景观构成要素出发,结合我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现状,探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提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步骤,讨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具体思路和可行参考。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论文 篇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思路,并对其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我国大中型城市正极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风貌,为居住和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要部分,是现代城市环境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景观设计应同时满足人、车、环境景观的要求,将人、车、路、建筑及周围环境构成统一的整体,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都在不断地完善,让城市道路不仅可以承担其交通的作用,更能满足生态、美观、人性等要求[1-3]。

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 道路景观设计只考虑交通的需要,缺少了对人的关怀。或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如在较窄的分车带或环岛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行车视线,容易导致交通事故;或人行道上栽植灌木,影响行人通行。一个好的道路景观空间设计应处处为人着想,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能充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提供舒适优美的交通空间,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1.2 设计过于单调统一 大多城市道路主次干道景观设计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与创新。未能根据城市自身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合理选用绿化、小品、设施等景观要素,突出城市特色。调查研究发现,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景观,因其具有其城市的独特性,往往会给人们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1.3 缺乏整体连续性 城市道路景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时空过程。现有的设计大多缺乏整体连续性,如道路两侧建筑物、街道设施、绿化等仅作简单的堆砌和拼凑,忽视建筑风格、色彩及道路环境设施的统一,尤其表现在绿化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方面。

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思路与原则[4-6]

道路景观设计是整个城市面貌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到这个城市的整体景观,也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2.1 以人为本与安全性相结合 在注意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安全视距、行道树与道路间的净空标准等原则基础上,从规划到设计的各个阶段应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们对道路功能上的要求和心理、生理及视觉观赏上的要求,设计要更加人性化。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方便的活动设施;尺度适宜、适度围合或开放的空间;宜人的生态环境(如物理空间、声光热等因素);同时又要考虑不同人群的需要。

2.2 坚持景观设计多样性与历史文化相结合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在不影响道路使用的同时尊重历史、传承文脉。结合传统文化,探索新的景观设计形式、内容与风格,将传统与现代相统一,创造新的形象。强化城市地方特色,形成有特色的道路空间。坚持生态优先,保证生物多样性。充分利用绿化的生态属性,选择优良适宜的园林植物,形成优美稳定的景观。

2.3 坚持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从道路涉及的范围考虑建筑物外观设计、道路绿化设计、道路节点设计和户外广告牌设计等的整体性。建筑物外观设计中包括建筑物高度的统一、外墙色彩与材料的协调统一等;道路绿化设计包括种植形式(考虑道路类型和道路的位置)和种植的要求(考虑行车安全和感知的要求)的统一;道路节点设计包括节点设计的规模(一般以大型花坛或雕塑为主),节点设计要兼顾地方特色与形态特色;户外广告牌要求高度统一、大小适宜,使用的材料及质地要保持统一,以形成最佳的效果[7-9]。

3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3.1 更加注重以“人性化”为目的进行道路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城市道路景观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环境很重要的一部分。道路景观设计力求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尤其是老人、儿童这些对户外空间使用频率较高的人群,增强人在道路景观中的体验性。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注重提取当地典型文化类型,使得设计的道路景观得到大众的认可[10]。

3.2 更加重视生态 可持续发展概念逐渐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共识,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也已将生态城市作为首要目标。目前,我国对城市道路景观中生态的设计越来越重视,充分利用可再生自然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如直接在合适的位置将绿化隔离带改造成为雨水花园;利用已有的绿化带,将绿化带中的雨水和市政雨水系统相联系;收集地表径流,重建城市雨水循环系统,通过合理的道路景观设计来处理城市雨水排放。

3.3 突出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及地域特色性 在今后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道路绿地要与系统规划相符,与道路使用的性质、功能相适应。道路景观各功能要素与景观要素整体统一和谐,同时道路植物种植设计还要与当地的植物管理养护水平和当地的土壤条件相协调。

参考文献

[1]郭志刚.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概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0):173-175.

[2]陶岚.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河南建材,2013(2):105-107.

[3]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阎淑龙.浅析城市道路景观与植物造景理念[J].现代园林,2011,1:7-9.

[5]金旭阳,王磊.道路景观设计人性化浅谈[J].北方交通,2010,2:43-45.

[6]沈延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建设信息,2007,4:11-13.

[7]郑素兰.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设计浅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8(2):123-127.

[8]周术,任书斌.城市沿街建筑景观的整合——当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策略之一[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7,33(3):206-209.

[9]张燕妮.城市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J].小城镇建设, 2005 (2): 50-51.

[10]张海霞.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责编:徐世红)

作者:江祺暘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论文 篇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道路的不断延伸,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成为新时期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城市道路的景观构成要素出发,结合我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现状, 探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提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步骤, 讨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具体思路和可行参考。

【关键词】道路景观;城市道路;设计

1 前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要部分,是城市中分布最广、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城市设施,除了其最基本的功能外,它在城市景观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可以把它放到体现城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的地位。从城市景观的角度赋予城市道路多么重要的作用都不为过。而道路景观在交通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城市是凝固的音乐,道路网络恰如流畅而富有韵律的五线谱,由于流淌而产生动感,形成了美妙的旋律。以下,我们将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构成要素、现状分析、研究内容、研究要点、原则思路等6个方面对当前的文献进行综述。

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

自十九世纪末,各国学者就相继对车桥耦合振动进行了大量研究,称其研究为古典理论。古典理论对车桥模型进行了大幅简化,桥梁模型均是连续的,主要是对车辆荷载的模拟有了一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对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周艳薇 从三方面进行了考虑,1、城市道路的不易变更性, 2、城市道路网是组织城市各部分的“骨架”, 3、城市道路是城市景观的窗口, 也是城市风貌、特征的突出表现。并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构成要素。

郭志刚 指出:城市道路景观大致可以分为道路本体景观、道路附属设施景观、道路外围区域景观以及与道路历史文化相关的人文景观等几类。

道路本体景观是指构成道路本体的要素形成的景观。构成道路本体的要素包括道路线形走向、道路竖向以及道路横断面布置、路面铺砌、隔离池、栏杆、道路绿化、挡墙、护坡、立交桥和人行天桥等。道路附属设施包括照明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如交通标志、标线)、公共设施和小品(如公交站点、休闲椅凳、卫生设施、通信设施、雕塑、喷泉)等。道路的外围景观则包括沿街景观和远景景观。道路外围景观是由沿街建筑物、构筑物、设置于道路外围和附着于建筑物上的广告设施、围墙、栏杆、绿化带以及街边广场、公园等形成。远景景观由山川、湖海、森林等自然要素和远处的高楼大厦、塔台、城墙等人工要素组成。

同时,周艳薇也认为城市道路景观构成要素要从道路、道路的边界、道路的区域、道路的结点等四方面考虑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城市道路的景观, 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城市环境, 而且还关系到投资环境建设等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突飞猛进, 国内的城市道路景观, 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 但总体来说, 不论是使用者还是管理者, 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考虑不周、不完善, 还存在许多问题。

姚阳、董莉莉 发现了一些问题:1、道路景观设计形式过于简单, 缺乏特色、创新与活力。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单纯注重交通功能的实现。3、 道路附属设施不够健全, 缺乏例如交通标志、人行天桥、道路地下通道、行人公厕、道路路名及路向标牌、城市交通地图展示牌、果壳箱、公话亭、特殊人群无障碍通道等能使道路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的设施。城市道路缺少足够的绿地面积。4、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5、在树种及草地花卉的配置上,只考虑一时的景观作用,而对季节性的景观变化和昼夜变化因素考虑甚少。

熊秋文 则从宏观角度对现状给出评价:1、不能很好地传承文脉,2、不能很好地以人为本,3、不能很好地整体连续。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景观设计在设计上有诸多要考虑之处,但所遵循的原则大同小异。

熊秋文认为要能够体现以下7点:1、安全性,2、功能与景观的高度统一,3、传承文脉,4、以人为本,5、连续性,6、生态性,7、可观赏性。江棋踢 则以另一种方式进行解释:1、以人为本与安全性相结合,2、坚持景观设计多样性与历史文化相结合,3、坚持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城市道路景觀设计当中的要点。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当中的要点,应该是“把握好要素”和“利用好要素”两个方面。对道路本体景观、道路附属设施景观要素要把握好。除了符合有关规范以外,还要把它们巧妙地组合协调好。对道路外围区域景观以及与道路历史文化相关的人文景观要素,则要利用好它们,使它们与道路本体互为烘托、陪衬,并融为一体。

郭志刚认为要点应该是“把握好要素”和“利用好要素”两个方面。对道路本体景观、道路附属设施景观要素要把握好。除了符合有关规范以外,还要把它们巧妙地组合协调好。对道路外围区域景观以及与道路历史文化相关的人文景观要素,则要利用好它们,使它们与道路本体互为烘托、陪衬,并融为一体。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思路。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既要实现道路本身的功能, 又要满足现代都市生活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符合地方文化特色, 传承文脉以及适合城市形象和发展、充分利用以自然资源为设计原则, 将人、车、路、景高度地统一起来, 设计出符合人们更高生活质量追求的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遵循一定的思路进行。

熊秋文的思路是:1、确定城市道路景观的主景要素,2、确定城市道路景观的环境氛围,3、确定道路景观的空间组合。张彦军、朱丽红也认为:1、确定道路景观的主景要素,2、确定道路景观环境氛围,3、确定道路景观的空间组合。

3结语

笔者的研究方向是北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我国北方城市道路景观的起步要晚于南方诸多城市,这就要求我们把功能性、安全性、生态性的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走向生态化和趋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市道路景观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我们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协调,以解决城市交通污染的问题。当然,这是一个需要各方努力和艰苦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Jeonghun Mok, Landphair H C,Naderi JR. Landscape improvement impacts on roadside safety in Texa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6,78(3):263-274.

[2]Cackowski J M, Nasar J L.The restorative effects of roadside vegetation implications for automobile driver anger and frustration[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3,35(6):736-751.

[3]周艳薇. 关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思考[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5). 174-175.

[4]郭志刚.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概述[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 173-175.

[5]姚阳,董莉莉.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4). 35-38.

[6]熊秋文.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 山西建筑,2007,(21). 299-300.

[7]江祺暘.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 109-110.

作者简介:吴亚华(1991-2)男,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道路设计研究。

作者:吴亚华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论文 篇3: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个性营造

摘 要:在过去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中往往只重视绿化遮阴和交通疏导等基本功能的要求,对道路景观的个性表达和特色表现缺乏应有的重视,与区域环境的连接不够紧密,设计手法千篇一律。文章主要从区域环境、空间美学、行为心理3个方面进行探讨,结合乌鲁木齐市大学路绿地景观设计实践,以探究如何打造出一条以人为本、具有地域文化特征,而又极富个性的城市道路景观。

关键词:城市道路;个性营造;景观设计

Feature Design of Urban Road Landscape——Taking Urumqi University Road as an Example

YOU Hengguang1, WANG Ce2

(1. College of Forestry & Horticultur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2, China; 2. Xinjia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Urumqi, Xinjiang 830052, China)

Key words: urban road; feature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隨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道路景观的美学需求和对多功能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过去那种将道路绿化单纯地理解为“一条路两行树”,只注重单一元素功能以及忽视区域环境特征等观念越来越不符合当代的潮流,使得各个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出现严重的趋同现象,许多城市道路正在丧失自己的个性[1]。此外,对道路空间美学的忽视,生搬硬套别人现成的设计模式和手法,致使道路绿地景观破碎度高、整体风格杂乱、视觉效果差的现象也值得引起当代景观设计师的重视。因此,对于城市道路景观个性营造的探讨显得尤其重要。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生态绿地的骨架,是展现城市地域特色和文化的窗口,其个性的表达是以“区域环境”为基础,以“空间美学”为手段,以“行为心理”为导向三者结合而成,缺一不可。在未来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创造极具特色和个性的道路景观必定成为一大趋势。

1 城市道路景观个性营造内涵解析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组织交通和美化市容,并起到景观、环境、休憩三者为一体的作用[2]。所谓道路“个性”,是指一条道路区别于其他区域道路的本质属性,包括场地空间维度上的区位环境、景观面貌和文化内涵,也包括时间维度上植物随季节交替的枯荣和色彩变化[3]。“以人为本”是道路景观设计的终极追求,对各类使用者“行为心理”的研究在道路景观设计中也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将从“区域环境”、“空间美学”和“行为心理”3个方面进行道路景观个性营造的理论解析。

1.1 区域环境

道路的区域环境包括道路自身所在的区位、自然状况和周边用地属性。每个特定的区位都有其特定的历史人文特征,包涵显性和隐性的人文因素:显性的人文因素可以是具体的、可以看到的文化符号和标志,如安徽的马头墙,江南的粉墙黛瓦和丰城的剑文化等;另一种隐性的人文因素是表现当地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即有自己的“场所精神”,并符合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4]。此外,特定的自然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的选择、场地的整理以及景观空间的开合,是营造道路景观个性的保障。周边用地属性决定了服务的对象和范围,决定了整个道路绿地景观的空间序列和功能分区,是由过去的历史文脉延伸到现代生活,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理念的源泉。因此,“区域环境”是城市道路景观个性营造的基础,是打造区域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

1.2 空间美学

一个城市艺术面貌的形成是通过“点”、“线”、“面”相结合形成的系统,道路景观便是以线的形式串联城市主要景观,形成视觉网络。道路的布局要考虑城市的总体空间结构,要多考虑借景、障景、引景以及风景视线的要求,要结合各段的空间环境来体现不同的个性特征[5]。道路的园林艺术讲究时间、空间的序列变化,讲究动态和静态的序列景观,植物作为园林空间的统一者,不同的布置形式和配置手法,如孤植、对植、丛植、带植、绿篱、色块等,对体现道路景观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要重视乡土树种的运用以形成道路的整体基调,并配合优良的外来引进树种进行点缀丰富植物景观,合理分层搭配,突出园林植物季相、层次和色彩的变化。另外,随着人们对道路景观游憩功能的重视,也需要合理运用植物结合各个分段的场地营造积极性的空间,形成不同的空间领域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使植物艺术在道路空间中完美体现,既显示了空间美学的作用,也形成道路独特的艺术风貌。

1.3 行为心理

道路景观设计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愈加深化,但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要打造个性的道路景观一定要考虑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求,满足使用者景观观赏、休憩体验的功能要求。人们感知环境,主要依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其中,视觉占主体的地位。均质、单调的景观极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对司机有安全隐患,对游人而言则会产生消极厌倦的情绪。人们往往偏爱较复杂而又适度的刺激,来自环境的刺激可以分为3类,即无组织的复杂性、有组织的复杂性和协同的复杂性[6]。其中,无组织的复杂性随机混合,总体单调;有组织的复杂性分段分组,但总体有序;协同的复杂性强调各部分在交界处的相互涉及,或是无组织和有组织复杂性的结合。具体到道路绿化景观而言,便是强调绿带设计中植物种植的交替韵律和色彩变化,及两侧绿地的分段有序的整体设计[7-8]。人的感知会受特定环境的启发,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学识,而产生更深层次的联想,如特殊的场地符号,具有特定花语意义的植物等[9-10]。此外,不同的使用者对道路的景观设计提出了多元素、多功能的要求,对司机和行人而言要通过植物设计消除他们的视觉疲劳、防止眩光,对学生教职工而言可以提供给他们交流讨论的空间,对老人小孩而言要提供给他们娱乐、健身的环境,对商业区段的人们而言可以提供给他们休憩、交流的场地。总之,要营造个性的道路景观,必须充分考虑使用者行为心理的需求,有的放矢,不然再个性的设计也只不过是空中楼阁。

2 现状研究

2.1 项目概况

项目区地处乌鲁木齐市水磨沟东部学院新区,距天山区人民政府7 km,距水磨沟人民政府10 km,此外,还连接水磨沟公园和石人子沟风景区,地理位置条件突出。大学路由水磨沟区南侧穿越至天山区北侧,东连观园路,西接东大梁路,长约5 700 m,两侧绿化宽度约50 m,总面积约为37.27 hm2。道路形式为三板四带式,道路总宽50 m,分车带的设计主要包括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的分车带设计以及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的分车绿带设计,前者宽4 m,后者宽2 m(图1)。

本项目在城市交通中的定位为全市性主干道。在景观营造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立足于场地现状,有效利用现有的景观资源,充分利用水磨沟区地域性景观要素,把大学路打造成一条城市形象展示轴、区域特色景观轴以及一条活力聚集轴,并起到展现城市轴线艺术和干道艺术的作用。

2.2 大学路个性营造资源分析

2.2.1 区域环境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首府,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在新疆发展大局中具有特殊的战略位置,正逐步规划建设成引领新疆发展的繁荣之区、和谐之区和首善之区。项目所在的观园路片区位于水磨沟区规划的东部新城区,在乌鲁木齐市的总体规划中区域功能定位为教育科研和居住,在城市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此外,围绕着天山技术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的建设,初步在此区域形成学院新区;石人子沟、涝坝村和葛家沟等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此区域形成了农家休闲旅游的新优势;大力推进荒山绿化和在东部区生态环境改善的巨大投入,东部生态宜居区的格局正初步形成。

大学路所在区域气候为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6.2 ℃,光照丰富但温差较大,干燥少雨且蒸发强烈。道路两侧50 m的绿地地形复杂,局部有断崖式高差和陡坡,周边用地主要有教育科研用地、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3类(图2)。

2.2.2 空间美学 项目所在区域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与水磨沟区交界的山前冲积扇地带,属于榆树沟山前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单元。道路地处天山余脉范围,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起伏较大,两侧都存在着坡地地形,与中间道路形成U型空间。大学路三面都有天山雪景可借,西面为待建的戈壁丘陵地貌需要适当的遮挡。周边用地主要分为科研用地、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3大类,不同分段的用地性质对应不同的场所诉求。大学路在横截面上整体两边高中间低,50 m宽的两侧绿地在绿化中占主导作用,且对应2个界面形成3个不同层次的空间:临街的景观展示空间、临建筑的过渡空间以及中间的活动空间。在纵向上随着其他如规划二路、规划三路的穿插,项目整体上呈现较为明显的四段式布局结构(图3)。

2.2.3 行为心理 乌鲁木齐市人民性格豁达、乐观,热衷室外运动,对活动场地和交流的空间有比较强烈的需求,反映在城市整体格局上,形成了开放大气的城市特色。大学路主要使用的人群对象为居民、教师学生、商人游客以及司机行人等。对司机行人而言,整齐明快的绿地景观设计,层次搭配合理的绿篱栽植,新疆大叶榆、玫瑰等乡土植物的运用,既起到调节视觉刺激、缓解疲劳的作用,也符合整体的区域风格特色。对周边居民和教师学生而言,大学路两侧绿地的生态教育、交流休憩和运动休闲的功能显得尤其重要;而在商业区,则又涉及到停车场和集散广场的人性化设计和热烈明快的植物风格搭配。此外,特定的乡土植物片植或局部区域的点植所营造的花语意境,如山桃、紫丁香、海棠等,又将视觉的感知上升为对应空间环境意境上的追求。

3 大学路個性营造的设计策略

3.1 形象展示,分段设计

通过综合考虑道路两侧的用地性质,分析目标人群需求,以及结合乌鲁木齐市和水磨沟区的科学定位,项目设计将大学路全段分为宁想、乐想、福想和安想4个段落。大学路道路景观设计作为水磨沟区荒山绿化战略的一部分,以及营造和谐社区的重点工程,设计将人们对绿色和谐生活的向往融入方案构思当中形成“绿色畅想”的现代设计理念。对求知的探索、对身心愉悦的追求、对幸福健康的向往和对安逸生活的憧憬皆融入被解构的“绿色畅想”4个段落中。此外,道路两侧50 m 宽绿地的整体设计形式以流畅的曲线型为主,仿佛一条绿色的“绸带”穿梭在天山之间。

延续历史文脉,分析所在区域的人文要素,选取了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象征符号,如用石人子沟的怪石(图4)和水磨沟的水磨石来作为小品,抽象石人子沟蝴蝶谷中的蝴蝶来作为现代廊架顶部镂空造型(图5)和地面卵石搭配组合成飞舞的蝴蝶铺装(图6),及在宾格石笼里填充当地的戈壁石来展现地质文化等(图7)。

在绿化种植方面,整体以“注重生态、适地适树、自然整体”为原则,打造生态植物群落,并形成与主题景观呼应的绿色基底。在4个景观段中分别融入当地特色植物花语的意境来烘托主题,如在“福想段”中栽植海棠、丝棉木和萱草等植物来点出“宁想段”的“泽满乾坤、福寿绵长”主题,海棠花语温和、美丽;丝棉木花语平平淡淡总是真;萱草花语为放下忧愁,忘记悲伤,且意喻母亲。在“安想段”中栽植山桃和暴马丁香,山桃花语为微笑,暴马丁香为“西海菩提树”,这2种植物呈现“岁月静好、安适自得”的设计理念。在“乐想段”中,以蔷薇科的灌木、花卉、藤本植物为主,蔷薇科的植物花语为爱情和美德,也呼应本段“德才兼备、乐善好施”的设计主题。在“宁想段”的植物设计中,主要以蓝紫色的花卉和花灌木为主,其中,紫丁香的花语为光辉不灭,彰显“学术不灭、光晖不赫”的主题。

3.2 空间划分,场地梳理

根据设计构思将两侧50 m的路侧绿地进行横向的空间划分,大致可分为3个不同的景观空间,即临路一侧的景观展示带,中间活动的绿色空间和临建筑的过渡空间(图8)。景观展示带包括路侧临街的绿地和中间分车绿带,是外部司机、行人对整条道路景观最初的印象,是展示整条道路景观最直接的窗口,因此,在分车绿带的设计中突出当地植物地域物色,以新疆大叶榆、紫丁香和玫瑰为基调树种,而在路侧绿地带中用生态滞留池取代明沟的设计,上面种植鸢尾和菖蒲等湿生植物。为了加强整体的景观效果,借助路侧绿地的缓坡地形,大量片植地被菊、松果菊和金鸡菊,营造山野烂漫的田园效果。中间一带主要作为穿插节点和活动场地的绿色空间,包括以教育科研为背景的“宁想段”的节点设计,如笃行广场、科技广场和主题花溪等;周边用地以商业活动为主的“乐想段”节点设计,如民安物阜、百花齐放、安居乐业等主要景观节点;周边以居住用地为主的“福想段”的节点设计,如上善广场、邦宁广场(健身广场)、厚德广场等;“安想段”周边也以居住用地为主,但由于场地坡度的限制,只在东部临人行道一侧集中布置场地,主要由百花怒放、满园春色、绿海荡波等节点组成(图9)。

路侧绿地现状地形存在陡坎、深坑、土堆等,地形情况较为复杂,设计中主要采取削坡、填方、场地平整和挡墙4种方法来进行地形设计(图10)。对于坡度在20%~35%的地块,主要以削坡的手法进行处理,保证场地坡度不大于8%,绿化坡度不大于30%,园路坡度不大于20%,对于坡度大于20%的园路增设台阶;填方主要适用于部分深坑,以及道路两侧绿地中低于道路高程的准绿化地块;场地平整适用于现状高差小或地形丰富但满足场地建设的地块;对于现有的素混凝土挡墙可以用艺术造型立体绿植墙进行美化,而对于坡度大于35%的地块,可以新建挡墙并用宾格石笼进行美化。良好的地形整理给多层次的植物搭配和特色节点的设计创造了基底条件,也因尊重、利用现状,打造了大学路独一无二的场地特色。

3.3 活力凝聚,人性尺度

以人、车对道路多功能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横向空间的分割形成适合人、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的三重交通体系,一方面具有适合车行的大尺度空间,另外一方面又有生活气息的小尺度空间,结合“外部的—半外部的—内部的”以及“嘈杂的、娱乐的—中间性的—宁静的、艺术的”复合空间领域的营造,从而形成具有区域特色气息的道路景观,给城市注入活力。

在分车带的设计中,布置形式力求简洁大气、经济美观。植物选择突出城市特色,种类丰富,色彩鲜明,变化而不失统一。内侧分车带以25 m为一个模块,一个模块栽植对比鲜明的金叶榆和紫叶矮樱,高度为1.2 m,另一模块栽植水蜡,并每隔25 m栽植修剪的紫叶丁香作为点缀;乔木选择新疆大叶榆,栽植间距为6 m。另一分车带以21 m 为一个种植单元,交替种植红瑞木和水蜡,并在结合处种植玫瑰和丁香,在颜色、高差和质感上做相应的变化,乔木选择美国白蜡,间隔6 m栽植。良好地模数控制、高度处理和节奏变化,很好地满足了司机、行人的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图11)。小尺度空间主要通过慢性空间及其内部的构筑物、植物绿化和特色小品来营造,慢行空间确保步行空间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多样性。景观小品则从乌鲁木齐市水磨区的传统元素中提取,如利用石人子沟的怪石和水磨沟的水磨石为模板进行小品的创作,抽象石人子沟蝴蝶谷中的蝴蝶来作为现代廊架顶部镂空造型和地面用卵石搭配组合成飞舞的蝴蝶铺装,让人在小尺度空间中品味到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道路分级控制,宽度2~5 m,结合局部放大的场地,形成城市具有吸引力的慢行空间。

4 结 论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不断兴起,城市规模持续扩张,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却相对滞后,特别是道路景观个性的营造还不够鲜明。在此背景下,大学路道路景观设计正是通过对“区域环境”、“空间美学”和“行为心理”3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挖掘,探讨出“形象展示、分段设计”,“空间划分、场地梳理”,和“活力凝聚、人性尺度”三大设计策略,通过注重对道路远近资源的利用,对整体空间序列和景观结构的优化,对道路与周边用地互动关系的打造,以及对人性空间尺度和氛围的掌控,最终打造出“大学路”独一无二的景观设计个性,成为一张特色十足的城市名片[11-12]。

参考文献:

[1]杨淑秋,李炳发.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2-14.

[2]赵岩,谷康.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文化底蕴[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58-61.

[3]陈颖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中文脉的延续[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20-22.

[4]孙迟.城市道路景观的个性设计[C]//中共沈阳市委员会,沈阳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學与工程技术分册).沈阳: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 2013: 3.

[5]车伯琳.基于历史文脉的道路景观设计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6:19-20.

[6]王凯林.道路景观设计特性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9:32-34.

[7]褚天骄.城市带状公园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21-24.

[8]刘少宗.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13-116.

[9]费文君,王浩.城市道路绿地两侧绿带景观改造方法初探:以栾城县裕泰路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2,26(2):114-118.

[10]金煜.园林植物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9-62.

[11]闫佳伟,张建林.城市道路植物景观改造设计简析——以铜梁县已建城区主干道景观改造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0(5):28-31.

[12]于丹丹.巩义市园林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3(1):106-109.

作者:游恒广 王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土家元素室内设计论文下一篇:W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