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绿色低碳

2022-08-05

第一篇:循环经济绿色低碳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区别与联系分析

关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区别

与联系性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环境污染、破坏和能源需求等迫切性问题的出现,亟待地要求我们去解决。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均又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它们既密切相关,又各有侧重。因此,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对实现我国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本文结合我国情况从三大经济的概念开始介绍,最后论述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表明我国实施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必要性。 关键词: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到人类发展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模式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几大热点经济充斥在媒体和大众的视野,造成了一定的混淆。其实,它们都是近几十年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特别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

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概念 1.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和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即“3R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因此回收废金属、废电子、废塑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对于企业来说,香港回收这些废品又比国内回收更具有经济意义,以为为企业减少关税支出,同时又环保节能,可谓一举多得。 循环经济的实施必须有五大体系支撑。

1、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撑。

2、技术的支撑。

3、资金的支撑。

4、管理和监督的支撑。

5、循环经济链条中的企业必须有经济效益的支撑,必须盈利,必须不断地增值扩大,才能保证循环经济持久广泛地开展下去。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从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三条技术路径去实现。 在我国主要由以下几点相关研究方向:

主要观点1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抓住了当前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我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主要观点2 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 主要观点3 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循环经济是一系统工程。而且还必须注意连接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在时间——空间配置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主要观点4 我们应根据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还需要经历一个资源消耗阶段。 主要观点5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注重从不同层面协调发展。即小循环(企业层面)、中循环(区域层面)、大循环(社会层面)加上资源再生产业(也可称为第四产业或静脉产业)。

总之,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强调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而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它要求人文文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它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简称ECO,又称为生态经济,,“ECO”取自“经济的(economic)”和“生态的(ecological)”两个英文单词的词头,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 指导下,通过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 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 煤炭 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化石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随着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2]即摒弃20世纪及以前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的增加。内涵低碳经济:是一种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和废物回收这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实现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模式,具体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同时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CO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重要途径之二,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 重要途径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 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

生态资源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3.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绿色经济”由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提出。绿色经济实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可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理念和技术结合在一起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绿色经济指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五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

绿色经济是一种融合了人类的现代文明,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市场化和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经济,也是一种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经济。它是一种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有机结合的良性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绿色经济的范围很广,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绿色服务业等。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绿色经济的价值分析:

首先,绿色经济模式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 其次,绿色经济能够体现出自然环境的价值。 再次,绿色经济的自然资源利用具有公平性。 第四,绿色经济可以引导产业结构的优胜劣汰。

总之,绿色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绿色经济综合性强、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明显,能够形成并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有助于创造就业和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走出危机“泥淖”和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同时,绿色经济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重要特征,以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为内涵,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在内的高技术产业,有利于转变我国经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集约式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三、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1.三大经济的联系

(1)产生背景相同。它们都是近几十年来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它们都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2)理论基础相同。它们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以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这几种经济形态都强调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的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3)依靠的技术手段相同。它们都依赖于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清洁生产的生态化技术,如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能效技术等。

(4)发展环境相同。它们都需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都需要市场机制、法律制度等为保障条件。

(5)其他相同点。他们在消费观念上都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都强调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反对盲目、奢侈、过度的物质消费。

2、三大经济的区别

(1)研究的角度不同。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 低碳经济主要针对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点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建立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机制和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通过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满足。

(2)核心内容不同。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利用,通过各种物质的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化。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形态,包括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GDP、绿色核算、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绿色资本、绿色网络等。

(3)实施控制的环节不同。循环经济从资源的输入端和废弃物的输出端来研究经济活动与自然系统的相互作用。同时,循环经济还关注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低碳经济强调经济活动的能源输入端,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发生显著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绿色经济更多关注经济活动的输出端,即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重点在环境保护。

(4)推动力不同。循环经济: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使投入成本降低,为进行循环经济活动的个体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使循环经济具有推动其自身不断发展的内生力量。

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在目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还不够、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的大背景下,推动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介入方能实现。

(5)评价体系不同。

循环经济:根据《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发改环资[2007]1815号),我国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从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4个方面入手,在宏观和工业园区两个层面上分别规定了22个和14个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宏观层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低碳经济:目前中国没有一个专门针对低碳经济的评价体系,但从低碳经济的定义上就能很直观的看出,其主要从社会生产的结果入手,以碳排放量作为评价指标。

绿色经济:鉴于绿色经济本身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对其评价必然包括生产、生活、生态等多个领域。目前中国也没有一个专门针对绿色经济的评价体系。据悉,目前广州发改委正研究制定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生产领域绿色化主要通过人均GDP增速等8个指标来反映;生活领域主要通过轨道交通运量占公共交通总运量的比重、人均日产生活垃圾等7个指标来反映;生态领域包括空气质量优良率等7个指标来反映。

(6)政府干预不同。低碳经济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全球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各国都对温室气体排放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从1997年签署、2005年才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到2009年发表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都说明国家的政治意愿决定着低碳经济的实现幅度和推广程度。只有通过国家政府间的合作,才能实现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主旨的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则更多是在无国界限制的话语体系下推行绿色环保经济模式,没有蕴含政治色彩。

四、总结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市场机制的建立,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地对待,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 国际经济评论,2010. [2] 袁男优.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 天津: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 [3] 杨运星.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之辨析[J], 前沿,2011. [4] 李伟.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 西北大学,2009. [5] 刘旌. 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天津大学,2009. [6] 任勇,吴玉萍. 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 [7] 朱婧,孙新章,刘学敏,宋敏. 中国绿色经济战略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 [8] 王金南,李晓亮,葛察忠.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与展望[J], 环境保护,2009. [9] 苏振锋.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联系与区别”等三则[J], 中国集体经济,2010.

第二篇:北大讲稿:齐建国:循环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兼论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1]

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循环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兼论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

齐建国

主讲人简介:齐建国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导

各位学员朋友,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兼论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这也是针对我国2003年以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热点话题,最近我们又提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结合这些问题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给大家展示一个动画,虽然我们现在面临着金融危机,但中国经济目前依然是增长强劲,09年增长速度是8.7%,2010年各个机构预测不太一样,有的预测9.5%,有的预测9.7%,我个人认为可能增长11%,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每年大约为10%,我们经受住了外来的金融危机,虽然其对出口影响比较大,但对内需没有丝毫影响。从92年我国经济就进入了一个高增长,到98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有所降低,降低到了7.6%,到07年达到13%,08年由于奥运会和金融危机低谷,降到9.6%,去年是危机的最低点,降到了8.7%,从1978年到2009年这32年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这在人类发展史上绝无仅有。比如所谓的“日本奇迹”平均25年也就是百分之八点几,“亚洲四小龙”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也就是二十多年,然后转入中低速增长,平均百分之七八,我们大陆10几亿人,三十多年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业绩。尤其是从2001年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

经济增长带来的是人造财富的增加,从最初级的农业产品,到工业产品,到IT,航空航天,人均增加的同时我们人口增长,这样就得有大量的资源消耗,包括水、能源、矿产、土地,这里面很多是不可再生的,这可能造成两个结果,一个是能源的枯竭,一个是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比如我们近些年的煤矿事故,这就反映出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开采的矛盾,煤矿加速开采可能导致对安全的忽视,导致出现这么多的安全问题。还有一个情况,今年铁矿石涨价可能达到100%,中国铁矿石需求占到世界的百分之七八十,这些供应商面对中国高速增长的需求因此大幅涨价。也就是说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增长这是一个好事情,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新的压力和问题。

公元1820年以,前也就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差不多是三分之一,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落后了,我们以农业经济对工业经济,外国是坚船利炮,我们是大刀

- 1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元,比上年下降14%,这个趋势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去年贸易顺差1961亿,与前年相比少了一千亿左右,也就是外贸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会持续下降,这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但是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有四大目标:第一是保持经济增长,第二是保持物价稳定,第三是保证充分就业,第四是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我们前三个基本都做到了,物价基本稳定,虽然大家对物价感到很不满意,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我们经济增长10%,物价上涨1%,前两年还是负增长,这是很难做到的,已经相当稳定了,当然房价没有进入到我们的物价统计中去。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而不是每年一千多亿的贸易顺差,大量的顺差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变成了美元,本来应该我们消费的钱没有消费,而是借给了美国人去消费,金融危机一来逼迫人民币升值,近年来升值了百分之二十多,我们的外汇储备两万亿,一下损失了四千多亿美元,大约两万八千多亿人民币,所以过度的外汇储备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我们应该拉动国内需求,而不是过多的依靠出口的增长。我们前面几位专家也提到我们的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就是要把经济增长从过度的依赖出口、工业转移到投资、消费、需求均衡拉动,长期依靠出口的经济增长是不会持续的,这是第三大因素,其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是不利的。

第四大因素是就业,安居乐业是我们和谐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今年初一些媒体大肆炒作珠三角“民工荒”,这只是一个短期现象,也就是我们企业再想以过低的工资找工人不好找了,中西部这两年经济水平提高了,你再给他那么点钱他不去了,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深圳的工厂招工,管吃管住一个月四百到六百块钱,到了09年我们的GDP都涨到原来的8倍了,城镇居民收入都涨到原来的二十倍了,可我们的农民工工资只涨了一倍。但实质上我们需要就业的总劳动力仍然是过剩的,仍然是就业不充分的,中国现在依然有30%的劳动力在种地,美国10%的农民养活了全国的人口,我们地差一点15%也够了,另外15%可以转移出来,因此现在我们的就业是不饱满的,但是我们的工业、城市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就业。我国总人口到2035年前后会出现下降趋势,直到那时候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才会出现下降,目前的农民工短缺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从就业角度来说我们仍然需要中国经济维持10%左右的增长,经济每增长1%,能解决96万人的就业,也就是经济增长10%,新增劳动力需求是960万左右,但是我们每年新增就业劳动力是超过一千万的,也就是我们经济增长如果低于10%,到8%,我们的就业压力立马显现,社会稳定就会受到威胁。

第五,我们再来看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缩小城乡差距,但实际上我国的城乡差距是在扩大而不是缩小,市场经济的本身的特性就是扩大地区收入差距的,收入差距过大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地区收入上海最高,北京第二位,贵州最低,与

- 3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的35%在城市,75%在县级,到了07年我们经济的75%是在城市,25%在农村,虽然我们50%的人生活在农村。但05年以后我们发生了大逆转,由于我们大中城市开始注重环境保护了,把大量的资源密集型、环境污染型企业转向了县域经济,这实际上是污染转移,这就使得县域经济加快增长,与城市经济增长并驾齐驱,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第十是环保产业形成了一个新的巨大需求或是新的增长点,过去我们发展经济不搞环保,现在我们说中国环境已经到了奔溃的边缘,所以我们开始发展环保产业,这在西方发达国家是重要的支柱产业,这就是要推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要双赢,不能光搞增长,把环保也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现在水处理处理产业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烟气的处理也是一个大产业。过去高炉煤气直接放散,现在完全回收发电,这些都是新型环保产业。固体废弃物如发电厂的粉煤灰,既破坏生态环境又成为强大的安全威胁,现在我们把它作为建筑材料来使用。对于固体废弃物的科学分类与再使用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现在我们这些新型产业大约容纳了五千万个就业岗位。所以现在生态建设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圈,这些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十大因素中只有出口不能老增长,其他九大因素要么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要么是要求经济快速增长,因此未来中国经济还将会持续快速增长相当长时间,至少要增长到2020年,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速度慢下来了,增长速度才有可能下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总量增长了十七倍,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和资源使用强度很大,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差不多增长了十五倍,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进入二十一世纪,尽管我们的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效率提高了,但是总量太高了,工业高速发展能源消耗提高了五倍,钢材消耗总量提高了十五倍,资源环境的压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的约束条件,我们前面有九大因素拉动经济增长,但现在资源又制约着经济增长,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如果按我们十六大所做的规划,中国从2000年到2020年经济再翻两番,从一个漂亮的经济发展到一个黑色经济,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大量的能源枯竭,有害污染物大量增加。如果我们沿用以前那种增长模式,就会达到那样一个结果。现在我们的二氧化硫大气容量大概是一千六百万吨,到05年是2500万吨,所以十一五规划要减少10%,减完之后依然大量超标。太湖过去是我们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水源地,但现在蓝藻是臭的,到现在无锡、常州的自来水烧出来都是臭的,很多人买水喝。流经城市的河段90%以上严重污染,四分之三以上的河流湖泊富营养化,氮磷都严重超标,三亿农村人的饮用水不合格,这就是我们增长带来的问题。五分之一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严重污染的环境中,污染正在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

- 5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从产业层次上来看,循环经济技术体系要求延长企业和社会的技术链、产业链,实现产品技术上的横向扩展,过去的副产品要变成产品来利用。从经济活动的物质流看,循环经济就是从过去的单项流动转向循环流动,所以循环经济是一个形象的描述。这个过程怎么实现呢?能不能自然实现呢?废弃物的再循环再利用需要技术上的可行性,比如我们现在的干电池,量很大,污染也很严重,但技术上很难实现。那为什么还要制度创新呢?制度上可行,但经济上不可行, 比如废水经过三级处理就可以再利用,但处理后的水就变成一块五了,但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南水北调,南方引过来是十块钱一吨,所以这样还是很划算的,这样水就能循环利用,我这里有两个灯泡,一个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这两个创新是循环经济的基本支撑,没有制度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循环经济可能不可实现,循环利用资源需要新的技术支撑,同时还有循环经济的文化建设,还要形成一种环境道德。所以我们现在正在研究资源税,通过提高资源价格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还有环境税,如果你排放污染,就对你实行重税,那你就想办法是排放呢?还是循环利用呢?世界上第一个实施固体物填埋税的国家是丹麦,2003年丹麦每排放一吨无害化固体废弃物就要收67美元的税,这就要靠环境税制,把环境作为一种资源。所以中国的产品为什么出口到欧洲有竞争力啊?就是因为没有环境这一块的成本。那么循环经济应该怎么发展工业呢?我用48个字来概括:产业集聚、企业入园、专业分工、产业成链、生态设计、清洁生产、资源高效、减料优先、技术创新、尊重自然、园区内外、集成循环。

下面我分别解释一下这四十八个字:第一个是产业集聚、企业入园,这是我们后发工业化国家应该推进的一种模式,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急于发展工业采取了一种乡镇企业为主导推动工业化的战略,造成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情形,这在我们商品短缺的时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八十年代我们首先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证明这种模式是不能持续的,不能形成产业链,污染物由于企业分散布局而难以处理。因此我们要求产业集聚、企业入园,以使废弃物达到规模化再生利用;第二个是专业分工、产业成链,处理废弃物需要专业化的技术、专业化的企业,要求产品按照产业链的形式去发展,比如山东海化,河北唐山钢铁园区等等,都是我们国家的试点单位。第三个是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生态设计也是九十年代国外新发展起来产业,过去我们设计产品的功能是两大原则,一个是产品质量和功能要符合用户的需求,一个是要成本低廉,我们遵循这样的原则,但这也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比如一架照相机,里面有钢、铁、玻璃、塑料等等,当这架照相机废了的时候,你就要把它回收回来,进行人工拆卸,人工成本很高。那么生态设计就是要采取有利于产品回收,有利于产品使用过程中低消耗,省电声能、利用方便,回收起来尽可能不用有毒

- 7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业生产还是居民生活,都广泛存在着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和再使用问题,在七八十年代我们国家没有环保部,但城市有一个三废利用办公室,在物资部下有一个体系,叫做资源的综合利用,这是一个低水平的循环;到了1998年我们的环保局初步建立。后来变成正部级单位,90年代以后随着增长速度的加快,污染压力日益增大,为了处理日益增加的废弃物,再加大治理力度的同时,强调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再生利用,那就不仅仅是资源的综合利用了,而是从环境保护角度要把所有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即使不能综合利用也要安全处置,这叫做末端治理阶段,发达国家走的都是这个道路,但实践证明末端治理成本极大、效果极差;第三个阶段从2000年到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出于环境管理的目的开始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寄希望于通过循环经济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可以产生污水,但可以收集起来再生利用,不要往河里排放;到了第四个阶段我们发现循环经济不是一个环保局就能管得了的事情,当时黄河水8分钱一吨,再生水一块多的成本,这个问题环保局解决不了,因此04年9月国家决定把这个事情纳入发改委管理,下面有一个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司,这样就可以从资源开采,价格项目进行统筹管理,这时中国循环经济就进入一个大发展的阶段,十一五规划中专门有一章是循环经济的,循环经济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次。

循环经济几种典型的模式我做了简单的总结,第一个是长流程钢铁循环经济园区,过去我们都是分立的,钢厂、铁厂、焦化厂、轧钢厂可能距离数十数百公里,现在都在一个园区,组成一个联合体,与城市污水对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长流程钢铁循环经济体。铁矿石大量上涨,为什么中国的钢材价格没有大幅度上升呢?主要是靠这些技术进步消化了成本上升的因素,第二是高效矿山开采,煤矸石发电,煤炭地下汽化等实现绿色开采,生态开采;第三是水泥协同处理城市废弃物,我们城市有大量的危险废弃物如医疗垃圾,每个医院自己去烧成本很高,把它放到水泥炉里即利用了热量,烧出来的渣子又成为了水泥的有效成分,北京水泥厂已经做了这样的事情,大量的垃圾通过水泥协同处理这些废弃物,把它变成资源,这也是一个成功模式。还有原料多极利用的化工联产无废化循环经济模式,现在我们的山东海化,湖北化工,上海化工园区有一大批这样的企业,第五个农业复合循环经济模式,把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饲料工业、有机肥产业、太阳能工业、沼气成为一体,这都是非常成功的模式。类似这样的产业我们应该把它作为战略性新型产业来支持,把沼气沼渣最后作为高效液体肥,农业生产可以增长10%以上,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粮食增长10%那是什么概念?可以节约多少土地?第六个模式是工业复合型循环经济模式,比如草浆造纸,我们以前认为是一大公害,现在我们工业一体化低碳绿色草浆造纸在山东居然能开发成功,草浆造纸的成本比木浆一吨要低800块钱,这样用的纸浆就可以降价了,环境污染得到

- 9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调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关系,一个是要减少含碳能源的利用,发展新能源;第二个是节约利用碳能源,提高碳能源的利用效率;第八是要协调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在农业领域发展有机农业,在工业领域清洁生产;第九是要加快建设循环经济长效机制,环境税、资源税要加紧研究;第十是要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管理平台,现在管理比较乱,服务也相对比较薄弱;第十一是要继续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体系解决刚才所说的问题。

这就是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内容,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次讲稿由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王涛同学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主讲人审阅,特此致谢。)

- 11 -

第三篇: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心得体会

为响应福建省教育、人事等相关部门文件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深刻学习低碳精神,我们通过网上学习培训平台以自主学习考试来进一步增强自我的低碳环保意识。此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对低碳经济最初的认知源自2008年初的“限塑令”,对于习惯拿个钱包就上街,大包小包塑料袋往家提的家庭主妇而言,在“限塑令”刚开始实行时真的相当不习惯。但也就在媒体轰轰烈烈的宣传和辩论中渐渐适应了随身携带购物袋的生活,觉得自己每天步行上下班,生活中几乎不用一次性用品,节约水电,应该还算比较环保了吧。经过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学习才发现自己离真正的环保还差得远着呢。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系列新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川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人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义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如我国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国家,其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诸如电力、烟草、钢铁、矿业等行业均是需耗费巨大的碳、油、电资源为代价而发展,由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使我国深受其害,酸雨、光雾、天灾不断,高碳经济虽然带来了一定了经济发展速度,但污染却给人民带难了深重的问题与困难,在治理污染中我们也损失了许多经济发展速度,如何能在低消耗、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无污染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需要全体人民思考与讨论。

真正的低碳循环经济应该是5R,也就是包括了Recycle{回收}、Reduce{减少}、Reuse{再利用}、Refuse{拒绝}、Repair{修理}这五项,而我们所做的基本上只是减少,其余四项还做得远远不够,而且仅限于日常生活中,而工作中的循环和低碳观念几乎还是空白的。

通过系统的学习低碳经济理念之后,结合我自身的生活以及教学工作,我认为在今后应予贯穿低碳经济的思想:

1、让学生把握一些恶化环境因素如酸雨的形成原因、治理方案,养成自觉低碳消费行为

2、让学生养成“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新原料思维观。

3、让学生学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自觉进行低碳生活的方式与途径。

4、教育学生自觉学习,努力上进,创造性地发展我国能源体系,完善能源使用机制,积极为我国的发展与壮大贡献知识与力量。

同时我也将在今后生活中,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追求低碳生活,践行循环经济,用自身行去为实现低碳目标努力,如使用节能灯,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洗菜的水冲洗厕所,少开车多步行,手机不充电时充电器完全拔出,电视不看就不处于待机状态等等。

我深知,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也是我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中国有13亿人口,这是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国际能源署也因此预计,到2015年,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第一的大国将会是中国。人口基数多是压力也是动力,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自愿自觉的选择低碳的生活,哪怕一年一个人减少0.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加起来就能减少1.3亿二氧化碳的排入,那是多么可观的一个数字。低碳生活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名字,而是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态度。不管能力有多少,做了就好。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大课题和任务。

第四篇: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试题判断题答案

三、判断题

第1题:2010年4月,UNDP人类发展报告提出中国走向低碳之路的一揽子政策选择,建议渐进实施碳税制度. 是

第2题:自从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政府的财政收人占GDP的比重开始减低. 是 第3题:碳税政策能抑制碳排放增长,对经济没有负面影响. 否

第39题:基于项目的碳市场主要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机制(JI)的市场. 是

第4题:发生赤潮时,大量浮游生物浮在水面,减少或隔绝水中溶解氧的来源,使大量鱼类等水生生物缺氧而死。是

第5题: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 是 第6题: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是

第7题:成年人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95%,如果人体减少水分10%便会引起疾病,减少20%-22%就要死亡。否

第8题:社会循环是循环经济的最高级形式. 否

第9题:1999年后,意大利通过立法的形式开始实行“绿色证书”制度。每张证书有效期为18年。否

第10题:日本称无害化处置产业体系为“动脉”产业. 是

第47题: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损失进行弥补,以恢复和保护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论与方法. 是 第48题: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否

第11题:能源利用指标中能耗强度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越小,能源利用效率越低。否 第12题: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低下。是

第13题:环境法的利益平衡中,首先应明确基本的环境公益和基本的经济公益应当满足的原则,建立基本环境公益的保障机制。否

第14题: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是

第15题: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是 第16题: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内容。是

第17题:“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是

第18题:日本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国,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之一. 否 第19题: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否

第20题:根据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明确,外部性问题均可通过协商后的补偿得到解决从而实现外部性问题内部化. 是

第21题: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否

第22题: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80%.否

第23题:1999年后,意大利通过立法的形式…….有效期为18年。否

第24题:瑞典已成为风能占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2006年达到23%,到2030年将达到75%,铸就名副其实的“风电王国” 否。

第25题: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否

第26题: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管理创新。否 第27题: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三位。否

第28题: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是

第29题: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全建立起来,政府、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弱化,企业、公众和中介组织成为最广泛的参与主体,各自主动履行其基本职能,彼此之间协调统一,良险发展。是

第30题: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是

第31题: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改善能源、环境状况,而且其较大的产值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是

第32题: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是

第33题:消费的物质保证上看,消费决定于以增值价值为核心的经济运行,即消费决定生产. 否

第34题:“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 是

第35题: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 是 第36题: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

第37题: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

第38题: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

第39题:综合能耗强度这个指标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数据需求量不大且易于被决策者和公众理解;其缺点是过于笼统。是

第40题:范式涵盖了模式,具有整体性的意义. 是 第41题:“产品营销模式”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 是 第42题: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属于零碳技术. 否

第43题: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改造,可以破坏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偿和调节功能、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为原则。否

第44题:光伏产业属高科技型新能源产业,受企业及各地政府的强力追捧。否 第45题:人类可以采用征服者统治异民族的方法来对待自然界,而应当在改造的同时,积极地加以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双方的协调发展。是

第46题: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型”发展阶段,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贡献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是

第47题:低碳经济是消耗化能源小、向生物圈排放温室气体少的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效率高、碳排放强度低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模式. 是

第48题:CO2虽然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但其增温潜力(GWP)是最低的。是 第49题: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煤炭,燃煤发电占电力结构的80%.是

第50题:循环经济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理念,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创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的途径。是

第51题:新材料技术被誉为“高技术的基础”,是介于基础科技与应用科技之间的应用性基础技术。是

第52题:我国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决定了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大,清洁能源比例较低,CO2排放强度高,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异常突出。是

第53题:保护和改善环境仅指保护好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严衡。否

第54题:碳排放权交易是指根据各国政府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的前提下,对本国企业实行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进行交易。是

第55题: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否

第56题:低碳经济的发展仅靠单一市场规则也是可以实现的. 否

第57题:“新领域消费”,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否 第58题:“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与放弃的过程. 是

第59题:“低碳”概念由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是 第60题:我国水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是

第61题:臭氧(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它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很容易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

第62题:中国又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2007年煤炭消费占全球的30%左右,国内一次性能源需要中,煤炭占70%,电力部门90%的燃料是煤炭. 是

第63题: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是

第64题: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否

第65题:减量技术能够延长原材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及废弃物产生的技术. 否

第66题:低碳模式以自然生态系统系统为背景,以社会经济系统为核心,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优化消费习惯达到减少碳源的目的。否

第67题: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属于零碳技术. 是

第五篇: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心得体会

宁化六中

张清泽

我国循环经济以民众认知原则为目标、载体和践行,全社会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作为个体的人一般都生活在家庭这个社会的基本单位中。因此,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贯彻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对于实现我国循环经济民众认知原则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而且,家庭成员间可以随时切磋,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促共进,直至形成循环经济生活理念,并自觉纳入家庭伦理。再由生态家庭建设扩展至生态社区,使循环节俭行为蔚然成风。可以断言,循环经济理念被民众广泛接受后一定会产生深刻的、革命式的社会意义。通过构建生态家庭的长期努力,循环经济生活理念必将深入人心,而非遥不可及。广大居民身体力行,从自己及自己的家庭做起,倡导绿色环保,节俭高效,提高生活质量,既有利于自身和家庭幸福,又惠及他人和社区,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政府责任

在我国这样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行循环经济,政府的舆论引导、政策支持和激励、法律法规约束等循环经济管理手段和措施都显得极其重要。并且,笔者认为,中国循环经济的顺利实施必须首行确保民众认知这一环节基本实现。离开这个前提,我国循环经济实践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流于口号。也就是说,我国必须首先夯实推行循环经济的社会基础这一艰巨庞大的工作任务。德国的经验值得借鉴。德国文化部认为教育青年人具有环境意识应该是学校的任务之一。早在1980年代,联邦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决定,环境教育是德国中、小学的义务,目的是使青少年懂得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了解环境变化中尚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珍惜和爱护大自然。此外,各州还开设了大量的职业基础培训,以便学员以后可以通过再培训或是直接从事环保事业加深对环境保护的了解。

民众责任与家庭践行

我国民族众多,人口众多,各地风土人情状况不一;农村人口比例大,城乡人口素质差异较大,各民族人口素质也不同;经济状况的地域层次差异明显,各地居民的消费水平、知识层次、伦理观念、环保理念等都有所差别。这些特点都会给我国推行循环经济民众认知的实践带来重重困难,使我们面临诸多实际问题和挑战。因此,我国政府在循环经济民众认知阶段的工作将异常繁重和艰巨,头绪也会很多,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期(德国大约为10年),并在全国上下持之以恒地大力提倡,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约束,强化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目标。另一方面,作为居民和家庭,我们都应该充分认识国家倡导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自己及自己的家庭做起,积极响应,切实行动起来,把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到个人和家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形成家庭生态伦理观、道德观,惠及自身,惠及家庭,惠及他人,惠及社会,惠及国家,惠及子孙后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德国人倡导的“小习惯改变大世界”的理念,注重以下一些有利于环保和生态家庭建设的生活细节。我们也许会觉得麻烦琐细,但如果养成生活习惯,就会从中受益,乐此不疲。

家中尽量不储存非必需物品;选购无污染、有助于健康的绿色食品、再生品及使用后可以再生利用的消费品;反对过度、奢侈饮食消费,家常便饭更营养可口;减少饭局应酬,提倡家中就餐;拒绝购买过度包装商品,如化妆品、保健品,它们既浪费包装材料,增加垃圾量,污染环境,又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定期检查家中各类物品用具,将弃用或多余物品整理分类,或用于扶贫帮困捐赠,或在大家庭成员间循环利用。提倡在社区内建立类似于德国的周末跳蚤市场,居民要更新观念,在社区内鼓励交换不同家庭中的各种弃用物品,各取所需,循环利用,何乐而不为。

提倡购买生态食品;选用盘、碗、盒代替保鲜纸保存食品;避免使用含氯氟烃、卤代物和不可循环利用的塑料产品;提倡自带菜篮子或环保耐用型布制购物袋,拒用免费塑料袋,杜绝“白色污染”;若条件许可,利用阳台、楼顶等闲置空间种植草木,绿化环境;保持室内自然光线、自然流通,节约用电;选用不含氟利昂的环保型冰箱、空调及低电耗计算机,使用低耗能型复印机和打印机;房屋装修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环保涂料、环保墙纸和环保复合地板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会生活高二作文下一篇:学会感恩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