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百姓真心帮扶

2022-07-26

第一篇:情系百姓真心帮扶

情系百姓真心帮扶——村委会对帮扶单位工作汇报

情系百姓真心帮扶

——村委会对帮扶单位工作汇报

我村位于xx镇东北端,坐落于xx区工业园和xx县园公路连线中间,自然风景秀美,民风淳朴,有9个自然村,10个村小组,共有482户,1820人,耕地面积1920亩,林地面积1820亩,2006年以前,有6个自然村不通公路、水源条件差、靠天吃饭、村民饮水困难、居住环境脏、乱、差,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水稻种植,耕地80%是低产田,无特色产业、人均年纯收入仅多910元,贫困户和低收入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1%,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一、定点帮扶硕果累累

五年来在省xx银行大力支持下以及区扶贫办、发改委、国税局 、环保局、区组织部、工商局、镇党委镇政府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村通了水泥路长6.46公里,完成了7个村新农村建设试点,整改了1000余亩低产田、新修了4座小山塘,新建了一座电灌站、一座水陂、一座水闸、修了一条宽3米,长1.8公里的沙子路、一条宽2米,长580米的田间道,建沼气池133座、改水346户、改厕280户、修建村部1处、为我村培训党员干部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发展党员4名、培养党员致富能手4名,帮助培养“双带”型村干部2名,帮助建立村级工作

制度27个、实用技术培训430人次,劳动力转移120人,帮贫困户46户,帮助贫困学生12人,松籽产业已成规模,覆盖农户210户,并组建了松籽产业协会合作社,总投资460万元,使农民逐步过上了富裕的新生活,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3700元。

全国政协副主席2009年11月25日,来到我村视察扶贫开发工作,他对我村的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牵动感情、真心帮扶

1、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副行长xxx同志为组长,综合部总经理和计划财务总经理为成员,分行党委书记、行长xxx曾先后两次深入我村实地考察调研,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制定了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生产、生活与产业扶贫为的帮扶计划,截止今日,党委领导每年来我村调研2次,扶贫工作组每年来我村调研4—5次,每年年初制订扶贫实施计划。

2、心系贫困群体。分行领导和员工多次来我村xx小学走访慰问,为学校200余名野生送上了价值2.5万余元的文体用品、书籍、牛奶等物品,每年年终走访我村困难户和“1+1”帮扶对象46户、共累计184户,送衣物200件、鞋子50双,发放慰问金4万余元,使我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户降了80%。

3、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帮扶资金达45万元,完善

了我村的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村部建设、学校建设、松籽产业,为民增收1500元/人,全村年增收300万元左右,使我村各项工作步入了全镇前列,计生工作、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党组建设等得到区委区政府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xx银行的支持。

xx银行在四年的定点帮扶中,与我村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虽然这一轮定点帮扶即将结束,xx村百姓恳请xx银行南昌分行再来我村帮扶。

第二篇:情系计生为百姓

——— 记全国计生协会先进个人、兴安镇道冠村计生协会会长陆炳凤

从村总支部书记,到村主任,再到后来的村计生协会会长;从当年的花样年华到两鬓斑白,无怨无悔在计生一线工作长达34年。这便是不久前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个人”的兴安镇道冠村计划生育协会会长陆炳凤。

尽心尽职宣传计生国策

大家都知道,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事,而处在最前线的村级计生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但是陆炳凤说:“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就会支持咱的工作,怎么能说是第一难呢!”陆炳凤把计生户的困难当成自己的事,只要计生户有困难,w x他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帮助解决。

村民孙玉明、陆爱玲夫妇生下女儿后,经济收入微薄,生活十分困难。几年前,他们一直想再要一个孩子。陆炳凤知道后,三番五次上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在陆炳凤的再三教育和帮助下,孙玉明夫妇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享受了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在去年建新房时,陆炳凤又协助他们领到了镇政府给予的建房补助金。与此同时,陆炳凤还引导孙玉明夫妇发家致富。现在,他们家的经济状况正一天天好起来。

多年来,他经常带领村计生专干,走门入户向村民宣传国家计生政策。他还经常组织村计生协会运用人口学校、家庭文化屋、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向村民宣传我国人口国情、计生政策、避孕节育方法,传播婚育新风,传授科普知识,推介科技致富典型,从而让计生国策家喻户晓。

文艺汇演谱写计生新生活

把文化科普知识和计生政策教育这台戏唱到群众的家门口,是陆炳凤为群众办的一件实事。他在村里组建了计生文艺宣传队,将计生政策巧妙融入到文艺节目当中,排练出10多个有关计生的歌舞、小品、快板等村民喜闻乐见的节目。每年“3•8”、“5•29”及各种节假日,在村委礼堂都能看见陆炳凤带领计生文艺宣传队宣传国家计生政策的身影。 几年来,他带领文艺宣传队编排表演的小品《胎教》、《巧引》,三句半《计划生育是国策》,快板《计划生育就是好》,表演唱《计划生育好》等多个计生节目,受到村民喜爱,既扩大了协会在村里的影响,又活跃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共同富裕开创计生新篇章

“只有带领村民依靠科技勤劳致富,才能使全村群众少生优生,过上好日子。”陆炳凤说。

身为计生协会会长,陆炳凤经常组织村民开展文化和科技培训,并通过协会科技示范场,组织会员传授科学种养知识,提高了计生家庭劳动致富的能力。他带领群众规模种植的优质柑橘、葡萄、甜玉米、马铃薯、大棚蔬菜等经济作物,已成为全县有名的品牌,并畅销全国各地。村集体总收入每年达1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也由几年前不足两千元,增加到现在的8000多元。

在会员蒋建军的葡萄种植大棚内,只见几位村民正在喷施农药、抹芽除梢,葡萄苗长势良好。当问到种葡萄效益如何时,蒋建军满脸喜悦地说:“种植葡萄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这得感谢陆会长,是他带领我种了5亩葡萄,现在年纯收入达到5万多元,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近十几年来,陆炳凤所在的村计生协会先后被评为“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单位”、“全国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个人连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书记”, 2010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个人”和“桂林市十佳村党组织书记”,2011年被评为“全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支部先进个人”。(兴安县人口计生局艾丽君、韦明军、胡建军 )

第三篇:当好“楷模” 情系百姓

某某某,男,45岁,中共党员。现任某某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某某分局分局长、党支部书记。多年来,该同志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党赋予党务工作者的光荣任务,为党务工作和党的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刻苦学习,当好“楷模”

某某某同志自担任某某分局党支部书记起,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新的角色转换,注重学习,理论更新,利用业余时间和岗位锻炼的机会,不断加强党的知识的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业务和政策水平;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当好党务工作者的“楷模”。

某某某同志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务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都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以一名组织干部来约束自己,对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政治责任感,为我局其他党务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默默奉献,辛勤工作

某某某同志在担任支部书记时,几年如一日,将自己的责任、热情、智慧和心血全都奉献给党务工作这一伟大事业。他的感人事迹非常多。虽为分局的领导,党支部书记,却从未有领导的架子。每天早晨,他都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烧开水、搞卫生。这些成了他每天必做的工作;下班后,他也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检查办公室的灯是否关闭、电源插头是否拔掉、门窗是否关好;工作上,他任劳任怨,一人承担多人的工作量,也从无怨言。分局干部少,党建管理工作量大,所有工作几乎全部落在他头上。目前他承担着党费管理、党员管理、党员发展等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但他却不厌其烦。

为了和分局干部一起学习“三会一课”相关的内容,在每次会议或党课开始前,某某某同志都会做大量的工作,查资料,做注解,他经常在计算机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不顾夏日蚊虫,冬日寒风,经常加班加点忙到深夜。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每次会议和党课结束后,分局干部学习效果都非常好。

情真意切,爱心无限

某某某同志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一直与人相处很好,待党员和同事似亲人。他总是说,一个人想要关心其他同事,首先要干好本职工作,不要让别人来替自己操心、费力;其次要宽以待人,热心助人,在别人有困难时去拉一把。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分局,他是领导,也是“大哥”,平时总是像大哥关心亲人一样关心同事,谁家有什么困难,他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全力相助;对待同事是这样,对待其他单位的干部和群众也是如此。

某某分局辖区多为农村,经济不发达,贫困户、留守子女非常多,在这样的状况下,他每年都亲自带领分局干部开展联系帮扶农村贫困户、帮助留守子女、帮扶贫困生活动。他总是说:“我也曾经遇到困难,我也有孩子,看到那些困难群众和留守的孩子我的心就会不由自主的纠起来,我想到从前自己也曾被别人帮助过,我的孩子遇到了困难,别人也会帮助我的孩子,现在有那么好的活动,那么好的平台让我去帮助那些困难的人,是上天给我的机会!”,在联系和帮扶活动中,他总是会带上一本笔记本,那个笔记本很大很厚,看起来有点旧,翻开笔记本,上面记录了密密麻麻的许多字,这些字排列的非常整齐,写的非常认真,“全是联系帮扶单位和个人的基本情况。”他说,他还经常会联系他们,问他们过得怎么样,想到他们日子变好了点,心里也就踏实了点。以至到最后,经常会有群众来分局做客,今天这个群众带了一只鸡过来,明天那个群众提了一袋子鸭蛋过来,这些群众都是接受过某某某同志的帮助的,他们这是要来表示感谢呀!可是,某某某同志却摆摆手,说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国家干部,于公于私,所作所为,都是应该,再送这些东西便要翻脸,说完还要留群众吃饭。群众无奈只好把东西如数提回家去。到最后,很多群众都与他成为了朋友。

他,不为名利,客观公道,耐心细致,持之以恒都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党务工作者,深受党员、群众的好评。

改革创新,开拓进取

作为某某分局支部书记,为搞好分局党建工作,他做了许多努力。一是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支部例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经常性和长期性;二是坚持优良传统,和分局干部深入农户访贫问苦,积极为村民排忧解难;三是坚持廉洁为公,严格审核分局每一笔单据票据,按照财务制度有关规定处理账务,接受群众监督;四是每月安排一次党员活动,对于因病无法参加会议或外出务工的党员,采取电话、信函等形式,与其保持密切联系,保证党内活动不落一人。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多少年壮志不言愁!......翻阅他的履历,多年来身为党支部书记,自觉坚持党性锻炼,不管多少风霜雨雪,仍要拼搏奋斗!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在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晶莹的汗水和闪光的足迹,这些汗水和足迹都是他情系百姓,甘当卒士,踏踏实实,潜心为民的精神印证。时间和事实都证明,某某某同志在几年的党务工作中,各方面都是经得起考验,是一名“党性强、作风正、工作出色”的优秀党务工作者。

第四篇: 情系百姓的巾帼村支书

张霞妹,女,初中文化,1986成为正式党员。今年45岁的张霞妹,1984开始担任村干部,历任天平村妇女主任、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主任,1984年开始当选三河镇人大代表,2002年当选县人大代表,2007年当选株洲市人大代表。22年农村基层干部和人大代表历程,无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何种角色,她都能那么的尽情投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将自己的工作潜能发挥到极致。

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她长期笃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平凡的人生旅途和普通的工作岗位中,默默不闻地书写勤学之歌,兢兢业业地耕耘平凡事业,矢志不渝地争做“学习型党员”。

不畏难,立志改变旧面貌

天平村是一个人口大村,全村现有12个村民小组,438户人家,1536口人。因人口众多,资源匮乏,过去这里的村民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村集体经济更是一穷二白。张霞妹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里已欠下了近4万元的债务,历年村组干部的误工补贴没有兑现,村里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异常薄弱,老百姓纠纷不断,麻将声却一天比一天更响,人心浮动,思想涣散,成了全镇有名的“难搞村”。针对这种现状,她没有退缩,没有畏难,她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于是从当选的第一天起,她就郑重向村民们承诺: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不但要彻底改变天平村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且要将天平村变成全镇乃至全县的文明富裕村,决不辜负众乡亲的期望。

不蛮干,用知识武装自己

要想改变天平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又谈何容易。张书记坚持重丰富自我开始,立足本职岗位,结合自身工作,坚持按需择学,即时笃学,努力成为创新型、复合型党员。一方面她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理论精髓,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的精神实质,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打牢政治理论功底。另一方面她不断掌握最新知识,接受最新经验,努力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她积极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向群众学习,通过远教系统向省内外一切先进经验学习,不断学会用开放的、多维的、创新的思维方式开展工作。她敢于从“零”起步,自我加压、勤学苦练,自我超越、突破极限。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她认真学习党纪条规、法律法规、修身养性等方面的知识,常“洗头”、常“念咒”,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升华。

再上路,带领村民致富欢

天平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这是张霞妹上任后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经过几天的苦苦思索和近半个月的调查研究,一个全村经济发展计划已在她脑海中逐步形成。一方面,她通过熟人、朋友的关系,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引导在外工作的天平村人投资家乡的事业。5年来,她为天平村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13万余元;另一方面,她从盘活村集体企业入手,带领村民大胆调整产业结构,切实增加经济收入。采取村民捐款筹资和向上争取资金等形式,投资10000余元维修了54.5亩鱼塘堤坝。维修后的鱼塘长年有活水,很适合养殖市场上行销的草鱼、鲢鱼类,使过去无人问津的4口鱼塘一时成了养鱼户的抢手货。村里原有5个果园,面积达115亩,可是因为品种老化、效益不高,措伤了承包人的积极性,承包人有终止合同的意向。张霞妹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召集村支两委一班人商量,认为果园是村里的支柱企业,如果不想尽办法改良品种,不但收不到承包费,还会引起承包人的不满,影响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于是她提议,投资10000余元对5个果园全部进行品种改良,维修果园内的平房等相关附属设施。同时改变管理经营方式,使承包者经营积极性高涨,改良后的果园效益颇丰,承包者积极上缴承包费,真正实现了企业、村民“双赢”的目的。面对粮食市场的不景气,她大胆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在她自己试种早熟黄瓜成功后,引导村民们种植早熟黄瓜,并亲自上门传授技术。全村现有100多户种植早熟黄瓜,春季一来,天平村的早熟黄瓜不仅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而且是菜荒时期的俏货,仅此一项人平增收300多元。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她还注重养殖业的发展,鼓励村民因户制宜,发展牲猪、鸡鸭养殖。目前,全村养鸡鸭在200羽以上的有10户,年出栏牲猪在30头以上的有15户。通过内外两大措施,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村民纯收入提高了。5年时间,村民人平纯收增加了840元。

兴事业,敢叫穷村换新颜

经济上去了,群众富裕了,集体经济壮大了。但张霞妹没有满足现状,她坚持科学发展观,富而思进,利用各种机会,经常向干部群众宣讲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帮助干部群众树立危机感,增强进取心。在此基础上,她主持制定了村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对村庄建设、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等方面提出了统筹发展的设想。按照规划要求,她多次发动村民义务投工投劳,村筹集资金维修了基耕路5公里,扩建村道

4、4公里,解决了村民们一直以来车行出入的老大难问题。如今的天平村已建成了村循环干道,是全镇交通最畅通的一个村。在她的努力下,2004年,天平村完成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兴建高标准水圳5765米;2005年秋,天平村建起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村里投资10000余元安装了防盗门窗,添臵了桌椅等设备,为党员干部的教育搭建了平台;2005年冬,天平村又争取到国家投资重点项目——土地整理。为了使这一项目顺利进行,张霞妹带领村支委一班人,早出晚归,上门入户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到各方协调关系,亲自到工地监督施工;2007年9月,天平村争取成为千金药业的开发试验基地,并引进技术,利用本村人力、物力发展大棚蔬菜80余亩。

在张霞妹的带领下,天平村的面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昔日人心涣散的“难搞村”一跃变成了经济繁荣、事业兴旺、安乐祥和的文明新村。张霞妹用实际行动和实在的业绩实现了当初许给村民们的承诺。随着天平村的发展,张霞妹头上的光环也越来越耀眼,从19岁担任村妇女主任起,多次荣获县、镇“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2002年她家被株洲市授予“文明幸福小家庭”称号;2003年她又被评为“株洲市科技致富巾帼带头人”;2006年被评为“株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巾帼带头人”;2007年被评为“株州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个人”等不胜枚举。这一串串的荣誉背后,饱含着她多少咸、酸、苦、辣啊!期间的艰辛也只有她最清楚了。这一项项殊荣,不就是党和政府对她工作最好的评价和肯定吗?面对荣耀,她没有骄傲和沉醉,而是以此为动力,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以更大热情地投身于工作,继续为天平村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第五篇:第一书记情系百姓惠民生

长葛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情系百姓惠民生市派和长葛选派的55名党员领导干部,到长葛市55个村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来,围绕民富村强中心任务,牢固树立“百姓至上”的理念,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兴办公益事业,真正做到了“感情连到家、意见听到家、信息送到家、工作做到家、实事办到家”,赢得了广大百姓的拥护和欢迎。 “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后,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协调功能,与驻村工作队通力协作,打井、修路、引水,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修建村室、学校、卫生所、文化广场,加强农村阵地建设;绿化、亮化、美化村庄环境,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市技术经济学校下派第一书记与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以“关爱老人,关心健康,爱心在行动”为主题的送医下乡义诊活动,为驻村及临村300多名村民开展了中老

今年“双百”工程实施以来,长葛市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与驻村工作队共同协调、筹措和争取资金515.7万元,新打机井7眼,新修道路22.69公里,开挖排水工程5700米, 1

修建村室70余间,维修校舍8间,添置办公桌椅57套,栽种绿化树木23768棵,安装路灯170余盏,使后进村有了新面貌,先进村得到了新提升。(长葛市驻村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区委全会结束讲话下一篇:汽修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