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教育的统计分析论文

2022-04-21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翻译硕士教育的统计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缺乏统一的规格和要求,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差异较大。文章选择我国19所较有影响的“211工程”高校的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实务界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并结合国外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我国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构想。

翻译硕士教育的统计分析论文 篇1: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研究

内容摘要: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本研究样本学校S校位于中南地区,于2010年获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2011年开始招生,旨在培养专业化、应用型、高层次、职业化的翻译人才。对该校翻译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的研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情况和就业心理的一个缩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翻译硕士 研究生 就业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关于研究生就业压力的研究论文数量显著增多,反映出随着研究生就业问题突显,研究生就业压力日渐增大的现状。从已有文献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就业压力的成因研究、压力源研究、缓解压力对策和建议三个方面。

针对研究生就业压力的成因研究大多从社会、学校和研究生三个维度展开。有学者提出,研究生就业压力的形成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环境的影响,就业環境不公平、择业认知偏差、理想就业是研究生就业压力的主要成因;还有学者提出高校的实习实践环节、教学和学生学业评价、创业教育的缺失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能力;还有学者提出培养质量的下降降低了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模糊的主观认知放大了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过高的择业期望是文科研究生就业压力的主要因素。

针对研究生就业压力的压力源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有学者提出研究生就业压力源的五个维度:就业情境、个人职业规划、雇主期望、家庭压力、个人资源,其中江西省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就业情境、职业规划、个人资源等;还有学者提出,研究生就业压力源主要来自社会环境、家庭、自身、学校和专业、情感和年龄等,社会环境变化导致的挫败感、家庭的过高期望、对自身前途的认知偏差、来自学校和专业的自卑感、来自情感和年龄的压力是主要原因。

针对研究生就业压力的对策与建议研究中,主要分为社会、学校、学生三个层面。社会层面主要是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督监管、创造良好的就业机遇和环境;学校层面主要是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引导研究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注重研究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能力提升课程纳入研究生课程体系、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学生层面主要是加强准确自我评价与定位,加强就业核心竞争力,拓宽就业视野,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等。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而诞生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本研究样本学校S校位于中南地区,于2010年获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2011年开始招生,旨在培养专业化、应用型、高层次、职业化的翻译人才。对该校翻译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的研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情况和就业心理的一个缩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情况

本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2013-2016级共146名翻译硕士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该校翻译硕士的就业压力情况进行研究。

本研究对该校2013-2016级翻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数据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毕业生进行了访谈,结合学生的就业反馈,将S校四届翻译硕士的就业情况总结如下:

1.少量翻译硕士毕业生通过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统一考试进入相关工作单位,但在实际工作中从事翻译工作的较少,仅有两名学生的工作岗位有外语需求,通过学生反馈得知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外语应用与翻译主要是处理一些涉外工作的文件或邮件,且通过两名学生的对比可见,有外语应用需要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的语言应用方式与频率,与单位所在的省市区域以及外事事务发展程度有极大相关性,以上两名学生中,A生所在单位位于东部沿海,该生工作中外语应用频率和语言要求显著高于在中部省份工作的B生。除了这两名学生,表中数据显示的其他八名学生也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但实际工作中无需用到外语技能和翻译技能。

2.进入高等学校工作的翻译硕士毕业生中,大多从事行政教辅工作,工作中对外语的应用需求较少,另有三名学生在省内独立学院的教学岗位教授英语相关课程。进入中初等学校或培训机构是近年来S校翻译硕士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且大多担任英语教师或是留学咨询等,工作岗位对外语需求较高,在培训机构就职的翻译硕士毕业生一般讲授大学英语四六级以及托福、雅思等考试培训等课程,有少量口语能力较强的学生承担专门的口语课程。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留学咨询工作,主要是帮助有留学需要的学生整理申请材料,与国外高校联系接洽,工作中对外语能力和翻译能力的需求较高,主要是笔译能力的应用。

3.由于翻译硕士的专业特殊性,有少量学生在毕业后选择自由职业,做自由译者或是自主创业,自己开办英语培训班。D生从学生阶段起就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翻译志愿者活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与翻译资源,毕业后一直从事口译工作,对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该生表示翻译硕士在就业时面临的主要压力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上所学知识远不能满足工作中的需求,尤其是一些专业领域的口译活动,需要提前储备大量的信息,翻译技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二是翻译行业对口笔译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想从事自由译者的毕业生需要有丰富的资源和机会,逐步积累经验和知名度,才能保证工作的持续性。

4.除以上几类就业去向,还有很多翻译硕士毕业之后进入公司、企业,大多从事文案工作,根据学生的就业反馈显示,在工作岗位中对外语翻译的需求较少,有少量涉及到对外贸易等事务需要用到外语技能,主要是文字处理工作,如英文邮件等,语言的专业性程度较高,主要是笔译能力的应用。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本研究调查结果并结合学生的就业反馈,反映出当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与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高级翻译专门人才,但学生实际就业中真正与翻译工作相关的数量较少,且从学生本人就业意向来看,愿意在毕业后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数较少;其次,用人单位专门翻译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且普遍门槛较高,学生自己能够获取的翻译需求资源较少;第三,实际工作岗位有外语能力及翻譯需求的对翻译实践能力的要求远高于研究生学习阶段,跟工作相关的语言专业性、应用性较强。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可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探寻解决途径,以更好地实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立的宗旨和目标,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翻译人才,促进翻译硕士毕业生更好地择业就业。

1.从社会层面而言,要加强对翻译人才就业市场的监督监管、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很多翻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都有小范围的实践经验,如翻译网络小说、电影字幕等,但这些翻译工作普遍报酬较低、团队流动性高、可持续性不强,难以形成规模。此外还有学生普遍反映获取翻译资源的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和相关机构的重视,构建出合理完善的资源整合平台,形成健全的翻译人才发掘、考察、启用机制,让更多的翻译硕士学生有机会进入翻译领域、从事翻译工作。

2.从学校层面而言,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不忘初心和宗旨,侧重实践教学和训练,给在校学生提供和创造实践机会,如建立校企合作模式,设立实习基地等,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将优质的翻译人才输送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学校就业部门应加强就业指导,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

3.从学生个人层面而言,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翻译技能训练,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地加强学习以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行业形势、明确自我定位、做好职业规划,以避免求职过程中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李敏等.专业硕士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6年全国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10).

2.王立非,王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能力实证研究[J].上海翻译,2016(04).

3.于苗苗等.多重视角下的专业硕士就业质量状况——基于“2015年全国专业硕士调研”数据[J].中国高教研究,2017(06).

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2018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CSQ18093)研究成果;中南民族大学2017年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民族院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肖蒙,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吕昊,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育)

作者:肖蒙 吕昊

翻译硕士教育的统计分析论文 篇2:

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探讨

【摘要】 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缺乏统一的规格和要求,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差异较大。文章选择我国19所较有影响的“211工程”高校的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实务界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并结合国外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我国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构想。

【关键词】 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改革方向

会计培养目标是会计教学工作遵循的总方针。然而,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会计理论界、教育界、实务界等都提出了诸多观点,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会计教育的发展,这些规定已经不能反映会计教育的发展。

一、国外会计培养目标分析

(一)美国的会计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美国会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能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会计实务日趋复杂,会计师的职责范围不断扩大,单纯强调知识传授将难以应付更多的新变化。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进行的会计教育目标改革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会计教育的重点转向学生能力的培养。AECC认为,会计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要让学生在刚刚从事会计职业时即已成为专业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二是区分了会计教育目标与注册会计师考试要求。AECC认为,会计学业教育的要求与会计职业考试是两项不同的标准,应区分学业课程和职业会计准备课程。因此,AECC将会计本科教育的目标重新表述为:“为日益拓展的会计职业作准备”。

(二)日本的会计培养目标

日本高等会计教育目标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重理论、轻实务,将高等会计教育目标定位于基本会计理论的学习和一般知识能力的培养。因为,日本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很少关心其所学的专业,但十分注重毕业生所在大学的牌子,认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必定是块好料,而会计毕业生具体的会计实践知识和能力却是公司教育的事。

(三)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会计培养目标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作了如下阐述:一是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是从事专业的态度和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会计教育目标注重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二、我国的会计培养目标分析

从19所“211工程”高校的会计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分析发现,大都比较注重对学生的会计基本理论及实务能力的培养。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培养目标表述较为笼统

大多数高校的培养目标简单、笼统,普遍在培养目标中使用“能力强”、“素质高”等词,如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会计实务、会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并能承担会计师职务的高素质人才。而会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知识还是能力,会计人才应具备何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目标中尚不明确、具体。

(二)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范围过广

19所高校中有13所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级会计人才,有12所高校强调以会计实务工作、教学和科研人才为培养方向。本科生毕业后能否成为高级会计人才,取决于其实际工作能力、职称评定情况等,还需要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高校只能培养学生作为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无法使其一开始就能成为高级会计人才。

(三)过于注重对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

有10所高校强调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目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首先,会计职业所从事的工作范围更加宽广,会计学生将来面临的将是多元化和开放性工作;其次,社会经济活动的交叉和融合,形成了对“边缘人才”的需求;再次,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不仅限于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与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要素知识化,对会计人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应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精神。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全面素质。而一个人的素质最关键的是取决于学校综合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会计教育仍侧重于专业技术素质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和人格素质培养,忽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对各种能力的培养。

(四)忽视经济全球化所需能力的培养

有4所高校突出外语的教学要求,经济全球化使得地区与地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无时不在,所需会计人才并不单纯要求学好一门外语,能够翻译一般的外文资料,而是要能够参与国际间的经济活动,协调各方的经济利益,在这一大环境下,我国中级以上的会计人才应具备进行国际交往所需的能力,否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五)目标定位偏离现实环境

有12所高校强调以会计实务工作、教学和科研人才为培养方向,把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为“三位一体”,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会计教育结构层次偏低的产物。现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已有了较大发展,今后会计研究生教育会有更大发展,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形势下,培养教学型和科研型会计人才的任务,也应当有个“梯度”转移,即转向研究生教育层次。

三、我国会计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中国人才热线网站上的会计人才的招聘信息,笔者收集整理了招聘一般会计、主办会计、财务经理的招聘信息各200条,对各招聘职位的能力及其他要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列示如表1:

上表的分析表明,我国实务部门对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计算机能力、工作态度及责任心的要求较高,符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与当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不稳定情况相符。会计人员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也日益受到重视,而且职位越高对沟通能力的要求越高。同时,职业道德、外语能力、领导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接受新知识能力等也引起了实务界的关注,个别单位还要求会计人员应具备挑战性,从事一些非财务工作。可见,我国实务界对会计人员的能力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会计人员仅具备专业知识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重塑我国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适应当前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比,会计教育的滞后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都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有的知识在学生未毕业就已陈旧,这就使得会计教育很难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学生毕业后,还会遇到许多新知识和新问题。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美国《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一书提到:“今天大学教育最成功之处是培养能力”。我们应强调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所谓“学会学习”,就是使受过教育的人知道从哪里能很快准确地找到他不知道的东西。

(二)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受到社会需要的制约

美国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有27项,我国实务部门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实务部门对会计人员的计算机能力、工作态度及责任心有较高的要求;对会计人员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也日益受到重视,而且职位越高对沟通能力的要求越高;对职业道德、外语能力、领导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接受新知识能力等也引起了实务界的关注。会计教育要以培养这些能力为主要目标,满足实务部门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三)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满足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对会计教育提出了新需求,即会计教育必须“面向全球培养人”,要培养在知识、能力、心理、精神等诸方面能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才。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入WTO使得以全球化的视野培养会计人才更加重要,更注重从全球的角度理解会计人才的培养。从这一角度出发,会计教育的目标应满足国际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计人才的培养应考虑会计人才国际流动的需要。经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培养,如美国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学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其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包括技能、知识和专业认同等三方面的能力。从美国会计教育的目标看,能力培养是其核心内容。

(四)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强调素质教育

这已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热点,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思想与原则的重大变革,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是一种实用主义教育加上智慧教育,而非单纯的知识教育。所谓智慧教育,包括精神与能力两方面。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的本科会计教育也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为一体。

(五)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为中级会计专业人才

本科会计教育应力争使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成为中级会计专业人才。我国中级会计人员除了应具备扎实的基本业务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写作能力、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知识与会计拓展能力,许多外国公司对中级会计人员还要求具备创造性、分析能力等。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在于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中级会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各项专业能力及会计拓展能力,强调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融知识与能力为一体,培养具备会计基本知识与各项技能的通才,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证券、银行、保险公司及政府部门等单位的会计、财务和审计等专业工作。●

【参考文献】

[1] 罗其安.会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探析[J].暨南学报,2001,(6):184-188.

[2] 姚爱科.我国会计教育目标的特征及其实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12):3-5.

[3] 吴革,张越.美国高等会计教育目标的改革及借鉴[J].中国工会财会,2003,(8).

作者:赵顺娣

翻译硕士教育的统计分析论文 篇3:

MTI职业探索对职业使命感的影响

内容摘要:目的探索职业探索与翻译硕士职业使命感之间的关系以及未来工作自我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职业探索问卷、未来工作自我问卷和职业使命感问卷,对206名翻译硕士进行了调查。结果翻译硕士职业探索对其未来工作自我和职业使命感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未来工作自我对职业使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未来工作自我部分中介职业探索和职业使命感。结论 翻译硕士职业探索既可以直接影响其职业使命感,也可以通过未来工作自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职业使命感。

关键词:翻译硕士 职业探索 未来工作自我 职业使命感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交往与合作越发频繁,对各类高水平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翻译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素质翻译人才的主要来源,自2007年首批翻译硕士专业开设以来,在学科建设和招生规模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翻译硕士毕业后从事职业翻译或与翻译相关工作仍占很小的比例,一项针对7所高校翻译硕士研究生的调查显示,毕业后计划从事翻译相关工作占总数的41%[1],以暨南大学翻译硕士的调查显示65%的翻译硕士没有在毕业后从事翻译工作的意愿[2],陆晓冰对广西高校首届翻译硕士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中发现,35人中只有6名是职业翻译,10名从事英语教师兼职翻译,19名从事跟翻译无关的工作[3]。翻译硕士(MTI)是培养实践型的翻译人才,这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当前,稳定与壮大翻译专业人才队伍是促进翻译事业发展的基础,增强翻译专业人才对自身专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是稳定与壮大翻译专业人才队伍的关键,鉴于此,如何提升翻译硕士职业使命感应该是当前翻译人才培养与发展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研究翻译硕士职业使命感的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高水平翻译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使命感是一种复杂的内心体验,拥有高职业使命感的人将自身的认同性与其职业相结合,将自身同工作和社会价值相联系,追求自身的工作在为社会贡献出一定价值的同时能够在工作中体验到强烈的意义感,并从中实现人生价值[4]。职业使命感表现为对某种特定职业的强烈激情和有意义的体验[5]。近年来,职业使命感因其对个人与组织发展的积极作用而成为职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发现,职业使命感水平高的个体,在做决策时会更加果断,对工作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热情[6]。Hirschi和Herrmann的纵向研究也发现,职业使命帮助个体进行了更好的职业准备,即有助于职业规划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7]。职业使命感会促进大学生求职清晰度,职业使命感高的大学生对职业目标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更明确的认识[8]。胡湜研究了主动性人格、职业使命感与职业目标确定度的关系,结果发现主动性人格、职业使命感对于职业目标确定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9]。叶宝娟和郑清等研究发现,职业使命感通过求职效能感对大学生求职行为和可就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10-11]。另外,职业使命感还可以通过职业结果期待、职业自我效能正向预测免费师范生的学业满意度,进而正向预测他们的学业投入[12]。综观以往国内外研究,关于职业使命感积极作用的研究多,前因变量研究少,而对职业使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感知和提高职业使命感就变得相当重要。

职业探索(career exploration)是个体认识自己并获得自己与工作世界之間认定的过程,对个体的职业兴趣和对未来的看法有显著的影响,它能够促进个体的职业成熟和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的发展,以便对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确立有更明确的导向。根据 (Werbel)的观点,职业探索包含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自我探索是指个体通过探索自身的兴趣、价值观等进而对自身有更清晰的了解并对职业有更明确的规划,而环境探索是指个体收集与就业以及求职相关的信息,进而对职业有更明确的认识[13]。己有理论研究者提出清晰而真实的自我意识可能是发掘职业使命的基石[14]。很多职业心理学理论均在强调职业选择即是自我概念通过职业来表现的一个过程。可见,自我在职业发展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这种重要性同样可能体现在职业使命中。Weiss等認为一个人要通过自我探索来了解真实的自我,并做出对可能自己的认知,从而发现自己的使命[15]。

未来工作自我(future work self)的概念来源于可能自我(possible selves),是可能自我在工作领域的具体化,是一种积极的、以未来为导向的、工作中的特定可能自我,是一种指向希望的未来工作角色的自我认知结构。根据生涯建构理论(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个人通过好奇并不断认识未来可能的自我来建构自己职业生涯[16]。Strauss等研究发现,未来工作自我能有效地预测个人的主动性职业行为(proactive career behavior),当一个人对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有个清楚的认识时,他们会倾向于主动投入职业行为以达到这些未来的目标[17]。Guan,Guo,Bond等在对中国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未来工作自我对生涯适应力和求职自我效能感(job search self-efficacy)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8]。诸如此类的激励作用可能是因为未来工作自我创造了一种在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差距,这一差距为个人提供了一种目标感和意义感,激励个人去达到理想中的未来自我,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相关的职业行为中,未来工作自我为个人提供了一个目标、意义或原因去找到自己的职业使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清晰的未来自我认知和其提供的意义感可能是理解职业使命形成过程的关键因素。另外,职业探索对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有正向影响作用[19]。个体通过自我探索,对自身内在特征有了充分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形成一个清晰的与工作相关的自我形象;通过环境探索,个体关注到工作环境和职业特点,有助于识别与自身价值观一致的工作机会。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职业使命感的研究还较为基础,研究内容上内涵辨析和积极作用多,前因变量研究少,本研究从自我概念的角度探讨翻译硕士研究生职业使命感的特点和前因变量,为职业使命感理论的丰富及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提供有效参考价值。本研究具体探讨:(1)职业探索与职业使命感之间的关系;(2)未来工作自我与职业使命感之间的关系;(3)职业探索与未来工作自我之间的关系;(4)未来工作自我在职业探索与职业使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2.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研究对象为广西五所高校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共发放调查问卷224份,回收有效问卷206份,有效率为92.0%。其中,男生75人,女生131人;研一124人,研二82人。

2.2研究工具

2.2.1职业使命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Dobrow和Tosti-Kharas编制的12条目使命感量表(Calling Scale,12-CS)[5]。Dobrow和 Tosti-Kharas分别施测了四类大学生被试(音乐专业、管理专业、商学专业和艺术专业),验证该量表可以根据不同职业变换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施测。国内研究表明,该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2,20]。测量方式为Liket7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7=完全符合)。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6。

2.2.2职业探索量表

本研究采用许存根据斯顿夫(Stumpf)等编制的职业探索问卷(Career Exploration Scale,CES)[21],该问卷包括18个条目,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环境探索、自我探索、目的-系统探索和信息数量。测量方式为Liket5点计分(1=非常少,7=非常多)。本研究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6,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20、0.751、0.743和0.765。

2.2.3未来工作自我量表

本研究采用Strauss等编制的未来工作自我量表[17],该量表包括4个条目,用来考察被试对自己在未来工作中形象感知的清晰程度。被试被要求去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然后评估这个未来形象的明晰程度。测量方式为Liket5点计分(1=完全不同意,7=完全同意)。分数越高说明未来工作自我越清晰明确。Strauss等的研究证实该量表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0.92,并发现未来工作自我与职业承诺和主动职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联系。该量表己被基于中国样本的研究所采用,在一个对中国大学生的研究中,Guan等(2014)报告了很好的信度系数(a=0.94),并发现未来工作自我与职业适应为、求职自我效能感和就业状态等存在正向的联系。

2.3研究过程和数据处理

在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和广西科技大学教室内发放问卷,完成问卷大约需要20分鐘,所有问卷当场回收。本研究的数据使用SPSS18.0和AMOS17.0进行统计分析。

3.数据分析与结果

3.1效度检验

为了检验职业探索、未来工作自我和职业使命感这3个构念之间的区分效度,本研究采用AMOS17.0对三个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在三因子模型、二因子模型以及单因子模型之间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相比二因子模型和单因子模型,三因子模型对于数据的拟合最佳。这说明上述变量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确实是3个不同的构念。

3.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总结了变量的平均值、方差以及相关系数。从表2中看到,职业探索的均值为3.365,未来工作自我的均值为3.265,职业使命感的均值为4.442,都大于中位数,表明翻译硕士职业探索、未来工作自我和职业使命感总体处中等偏上水平。职业探索与未来工作自我(r=0.423,p<0.01)、职业使命感(r=0.542,p<0.01)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未来工作自我与职业使命感(r=0.492,p<0.01)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从整体说明,翻译硕士职业探索水平越高、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越高,职业使命感越高;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越高,职业使命感也越高。

3.3回归分析

3.3.1主效应检验

根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模型1和2的结果,职业探索对未来工作自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407,P<0.01),模型3和4表明,职业探索对职业使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512,P<0.01);模型3和模型5表明,未来工作自我对职业使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19,P<0.01)。

3.3.2中介效应检验

Baron & Kenny(1986)提出中介作用的检验可以运用3步回归法[22]。首先检验职业探索与职业使命感的关系,其次检验职业探索与未来工作自我的关系,最后检验职业探索、未来工作自我和职业使命感的回归方程。

从主效应检验中得知,职业探索对职业使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β=0.407,P<0.01),未来工作自我对职业使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β=0.512,P<0.01),满足中介效应的前两个条件,根据表4中模型6的结果可知,在将未来工作自我加入职业探索和职业使命感的回归模型后,在未来工作自我进入回归方程后,职业探索对职业使命感的回归系数β值从0.512下降到0.394。由此推断, 未来工作自我在翻译硕士职业探索与职业使命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翻译硕士职业探索不仅对其职业使命感有直接的正向效应,也可通过未来工作自我的中介效应而间接影响其职业使命感。

表3:职业探索、未来工作自我对职业使命感的回归分析

4.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6名翻译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职业探索、未来工作自我与职业使命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本研究发现翻译硕士研究生职业探索和未来工作自我均值大于3,职业使命感的均值大于4,表明翻译硕士研究生有较高水平的职业探索,对未来工作自我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以及较高的职业使命感。(2)职业探索及其四个维度对翻译硕士研究生未来工作自我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体通过自我探索了解自身的价值观念、需要、欲求和兴趣等,通过环境探索了解工作机会、工作性质、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经过有目的性的选择和搜集信息,进而对自身未来工作自我形成清晰的图像。(3)职业探索及其四个维度对翻译硕士研究生职业使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人发现使命感的首要步驟是关注自我,了解真实的自己,然后去发现世界与自我的联系,从而发现自己的使命,并做出合适的职业决策。(4)未来工作自我对翻译硕士研究生职业使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未来工作自我为个人提供了一个目标、意义或原因去找到自己的职业使命,只有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真实地活着,才能清晰认识自己的未来,也才能明确什么是自己的职业使命。(5)本研究还发现未来工作自我在职业探索与职业使命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说明职业探索不仅能直接对职业使命感产生影响,还能通过未来工作自我对职业使命感产生影响。这对提升翻译硕士研究生职业使命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从本文研究结论可知,职业探索及其各维度和未来工作自我对翻译硕士研究生的职业使命感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高校可以通过提升提高翻译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探索水平及清晰的未来工作自我,进而提高其职业使命感。一是提高翻译硕士职业探索水平。首先是加强职业生涯教育。高校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与翻译职业的特点相结合,形成全面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宣传就业政策、提供招聘信息和教授应聘技巧这种单一的就业指导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职业生涯,必须加强翻译硕士人格和素质的培养,提高职业生涯理念,以提高翻译硕士职业化水平。其次是树立全面的探索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变迁,传统的职业理论已不能适应现代职业的发展,翻译硕士需要树立全面的终生的探索观。通过自我提问法和心理测验法了解自身价值观念、人格特点和职业兴趣等心理特征,通过兼职、专职和间接搜集信息等途径了解工作机会、工作性质、薪酬待遇、发展前景、提升机会等外部职业环境,不断提升职业生涯适应力。最后是提供社会支持网络。环境因素对个体职业探索行为的影响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及同伴的支持。父母的物质支持、职业经验和人际关系网络可以转化为职业探索的有效资源,同伴的支持可以拓展职业关系网络和信息来源,学校和社会的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咨询机构可以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導。二是重视未来工作自我的作用。通过职业咨询,帮助翻译硕士形成清晰的未来工作自我。首先帮助个人形成清晰的自我认识,通过探索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欲求来认识自己是谁以及自己追求的目标,建构清晰的自我概念。其次是引导个人关注未来,通过找到自我与未来的联结,评估未来职业中的可能达到的自我,帮助个人建构清晰的未来工作自我图像,提供清晰的目标感和意义感,使个人认识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追求。最后是鼓励个人寻找现在自我与未来自我的差距,去实现未来工作自我并从中感知到自己的人生意义,进而激励一种主动去寻找职业使命的倾向。

参考文献

[1]高黎,崔雅萍.翻译硕士培养环境实证研究[J].教学研究, 2016,13(1):56-67.

[2]梁瑞清,李昕冉.高校翻译硕士(MTI)教育现状分析——以暨南大学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6(2):155-158.

[3]陆晓冰.广西高校首届翻译硕士就业情况调查报告[D].广西民族大学,2014.

[4]Bellah,R.N.,Madsen,R.,Sullivan, W.M.,Swidler,A.,&Tipton,S.M.(1985).Habits of the heart.New York,NY:Harper & Row.

[5]Dobrow, S.R., &Tosti-Kharas, J. (2011). Ca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scale measure. Personnel Psychology, 64(4), 1001–1049.

[6]Duffy,R.D.,&Sedlacek,W.E.(2007).The presence of and search for a calling: Connections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0(3),590–601.

[7]Hirschi, A., Herrmann, A. Calling and career preparation:Investigating developmental patterns and temporal precedence[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13,83(1):51-60.

[8]沈雪萍,胡湜.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求职清晰度的关系:职业使命感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166-170.

[9]沈雪萍,胡湜.大学生职业使命感与主动性人格、职业目标确定度、家人支持程度的关系[J].人类工效学,2014,20(4):5-11.

[10]叶宝娟,郑清,陈昂等.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求职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及情绪调节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5):939-942.

[11]叶宝娟,郑清,董圣鸿等.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求职清晰度与求职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1):37-44.

[12]陈鸿飞,谢宝国,郭钟泽等.职业使命感与免费师范生学业投入的关系:基于社會认知职业理论的视角[J].心理科学,2016, 39(3):659-665.

[13]Werbel J D. Relationships among career exploration,job search intensity, and job search effectiveness in graduating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0, (57): 379-394.

[14]Hall, D.T., & Chandler, D.E. Psychological success: When the career is a calling.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5,26, 155-176.

[15]Weiss,J.W.,Skelley,M. F,Haughey,J.C.,&Hall,D.T.(2004).Calling,newcareersandspirituality:Areflectiveperspectivefororganizationalleadersandprofessionals. In J.W.Weiss,M. F.Skelky,J.C.Haughey,D.T.Hall(Eds.), Spiritual intelligence at work: Meaning, metaphor,and morals.Research in Ethical IssuesinOrganizations, vol.5, (pp. 175—201).Amsterdam:ElsevierLtd.

[16]Savickas,M.L.(2013).Careerconstructiontheoryandpractice.InR.W.Lent,&S.D. Brown (Eds.),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Put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to work (pp. 147—183)(2nd ed.). Hoboken, New Jersey:John Wiley&Sons.

[17]Strauss, K., Griffin, M.A., Parker, S,K. (2012). Future Work Selves: How hoped for identities motivate proactive career behavio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7 (3),580-598.

[18]Guan; Y-,Guo, Y.,Bond, M. H... 2014).New job market entrant’s future work self, career adaptability and job search outcomes: Examining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model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5,136-145.

[19]Cai,Z.J.,Guan,Y.J., Li,H.Y.,Shi,W.,Guo,K., Liu, Y., Hua, H.J.(2015).Self-esteem and proactive personality as predictors of future work self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An examination of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process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6, 86–94.

[20]張春雨,韦嘉,张进辅,李喆.师范生职业使命感与学业满意度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人生意义感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9(1):101-108.

[21]许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与焦虑、职业探索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2]Baron R M, Kenny D A.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51(6):1173-1182.

(作者介紹:谢玖兰,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翻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等;王恒,西安政治学院2015级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等)

作者:谢玖兰 王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文精神与职业语文教育论文下一篇: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