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小学德育课程分析论文

2022-04-21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外国中小学德育课程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归根到底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努力把立德树人融入教材体系,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外国中小学德育课程分析论文 篇1:

课程思政在中职图像处理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图像处理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中职学生课程思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的图像处理课程更偏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教材中涉及的思政内容非常少。对中职图像处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從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中职;图像处理课程

图像处理课程是中职学校数字媒体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艺术和技术相融合的核心课程,学时多,学分高,学生和老师都非常重视。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图像处理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当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高校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何在中职图像处理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是我们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需要不断探索。

一、中职图像处理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认识不充分

课程思政在高校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中职校该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一线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充分、理解不深入。要把思政教育融入中职图像处理课程中,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课程思政,改变传统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并不是新增的一门课,也不是新增的一项活动,而是一种新的课程观,是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以隐性的方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对于图像处理课程,广大教师普遍认为它是一门实践性的专业课程,侧重于动手能力的培养,至于思想政治教育,那应该是政治老师或班主任的工作。

(二)学生受多元文化影响

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弱,他们特别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在图像处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使用的软件(Photoshop、Illastrator等)几乎都是外国公司开发的,计算机芯片及很多硬件设备也多是外国公司生产的,这影响了中职学生对中国技术的信心。在进行作品设计的过程中,来自网络的外国素材、参考案例等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如果思想教育没有同步深入,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盲目追求可能会弱化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三)缺乏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等教学活动的主要参考依据,中职校实施课程思政还必须加强配套的教材体系建设。当前中职校的图像处理等专业课程的教材主要以知识的讲授为内容,尚没有全面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适应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展需求,这大大降低了专业教师在学科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效果和效率。我们迫切需要融入课程思政新理念、新思路的专业学科课程教材。

二、课程思政与图像处理课程相结合的意义

图像处理课程一般包括图像色彩的相关理论知识、常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学习与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案例解析(标志的设计、照片的处理、相册的制作、海报的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等)。该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类专业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不仅有理论测试,还有技能测试,所以学生和老师都非常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图像处理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其教育效果可能要比在其他学科开展课程思政好。

另外,由于考试压力的原因,学生和教师都非常重视课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往往忽略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正是由于这样的忽略往往影响了学生学业成绩的取得,比如在作品设计的过程中如果忽略了精益求精专业精神的教育,学生往往只求完成任务,却不去追求作品完成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图像处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十分必要。

综上所述,以中职图像处理课程为载体,融入思想道德、职业品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专业技能课的课程思政活动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三、课程思政与图像处理课程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思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在图像处理课程中使用的教学硬件、软件普遍来自国外,中职学生长期受到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科技的影响,课堂上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民族主义自豪感的培养。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我国知名科学家的成长故事,我国人才强国的战略以及在当前国际形势下高科技人才纷纷回国的案例,激发中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形成为祖国技术发展而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

(二)课程思政加强法治教育

图像处理课程中在完成作品时需要获取大量的设计素材,参考大量的案例设计灵感和创意,而这些资料的获得最方便、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利用网络搜索,然而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由于法律知识缺乏、法治意识淡薄,常常在无意识的状况下就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如版权、知识产权、肖像权、商标权等。因此,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要融入相关的法律知识,确保学生采用合法的方式进行作品的创作与设计。比如,在讲授广告设计的制作时,我们引入网络流行歌曲《孤芳自赏》的版权问题,向学生讲授了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引导学生学法、懂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作品的创作。

(三)课程思政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中职学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学习、生活已经与网络紧密相连。在学习图像处理课程时他们可以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创新设计,然而海量的网络资源鱼龙混杂,中职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薄弱,在浏览网络信息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低俗的、惡意的信息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细化落实到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比如,在讲授户外广告的设计时,教育引导学生不乱贴小广告,遵守社会公德;在讲授宣传单页设计制作时,教育引导学生节约纸张,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四)课程思政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做人先学礼”,礼仪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常常忽视了中职学生的礼仪教育。中国是礼仪之邦,加强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图像处理课程中可以很好地融入文明礼仪教育。在讲授名片的设计与制作时,可以融入握手的礼仪、递名片的礼仪等。通过这些礼仪规范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自我完善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五)课程思政加强审美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要求中职生要辨美丑、立形象,仪容整洁,衣着得体。然而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常常喜欢标新立异,盲目追求新潮,忽略了中职学生仪容仪表的要求。在图像处理课程中可以适当融入美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进而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在图像处理课程中讲授照片处理时,除了讲授各种照片的处理技巧外,还可以通过精美案例的赏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学会创造美。

四、图像处理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实践反思

(一)更新理念重提升

图像处理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任课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在提高自己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对自己思想政治素质进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和相互间的研讨来提升自己的思政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思政老师对学科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提升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学能力。

(二)多方协调保时间

图像处理课程是中职数字媒体大类专业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课程,课时紧、任务重常常导致任课教师无心、无力、无意开展课程思政活动。如何解决教学任务重和教学课时紧的矛盾需要学校层面的协调与安排,同时需要任课教师多思考、多探索。比如,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些教学课时,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三)教研并行促质量

目前市场上的图像处理课程教材通常以介绍某个或某几个图像处理软件及相关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的教材显然不方便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活动的开展。为了更好地在图像处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活动,需要对当前的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这不仅需要任课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课,更需要整个专业教师教学团队的集体智慧和共同支持。另外,还需要思政专业教师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专业地对图像处理课程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除了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外,还需要修订教学目标、编制大量的教学资源、改革教学评价的方式。只有全方位地落实课程思政活动,才能真正保证课程思政的效果。

中职校实施课程思政,体现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聚焦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图像处理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探索图像处理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是拓宽学生思政教育的途径,是秉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高寒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与改革初步探索[J].新校园(上旬),2015(6).

[2]孙剑斐.高校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9).

[3]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3).

[4]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编辑 郑晓燕

作者:杨吟梅

外国中小学德育课程分析论文 篇2:

初中音乐教材德育因素分析

【摘要】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归根到底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努力把立德树人融入教材体系,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本文是对初中人音版音乐教材中德育因素的分析,通过对教材中德育因素的量化,发现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规律,以便为一线教师在课堂上的德育渗透提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教材;德育因素;量化

一、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音乐教育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把培养社会合格人才视为主要内容之一。音乐教育具有德育功能,在培养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材是音乐教育的具体学习材料,是音乐教育的载体,其编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其也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依托,因此,本文是对音乐教材中德育因素的分析和量化,总结教材德育编写规律,为教材编写和一线教师在课堂对德育渗透的把控提供参考。

在《初中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笔者首先对人音版音乐教材进行了研读,结合以上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目标和相关专家学者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政策文件对初中德育内容的要求,划分本文德育因素的指标。

二、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德育因素宏观分析

笔者对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6册教材中每一单元的演唱、欣赏及演奏曲目进行统计与分析。

人音版三个年级教材各德育因素数量占总体德育数量比例如下图:

上图可以直观的看出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一共185首蕴含德育因素曲目,其中德育因素数量和占比最多的是爱国主义因素,共有109首,占比59%;其次是世界观因素共有47首,占比25%;第三是情感因素,共有15首,占比8%;第四是个人道德因素,共有13首,占比7%;第五是生态文明因素,有1首,占比1%;集体主义因素和社会公德因素分别没有出现。因此,从各德育因素横向分布來看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蕴含及其丰富的爱国主义因素,其次为世界观因素。

三、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德育因素微观分析

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有13个乐曲蕴含了个人道德因素。例如在《军民大生产》这首歌中“解放区那么嗬海,大生产呀么嗬海,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察啦啦啦索啰啰啰太,齐动员那么嗬海!自力更生么嗬海,丰衣足食么嗬海,加紧生产西里里里察啦啦啦 索罗罗罗太,为抗战那么嗬海!一二三四,八路军那么嗬海!”大生产、自力更生这些词汇,表达了歌曲中蕴含的人们辛勤劳动、加大力量生产的因素;在教材中歌曲《怒放的生命》歌词这样唱道“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蕴含了歌唱者面对失败、挫折,永不放弃、越挫越勇的美好品质;歌曲《天边》的歌词“天边有一对双星,那是我梦中的眼睛;山中有一片晨雾,那是你昨夜的柔情。我要登上山顶,去寻觅雾中的身影;我要跨上骏马,去追逐遥远的星星。天边有一颗大树,那是我心中的绿荫;远方有一座高山,那是你博大的胸襟。”即是唱出了歌唱者心中的人生理想和信念。类似的曲目还有《牧羊曲》《船工号子》《哈腰挂》《嗺咚嗺》《杵歌》《天边》《青春舞曲》《第五(命运)交响曲》《隐形的翅膀》等曲目。

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有15个曲目蕴含了情感因素。例如在《友谊地久天长》中歌词这样唱道“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友谊永存,朋友,友谊永存!举杯痛饮,同声歌唱友谊地久天长。”蕴含了友情的珍贵;歌曲《摇篮曲》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情,蕴含着浓浓的亲情;《让世界充满爱》中“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无论你我可曾相识,无论在眼前在天边,真心的为你祝愿,祝愿你幸福平安。”蕴含了人间大爱。类似蕴含情感因素的曲目还有《青年友谊圆舞曲》《山楂树》《我和你》《我们是冠军》《奥林匹克号角》《奥林匹克颂》《生命之杯》《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春暖花开》《朋友》《爱的礼赞》《欢乐颂》等曲目。

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仅有1首歌曲蕴含了生态文明因素,即是《布谷催春》,其歌词内容是“春天到,春意浓,千山万树绿葱葱。布谷鸟儿声声唱,布谷布谷快播种。河边柳 吐新芽,层层梯田水哗哗。”歌词蕴含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没有曲目蕴含集体主义和社会公德因素,笔者因此不对这两个因素进行分析,而在教材中蕴含爱国主义因素和世界观因素的曲目占比较大,因此,笔者将对爱国主义因素和世界观因素详细分析。

(一)爱国主义因素分析

首先笔者对爱国主义因素在三个年级中的分布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爱国主义因素在初中三个年级中,整体分布较为均匀。在七年级中一共有34首,占比31%;八年级中一共36首,占比33%;九年级中一共39首,占比36%。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指南》中,中小学德育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被列为首位。中国具有辽阔的疆土,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共960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美丽而富饶,世世代代的人们生活在这片疆土上,这片土地养育了无数的人。从古至今中华儿女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着祖国的奇迹,只要世界上还存在国家与民族,爱国就是一种人类共同的美好情操。爱国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在不断的经历了从清末到近现代史上最令人也痛苦难之后,人们更加的希望能够建造一个美丽而富裕、伟大而坚强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也是中华民族荣辱与共的信念,音乐教材也是承载这一道德教育的方式之一,爱国主义因素在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对国家的理解,音乐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是对国家这个抽象的概念由具体的感知到理性的认识,从而真正达到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表现,并且始终贯穿爱国主义主线条的。分别是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是强调爱国主义,它不但强调增加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文化要素的学习,加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传承,而且从民族团结的维度来说是它也是开展各民族知识教育、民族间情感与团结意识教育、为增进民族团结自觉行动的教育。

笔者对人爱国主义因素的三个内容在初中三个年级的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在初中三个年级一共109首蕴含爱国主义因素曲目中,热爱祖国一共有28首,占比26%;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74首,占比68%;热爱家乡一共7首,占比6%。

例如在人音版七年级上册中《彩色的中国》歌词内容“轻轻打开地图册,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碧绿的是平原,金黄的是沙漠,长长的是长江,弯弯的是黄河,宝岛台湾像小船在东海上漂。神州处处好,神州出处好,神州处处好,我爱你(啊)彩色的中国。”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又如在七年级上册《多情的土地》中“我深深地爱着你,這片多情的土地,我踏过的路径上,阵阵花香鸟语;我耕耘过的田野上,一层层金黄翠绿,我怎能离开,这河叉山脊这河叉山脊。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我时时都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我天天都接受着你的疼爱情意,我轻轻走过这山路小溪这山路小溪。”亦表达了对祖国的深爱之情。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中,例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词这样描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湾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啊哈嗬咿,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表达了作曲家对自己的家乡大草原的美景喜爱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又如在《少林少林》中唱道“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精湛的武艺举世无双,少林寺威震四方,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少林寺美名辉煌。千年的古寺,神秘的地方,嵩山幽谷,人人都向往。武术的故乡,迷人的地方,天下驰名,万古流芳。天下驰名,万古流芳。少林少林。”即唱出了中国功夫的悠久历史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又例如在教材中《龙船调》是土家族的民歌,《赛乃姆》—《十二木卡姆》选段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一种大型传统古典音乐。这些曲目无疑彰显出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最终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类似的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蕴含爱国主义因素的曲目还有《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我的祖国》等等。

(二)世界观因素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世界观因素在初中三个年级中,整体分布较为均匀。七年级一共18首,占比38%;八年级一共14首,占比29%;九年级一共15首,占比32%。因此,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三年整体都重视世界观教育。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目标是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样通过学习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作品,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更加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

在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蕴含世界观因素的曲目很多。例如在教材八年级下册中,《深情》(印度民乐)《班内》(印度尼西亚民乐)《像花儿一样》(伊朗民歌)《鹦鹉》(菲律宾民乐)《樱花》(日本民歌)《小河的呼唤》(印度民乐)这些世界民族音乐让我们学习和了解到了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告诉学生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珍惜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类似的蕴含了解文化多样性的曲目还有《翁嘿呀》(朝鲜民歌)《阿伊亚—非洲的灵感》(中非民歌)《非洲的节日》(东非民歌)《鼓乐》(加纳民间音乐)《鼓声》(几内亚民歌)等等。

四、结论

通过对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德育因素统计和分析,可以明显的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蕴含“爱国主义因素”的曲目最多,每个年级分布均匀。所以,“爱国主义”教育重中之重。祖国是一个大家庭,正因为这个大家庭的存在,生活才能如此安逸,热爱祖国是从小就学习,从小就听的一个词,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各国文化相互渗透,注重培养出精神高尚的学生这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突出“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笔者经过分析教材,发现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人音版教材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排首位,可见我国非常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注重“了解文化多样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全球化成为一种不争的客观事实和存在。全球化进程的一个直接影响是不同的民族、文化团体间的接触更加频繁,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对外国的文化进行了解,不但可以具备国际视野,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国家文化的理解。人音版音乐教材蕴含“世界观因素”曲目数量位居第二,足以看出我国注重对了解文化多样性的重视。

最后,适当增加蕴含“社会公德”“集体主义”等德育因素曲目数量。笔者对教材中蕴含德育因素的曲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蕴含“社会公德”“情感教育”“个人道德”“集体主义”“生态文明”等德育因素的曲目数量很少,甚至有的德育因素根本没有出现。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加大“社会公德”“集体主义”“生态文明”这些当今社会比较重要的德育因素比重。

参考文献

[1]赵鑫.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研究——以人教版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5).

[2]刘燕.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渗透—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5).

作者简介:王琳琳(1992—),女,汉族,河南焦作人,研究生,硕士。

作者:王琳琳

外国中小学德育课程分析论文 篇3:

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应具备的三重意识

摘 要基于哲学视角,综合逻辑推理以及实践分析发现,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意识包三个方面:教师自身能够作为道德与法治践行者的本体论意识;教师能够理解并创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相关方法论意识;教师能够充分认识与把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论意识。三者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专业意识系统,这一系统将为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关 键 词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专业意识

文献编码A

文献研究以及调查访谈发现,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课程目标笼统化,课程内容碎片化、抽象化,教学实践缺乏指引和参考,教师专业性不足等问题。对此,我们将解决问题的视角投射到教师,结合课题组展开的调查,首先聚焦于执教教师的专业意识。我们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的专业意识应包含三重内涵:本体论意识、价值论意识、方法论意识。具备这三重意识的教师是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与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一、自身成为道德与法治教育模范的本体论意识

在哲学意义上,“本体论(Ontology)”就是“研究关于存在的理论”[1]。按照布莱基(Blaikie, N)的观点,本体论的主张就是对本体本质的主张和假设,关于存在什么,它是什么样的,它的组成单元是什么以及这些单元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主张。[2]可见,本体论是关于事物存在的思考,也是所有实践活动的起源。基于此,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的本体论意识强调的是作为教师,在本体意义上就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而言之,一个自己都不讲道德和没有法治意识的教师,应该是不适合承担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

教师对于“道德与法治”最基本概念的认同、理解与践行,将会是本课程实施的逻辑起点和基础。例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就是强调对人们每天都赖以存在的本质“生命”进行思考。该单元以“探问生命”——“珍视生命”—— “绽放生命”为主线,从“探问”到“珍视”再到“绽放”层层递进。教材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不顾自身危险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很明显,它是一个典型的道德两难问题。如果教师没有对自身道德价值理念的反思,便很难与学生产生经验的碰撞,并达到价值引领的目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教師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首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道德意识状态。[3]因此,如果我们要让这门课程的教学更加清晰准确、富有逻辑,并且能够与学生产生良好的共鸣,教师的“道德与法治”本体论意识不可或缺。

与此同时,教师本体论意识的觉醒也是教师对精神主体性的探索, 对工具性主体的一种反抗。在思索一些高度抽象问题时,它要求教师能与自身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形塑对自我的认同。这种自我认同使得教师能够立足于自身的经验立场,而不是作为单向化传递知识的媒介,基于自身对“道德与法治”的思考和理解与学生积极共鸣,共同创生富有意义的生成性课程。正如帕尔默 (Palmer, P) 在以《教学勇气》中指出的:“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4]

具体而言,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本体论意识主要有三方面表现:

一是共同建构道德理念的意识。“道德”的内涵非常宽泛,对于什么“道德”的回答,人们可能很难有标准答案。因此,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一种生活的方式、成人的途径。[5]这意味着教师不仅需要不断追求自身道德的成长,同时,也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道德引领。这具体表现为,具有展示超出学生视角的可能性,让学生明白对于同一问题,在道德上是具有多种意义的;进而从多个侧面去体会和深化对道德内涵的感知,促进师生共同的道德发展。

二是学习法治精神内核的意识。我们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对于“我认为,法治意识就是要让学生记住更多的法律法规”,有超过65%的选项集中在“基本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这意味着当前,教师存在对“法治”理解片面化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将“法”理解为“法律法规条例”。“法治教育不单是法律知识体系的传授和学习, 最为重要的是使蕴含在法律文本背后的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及契约精神等基础性价值观和法治精神深入学生的内心, 并能指导生活实践。”[6]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法”不仅涵盖法律条例,也包括法治观念、法治精神等多维度的培养。进而,我们才能使道德与法治真正成为一门以引导和促进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法治素养提升为目的的综合性课程。[7]

三是把握道德与法治间关系的整体性意识。教育部《道德与法治》审查委员成尚荣先生认为,道德与法律要双向渗透,道德才会有力度,法治教育才会有境界有温度。教师要从整体上观察和把握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德”与“法”的教育活动中,思考如何有效实现法治意识与道德自觉的有效衔接。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将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实现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共同的育人功能。例如,在《他是“小气鬼”吗》一课教学中,有教师提出,可以根据“生活世界”的理念,采用“法庭审判”等形式对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研究。[8]这种整合既将基本的法治意识融入教学的过程与形式当中,也打破了德育说教的传统,引发了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积极思考。

二、理解道德与法治意识形成机制的方法论意识

方法论(Methodology)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说[9],它与实践行为息息相关。实践层面的方法论运用体现的是一系列思维模式。[10]这些思维模式表征为实践者在实践过程中主动寻求方法指导,自觉将方法运用于实践之中,并在具体实践过后总结方法的能动意识,即我们所说的方法论意识。一节好课从准备到实施,从过程到结果都会自觉地反映出教师的方法论意识。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指导文件《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要综合采用故事教学、情境模拟(如法庭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必要时,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将真实法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每一课从“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切入学习者的先验知识,并以此生活情境为起点,通过“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设计,使学生的个体经验逐渐得到丰富与反思;最后在“拓展空间”部分,强调教学的成效能够迁移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它要求教师以单元内容为核心开展一场活动型教学探索,邀请学生讲述已有的生活故事,分享生活情境,主张师生的经验交流而反对“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或模式。

正如施瓦布(Schwab,J)在反思“新课程运动”失败的原因时所指出的,教师不应只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更应该是课程的创造者和设计者,他们在课程实践中的研究是课程改革能否落地的关键。[11]作为一门新生的课程,我们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尚不成熟,但这也意味着这门课程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性,其有效落实需要众多一线教师对方法的创新性探索。

具体而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的方法论意识包括两方面: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方法论指导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传播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责任。因此,教师在落实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方法论。这意味着教师首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从而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其次,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例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识论,变革传统侧重于理论阅读、课堂讨论、教师主导讲授的“专题教学”方法,在高年级采用更加侧重于实践的“案例教学法”,在低年级采用“情境模拟法”等。由此,引导学生从强调知识的获取走向知识的实践应用,并在实践中获取和检验知识。

二是关注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的关系的意识。教师不仅需要有意识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还应该积极反思方法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这是对方法有效性的自我审视意识,如果缺少这种意识,教学就容易被“方法”所奴役,成为没有教育内涵的表演秀。一方面,它表现为教师能够对自己在课堂上习惯使用的方法,从是否适合教学对象的角度进行审视,竭力避免二元论的思想,防止将方法与教学对象相对立,并树立起整体性视野。与此同时,教师要建立起相关性思维,对不同方法与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具有高度敏感,从而能根据具体情境适当对方法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它还表现为教师能从方法的角度进行学习。无论是听他人上课,还是听他人评课,教师都不会只满足于听出内容,而是强调听出方法,并能够判断哪一种方法能有效运用于自己的教学情境当中。

三、回归“立德树人”为本的价值论意识

价值论(Axiology)是关于“价值”的哲学理论,主要从主体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1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关系,是在实践中建构起来的,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到客体的价值意义。由此观之,课程的价值也是作为客体的课程与其学习主体之间的一种特定价值关系的反映。[13]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的价值论意识,就是在课程实践中对这种价值关系的反思意识。

长期以来,应试型教育的价值理念根深蒂固,导致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边缘化和异化。教师的课堂教学以考试为主要目标,使得学生在这门课程上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践,课程的育人价值得不到彰显。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当前仍有部分教师不能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改革意义,依然保留着“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理念。

例如,访谈中,有约38%的教师认为这门课程相比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没有变化,超过95%的教师认为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仍然是传递道德知识与法律知识,这表明应试型的思维惯性依然存在于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当中。而近段时间,一些高学历人群所犯下的低素质事件可说是从侧面印证了应试型价值理念的缺陷。为破除这种思维惯性,我们需要对道德与法治的价值内涵进行及时反思与认知重构。否则这门课程很容易被理解为只是考试范围、知识内容上发生了变化,进而导致课程改革浮于表面。而在反思课程价值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增强对课程价值的理解,还能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

一项在挪威中小学展开的研究表明,通过鼓励教师积极反思教学过程,质疑自己原本的教学实践,可以使教师超越教学实践本身,去思考新的事物并拓展视野。[14]可见,对课程价值的反思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发现自我的机会,使个体对相同事件的观感和诠释洞见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而這种可能性也将会使教师将自我形象与课程期望进行更好的融合。

具体而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的价值论意识包括两方面内涵:

一是明确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因此,“立德树人”已成为各门课程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并进一步强调了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学科课程的重要地位。这意味着教师首先要深入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明确“立德”与“树人”的辩证统一,深刻领会“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精髓, 达到在思想层面的认同以及实践层面的转化。教师要改变以往德育课程边缘化的思想,从“立德树人”的高度重新认识与建构课程的专业价值,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从而保证“立德树人”的有效性。

二是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程价值的实现在于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公民。伴随着“素养本位”时代的到来,道德与法治课程逐渐呈现了一条清晰的价值理路,即通过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公民,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因此,教师要恰当地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认识到这门课程价值的实现不在于传递一个知识体系,也不是灌输一些道德法治体系条例,而是要将各种知识、现实背景、生活情感、社会理念等结合在一起,建构教育意义,培养一个合格公民。

一个典型的做法是,由于“素养”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全面梳理各类课程中重复交叉的内容, 提炼课程整合主题, 进行项目式整合。例如,有教师提出从“学科人”走向“教育人”的观点,并基于浙教版教材中“美丽的校园”的学习内容,将入学教育、班队课、美术课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围绕“素养”的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学习时空。[15]

教师的专业意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而如何推动教师专业意识在三个层面不断从“实然”走向“应然”,将是我们未来需要重点探索与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9][12]冯契.外国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20,20,21.

[2]Blaike, N.Designing social research:The logic of anticipation[M].Oxford:Polity,2000:8.

[3]刘峻杉.教师道德意识澄清:道德教育的起点[J].教师教育研究,2012,24(03):11-16.

[4][美]帕默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5]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31(06):3-8+29.

[6]徐向阳.回归真义的中小学法治教育[J].中小学德育,2017(10):4.

[7]杨一鸣,王磊.彰显国家意志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想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12-17.

[8]李义茹,黄甫全.论道德与法治的深度备課——以《他是“小气鬼”吗》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7(10):39-42+53.

[10]李怡明.论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意识[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06):74-78.

[11]Schwab,Joseph J. "The practical: 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J]. The school review,1969,78(1):1-23.

[13]陈玉琨.课程价值论[J].学术月刊,2000(05):102-107.

[14]Postholm, M.B.Teachers developing practice: Reflection as key activity[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8,24(7):1717-1728.

[15]沈莉伊.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以浙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册教材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7(01):18-20.

责任编辑 王清平

作者:罗羽乔 左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现当代油画艺术创作论文下一篇:社区发展与社区成人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