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人本哲学精神论文

2022-04-16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西方古典人本哲学精神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克服了西方传统哲学中对人的本质作抽象孤立理解的缺陷,充分显现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立足于现实的人,以人的感性实践为逻辑起点,使人的一切社会关系成为人的本质之形式规定,并强调人的需要是驱使人的本质变化发展的动力。

西方古典人本哲学精神论文 篇1: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质理论”的扬弃和超越

摘 要:费尔巴哈通过对古典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继承,提出了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内的“人本质理论”,然而该理论本质上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对费尔巴哈“人本质理论”的实质进行了阐述,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质理论”的扬弃出发,分析了费尔巴哈理论中的合理内核,并阐明了马克思“人本质理论”对费尔巴哈理论的超越。

关键词:“人本质理论”;费尔巴哈;马克思

前言

古今中外,对“何以为人”的探索始终处于重要位置。《列子·黄帝》中说道:“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1]。”即将与动物的简单外貌区别作为人的定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人定义为“长着两条腿的、没有羽毛的动物”,与中国古人的认识如出一辙。除开这些简单朴素的认识,19世纪前后,西方出现了一股对人本质认识的热潮,涌现出一大批学派,包括自然主义学派、黑格尔学派等。而成长于“青年黑格尔学派”的费尔巴哈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关于人的认识的学说,提出了人本主义学说,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质理论”进行扬弃,实现了对费尔巴哈“人本质理论”的超越。

一、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论断

对人本质的认识的重要基础之一即对人与动物的区分。很多哲学家对这种区别心知肚明,但却把握不到最独特的根本,如柏拉图等人看到的是“两条腿”等自然属性,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基于劳动和自我意识之上的,这些理论虽然无误,但比较片面。费尔巴哈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学说,提出了自己的“人本质理论”。

(一)人本质中的自然属性

人与动物具有明显区别,但人也具有动物性,费尔巴哈之前的哲学家要么简单地认为人是动物的一种,要么对人的动物性置之不理。如柏拉图认为人只是奇怪的动物,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在人的定义中加入了“语言”的特性,但仍旧是动物的一种。黑格尔通过对人类脱离动物界的原始状态的分析,认为人的本质是精神的外化和劳动。费尔巴哈继承了通过区分人与动物,来定义人的本质的思路,认为“理性、意志和心理”是人区别动物的标志,可以作为人的本质的基础。同时,作为唯物主义思想家,费尔巴哈认为不可将人的自然属性排除到人的本质之外,正因为人有动物式的肉身载体,意识等衍生物才得以产生。

(二)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的“人本质理论”,其实是一个大的综合体,包括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这主要是因为费尔巴哈所处的时代,科学与宗教的斗争依然激烈,他一生都在利用科学与宗教做斗争。费尔巴哈从多个角度批判了宗教的虚伪性,而人的本质的认识也是在他展开批判的这一过程中形成的,这使他的“人本质理论”纷繁芜杂。首先,费尔巴哈没有抛弃人的自然属性,认为“完全与动植物一样,人也是一个自然本质”。其次,费尔巴哈继承了黑格尔对人具有“自我意识”本质分析,但认为“自我意识”不足以严格区别人与动物的差别,因为动物也有“自我意识”,这点从动物躲避攻击的行为中可以得到验证。费尔巴哈扬弃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论,区分了人的“自我意识”与动物的“自我意识”的差别,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可以超越自己的肉体,并将自己与他人类比,从而使人的自我意识既包含内在性,又具有外在性,正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外在性,使人类可以超越自然属性,开展对话、交流等活动,以及组成复杂社会组织。相反,动物的“自我意识”是内在的,基本属于本能。最后,费尔巴哈提炼了人的特质,将“理性、意志、心”看作人的本质。这种对人的特性的分析,综合了认识论、心理健康学说和伦理学,使人的本质在多学科上可以具体体现,但降低了理论的概括性[2]。

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重新认识

(一)人的本质与人性有关

人的属性多样,不管在体质形态上,还是在意识或社会属性上,人与动物的直接差异都是无限多的,如果仅仅用人的某一种属性来规定人,总是片面的。无论是柏拉图、第欧根尼还是黑格尔,都只是在某些方面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或人的特性,他们的理论在概括性上有所欠缺。从伦理学和词源学上讲,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具备人性。人性在词源学上,即可以将人与动物区别开,人性顾名思义即人所具有的特性,就是人的基本属性,马克思分析人性时说道:“人是什么?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3]因此,人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即具有与动物类似的躯体,具有食欲和性欲等;社会属性即人类可以利用某种能动性的组织形式,来实现目的与智慧的统一,这种目的不仅包含满足食欲和性欲等,也包含价值实现。

(二)人性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产物

人性并非一成不变,人性的形成有赖于人的进化成熟,也有赖于人类社会的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其在人类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体现,因此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性及人们关于人性的意识,“向来都是历史的产物”,甚至“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3]这是因为首先,在人类进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之前,人与动物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为食物和繁衍而求生存,是进化之前的人与所有动物的共性。其次,人性是在人类社会组织形成后逐渐形成的。人类掌握了劳动技能是早期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是其前提。在社会分工、财产私有、竞争和协作等社会运转的基本方式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了社会。人性就是在这些进程之中逐渐与动物性拉开距离,并形成明显特征的。竞争需要人性具备残忍、坚强、不择手段等特征,协助又要求人性具备友爱、相互理解、同情弱者等特征。社会组织的复杂形式与动物间散漫的生存方式的巨大差别,造成人性远比动物性复杂。最后,人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也逐渐进步。在生产力较低的社会形态下,生存压力巨大,人性中恶意竞争心态和嗜杀欲均较严重,而随着生产力高度发达,生存压力缓解的社会中,人类的协助精神增加,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增加。

(三)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与人性有关,而人性取决于社会历史进程,很自然地,马克思将人的本质置于社会中考察。对人的本质的定义,既需要高度的概括性,避免对人本质认识的片面性;也需要有具体的限定,以使定义具备严格性。基于对人类社会进程的考察,马克思首先从人性的特征入手,将人的本质纳入社会关系范畴中,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具备人性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使该理论对人的本质的定义具有概括性。其次,由于人的本质是在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互动中得到体现的,是人类社会交流活动的结果,不是具体的社会形态体现。理论从关系入手,剔除了社会概念中的其他内容,体现了定义的严格性。因此,马克思说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

三、马克思对人性本质论的超越和现实意义

(一)超越了机械化的人性本质论

严格来说,费尔巴哈并未试图建立真正的人的本质理论学说,他只是出于和宗教斗争的缘故,分别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理性主义单独列出,分别来反驳宗教认为人是神创造出的、人是上帝的子民和人的实践应该接受神学理论指导等神学观点。因此,费尔巴哈的“人本质理论”在系统性和概括性上均未达到足够的深度。但是费尔巴哈多角度的分析,实际将人与动物的区别和人的本质在多层面上体现出来。尤其是对黑格尔“自我意识”理论的深入分析,将“类”的概念引入,认为人的“自我意识”的独特性的体现,便是人可以通过意识的延伸,认识到自己只是一类人中的一个个体,意识可以在一类人中被相互感觉到。同时,作为唯物主义学者,费尔巴哈认为人之所以能够存在,应归功于人的自然属性。费尔巴哈在这两点上的杰出分析,使马克思得以吸取他理论上的精华,形成高度概括性和严格意义上的人本质理论。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首先综合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使在费尔巴哈理论中静止的,没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发生了有机联系。其次,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深化了费尔巴哈的“类”的分析,将“类”引申为社会,同时将社会属性的重要性置于自然属性之上,一举解决了机械唯物主义对人本质的静止的孤立的观点。社会关系既包含了人之间互相关联的实践,也包含了社会历史进程中,人性不断变化的实践。正是这两个超越,使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具备了理论优势。

(二)对现实条件下人的价值观的启示

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历史考察,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费尔巴哈的“人本质理论”批判继承,实现了理论超越。基于人性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产物的考量,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属性相对自然属性而言,更具本质意义,这是人需要依赖社会而生存的理论根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性并非不变,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性向前发展。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性由于个体生存的压力,更多地体现动物本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个体的生存压力降低,人性更多地朝着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实现个体人生价值发展。因此,个体人生价值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为基础;而良好的社会秩序,有赖于个体的团结协作和个体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理念,该理念既包含个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也包含在所有公民实现个人理想的集合下,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尊严,民族实力等都得到整体提升,即个人在实现自我价值时,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增加,从而促进了更佳的社会秩序的形成。“中国梦”实质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马克思“人本质理论”在中国的正确实践,只有人与社会形成完全的良性互动,“中国梦”才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列子.列子·黄帝[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朱瑞

西方古典人本哲学精神论文 篇2: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及其方法论启示

〔摘要〕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克服了西方传统哲学中对人的本质作抽象孤立理解的缺陷,充分显现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立足于现实的人,以人的感性实践为逻辑起点,使人的一切社会关系成为人的本质之形式规定,并强调人的需要是驱使人的本质变化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在历史性的维度上人是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统一,在理想性的维度上人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动态统一,在现实性的维度上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完整统一。

〔关键词〕西方传统哲学,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基本要点,方法论启示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索充分显现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克服了西方传统哲学中对人的本质作抽象孤立理解的缺陷。马克思把人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作具体的、现实的理解,又从历史的高度把人的本质视为一个开放、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把人的本质植根于一定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又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人的本质的能动展开和实现过程,体现了主体客体相统一的原则。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为我们全面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一、西方传统哲学中人的本质观的缺陷

人的本质问题在西方传统哲学中一直是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思考对象。从古希腊哲学起,伴随对自然和宇宙作外向观察和沉思的是对生活的内向观察和对人自身反思的文化的发展。早期哲人们已意识到人自身存在的主体性和社会性。然而至中世纪,宗教哲学和经院哲学使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人的本质观也以神的形式表现出来,以理性萌芽的人的本质被异化为宗教的神的本质。

文艺复兴及其以后的西方近代哲学颠覆了信仰高于理性的神学观,将人的本质从虚幻的天国降到尘俗的世界,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把人的本质归还于人本身。西方近代哲学人的本质观首先体现为感性主义的人学观。感性主义路线的思想家对人的本质的解释基本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标准的。他们把个人从社会关系的整体中抽取出来还原为自然人,从中确定他具有与生俱来的原初本质和自然权利,并以此为原则批判社会及其变化的不合理性。其思想的主流倾向强调人的本质是自然的、利己的。英国唯物主义先驱培根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自然的主人,应当驾驭自然。沿着培根开创的认识道路,霍布斯提出人的活动无论是生命活动还是自主活动,目的只有一个,即在于人的生命的保持和延续,因此人的本质是自保自爱,倾向于自我的、不惜采取一切手段获得个人利益和权利。霍布斯的这种公开的利己主义观点,在洛克等思想家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洛克从私有制出发,把资产阶级的自我保存、自私自利的阶级本质说成是“普遍人的本质”。卢梭作为启蒙主义运动的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建立在“自由、平等、博爱”和“天赋人权”的思想上,提出了人的本质在于自我保存和对同类的同情心。在他看来,“人生来是自由的,可是处处受束缚。” 〔1 〕 (P66)为了使人获得自由,他提出了研究人的本质的方法论原则即“通过人去研究社会,通过社会去研究人。”这些思想在当时达到了最高水平。此后,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也是把人当作物质性的实体,从人的肉体感受性出发,把自爱、自保、自由看作是“人人共有的基本天性。”

在感性主义路线上,将人的本质思想推向最高峰的是德国古典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他从人本主义出发,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心情。” 〔2 〕 (P27)费尔巴哈强调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高级生物,因此只有从人出发才能解释其他一切。不过,费尔巴哈所讲的人是自然的人、感性的人,虽然他意识到了人的社会性和文化性,但他把人的社会性只作抽象的理解。他过多地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把人看作是生物学的实体,把人的本质看成是抽象的,单个人所固有的、脱离具体历史和具体社会的东西,这种自然主义的人的本质观受到了马克思的深刻批判。

西方近代哲学人的本质观的第二条路线是理性主义的人学观,它成了马克思哲学扬弃的又一对象。笛卡尔作为近代理性主义人学观的创始人,把人当作一个怀疑着的精神实体,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他认为理性是人生而俱有的,是人的本性和自我的本质。斯宾诺莎承续了笛卡尔开创的人学的理性主义原则,认为人的本质是由身体和心灵相结合构成的统一体,是与自然的本性相一致的,提出了思想的本质是自由的观点,肯定了理性对自由的意义,充分表达了资产阶级进一步要求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愿望。

在理性主义人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康德和黑格尔对人的本质的探讨更为系统、更具代表性。康德的三大批判从实质上说就是探讨人的本质问题的。康德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和自由的体现,人既是感性存在者又是理性存在者。作为感性存在者,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有种种欲望并受自然性的支配,是不自由的;作为理性存在者,人完全独立于一切感性条件之外,是超验的、只受理性自身创立的法则支配,因此理性的人只生活在理想世界。在他看来,只有理性才是人的本质的标志,它使人摆脱感性的纠缠,获得真正的自由,这样“人为自然立法”而“理性为人立法”。但是康德的理性只是局限在主观范围和道德领域,无法在现实中找到解决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之间矛盾的途径,从而把人的自由本质安顿在彼岸世界。黑格尔克服了康德哲学的二元论思想,批判康德对人的感性方面的思想,继承了康德关于人的自由本质的看法,指出人的本质是精神,“精神的实体或者本质就是自由”。〔3 〕 (P17)在他看来,人的本质就是这样一个主客统一性的自我意识即精神。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 〔3 〕 (P55)

无论是感性主义从人的生物性、自然性的角度对人的本质的朴素解释,还是理性主义从人的精神性、意识性的角度对人的本质的主观解释,都是在个体性上对人的本质作抽象的形而上学的理解。它们都由于脱离了现实的人的具体历史时空,抽离了人的社会实践存在,从而不可能对人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批判并发展了西方传统哲学中的人学观,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下阐明了自己对人的本质的独到见解。

二、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基本要点

马克思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对人的本质有过很多的提法。马克思不仅为人的本质下了科学的定义,而且为我们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这个方法主要是要立足于现实的人,并采取动态的思维方式,在开放的、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来理解人的本质。

首先,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立足点是现实的人。所谓“现实的人”是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中的人。他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的人,而是处在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的发展过程的人。” 〔4 〕 (P18)马克思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述人的本质问题,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之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所以人既是“类存在物”又是“世俗存在物”。当马克思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时,作为最高本质的人已不是一般的类意义上的没有现实前提的人,而是以市民社会为前提的人。显然,马克思探讨的是生活世界中的人,而不是幻想中的人。

其次,马克思考察人的本质的逻辑起点是人的感性实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阐发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历史观。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实践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而且是有生命的个人的生存前提,“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4 〕 (P78-79)通过物质生产活动,人创造了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出现了日益扩大的交往活动。人们实践的生产方式、交往形式不同,人的本质的内容也就不同。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5 〕 (P24)离开人的感性实践及其在物质生产方式中形成的物质生活条件,就无法理解人存在的历史本质。

第三,马克思把人的一切社会关系作为人的本质之形式规定。“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 〕 (P362)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对“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不能从单个人出发来理解,因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任何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不与他人发生任何关系的人,不仅无法生存也不存在于现实界。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都是一种社会行为,只有在整体性上、在社会关系的总体中才能理解人的本质,所以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中的核心部分。

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大体上包含了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正是物质关系和受其制约的思想关系共同决定了人的本质。社会关系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状况、经济关系的反映,并通过人们的政治关系、道德关系和阶级关系等表现出来。任何人都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6 〕 (P12)正是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了人的本质之形式规定。

第四,马克思把人的需要理解为驱使人的本质变化发展的动力。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不变性和可变性、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人的本质是从现实趋向理想的,驱使它变化发展的动力正是人自身的需要。马克思说过,人有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本能需要,人的需要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社会性需要。也正是在实现人的社会需要的劳动实践中,人展现出了超越自然生命的社会本质,即追求自我实现、成为自主创造的主体性存在。人在创造和发展历史的同时,也创造和发展自己的存在和本质,这是一个永无完结的双向过程。所以主体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既是人的一种需要,也是人的本质的一部分。

人的需要具有历史性,人类的历史也就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人的终极目标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了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总是在不断地反思自身及其实践,不断地对人的生活世界和主观世界进行改造,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丰富的社会关系和进步的社会形式。人的本质表现为由自然人、异化人到自由人的连续展开和实现过程。人是追求自由的,而异化劳动是对人的本质的否定。这样,“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新的对象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在私有制范围内,这一切都具有相反的意义。” 〔7 〕 (P85)从人的需要出发,马克思将人的本质与人的解放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即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来理解人的本质是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统一,是客体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方法论启示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和发现,贯穿了实践哲学的内在逻辑。它超越了西方传统的人的本质观,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第一,在历史性的维度上,人是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统一。人的劳动本质是人类共有的本质。马克思把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生成和发展的前提,揭示了人的类本质在于人能够从事生产劳动。生产劳动不仅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而且创造了人本身。生产劳动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和实践方式,劳动的过程就是展现人的本质力量,表现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人们“可以根据艺术、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4 〕 (P67)

而从一定的社会来看,人的本质又是存在着个性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不同的社会关系造就了人的不同本质或个性。马克思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就是纺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就不是资本了”。〔4 〕 (P344)人的本质如何,人是什么样的,是由他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是后天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和实现的。只有从规定人本质的具体社会出发,才能把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区分开来,把人与人区分开来,把人区分为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和政党等。因此我们既不能仅仅从类本质的角度对人作抽象静止的理解,也不能仅仅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对人作直观固定的理解,而是必须在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中,对不同时空中的人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第二,在理想性的维度上,人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动态统一。现实的、具体的人的本质只能由人的实践及其形成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总体社会关系来加以规定和说明,这是人的受动性一面。同时,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人的本质呈现能动性的一面。人的主体能动性不仅在于创造了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确证着人的本质力量,而且人在积极改变现存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的本质。即人类通过劳动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身,既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也促进人的本质发展。因此只有从受动性和能动性的动态统一中去把握人的本质,才能理解人的本质不仅是由多方面社会关系的总和规定的,而且社会关系也是随着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不断变化发展的。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变化发展的。如果说劳动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社会关系制约着劳动,那么劳动也创造社会关系,创造人的本质的生成条件,所以劳动和社会关系、人的本质的受动性和能动性是互相影响的。马克思说:“社会关系不是什么外在的东西;……它们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而且是由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 〔8 〕 (P80)人受社会关系制约说明人有受动的一面,人通过劳动创造社会关系说明人有能动的一面。这说明“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是一身二任的,是能动和受动的统一。” 〔9〕 (P96) 这样,对于人的本质就不仅要从实然性上,而且要从应然性上来认识,它是一个不确定的无限开放的自觉创造的发展过程。

第三,在现实性的维度上,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完整统一。人的自然属性是人成其为人的物质前提。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 〔10 〕 (P140)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属性的区别在于,哪怕是最低级的自然属性也总是打上了人类学的或文化学的印记,它构成了人的本质的一部分。因此不能把人的自然性降格为动物的特性,人的自然属性渗透了人类的社会属性,它是社会化了的人的自然性。人的自然属性内涵了人的社会因素,并受到社会属性的制约,或者说人的社会属性是包含人的自然属性在内的。把人的自然属性从人的社会属性中分离出去,并将之视为人的本质显然是片面的,而认为人的本质只是社会属性不包含人的自然属性,实际上是将人的自然性与动物的本然性划等号,这就遮蔽了人的本质所内涵的人之需要的全面性。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需要”,而人的需要是丰富而全面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需要,既有理性的也有感性的需要,既有生存的也有发展的需要。只有肯定人的自然性也是人的本质的一部分,才能使人的需要得到全面的满足和实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的社会关系是包含人的自然关系在内的,因为人的社会性富有自然性,没有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就失去了根基。过去,我们仅仅将人的社会性看作是人的本质,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人的自然性不仅是人性的一种体现,而且是人的本质的构成要素。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9〕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王建军

作者:糜海波

西方古典人本哲学精神论文 篇3:

中西方“人本管理”之比较与发展走向

【摘 要】中西方的“人本管理”在追求方向上有主次上的差别,但在本质上并没有根本的冲突。新世纪中西方的“人本管理”趋向于“能本管理”,呈现出“个性化公司”的发展趋势,同时有互动与融合的趋势。

【关键词】新世纪 中西方 人本管理 比较 发展走向

“人本管理”是现代中西方所面临的一种新的“以人为本位”的现代管理理念,它强调在管理方法上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并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21世纪,各国管理学家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探索人的本质,调整人际关系,服务社会管理。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层次的管理及高尖端的管理者,本文围绕“以人为本位”的管理,运用中外对比的方法,探索未来中国特色管理模式。“以人为本位”的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不但可以提升人的力量,而且可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重视和运用人力资本,并把“人力资本”转向“社会资本”。

一、“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

理解管理中的人,掌握人性的实质,是理解人本管理的切入口。对作为个体的人或作为群体的人而言,其现实意义在于不断地实现心中的目标,并不断地形成新的目标,而目标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选择性地建构起来的,代表着人的理想愿望或向往。因此,人的这种潜在目标便成为其行为的动机。在人的心理世界中,存在着三种层次的目标,即与生存有关的目标、与社会关系有关的目标、与自我的发展有关的目标,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结构。当然,不同的人其目标是不同的。

而且,要理解人本管理,还要理解什么是“人本”。从本原上讲,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人本主义”的一个必然要求,而“人本主义”是针对“资本主义”而提出的。早期的企业都是以资本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企业谋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最主要手段就是进行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因此,那时的管理是以“资”为“本”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人对企业生产率的贡献越来越大,从而将企业中人的地位提高到一种比物力资本更为重要的地位上来,因为人(或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人本主义就逐渐取代了资本主义在企业中所占的主导地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了。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中的人应当视为人本身来看待,而不仅仅是将他们看做一种生产要素或者资源。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以人为本”中的“本”实际上是一种“本位”、“根本”、“目的”之意。可见,人本管理在本质上讲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而人身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人的心理目标结构的发展与个性的完善。

二、中西方“人本管理”之比较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跨文化管理成为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必然要面对的课题,在“人本管理”理念上,中西方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探讨这种差异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融合中西方管理思想,迎接跨文化管理的挑战。

(一)中国的“人本管理”理论。在中国古代,孔子的儒家伦理就突出了“人伦”、“礼仪”、人格完美和群体和谐等重要内容,孔子说“仁者爱人”,仁学就是人学。梁漱溟在分析中国文化时说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本位,自我中心”,中国文化则提倡“尊重对方”。冯友兰在论述中国文化特性时说:“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人的评价很高。人在宇宙中占据了很高的地位,人为万物之灵。”可见,中国思想界、文化界承认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人伦、讲礼仪,承认人的地位与价值。另外,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善是先天的,恶是后天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的“性恶论”则从“人生有欲”的先验进而提出了“富民”、“养民”的主张和措施,继承了儒家的重民思想,这些对现代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有启迪。进入21世纪的中国,企业更重视引入儒家智慧来管理企业,如在企业兴办孔子学院,让员工学习有关儒家知识,这就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管理道路,企业把员工看做企业的主体而不是客体,并通过现代公司制的改革使企业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如引导员工入股企业,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位的管理理念,企业与市场相结合,与职工的利益相联系,从而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发挥其潜能。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述来看,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人的本性既不是先天的,也不是人们抽象的永世不变的“共性”,它是人类历史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和结果,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所以只能从现实的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中去寻找人的本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在我国,不同于一般商品经济社会追求个人特殊利益的人性,我们所讲的人性将人视为国家的主人,视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之时,个人利益必须作出牺牲,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坚持一点: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中国式的“人本管理”一定要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群众办实事,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

(二)西方的“人本管理”理论。在西方管理理论中,比较系统的人性理论主要形成于现代,具有代表性的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加·沙因于1965年总结提出的四种人性假设理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1982年彼得斯和沃特蔓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进而形成了“文化人”假设。人性管理的发展,反映了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非常注重对自身的认识,如人自身到底有哪些价值?人应该得到怎样的尊严?至此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出现了。

在上面的四种人性假设中,关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者,就非常重视提高工作效率,并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使被管理者服从管理,管理者不得不利用职权不断地发号施令。因此,管理者总是力图在权威和权力的基础上与下属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这样下属就会处于一种被动、服从的地位。关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者则致力于人的社会需要,重视工作中与下属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管理者把自己看做满足下属社会需要及和谐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协调者。关于“自我实现人”的管理者,其工作重点是创造一个有利于下属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以满足下属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关于“复杂人”假设的管理者,其工作重点通常坚持“三点一线”,即人际、工作和组织的协调匹配。这时,管理者很善于发现职工的个体需要和个性特长,从而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和激励措施。显然,西方的“人本管理”理论,无非就是从对人性的种种假设和看法中引出各种具体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同时,西方的“人本管理”理论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完善,也很重视研究人的精神需要,而不仅仅是物质需要,还重视群体关系、组织和非组织、凝聚力和归属感、挫折和冲动等心理问题的研究。

(三)中西方“人本管理”的不同。首先,激励方式不同。中国古代的激励方法与西方人本管理理论提出的激励方法具有共同之处,都是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进行激励,有的方法基本类似。但由于两者产生于不同的背景,激励方法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中国古代的老百姓十分重情,一旦他们的领导者、管理者对他们好,他们就会忠心耿耿地为他们效劳,不会太计较物质利益上的得失。相比于中国古代的激励重情,西方则比较忽视情,比较注重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员工。直到20世纪20年代,西方管理理论才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人,不只是有物质需求,还有被尊重等社会需求。同时,中国古代比较强调心治,重视精神激励。《管子·心术篇》说:“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治也者治心,安也者安心。”这实际上是心治管理的核心思想。而西方人本管理则主张制衡,权力的界定和严格的法治是管理的主要内容。而且西方的精神激励法更强调个人奋斗,实现个人的价值,因而缺少一种整体精神。相反,中国的精神激励方法很讲究“忠”、“孝”、“仁”、“义”,因而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整体精神。西方管理学家也意识到他们自身的这个缺陷,主张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精华。

其次,侧重方面不同。西方人本管理较侧重于工具理性和技术层面方面。西方人本管理思想中工具理性意识非常强,他们从古典管理理论开始,便首先表现为工具理性上的突破。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企业为寻求自身的发展,也开始寻求一种全新的具有严格规范的管理方法,以便协调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这样,科学管理方法也沿着规范化、定量化、最优化的轨道不断得到完善。因而,西方的管理科学总是试图以严密的科学定量方法去处理问题,可以说它是一种完全的方法决定论,其基本的法则是技术主义、工具理性主义。因此,现代西方人本管理理论在管理方法上是多元的,这也是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本质所在。同时,西方人本管理侧重操作,而中国传统人本管理则将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统一起来。中国传统宏观管理也并不区分社会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文化管理,在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上也无多大差别。中国传统的人文伦理本位主义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有限规范、模糊界限、整体性和人文、人伦的柔性管理方法。这样一来,中国传统的人本管理难免会具有文化伦理本位主义、道德化和道德示范、管理的非优化等特征。

三.新世纪中西方“人本管理”的发展走向

(一)趋向于“能本管理”。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与管理科学研究中,有人认为,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把人作为一种资源或资本,即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强调管理中人相对于物的优先重要性。甚至有人认为,“人本的关键是人的能力,即人可以在管理过程中能作用于物的力量,或者说是能力资源”,因此他们主张以能力为本的“能本管理”,并认为“能本管理”是更高阶段、更高层次和更意义上的人本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新发展和归宿点。而所谓的“能本管理”,就是以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的核心,提倡能力本位,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价值观,能本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求以能力价值观支撑其他的价值,如利益、效率、个性、自由、民主、平等、创新等,并坚持以人的能力为实施管理的根本立足点和根本依靠力量,其管理措施就是建立一种“能级制”。可见,“能本管理”的实质就是物化人的本质,把人看做组织实现自身功利目标的一种能力资源,因而其自身也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二)“个性化公司”的发展趋势。当代西方企业人本管理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即“个性化公司”。这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巴特利特和伦敦商学院教授高歇尔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提出的公司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认为,当前企业参与竞争的以知识为基础、服务密集型的经营环境要求高层管理者转换职能,即超越战略、结构和体系的旧的管理原理,建立一种更广阔、更有生命力的新管理哲学,也就是建立在发展目标、过程和员工基础上的管理哲学。这种“目标—过程—员工”的新的管理哲学要求企业高层管理者超越战略,发展目标;超越结构,发展过程;超越体系,培育员工。“战略—结构—体系”管理中,结构因素(大部分管理者仍以来的因素)集中体现在配置资源、分派职责和控制有效运营上;而“目标—过程—员工”的管理原则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上:组织的基本任务是塑造员工行为建立员工主动创新、合作和学习的企业环境。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个性化公司”的管理模式更真实地体现了人本管理的宗旨,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可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本管理的要求。

(三)中西方“人本管理”融合的趋势。中西方管理思想在管理人性观和管理哲学上存在很大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代表两者会“各行其道”。恰恰相反,两者的走向是:西方管理思想如何在管理操作中配置伦理思想价值观念和人际(人伦)关系;而中国管理思想则是如何在伦理价值上建立起操作行为体系,如何认清操作规程行为的重要性。这无不体现了走向人类“全球管理”思想的互动。显然,中西方管理思想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中西人性化管理思想中往往具有对应和互补的关系。在当今世界出现的一股试图融合东西方文化的潮流,经济全球化、低碳经济趋势、东西方合作的断加强、东西方人才交换聘用,等等,这些都使得中西方的人性化管理的汇合与互补。因此,中西方的人本管理思想的交流、移植和融合,中国传统的人本管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改造和重建,是一种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

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人本管理的管理内容与管理模式也不断地得到发展与完善,但不管怎样,人本管理的内容与模式必须以这样的管理理念为核心,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个性发展,这一点也是人本管理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万顺福.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杨伍栓.管理哲学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赵德志.人性理论与管理模式[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4]袁实勇,王菲.关于“以人为本位”管理哲学的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5(1)

[5]李萍.关于规范管理与人性管理的哲学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5(1)

[6]刘香云.日美人本主义管理哲学比较[J].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3)

[7]彭善良.试论人本管理的创新与发展[J].煤炭技术,2004(10)

[8]王垒.组织管理的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9]单宝.中国管理思想史[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10]郭成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莫秀凤(1977- ),广西柳州人,硕士,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基础课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研究。

(责编 卢 雯)

作者:莫秀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商业银行公司客户发展论文下一篇:电子政务条块分割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