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优势范文

2022-06-26

第一篇:素质教育的优势范文

东莞龙文教育的优势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九年的义务教育生涯已接近尾声,很多学习好的同学都希望能考进重点高中、学习较差的则希望能考一个普通的高中不至于被拒之门外,目前中考的钟声将要敲响,一次次面对试卷上不理想的分数怎么办-------龙文教育的导师较专业的指导学生让他们在最后的冲刺时间里试卷上不满意的成绩变成满意。

龙文教育"一对一"教学的优势龙文学校经过10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凸显出一对一教学模式极大的优势。为方便家长朋友更进一步的了解一对一教学模式的优势,现将龙文教师"一对一"教学的优势做一简单介绍:

1、个体针对性极强。不像培训班的班级教学方式,"一对一"教学是一个老师只针对一个学生。这样一来,老师对单一的学生学习情况会更加了解,根据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针对性授课,相比培训班的“平均用力”,教学效果更有保证。

2、学习更具交流性。在"一对一"教学的氛围中,学生和老师都处于比较随意自由的状态中,因此彼此的交流也可以随时进行。学生有任何问题也可以随时向老师反馈,并及时得到解答。而如果在培训班上课,学生有问题也只能在课后请教,老师与单个学生不会有充分的交流时间,因此学生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3、上课时间更自由。相对于培训班的定点定时上课而言,"一对一"教学具有更大的自由性。可以根据学生具体安排随时更改调换时间。特别是在学生户外活动比较多的假期,"一对一"教学时间的可调节性,会较受学生欢迎。

4、侧重查漏补缺。一般来说,好的家教并不是“教”,而是“补”,就是老师在对学生的测试之后,发现该学生知识点的缺漏之处,再对症下药。"一对一"教学中老师主要的补课方式也是用一个类型的题目来开发学生思路,使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训练,掌握知识要点并在针对性特强的练习过程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相比班级上课,节省孩子很多时间。

5、三维一体高效学习管理体系,治标又治本。龙文教育经过多年的潜心实践,总结出1对1授课教师,作业吧辅导老师、学管师三方共同协管同一孩子,1对1授课教师着重于知识教学,作业吧辅导老师着重于知识巩固,学管师着重于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三方通力合作,达到学习问题既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东莞龙文教育的教学方式是独特而又高质量的,如果说中考是一道紧闭的关卡,那么龙文教育的导师便就是指导你如何打开这道关卡让你顺利的通过,临近高考的你是不是感觉到“山重水复疑无路”,请到东莞龙文教育你会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篇:中职教育的优势与劣势

海南省工业学校

摘要:在现阶段国家教育中,全国中职生人数达到860万,已经超过高中阶段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已经占有相当的一部分比重。中职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的教育方式之一,是为社会提供技术性的人才和部分掉队(未能进入大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机会。那么,关于中职生的优势及劣势成了大家共同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中职教育 中职生 优势与劣势

全国就读中职教育的学生人生从去年810万到今年的860万(这个数据是逐渐上升起来的),既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中职教育,这说明中职教育越来越被社会、家长及学生所认可。那么,中职教育有何其优势呢?劣势呢?

一、中职教育的优势

这么些年,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从传统的农业经济进入到了工业化经济,工业经济带来的效益已经占有近半成的国家收入份额。对国家发展起到至了关重要部分。同时,工业社会的发展也要求有更多的工人来从事这项工作,所以,也来越多的人从田地里走到了工厂。这样,为满足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及国家对大部分的落榜生的继续培养,中职教育孕育而生。这是一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方式,是填补部分青少年教育空白的一种教育阶段,是为部分青少年进入社会提供一个过渡平台。相对于现阶段,它有以下一些优势:

(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为了改善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

1、2007年起,国家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给每一位就读中职学校的在籍学生都发放3000元/人的国家助学金。

2、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减免学杂费。

3、对于我省优秀学生,省财政厅给予每人2000元的奖学金。

4、各学校也有各自的奖学金。

5、对涉农专业实行全免政策。

6、校企合作共同办学的一些定向培养免费专业。在对中职生教育时,国家提出了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帮助有需要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政策。这些是国家、单位、学校在经济上对中职教生的补贴,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尤其是广大贫困的农村地区的学生)提供及一笔基本的生活补贴,有利于鼓励了农村学子的入学和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知识文化水平。

(二)社会对中职生的需求量增大,提供的继续深造的机会更多。

1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这为我们中职学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就业平台,中职生就业机会更多,出路更宽广而且顺畅。除就业外,中职学生还有另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参加普通高考、成人高考、更可参加专为中职升高职业设置的高考,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到大学继续深造。也可以参加各种专项培训。多方位的选择提升自身的不足,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

(三)中职生本身具有的一些优势特点。

1、中职生具有自身的专业特长。相比较初高中、本科以上的就业人群,中职生具有一些与他们不一样特点。中职生优势不在学历和理论水平,而是实际技能水平,中职生是受过良好的技术教育而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人才,比初高中更具有专业特长,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发展潜力、比本科生具有较高的动手能力,在人才市场生有一定的竞争力。

2、中职毕业生心态比较低。近些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只有74%的情况下,中职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一方面原因是因为中职生具有企业要求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是生产一线需要的人才比较多。而大学毕业生恰恰不愿意下一线干活,心里定位比较高。反而中职生心态比较平,肯在一线从事生产工作,流失率低,比较受用人单位的信懒。

3、中职生可塑性高。中职毕业生刚刚从学校出来,又进一步地经过学校的针对性培养,具有对职业道德认识,涉世不深,思想比较单纯,敬业精神较强,能对所学专业随时应用于实践。所以,在人才市场上比较受用人单位的信赖。

二、中职教育的劣势

中职教育作为对青少年教育的一种方式,在它所处的教育阶段中起到了很大的补充作用,为广大中招失利青少年提供了新的就学平台,由于所处的教育位置,他同样也存在其本身的不足。

(一)学生文化水平相对偏低。中职学校学生中大多数是中考的失意者,他们的过往学习成绩比较差,学生间的基础素质差异也很大。对于一些落后地区更是明显。一线的技术工人形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及企业形象,这也大大地局限了中职生自身的发展。

(二)中职教育膨胀快,质量难于保证。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政策的放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办中职学校的准入门槛放低了,中职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如此膨胀速度,学校的师资力量难于得到保证,以至于毕业生的质量得不到较为全面的保证。二是中职学生的学制缩短,不能保证足够的学时,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特别是国家现在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有关政策及市场化的学校管理,部分学校已经大大地缩短了对学生的在校学 2 习时间,以致中职毕业生的质量已经明显下降。

(三)社会的对中职生的刻板印象-----落榜生。中职学校学生中大多数是中考的失意者,他们的过往学习成绩比较差,学生间的基础素质差异也很大。对此社会上存在一种普遍看法,认为他们的质量低于普通院校学生。这种“有色眼镜”影响到中职生的前途的发展。同时也使部分学生丢失了自信心及报读中职的愿望,从而失去部分生源。

(四)中职学生本身的具有的一些不足。

1、思想不成熟。由于中职毕业生是相当于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年龄还是小,历事少,对社会及自身的认识存在有很大的片面性,直接就影响到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做出不成熟的决定。

2、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社会生活条件好了,父母为子女提供的成长条件也就相对舒适。当孩子第一次步入社会的时候角色没有能及时转变,无法自己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

3、抗压能力明显不足。现在社会是复杂的,它不像家里、学校那样安逸,它周围时刻都充满压力,中职生难于承受领导的批评,工作带来的压力等各方面的压力而惶恐甚至逃避。

4、喜欢从自我为中心出发思考问题。社会关系是群体的,人也是个群居动物,人与人、人与单位或多或少会出现矛盾,可是在考虑问题时候,许多学生都以“想当然”的态度出发,以为自己这样想别人就应该是这样的,这严重地阻碍了问题的解决。这也是一种不成熟的标准吧。

中职教育既是对学生所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进行筛选整合巩固的过程,也是将其所学知识运用于技术实践的过程,更是对其进行思想品德、社会交流、独立生存和自我发展等能力方面进行塑造的过程。合格的中职毕业生对社会、企业的贡献是比较大的。那么,为什么要选择中职教育呢?那就是“一技之长敲开就业门”。这对未来能及时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而言,掌握一门紧俏的专业技能,“尽快实现就业”是家长们和学生们的首要选择。认清中职生的优势与劣势是才能让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村中职学生流失现象分析及对策 》作者:韦颖红 2010-5-5

2、《转变观念 给中职学生准确的智能定位》作者:庄周2008-08-01

第三篇: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德育优势

【摘 要】 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教学目的,同时,还肩负着渗透德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当贯彻始终渗透信息道德教育等最终达成教育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目的.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教师还需要把握一定的教学策略,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充分发挥服务德育教学的优势;依托模块内容要求,实施相应的德育教学;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道德认识水平,进行个别化施教;并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使得德育教学寓于情理之中,最终达到德育教学渗透于信息技术课程中"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德育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2)06-051-01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快捷和方便的同时,也给青少年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把沉迷于网络、厌学情绪严重的学生引导到健康的网络生活中来已迫在眉睫,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强化德育尤为重要.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目前,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也没有现成的德育内容.现阶段采取的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整合,进行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相互渗透,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还存在脱节的现象,教育效果一般.下面就现代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的整合,谈谈我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进行德育教育

1.挖掘信息技术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网络媒体信息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会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需要教育教师进行筛选和过滤.筛选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备好课,精心组织和准备好教学内容,从大量的信息中选取有教育意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让学生体验,从而进行灵上的净化与熏陶.过滤是指将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对学生心灵产生诱惑与毒害的信息过滤掉,以避免学生受到伤害.过滤需要在网关防火墙和学生的客户端安装过滤软件,进行技术屏蔽.

2.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道德、意识和品质

平时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地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不传播计算机病毒与不健康的内容,不非法窃取他人的信息,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尊重版权与著作权,未经著作人同意,不复制其软件作品,自觉使用正版、反对盗版.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沉迷于网络和网络聊天、网络游戏,自觉抵制网络黄毒的意识,能够对不良信息有较强的抵抗力,明白网上活动也要遵守社会道德准则与人际交往准则,不阻碍正常的信息交流,不破坏网络环境与安全.具有耐心、细心和认真思考,努力尝试,决不放弃的良好的意志品质.

3.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德育的主阵地

为了使学生的网络生活有场所,吸引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可以组织教师研发学生乐园的相关软件,建立虚拟的网络生活世界,搭建学生生活交流的平台、网络实践的场地、健康成长的塔标.学校网站中设立"你言我语"进行网络交流、"快乐课堂"进行网络学习、"小试牛刀"组织网络实践、"成长日记"记录成长航标,在这里,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加社区内的各项活动.传统节假日与纪念日可以建立主题网站,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1.信息技术下的德育内容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

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班会课形式,引入信息技术的方式,搜索与展示信息技术条件下,生动丰富的图文资料、视频短片,展示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这样的主题班会,避免了教师简单空洞的说教,使主题班会课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政治课及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多媒体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同时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2.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德育的育人模式与手段

传统的德育工作可能对学生已经没有太多的吸引力,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德育内容可以是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学生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德育内容.网络技术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师生交流变得平等,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搜集自己想要的知识,寻找自己遇到的问题,达到自主教育的目的.同时,网络的心理辅导交流可以避免暴露自己的身份,保留自己的隐私,可以大胆地吐露内心的感受,师生能够单独交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不要怕这会更加重学生沉迷网络,堵不是办法,关键是如何去引导.

3.有效利用学生信息技术特长引导特殊学生

对一些有计算机基础,动手能力强,有强烈的表现欲,由于找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继而转向破坏计算机设备甚至搞垮计算机网络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就成了老师眼中的"捣蛋鬼",然而,如果能够适度引导,也可以将他们的这些"缺点"转化为优点.我们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培训,让他们参与到管理、维护机房设备和教室信息设备的工作中去,使他们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好帮手.要组建好队伍,定期组织培训,定期组织考核,对他们所负责的设备完好情况,设备的摆放与卫生进行评价.这样这些小管理员既能发挥所学的知识,又能减轻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还可以组织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网页设计与动画制作比赛,最终发挥他们的特长.

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完成将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进行整合,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是信息技术教学本身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德育教育将扮演重要的角色,现代信息技术将不断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为素质教育的推进注入新的活力.最终在此渗透过程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 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艺.信息技术基础(必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沈书生,李艺.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改革 电化教育研究

4左明章.许雄.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的探讨 中国电化教育

5范孔明.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德育渗透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

6李爱娟.中小学德育与信息技术整合初探 教学与管理

第四篇:远程教育的优势以及特点:

1、方便快捷。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远程教育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网络教育已经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已经不用再亲自去教室听课了。只要通过网络就能第一时间掌握知识。及其便捷。

2、远程教育一般都采用名师录制课件讲解。学生可以接受到全国顶级名师的指导,这也是一场革命,是传统教育所实现不了的。

3、远程教育提供全方面的服务。更加人性化,更加全面。学生往往可以享受24小时答疑服务。有助于对知识的更好掌握。

4、远程教育培训费用低廉。由于利用了网络这个便捷的平台。省去了面授的教室占用,招生宣传等费用。往往费用比面授教育费用低廉。

5、其缺陷就是必须依赖网络这个平台,参加远程教育的人员必须具备上网条件,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电脑操作知识。因此远程教育的受众有一定限制。目前,中国还不具备全面实施远程教育的实力可参考:网络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说实话,这个辩题本身就有问题。“传统”与“网络”,并不是同一个逻辑层面上的概念,辩论起来免不了要出现“鸭同鸡讲”的尴尬场面。其实,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能否取代传统的学校教育形式,倒是一个很有趣味的辩题。 稍具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今天学校教育的形式,的确是100多年前从西方“引进”的,大到班级授课制,小到统一校服、统一作息时间表等等,都是当年所谓“新式学堂”取代科举教育制度后确立的。既然“新式学堂”可以取代有1000多年传统的科举教育,网络教育为什么就不能取代才有100多年传统的学校教育? “网络”或“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如果说今日中国有哪个英文词已经取代了bye-bye而朗朗上口,那就非IT莫属。 有人声称,人类已经经历了简单绘画传情达意??读形时代、文字的发现??读字时代、印刷的发明??读文时代、影视技术的发明??读图时代的不断更迭。随着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登录互联网并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工作,人类逐渐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那就是“读网时代”。 “读网时代”的挑战,学校首当其冲。教育从观念到形式,都将发生根本的变革。 教育平等化:网络教育成主流 驱使网络从小规模实验迅速走进千家万户的主要动力来自价值取向。教育机构(未必是学校)通过网络投资或出售知识(课程),成本可以迅速降低,而“购买”者可以在互动中充分表达自我,再也不必在师道尊严面前噤若寒蝉。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的一个坚定信条是:在线销售的价格将比其他任何地方的价格都要低。知识“销售”又怎能例外。网络教育将改变人们对教育市场的看法。同时,人们将越来越关注“教育产品”和服务对受教育者(教育消费者)所具有的价值。网络将使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更紧密地连结在一起,“言者谆谆,听者渺渺”,教师在表情冷漠的学生包围之下寂寞而无可奈何地讲授知识的历史将被终结。 网络化学习:无所不在 通过对互联网、局域网、外域网的整合,以及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化学习可以无处不在,网络化学习将取代传统学习方式,从而创造更高的学习效率。 网络学习一方面节省了家庭对教育的投资,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更加自由。正是网络化的学习创造了崭新的教育模式,并且学习者和施教者都变得越来越精于在网络环境中运作。 在未来社会,要懂得教育、管理好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网络化学习这一知识授受途径可能导致的变化,网上教师对学习者的影响途径与影响程度将大大有别于传统学校教育的教师。而受教育者的“虚拟化”也将给网络教育主办者带来一系列新的管理课题,未来社会需要“数字化教育管理者”。 教育信息化:真正的数字革命 未来受教育者关心的一切,包括未来经济社会的每一点有意义的变化都有可能成为数据。传统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学校,常常用本学年本专业能够开设哪些课程和计划开设哪些课程来讨论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内容,高等教育滞后于社会导致了怪圈般的所谓“结构性失业”。 将来,网络教育或许会更加关注潜在生源的“志向”与“兴趣”,更加有效地预测本市本国乃至世界经贸领域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透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关教育机构可以把广大生源和社会的相关“教育信息”输入到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并且运用数据挖掘或通过其他系统来测定人们在某一特定时期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课程和教育服务,随之开发这些课程和服务,因而网络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将更具有价值。 新教育集体:聚散随心所欲 传统的教育有着时空的限制,有明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分,经验(交流)的增加也基本上是依靠从那些随时间而凝固的、静态的书本中获得知识。在未来,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不分国籍与种族,不分性别、年龄与受教育程度,任何人都可以请求他人与自己一同分享经验与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人们就可以组织起来讨论,然后解散,成为一种即时性的高效率学术沙龙或教育集体。例如,某人想转行从事幼儿教育,不用急着出去购买一本有关幼儿教育的书,他立刻上网并找到了3个像他一样有意从高校教师转行到幼儿教育的男子,并且发现其中之一已经转行并干了半年,因而从对方那儿获得了非常及时的经验。相比于阅读书籍,从经验团体中个人有时可能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因为书本通常只是针对普遍的读者而写作的。 学习为本:学习工作两不误 终身学习的传统概念是人们首先必须上学,然后工作,接下来是中止工作继续上学,继续教育与赚钱养家始终是一对矛盾,但这有可能因为网络教育的成熟而真正成为历史。 网络世界中的成年人不仅仅想挣到更多的钱,同时也想不断提高自己,但前提是可以即时学习,以学习为本。举个例子,某企业由于需求的不断变化,不得不改变现有的产品结构,尝试上一套新的技术设备。惟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网络世界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市场需求将会如何变化,并掌握新设备的相关技术,而不是在某一天吃惊地发现引进了一套不合时宜的技术设备,花了一笔不该花的“学费”。 传统上,董事长和经理可以让下属在业余时间或脱产去学习,而当老板们具有更好的机制来鼓励员工终身学习时,公司或企业自然可以更快速地前进,与市场的需求也更加一致??这些将增加单位对员工的吸引力。在一个生产效率极高的群体中,工作会使每个人都觉得愉快。数字化和网络化才刚刚开始,网络还只是一株幼苗,在21世纪,它将迅速地长成参天大树。上述设想,有的实际上正在变成现实,有的则只是一种可能性,也有的可能不会出现。但笔者相信,在多数中国人的有生之年,会亲眼看见网络教育超越学校教育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学校教育形式,如“班级”、“班主任”、“作息表”等等都将成为历史名词。网络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那是上一个世纪的疑问。远程教育的优点: 网络学习她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是传统学校教育功能的延伸。由于教学组织过程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自主性等特点,她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形式。通过网络大学,高考失利的落榜生有了进优秀高校深造的机会;通过网络课堂,普通学校的初高中学生有了听重点校名师讲课的机会;通过在线培训,在职人员有了业余时间自修深造的机会。网络学习为人们提供了在任何时间、地点、环境下进行学习的选择,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辐射到了更多的人员和地区。网上教育的一大优点便是使学习教育人性化:学生们可根据各自的水平、按各自的速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他们可在聊天室里以文字形式与同学讨论问题、向老师请教,还可在课上或课下随时阅读课堂笔记。而且还可让学生在网上考试,并能立刻得到成绩。网络学习可以对那些白天得要工作,希望能够利用晚上、周末或其它时间学习的,开通了商务方面的所有课程,甚至拿文凭。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们常常与自己周围的学生一起讨论;没有问题时,大家各自思考各的。当遇到问题时便相互讨论,从别人的思考中得到启发和帮助。它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他并不是孤独的。当有一方有问题时,另一方随时可以帮助。但个人思考范围是有限的。身边的同学也不会又该如何呢?利用网络教学,便可以解决了。网络学习中学生可供选择的学习伙伴更多了,而且具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学习者可以先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并通过网络查找正在学习同一内容的学习者,经对方同意结为学习伙伴,当其中一方遇到问题时,双方便可以互相讨论,从不同角度交换同一问题的看法,互相帮助和提醒,直到问题解决。特别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平时见到老师都会脸红,更谈不上向老师请教或解答别人的问题了。在网上他们就可以无所顾忌的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为别人解答问题了。有理由相信,网络学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经过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基于网络学习一定会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也正是强大的教育市场赋予了远程教育强大的生命力。 远程教育的缺点: 曾记得听人说过:“我们认为,与电子资料相比,纸制图书更具永久保存价值”。我个人认为网络学习和传统教学也正如电子资料与纸制图书的区别一样。传统教学中的面授和集体学习所达到的沟通、情感表达、人格塑造是网络无法重现的,而网络学习所能提供的及时、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也是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学习动机方面感觉跟课程学习不一样。主要是对网络学习教学方式不适应,总觉得对“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几个字讳莫如深,羞于启齿,总认为在学历上要低人一等到,缺乏自信。当我们面队的是计算机屏幕,而不是老师的教科书时,刚开始积极性很高,但时间久了就觉得课程枯燥、课堂也不像在教室里那么生动热闹,就有种孤独隔离感,导致渐渐停止学习。 现在的远程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没有多少成功经验和理论可供借鉴。因此我希望远程教育要健康发展,对教育流程中的教学、服务、考试、资源建设等各环节都进行明确的要求和考核,使整个远程教育体系进一步规范。这样远程教育才能越走越好!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进展,许多新技术正在涌现,不但技术水平更高、功能更佳,而且正在迅速向低成本和易于普及推广方向发展,一些新技术也在教育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前景,例如:1.电声教学技术的发展语声信号的数码化:即把模拟的音频信号通过取样、量化、编码,形成数字化的脉冲形信息,然后用此数字音频信号进行记录、传输或分析、合成等处理,再通过解码恢复成模拟信号输出。数码化基本上不存在信息大小失真等问题,使信噪化、失真度等各项电声指标大幅度提高,对需要长期保有的教学信息及教学信息的远距离传输等,均有特殊意义。语速变换:在听力训练中,存在根据学习者水平将播音速度放慢或加快的问题,目前,磁带速度变换有声音失真,甚至无法听懂的问题,这方面的技术进展正在克服这一缺点,将给教学带来更大方便。2.教育电视技术的进展信息存贮技术的发展:如激光视盘的发展,其优点在于,存贮密度极高,比现有的磁带或磁盘存贮器高数十到一百倍;检索容易,能在0.5秒时间内找出任何一个画面来重放或慢放或快放;无机械性接触,寿命远大于磁带;可廉价大量复制,可反复擦除和记录达100万次以上,极大方便交互式个别学习。信息传递技术的进展:如光导纤维,在一根只有头发粗细的光导纤维中,可同时通过几千套电视节目的信号,具有体积小,保密性强,抗干扰力强,抗潮、耐温、抗辐射、重量轻等优点,据预测,21世纪信息传递将是光导纤维世界。信息呈现技术的发展:如,大屏幕电视可为课堂教学和大众接收服务,平板化电视可如黑板那样悬挂在墙上;微型电视则可戴在手腕随时供学习者使用;高清晰度电视为教育电视显示那些精细结构和内容提供了条件;利用电子黑板可把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内容,同时显现于电视屏幕上供学习者收看;小到30厘米口径的卫星天线和低成本的个人化微型终端的出现,将使卫星电视节目能直接收看,使人们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电视机收看世界各地的信息和资料。3.大型图书情报网络计算机情报存储和检索系统将使图书馆出现大量录音带、录像带、录像磁盘、缩微胶卷、全息照片等,信息储量大,存储与检索方便、传输迅速,节约空间,计算机网络可与通讯卫星连接,使各地图书情报检索系统连成一片,使读者通过本地图书馆向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图书馆索取所需资料。

第五篇:教育感悟——混龄班的教学优势

混龄班的教学优势

以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为代表的混龄教育在西方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玛丽亚·蒙台梭利非常反对将儿童按年龄分组。她认为,社会生活的魅力在于一个人可以遇到不同类型的人,按年龄实行隔离是一种人为的隔离,它打破了社会的契约,剥夺了生活对儿童的滋养,会阻碍儿童社会意识的发展。在托一班,我看到刘照辉对黄远诣的照顾,看到大手拉小手的情节,这些都印证着蒙氏混龄的优势。 1混龄教学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在混龄教育中,我看到老师利用幼儿间同龄互动、异龄互动,共同促进的方法来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混龄教育中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做他们感兴趣的事。这种自发的、内在的学习会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蒙氏自选工作中,他们做着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他们自己理解着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2混龄教学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及具有良好的听、说习惯和语言交往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温馨的混龄班级里,每个幼儿都是这大家庭里的一份子,在自由、轻松而随意的氛围中,这些幼儿在语言上更明显地表现了想说、愿说、敢说,并喜欢共同感受说的快乐。在这一时期,若进行有效的混龄教育,让年龄较大的,口语表述能力较强,词汇量较多的幼儿影响年龄较小的幼儿,让其相互促进,确实对幼儿语言发展有重要作用。如我看到凡凡给小班小朋友讲故事。 3混龄教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实践证明,混龄教育中的幼儿,由于年龄的差异性,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年龄小、能力低的幼儿总是能通过观察、模仿年龄大、能力较强的幼儿从而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混龄幼儿直接的互动对其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如马老师在教太极时,我看到小虎除了模仿马老师的动作,也会观察大班孩子的动作,以供学习。

蒙氏混龄班最让我感动的是班里大孩子帮助小孩子的画面,如凡辉对远远说“有没有尿,快去上厕所哈”。在凡辉离园后,然然又去帮助远远,正如老师说的“传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述职报告体育部范文下一篇:行车安全顺口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