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阅读教学论文

2022-05-04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图式理论阅读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通过查阅书籍和其他文献,文章阐述了图式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语篇理解中的分类,并从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材编排三方面来分析图式理论对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

图式理论阅读教学论文 篇1:

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

摘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但是传统阅读教学法影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取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语法讲解,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运用图式理论来指导学生的阅读是一种不错的理论模式,文章通过分析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着重论述了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此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图式理论 英语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作了分级定位。因此,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对语篇和词汇进行理解的过程和对句子进行分析和解码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阅读策略能力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概括推理能力的过程。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获得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否得到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的学会阅读。可见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概念的界定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用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模式。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根据这一理论,阅读理解首先是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图式的信息,读者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之间相互作用就是理解。根据图式阅读理论,阅读理解的图式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结构图式和内容图式。

三、实践的探索

根据图式阅读理论,语言图式是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的基础,因为调用任何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因此,外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完善学生语言图式,从而提高学生调用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对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等三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就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实践证明: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好图式理论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根据本人学习和教学实践,在日常阅读课教学中不断地尝试用图式理论来指导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下是本人在阅读课上运用图式理论的尝试:

(一)介绍背景,开展内容预测

阅读前的预测推理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引出适当的背景知识,激活必要的图式。从图式理论来看,预测(Prediction)可以用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阅读前教师适当讲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调动和激活原有的图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预测和理解阅读内容。

利用插图。新目标八年级(下)每个单元的阅读篇都有插图,他们暗示着本篇文章的主题。教师可将此作为引子,利用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

利用标题。文章的标题体现了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可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从分析标题入手,对文章的内容作出判断。

利用主题句。根据主题句往往可以预测整段的内容,主题句一般是每段的第一句,应多加注意。

利用关键词。关键词是与文章主题思想紧密相关的词语,能激活图式。阅读前,教师有意识地仔细选出关键词语,因势利导,把他们的思路引到文章的脉络上。

(二)创设情景,激活阅读兴趣

阅读是有效的获取书面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如果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及对阅读对象背景的了解,阅读文章就比较容易。因此,本人在课堂上积极创设阅读相关情景,展示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阅读对象背景的了解,让学生产生阅读的需要,带着目的去阅读。

例如教授九年级Unit 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Period43a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组图片——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动感时尚的香港,Disneyland,风光旖旎的天涯海角,从多个角度向学生展示这些经典地方的魅力之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然后分四个小组,讨论话题If you had one million dollars,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on vacation? Why?通过以上热身活动,全体学生处于一个积极的阅读准备状态,他们有了明确的阅读目的,满怀信心进行下一步的阅读,这样被动阅读自然地转化为主动阅读。

(三)分层活动,建立图式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理解的正确与否是阅读的关键。因此,为了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理解文章的内在联系,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阅读时需要分层活动,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建立相应的语篇图式。

Skimming即粗略地阅读全文,目的是为了掌握文章的内容大意,它是一种面式读法。表达中心思想的主题句通常出现在文章首句或文章末句。因此要求学生重视阅读文章的首句和末句以及小标题。

Scanning即浏览阅读全文,其目的是为了寻找特定细节或具体信息的线索,它是一种点式读法。寻读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找到目标,可以利用找主题词和看标题或图表。

Detail Reading即详细阅读全文,其目的是为了掌握文章全部内容并分析语言特点等。要求学生回答一些关于课文的细节问题;讨论归纳各段大意;同时,出于对全文的整体考虑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该语篇的相应图式,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篇和深化理解语篇。

(四)运用图式,巩固记忆

While reading是信息输入内化的过程。Post reading则是信息输出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阅读后的目的是巩固记忆,而图式具有巩固记忆的功能。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读后活动(postreading activities) 时,应指导学生利用已建立的图式进行各种活动,如复述、改写、讨论、评价等。一个好的语篇图式是语篇内容和语篇结构的有机结合。如在教Go for it Unit1 reading时,阅读后的活动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就图一the shapes of robots and what can they do可让学生看图式理解和复述课文;第二,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图表。此外,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篇关于robots的补充读物,目的是扩大知识范围,然后自己设计自己的机器人What does it look like? What would you like it to do?通过这些针对性的活动,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与巩固。

结束语:

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激活读者的图式体系,积极调用已知的知识。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运用图式分析材料的语言结构和文体特征,并帮助学生建立语篇的相应图式,使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实践中,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其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华慧芳.“阅读理解中的 预测与联想”,《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一期.

(3)杨红霞.图式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6):30-32.

(4)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作者:金田娟

图式理论阅读教学论文 篇2:

论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通过查阅书籍和其他文献,文章阐述了图式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语篇理解中的分类,并从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材编排三方面来分析图式理论对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图式理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策略图式

一、图式理论

图式(schema)是指凭以往的经验认知新事物并赋予其意义的潜在结构,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图式”一词来自于希腊语,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和心理学著作中。18世纪康德曾论述图式的哲学意义,他认为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后来完型心理学接受了图式的概念,认为大脑的组织形式倾向于尽可能地完满和连贯,即简单、有规律和对称。完型心理学将这一理论用于试验人的视觉感知,最有影响的是伍尔夫对人记忆几何形状的实验。受试者分别看一些图案,然后把它们画出来。实验者观察到,随着时间间隔的增长,画出的图形有些变化,但所有受试者都倾向于将图形标准化和抽象化,而忽略了观察到的原始细节。巴特利特、安德森和皮尔逊将图式概念用于讲述和追忆故事。他们得出结论:记忆不是复制,而是根据大脑中已有的图式重构将要记忆的内容,即改变新认识的事物使其与已有的图式融合的过程。

曼德勒总结出图式的三个特征:结构性、抽象性和灵活性。这三个特征充分说明已有的图式影响人对新事物的认识,而对新事物的认识又可以对已有图式进行补充和扩大,甚至可以改变图式本身,形成新的图式。

学者对“图式”含义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图式是大脑为了便于信息储存和处理,而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经历有机地组织起来的一种知识表征形式,是相互关联的知识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1]

二、图式在语篇阅读理解中的分类

人的头脑中储存着各种各样的图式。例如,开启洗衣机的图式、泡茶的图式,等等。就阅读语篇而言,图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策略图式。语言图式指读者已经具有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内容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内容图式又称为主题图式,是阅读的核心部分;形式图式指的是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整体结构;而策略图式指大脑对整个阅读理解过程的监察、预测、判断和对阅读方法的选择。根据图式理论,读者接受文字信息进行阅读理解是一种“猜测—证实”的过程。阅读理解首先是文字输入,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当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以后就产生了理解。实际上,对于语篇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读者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当读者把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起来时,就能获得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因此,这四种图式对把握语篇的内涵、内容和整体结构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图式理论对语篇阅读教学的启示

图式理论的代表人物鲁梅哈特曾指出,阅读时要正确理解文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读者必须具备相关背景知识,即与文章相应的图式;二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成功激活图式。所以,读者不能正确理解阅读语篇的原因主要有三个:“①读者可能不具有适合于该文本的图式;②读者虽具有适合该文本的图式,但作者在文本中所提供的语言提示不能使读者的图式激活;③读者运用了并非作者意图的图式。”[2]

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使学生克服以上的三个问题而正确理解语篇呢?下面从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材编排三个方面来看图式理论对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

1.从教学内容看。由于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可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策略图式四种类型,因而阅读教学理应包括这四方面的内容,即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文章内容、篇章知识及学习策略。对学生来说,英语阅读既是语言问题,又是阅读问题。语言知识是阅读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包括常用字的记忆、常用词语的储存,以及常用句型的积累。但教师不必依赖生词表逐字逐词地讲解,可把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融入语篇,并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意。背景知识也是学生理解语篇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看材料之前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阅读时就会把已建立的图式与阅读内容进行比较,这样更有利于快速理解材料。在阅读中,教师还应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阅读过程不仅是信息处理的过程,而且是信息积累的过程,学生应掌握有助于理解和储存信息的技巧,过分注重细节和慢读反而会使注意力分散,不利于整体理解。推理和预测是阅读理解的核心,需贯穿于整个阅读理解过程。要培养学生一看到题目或第一句话就根据头脑中已有的图式猜测不断修正,直到把全部信息融会贯通的能力。

2.从教学重点看。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文章内容,因而阅读教学应以文章内容为重点。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既是语言文字的处理过程,又是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的运用和处理过程。如果阅读自己感兴趣或熟悉的内容,读者往往比较容易读懂。如果让读者看非常陌生的材料或完全没有背景知识的专业文章,往往也很难理解。因此,背景知识对于文章理解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不断阅读才能扩大和加深自己的背景知识。人们往往仅把阅读当做学习、复习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手段,把理解错误甚至理解不了仅仅归结为词汇和语法知识缺乏,而忽视了读者头脑中已有的图式的主动积极作用。理解困难的根源往往是宏观整体上的。阅读的目的或为获取信息,或为娱乐。无论为何阅读,内容始终是最重要的。所以,应放在对文章内容的完整、准确地理解上,词汇、语法、篇章知识的教授,以及阅读技能的训练都应为掌握内容服务,以内容为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3.从教材编排来看。根据图式理论,内容图式是最重要的,对阅读理解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缺乏背景知识而不是辨认字词。主题相同的篇章应编在一起教授,以便图式不断地重复、扩展,这样才能加深学习者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属于同一内容的词汇还会不断重复,有利于词汇的学习和记忆。因此,在同一单元里,最好将精读、泛读和快速阅读的所有课文都选为同一主题。

每一种理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现象,图式理论也有不足之处。图式是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读者运用图式知识去建立篇章连贯从而达到理解文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图式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图式结构太严谨、固定,就会妨碍甚至阻碍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强调对图式的激活,有时激活的并不是一个图式,而是多个图式,读者选择时也难免与作者的意图有些偏差。但是,这一理论对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却是巨大的,它在强调语言因素对理解的制约作用的同时,也注意到非语言因素对理解的巨大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实践中,可以继续对这一理论进行完善和改进,而理论的发展又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章勇.从图式理论到建构整合模式看阅读理解模式[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编辑:易继斌)

作者:彭敏

图式理论阅读教学论文 篇3: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笔者试图用图式理论来解释阅读过程,并分析学生不能阅读材料的原因,探讨图式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及提出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设想,即教师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创建新的图式知识,使图式知识相互作用,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图式理论概述

现代图式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图式是指高级的、复杂的、日积月累的结构,是“世间典型情景在大脑中的反映”(Cook,1989)。Thomas Devine(1987)将图式定义为:图式理论是关于知识的理论,一切知识都是以知识为单元(Schemata)的形式构筑而成的,这种知识的单元即图式。Widdowson(1977)认为,图式是认知的构架,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记忆中。Rumelhart(1977)把图式解释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一组“相互的知识结构”或“构成了认识能力的建筑砌块。”图式是一种记忆结构,它既包括语言、文化、民俗等其他领域的知识,也包括已形成的神经反应模式。

图式有三种类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先前的语言知识,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读者对文章体裁的了解程度。如果学生在阅读中能利用图式理论指导阅读,将会对把握文章内涵、内容和整体脉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可以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图式理论在阅读中的作用

根据这一理论,阅读理解首先是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当足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以后,就可以说产生了阅读。例如:我们提到“上山下乡”,三十五岁以上的人都明白,而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不明白。因为前者有这方面的图式,后者则无。再如一篇描写人们搓麻将的文章,没有搓麻将的外国人读起来就会如坠云雾,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可见,读者理解一篇语言材料的过程就是读者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当读者把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起来时,就能获得作者所要传递的意义,达到读者与作者互相交流的目的。否则,阅读理解就会失败。

笔者认为在英语阅读课文教学中,通过使课文结构化,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按照层次结合到人们头脑中贮存信息的一个具有等级层次的网络中,即我们所说的图式,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从此可以看出,把图式的概念引入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中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的。

学生不能理解阅读材料的原因

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字面上完全读懂了一篇文章,但却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导致学生理解失败呢?鲁梅哈特曾经指出,一个读者不能正确理解一篇文章的原因有三种情况:(1)读者不具备与文章相关内容的图式;(2)读者虽然具备了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但作者提供的线索不足以激活读者的图式;(3)读者自以为读懂了文章,但却误解了作者的意思(D.E.Rumelhart, 1980)。鲁梅哈特的这一归纳是对母语阅读而言,对英语作为外语阅读者来说,读不懂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作者虽然提供了足够的理解线索,读者也具备相关的图式,但读者没有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作者所提供的线索没有起作用,不能使读者的有关图式“活动”起来。

任何一篇英语阅读材料都是由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构成的。读者通过语言图式(即词汇、语法和习惯用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获得内容图式(即语言的意义和文化背景知识),阅读后留下心理痕迹的往往是内容图式而不是语言图式。阅读理解取决于读者的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两者在阅读理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长期以来,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教师们通常能够认识到语言图式的重要性,强调词、句和语法的学习和记忆,但忽略内容图式的重要性,不重视语言的意义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严重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殊不知英语阅读的失败常常是因为缺乏内容图式所造成的。

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图式理论表明:读者对读物的语言、内容和形式拥有的知识越多,其理解程度就越深。那么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怎样知道学生进行的是有效的阅读呢?笔者认为,教师可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有关图式并建立新的图式,帮助他们把已有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字信息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图式的能力。

1.加大背景知识的输入,从而为图式的产生奠定基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文化习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语言意思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中西文化的差异往往给学生带来许多理解上的困难。很多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有时甚至歪曲原意,自然也就不能对阅读理解的问题做出正确的推论、判断和预测。因此,笔者讲授涉及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文章时,首先向学生介绍其文化背景知识,并指出其文化意义。

如,Christmas一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是知道圣诞节是西方每年12月25日庆祝的一个宗教节日。为了扩大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笔者给他们作了更进一步的文化背景介绍。西方人信仰上帝,以上帝的儿子Jesus Christ的诞生作为新纪元的开始,所以就有“公元前”(Before Christ)和“公元”之说。Jesus Christ为了拯救人类被以色列人钉在十字架上替人类受难。大多数西方人是基督徒,他们信奉Jesus Christ,视他为救世主。每逢星期日要去做礼拜,读《圣经》,听牧师讲道,向上帝忏悔、祈祷。每到12月24日晚,他们要守平安夜,举行各种庆典活动以纪念Jesus Christ。这个节日之隆重相当于中国的“春节”。并在介绍“圣诞节”的同时,还给学生讲授Christmas Eve、Christmas tree、Christmas card,Santa Claus及Christmas Carol(圣诞颂歌)等相关词语,同时播放Silent Night(平安夜)给学生听,让他们感受圣诞节的气氛。另外还给他们介绍了西方国家的一些其他节日,如Easter(复活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等。这样使学生既学习了语言,又了解了文化。

2.设法激活学生的有关图式,培养学生的预测联想能力

对文章进行预测和证实是图式知识应用于阅读的核心。因此提高读者的预测技巧、增强预测意识是十分必要的。预测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阅读技巧,学生的预测不管对与错,都会使他们的想法更接近于即将阅读的文章主题。开始阅读后他们的预测就会得到确认或排除。有预测的阅读应优于无预测的阅读。譬如,SEFC 2B Unit 15 Lesson 58 Noises in the night,笔者在教学时提出以下4个问题:

(1)What is a detective usually famous for?

(2)What ideas have you got from the title“Noises in the night”?

(3)What will the detective do to help his customer?

(4)How will the story end?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作出种种预测,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这种open-ended questions不仅有利于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还包含了信息差(information gap),起到了真实交际的作用。

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的标题,预测文章的内容,给出与文章主题有关的关键词,然后发动学生围绕关键词进行讨论,并因势利导,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将其思路引导到文章的脉络上,例如:SEFC IA Unit4 Newspaper,笔者先把newspaper写在黑板上,然后动员学生说出与newspaper相关的词,学生争相提出了以下词语:journalist,editor,interview,photographer,develop,type,computer,headline,print,deliver等,然后再让他们验证这些词语是否在文章中出现,当他们发现自己的预测得到证实,必定欢心鼓舞。由此可见,图式一经激活,一些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触类旁通。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阅读时的被动局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满意的阅读效果。

3.理清课文脉络,进行整体教学

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背景材料后,再读课文和听录音。这时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可以是细节方面的,也可以是总结性的;可以由学生个人思考,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在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大意及主旨。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能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切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综上所述,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教学材料不可避免地包括了相当部分的异域文化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阅读心理所决定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前山中学)

作者:叶淑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RFID物流管理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论文

热门文章

图式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