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一创业教育论文

2022-05-08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加一创业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近年来,国家及高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力度越发加强,“三师型”创业教育教师的培养是高职创业教育链条上极其重要的一环,只有建立一支能讲课、能咨询、能实践的专职创业指导师资队伍,才能有力地提高高校的创业教育资源储备及创业教育质量。

三加一创业教育论文 篇1:

“三螺旋”理论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机理、模式及路径

[摘要]“三螺旋”理论为政府、企业、高校等主体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范式。文章以“三螺旋”理论为工具,提出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应遵循“设计螺旋架构、强化内生驱动、搭建螺旋网络、实现螺旋保障”的融合机理。同时,根据“三螺旋”理论的作用机制,应积极探索以理念融合为本的感知性融合、以课程融合为根的功能性融合、以跨专业融合为点的结构性融合、以项目合作融合为体的社会化融合等多元模式。文章还从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课程体系、平台体系、激励体系等层面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以期为现阶段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三螺旋”;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作者简介]傅田(1984- ),女,重庆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赵柏森(1975- ),男,四川盐亭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许媚(1983- ),女,重庆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重庆  40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9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螺旋理论视角下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3413)

我国近年来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极大关注,开展了系统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目标不明确、体系不健全,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变成两个独立、平行的系统,既耗费了教育资源,也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文章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机理、模式和实践路径,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促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

一、“三螺旋”理论及运用

1.“三螺旋”理论的基本内涵。“三螺旋”(Triple Helix)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生物学领域,“三螺旋”模型被用于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分子学中复杂的转型过程。20世纪90代初,美国学者亨瑞·埃茨科瓦茨(Henry Etzkowitz)和荷兰学者勒特·雷德斯道夫(Loet-Leydesdorff)将“三螺旋”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运用“三螺旋”模型来研究“政府—产业—大学”三者在创新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并正式提出了“三螺旋”理论。所谓“三螺旋”,是指大学、市场、政府三方主体在保持各自独立身份的基础上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创新活动的关系模型。

2.政府、企业、高校“三螺旋”结构。厘清政府、企业、高校三方主体之间的“三螺旋”结构关系,是正确理解和运用“三螺旋”理论的前提。政府、企业、高校“三螺旋”结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三方主体的功能既相互独立又交叉重叠。“三螺旋”理论认为,在创新活动中,学术核心、知识创新与技术转化是高校的三大主要功能,也是“三螺旋”模型运转的基础和前提。企业不仅是区域创新成果的需求者,也是区域创新的直接受益者和推广者,它通过释放技术创新需求、推广技术创新成果来促进区域创新的发展。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在区域创新过程中承担着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和资金支持的职能,是区域“产学研”创新的支持者甚至是发动者。政府、企业、高校三方主体的功能虽各不相同且相互独立,但主体功能又有重叠之处,如企业可以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高校可以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政府自身也有一定的创新需求等。另一方面,三方主体相互融合与渗透。在“三螺旋”理论中,“三螺旋”模型之所以拥有较高的创新效率,根本原因是政府、企业、高校三方主体的角色存在相互融合与渗透的效应,即协同创新效应。在区域创新过程中,政府、企业、高校各司其职,协同配合,使得“三螺旋”结构和功能都得到强化,各主体由此获得了更大的能量,形成持续的创新流。

二、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机理

1.设计螺旋架构。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首先要立足于“三螺旋”架构,科学、清晰地设定政府、企业、高校三方主体的角色和功能,使其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进程中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首先,在主体角色层面,“三螺旋”模型是应用于区域创新活动的实践结构形态,该场域内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分主次。但是,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场域中,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必须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由教育活动与区域创新活动的性质差异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机制、路径应由高校设计,具体教育实践亦由高校执行,政府和企业则需要扮演好配合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前者为高校相关教育计划的实施和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政策支持、资源配置服务,后者为高校育人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必要的培训资源,并通过与高校协同创新的形式获得自身发展。其次,在主体功能层面,高校作为教育主体,要着重发挥资源引入和汇聚的功能,做好把控教育目标、形成教育体系、建立协同教育机制的工作,在教育中引入市场规则,鼓励企业和政府在教育环境中发挥作用。政府在原有的制定政策法规、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可以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发挥降低交易门槛和分担风险的作用。

2.强化内生驱动。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需要不断强化并充分发挥“三螺旋”模型的内生驱动力,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更加高效、深度的融合。

首先,要着力强化政策驱动力。政府的政策驱动力主要体现在创新活动的投入和产出两个端口上。在投入方面,政府可以出台鼓励协同创新的财政资助政策、信贷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校和企业深化合作、协同创新,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产出方面,政府需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利益分配制度、创新成果转换制度等,改善协同创新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其次,要着力强化市场驱动力。强化市场驱动力,关键在于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力求在真实的市场需求环境和企业生产情景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最后,要着力强化科技驱动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要立足于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实踐,紧跟并依托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以科技驱动力作为推动力。

3.搭建螺旋网络。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众多政府部门、高校、企业之间的协同。搭建螺旋网络,是应用“三螺旋”理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条件。

首先,要树立开放、共享意识,认识到人员、信息、技术、资金等要素在螺旋网络中的合理有序流动是螺旋网络发挥出整体协同效应的基础,明确作为每一个节点的主体都应以开放、共享的心态融入“三螺旋”网络。其次,要确立整个协同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在“三螺旋”网络中,政府、高校、企业中的代表性主体应按照市场导向、高效创新、平等协商的原则,明确作为网络核心节点的主体,遴选出以政府主管部门、高水平高校和龙头企业作为网络的核心节点,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4.实现螺旋保障。根据“三螺旋”结构的基本特征和主体特性,实现螺旋保障,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强化组织保障。强化组织保障,就是以“三螺旋”主体间的功能耦合关系为基础,通过强化主体间的组织关系来达到促进以及放大协同创新效应的目的。在具体实践中,与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相关的各类主体应在政府领导下,按照平等协商的原则组成组织领导机构,同时设置必要的职能部门。其次,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各方主体间的互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护好每一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这是“三螺旋”结构合理有序运作的根本保障。在完善制度保障的过程中,应重点针对产权保护、要素流动和创新成果转换进行制度建设,抓住并围绕创新活动的核心要素开展制度建设。最后,加强机制保障。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应在强化组织保障与完善制度保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有利于人才联合培养的管理机制、沟通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三、“三螺旋”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模式

1.以理念融合为本的感知性融合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一种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融合。在融合实践进程中,面临的第一种融合模式也是较为浅层次的融合模式即感知性融合,其主要体现在理念融合上。感知性融合模式包含两个层面,分别对应认知层面的理念融合与实践层面的理念融合。

首先,感知性融合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理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紧密联系。创新创业是高度复杂、实践性极强的生产活动,如果缺乏深厚的专业积淀,很难成功。实施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最终应用于生產实践,而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创新创业。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首先要将创新创业理念与专业教育理念相融合,确立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加强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按照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高度统一、深度融合的理念制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其次,感知性融合模式下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教育理念融合。基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活动的正外部性特征,政府、高校、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都属于受益主体,但由于属性不同,三者在看待和理解高等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时有所不同,从而造成三方主体在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重点在于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协同与互动,需要三者统一认识,求同存异。

2.以课程融合为根的功能性融合模式。所谓功能性融合,即前文所述的“三螺旋”模型中,基于政府、高校、企业三方主体功能的交叉重叠特性而构建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模式。该模式的要点是政府的行政职能、高校的教育与科研职能、企业的市场职能,藉由特定的载体或路径在融合实践中实现交迭,从而发挥“三螺旋”协同效应,全面提升融合的效率和质量。

课程是高校专业教育的基本载体,也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要件。“三螺旋”模型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课程融合是重要依托。“三螺旋”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功能性融合模式,就是以课程融合为抓手,聚合政府、高校、企业三方主体的人才培养价值取向与教育资源,打造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依托课程促进“三螺旋”结构的有效运作和功能发挥。政府、高校、企业应联合开发课程融合体系,其中,教育主管部门可承担国家创新创业政策、财税政策、法律法规等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普及性课程的开发任务;高校可承担创新创业系统理论、专业教育类课程的开发任务;企业可承担与创新创业直接相关的实践性课程的开发任务,由此构成“意识培养+知识普及+体验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需要说明的是,政府、高校、企业虽然承担的课程开发任务各有侧重,但它们都是主体,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从而让联合开发落到实处。

3.以跨专业融合为点的结构性融合模式。结构性融合是指依据“三螺旋”理论,基于创新创业活动内在的实践结构特性而构建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创新创业是高度复杂的生产活动,其发生和发展往往遵循实践规律、生产规律和市场规律,而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却没有如此高的契合度。正因如此,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会按照教育体制内学科划分、课程分置的方式来呈现,而是以多学科知识和技能交叉融会、相互渗透的方式来呈现,这对创新创业者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宽度和深度要求都很高。从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结构特性出发,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应立足于“三螺旋”结构,走跨专业融合之路。

“三螺旋”理论表明,在区域创新活动中,政府、高校、企业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整体,缺失了任何一方,创新活动都难以正常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区域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离不开政府、高校、企业三方主体的协同联动。因此,在结构性融合模式中,不仅高校要承担主体责任,政府和企业同样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以项目合作融合为体的社会化融合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社会化融合模式,是基于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办学特征构建的模式。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办学特征突出表现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完全可以嵌入校企合作,依托各类校企合作项目来进行融合。在社会化融合模式中,高校联合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发创新创业项目,由学校提供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企业提供市场信息、生产场地以及人力资源,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三方主体共同围绕创新创业项目展开合作。在项目启动和运作过程中,高校学生以学徒身份参与进来,全面观摩、学习甚至介入营利性创新创业项目的发起、论证、决策、实施、验收过程,在实践锻炼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尽管社会化融合模式带有一定的经济属性,但政府、高校、企业都应认识到人才培养目标与项目盈利目标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高校在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其明确创新创业知识、专业知识如何应用于创新创业实践。企业在经营运作创新创业项目的过程中,应为学生配备导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启发和教导学生如何解决创新创业实际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入校举办讲座的形式,为大学生普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知识,使其充分了解当前国家关于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和规章制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四、“三螺旋”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

1.制度体系:优化顶层设计+管理制度建设。基于“三螺旋”理论,政府应在现有政策和制度基础上优化顶层设计以及制度建设,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营造更加有利的内外部环境。

首先,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供给。我国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并没有涉及“三螺旋”结构,也没有涉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需要更全面、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供给,这是我国需要优化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国家应扩大创新创业扶持政策面向范围,将其纳入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项目,使在校生与毕业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享受同等政策优惠;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快制定旨在强化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突出政府和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给予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激励。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三螺旋”结构属于一种宏观结构,政府、高校、企业三方主体均属于社会联系广泛、资源调动能力强、影响面大的主体,因而建设涉及三方主体的管理制度也必须拥有较高规格。一方面应建立省级统管统筹的管理体制,由省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协调下辖各地方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事务,建立起稳定的“三螺旋”创新创业教育结构,避免地方政府因“一家独大”而造成“三螺旋”结构失衡。另一方面应建立地方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平等协商、民众决策的管理机制,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充分给予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办学自主权,尊重企业在人才培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组织体系:专业依托+服务支撑+项目载体。“三螺旋”结构作为一种松散的联盟型组织,需要一系列资源点发挥链接作用,促使政府、高校、企业更加紧密地发挥协同作用。因此,基于行政链、生产链、“技术—科学”链建立专业依托+服务支撑+项目载体共同形成的组织体系,是“三螺旋”模型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能否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

首先,专业依托。高校是承担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核心主体,在针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原则和主线,依托专业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有力支撑。当然,高校在狠抓专业教育的同时,要注重与企业的联合培养,兼顾专业知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其次,服务支撑。服务是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元素,它既包含行政链上的公共服务,也包含生产链上的职业培训服务等。政府机关、教育行政部门作为行政管理主体,要切实承担起公共政策制定者、监督管理者、指导服务者的角色任务,以优质服务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企业应积极发挥育人主体作用,向高校提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所需的实训场所、实践基地,为学生配备实训导师,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服务。最后,项目载体。开发创新创业项目是“三螺旋”社会化融合的核心内容。政府应依据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充分发挥资源配置职能,引导和支持地方高校、企业联合开发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项目,依托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项目实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3.课程体系:意识培养+知识普及+实践体验。课程体系设计受教育理念的影响,直接体现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主要内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基于“三螺旋”结构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新时期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全新教育模式。为此,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建设意识培养性创新创业课程。高校要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课题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与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思想教育,二是实践启发。高校建设意识培养性创新创业课程,也应从这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开设面向所有在校生的创新创业思想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课程,通过广泛、深入的课堂教学启迪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另一方面,要开设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模拟性课程,高校可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开设适合学生学习和操作的实践模拟性课程,通过实践模拟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其次,建设知识普及性創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创新创业知识的宽泛性、多元性。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要掌握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与创新创业紧密相关的政策知识、法律知识、商业知识、管理知识、财务知识、社交知识等。对此,高校应开设一系列知识普及性创新创业课程,将创业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普及创业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知识。在具体实践中,可由政府相关部门、高校、企业根据各自的信息资源优势和知识资源优势,分别进行开发。最后,建设实践体验性创新创业课程。实践体验性创新创业课程是最接近创新创业实践的课程,它以校内的实践模拟性课程为基础,在实习实训基地中进行授课,可以直接形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体验性创新创业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鼓励学生参与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可以落地实施的创新创业项目,通过真实的创新创业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另一类是由学生自行思考、设计、论证创新创业项目,由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者进行评估。开设实践体验性创新创业课程时,高校可以根据上述分类原则,立足于校企合作实际以及已有的创新创业成果灵活设置。

4.平台体系:知识空间平台+创客空间平台+孵化空间平台。“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就是以一种特殊的系统论审视和理解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因此,搭建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生态系统”,是“三螺旋”理论视域下的必然逻辑结论。基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基本特性,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生态系统”应由知识空间平台、创客空间平台、孵化空间平台三部分构成。

首先,搭建知识空间平台。创新创业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宽泛,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的维度和层次也非常丰富,搭建知识空间平台,就是在校内课程和学时的基礎上,通过覆盖面更广、知识容量更大的网络空间来充实创新创业知识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政府、高校和企业可以联合搭建互联网创新创业知识空间平台,共同开发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和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在课程和教学资源中,可以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设计可能产生创新创业想法的启发点,同时在创新创业知识教学资源穿插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教学资源,通过多点链接、资源转换的方式促进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其次,搭建创客空间平台。创客空间平台是具有创新意识、创业意愿的青年们进行头脑风暴、交流切磋、共享信息、远程协同的新型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政府、高校和企业可以联合搭建线上线下混合的创客空间平台,既面向社会提供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吸引社会创客入驻,也面向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想法落地。区域创客空间建成后,应及时与国家备案的创客空间联系,并努力与其他规模大、模式成熟的创客空间建立合作,共享信息和资源,壮大创客空间的创新创业项目运作实力和创新创业教育实力。最后,搭建孵化空间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最好形式莫过于在实践中开展教育。搭建孵化空间平台,政府和企业要唱好“主角戏”。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抓好国家创新创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对孵化空间平台内的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给予足够的支持,促进更多项目落地生效;另一方面,企业要充分利用好孵化空间平台的创新、试错功能,利用企业所掌握的市场信息、生产资料、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开展自身的创新项目。高校则应积极参与孵化空间平台的建设和运作,利用孵化空间平台的资源和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和专业实践教育。

5.激励体系:教师激励机制+学生激励机制+社会激励机制。“三螺旋”结构要发挥作用,凸显促进区域创新的功能,必须依赖内外部的激励机制。相应地,基于“三螺旋”结构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也需要建立健全激励体系。

首先,要建立政府主导的教师激励机制。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属于公办院校,教师群体的薪资待遇标准和制度主要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和把控。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师激励机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人社部门要承担起主体责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创新教师管理制度和薪资制度,将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专业教师教学工作的内容之一,并将教学成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鼓励高校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造条件。其次,要建立高校主导的学生激励机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建立学生激励机制,以调动大学生接触、了解、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高校应把创新创业教育摆到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让创新创业教育核心课程成为专业必修课,学习创新创业课程与学习专业课程取得同样数量的学分,通过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地位,增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高校可以将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列为毕业设计的重要形式之一,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主体演讲等课外活动,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最后,要建立企业主导的社会激励机制。市场激励是社会激励的主要方面,而企业又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建立社会激励机制,关键要打通生产链与“技术—科学”链之间的壁垒,使区域创新成果能够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我国全面深化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企业应抓住政策机遇期和经济繁荣期,积极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武装”自己,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支持,实现校企共享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一戎.用“三螺旋”理论加强就业指导[J].人民论坛,2020(15):202-203.

[2]周倩,胡志霞,石耀月.三螺旋理论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与反思[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54-60+126.

[3]陈勇平.论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J].教育与职业,2020(10):92-97.

[4]郑庆华.高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4):163-167.

作者:傅田 赵柏森 许媚

三加一创业教育论文 篇2:

“三师型”背景下的高职创业教育教师培养机制研究

[摘 要] 近年来,国家及高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力度越发加强,“三师型”创业教育教师的培养是高职创业教育链条上极其重要的一环,只有建立一支能讲课、能咨询、能实践的专职创业指导师资队伍,才能有力地提高高校的创业教育资源储备及创业教育质量。

[关 键 词] 三师型;创业教育教师;培养机制

近年来,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布了多部创新创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逐步明确“面向全体”“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成为新一代高职创业教师的新使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必须快速培养一批具有创业教育指导能力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需要具备以下三种能力:一是教师本身需接受过创业指导理论培训以及创业教学的实践能力;二是拥有一定的创业实战经验,能够通过自身体验理解授课;三是拥有丰富的知识,在教学和学生实践中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创业指导和咨询。这种新型教师被称为“三师型”教师,所谓“能讲课、能实践、能咨询”。只有具备这种能力的教师才更适合参与到学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当中来,提高高校创业教育质量,担当起高校创业教育的重任。

一、高职院校“三师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态度积极,但是高涨的创业热情、创业教育的增加,并没有与大学生的创业行为相一致,相反,在创业资源增加的同时,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并没有明显增加,同时创业失败率居高不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创业环境外,创业教育的缺失,特别是优质创业教育教师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和人们对创业教育理念理解的深化,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向着全校创业教育发展,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在这种背景下,创业教育融入了各个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创业课程纳入到了日常教学中,创业类课程的课时大大增加,为了扩充创业教育师资数量,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入,主要来源于三部分:一是以企业管理、法律、营销为背景的专业课教师,他们主要从事部分创业项目的教学;二是以思想政治、就业指导为背景的基础课教师,他们主要从事创业的通识教育;三是各个高职院校转型升级,部分教师因为专业调整课时不足,通过短期的创业师资培训后从事创业教育。这三类教师都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所谓的教学就是在教室中按照自己对创业的理解照本宣科,进行口头上的说教,对于创业教育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缺乏创业实践经验,无法将创业理论和创业精神渗透到学生心中,无法给予有创业愿景的学生有效的指导和有力的帮助。

为了改变这种与“无用”“宽泛”的创业指导模式,提出由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来完成创业教育指导,因此“三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主要就是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这一根本需求,创业教育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播创业知识和培训学生创业技能外,还需要通过自身的创业实践和對创业的态度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在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提供一定的创业资源、创业平台,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二、“三师型”创业教育教师概念的内涵

(一)“三师型”创业教育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必要条件,是教师素质结构构成的核心,教师除了掌握营销学、管理学以及财会和法律等领域知识外,还需掌握创业方面的理论内容,如:(1)如何产生企业想法;(2)分析筛选企业想法;(3)创业者素质;(4)市场评估;(5)企业法律形态的选择;(6)预测启动资金需求;(7)制定利润计划;(8)判断企业能否生存等。教师需要及时地充电,补充和完善创业理论知识。

(二)“三师型”创业教育教师要有丰富的创业经验

创业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相当紧密的学科,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具有充分的理论知识储备,同样要具备在创业上的实战经验。所谓“实践出真知”,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好地启发以及吸引学生。创业能力越强的教师,在创业教育中能力就会越强,授课效果也会更好。然而那些毕业后就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让他们教学生创业,即便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很难真正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三)“三师型”创业教育教师要能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

咨询

高职学生创业团队从校园走向市场,初出茅庐,缺少人脉、资金、经验、历练,在创办企业准备和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比如创业初期学生不了解在校创业过程中可以获得哪些政策扶持、自己创业团队的组成是否合理、创业项目是否成熟、如何任何办理工商登记等、如何进行市场开拓、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如何合理规避外部和内部风险等。在此,创业教师可凭借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对学生予以指导,使他们少走弯路和错路,甚至有些创业教师可以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创业资源和创业场所,使学生的创业想法得以顺利地实施。

三、“三师型”高职创业导师培养途径探索

(一)学校应革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创业教育实施的需求

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性学科教育,而是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冒险精神,在工作上具有独立、创新的技术、社交、管理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原先“将创业与创业教育狭隘化,将创业狭隘化为创建新企业,将创业教育狭隘化为创办企业教育”的理念,将创业教育看作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心理意识、创业技能、专业知识等全方位、多领域素质的“系统整合性”教育活动。因此,应将培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建立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系统地开展创业教育。充分了解学生在创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设置创业相关课程,建立“分层”课程体系。同时,以创业相关活动作为推手,营造校园创业文化,鼓励学生投身创业实践或参与小微企业的策划与管理。

(二)落实顶层设计,构建教师成长的职业环境

首先,应加强组织建设,成立学校创业指导部门,负责协调全校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定期举办校内创业大赛、统一协调指导优秀创业学生参加各类省市级的创业比赛,跟踪回访已毕业的创业学生,请部分成功创业的学生回校传经送宝,分享创业经验。

其次,应树立“三师型”创业导师的培养理念,核定專任教师编制,重视专职创业教师的选拔,在评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予以倾斜,开通“三师型”教师培养通道,邀请优秀企业家和创业培训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充分利用国外优质创业教育资源,选派优秀的教师参加国内外优质的师资培训项目,学习其培训思路和内容,掌握创业教育教学前沿。

再次,进一步完善教师创业的管理机制,形成有效联动,鼓励更多有创业想法和专业优势的教师创业,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培养一批“创业型学者”或“学者型企业家”。

(三)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

创业教育教师的工作性质有别于其他高职教师,所以在考核标准方面也应该区别对待。

首先,应充分考虑创业教师在工作中需要频繁接触社会,在工作时间可实施弹性与刚性并举的管理。除上课、开会、值班等时间为刚性时间,必须在岗;其他的时间用弹性管理,让教师自己灵活安排,使之有适度“自由”空间。

其次,创业教育教师创业实践成果、科研成果、可作为其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可给予表彰和奖金的激励机制。对于指导学生成功创业的教师应大力宣传,树立典型,提升创业教育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也激励其他教师,增加岗位吸引力。

创业教育教师是高职开展创业教育顺利的关键,是整个创业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真正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高职创业教育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除了自身的热爱以外,更多地需要学校给予高度的重视,持续完善相关的政策与机制,以此促进高职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庄丽娜,邹晓红,李娟.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养的建议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141-142.

[2]丁越勉.高校创业教育教师角色及素养的再审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2):72-74.

[3]兰华,杨宏楼.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10):74-76.

[4]张建宏.高职创业教师ASK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4):50-52.

[5]李时椿.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崔荥珈

三加一创业教育论文 篇3:

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

摘   要: 本研究以“三螺旋”理论为依据,建立校、政、企三方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保障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创建“三层次三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理论实践

一、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强调高校必须重视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办学思路提供了明确规划,指引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是跟随相关文件的颁布而兴起的,从1997年开始大约分成了四个阶段。

1997年—2002年是高校的自发探索阶段。2002年4月—2010年4月,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引导,在中国9所大学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各大学的多元探索,主要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2010年4月—2015年4月,教育行政部门全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颁发了第一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局性文件《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成立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推进全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5月至今,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国家统一领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氛围下,各高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从以上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教育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我国高校起步较晚,面临创新创业教育做出特色的机会。新兴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类型,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更需要掌握先进的理论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理论研究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我校作为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紧跟时代步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积极探索如何建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发现存在以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是经济管理学理论,被理解为一种管理“现代企业”的方法。1963年弗里曼《战略管理一利益相关者方法》一书提出,组织是一个关系集聚体,组织里可以影响组织目标实现过程的所有个人和群体都是“利益相关者”。此理论从企业管理领域扩散到教育领域,美国的罗索夫斯基主张,大学的相关利益主体不仅仅是教授、董事,还包含个体学生、毕业校友、当地政府、社会公众、当地社区等更广泛的利益个人或群体。我国学者张维迎主张,大学尽管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但也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其利益相关者包括在职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个体学生、校友及社会任何相关组织机构。该理论能帮助各高校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并梳理各自的地位。

(二)协同创新理论。

协同论本是系统学学科的理论,最早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1971年提出,1976年他发表了《协同学导论》。此理论将物理领域的激光非平衡相变现象应用于管理学领域,将各个事物看成一个完整整体系统,这个整体系统存在有序和无序,系统内部可以通过自身作用或者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将存在的无序转换为有序。协同创新理论进入教育领域,指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建设高校内部创业教育体系,还需要国家不断推出相关激励政策,需要社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机会,实现高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有序合作,培养出兼具创业能力及创新思维的人才。

(三)三螺旋理论。

三螺旋理论本是生物学学科的理论,在生物学中三螺旋表示转移DNA的结构,是三股ssDNA旋转螺旋形成的一种特殊脱氧核糖核苷酸结构。1995年雷蒂斯托夫和埃茨科威兹将三螺旋理论引入社会学领域,2005年埃茨科威兹出版《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三元一体的创新战略》,提出了三螺旋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运用:高校、产业、政府三方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紧密合作、相互影响,同时每一主体都保持独立的身份和地位,其中产业是作为生产的场所,政府提供较为稳定的保障,大学提供最新知识、最新技术,在相互作用中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动力,推动各社会主体的发展和创新。该理论主张在现代社会中,“科研”与“服务”作为重要職能使高校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高校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在三螺旋理论中居于重要位置。

(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是创新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创新的根源。要以人为本发展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坚持以学生为主导,发掘学生个性里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专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为现代社会提供适应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

四、三螺旋理论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上的应用

创新创业教育是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相应的,政府、高校、企业三个主体职能和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不断由“政府干预”模式向“三螺旋”模式转变的趋势。“三螺旋”模式中,政府、高校、企业各自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各自对创新创业教育所起的作用,发挥优势和长处,甚至为了整体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放弃自身的部分利益,形成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合力。

山东华宇工学院作为新兴应用型本科教育,将三螺旋理论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不但注重传授创新创业具体知识,而且注重实践平台和孵化平台的建设,与企业紧密结合、与政府紧密合作,构建“三层次三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校、政、企三方协同”保障体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一)明确创新创业教育高校主体的职能,构建“三层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教学体系。

三螺旋理论中,政府、企业、高校之间构成一种相互扶持的依赖关系,三大主体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形成交叉合力。在交叉区域内,政府、企业、高校三方主体共同发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通识教育。

发挥学校这一螺旋主体的作用,由专职创业教师启发创新意识。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有关创新方法、创业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以创意、创新、创业为主线构建“三创融合”的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群。

2.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学生的提升教育。

主要发挥企业这一螺旋主体的作用,由校外导师针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在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学习基础上,开设创业精英班,制订专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个人或团队提供创业核心战略管理知识培训、项目辅导,学生输出创意点子、输出创新创意实体作品、项目评价方案展示、项目商业模式展示、完整的商业计划书撰写和展示、以项目为载体,通过虚拟企业经营活动汇报等形式,选拔优秀团队参加创新创业类大赛,同时为后续项目孵化奠定基础。

3.面向有创业项目学生的重点帮扶。

主要发挥政府这一螺旋主体的作用,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与校外专业孵化机构共同组建专业指导团队,充分发挥专业孵化机构的政策咨询、运营管理、融资担保等和学校的专业技术、专业人才等优势,为项目团队解决技术、资金、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帮助项目团队成长壮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36号文件全面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6〕13号)、《关于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全省双创深入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7〕81号)等政策文件,为全面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鼓动创新创业教育企业主体的参与,构建“三平台”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三螺旋理论视角下,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扮演着最新创业意识提供者、创业平台参与者、创业资金资助者等角色。企业也是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最先享用者,首先能够快速找到适合企业的相关人才,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与政府、高校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创业项目孵化”全流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有效促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对接,鼓励、找寻企业积极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改革、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开展、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

1.搭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平台。

企业是“三螺旋”理论的重要主体,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与实践条件,为高校输送具有扎实丰富实战创业经验的导师,弥补高校专职创业教师的不足。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创意激发空间、各专业基础实验室的基础设备,开展相关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共同为地方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2.搭建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平台。

高校应充分发挥三螺旋理论的理论指引作用,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视,不过分在意比赛结果。依托高校的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室、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和学校科研创新平台等场室,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方式、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利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服务企业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力量。

3.搭建创业项目孵化平台。

三螺旋理论能够梳理政府、高校、企业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获益的复杂利益关系。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等公共管理手段发挥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统筹协调作用,高校承担着知识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职能,运用先进理论指导创业孵化平台,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将创业项目孵化平台落到实处。三者发挥系统的优势,相互合作,互通资源,形成交叉影响的螺旋体,推动社会进步。

(三)厘清各主体间的关系,构建“校、政、企三方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1.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三螺旋理论对高校双创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各方主体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包括以学校为核心、政府与企业的积极协同,校企合作协同及校内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等。要建立互通有无的合作生态,共同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三螺旋理论为指导,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企业主动、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政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丰富的项目支撑,提高师生的创新创业兴趣与热情,营造全校创新、人人创新的氛围,在实践活动、专业竞赛中积极创新,推动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

3.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

三螺旋理论中,政府、高校、企业三个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有各自的功能,三者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参与创新创业教育,都各尽所能找寻各类资金获取渠道、寻求政府和社会机构的赞助,通过资金支持助推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增加创业孵化基金、奖学金助学金类别等级,推动高校带动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总之,通过该研究,以“三螺旋”理论为指导最终形成科學合理的“三层次三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最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五、结语

三螺旋理论适合运用在创新创业领域,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一定要和企业相结合,“政、校、企三方协同”的保障机制非常必要。要充分利用政府的导向、激励政策,高校要做好各种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和引导,企业要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这一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曹文波.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5):73-75.

[2]李东泽.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J].江南论坛,2019(12):57-58.

[3]袁晓建,吴培煌,陈曦.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2):1-2.

[4]王佳佳.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析——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8,32(05):142-144+160.

基金项目:山东华宇工学院2019年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2019ZD02);山东华宇工学院201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研究》(2019RW06)。

作者:邵宝文 李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研究生基础医学论文下一篇:加减法室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