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

2023-01-16

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和维护是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环节, 如何更好地管理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和维护, 直接影响到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效果[1]。

1 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的现状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普及, 计算机在教学和实施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设备, 但是计算机设备相对比较昂贵, 学校经费相对有限, 因此, 学校机房都是逐年的添加新电脑设备, 这样会造成计算机型号不一致, 硬件不一致等现象, 造成日常维护的不便[2]。学校机房一般放置50~80台计算机, 如果给每一台计算机装系统时, 一台计算机占用1个小时, 机房如此数量的计算机将会浪费很多时间。

2 目前高校机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机房安全问题

在安全方面上, 目前高职院校机房存在两方面的安全因素, 第一是物理安全, 另外一种是网络方面的安全。所谓的物理安全是指具体的物理设备的损坏。

2.2 机房的环境问题

大量的灰尘能使机房计算机的电脑的部分元件散热减弱, 容易造成C P U烧毁和主板电路内部的短路。电脑室内的光线要适中, 不能太弱, 更不能太强。因为强光长期照射显示器, 会导致显像管的老化。温度问题, 电脑很多部件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内才能正常运行, 否则会导致频繁的死机、非法操作、元件烧毁等不良现象。

2.3 机房软硬件维护

高职院校学生数量之多, 而计算机机房数量有限, 导致机房的任务重, 机房计算机使用频率高。因此计算机硬件的损坏机率加大。如何快速维修硬件设备变得至关重要[4]。

除了硬件的维护时, 机房软件的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 计算机网络明显提高了工作、生产的效率。因此, 学校机房应相应增加各个学科的专业学习。随着新技术的发展, 只有软件也不断升级, 学校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 这就要求机房在软件维护上不断更新, 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 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3 面对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一个高效的计算机机房应该建立一个健全的计算机机房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可以通过《机房管理制度》来管理人, 用制度来约束人。日常管理工作应该做到科学合理。例如我校机房相应制定了《机房公物损坏赔偿办法》、《学生上机实习守则》、《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职责》、等制度。

3.2 加强机房的安全管理

提高机房的安全性及稳定的运行, 是学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机房的安全性, 应采取以下两点措施。

第一, 应加强用电安全, 机房的电源、线路错综复杂, 任何一处的差错, 小则可能引起设备的损坏, 大则可能引起火灾, 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

第二, 应定期检查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杀毒软件来查杀病毒, 随时更新服务器漏洞, 微软公司为了弥补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 在其网站上提供了许多补丁, 可以到网上下载并安装相关升级包。

3.3 加强机房的环境管理

如何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机房环境管理这个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一个良好的机房环境不但可以延长计算机的硬件使用寿命, 而且还可以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所以机房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 保持机房的清洁安静, 温度适宜。

3.4 机房软硬件的维护

3.4.1 机房硬件维护

机房管理人员在进行硬件维护时, 首先应具有扎实的硬件维护经验, 并清楚掌握计算机的硬件情况, 清楚常见的硬件损坏情况、损坏硬件的维护方法等。

3.4.2 机房软件维护

机房软件维护主要工作是系统出现故障、安装型的应用软件、防范病毒和软件的更新升级。电脑系统故障方面, 主要是当操作系统不能稳定运行时, 维护人员应查找相应问题并解决。

4 结语

学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计算机基础教学和其他课程的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质量, 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学校加强机房维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知识, 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管理和维护计算机机房的路子, 并逐步提高机房的管理水平与维护效率。

摘要:学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计算机基础教学和其他课程的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质量, 也体现出一个学校的管理状况, 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部分。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机房的管理现状, 从制度、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等方面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着重论述了软件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关键词:机房管理,机房维护,管理与维护

参考文献

[1] 黄旭鹏.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技巧浅谈[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 2 (12) .

[2] 肖章林.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和维护[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9) .

[3] 谢燕萍, 张维维.计算机机房管理经验谈[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5.

[4] 曹哲, 刘铁成, 奚立群.计算机维护与维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9 (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下一篇: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