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论文

2022-04-12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通过以雷州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深入分析雷州非遗文化在高校传承的优势,探索非遗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路径。研究表明:广东海洋大学所具备的人文环境、学术氛围、学科基础等使其在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先天的优势条件,而地方非遗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构建学校特色文化品牌,为学校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是一个互惠双赢的决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论文 篇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如何将传统的文化遗产与现代的潮流艺术设计元素相融合,使之产生火花,从而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方向之一。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创新创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千百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传承、发展的文化艺术的知识、创作方法、技艺和形成的生活礼仪、民俗、节庆活动。其本质是形而上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与创意思维,以及在这一思维指导下形成的有形物质作品。今天我们要保护的是其可以留存于世的创作规制、创意思维、创新方法之根。

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保护掌握了创作技法、创造思维和创意方法真谛的那些传承人,要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将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的方法、思维、路径以及制作技艺、原理传授给下一代,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类带来的美好生活和人文财富世代相传。在当前信息化、商业化、智能化、城市化时代的影响下,遗产地的美学价值大大降低,非物质文化质量有所下降,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有很多问题,面临很多挑战。一、人们的重视成都不够,部分人群没有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浅薄的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实施专业人员的工作,忽视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觉和发展。二、缺少规划、开发过度,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后,盲目开发,缺少完整的规划,忽视了遗产的质量和保护。如何提高国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激发大众的兴趣,与大众关注度高的创意设计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经过历史积淀遗留下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和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自然因素的侵蚀和人工因素的破坏,同时科学技术的迅速更迭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保护方式和呈现方式。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中外各行各业探索的重点。如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炼出其精髓,形成一个系列性的语言并与创意设计融合是当前所研究的主要重点。

从设计创新的视角出发,探讨基于非遗文化的具体设计方法,为非遗文化传承寻找新载体,创造新的设计思维,实现现代艺术设计与非遗文化保护的双赢。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炼成一系列的元素,通过AR、VR等互联网技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变得喜闻乐见,具有趣味性、参与性、便捷性和共享性。利用现代数字媒体新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展现出来,可以很好的减少实际材料的使用,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等效果。与各地博物馆,文化馆和科技馆等文化科技场所联系合作将所制作的具有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以VR,3D等虚拟场景。展现在相关场所,以让更多的群体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通过数字化、互联网化让更多的人接触、分享,同时并利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炼出的设计元素与时尚设计更好的融合。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展现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破除空间的限制,更好的展现的各个年龄段的受众面前,并且可以增加适当的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增加群众了解,接受的程度。对于各非物質文化遗产的发展和继承有很好的推广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被历史检验过的美学形态,顺应当前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设计创新与非遗的结合,如:以长效机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市政规划上经济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生存与发展体现,以一种更新颖、更现代、更吸引人面貌出现在人们视线中,从而由点及面带动更多人群去关注非遗,了解设计,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设计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通过保护与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助力当地旅游发展,使当地居民收入能够有所提升,生活质量逐步改善。通过旅游经济的发展,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增加,借助非物质文化发展的旅游资源,可以继续发展衍生产业,将文化元素、民族资源、传统特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文化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建筑,进而推广文化艺术衍生品的销售。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现代时尚经济,可以改变当地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使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不断提升可持续性和人文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活态文化融入区域建设发展中,可将传统的文化建设变为深度体验的感受式推广方式。传统的手工、民俗等文化得到传承与展示的同时,促进当地民众的受益,经济的受益又能够使民众的民族文化信心增强,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循环。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新技术应用成为探索的重点。如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炼出其精髓,形成一个系列的语言并与创意设计融合是本课题所研究的主要重点。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炼成以系列的元素,通过AR、VR等互联网技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变得喜闻乐见,具有趣味性、参与性、便捷性和共享性。通过数字化、互联网化让更多的人接触、分享,利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炼出的设计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更好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非遗文化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研究赵捷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2]非遗传承与创新中的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探讨 张囡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3]时尚创意设计 让传统非遗回归现代生活 章莉莉 上海美术学院.

作者:李耀栋 汪睿

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论文 篇2:

雷州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融合路径研究

摘 要 通过以雷州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深入分析雷州非遗文化在高校传承的优势,探索非遗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路径。研究表明:广东海洋大学所具备的人文环境、学术氛围、学科基础等使其在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先天的优势条件,而地方非遗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构建学校特色文化品牌,为学校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是一个互惠双赢的决策。

关键词 雷州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艺术设计

一、 雷州“非遗”文化概述

雷州是广东七大、粤西地区唯一且广东省唯一一个县级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雷州半岛孕育了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且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迄今为止,雷州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雷歌、雷剧、雷州石狗),省级非遗项目9项,市级非遗项目8项。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和保护力度日益提升,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的各种传承活动也愈加频繁。然而,对雷州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目前仍以介绍、展示和理论研究为主,雷州非遗文化的技艺传承、非遗人才培训以及产业化发展研究等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许多非遗传承活动仅停留在一次性活动或展示性活动的层面上,缺少一个长期有效的传承机制和平台[1]。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的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濒临灭绝,保护、拯救和传承雷州非遗已迫在眉睫。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终极目标是延续非遗的核心文化基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最终赋予非遗新的生命力。地方高校因其先天拥有学科融合、科研创新、学术拓展等平台特质,为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将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建立适合传承、创新的非遗教学模式,是继承雷州非物質文化遗产、培养非遗传承人最有效的途径,符合雷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传承方针,雷州非遗文化资源也有助于构建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品牌,增强学校的社会认同度。因此,这是一个双赢互惠的决策。

二、雷州非遗文化在地方高校传承、创新的优势分析

(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地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本质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其所处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这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忽略的客观因素。广东海洋大学位于广东粤西地区,对研究雷州非遗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学校有大批双师素养的专业教师队伍,他们既有较深厚的艺术理论功底,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对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接触较多,是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合适人选。同时,又有大量的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对这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遗产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索,为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资源优势。

(二)学科与科研优势

雷州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传统技艺类:如雷州葛布制作技艺、雷州古建筑木雕;传统美术类:如雷州根雕、雷州灰塑;传统音乐类:如雷歌、雷剧;民俗类:如雷州石狗等。雷州非遗项目的特色正好与广东海洋大学艺术设计系开设的专业方向(产品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艺术、服装设计、美术学)相匹配。同时,广东海洋大学还有三个相关传承内容的科研机构,其分别为: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文学与粤西文化研究所以及海洋文化研究中心,这些现有的研究机构可为雷州非遗文化的研究提供优质的平台。

(三)先进的设备和充足的场地

广东海洋大学艺术设计系具备专用的固定教学研究场地和充足的设备。近年来,学院陆续引进了三维激光扫描仪、3D打印机、数字摄影摄像等设备,这些资源优势为开展雷州非遗文化研究提供了优良的硬件设备和场地保障。同时学校还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稳定的生源,吸引了一批非遗传承人、民间艺术家及企业家入驻,共同推进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四)雷州非遗保护与传承取得的成绩

目前,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师生依托该校的地域优势和艺术学学科优势,结合专业特色对雷州非遗文化进行了多项课题的研究,并发表若干篇相关论文。团队已有成果如下:完成5项省部级课题和9项市级课题,发表非遗研究论文30多篇,发表及展览作品11组,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20余项,教师专利授权50余项。

三、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传承方法

(一)优化学科建设、整合资源优势,构建雷州非遗传承课程体系

建立较完整和系统的非遗传承课程体系,将雷州非遗文化纳入艺术设计系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过采用模块化课程教学方式,学校可以构建雷州非遗基础理论课程模块、雷州非遗技艺传承模块、雷州非遗创新工坊模块三大课程模块,科学设置课程内容,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保护和传承雷州非遗文化,增强学生对雷州非遗文化的认同感,使非遗文化的传承真正落到实处。

1.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课程模块

非遗的传承不仅仅是某种具体技艺的传承,更应该关注、研究、学习系统的非遗理论知识,只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才能使我们对非遗有深刻的理解和更强的情感,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主要针对艺术设计系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通过讲授雷州非遗文化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和保护实践,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增进学生对非遗的了解和热爱,激发学生尊重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的文化自觉。同时结合田野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搜集非遗资料,掌握非遗传承人的创作历程,让学生系统和直观地感受、发掘和学习雷州非遗文化,这是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的必由之路。

2.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模块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首先需要传承者从主观上体验(学习)相应的 技艺、技巧,通过主体的演化成为自身技能的一部分,然后才能谈得上传承和延续[2]。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模块是针对艺术设计系各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核心必修课程,可以结合工作室教学的形式开展,学生依据专业方向或兴趣爱好选择性进入工作室学习,教学任务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及艺术设计系各专业教师共同承担。学院结合自身特色,选取雷州非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蒲织、泥塑、木雕、彩扎等传统工艺为研究对象,由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采取口传心授的非遗传习方式,让学生在真切感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过程中懂得并用心传播其背后所蕴藏的艺术情怀和文化魅力。通过这种授课形式使学生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的特点,传承非遗大师精湛的技艺,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研发模块

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研发模块主要针对艺术设计系三年级的学生,逐渐向雷州非遗文化的应用与创新设计研究过渡。同时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毕业设计,或者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探索“非遗+市场+双创”的融合发展模式,将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真正实现雷州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

雷州非遗文化的创新研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了解非遗产品全套生产流程,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掌握策划营销技能,熟悉相关和相近的非遗领域。本课程模块由艺术设计系各专业教师、非遗传承人及企业家共同承担。在上课前,将非遗产品的整个设计、研发、生产流程、包装、展示乃至销售进行细化。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分段式教学,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应,针对不同专业方向(视传、产品、环艺、服装、美术学)调整授课内容。同时,各专业之间也可共同合作进行雷州半岛非遗产品的创新研发,从现代市场和现代生活的需求出发,对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衍生模式进行探索。本模块围绕雷州非遗传承主题,根据艺术设计系五个专业方向,以五种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雷州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其五种形式如下:第一,以雷州非遗文化为创作素材的现代装饰画(美术学专业为主);第二,以雷州非遗文化为创作素材的包装及品牌设计(视觉传达专业为主);第三,雷州非遗衍生品开发设计(产品设计专业为主);第四,雷州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环艺专业为主);第五,雷州非遗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服装设计专业为主)。(见图1)

(二)建立高校非遗公共文化空间模式

如今,雷州非遗文化在迅猛发展的现代背景下悄然流逝,因此,创建集展示展演、收集收藏、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雷州非遗文化空间是传承非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空间的建立既可以为艺术设计系非遗课程设的开展提供形象资料的支撑,又可以作为同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还能作为定期举行非遗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非遗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是一个“活动着的资料库”。

1. 建立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雷州非遺文化在迅猛发展的现代背景下悄然流逝,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数据资料的保护。通过建立雷州非遗数字博物馆,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式将非遗项目的实物、图片、文字、录音、录像等分门别类入库保存,利用新技术进行雷州非遗的大数据建设,提升保护手段,为学生普及、了解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提供设计创作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

2. 建立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

陈列馆的展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陈列收集到的雷州非遗实物(易损、毁的实物用复制品) 、文字资料、工艺流程、材料及传承人作品进行展示,供学生查阅、参观,为学生创作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料实物,这对于保护和传承雷州非遗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也是展示宣传艺术设计系专业特色和非遗教学成果的良好平台,它将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研讨活动的一大亮点。同时通过展销合一的形式,借助陈列馆的平台效应进一步扩大雷州非遗文化的认知度,推进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获得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双赢。

3. 搭建平台,开展非遗学术交流活动

开展以培训、演示和交流为主的教学互动模式,定期举办各种非遗学术活动,如非遗文化研修班、非遗抢救与保护学术研讨会、非遗传承人进校园等活动,让非遗传承人群与学校教师充分接触,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传承与保护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三)建立非遗高校传承与创新实践基地模式

1.成立校内非遗大师工作坊

校内非遗大师工作坊采用传统的学徒制教学模式和师生互选体系,邀请非遗传承人来校传授非遗技艺,进行专业教学指导。学生在大三开始进入工作坊,依据专业方向或兴趣爱好选择性进行专项研究。非遗大师工坊在传承原生态非遗技艺的基础上将现代创意设计思维融入非遗的开发研究中,并最终将非遗推向市场。此外,非遗大师工作坊还将从宏观架构上与项目流程工作室形成互选交融的合作机制,形成一个有机而密切联系的整体,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了工作室制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2.建立校外非遗实践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指愿意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实践的非遗相关社会法人单位,建立校外非遗实践基地是对校内实践教学的巩固和深化,为非遗的教育、保护与传承创造了更为多样化的形式与空间。实践基地的建立,一方面避免了以往不定點、漫无目的、走马观花式的实践考察活动的弊端;另一方面也深化了高校与非遗示范地以及非遗企业的长期合作与文化交流,实现了非遗与高校教学的双向融通,提高了非遗资源的社会影响力。

结语

如今,中国正在经历文明转型期,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正在消亡,许多以民俗生活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在随之消失。虽然我国的非遗保护传承事业已经开展了10余年,也已经成为了一项可持续的日常化的社会工作,但非遗的教育传承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高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生存土壤,尤其是非遗所在地的高校在保存文化艺术类非遗物种方面潜在着巨大的学科发展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地方高校应当承担的光荣使命。本文通过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传承模式研究,在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基础上,通过课程模块、文化空间模块和传承基地模块的构建和实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敏.非遗在高职校的传承研习基地建设研究——以苏扇为例[J].科技视界,2015(2):89-91.

[2]冯晓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入艺术设计课程的探索[J].大众文艺,2018(10):75.

[3]方景荣.“非遗”融入高职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中的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21.

彭雅莉 王先昌 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彭雅莉 王先昌

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论文 篇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一、传统书画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中国传统艺术包括书画、戏曲等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欣赏中国画会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不见房屋,只露出一面酒旗;停着的小船,无船夫,也无过客;小径虽幽,却没有行人,蜿蜒曲折,似景中,又似在画中……中国的艺术形式普遍倾向于以神写形,形不似而神韵在,这和西方艺术中以形写神是大异其趣的,从而凸显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个独特的特点——对意境的表现。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在中国的美学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意境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思想渊源可以一直追溯至老庄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意象说;到了唐代,从王昌龄,刘禹锡到司空图,随着“境”的概念的提出,意境说也逐渐浮出水面;宋到明清,意境说的提法更加成熟,在诗歌美学、书画美学领域都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可以说,意境这一美学概念贯穿唐以后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整个历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成为中国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理论概念。很多评论家以它作为衡量艺术作品的标准。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情景交融,形神兼备,全词是几组审美意象的组合,有深秋村野的萧索镜头,有天涯旅人的断肠心态,它们的组合,既强化了见诸文字的各组意象的比兴作用,也生成了文字之外留给人们用想象来补充的一片“虚白”,衍生出极度孤寂、冷漠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蕴含着离乡游子羁旅中极度悲苦、凄凉的弦外之音。

审美意象的这种组合,类似于电影镜头中“蒙太奇”组接。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说:“两个蒙太奇镜头的队列,不是二数之和”,对列所产生的是“一种新的表象,新的概念,新的形象”,这种“蒙太奇”组接通过意象与意象的整合、剪辑,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经由“以实生虚”在组合体中产生大量“虚白”,强化原有意象的比兴效应,派生出本身所没有的、远大于它们相加之和的东西。在对于“虚白”的应用上,齐白石确实做到了加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它的画常常逸笔草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他画虾,常常匠心独运地处理画面中的虚实关系,对照关系,留下大量空白,由观者自己意会这水与虾,虚与实的关系。因而他的虾给人一种更为生动、鲜活的感觉。再比如他的《蛙声十里出清泉》,并没有直观刻画对象,而是选择了一群游畅、嬉戏的蝌蚪,为观者留下了大片的想象虚空,反而更加强化了艺术的感染力与天真烂漫的童趣。清人郑绩在论画时曾概括说:“生变之诀,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八字尽矣”。虚实相生,确实是意境产生的关键所在。关于意境中的“实”与“虚”的相互关系,宗白华有一段话,他说:“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想象的是‘虚’,由形象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的结合。”由此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景物客体都具有一种“象外之虚”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这个“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就是广阔的想象空间,它对艺术鉴赏的再创造想象具有诱发力,这一点,从更为抽象的书法艺术中有更为明显的表现。当我们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时候,如果我们避开文字内容的羁绊,首先打动我们的是在线条的流动中所蕴含的一种线条的美,即线条在构图中的虚实奇正,长短纵横所产生的抽象美。书法艺术是一种抽象符号艺术,它依靠单纯的线条的架构演绎出千变万化的视觉艺术形象,以唐朝的怀素与张旭为例,他们的书法,以狂草的形式出现,而这种形式也给予了他们在法度内的最大发挥空间。计白当黑,虚实相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书法的抽象美。

谈到抽象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戏曲可以说是抽象美的典范,它把对空间、时间、人物、行为的刻画抽象为一个符号、一种极致。一将、四兵就代表了千军万马,骑马只用马鞭挥挥,划船就只有划桨的动作,从舞台的一边到另一边,可以代表两个不同的时空……它不重描摹,而重造意的发挥,使观众通过抽象的语言,体会到表演者传达的信息和塑造的表演意境。而正因为它的抽象,因而为观者留下了广泛的想象空间,由观众和表演者共同完成了对舞台、故事的塑造,也因而更加地引人入胜。就像中国传统的盆景艺术,“一卷代山、一勺代水”以极为有限的视觉元素来诱发观者极为广大的想象空间。“善悟者观庭中一树便可想见千林,对盆中一拳亦即度知五岳”。意境客体的“以少总多”为观者提供了艺术再创造的广阔天地。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邵梅臣在《画耕偶录》中说:“一望即了,画法所忌,山水家秘宝,止此‘不了’两字”。传统园林追求富有天趣的诗情画意,借鉴了画论中的“不尽尽之”、“不了了之”的手法,在叠山理水和建筑空间处理上,采用了许多巧妙的“以不结束来结束”的做法。景与景之间,空间与自然之间相互穿插、因借,似乎总有无穷无尽的感觉。计成在《园治》一书中,概述造园的一系列法则,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处处邻虚、方方侧景”等都贯穿着园林开发中对自然与人工和谐融洽的环境美的高度关注,体现出对“天、地、人三材,参赞天地之化育”天人合一的高度哲学观。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启示

艺术创作不是孤立的,它必然受到价值观、哲学观、自然观、审美观等深层意识形态的制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渗透的道家思想是显而易见的。《老子? 第二十五章》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被西方许多现代艺术设计师认为是最大的人本思想和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道法自然”也可以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理论核心和根本依据。它强调了被古人视为最高法则和最高生活美学的境界。“天人合一”即天、地、人三者之间,要有一种非常和谐的关系,它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强调顺应自然。在审美上追求“大巧若拙”的美,“虚静恬淡”的美,“自然天成”没有人为造作痕迹的美。欣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不仅仅是体会其视觉上的形式美感,更是体会它通过一种表现性的或抽象性的艺术语言所表达出的总体的合谐一致,因而形式上的逼真程度是次要的,而捕捉和描绘各种事情在形式上的微妙特征和情感上的相互关系,才是能够开启心灵的源泉,抒发由形式带来的愉悦之情和体现人类智慧的途径。

通过以上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及对其所进行的抽象概括,我们似乎可以探求到环境艺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的一些途径。由于篇幅所限,在此,我们不再对环境艺术进行细分,仍沿用现在国内艺术院校对环境艺术的定义和范畴。

三、现代环境艺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

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继承

所谓物质性继承,指的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园林、建筑表层形态和形式特征的延续。如对传统建筑形制的研究,对中国传统民居、院落、园林的调研都属于此类。依笔者愚见,在对待物质性继承的路子上,不应停留在对形制的考证上,那是艺术史家或建筑史家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而对一个普通的在实践中摸索提高的设计者来说,恐怕是对材料、结构的内在逻辑的探索显得更为重要。虽然,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也会遇到一些需要完全模仿古型的地道的仿古建筑,但必竟只是某些特定地区、特定环境的特殊需要。

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性继承

所谓精神性继承,指的是对传统文化深层文脉、审美习惯、哲学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因而我们前文引用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也是作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继承的一个参照。比如前文谈到的传统文化对意境的处理,对空间中虚实关系的处理,对事物对象的抽象处理等等方法,直至上升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高度,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非常有启示意义的。首先,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则指导下的环艺设计应该将人本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上,无论是对建筑、景观、还是室内,都应以符合人性为基本标准,适度而含蓄,使人们在物化的环境中达到心灵与精神的平和状态。其次,在具体的表现方法上,借助抽象的手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特征通过物质材料表达出来,使物质材料在结合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炼与抽象的观念后,成为超越自身的抽象文脉符号。在以往的设计实践中,对传统形式的描摹是比较常见的手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似是而非”的意义不确定性的深层美感却被忽略了,在这一点上,台湾设计师领先一步。他们往往并不排斥古典装饰元素,在许多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许多精彩的装饰细节,但他们常常又将古典元素经过现代的材料、工艺、以理性的逻辑思维将它们重新打散、抽象、组合、穿插成为独特的传统文化的符号,进而在深层的精神层面表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意境美、抽象美,含而不露,确实达到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因而,我们从中可以学习的也许不是某一种传统元素的处理手法,而是在对待它们的角度上,是一种批判继承的学习态度,这也符合普兰姆敦所说:“批判的地域性是21世纪设计界的理论主流(大意)”。

结语

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曾指出:“不能只把眼睛看得见的东西作为传统照搬到现代建筑中来,而要注意眼睛看不见的东西。”这也是许多设计者的共识和共同的努力方向。逐步摆脱对物质传统的依赖,把主视点转移到对精神性传统上来,就可以绕开关于中国传统形式与现代设计的诸多矛盾,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艺术找到新的结合点。只顾传统而不顾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开放,就会导致文化艺术的自以为是、萎糜不振、停滞不前,从而不利于自身文化的发展推广。但一味地追求与国际接轨而无视自身文化的精髓,也将会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终不会常久、稳固。因而充分借助于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优点,将之提炼,发展,就可以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找到良好的出发点。

参考书目: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 孙美兰主编:《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版。

3. 邬烈炎、袁熙阳:《外国艺术设计史》,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4.【美】梅格斯:《二十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李 光:广州美术学院讲师

黎 黎:中山大学讲师

责任编辑:霍明宇

作者:李光 黎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中探究式学习物理教学论文下一篇:企业安全性偿债能力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