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

2022-05-14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陕北的能源开发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的原因,造成目前陕北地区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如何合理解决陕北资源开发型企业中人才不足问题,为陕北能源开发提供人才支持,是促进陕北区域能源高效率开发,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一篇: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

新能源开发与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能源需求已远远超出自身的能源产量, 这对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中国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有力的能源保障。人们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称为常规能源。相对常规能源而言,利用新技术或新材料而获得新的其他能源称为新能源。新能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我国常规能源严峻形势及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提出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思路以及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能源;可持续;发展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但由于世界能源资源产地与能源消费中心相距较远, 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 由此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环境污染加重和环保压力加大。新能源是一系列新技术,也是一系列新思维、新观念、新哲学,更是新市场、新机制。

一、新能源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能源发展将面临能源供需缺口加大、石油后备资源不足、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严重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为实现能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除了积极实现常规能源的高效化、优质化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外,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是重要途径之一。新能源不仅是资源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而且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物,既是近期重要的补充能源,又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对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长远来看,人类必将逐步过渡到以可再生新能源为主的可持续能源系统。从我国的国情来看,通过大力开发新能源,可以起到以下作用:①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②尤其在西部大开发问题上,开发新能源不仅能缓冲西部边远地区能源短缺问题。而且可以从源头上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③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总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我国新能源开的基本思路

1、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从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政策,用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考虑到新能源产业的公共性质,国家要从战略高度制定战略措施,保障《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强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壮大。一是制定落实对新能源设备生产进行补贴的实施细则,促进新能源设备本土化,要避免重蹈我国手机、汽车制造缺少核心技术,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的覆辙。二是确保投资新能源產业的不同企业享受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投资主体一视同仁,建立有利于激发新能源发展的定价机制,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2、设立新能源发展基金,倡导绿色消费。设立新能源专项发展基金,倡导绿色消费,实行有保有压政策,通过对污染型的化石能源的抑制来促进绿色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第一,设立新能源发展基金,用于保障财政补贴、价格补贴、贴息贷款、研发投入等其它可再生能源政策的落实。第二,倡导绿色消费。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发放绿色消费证书等形式鼓励企业、家庭积极使用绿色能源。大力宣传绿色能源消费观念,培养和强化绿色能源消费意识,积极营造绿色能源消费的社会氛围。

3、建立相关政策,扶持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是新兴的弱小产业,政府要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创造市场需求和引导全社会重视。新能源产业目前还处在开发阶段,仅靠市场自发性发展很难,在实现商业化进程中需要政府对新能源生产和消费加以激励和扶持。一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采取有力措施,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发展新能源的积极性,形成新能源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二是加强行政管理和协调,统筹能源产业规划的制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改变管理问题上的部门分割和认识上的缺位。三是加大投资力度,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政府要大力加强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引进风险投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等措施重点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壮大。新能源产业是技术含量很高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由技术障碍导致的成本高、市场小是新能源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第一、政府要积极引导新能源的技术开发。加大在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通过招标形式,调动产学研各方的力量攻克新能源关键技术;与先进国家签订新能源技术交流与合作协定,为新能源技术的引进创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对新能源技术的引进实行进口税减免,对于新能源技术高端人才的引进给予优厚补贴。第二、完善新能源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机制。引导风险资本投资新能源项目,对于发展较好的新能源企业,可予以重点扶持,为其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创造条件。第三、积极开展对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实行税收优惠鼓励新能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三、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

我国地域广阔,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能源储量也不均匀,并且可再生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地区差别很大。立足区域优势能源,开发利用生态、清洁能源和多种新型能源,实现能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实现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路径。

1、促进风电设备国产化。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在风电产业起步阶段,需要国家政策扶持和市场培育,对国内风电设备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技术创新进行支持,包括提高风电机组总体设计能力,解决轴承、变流器和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设计制造难题,促进风电设备国产化。

2、统筹开发地热资源。我国地热资源是开展地热研究的重点, 20-26℃的低温地热资源占我国地热资源的90%以上,是发展养殖、土壤加温、育种和孵化的理想地域。高温地热田已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将高温地热资源转化为电能。目前地热站总装机容量利用的地热资源相当于400万吨标准煤,仅占已探明资源量的十万分之一,开发利用潜力还很大。

3、充分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在阳光充足地区应开发先进的太阳能热水器,降低人们生活成本,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大力发展太阳光伏电池,重点开发太阳能光电薄膜技术,并与建筑一体化统筹考虑,以提高太阳能利用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太阳能光电的工业化应用,有待于空间太阳能发电站的建立和实用。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将空间太阳能电站列入21世纪科技发展,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可以预计,到2050年可能实现空间太阳能发电。为了做好技术储备,从21世纪初,我国应着手跟踪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研究。

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但必须通过建立新理论找到新资源,应用新技术取得新突破,采用新工艺取得新效果,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为世界能源市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冯世良.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与开发前景[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18(16):26-28.

[2]辜胜阻,王晓杰.新能源产业的特征与发展思路[J].经济管理,2020(11):31-32.

[3]周大地,许皓楠.新能源开发已成世界关注热点[J].信息导刊,2019,(37).

作者:孙志云

第二篇:陕北区域能源开发与人才需求研究

[摘要] 陕北的能源开发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的原因,造成目前陕北地区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如何合理解决陕北资源开发型企业中人才不足问题,为陕北能源开发提供人才支持,是促进陕北区域能源高效率开发,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陕北资源开发中人才的现状、问题形成的原因并且从基地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战略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陕北 能源 人才 对策

陕北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能矿资源,是国家21世纪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陕北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岩盐等矿产资源储量大,质量好,世界罕见,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现已探明煤炭储量2300亿吨,占全国探明总量的30%左右,远景储量达6000亿吨~10000亿吨;石油探明储量11亿吨;天然气面积达413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7474亿立方米,预测储量5万亿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99.9%,是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岩盐探明储量8857亿吨,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26%。陕北地区的能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必须拥有一大批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具有开拓与创新精神,善于运用市场经济杠杆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目前,如何为陕北能源开发提供人才支持,迅速增加陕北地区人才总量,是促进陕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陕北区域能源开发中的人才现状

陕北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典型的能源开发型经济特征,能源开发主要集中在石油开发与煤炭开发两个重要的领域。我们以陕北延长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和榆林、延安两市煤炭系统为例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1.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才需求现状。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是陕北最大的石油能源开发型企业。截止2006年7月用工总量约46077人,其中正式职工28427人,其他用工17650人。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3%;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7%;后勤服务及其他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6.3%;工人占职工总数的62%。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的3.8%;大专学历占职工总数的11.8%。专业技术人员4690人中,正高4人,副高169人,中级职称913人,初级职称3604人;工程技术人员2474人中,正高3人,副高55人,中级职称420人,初级职称1996人。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的问题是:第一,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低效人力资源过剩,而高效人力资源相对匮乏,复合型人才、专业人才、高级技工人才奇缺。管理、后勤服务及其他人员较多,勘探、钻井、井下、采油等一线关键岗位缺员。第二,人才总量紧缺。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石油主体专业人才依然紧缺。中高级人才仅有1086人,占全公司职工总数的比重还不到4%,大大低于同等石油企业的水平。第三,培养(培训)、使用机制不健全。全公司有大专以上人员约4432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5.6%,高学历人才不但比例严重失调,而且人才在岗与潜在的优势作用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发挥。

根据“十一五”规划并结合本企业的发展状况,在“十一五”期间仅石油工程专业(采油、钻井)大专以上学历就需要招聘841人,石油天然气地质(物探)专业就需要招聘620人,合计起来,延长油田公司“十一五”期间紧缺人才需要招聘1461人,平均每年需招聘300名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另有2027人需要接受在职培训,平均每年需培训400人。由此可见,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大。

2.陕北煤炭系统的人才需求现状。煤炭是延安、榆林两市的支柱产业,也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煤、气、油、盐四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制约该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核心因素是煤炭专业过程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煤田地质、采煤、矿电、煤化工、煤洗选等方面人才十分缺乏。比如,在调查中有数据表明:延安市煤炭系统已连续15年未分配进一个煤炭专业中专以上毕业生,现在全市93处矿井和市、县(区)煤炭主管部门加起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有约40人左右;榆林市现有370多个地方矿井,作为管理部门的榆林市煤炭局也只有3名专业技术人员,远远达不到国家要求,与建设重点能源化工基地总体规划的要求极不相符。

目前,榆林市规模以下煤矿中,从业人员主要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为主。以神木县大柳塔镇王家坡煤矿为例,该矿有职工53人,其中高中学历12人,初中及以下学历41人。即使是在规模以下煤炭企业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也是屈指可数。以榆林市十八墩煤矿为例,该矿有职工155人,其中大专学历8人,高中学历17人,初中及以下学历130人。陕北煤炭系统的这种人力资源现状,对煤矿的安全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陕北区域能源开发中人才供求矛盾形成的原因

通过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我们认为陕北区域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人才供求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结构建设缺乏战略规划。能源开发主体专业人才的紧缺,表现出陕北区域能源开发中缺乏人才战略规划的问题。战略人才观念的缺位使得人才引进的思路、手段相对滞后,长期以来没有对关键部门、关键岗位的主体专业人才进行战略化的开发与利用,没有形成主体专业人才的长效机制,缺乏引进人才的动机,是导致目前人才缺乏的最主要的原因。

2.能源开发基础环境建设滞后使人才引进困难。陕北石油企业在当地区域范围内属于高收入行业,但是与全国同行业的中石油、中石化横向比较待遇相对较差。目前的待遇相对较低,满足不了高素质人才的心理预期。

3.陕北地区没有能源地矿类主体专业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目前陕北地区的高等院校有延安大学与榆林学院,但是都没有设置能源地矿类专业,造成高校能源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总量少,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服务当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出专业发展选择的缺位。

4.传统的就业观念与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不相适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是在调查中发现目前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仍停留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上。就业趋向于政府部门,追求社会身份,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

5.企业用人现状与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比如民营企业在接收毕业生就业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有的企业不论岗位,一律追求本科生;二是工资低,且不办各种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非法用工问题。这样,一方面很多企业找不到相应的人才,另一方面,很多专业人才找不到他们理想的工作,出现了“总量不足,相对过剩”的格局。

6.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从整体上分析,陕北地区缺乏规范的人才与技术人员流动与交流的市场。目前来看,陕北地区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是区域能源开发中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7.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滞后。陕北地区的一些能源开发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企业发展基本上属于“机会发展型”。这样的经营与管理机制直接导致的恶果是缺乏引进人才的动机。

三、陕北区域能源开发与人才建设的建议

针对上述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解决陕北区域能源开发中人才短缺问题,现实的解决战略是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具有符合陕北区域能源开发的人才培养基地;二是做好资源开发型企业的人才战略规划。

1.建立区域能源开发人才基地。陕北的能源开发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对西部经济的促进作用;二是对国家未来能源利用的储备作用。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既可以促进陕北科技的发展;也可以形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还可以为能源开发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实践基地;同时,可以发挥出多产业人才培养的联动效益。在此基础上扩大增长效应和极化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体的措施可以是:

(1)提供宽松与和谐的学术研究的环境。对于真正有献身精神的科技人员而言,比环境和舒适更为重要的是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条件。

(2)体现人才基地的时空性。陕北区域能源人才基地可以是超越陕北地域的大概念。核心是指:为陕北能源可持续开发培养专门人才的所有教育与研究机构的综合。既有地域上的陕北性,也有培养资源利用上的时空性。让省内外各相关高校区分层次,分别承担研发型、实际应用型、技术操作型等不同类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让各高校各有侧重,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长,进行人才培养的一体化设计。

(3)体现基地的人才质量。教师队伍必须精强能干,时刻能够走在教学、科研的前列。专业课程设置应与科技进步相适应,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社会上保持领先的水平。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人文精神及创新能力、理论研究与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

(4)加强基地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一是要坚持理想教育,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自觉根据社会需要调整择业趋向,尤其是要积极投身陕北经济建设。二是要通过各种途径,要让毕业生充分了解陕北,了解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到生产、教学、科研第一线。同时,要积极鼓励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以及自主创业。

2.陕北资源型企业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对策。

(1)做好人才引进规划。目前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类员工的匮乏与企业的识人、用人制度有关。目前仅陕北延安市石油行业产值就占全部工业企业产值的90%,是当地经济的绝对支柱性产业。但是由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分,严重影响了石油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例如,延安市志丹县永宁钻采公司共有职工2910人,本科以上仅有23人,不到0.8%,专科学历152人,占企业总人数的5%。现实的人员结构和技术水平充分表明合理科学的人才机制在当地许多企业中并没有形成。

(2)提高对知识型员工的认识能力。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资源开发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突现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对象,他们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代表者、企业文化的构建者、企业精神的体现者、企业发展目标的引导者和实施者,在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3)资源开发型企业要积极实施人才储备。后备人才的储备与开发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与保障。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石油、煤炭企业不重视后续人才的储备工作。过度地依靠行业优势、收入优势,不是主动地引进人才,存在很强的保守性。造成了很大的人才流失与人才的压制,使就业人员缺乏积极创新的激励心理,造成了人才创造能力的闭合。陕北在人才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激发人才的潜能,从战略高度做好人才开发利用工作、人才后续储备利用工作。

(4)构建特色企校合作开发人才新模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企校合作模式正在不断地发展。一是可以扩大学校的招生来源;二是可以供求对应,专业对口;三是可以有效地缓解相应专业的就业压力,这是一个企业与高等院校共赢的模式。企校合作开发人才这种模式不是新鲜的概念,在陕北能源型企业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是解决紧缺人才和高学历人才,缓解人才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5)合理使用现有人力资源。陕北地区大学毕业生的总量不少,但是由于就业观念、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受过高等学历专业培养的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在择业中,绝大多数在就业选择中表现出愿意进城市和选择热门行业的流动方向,客观上造成一定程度的人才浪费。企业应从自身实力、发展潜力出发,选择最合适的专业人员,以发挥最佳人才效能,而不应盲目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的“高消费”和浪费。

(6)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解决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脱节的问题。通过增加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缩短大学生的实际培养周期,使毕业生走上岗位后能很快适应角色。在实习的同时,还可以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以后的招聘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崔 平 白亚军

第三篇:“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能源化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 要:为了迎接新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正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及其教学改革。本文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能源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提出注重学科交叉整合,加强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活动,结合学生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育的教学改革方案,为新能源和能源环保领域培养综合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教学改革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大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滚滚而来,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各发达国家已经在上述新兴技术领域和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做出重大战略部署,意在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经济和工业体系,增强综合国力[1]。

高等工程教育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基地。为实现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蓬勃发展,欧美主要发达国家都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的前瞻性战略报告,如美国的《培育2020的工程师:为新世纪而改革工程教育》(2005)、《国家行动计划:应对美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系统的紧急需要》(2007)等,欧洲的“加强欧洲工程教育”(E4)、“欧洲工程的教学与研究”(TREE)等,均为欧美各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2]。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着我国高校工程教育全面融入世界,实现国际实质等效,但我国高校工程教育普遍存在滞后社会需求的问题。

2017年2月,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 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新工科专业,主要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工科专业。“新工科”人才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和高国际竞争力,着眼于互联网革命、新技术发展、制造业升级等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快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将科学、人文、工程交叉融合在一起,具备整合能力、全球视野、领导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人文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领袖人物[3]。“新工科”建设对于我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人工智能2.0”等重大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新工科专业,主要针对国家能源领域的发展需求,着重培养学生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和节能减排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能力,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新能源领域和传统能源节能减排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能源化学课程的培养和实践。含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的高效洁净利用及具有清洁、低碳、可再生等优势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适应我国新能源产业现实需求和弥补其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缺口,能源化学课程必须结合“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从教学目标重新定位、教学内容重新优化、教学理念的革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四个方面着力,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不断努力。

1 能源化学教学培养目标

新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全球視野、跨学科整合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能源化学的教学目标就不仅是传授扎实的能源专业知识,而且应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特点,应该结合当今能源环境领域最新发展方向,加强能源化学与机械设计、化工设计、电厂化学、材料科学、能源储存、节能减排和新型环保技术革新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促进融合,使得学生具有“大工程观”。“大工程观”还强调“回归工程设计”[4],注重工程教育的应用实践性,所以还应加强能源化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设计和学生的基本操作实践技能有机的综合在一起,学以致用,极大地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2能源化学教学内容优化梳理

基于目前新能源和能源环境领域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现实背景,结合本校教学科研主要发展方向,能源化学的教学内容应主要包括:(1)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2)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等)化工过程的工程研发技术;(3)新型储能材料及新能源转化和利用技术;(4)环境友好材料及净水技术研发。目前适合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能源化学特色教材比较少,为此选择李文翠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发行的《能源化学工程概论》为授课参考教材,并参考化学工业出版社发行的多部教材,如陈军,陶占良主编的《能源化学》,袁权主编的《能源化学进展》;周基树等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发行的《能源环境化学》。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对传统学科的一般性内容大量融合和压缩,保留重要的基本内容,同时结合当前新能源和环境保护领域研究热点问题,新增相关的前沿热点知识内容。

能源化学是一门内容丰富又与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不同的能源技术包含化学、化工、物理、材料、机械、电学、热力学和控制理论等多门类学科知识,所以授课过程中涉及到其他学科知识要注重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和灵活运用于本课程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另一方面,将本门课的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运用研究性、案例型教学,使得重要的知识点均与实际工程工艺或技术难点案例剖析相结合,变枯燥知识为生动的案例,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能源与环境领域开发研究、工程设计及生产管理的能力,努力使其成为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3.能源化学教学理念革新

教学理念是对学校教育和学生认识的集中体现,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5]。“新工科”建设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占据创新制高点,实现提升我国科技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目标,并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国民的整体综合素质水平,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4]。传统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必须转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教学理念。

首先应突显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新工科”建设强调个人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首先,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如兴趣和特长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创新和创造能力得到更全面的指导与培养等;其次,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能力提升,通过学习构筑自身的认知体系,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掌握并认同社会的知识和规范,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学生个体的跨界整合能力得以发展。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的特点与差异,学生主动融入和参与国际合作事务的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领导才能,能够适应新经济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拥有較强的跨界整合能力[4]。所以能源化学的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多学科融合,为学生设计自由讨论课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各类英语、计算机和学科相关竞赛等活动项目,营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其次,提倡宽容精神与师生互动,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展示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和条件,给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宽松的生长空间[5]。课堂教学的手段应向实践化、信息网络化延伸;教授内容应向国际前沿和实际生产生活延伸,将学生视野从书本拓展至互联网、延伸至国际领域。

4.能源化学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能源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应逐步向“教学信息网络化”、“侧重工程应用的教学实践化”和“跨学科教学融合化”的方向发展,并强调学生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锻炼和培育。新经济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新兴事物层出不穷,知识的更新速率更是呈几何级数倍增,仅仅依靠课本或图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专业前沿方向知识的追求。课堂教学中应结合电教、互联网和数据库等多重手段,引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和渴求;指导学生自主通过互联网或数据库查阅文献资料和电子书;引导和组织学生以团队讨论的形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精神。能源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不仅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深化,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激发了学生探索未知的积极主动性。能源利用和化工污染控制技术实验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通过独立查阅文献资料熟悉基本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掌握常规化学实验规范和方法,熟练操作常规化学实验仪器,数据处理和分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启发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或团队协作,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此外,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早参与创新性实验,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结语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结合新能源及能源环保领域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对该专业开设的能源化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进行探讨。转变和提升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跨学科整合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化能力。优化和融合多学科知识,运用研究性、案例型教学深化理解能源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教学理念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实现学生各方面素质协调发展。教学模式逐步向“教学信息网络化”、“侧重工程应用的教学实践化”和“跨学科教学融合化”的方向发展,强调提升学生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新经济和新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性、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蒋润花,左远志,陈佰满,徐勇军,杨敏林.“新工科” 建设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8,25(3):118-121.

[2]孔寒冰.欧美工程教育改革的几个动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3(2):28-32.

[3]胡波,冯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2):20-28.

[4]张海生.“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价值向度与预期效果[J].《湖北社会科学》,2017,9:167-173.

[5]郭天祥,王淑勤,汪黎东.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教学机制转变与革新[J].《山东化工》,2018,47:184-187.

作者简介:

杨帆(1983.11-),女,河南新乡人,现为天津农学院工程技术学院教师,工学博士,讲师。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再生水管网生物膜中微生物代谢产物对水泥内衬管的腐蚀机理(项目编号:51308392)”

作者:杨帆 靳登超 裴舒芸 鲍振博 杨磊 王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师与学生关系论文下一篇: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