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论文

2022-04-17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文章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中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收入靠岗位,岗位靠竞争,竞争靠素质,素质靠学习”导向,以及通过管理制度让技能人员主动学习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机制。

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论文 篇1: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管理与实践

摘要:石油化工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迫切需求。石油化工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生产实习进行了“2+2”模式探索与实践,通过对2011级学生生产实习教学与实践,发现“2+2”生产实习模式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其他校企合作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石油化工专业 “2+2” 生产实习模式

1 概述

由于石油化工生产的特殊性和安全要求,在实习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化工企业都只允许学生参观,而不允许学生操作,即只能“看”而不能“动”,这无形之中加大了学生与生产过程的距离,学生无法在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生产的实际问题,使生产实习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克服传统实习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强化实践能力为手段,2013年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在生产实习方面进行改革,实行了“2+2”生产实习模式教学。

2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的优势

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2+2”生产实习模式改革后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传统的生产实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生产实际过程理解和掌握的需求。为了保证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必须要进行“2+2”生产实习模式改革。

3 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设计与安排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充分体现校企合作“2+2”生产实习模式的优势,为此,按照企业岗位技能要求,我们设计出四周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即系统仿真教学与现场实训操作(2周),下厂实习(2周),并采用不同的培训和考核方式。

3.1 “2+2”生产实习模块的主要内容

3.1.1 系统仿真培训模块

2013年我院引进了常减压生产装置、催化裂化生产装置及乙醛氧化制醋酸装置的系统仿真软件,学生经过2周的企业现场实习,在基本了解生产工艺和操作的情况下,在计算机仿真系统上进行模拟操作培训,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生产操作技能。计算机仿真训练主要内容包括装置正常生产操作调节,装置开、停工过程操作,装置主要事故处理。通过计算机仿真摸拟训练,熟练掌握石化生产装置典型操作单元操作技能,基本具备主要生产装置开停工和事故处理操作技能。

3.1.2 化工单元实训操作培训模块

我院化工单元实训装置主要包括换热器、离心泵、反应器、萃取、精馏及管路拆装。学生在下厂实习及系统仿真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化工单元的实操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工单元生产过程基本技能,掌握化工单元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能够对设备的基本参数进行分析,使学生将化工相关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

3.1.3 生产装置实习模块

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常减压、催化裂化、焦化、重整、油品装置、聚丙烯及催化剂等炼油化工装置。学生通过下厂实习,了解目前该生产装置的基本情况、工艺原理、主要设备及操作方法;了解最新的DCS先进技术,掌握DCS的控制方法;学习车间先进的管理模式;在生产装置实习中,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能学习工人师傅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为顶岗实习创造条件。

3.2 “2+2”生产实习模式的考核制度

“2+2”生产实习模块的考核制度采用灵活的考核手段。系统仿真考核采用计算机自动评分考核;化工单元实训考核分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即理论采用抽题方式,实践采用现场操作;下厂实习分两部分:一是采用生产装置随机抽题进行现场回答,二是要求学生写生产实习报告,包括:平时考核、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等形式。所占的考核比例如下图。

4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运行效果

今年我们已经承担了2011级学生六个班约400名学生的生产实习任务,为了了解“2+2”生产实习模式运行效果,我们对已经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发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由表中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90%的学生认为“2+2”生产实习模块教学效果很好,80%学生认为训练内容丰富,可以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0%学生认为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很大,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一个月的生产实习,90%的学生对这种模式很感兴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这种模式还不太适应,认为时间比较短,所学的内容太多,有些内容没有完全吸收,学生们反映如果能再延长2周,可以将训练的内容更加巩固。

总的来说,学生对这种生产实习模式很感兴趣,达到或超过了预期效果,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5 结论与展望

5.1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由于能充分利用生产装置实习、系统仿真训练、化工单元实训等各自优势,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教学内容符合企业需求,学生专业针对性、岗位适应性强,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5.2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优势重在解决了传统的生产实习长期依赖生产装置的问题;解决了培训费用高,人员难于管理的问题;解决了学生只能“看”,不能 “动”问题;解决了理论与实践各成体系,无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问题;解决了老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实践操作技能提升的问题。

5.3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及考核,对其他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对相关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工作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冷士良主编.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M].化学工业出版社.

[2]崔克清主编.化工单元运行安全技术[M].化工工业出版社.

[3]潘成喜,赵渤,关莉等编.化工操作工[M].化学工业出版社.

[4]李君主编.炼油装置操作与控制[M].石油工业出版社.

作者:邱爱珍

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论文 篇2:

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全面促进技能人才成长

摘要:文章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中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收入靠岗位,岗位靠竞争,竞争靠素质,素质靠学习”导向,以及通过管理制度让技能人员主动学习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技能人才;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

在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中,技能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等具有高超技能和绝招绝技的技能人才发挥着科研、工程技术人员难以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安全生产上,更体现在生产技术难题的解决等方面。本文以某国有大型石油石化联合企业(以下简称公司)为例,探讨技能操作人员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以提高人员素质为核心,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近年来,公司加强领导,制定规划,以职业技能鉴定为主,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技能人员素质。

 (一)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规划

公司切实把技能人才培养放在与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不断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公司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人才规划中提出技能人才具体工作目标。

(二) 抓好鉴定机构及培训基地建设,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一是抓好机构建设。近年来,公司建立了人员齐备、制度完善的鉴定机构。到目前为止已完成近3万人的鉴定工作。在培训鉴定过程中,公司严格管理,严肃处理考试违纪人员,近年来公司共处理73名鉴定考试违纪人员,确保了鉴定的质量。二是抓好基地建设。公司教育培训中心是集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培训基地。为了保证和促进职工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公司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近十年基地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000万元,炼油化工装置仿真、仪表维修工等工种实训基地达到国内较高的水平。

(三) 搞好技师培养,造就一支擅于解决实际难题的精兵队伍

技师、高级技师的数量是衡量一个企业技能人才状况的重要指标,公司多年来一直重视技师的培养,现有技能操作人员10501人,其中高级技师122人、技师740人,他们为安全生产发挥了突出作用。在技师培养工作中,公司针对技能操作骨干人员理论知识薄弱的现状,从2005年开始,陆续组织了炼油化工装置操作工、化工分析工等职业(工种)的骨干理论培训班十余期,使技能操作骨干人员全面地学习了有关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为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鉴定考评过程中,在坚持国家职业标准并严把鉴定质量的基础上,使技师考评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取得技师职业资格的技能人员深受基层欢迎。

二、以职业技能竞赛为载体,全面促进技能人才成长

近几年,公司认真组织开展多层次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在公司内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学习热潮。

(一) 建立完善技能竞赛机制,大规模开展竞赛工作

随着企业对技能人才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发现技能人才、培养技能人才、使技能人才尽快成长的重要途径和快速通道,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备受重视。从2004年起,公司每年组织一次5~20个工种大规模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制定了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对竞赛的有关事项及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规范了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表彰奖励标准,对公司竞赛最高一次性奖励15000元,对参加国家和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决赛阶段的优胜者予以重奖,最高奖励50000元。

 (二) 认真组织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公平有效的途径

通过近几年的竞赛组织,公司深刻认识到职业技能竞赛的生命力在于公平公正公开、在于竞赛的高水平、在于竞赛选拔出的人才能被基层用人单位高度认可。在组织竞赛过程中,严格组织程序,严抓关键点,在命题等关键环节特别请公司纪委人员24小时监督,近年来,公司共处理3名竞赛违纪人员,确保竞赛活动公平公正。在制定竞赛规则过程中组织人员反复与裁判员交流,确保竞赛规则在执行国家职业标准的前提下,贴进企业生产实际情况,这使竞赛结果被基层单位认可。同时,公司把技能竞赛当作考核技能人才的“实验田”,竞赛的很多工作标准和做法已被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采用。

(三) 大胆尝试职业技能竞赛新形式,全面激励技能人员学习

在组织了几年竞赛后,公司发现某一工种的前几名总是固定的几个人,只是每次竞赛名次不同,这使大部分人员失去了参加竞赛的热情;与此同时,一些在竞赛中取得过名次的人员和部分高级技师、技师渐渐失去了参加竞赛的动力,他们也害怕在竞赛中成绩不好“没面子”。

针对第一种情况,为了完善竞赛对更多技能人员的激励作用,全面提高技能人员素质,近两年公司试点了以基层班组为单位的团体竞赛,通过班组全部人员或部分人员参加竞赛的形式,以集体荣誉感为推动力激励综合水平较低人员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基层单位很欢迎这种竞赛方式。在竞赛中根据规定报名时间点(如2010年3月发薪时编制),仔细核对班组人员,防止人员多报、漏报、错报,2年共核对出33人次报名问题,确保竞赛公平。在班组竞赛中,公司尝试团体项目,即把技能比赛分成几个项目,每个项目由班组几人配合完成。这种竞赛做法和实际工作有很多相似之处,考察了团队合作和团体工作能力。

针对第二种情况,公司在制定竞赛管理办法时有意加大对竞赛前三名的奖励,同时要求取得过名次的人员和高级技师、技师在公司组织该工种竞赛的情况下必须参加,保证全员参加。“一推一拉”保证了优秀技能人员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四) 积极参加高级别技能竞赛,强化赛前集训管理

在组织好内部竞赛的同时,公司积极参加集团公司和更高级别的职业技能竞赛,并把这当成检验公司技能人员水平的试金石。2007年以来,在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中共获得9枚金牌、7枚银牌和10枚铜牌,团体总分第一名3次、第三名2次。在2004年全国石油石化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和2006年中央企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公司争得了荣誉。在几年来组队参加竞赛的基础上,公司于2009年将组队集训等经验形成《职业技能竞赛赛前集训管理规定》,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等原则,对学员选拔、培训实施等事宜做出明确规定,确保公司代表队在高级别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坚持以完善激励机制为导向,建立健全配套制度

近几年,公司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为高技能人才队伍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 开展全员竞聘上岗,实行动态管理

2004年公司制定了优秀技能操作人员破格竞聘上岗管理办法,对技能水平高、实际操作能力强但职业资格等级较低的优秀技能人员实行破格上岗。公司对已取得

职业资格的人员实行聘任上岗,目前公司高级技师、技师91%聘任在岗。对转换岗位的员工,坚持以新岗位资格聘任,鼓励员工学习提高。

(二) 完善薪酬制度,激励岗位成才

公司建立健全了技能人才“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对优秀技能人才实行特殊津贴、能工巧匠评审奖励等政策。公司开展“能工巧匠”评审活动,有291人次享受“能工巧匠”高套1-2类岗位工资;技师、高级技师自聘用起每月享受岗位津贴和上浮岗位工资等待遇。公司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活动,几年来共命名了19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近几年,公司共选派21人次高技能人员出国考察,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企业内引起强烈反响。

(三)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提高技能人才培训费用使用比例

为确保培训经费有效使用,公司制定了培训经费管理办法,从2005年起,每年按照工资总额2,5%控制使用,专款专用。近年来,技能操作人员使用的培训经费比例超过50%。

近几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和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效果得以充分体现:一是职工素质不断提高,确保了企业安全生产;二是创新不断取得进步,职工技术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保持了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近年来,公司先后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央企业职工技能竞赛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四、结语

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技能在现代经济中的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将知识、技能人力资本放到经济增长的核心位置。在一位技能人员的成长过程中,他所付出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是相当巨大的。而企业现有的晋升制度也大都建立在企业内职务等级体系的基础之上,仍是一种官本位的职业生涯管理制度,缺乏对技能人才职业生涯的激励,这样也不利于技能人员参加企业培训的积极性。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从机制入手解决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尊重技能人才,全方位搭建竞争平台,优化成长环境,推进制度化管理,为技能人才成长提供有力保证。坚持“收入靠岗位,岗位靠竞争,竞争靠素质,素质靠学习”的导向,通过制度让技能人员主动学习提高素质,主动向较高层次岗位流动,主动岗位成才,奉献企业。

作者:李文吴

炼油化工装置仿真培训论文 篇3:

仿真培训技术在化工职业院校的应用

发展仿真技术的客观原因

1.学生校外实习困难重重

企业走向市场,更加注重生产效益、技术保密和生产安全,学校难以建立长期稳定、专业对口的校外实习基地。企业对学生下厂实习的态度从积极到应付,进而变为消极,各种限制条件很多,实习往往变成了参观。笔者学院与兖矿鲁南化肥厂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化工专业学生在完成氨合成、尿素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后,在该厂进行为期1个月的生产实习。但1999年以后,由于企业政策的变化,生产实习开始变得困难,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遭遇了尴尬。

2.增加实训工位,提高动手能力的要求

学生校外实习变得困难重重,于是实习只能依托校内实习基地。但由于经费不足,各实训室所能提供的实习工位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实训教学的要求。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严重脱节,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到位,特别是在讲授有关工艺流程,装置开、停车和事故处理相关内容时,学生厌学,教师难教,教学质量出现了滑坡。

1990年,北京化工大学仿真中心在国内首先提出并倡导采用全数字仿真技术解决本科生的工程实践教学问题。2005年,笔者学院开始把仿真训练软件引入生产实习教学环节,这一系统投资小、运行和维护费用较低,能够兼容多种典型的化工流程,具有工业级规模精准的静态与动态特性,因此在有效满足实习工位的前提下,很好地满足了实训教学的要求。

3.企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大型化工基地遍布全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化工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大量先进的生产装置被投入生产,这些新投产的装置具有很高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目前,国内外大中型化工生产装置普遍采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集中显示和分散控制。2009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也下发文件将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化工企业作为自动化控制改造的重点。可以预见,自动化控制是今后一段时期化工装置控制技术发展的方向。

4.节能降耗、减少开支的需要

仿真培训系统的推广应用,为我国化工职业技术训练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在保障安全生产、降低操作成本、节能、节省原料、保障人身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5.企业技能鉴定和员工培训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仿真系统应用于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的技能等级鉴定。如,中国石化的四个高级技师基地将仿真系统用于技师培训与考核;在山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下发的《高级化工总控工操作技能考核准备通知单》中,要求把化工单元操作仿真软件或化工单元操作训练装置作为实操考核内容项目。

仿真系统已经成为企业员工培训不可或缺的手段。目前,石化企业已经全面应用仿真系统,新建或改造装置操作技能培训、在岗人员技能提升培训、系统操作员的技能培训、新入厂操作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

化工仿真软件涵盖的培训内容

目前,国内大中专职业院校普遍采用北京东方仿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教学培训软件。笔者学院化工仿真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单元操作仿真和工段级仿真两个层面,单元操作培训使用北京东方仿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CSTS2007版本,基本涵盖了所有常用化工操作单元。

工段级仿真(五套):甲醇合成工段、常减压炼油、丙烯酸甲酯、空气分离、乙醛氧化制醋酸,涉及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等相关领域。

化工仿真培训的不足

当然,再好的仿真软件也代替不了实际生产,因此,有条件的学校还是应该购置实验实训设备,结合仿真软件开展教学,效果会更好。正版仿真软件价格不菲,而国外职业教育实习仿真软件虽发展较快,但由于涉及知识产权和软件汉化等制约因素,引入国内还需时日。同时,仿真技术并非十全十美,其不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软件的开发需要采集化工装置的各项工艺参数建立数学模型,但因为各种影响因素相互制约,实际生产时的工艺条件变化比仿真模拟时要复杂得多。二是程序开发有漏洞,违反操作规程的程序设计时有发生。三是一机(计算机)一位(工位),在装置开、停车过程中,操作者既担任内操角色,又担任外操角色,无法训练两个角色间的团队配合及协调行动。四是软件无法模拟现场装置的实际动手操作,也就是培训中还需要培养操作人员对现场装置的几何空间概念的把握,以及对操作设备与部件的操作力度、动态时机的把握。

仿真技术的发展展望

1.3D仿真软件的研制开发

3D仿真软件具有化工工艺仿真、场景展示、设备展示、系统展示、结构展示、功能特性展示、参数展示、工作原理展示等传统2D仿真软件所不具备的功能。通过3D仿真模拟,学生可体验真实化工工艺系统的所有功能(开采和生产过程、操作、控制、性能、安装、维护等)。软件人机界面友好,功能齐全,流程简明,更易于学习、掌握。

北京东方仿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已经开始了3D仿真软件的研制开发,并取得了初步成功,目前正处于测试和推广应用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3D仿真软件会逐步取代传统2D仿真软件。

2.全流程级半实物仿真工厂的建立

随着我国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快速发展,装置不断大型化、复杂化,自动化水平普遍提高,这对职业技术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技术培训的成效,在仿真培训硬件设施上,需要建立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有较强适应性的流程级、规模化实训装置,特别是要求仿真培训系统不但能够模拟控制室内的计算机控制系统(DCS)的操作,还应当模拟现场装置的实际动手操作,也就是要培养操作人员对现场装置的几何空间概念的把握和对操作设备与部件的操作力度、动态时机的把握,其中还必须包括控制室操作人员与现场操作人员的团队配合及协调。这些训练内容对于实际生产中复杂系统的开停车、非正常工况的处理以及事故紧急状态处置等非常重要。

2007年,由上海市教委投资,北京化工大学仿真中心、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与东方仿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全流程级半实物仿真工厂,将我国化工仿真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本装置吸取了国内外相关系统的优点,将缩小型(10:1)半实物流程装置、微机控制系统与全数字仿真技术结合,实现了多种先进技术的集成创新,即定量动态建模与仿真技术。它具有工业级尺寸、工业级增益和时间常数、高精度动态模型,采用了半实物仿真平台技术(具有真实的三维空间位置、真实的操作力度)和过程控制组态平台技术等。现代化工仿真工厂集多种教学和实训功能于一身,全工况可操作,真实感强,一机多用,无需物料,没有产物和副产物,维修简单,节能、安全、环保,投资小、见效快,符合对实训系统的要求,是工业实训技术的一个新的飞跃。

作者:刘德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移动通信中软交换技术论文下一篇:一体化教学与数控加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