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应用型营销人才论文

2022-04-14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民办高校应用型营销人才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在国家自贸区发展迅速、陕西自贸区正式获批、自贸区国际化营销人才需求迅速增加的趋势下,在对自贸区国际化营销人才的需求特点、陕西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大样本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与自贸区人才需求紧密对接的国际化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应用型营销人才论文 篇1:

浅议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困境与思路

[摘 要]文章从应用型本科兴起的背景出发,从高校评估机制及应用型高校实力来分析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不明的原因。最后对新建应用型本科的发展思路提出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发展困境,发展思路

一、应用型本科出现的背景

进入21世纪国家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世贸组织的加入,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时人才的供给远远跟不上发展的要求,根据《教育事业“十五规划”和2005年发展规划》中的统计数据,2000年时,高校在学人数为1100万人左右,毛入学率为11%左右,研究生约30.1万人,从业人员中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不到14%,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仅占4%左右。[1]可以看出,“十五”规划前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高等教育规模偏小。因此,在此人才供给不足而人才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教育“十五”规划提出到2005年“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增加到1600万人左右,其中在学研究生规模达到60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左右”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

为适应当时的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一些具备一定办学历史及办学经验的高等专科学校向本科教育升级。1990年~2000年高等学校的数量基本保持在1020~1080所之间,①而2001年至2004年高校数量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2005年时,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增长至21%,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增长至2300万,其中研究生规模增长至98万人。[2]其数量上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十五规划的目标。

伴随着新增本科院校数量的快速增加,由于之前思想准备不足、理论研究滞后、政策引导不到位,全国高等学校出现了分类不清、定位不明、发展方向趋同的现象。近几年,针对新增的本科院校的定位及其办学理念,学术界展开了研究与讨论。对中国高等院校的分类问题的讨论,有影响力的如厦门大学潘懋元,认为中国的高等学校可分为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及职业技术类高校三种基本类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三种类型的高校中,数量最多且层次复杂,因此定位不明成为该类高校尤其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困境。②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教育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新建应用型本科的困境

1.从办学定位的角度来看,存在无法明确定位的发展困境

学术型大学重点在于培养学术人才;职业技术高校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主要培养不同层次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两者的定位非常清楚,发展目标明确。而应用型本科涵盖学校不但包括部分“211工程”大学、一般部委属院校等建校和一些建校时间较长的地方高校,这些学校沿袭传统的办学方式;同时也包括一些新建升本的学校,以及民办的本科院校,而民办高校办学理念则比较接近于职业技术院校。因此,本科院校若以应用型本科作为办学定位,相当于没有定位。

2.從学生的就业定位来看,存在定位无效的困境

学术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本身就不局限于为学术研究服务。在现行的高考选拔制度下,学术型大学集中了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可以不同程度将所学的理论方法及科研手段应用于实践中。职业技术高校学生的就业定位也可明确表述成为行业一线的技术人才。相比两者,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就业定位就比较模糊。一线的技术操作能力可能不如职业技术高校,学术型大学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体而言至少不弱于应用型本科学生。因此,学生在就业上面临着竞争力的困境。

(二)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应用型本科产生办学理念困境的原因比较复杂,以下从宏观上国家对高校的管理体制及微观上应用型本科的实力两个层面来分析。

1.宏观管理层面

由于我国对高校的管理还是统一的行政管理方式,高校的办学要遵循教育部的规范进行。而应用型本科是近十年才兴起的办学定位,目前其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仍处在探索之中,国内无成熟的先例,因此目前对应用型本科的评估标准较为模糊。国家对学术型大学有“211工程”、“985工程”作为示范,对职业技术类高校也有“示范性高职”,对应用型本科的衡量,虽有“本科质量工程”的设置,但其导向并非“应用”,大体按照传统学术型大学的评估模式进行。因此,在统一的评估模式下,自然不可避免地出现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趋同的情况。

2.微观实力层面

在宏观管理方式的导向下,导致应用型本科尤其是新建应用型本科在办学中难以体现办学特色,而在与其他两类高校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的情况。

首先,师资队伍建设不能体现应用型特色。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采取了许多措施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如优厚待遇引进人才,组织教师进修等等。但这些措施与学术型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在教师的职业发展上,也按照教师的学术成绩进行职称的评定和待遇的评级。教师能力培养上,鼓励教师进入学术型大学深造,对教师到相关行业进行岗位实习并不鼓励。因此,师资队伍并不能体现“应用型”的特点。

其次,学生能力的培养中应用型特色不明显。在新建应用型本科的教学中虽然设置实践教学模块,但由于师资队伍主要由学术型教师组成,其指导下的实践与实际情况仍有一定差距。同时,由于校外实践基地的缺乏,学生的校外实习以自择为主,实习并不按照教学规律进行,实习效果很难判断。

三、新建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思路

从上面分析知,“应用型”作为本科的定位是模糊的。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条件下,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摆正应用型本科的定位与发展问题。

(一)另辟特色发展之路

目前大学学科设置的趋同,要想使高校教育体现出特色,需要另辟发展之路。如2011年,广东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了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生”招生方案,深圳在培养职教类本科生开始了大胆的尝试。这与国外应用型本科发展的思路是一致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方案中将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都分为理论型与实用型两种,理论型相当于我国的普通高校本科,实用型相当于我国的高职。因此,在国外“应用型”本科的功能与我国的高职一致,但国外对这类教育授予本科学历。而在国内,由于我国对高校的办学评估标准的限制,应用型本科始终不敢全力向这一方向发展。甚至原本就是由高职类院校升格而来的应用型本科,在升级之后,开始积极引进学术型教师,使原来特色的高职教育优势逐渐减弱。

因此,深圳大学的尝试是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与功能回归,其发展模式值得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参考。但这一模式可以深入发展的前提,是国家对应用型本科的评估标准做出利于该模式发展的变动。

(二)教学中注重工具应用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从相关行业的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入手。计算机的的应用已渗透于各行各业,大部分行业均有软件支持。因此,引导学生对专业软件的深入学习和操作,可以一定程度弥补竞争优势的不足。

以财经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营销专业为例,营销策划、营销模拟等课程固然需要开设,但学生在其中的实践与实际中的要求有所差异。目前管理更强调数据分析支持下的决策,因此,可以培养学生使用应用统计分析软件(EVIEWS、SAS等)对营销数据的分析能力,使财经类学生在就业初期就有一技之长。同时,由于这些统计分析软件是财经科学的重要研究工具,由来自于学术型大学的教师教授这类软件应用,也发挥了教师的特长优势,也为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学生向学术型深造搭建了一条对接的桥梁。

(三)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目前许多大学生在本科结束时出现“大学里没学到什么”的困惑和抱怨,这是本科教育中未明确“大学中应该学习什么”所导致的。本科教育的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核心在于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可根据学习工作所需而自学并应用的能力。

目前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新知识成体系地引入大学教育周期一般较长。同时,尤其在社科、财经类学科,知识在课堂讲授与实际工作往往有较大差距,因此在本科教育中,应着重培养学习能力。在学术型大学,追踪理论的前沿的教学和科研方式影响着本科学生学习的思维,根据老师提出问题自己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已经成为学术型大学本科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学术型大学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本科教育中得到了训练和培养。

新建本科高校对“应用型能力”的界定非常模糊,出现以在外兼职经历的丰富程度来衡量应用能力高低的情况,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间兼职。本科教育应该让学生建立“培养自学能力”的学习理念。在大学初始阶段就引导学生建立自我评价标准,即以“学习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可以不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新的知识”来自我衡量学习能力的高低。

四、结论

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可以继续尝试与探索职教类本科发展的模式;同时,高校的评估体系也应为该模式发展提供相应的标准。应该树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本科教育理念,以指导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竞争能力。

[注释]

①在此期间,高校数目的变动主要是一些院校之间的调整引起。

②本文中的新建本科院校指的是2000年后升级或建立的本科院校。

[参考文献]

[1]教育事业“十五”规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 2011年.

[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7年.

[3]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年.

[4]潘懋元,董立平. 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 2009年第2期:33-38.

[5]沈婷婷.培养“应用型本科生打通中高职“断头路”[J].羊城晚报, 2011年5月28日.

[作者简介]扈剑晖(1980—),女,广西财经学院市场营销系,讲师,2010年广西财经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

作者:扈剑晖

民办高校应用型营销人才论文 篇2:

对接自贸区新需求的国际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摘 要:在国家自贸区发展迅速、陕西自贸区正式获批、自贸区国际化营销人才需求迅速增加的趋势下,在对自贸区国际化营销人才的需求特点、陕西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大样本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与自贸区人才需求紧密对接的国际化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自贸区;市场营销;人才培养;陕西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作为贸易大国,自贸区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我国的自贸区目前主要有广东自贸试验区、天津自贸试验区、福建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辽宁省自贸试验区、浙江省自贸试验区、河南省自贸试验区、湖北省自贸试验区、重庆市自贸试验区、四川省自贸试验区、陕西省自贸试验区。以陕西为例,2016年8月31日,陕西省正式获批为国家第三批自贸区省份之一。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高新区以及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等地,总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枢纽和向西开放的战略前沿,陕西自贸区的正式获批,对于提高陕西对外开放度,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局,打造新的经济聚集区和增长极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自贸区在建设和发展中需要大量的国际化营销人才。然而,当前我国自贸区所在省份的大部分高校国际化营销人才培养缺乏创新,与自贸区人才需求脱节,不能适应自贸区的建设需求。陕西高校在陕西自贸区建设中,应认真分析陕西自贸区国际化营销人才需求的特点,紧密对接自贸区建设,对陕西高校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加大培养具备国际化眼光和全球化素养的营销复合型人才的力度,满足陕西自贸区对国际营销人才的需求,为陕西自贸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撑。这对推动陕西自贸区建设、国家自贸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会促进陕西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合理化建设和改革,提高陕西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陕西高校的发展壮大。

二、我国自贸区国际化营销人才需求与供给现状调查

1.调研对象及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我国自贸区的人才需求与供给状况展开调研,以陕西自贸区为调研重点。采取的调研方法主要有:(1)问卷调查,本次调研共抽取了陕西自贸区西安高新片区的14家企业,发放了720份问卷,收集到有效问卷667份。(2)专门访谈。重点深入了陕西自贸区部分企业进行用人需求及供给情况访谈。(3)文献资料分析。课题组主要研究分析了上海、广东、天津、福建、陕西等自贸区国际营销人才需求和供给状况。

2.调研结果分析。调查显示,专业化、复合型、国际化营销人才紧缺。在调研中发现,自贸区人才需求比较高的有:高层综合管理人才、国际化营销人才、金融投资与精算人才、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人才、專业项目管理人才、法律服务人才。我国自贸区当前紧缺度比较高的前五类岗位分别是营销人员、工程技术、市场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经理。这些岗位主要分布在自贸区的文化贸易、加工业、航运物流业等产业。营销人才受青睐,尤其是有丰富经验的、技术转型为营销人员的复合型国际化营销人才最受欢迎。以上海自贸试验区2016年第一场大型综合招聘会为例,在参与招聘的企业中,仅有48.08%企业有应届大学生招聘需求,不少企业提供的销售岗位数量都在5—10个之间,远远多于其他岗位数量。

3.高层次复合型的国际化营销管理人才需求强烈。在本次所调研的陕西自贸区企业中,有54%企业营销管理人才紧缺,其中需要高级营销管理人员的企业比例达到36%,企业急需具有国际视野、有海外背景、精通外语和市场营销知识、懂技术、经验丰富的复合型营销管理人才。在被调研企业中,有28.9%的企业需要海归营销管理人才,19.6%的企业需要外籍营销管理人才。由此可见,自贸区企业对本土培养的国际营销人才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人才市场供需两旺,但人才供给和自贸区人才需求间却存在严重错位。

三、陕西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开设与市场营销领域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专业、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营销与策划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

课题组成员对西安市7大民办高校(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欧亚学院、西京学院、培华学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西安思源學院)市场营销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课程设置状况等进行了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23份。

1.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结果如下:第一,专业及专业方向开设情况。陕西7大民办高校均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其中2所高校只在本科阶段开设,西安翻译学院等5所高校在本科和专科阶段均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陕西7大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专业方向主要包括:营销策划、广告运营、网络营销、营销管理、工业品营销、医药营销、汽车营销、房地产营销、体育产业经营、连锁经营管理。第二,课程开设情况。目前,陕西省各大高校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相同专业方向的基础课、专业课基本相同,不同方向的专业课有比较大的区别。有一些院校开设了营销专业英语课程,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上各高校很少实现双语教学。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西安翻译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分为本科和专科。本科未分专业方向,专科分为营销管理和新媒体网络营销两个方向。专科营销管理方向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调查与分析、营销渠道管理、广告学原理、谈判与推销技巧、公共关系学、网络营销、营销策划、销售管理。专科新媒体网络营销方向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分析、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网络营销、新媒体营销、网络公共关系、新媒体广告、网络营销渠道管理、网络营销策划。各高校开设的实践教学课程课时占总课时比例基本在50%以上。

2.存在的问题。第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2016年8月,陕西作为丝绸之路新起点获批西北首个自贸区。陕西省各大高校积极应对,进行了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改革。2016年12月,在西安外事学院成立了陕西省首个自贸区研究院,为陕西自贸区实践创新和商科人才培养搭建了理论与实践平台。但是,当前陕西省大多数高校在国际营销人才培养定位上比较模糊,与陕西自贸区發展“航空航天、商贸物流、文化旅游、能源金融四大产业”的定位和实务化、复合型的人才要求不匹配。调查发现,陕西省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本科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为应用型,专科定位为技能型,在人才培养描述中,只有41%的高校提到了复合型人才培养。陕西自贸区总体方案把自贸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聚焦在制度创新上,改革和创新需要专业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国际营销人才的培养应该符合自贸区的人才需求,突出“专业+外语+创新技能+国际化”的培养。第二,培养规格不够细化。培养规格方面,陕西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大多数在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不够细化,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没有与时俱进,缺少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时效性。第三,人才结构不合理,培养模式缺少创新。陕西大部分高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多数定位在销售、渠道管理、营销策划和营销管理的就业目标上。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供给明显不足,尤其缺乏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营销人才,不能适应陕西自贸区的发展需要。

四、对接自贸区新需求的国际化营销人才培养路径

各高校应深入分析自贸区的人才需求特点,分析目前输出的营销人才与我国自贸区人才需求的差距,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校国际化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和能力结构,并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陕西高校应以陕西自贸区为切入点,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主线,突出陕西的科技和教育优势,积极探索对接自贸区新需求的国际化营销人才培养路径。

1.聯合办学。高校可以积极探索与国外大学“3+1+1”的联合办学项目。通过联合办学,可以从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实现互补,全方位培养面向“自贸区建设”所需要的国际化、应用型营销人才,从而达到双赢或多赢。

2.校企合作。高校可以与自贸区的部分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市场营销技能培养、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深入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具体形式可以采取订单式培养、校外实训基地实习、自贸区企业专家进课堂讲授、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发建设相应课程、专业教师到自贸区企业进行实践等方式进行。

3.采取“专业+外语+创新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了解自贸区的定位和战略,根据自贸区用人需求,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注重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外语交流能力和创新技能的强化教学。除英语外,在课程体系中可以设置自贸区所需的其他外国语言中的两三种作为选修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创新教学手段。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良好的师资是教学的基础。高校人事部门应做出相应规定,鼓励本校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定期轮岗到自贸区企业实践,吸引自贸区企业精英到校专、兼职。

5.课程体系设置要突出专业特色,以自贸区需求为导向。改革目前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的课程结构,结合行业标准及自贸区人才需求,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设置时可以将企业课程植入,将营销策划、渠道专员、新媒体运营专员、新媒体营销策划、新媒体营销经理等岗位职业资格能力融入课程中,部分专业课程可以开展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何玲.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外语商贸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0).

[2] 刘冬.以区域经济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3,(11).

[3] 王艳艳.面向上海自贸区建设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

[责任编辑 吴 迪]

作者:黄春丽

民办高校应用型营销人才论文 篇3:

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研究

[摘 要]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成功有赖于准确的办学定位,它既是拓宽自身竞争和发展空间的前提,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保证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应用技术型高校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教育市场竞争机制、自身发展的历史、现状及特点,遵循宏观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层次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前瞻性与发展性相结合、优势比较与功能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从办学类型、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社会服务等维度对办学定位加以精心设计。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转型发展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3.007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加速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些重大战略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基于这一时代背景,2015年10月23日,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确立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国家、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战略部署、科学指导、综合施策、大力支持,也需要地方本科院校找准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挖掘自身潜能、激发内生动力,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学校顺势而为,成功转型。本文选取在转型发展中取得较好成效的徐州工程学院、常熟理工学院、菏泽学院、合肥学院、浙江科技学院等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过对其办学理念及其确立过程的梳理和分析,阐明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理念确立的依据、原则和内容,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帮助和借鉴。

一、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的意涵

“定位”是一个来源于西方经济学中市场营销领域的概念。1972年,美国学者艾里·里特和杰克·特劳特在研究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产品过程时创新性提出:“定位是以产品为出发点,如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所机构,甚至一个人,也许可能是你自己。但是,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1]基于对定位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教育定位、大学定位、办学定位等概念被人们重视,并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专门词语。所谓办学定位,简言之,是指“一所高校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处的恰当位置”[2]。也就是说,在我国复杂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所高校所确定的自身在当前或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笔者认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是指学校在综合考量自身办学目标、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办学特色以及办学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遵循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规律,参照我国高校类型和层次的划分标准,确定自己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及其所扮演的角色,为确定发展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前瞻性思考和规划活动。

办学定位涉及到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几个重要方面,它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有学者指出:“如果把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看作是横坐标,把学校自身的优势看作是纵坐标,那么两个坐标的相交之点,就是学校定位的最佳选择。”[3]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保证。应用技术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與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根源在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对自身办学定位不够准确,没有充分考虑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地方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新常态,迫切需要应用技术型高校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明确办学理念,找准办学定位,以便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服务社会职能。其次,是拓宽竞争和发展空间的前提。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想在激烈的大学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可持续发展,明确自身办学定位成为最关键的环节。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办学定位上既要与综合型和研究型大学实现“错位发展”,又要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形成“差异化发展”,重视学生实用知识、技术素养、工程能力、工匠精神的培植。最后,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应用技术型高校只有具备准确的办学定位,才能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才能使自身与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有效对接,才能促使现代职业教育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研发中技术与人才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得以顺利达成。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的依据

(一)应用技术型高校特点

应用技术型高校是“集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的大学类型”[4]。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上来看,应用技术型高校具有高、专、技等鲜明特点。所谓“高”,是指应用技术型高校所具有的“高等性”特点,它是以普通本科层次为主的高校类型,在归属上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范畴。所谓“专”,是指应用技术型高校所具有的“专业性”特点,它面向的是社会职业分工,培养的是高层次专门人才,在本质上属于专业教育的一种形式。所谓“技”,是指应用技术型高校所具有的“应用技术性”特点,它所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都指向于应用技术型。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应用性与技术性、行业性与职业性、灵活性与多样性、创新性与实践性、高等性与专业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办学定位的选择与确立。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历史与现状

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既不能忽视自身办学的现实基础和条件,也不能割裂自身发展的历史积淀和优良传统;既要清楚知道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也要了解自身的劣势和不足;既要明确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更要时刻牢记该往何处去。应用技术型高校无论进行办学定位还是确立发展战略,都必须清楚自身发展历程和办学积淀,准确把握自身的优势以及劣势,注意扬长避短。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摸清自己的家底,如学校的占地面积、师生数量、设施设备、财力物力等显性资源。但校友资源、学生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大众传媒资源、专家学者资源等隐性资源,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只有立足于自己的历史与现状,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才能具有生命活力。

(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高校办学定位的影响,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讨论的“制度性定位”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作为国家的权力与责任,由政府举办、计划调控、封闭办学、集中管理,教育基本上被定位为政治上层建筑”[5]。高校是政府的附属机构,政府对高校的属性和定位有决定权。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政府向高校下放了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是自主办学的主体”,但从现实来看,在高校办学定位中起重要作用的仍然是政府部门。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从2012年开始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战略”等,这充分表明政府通过制度性的安排,间接地影响和制约了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四)教育市场竞争机制

美国当代高等教育学者科伯指出:“不管以什么名义、由谁实施或者发生在机构的哪个部分,总之大学正在进入市场。”[6]“不管人们所持何种态度,市场环境正在影响着大学的行为。”[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无疑能为高校发展提供了重要驱动力,而缺少竞争的高校发展是缓慢的。应用技术型高校面临的教育竞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源竞争,即应用技术型高校是教育产品的提供方,而学生则是教育的消费方,一般是由学生选择学校并提供缴费加以实现。二是人才竞争,即应用技术型高校是劳动的消费方,而教师则是劳动的提供方,一般是通过勞动与工资的交换加以实现的。三是应用技术型高校之间的竞争,这些竞争主要表现在办学声誉、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投入、社会的捐赠等方面。

三、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的原则

(一)宏观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办学定位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对自身奋斗目标的概括和发展目标的描述,具有高屋建瓴的统帅和引领作用。办学定位“既概括了高校办学的指导思想与方针、教育理念和治校理念,也对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办学类型等进行方向性选择,是高校发展的方向标,统领高校工作的全局”[8]。由此可见,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具有鲜明的宏观性和战略性特征。不仅如此,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多种多样,它是一个多元、复杂、综合的体系,具有十分明显的综合性。徐州工程学院、合肥学院、浙江科技学院等高校,就是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自己所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自身的办学历史积淀与传承、所处环境和阶段实际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科学研究、发展特色等进行定位的。也正因为遵循了宏观性与综合性的原则,这些高校才能够在诸多定位因素中寻找到一个综合平衡点,才能有力推动自身各项事业得到综合、协调、均衡、和谐的发展。

(二)层次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是一个多元、复杂、综合的体系,它会表现出层次性特征。有学者认为,高校办学定位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是自身的职能属性定位,它所要确定的是高校的责任和使命,所要回答的是高校是什么或做什么的问题;微观层面包括高校的目标、类型、层次、服务面向等问题,所要回答的是某类或某所高校是什么样的或将来是什么样的问题。”[9]有学者认为,办学定位应当涵盖“高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一所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与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三个层面”[10]。徐州工程学院和常熟理工学院作为理工科为主的高校,既区别于高水平理工类大学的“研究型”和“学术型”定位,又区别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和“技能型”定位,明确提出了“应用型”和“技术型”的办学定位。这一办学定位充分考虑了层次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也使得这两所高校获得了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成功。

(三)前瞻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既要考虑过去办学经验的积淀和当前学校发展的实际,更要充分把握和预见学校未来发展的根本趋向,因而办学定位要表现出一定的超前性和前瞻性。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只有凸显这种超前性和前瞻性,才能使学校在复杂多变的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办学定位会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内容特质,表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特征。徐州工程学院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一所地方本科高校,已经被江苏省确定为支持筹建徐州大学。菏泽学院作为山东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已经被山东省确定为支持筹建菏泽大学,这就使得其办学定位既不能完全拘泥于现实,停留于眼前,也不能过分强调现实条件及短期需要,而必须表现出对自身办学现实的适度超越。

(四)优势比较与功能效益相结合

没有比较,就没有对事物异同的认识,也就不能从本质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必须遵循优势比较的原则,通过与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高校之间的比较,既可以看清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和特长,也能了解自身存在的劣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特色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使自身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如此,应用技术型高校在进行自身办学定位时,也要遵循功能效益性原则,也就是要以应用技术型高校功能的充分发挥和效益的最大化作为价值追求与终极目标,充分发挥优势比较原则。徐州工程学院注意与中国矿业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注意与苏州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注意与浙江工业大学、合肥学院注意与中国科技大学等实现错位发展,认真寻求自身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通过科学研究所获得的科学技术成果向生产领域的创造性转化,形成地方区域内“教育、科技与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取得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四、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的内容

(一)办学类型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在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定位中具有先导作用,它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层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等,具有统领性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盲目追求综合化的倾向,这容易导致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以及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的趋同化,导致毕业生就业时用非所学,甚至出现结构性失业的尴尬局面。有学者指出:“地方高校可以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这是因为无论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还是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无论是提升传统产业,还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是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都需要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数量足够,并且能够面向生产一线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12]因此,在办学类型定位上,应用技术型高校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围绕自身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彰显“应用型、技术型”的优势,科学确立自己的办学类型,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菏泽学院的办学类型定位是“鲁西南文化传播中心,现代科技创新基地,高素质人才摇篮,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的办学类型定位是“不断优化办学结构,逐步稳定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办学特色,积极创建全国一流、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应用技术型大学——徐州大学”。

(二)人才培养定位

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而言,人才培养永远是最核心、最重要的话题。人才培养其实也可看作是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决定着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性质和方向,不仅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活动的最后归宿。正因为如此,应用技术型高校一定要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认真思考,要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教育目的,准确把握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详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确立出具体、明确、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总体上来看应当着重实现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人才培养要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达到应用型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学业标准要求;二是必须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殊要求,即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应用型的、具备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13]从更为具体的层面来看,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可以定位于:培养具有扎实的应用技术理论基础、较强的技术实践技能、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满足工农业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徐州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大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精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善实践、能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常熟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坚持服务地方,积极深化产教融合,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互动发展,共建行业学院,探索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合肥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生产一线关键技术与管理岗位以及服务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设置定位

专业设置既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和承载体,也是社会服务的条件和保障,应用技术型高校突出表现为“以专业为导向”的教育。“地方本科高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变化趋势对专业发展目标、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设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的整合规划,是高校适应社会需求、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关键环节,既体现着高校的发展目标、服务面向,也体现着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与人才培养规格。”[14]从实际情况来分析,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專业设置定位经历了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到学校自身发展状况和水平、从全面充分的人才及专业需求调研到人才培养的科学预测的过程,这是由内而外、由学校到社会、由个体到群体的不断调适和契合的过程。从具体层面来分析,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设置定位一方面要全面深入地审视本校专业实际,以及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何种位置,今后发展的条件、后劲与预测;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学校所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才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等出现的变化及发展趋势等。常熟理工学院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电梯工程学院、全省第一家光伏科技学院、以及纺织服装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多个行业学院,使专业设置能够紧密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浙江科技学院根据浙江省科技和经济发展实际调整专业设置,近几年开设了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产业经济与技术创新、汉语教育与国际化发展等新专业。

(四)服务面向定位

服务面向回答的是应用技术型高校“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我国,由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多是立足于地方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而无论就其历史性、现实性还是未来性而言,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地方性决定服务面向,即学校的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咨询必须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行业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调整专业发展规划,改造旧专业,扶持培育新专业,建设重点专业,形成文理渗透、理工交叉、整体优化、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促进学校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紧密对接、共同发展”[15]。应用技术型高校肩负着一项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特殊使命,就是在社会服务方面特别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努力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徐州工程学院确立的服务面向定位是“立足徐州,面向江苏,发挥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合肥学院坚持“专业设置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目标对接产业人才需求,专业培养目标对接岗位能力要求”的服务面向原则,以需求为导向,推进产教融合,毕业生就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很高的匹配度。

参考文献:

[1]〔美〕艾里·里特,杰克·特劳特.定位[M].王恩冕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6.

[2][12]有力张思强,卞继红.论办学定位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耦合[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46-49,49-52.

[3]赵一枫.定位:民办高校生存之基[N].中国教育报,2005-2-25.

[4]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2.

[5]周光礼,刘献君.政府、市场与学校:中国教育法律关系的变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5):132-135.

[6]〔美〕科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M].晓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1.

[7]阎凤桥.大学组织与治理[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231.

[8]牛金成.高校办学定位研究:内涵、属性与内容[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4):18-21.

[9]夏建国.技术高校办学定位的特征分析——兼谈一所新升本科院校科学定位的成功案例[J].中国高等教育,2008(6):20-22.

[10]刘献军.论高等学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7):7-11.

[11]孙百鸣.高职高专院校发展定位探析[J].职教论坛,2005(19):12-14.

[13]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辦学定位与特色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4.

[14]王志蔚,丁黎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转型:背景、困境与方略[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54-56.

[15]穆厚琴.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定位转型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5):42-44.

(责任编辑:王岚)

Key words: applied technolog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hool orientatio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作者:祝海玉 张典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酒店餐饮业消防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关于实践教学的财务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