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韵律美研究论文

2022-05-09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音乐韵律美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音乐学科作为美育的主要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具有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以美育人功能”①。那么,使音乐课程按照审美认知的规律来构建和实施,无疑是中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体系中需要突出的要点。笔者在观看了第七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观摩课活动的录像后,在《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一课中深受启发,并结合音乐美学的相关知识,对音乐课堂中的美与审美进行分析。

音乐韵律美研究论文 篇1: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实现美育的有效渗透

摘要:在素质教育视域之下,美育成为基础教育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不可推卸的教育使命。现分析美育在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渗透的重要价值,并针对二者的融合点展开探讨,以期深化小学音乐教学功能,促进学生审美意识与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美育;有效渗透

音乐是一种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特殊艺术形式,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有助于陶冶情操、调节心情、提升审美情趣,是美育的重要载体,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据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小学阶段学生价值观念尚处于发展阶段,审美意识与能力展现出较强的可塑性,充分发挥小学音乐课堂的主渠道优势,加强美育教育对于拓展学科育人价值,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教师坚持五育共举的教育理念,打破知识本位的古板教学思维,将美育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个性、想象与情感。

1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美育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其意义不容忽视。第一,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之下,赋予小学音乐学科以全新的价值定位,教学重心由专注乐理知识与技能向核心素养迁移,美育载体的育人价值得以凸显,引发对于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的重新思考与深化改革。基于此,小学音乐课堂渗透美育是对新课改教学要求的积极响应,是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束缚,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促进审美情趣的发展。第二,拓展学科教育功能。在传统教学思维之下,小学音乐课堂被单一的歌唱知识学习所充斥,虽然能够点燃学生对于音乐艺术追求热情,但是教学维度存在过于狭窄的问题,学生对于小学音乐学科的认知仅仅停留于学唱层面。美育的渗透将小学音乐从固化的模式中挣脱出来,立足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多个视角,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深化对于音乐的理解。第三,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受制于“重才艺,轻素养”的教学观念,而小学音乐教学与美育的融合,引导学生经历发现美、感受美与创造美的过程,体会音乐中传递的美好,学会以欣赏的眼光审视世界,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思想品质,满足新时期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2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

2.1构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

小学音乐是一门基于感官认知的艺术形式,对于美育的渗透而言,教师立足小学生形象思维优势,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学生代入美好的音乐世界,引导学生感受蕴含的艺术之美、情感之美与韵律之美,激发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歌唱祖国”教学为例,此章节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背景等相关常识,理解在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及相关理解,在聆听与学唱中树立民族自豪感。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文化之美。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演唱国歌的场景,如奥运会、升旗、体育竞赛的颁奖典礼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结合实际经历分享在哪些场合听到过国歌,有什么感受?激活主体感知。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国歌的创作时代背景与过程,借此促使学生理解国歌的深层含义,唤醒对于国歌与祖国的真挚情感。其次,教师带领学生从音乐视角感受国歌的艺术之美。带领学生反复聆听,让学生谈一谈音乐律动带来怎样的感受,引出上行音阶相关乐理知识。进一步提升思考深度,为什么作曲家一定要用上行手法呢?在交流与探讨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意境,体会音乐的独特魅力。

2.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美

对小学阶段学生而言,由于知识储备与社会阅历的浅薄,缺乏主动发现美、感受美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应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以学生熟知的事物为载体,采取深入浅出的方式理解音乐内涵,用音乐视角感悟生活,以生活思维表现音乐,培养发现美好、追求美好的学习观与人生态度。以“家乡美”教学为例,本课旨在加深学生对于民歌的了解,激发对于传统民族艺术的热爱,感受不同的地域之美。首先,在课前教师设计实地调查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走访、查阅的方式收集当地的广为传唱的特色民歌,并尝试学唱一首自己认为最为经典的音乐作品。通过实践性的活动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激发学生对于民歌的兴趣,以此改善学生专注于流行音乐的单一化审美情趣。其次,在新知探索环节,教师采用对比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不同地区民歌的独特韵味。分别展示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蒙古族民歌《牧歌》,江蘇民歌《杨柳青》等,给予学生多元化的感官刺激,丰富学生对于美的感受。最后,教师引入方言与乐器,引导学生品味衬词和一字多音的演唱,运用方言唱出民歌的韵味。并引导学生将竹板融入其中,提升乐曲的参与程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达对于美好生活的赞美,对家乡的深层热爱。

2.3注重过程体验,引导学生创造美

在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索”教育理念的当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美育的渗透不应仅限于对于音乐表征的审美鉴赏,而应该引导学生将自我情感与乐理知识相融合,鼓励学生创造美,提升审美层次。以《小螺号》歌唱教学为例,此首歌的内容通俗易懂,旋律欢快简洁,学生易于理解与掌握。教师将教学的关键点放在引导学生对于音乐要素的感知层面,能够将自我情绪融入歌曲之中,尝试运用多种形式演绎歌曲,提升表现的张力。首先,在初次聆听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会歌词的意境。如听到海浪、海鸥的叫声以及螺号的声音你能够想到哪些美好事物,勾起你的哪些美好回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分享对于歌曲的深层次感悟。其次,教师带领学生针对歌曲的处理进行分析,第一段应在歌声中融入欢快的情绪,第二段则要注重气息的延长,以提升审美层次。最后,教师设计开放鉴赏创编环节,借助问题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歌曲的自由创编。如用怎样的歌唱表演形式能够展现出海浪的此起彼伏?此首歌的情感基调是欢快的,尝试用不同的情感进行演绎?通过层次化的教学引导,将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更深层次,提升创造美的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是具有以声感人、以情动人的美育功能,为学生带来丰富的艺术体验。教师挖掘音乐学科的美育素材,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对于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尹鸿文.美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意义和实施途径[J].艺术大观,2021(20):105-106.

[2]叶斯乐.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02):12-13.

作者:王晓花

音乐韵律美研究论文 篇2:

音乐课堂中的美与审美

摘要:音乐学科作为美育的主要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具有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以美育人功能”①。那么,使音乐课程按照审美认知的规律来构建和实施,无疑是中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体系中需要突出的要点。笔者在观看了第七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观摩课活动的录像后,在《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一课中深受启发,并结合音乐美学的相关知识,对音乐课堂中的美与审美进行分析。

关键词:音乐美学  审美心理  音乐表现要素  音乐表现内涵

音乐美学是美学、音乐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音乐艺术美学规律的理论学科。作为音乐美学基本研究对象的“音乐的美与审美”,同音乐、特别是音乐教育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2017年由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将“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作为音乐课程基本理念之一,那么,了解音乐美的本质、形态和范畴等音乐美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音乐审美的基本通道,会对于在音乐课程中落实该基本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观看第七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观摩课活动的录像,其中成永胜老师的《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一课,体现出了关于音乐美与审美的几个亮点,引起笔者的关注,现略做分析。

一、把握学生审美心理

音乐美是音乐所具有的品格和意味。音乐美既为音乐这一客体所具有,又不能脱离审美主体的感受,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与统一。从客观属性来说,音乐美是现实生活美的反映;从主观属性来说,音乐美是人们审美观念的反映。

笔者注意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大量与学生沟通、互动,积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心理欣赏音乐作品。

(一)产生审美直觉

教师通过对比聆听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两段音质不同的《草原小姐妹》,让大家充分感受到音质对声音美产生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选择音色品质高的音乐进行聆听欣赏。

审美直觉是对音乐美的直接感知,是对音乐审美对象的整体把握,其中包含音乐审美感受的直接性、音乐审美对象的整体性和音乐审美感官的愉悦性。因此,选择高品质的音乐作品,才更能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审美直觉,从而获得审美体验。

(二)营造审美心境

在逐个知识点讲解过后,教师引导学生专注欣赏视频《欢乐颂》,并在音乐中感受其情感内涵。从教学现场看,学生能够专注地、完整地欣赏音乐作品,是由于教师引领和帮助学生营造了适宜的审美心境。

心境会在某一时间内具有持续性、弥漫性、扩散性等特点,也是个体在音乐审美过程中的基本心理状态。将审美心境调整到相关的音乐范畴并运用各种方式引起个体的音乐注意,使其能够凝神静气地聆听,把注意力稳定在音乐音色上,是获得音乐美感的必要条件。

(三)形成审美情趣与习惯

课堂中,教师选择了大量优质、动听、富有美感的音乐作品,这对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形成非常有益,而且教师在教授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很注意音乐审美方法与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多听音乐,记住音乐主题,对学生形成审美情趣认知、养成审美习惯产生积极作用。

音乐审美既是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人们基本文化素养的一个部分。有了倾听音乐的习惯,就会有审美的情趣和自信。形成音乐审美习惯,离不开音乐倾听,再经过广听(量的积累)、精听(质的品味)的反复过程,个体会逐步达到心灵上的体验与感悟,学会心赏,也就学会了欣赏;养成习惯,便养成了情趣。

二、抓住音乐表现要素美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学者雷默教授在其专著《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指出:“音乐教育所采用的音乐,应当是好的音乐,也就是真正有表现力的音乐”②他强调:“音乐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逐步增加对音乐要素的敏感”③研读课标,相关表述值得我们关注:“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現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④这段话应是指导音乐教学通往音乐审美的重要通道。

在《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一课中,笔者注意到,授课教师充分抓住音乐表现要素的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以感受、分析音乐表现要素为切入点,进而把握音乐风格及音乐情感的内涵美。

(一)旋律美

教师通过让学生聆听《我们走在大路上》《小白菜》《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三段旋律不同走向的音乐片段,来理解旋律的概念,并体会不同旋律作用于音乐情绪的旋律美效果。

旋律是音乐的必备要素,是音乐的灵魂,在音乐表现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因此也是音乐审美感觉和判断最主要的方面。如西班牙民谣乐曲《爱的罗曼斯》,先是忧郁、后转为明朗、再回到忧郁的凄美旋律,是一首听过就不会忘记的音乐;又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该曲取材于新疆塔吉克族音乐,拥有着极具特色的增二度音程跟极具浓厚民族风情的抒情旋律,给人以鲜明的审美享受;再如《云中的城堡》,这首选自于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歌曲,简洁淳朴、小调色彩的旋律,伴以清澈、纯洁的童声音色,娓娓诉说着小主人公珂赛特的不幸,深深地感染着听者。

(二)节奏美

在教授的节奏环节中,授课教师运用了节奏创编活动,将“你好吗,还记得我吗?还不错,你也很好吧”一段对话,分别以四二拍和四三来呈现,使学生加深了对节奏的体验与认知,同样的文字,换成不一样的节拍,则产生了完全不一样的韵律美。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要素,如果说旋律是音乐的血液,那么节奏便是音乐的骨骼,无疑会对人们的音乐审美产生影响。最明显的探戈、弗莱门戈这类作品,就具有典型的节奏美特点,附点、切分以及重音使人很容易想起探戈的脚步和甩头,使人们听到就想随之舞动。

(三)速度与力度美

音乐的速度是音乐进行的快慢程度,与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在表现活泼、兴奋、激动、喜悦等情绪时,音乐的速度较为欢快,如《春节序曲》、《上元节》;而一些思念、忧愁或悲伤情绪的音乐作品,其速度则较为平缓,如《乡愁》、《天鹅之死》。音乐的力度即强弱程度,同样也会对音乐情绪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摇篮曲总是轻柔的,而进行曲则往往是雄壮有力的。

教学中,在聆听音乐片段《卡林卡》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乐曲变化的因素是什么?随后引出速度和力度的概念,学生由此感受到这段音乐表现出的热烈与奔放。在速度与力度的小游戏中,学生跟随教师的指挥手势,用掌声表现出了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听起来是那样美,使人深深感受到这两种表现要素对音乐美的影响。

(四)调式美

调式是音乐表现美的重要因素,一段音乐总要围绕着一定调式展开。调式具有多样性,“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各个不同的民族中,是按照不同的方式逐步发展形成的”⑤,因此不同调式也蕴含着不同的文化与情感,其表现美的因素极为丰富。例如本节课中,教师为学生展示在钢琴上体验的中国五声调式,由于缺少半音及三整音,更能给人以和谐之感。

调式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通俗易懂的,而授课教师通过改变调式的方法,改编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两只老虎》,以这种有趣的方式生动演绎了两只性格迥异的老虎,学生也在对比中感受到调式变化所引起的音乐形象变化,使其学习并加深了对调式的概念。

当然,除了上述呈现出的音乐表现要素外,还有和声、复调、曲式、织体等本课中没有涉及的表现要素,也会对人的音乐审美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是音乐教学应该给予的关注。

三、体会音乐情感内涵美

音乐情感内涵系指音乐美的范畴,“音乐美的范畴是指音乐美的内在性格”⑥。音乐美与一般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一般美学基础上,音乐美的范畴可划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喜剧美、悲剧美。笔者认为,音乐的情感内涵美是音乐课堂中最难感悟最难挖掘的部分,正因此本课执教者将其定为了教学难点。

(一)优美

优美是普遍性中最具有性格的音乐美。优美的主要特点有:温柔、平和、纯静、细腻,它是一种诗意的美。舒展流畅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适中的速度与力度,均衡的结构形式等是优美的表现特征。合唱《牧歌》、钢琴曲《月光》、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轻音乐《彩云追月》等均是代表性之作。其实,本课涉及到的作品《梁祝》爱情主题亦是典型的优美,遗憾的是教师没有深入引导和开掘。但授课教师在对比聆听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五声调式与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关联,深入浅出发掘了其“和谐”的韵味,也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优美与和谐之美。

(二)壮美

壮美是与优美相对应的一种音乐美,如果说优美类似于我国传统美学中的阴柔美,那么壮美即是阳刚美。音乐中的壮美以刚劲、果敢、雄壮、粗犷为主要特征,一般具有昂扬激越的音调、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整齐有序的形式。军歌与进行曲是壮美的典型表现,例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走向复兴》《马赛曲》《凯旋进行曲》等。但同样遗憾的是,本节课也没有涉及壮美的音乐情感内涵,可惜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这两首非常典型地表现了壮美情感内涵的音乐作品。教师是以电影《变形金刚》慷慨激昂的主题曲,配合《少年中国说》富有朝气的词句,表现二者共同表现的振奋昂扬之情,体现出教学设计上的欠缺。

(三)崇高美

崇高美是富于理想性、充满歌颂性的音乐美。崇高美比优美更壮丽,比壮美更深刻,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崇高美往往和祖国、英雄、理想、信仰相联系,与歌颂、赞美、崇拜、敬仰密切相关。颂歌是表现音乐崇高美的常见形式,例如:《祖国颂》《欢乐颂》《圣母颂》 等。本课中,教师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快闪”版《欢乐颂》,并发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即唤起人们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增进团结、为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激情和崇高精神,无疑是对崇高美的体现。

(四)欢乐美

欢乐美是表现人类基本情感形式的音乐美。欢乐是人类的基本属性和本能,“乐者乐也”表明了欢乐美在音乐中的突出地位。音乐的欢乐美,往往通过欢快流畅的旋律、活泼跳跃的节奏、明亮的调性、轻盈的和声和较快的速度来表现。典型音乐作品有《祝酒歌》《春节序曲》《金蛇狂舞》等。本课欣赏的《欢乐颂》具有崇高美的同时还有欢乐美属性。正如《欢乐颂》的歌词一样:“啊!朋友,何必老调重弹!还是让我们的歌声,汇合成欢乐的合唱吧!欢乐!欢乐!”

(五)悲剧美

悲剧美是表现痛苦悲哀,引发心灵震撼的音乐美。悲剧美是在悲剧性的音乐表现中对美的肯定,它与优美、壮美、崇高美联系密切,能使人产生深沉的情感共鸣,引发人们心灵上的震撼。旋律与音色在表现音乐悲剧美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如歌曲《松花江上》,二胡曲《江河水》,钢琴曲《悲怆》等无不是旋律如泣如诉、婉转低回,音色或暗淡深沉,或刚烈悲愤。本课中,教师播放了肖邦的《葬礼进行曲》,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现要素的知识,对《葬礼进行曲》的情感内涵进行分析:旋律几乎直线式地进行,速度平稳,力度变化也不明显,乐曲的整体风格和气氛统一,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表现出送葬队伍的悲恸之情,是悲剧美的体现。

(六)喜剧美

与悲剧美相对应的情感内涵即喜劇美。喜剧美是在音乐中表现为一种幽默与诙谐的喜剧样式,主要体现为讽刺、滑稽、轻松、可笑等喜剧效果。音乐中的喜剧美往往采用夸张和变形的音乐手法,如速度的不合时宜,力度的突然转换,音域的两极使用,反复的无休无止…如歌曲《跳蚤之歌》,器乐曲《小放驴》《幽默曲》等。

需要指出的是,音乐表现内涵的审美具有多重性和相融性,一个音乐作品可能具有一种或多种审美表现内涵,例如悲剧美与优美、壮美、崇高美联系密切,体现了审美表现内涵的相融,但是某一种内涵起着主要的审美表现作用。

音乐美在音乐中无处不在,能否感受到音乐美,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敏锐的音乐听觉以及解读和判断音乐美的审美知识。“音乐的美是音乐这一客体对象所具有,然而又脱离不开审美主体的感受”⑦它产生于主客观的结合之中。成永胜老师的《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一课中,比较好地体现了音乐美的本质——主客观的统一,这是本堂音乐课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正如教师在教案“教学理念”中提出的“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是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是本课的基本立足点。

2017版《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将“审美感知”作为音乐学科的第一个核心素养,可见其重要意义。因此,笔者想说:音乐教师作为音乐美的引导者与教授者,应以审美的态度解决好对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审美解读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彰显音乐学科的美育功能。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政府信息网,2015-09-15。

②[美]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③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④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第44页。

⑤钱皑洁:《音乐教育与音乐美学的思考》,《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⑥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第325页。

作者:金游子

音乐韵律美研究论文 篇3:

国内音乐美育教育研究概述

[摘 要]对目前音乐美育教育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在中小学中实现音乐教学,了解在音乐美学教学中要做什么,因此本文将探讨各种音乐教育审美的研究,我们将从音乐教育美育的专著入手,通过分析各种著作的审美观点,从而让我们能够更深刻了解音乐审美教学的目的、内容、方式等。

[关键词]音乐教育;美育;著作;概述

一、有关音乐美育教育的著作

(一)李范主编的《美育基础》[1]

1.研究美育的价值:美育及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审美教育现象以及普遍的规律,所以美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美育现象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美育的基本理论包括美育的性质、特点、任务和功能;美育的实践和实施包括美育的媒介、途径、实施原则和方法以及施教者的审美素质;美育学是探索人类如何美化自身的科学;美育学与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艺术学都有较大的关系。

2.美育研究的内容:(1)美育是感性教育:官能感觉、本能欲望和情感;美育可以从理性中解放人的感性;可以刺激各种感官;“欲”有的有制(“的”即目的;“制”即节制);升华感性,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生物学到社会学层面。(2)美育的趣味教育:趣味具有感性品格,美丑善恶的情感;趣味具有精神属性,带给人一种愉快享受,是一种美感;趣味含有生命活力,有趣就会有声有色、有情有义。青少年接受趣味教育的意义:(1)人们对于其重视不够,而引发许多社会问题(空虚而引起的吃喝嫖赌等);(2)趣味陷入误区,世俗化和感性化趋向,物质的需求多于精神的需求;(3)畸形的出现,把某物贱卖的意义,及庸俗的、拙劣的、低级的艺术品,是一种病态的审美趣味。特点是关注不真实的、虚幻的、美丽的世界,拒绝真实的现实生活;具有极强的包装性,常用富丽堂皇、高雅精致的包装;具有表演性的、作态的,不是需要而是显示。

3.美育是人格教育:健康人格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创造性和情感性。美育与健康人格,一是通过发展人的感性来塑造健康人格;二是通过协调人的感性和理性,塑造健康人格,通过激发、泄导和升华感性,使感性具有文明的内容和人的内容,发展人的理性,消解人性各方面的冲突,使理性得到滋润。

(二)赵宋光主编的《音乐教育心理学》[2]

1.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特点: 7到9岁处在“写实阶段”,对艺术的评价是像与不像;9至13岁,才能逐步学会审美态度对待艺术作品。音乐方面:7到8岁,有鉴赏协和与不协合音的能力;8至9岁,节奏感形成的重要阶段;9至10岁,韵律感加强;10至11岁,建立了和声观念。歌唱技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加强,其音域、旋律、身体协调能力、语言、记忆等方面一起发展,小学生歌唱技能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

初中生音乐学习的心理特点:情绪具有双重性,思维自觉性明显提高,情绪外露与内隐并存,情绪体验强烈,极有波动性,生理方面变化很大,已形成了音乐审美态度,包括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对作品的评价,音乐表现与创作能力等方面,有对创作背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喜欢以个人爱好趋向的音乐作品,如流行音乐。

音乐课程设置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和音乐相关文化。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是通过审美教育与德育互相渗透完成的,美育是培育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的能力。

2.感知即感觉和知觉,感觉是对刺激的反应,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把握,感知觉是受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听觉感知是音乐活动必不可少的。音高感知与发展,对不同音高有不同的感觉,音高感知也可以通过模唱表现出来,音高记忆是年龄较小以机械记忆,局部把握的加强,较大年龄时理解记忆,整体把握能力强;相对音高感也是内心听觉,固定音高在儿童早期训练更好。节奏、节拍和速度感知与发展,聆听节奏时,应该投入整个身心,要让身体、生命的运动节奏产生共鸣,与它们有关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肢体韵律动作、语言节奏朗诵和节奏念声音节等。旋律感知、旋律线的起伏与音量大小有关,旋律手法分为重复式、变奏式和对比式等。调式的感知与音乐色彩有关,曲式的感知与客观事物变化、發展规律有关。

3.音乐反应是人对音乐的感受,包括生理、情绪、情感的反应,客观变量(音乐刺激的强度、类别、结构性质等)和主观变量(欣赏者的年龄、性别、能力、性别、阶层)对音乐反应产生影响。音响的和谐性是指在音乐音响刺激下,人的心理、生理的和谐状态、程度以及这种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情绪情感的强度、延续性是影响和谐性的因素;熟悉性与兴趣呈倒U曲线,音乐的复杂性与反应,一是音乐修养,二是音乐的和谐性、熟悉性也是不可忽略的等。

(三)管建华的《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3],在这部著作中关于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教育不同之处指出:

1.西方音乐流派形成于作曲家的创作,而中国音乐流派形成于演奏家和演唱家,音色在中国音乐流派形成中占主要位置,而西方没有这方面说明,对中国音乐美学的把握必须上升到文化哲学的层面,中国音乐的形成与地方风格是分不开的,从地理上表明了音乐风格的语言。

2.中国音乐的听觉训练,西方音乐中的听觉训练是离不开钢琴的,而在中国音乐中,钢琴音色又有其局限性,因为钢琴不能显示出单个音内部音高、音色、力度等的变化,建议将古琴作为听力练习的乐器,(有着好的音乐美学基础,有单个音的各种变化)。

3.中国音乐结构的把握,单个音的变化,中国作品中(包括声乐和器乐)存在大量单个音的变化;柔性节奏节拍,也就是散板、散节奏的理解与把握,如散慢快段式、散快落段式、慢散落段式、散起上板等;中国多声部不是纵向结构的,是以一声部旋律作为“母体”,形成多个相似但又不同的声部结合,是一种平面结构;打击乐在中国音乐中占有主要位置,特别在大型的器乐作品中大量出现。

(四)其他学者见解与作品

1.刘沛的《美国音乐教育概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0)是对美国音乐教育现状的概括,主要是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音乐教育目的,从宗教的影响早期的美国音乐教育,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教育方式的变革,以學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完善,其中还介绍了美国音乐教育的审美思想、音乐教育的目的等。

2.申波的《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运用音乐美学理论,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形态与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认为音乐与它依附的社会文化系统有着紧密的关联,所以音乐是多元性质(音乐与绘画、书法、建筑、舞蹈以及文学的关系)的文化现象,阐述民族音乐的传承也是依靠这种多元性的。

3.潘杰夫曾在《以多学科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全面综合性的音乐学习和音乐教育》的报告中提出,多学科包括从四个角度对音乐进行学习和研究,分别是音乐创作(作曲、即兴演奏、演唱、表演)、历史、美学和评论。

另外国内音乐教育家们如樊祖荫、管建化、陈雅先等音乐教育家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研究做了有效的探索,提出了文化多元与教育多元,对已有的教学模式提出改革思路,但对于实施还需要推进,也有些学者对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现状问题提出一些质疑,如冯小敏提出的目前音乐教育过于西洋化,威胁了民族音乐;注重基础与技能,缺乏美育培养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再如王文澜对于课标的实施与教学者的矛盾的研究等。

二、期刊杂志与硕博论文关于音乐教育与审美的论述

(一)杨和平的《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近代部分研究》论述[4],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是离不开学校音乐教育实践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参照,他从早期美育启蒙教育(康有为美育思想、梁启超的美育主张)开始论述;发展阶段蔡元培最具有代表性,他大力提倡美育的实践,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鲁迅认为美育可以提高人的德育;在实践阶段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等,其实践的标志是实现人性与人格的完善,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每一步都在借鉴西方美学的研究方法,以审美为核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于音教的全过程。

(二)刘承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几个问题》[5],以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含义的特征有:特定性的音乐文化,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现象、形态、活动本身的一种音乐理论;现代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应该具有时代性,要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区分开来;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就是对音乐形态规律的研究,从广义上来说也是属于美学理论范畴。

(三)冯宇的硕士论文《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浅析》[6],从美的形态开始论述,自然美,我国对于自然美研究的历史发展有:致用(实用、功利的观点看自然)、比德(自然中景物特征比拟人的道德情操)和畅神(自然中的美可以使人心旷神怡);社会美,它具有时代性、稳定性和人的本质自觉性;艺术美,源于生活,融入艺术家的情感;形态多样;音乐美,包含在艺术美中,但有它自己的特征,是音响艺术、时间艺术、听觉艺术和情感艺术的美;音乐审美教育:音乐美的要素(音乐构成的基本手法)、音乐中情感的发生和变化、音乐实践是审美的必经之路;审美教育的任务有:听音训练、鉴赏、实践活动等。

注释:

[1]李 范.美育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04.

[2]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04.

[3]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1.

[4]杨和平.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近代部分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8(03):113—118.

[5]刘承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几个问题[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04): 05—13.

[6]冯 宇.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浅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张洪全)

作者:杨红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多媒体小学音乐论文下一篇:电子烟网络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