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2022-09-03

第一篇: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特色

苏州园林的性质和特点

(A)苏州园林包括有第宅园林、寺庙园林、书院园林、名胜园林等各种类型,而以私家住宅园林为最多,是中国园林重要流派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它和集中在北京一带的皇家园林相比较,在规格、布局、体量、风格和色彩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见长。(B)苏州园林就其根本的性质和功能来说,它是居住、休闲、游憩的场所,这种宅园合一的居住模式,是在人口众多,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们依恋向往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造理想的生活空间,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体现了我国古代江南地区一种高度的居住文明和生活方式,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C)从园林的建构内涵来说,苏州园林和中国各地的园林一样,是由物质的和精神的两大系列的要素所构成;物质要素包括山水、花木和建筑。精神性的是那些借助于园中的匾额、楹联、书条石、绘画、雕刻所承载和反映的中国传统的哲理观念、文化意识、文学意境以及历史的、科学的种种信息,等等。物质性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形成园林的山水美、花木美、建筑美。

精神性的要素可以对园中景物产生烘托、渲染,赋予园景一定的意境,形成一种人文美,使人们于游赏中愉快身心、陶冶情操,获得高尚的精神文化享受。(D)从园林的布局来看,苏州园林一般多以水而为中心,以建筑为主体,以假山、峰石、花木为点缀。水是苏州园林的灵魂,或分或聚,皆是江南水乡景色的真实写照,有了水,园林中的一切景物显得更加秀丽柔美。

山与水相对应,相映衬,园中景观因而更具自然野趣,因为假山、池水是自然的化身,是自然的符号。苏州园林的假山有湖石、黄石、土石结合和土山四种不同的类型,还有许多单独布置的峰石,中国文人历来有藏石、赏石、品石的风尚,这是对自然的尊崇和亲和的表现。

苏州园林中的花木富有地方性、季节性和民族性的特点,每一座园林都有各自见长的名花古木。例如,

拙政园的荷花,沧浪亭的竹子和梅花等都是著名的,因为这些花木被视为如同高洁自强的君子一样,具有不畏寒冷和强暴的品格,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苏州园林的建筑物是园中景观的主体和中心,根据居住、读书、吟诗、作画、抚琴、唱曲、奕棋、品茶、饮宴、憩游等不同的需要,而建成厅、堂、轩、馆、楼、阁、榭、舫、廊、亭、台等不同的形式,辅以精美的室内装修、家具、陈设和室外变化多端的花窗、铺地等,使建筑的功能、 结构、艺术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表现了我国江南古代民居建筑精湛的技艺,成为当今我国传统建筑和住宅建筑最为完整和丰富多彩的博物馆。

园林中的人文内涵是我们在了解园林中不可放过的。应当了解每个园林的园史和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懂得园名和园中各个建筑命名的含意和来历。喜欢诗词文学的要注意欣赏园中的楹联,研究历史的要留心园中的碑刻,爱好书法的可观摩书条石上的名人手迹,喜欢摆设的可以研究园林中的各种家具和陈设,总之苏州园林的人文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反映了苏州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应当细细加以品赏。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各个园林主要特色的话,我觉得大致是应该这样:

拙政园 清逸疏朗的水乡风情 写意山水的杰出画本

留园 精湛丰富的空间处理 书法石峰的艺术集成网师园 以少胜多的小园极则 精致典雅的宅园典型

环秀山庄 独步江南的湖石佳构 造园叠山的生动教材

沧浪亭 崇阜广水的城市山林 千秋文脉的传承学府

狮子林 风月无边的禅意真趣 盘环曲折的石品洞天

艺圃 剪山裁水的太湖片角 高风亮节的君子宅园耦园 佳偶双隐的爱情诗话 枕波临街的水城人家退思园 因地制宜的贴水妙构 江湖野航的画里风光

第二篇: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

姓名:xxx 班级:xxx 学号:123456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题分析

摘要: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关键词: 古典园林 山水 对立 统一

山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对象性关系。在实践中,山水既为人们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源,又是人们实践的主要对象,人们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把山水视作实用的对象、崇拜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对山水加以欣赏、歌颂和赞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人们乐于游山玩水,观赏名山大川绮丽风光中,对山水美的欣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作为真、善、美的一种象征,以物喻人,移情寄性。使山水的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赏景“畅神”的境界。山水何以为美?春秋时代的孔子告诉我们“知者乐水,仁者乐水”,何也?“出云风以通天地之间,阴阳合和,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将山看成沟通天地,和合阴阳的重要事物及雨露源泉,是抚育万物,养育百姓的根本,具有与“仁者”无私品德相比美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而水,孔子认为它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董必平,“似正”;其万折必东,“似意”;所以,君子见大水必观赏,这就是说,水具有与“君子”或“知者”的德、仁、义、智、勇等品质相类似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令人愉悦的。

一、山水园林是传统审美观的积淀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解体,在3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山水风景园林体系。

自然山水是美的载体,园林里只要有山有水,便有林壑之美,横生画意诗情。青山碧水足可令人们心旷神怡,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或借山水以寄意,或借山水以抒情。古往今来,无论是古代的“游圃”,后来的宫苑,还是民间私人宅园,凡属名园都是得山水性情。山衬水、水映山、山因水活、水得山势,青山绿水构成中国园林的基调。

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云:“散怀山水,萧然忘羁。”诗句点明了山水形象唤起的审美情趣,已经超越了耳目的感官享受,是进入自然生命之精神韵味的心领神会,彻悟到了作为永恒的生命本源之“道”。使山水的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赏景“畅神”的境界。

二、山水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泉石是重要的造景要素。大型宫苑、中大型庭院里既有孤立的石峰,散置的石块,也有由石堆叠而成形态各异的假山,水泉多相通,山石也多相依。在小型和微型的空间里,往往代之以泉石,作为山水的象征。

2.1 山之骨架

山是造园的骨架,造园堆山叠石,是自然之山的重现。自然界的石头种类繁多,各有不同的石质、石色、石纹、石理和形体轮廓。而不同形态和质地的石头,便自有它们不同的性格。所以要分峰用石,避免混杂。

2.1.1 叠山

园林内使用天然土石堆筑假山的技艺叫做“叠山”,它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典型、最独特的造景手法。叠山大致可分为土山、石山及土石混合山三类。其中土山的历史最早,秦汉园林中就已有挖湖堆山的巧妙造园手法了。这种方式一般面积有限的园林很难做到,于是在土山的基础上出现了叠石假山。

2.1.2 叠石假山的运用

叠石假山的运用目的是在很小的地段上展现咫尺山林的风光,幻化千岩万壑的气势,从而增添园林的自然美。可以说,园林之所以能够体现出高于自然的特点,主要得于叠山这种高级的艺术创作。

自古以来,人们就用诗、画赞美水。流动活泼是水的表现特征,而平静的水是很软美的,人们常用柔情似水来形容温柔的感情。水给人亲切感,它的流动使其了充满活力。我国古代的园林设计,通常应用山水树石、亭榭桥廊等巧妙地组成优美的园林空间,将我国的名山大川、湖泊溪流、海港龙潭等自然奇景浓缩于园林设计之中,形成山青水秀、泉甘鱼跃、林茂花好、四季有景的“山水园”格调,使之成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2.2 水之血脉

在大自然中的水有静水和动水之分,静态的水,面平如镜,清风掠过水面,碧波粼粼,给人以宁静之感。皓月当空时,月印潭心,为人们提供优美的夜景。还有波澜不惊、锦鳞游泳的各类湖泊,与树林、石桥、建筑、山石、彼此辉映,相得益彰;又有幽静、深邃的峡谷深潭,使人联想起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动态的水,往往给人以活泼、奋发、奔放、洒脱、豪放的感觉。一如山涧小溪,溪浅而阔,清泉沿滩泛漫而下,赤足戏水,逆流而上,有轻松、愉快、柔和之感;二如水从两山或峡谷之间穿过形成的涧流,由于水受两山约束,水流湍急,左避右撞,形成波涛汹涌、浪花翻滚的景观,给人以紧迫、负重之感;三如水流从高山悬崖处急速直下,犹如布帛悬挂空中,形成瀑布,有的高大好似天上落下的银河,有的宽广宛如一面洁白如练的水墙,瀑底急流飞溅,涛声震天,使人惊心动魄,叹为观止。

2.2.1 水山相连

故堆山与挖池一般同步设计。关于自然水池造型,自古有“心”字形之说,即池之两端形状狭隘,中部膨大,致使人莫辨其源。若能与山体紧密配合,则能使青山绿水相得益彰。有些大型风景胜境,像无锡的太湖、杭州的西湖,虽得幸于天然之水,却亦是如此。

2.2.2 水的独立运用或相互组合

在园林设计上,巧妙的运用山体,建造岗、峦、洞、壑,以大自然中的自然山水景观为蓝本,采取置石、筑山、叠景等手法,将从山上流下的清泉建成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建成浪花飞溅的涧流等。如苏州的虎跑泉等。

2.2.3 喷泉 喷泉常与水池、雕塑同时设计,起装饰和点缀园景的作用。设置喷泉的地点,宜在人流集中处。一般把它安置在主轴线或透视线上,如建筑物前方,广场中间,花坛组群等园林艺术的构图中心。这只有几个古典的皇家园林中可见。

2.2.4 壁泉

壁泉一般设置于建筑物或墙垣的壁面,有时设置于水池驳岸或挡土墙。墙壁一般为平面墙,也可内凹做成壁龛形状。喷水口多用大理石或金属材料雕成龙头、狮子等动物形象,泉水由动物口中吐出喷到承水盘中然后由水盘溢入贮水池内。墙垣上装置壁泉,可破除墙面平谈单调的气氛,因此它具备装饰墙面的功能。另外,在造园构图上常把壁泉设置在透视线、轴线或1条园路的端点,故又具备刹住轴线冲力和引导游人前进的功能。

2.2.5 跌水

跌水有规则跌水和自然跌水之分。所谓规则式,就是台阶边缘为直线或曲线且相互平行,高度错落有致使跌水规则有序。而自然跌水则不必一定要平行整齐,比如泉水从山体自上而下三叠而落,连成一体。

三、结语

总之,“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中有山有水,才会清新致雅。而且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深远意境,山水在园林中,既是一种物质性的建构实体,同时又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起着符号的作用。人们通过欣赏园林中山水可以联想到无限的山川自然,从而达到与神灵对话,与自然亲近,驱除烦恼,陶冶性情的目的。我想这也是古人用山水来造景的意义所在吧!

第三篇:诗歌,新时代的“孤岛文学”?

诗人艾略特曾说过:“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但是美国却将四月变成了最欢欣的诗歌圣典,为期一个月的全民诗歌庆祝活动在全美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其他许多国家,诗歌也一直是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诗人在民众中得到的尊敬并不亚于国王。然而在中国,当代诗歌仿佛成了新时代的“孤岛文学”,永远“在水一方”,与广大读者保持着微妙的距离。

国外的经验能给我们什么启发?80年代的诗歌热潮能否复制?如何扭转流行文化对诗人的误读,让大众了解当代诗歌,让诗歌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当代中国诗坛的几位重要诗人西川、欧阳江河、王家新,朦胧派代表诗人之

一、《诗刊》编委林莽,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诗歌刊物《诗歌与人》主编黄礼孩,作家出版社青年编辑李宏伟,以及《当代国际诗坛》执行主编赵四。

——编者

海外:诗歌是一辈子的事

刚刚结束的四月是美国的“全国诗歌月”,为期一个月的全民诗歌庆祝活动在整个美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洛杉矶时报》、《纽约书评》、《华尔街日报》等重要媒体都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其中好几家报纸还分期介绍了几位当代国际著名诗人的重要诗篇。

美国“全国诗歌月”于1996年由美国诗人学会创办,旨在向人们普及诗歌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提供优秀诗歌的鉴赏。每年的四月,全美有上千机构参与诗歌的庆祝活动,其中出版商会集中发行与诗歌相关的新书,书店会举办诗集书展,学校和图书馆会着重开展诗歌鉴赏和写作等教学单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教堂更是会举办一系列诗歌朗读活动。我国诗人王家新在纽约访问时,就曾赶上这个全国性的“诗歌月”,由美国诗人学会的主任介绍了他们的活动,并应邀去当地学校朗诵诗歌。

据悉,鉴于美国诗歌月取得的良好成效,加拿大自1999年起也将四月设为“全国诗歌月”,英国则从2000年起将“全国诗歌月”定于每年十月。但全球文学爱好者对于诗歌的热情并非仅限于一个月份、一个节日,诗歌已然成为许多人日常的生活方式。刚刚从普林斯顿国际诗歌节回来的诗人西川告诉记者,在纽约以及美国许多其他地方天天都有诗歌朗诵,有时甚至会有两三场朗诵在一个城市同时举行的情况,听众需要有所选择地前往喜欢的场次。纽约的92Y文化交流中心和KGB酒吧是全市大师级诗人云集的地方,常年有各类诗歌活动,而圣马克教堂的门口则永远挂着一张诗歌朗诵的日程预告表,一年到头都有朗诵会。除了美国,西川还介绍了许多其他国家的诗歌氛围,比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国际诗歌节需要购票入场,每次都座无虚席,听众里很有可能坐着某位船王;拉丁美洲的诗歌朗诵会听众特别多,他们没有钱买诗集,但是喜欢来听朗诵,在诗歌方面的艺术素质很高,每次朗诵会的现场反响都非常好;以色列、巴基斯坦的士兵书包里都装着诗集。“在国外,读诗的人以中年人居多,青年人大概就占30%。他们觉得听诗歌朗诵是一辈子的事。但在中国就觉得诗是青年人的事。”西川不无感慨地说。

当然,浓郁的诗歌氛围是一回事,诗歌的大众化则是另一回事。有不少诗人和学者对后者持保留意见,认为诗歌无论在哪里,都必然是属于少数人的艺术,因为它在受众面上几乎永远不可能与电影、歌曲等流行文化相比。但让中国诗人们尤为感动的,是国外对诗歌、对诗人的尊重。王家新去年参加斯洛文尼亚的全国诗歌节时,被斯洛文尼亚总统邀请一同喝酒,席间两人畅聊东欧文学。欧阳江河在他的德译本诗集出版后,由汉学家顾彬陪同,在欧洲九个城市巡回朗诵了一个月,途中群众表现出了对诗歌惊人的领悟力以及对诗人的高度敬重,用顾彬的话来形容,“就算国王来了也没受到如此的尊敬”。在海外和本土受到的对待有如天壤之别,让欧阳江河不时产生“中国诗人写诗给其他语言的人来读”的恍惚感觉。

国内:诗歌成为一座岛屿?

相比于国外,相比于中国的80年代,当下我们的诗歌环境实在是有些寂寥。许多人说当代诗歌已经被边缘化,其实更为客观的说法应是一个“隔”字。中国当代诗歌仿佛成为一座岛屿,同广大读者、同大众文化,乃至同其他文学,都“隔着一江水”,保持相当的距离。这种距离并非必然是负面的,很可能有助于诗人在创作方面坚持一份独立,然而今天的中国诗人与大众之间已经太过疏离,彼此都需要更多了解。许多读者对当代诗歌的印象依然停留在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或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诚然,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诗坛的黄金时代,全国上下的诗社、民间诗歌刊物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当时的几位杰出诗人则是家喻户晓的全民偶像。朦胧派代表诗人之

一、《诗刊》编委林莽告诉记者,1986年四川的《星星》诗刊评选十佳青年诗人时,学生和青年人蜂拥而至,现场极度狂热,礼堂的窗户和门都被挤掉了。那时国家级诗歌刊物《诗刊》的发行量最高到达53万册,是现在的十几倍之多。几位诗人都表示,80年代的诗歌热潮有其特殊的时代原因。首先,用《当代国际诗坛》执行主编赵四的话来说,“那时文革才结束不久,文化百废待兴,诗歌作为最能直述人心的文体,就首先跳了出来。诗歌从来都是最敏感的神经。”其次,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电视、电影等娱乐形式还未大范围普及,诗歌就承担了流行文化的职能。这些原因都决定了诗歌在80年代的兴盛是无法被复制的。

事实上,今天中国的诗歌风貌已经与80年代大为不同。西川介绍说,近二三十年来,中国诗歌在西方现代主义影响下发展迅速,水平不比国外逊色。他进一步旗帜鲜明地表示:“中国当代诗歌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超过了五四以来任何一代。”林莽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中国新诗有旧体诗词的宏大基础和对世界优秀诗歌文化的吸收这“两个翅膀”,因而飞得很高。

然而社会并不了解当代诗歌,甚至并不想去了解。业内人士表示,健康的文化理应具有多样性,但在商业和资本的主导下我国的文化娱乐变得尤为单一,收视率、版税成为衡量艺术价值的唯一标尺。大众被便捷、实用或是具有刺激性的文艺形式所引导,而这种消费趋向又进一步促进了快餐化、功利化文艺的单向繁荣,导致整个社会的文化心态空前浮躁。西川感慨道:“在一个到处都是噪音而没有寂静的地方,就没有对诗歌的需要。”“诗歌不直接导致实用性,”欧阳江河解释说,“它不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具备与金钱或是权力的转换功能。它是留于语言中的金字塔尖。国民如果没有出自真正意义上的热爱,那么诗歌的消失几乎是难逃厄运!”

颇为讽刺的是,21世纪以来诗歌唯一一次成为全民性的公众话题,是“梨花体”引发的调侃;西川的诗集《蚊子志》英译本入围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多多荣获2010年美国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这些国际文坛对于中国诗歌的肯定竟然鲜有媒体报道。诗人们纷纷表示,目前在国内已不“奢望”公众的赞赏或是理解,只是希望得到一份合理的尊重。当下,诗人这个身份已经被高度“妖魔化”,在影视、小说作品中出现的诗人往往是穷酸、迂腐的可笑形象,甚至相声小品也爱拿诗人开涮,演员出场时往往念着半个世纪前的诗句,动辄“啊,长江!啊,黄河!”“这些说相声的怎么不去读一读我们的诗呢?现在的诗根本就不是这个样子!”有诗人发出怒斥。

其他流行文化基于对诗人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印象而横加杜撰和消遣,无疑更加深了大众对当代诗歌和诗人的曲解。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诗歌不单与广大读者太过疏离,与其他文化乃至文学领域,也都缺乏沟通。艾青曾说中国作协是“小说家协会”,诗人的地位一直不高。作家出版社青年编辑李宏伟告诉记者,当代诗歌像是从中国文学里被单独划出的一块,跟作协总是相敬如宾,保持很淡漠的距离。而林莽曾参与某次文学评选工作,有评委坚持要多评小说,减少原定诗歌的份额,但那位评委其实并未认真读过所选诗歌,最终由林莽比较两方作品才为诗歌争取回了名额。小说与诗歌的隔阂可见一斑。

距离,必须要有两方的站位才能形成。诗歌成为新时代的“孤岛文学”,这其中有上文说到的大众和社会的原因,当然也有诗坛的原因。民间诗刊《诗歌与人》的主编黄礼孩指出,当今的诗人很少走进大众当

中去面对面地交流,与读者缺乏沟通,诗人彼此之间也各说各的话,“森林才能改变环境,这里一棵树那里一棵树的话很难改变整个社会文化的气候。”《当代国际诗坛》执行主编赵四则情绪激动地说:“中国没有像波兰的米沃什那样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伟大诗人。中国诗人有时候会阶段性地乱写,写毫无艺术性可言的所谓„非诗‟,这其实是他们在外界环境压力下发泄不满的方式,是自我伤害。艺术家要有强大的意志来对抗环境,但是中国的诗人自己就不够坚定。”

改变:寻找摆渡的船只

要改变当代诗歌的“孤岛”状态,首先就需要寻找摆渡的船只,让大众与诗歌逐渐建立一种正常的联系。借鉴国外的经验,诗歌教育或许正是我们现阶段缺少的那艘大船,而健康的传播机制、健全的评价体系、专业而负责的批评亦能加深人们对当代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谈起美国的全国诗歌月,王家新笑称:“如果在中国做这样的全民活动推广诗歌,就好比强行送礼物,收礼的人不情不愿,送礼的人也不好意思。”的确,目前若在国内一味地举办诗歌活动必定收效甚微,首要的任务应是提高大众对诗歌的接受度和理解度,而这就直接关系到诗歌教育。在美国诗人学会的官网上,诗歌教育专门有一个目录,分不同单元进行系统介绍:“诗歌教学的小诀窍”、“适合青少年的诗歌资源”、“课程计划”、“教学论文”等等。美国青年保罗·扬告诉记者:“在美国的校园里总是有各类诗歌竞赛,学生写诗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是很受鼓励的。我大概在八九岁的时候就接受了诗歌写作的教育。至于诗歌阅读,老师不单教我们解读诗歌自身的文本含义,还教我们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寻找其特殊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许多人读了当代诗人的作品,都如坠雾中,认为诗人是故弄玄虚。其实读者对任何一种文体的鉴赏能力都是建立在充足的阅读量和正确的审美方法引导之上的。中国古代有良好的诗歌教育传统,读与写齐头并进,每个学生皆是满腹的诗词文章,还会自己创作,理解诗词自然没太大问题。但如今学校很少有对新诗的系统教育,古诗在中小学中的普及程度也是远远胜过新诗的。林莽在谈及当代诗歌教育时指出:“中国现代汉语诗歌变化很大,需要一个普及认知的过程,因为毕竟诗歌是有难度的写作。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教材中有上百篇古典文学做基础教学素材,通过老师的讲解,逐步的学习,学生就有了阅读的能力,而现当代新诗却没有。从五十年代到现在,新诗教育的缺失导致许多读者读不懂新诗。”

王家新的诗作《在山的那边》入选人教社初一语文教材第一课,可以看出中国教育正在为新诗作出努力,然而王家新本人也不敢确定这首诗被教成什么样,授课的老师能否真正理解新诗。他去年编了一本《中外诗歌导读》,挑选了88首中外优秀诗歌进行指导性解读,希望通过这个方式告诉人们怎么读诗、什么是好诗。欧阳江河根据他在美国看到的情况,建议中国多给诗人提供教职,让他们在高校开设诗歌写作和鉴赏的课程:一方面由最懂诗的人来教诗,诗歌教育才算落到了实处;另一方面“诗人获得了体面的身份和经济保障,不用跟社会死拼,可以专心地写诗、教诗,从源头上保证了一个稳定繁荣的诗歌生态”。

当然,要促进诗歌在社会中的传播,教育是基础,出版也不能落下。作家出版社青年编辑李宏伟表示,目前一般诗集的印数在三五千册,虽然出版容量远不及小说,但读者群比小说稳定。近几年也明显感觉到了诗歌出版的回暖,只是当代诗歌的成就仍没有获得应有的关注。他正在策划“标准诗丛”系列丛书,今年将首推西川、于坚、欧阳江河、多多、王家新五位诗人的作品,力图从整体上对当代诗歌成就有所呈现。至于刊物出版,老牌诗歌刊物《诗刊》目前每月发行量为四万多份,仍是全国最大的诗歌刊物。民间诗歌刊物原先在全国遍地开花,是地域性诗歌写作的重要阵地,但近二十年中大部分民刊由于资金等问题而陆续停刊。目前国内坚持时间最久、影响力最大的民间诗歌刊物是广州的《诗歌与人》,从1999年至今已办了29期,推出了“中间代”、“完整性写作”等颇具影响的诗歌概念,但是它也经常面临由于资金短缺而延期出版的情况。

现在诗人们更寄予厚望的是网络新媒体。诗人博客从2000年开始发展得很快,成为诗歌爱好者更为便捷的交流平台,而近两年微博更成为诗歌在广大网民中传播的“利器”。王家新告诉记者,自己翻译的奥登诗作在微博上发布后被大量转发,很多从来不读诗的人也表示受到了触动。王家新总结道:“真正的好诗会找到它的读者。诗歌与我们的心灵有一种神秘的、固有的联系,任何时代也无法斩断。人心在,诗歌就不会死。”网络,或许就为好诗寻找它的读者搭建了桥梁。

此外,“靠谱”的诗歌奖项、专业的诗歌评论、有序的诗歌活动都是当今中国所缺乏的。西川“吐槽”说,中国做诗歌评论的人慢慢都去做更有“油水”的小说评论了,而诗歌活动总跟地方旅游挂钩。要改变这些,有赖于文化大环境的整体改观。正如王家新所说:“文化的工作是点点滴滴的渗透,好比春雨润无声,不会期待有什么轰动效应,但是我们会持续下去。”等整个文化的土壤变得更为温和滋润,诗歌的种子必定会在更多人心中发芽。

扩展阅读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

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西川

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光来,穿透你的心

像今夜,在哈尔盖

在这个远离城市的荒凉的地方,在这青藏高原上的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

这时河汉无声,鸟翼稀薄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

马群忘记了飞翔

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

我成为某个人,某间

点着油灯的陋室

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

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

《寂静》

欧阳江河

站在冬天的橡树下我停止了歌唱橡树遮蔽的天空像一夜大雪骤然落下下了一夜的雪在早晨停住曾经歌唱过的黑马没有归来黑马的眼睛一片漆黑

黑马眼里的空旷草原积满泪水岁月在其中黑到了尽头

狂风把黑马吹到天上

狂风把白骨吹进果实

狂风中的橡树就要被连根拔起

《镜中》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第四篇: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美学特色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专业名称: 考籍号:

论文题目: 考生电话: 邮

编:

汉语言文学

汇款单编号:

15103521495362

310114100034

名: 徐佳慧

《论中国古诗词意

指导教师: 境的美学特色》

贺福凌

18797468535

通讯地址: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416000

二〇一五年十月

1

目 录

摘 要 .........................................2

一、古典诗词意境概述............................2—3

(一)、意境及意境美的含义

(二)、意境的源流

二、意境“三美”................................3—5

(一)、含蓄之美

(二)、情韵之美 (三)、动态之美

三、意境的美学特征..............................5—8

(一)境生象外和意境的空间美

(二) 意境的高度真实感和自然美

(三)虚实结合

总 结 ............................................8 参考文献 ..........................................9 致谢...............................................9

论中国古诗词意境的美学特色

内容摘要:诗词整体的美学价值在于意境,意境美是诗词美的最高美。中国古诗词的意境美主要表现在:委婉含蓄之美、情高韵远之美和动态传神之美。 这三方面的特点能使人产生无穷遐想,且回味不已,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古诗词意境的美学特色在于: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形描写与无形描写相结合,使再现真实实景与它所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从而造成强烈的空间美、动态美、传神美,给人以最大的真实感和自然感。意

2 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它的形成既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经验的概括,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标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含蓄之美,动态之美,情景交融,美学特色

一、 古诗词意境概述

(一)意境及意境美的含义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1]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 这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 本文结合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美。[2]

(二)意境的源流

意境在我国古典文艺创作中源远流长,最早可从中国古代的《诗经》、《周易》、《庄子》、《楚辞》中找到。而诗词创作中意境理论的形成,则晚得多。“意

[3]境”一词,盖出于佛经。从哲学上讲,佛教所云之“境”,实质是指诉诸于人之感官与意识的形象感知,也就是审美欣赏中的“共感”,它指的是主体与对象之间心物两契,产生情感上的共振共鸣状态。这一理论后被文艺理论所借用。唐代诗人王昌龄最早使用“意境”概念,在他的《诗格》中提出了“三境说”:“诗有三境:一日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日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日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里的“三境”,实际上就是意境的三种类型。只是把偏重于描写景物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写情怀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说理言志的称为意境。中唐以后,刘禹锡则以“境生于象外”道出意境的内涵。晚唐司空图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思与境谐”等,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的研究领域。至此,意境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宋至清化关于意境的理论渐趋成熟。宋代,苏轼主张“意与境会”,严羽“别材”、“别趣”则进一步扩大和规范了意境的范围,他在《沧浪诗话》中认为意境的妙处在于“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4]明代陆时雍研究了意境的韵味问题。清代王夫之则探讨了情与景的关系,“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日,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对意境进行了深人研究,他将古典诗词中是否有境界的创造作为评判其优劣成败的关键,认为诗词曲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他还将意境理论引入戏曲和小说研究领域。至此,意境成为独具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美学范畴。

二 古诗词意境的“三美”

(一)含蓄之美

中国人一直以来崇尚委婉含蓄,忌浅露直白,认为作品必须含蓄委婉,才能达到意味无穷的效果。 杜甫《绝句六首》其六:“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鸟栖只故道,帆过宿谁家。 ”这首诗虽然描写得简明扼要,但是抒写“不尽”,留有余味,营造出了含蓄委婉的意境美。 “鸟栖只故道,帆过宿谁家”,看似单纯的写景,其实是在含蓄的描写中,寄予了微妙深远的联想。 把怀念故乡之情和人生的漂泊感展示得淋漓尽致。 而元稹的《行宫》:“寂寥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平实的语句,却有丰富的概括力和想象力。 “古行宫”、“宫花”、“白头宫女”、“闲坐”这些意象含蓄地表现出了宫女青春已去,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往事,此情此景,无一不表达了宫女的哀怨之情,但却非常含蓄委婉。苏轼的《蝶恋花》更是充分体现了委婉含蓄的诗意境界:“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花褪,杏小,燕飞,水绿,柳絮飘飞,芳草遍地,墙篱,秋千,佳人,行人,笑语”,全词貌似一幅游春图,但却是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邃思考。 暮春的自然界,花败飘落,柳絮轻飞四散,芳草滋生,表现出诗人的彷徨迷惑。 而“佳人”与“行人”,一个年轻,一个年老,一个墙内,一个墙外,一个天真无邪,没有烦恼,快乐的享受生命,一个胸怀天下,却踌躇满志,满腹的苦衷,就在词的深远境界中,纯粹偶然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情与情、情与理的矛盾深刻地反映了诗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 在种种矛盾的思索中产生一种漂泊的情感, 表达出诗人对客观现实中美的眷恋和内心世界的矛盾苦闷,以及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探索,从而创设了诗歌委婉含蓄的高远境界,让读者久久回味,思味不止。[5]

(二) 情韵之美

短短的一首诗,如果能创造出曲径通幽,情高韵远的艺术境界,就会让诗歌产生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 而神韵最为深远静谧的当属初唐后期的张若虚所写的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此诗以七言歌行形式,采用乐府、宫体旧题,以游子思念妻子的离情别绪为基础,以江月为主要意象,在春、江、花、月、夜的广阔静谧之中, 用良辰美景衬托游子思妇的伤感情绪, 又在句句的感慨之中,展示当时文人特有的精神风貌:虽然有困惑、焦灼、忧虑,但却充溢着青春年少积极进取的气息。 没有辞藻的华丽和欲说还休的苍老,却将诗情画意、宇宙奥秘、人生哲理融为一体,淡淡的、哀愁的情感让人思绪万千,欲罢不能。[6]唐人王建的七绝《雨过山村》则更是体现了情高韵远的境界;“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唐诗别裁》评价这首山水田园诗为:“心思之巧,语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 ”全诗紧扣山村特色描写,“鸡鸣”、“竹溪”、“村路”写出山村的恬淡,自然和谐。 “妇姑相唤浴蚕去”,写山村人家忙碌劳动之景,而飞来之笔“闲着中庭栀子花”,则又是另一种淡然娴静。 在这里,作者多层次表现了诗歌丰富优美的意境。 为了写人忙,

4 从反面写花闲,栀子花香气四溢充满诗情画意,创造了美的意境,表达了深远的情韵。 总之,这首诗处处写山村的景美、人美、花美,表达诗歌深远的意境之美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总之,情高韵远展示的诗风看似平淡浅近,实则情高韵远,典雅幽深,给人超尘脱俗,淡薄玲珑之感,气质清新高雅,但不乏韵外之致。

(三)动态之美

诗歌的动态传神之美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永恒的美。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生生不息充满生命活力的, 诗作反映出来就具有动态之美和传神之美。 动态美也叫做飞动之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篇中曾说:“延寿《灵光》,[7]含飞动之势。”《鲁灵光殿赋》所描绘的飞禽走兽都有飞动之态,而胡人、玉女、神仙等也都脉脉传神,栩栩如生。 流动之美的诗,在六朝时也有比喻,《南史》卷二十二王筠传载沈约曾说谢沿评王筠诗时说:“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唐初李峤《评诗格》中曾提出诗歌要有“飞动”之美的,中唐皎然继之:“状飞动之趣”(《诗评》),就是提倡动态美。 认为自然美有“天地秋色”之类的静态美,有“庆云从风,舒卷万状”之类的动态美。但是,意象中的景物不能是静态的,自然美不论静态或动态,当它们进入意象时,都必须“状飞动之趣”,成为“气腾势飞”(《诗式》)的动态美。在古典诗词中,动态美与传神美密切相关,中国古代文论既重视动态美又讲究传神美。司空图说:“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 青春鹦鹉,杨柳楼台。 碧山人来,清酒深杯。 生气远出,不著死灰。 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诗歌只有写出“奇花初胎”“青春鹦鹉”,使人体会到花苞开放的欢乐,鹦鹉青春的鸣叫,表现其内在的神态,才能激起读者的丰富想象, 构成一个有强烈艺术魅力的诗歌境界。 反之,如果只表现一堆“死灰”,而没有蓬勃“生气”,就不可能形成美的意境。 所以诗人对具体物象的摹写,都力追神似。 正如刘熙载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霞写之;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 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就是一组动画连拍,先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细雨飘落滋润,小草冒芽,却又远看似有,近看却无。诗人巧妙地把握住这个“似有若无,似动若静”的瞬间和特点,以“草色遥看近却无”七个字,转达春天悄然而至的脚步。 而读者似乎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嫩绿的小生命在涌动、闪烁,在轰轰烈烈地成长,长到“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种动态传神的表现手法,把春的到来写得如此悄无声息,却又惊心动魄。

三、意境的美学特征

(一)“境生象外”和意境的空间美

古代诗词境界不同于一般艺术形象的美学特征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国古代的文学家做过许多深入的分析研究。他们认为诗词意境的特殊性最主要的就表现在“境生外物”这一点上。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纪》中说道:“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为之。„„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象外,故精而寡和。”所以意境不在象外而在象内。善于写诗的人应该创造一个“境生象外”的艺术境界,以便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凡是具有深远艺术意境的作品,都会使我们感到在艺术作品本身的、具

5 体的、有形的描写之外,还有一个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无形的广阔而深邃的境界,它远远超出了作品已经表现出来部分的范围。“境生象外”是对诗歌也包括其他艺术意境特征的深刻论述。后来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又做了进一步发挥。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罢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戴叔伦所说的“诗家之景”正是针对诗歌意境而言的。蓝田玉暖呈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一种朦朦胧胧的强烈空间感。司空图十分赞赏这幅图景,认为是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也就是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之意。第一个象和景即是刘禹锡所说的象,指艺术作品中所具体描绘的实的部分,而第二个象和景则是存在于第一个象和景之外的,即是刘禹锡所说之境,指作品中借第一个象和景的比喻、暗示、象征作用而呈现出来的没有直接描绘虚的景象。它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获得,但又是在具体的、已经描绘出来的象的指引下产生的。它恰如严羽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可以感受到、体会到却又难以描述出来。

“境生外物”的特点梅尧臣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过较细致的分析。《六一诗话》记载梅尧臣曾提出诗歌之善者应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言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所谓难写之景即是指诗歌意境。虽然只描写一部分却要能使之把整个空间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示在读者眼前。梅尧臣举例分析道: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与意,殆难指陈以首也。虽然亦可略道其髣髴。若严维“柳塘春水浸,花坞夕阳迟”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岂不如在目前乎?又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从严维的时来看,柳塘、春水、花坞、夕阳这是一些具体物象,诗人写这些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天容时态,融和骀荡”的意境,亦即生于象外的广阔艺术空间。它比这些物象要丰富得多。然而又是要靠对这些物象的描写来形成的。从温庭筠的诗来看,鸡声、茅店、板桥、霜冻,也是具体的有形的物象。却在我们眼前浮现出一幅行旅人在荒凉的乡村道路上清晨踏霜而行的生动场景。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使我们体会到行旅人羁愁旅思的内心境界,这就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它即是作者得于心的产物,又不是直接描绘出来的,而是要览者以会意,充分发挥读者想象力方可体会到的。境不同于象又离不开象,象存在于境这个空间中,境这个空间又要借象呈现出来。所以境生象外是意境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我们对艺术意境欣赏时绝不能局限于已经描绘出来的具体物象,而要善于从象外去领会意境所构成的广阔空间美。

(二)意境的高度真实感和自然美

高度的真实感和自然美是古诗词艺术意境的重要美学特征。王国维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又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作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称这种真实为“不隔”的境界。“不隔”的概论其实也不是他的发明,而是对我国古代论意境美学特征的一个总结。早在齐梁时期刘勰和钟嵘就很重视艺术的真实、自然之美,尤其是钟嵘在《诗品序》中曾明确提出了这个思想。他说:“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钟嵘反对由于堆砌典故而造成意义晦涩深奥,妨碍自然真实的错误创作倾向,他所主张的书写即目所见的“直寻”方法,实质上和后来王国维的“不隔”要求是一致的。《人间词话》中提出的“隔”与“不隔”的重要标准之一即是看它是堆砌典故深隐难懂呢,还是直抒胸情自然真实。其云:问“隔”与“不

6 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两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天。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姜夔《翠楼吟》云:“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涕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仗酒祓清愁,花消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则隔矣。颜延之以“镂金错采”出名,黄庭坚以掉书袋著称,而陶谢之诗犹如“芙蓉出水”,东坡之诗作如“行云流水”。可见“隔”与“不隔”对意境的深浅优劣影响甚大,“隔”的作品意境往往不容易出来。

自从钟嵘提出书写“即目”、“所见”的“直寻”方法后,这种强调真实,自然的美学思想遂成为我国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重要指导原则。比如李白诗歌的意境就非常鲜明的体现了这一特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一曲斐然子,雕虫伤天真。”这正是李白所理想的诗歌艺术美和具体的创作道路。唐代的重要诗歌理论批评家皎然、司空图都是竭力提倡这种艺术美的。皎然在评论谢灵运诗歌时,指出谢灵运诗歌之妙处即在“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 司空图则更进一步的从诗歌理论上作了发挥。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诗歌创作要靠“直致所得,以格自奇”,他在《二十四诗歌》的“自然”一品中对诗歌意境的这种特征作了形象的阐述。他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钧。”所谓“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是说要直接书写目前所见,而不必刻意追求人为的奇特。《诗境》一品中也说道“取语甚直,计思匪深” 这样的艺术境界使我们感到“如逢花开,如瞻岁新”一般,得之于自然而不强求。这种美学思想不仅贯穿于整个《二十四诗品》,而且直接启发了欧阳修、梅尧臣关于“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主张的提出,并且对整个宋代的文学思想有很多影响。杜甫《樱桃诗》中说:“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此诗如禅家所谓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者。直书目前所见也,平易委曲,得人心所同然。叶梦得《石林诗话》中说:“初日英蕖,非人力所能为,而精彩华妙之意,自然见于造化之妙。”周紫芝《竹坡诗话》中说:“暑中濒溪与客纳凉。时夕阳在山,蝉声满树,观二人洗马与溪中,此少陵所谓‘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者也。此诗平日诵之不见其工,惟当所见处,乃始之其为妙。作诗正要写所见耳,不必过于奇险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说:“子尝爱政黄《牛山中偈》云:‘桥上山万层,桥下水千里,惟有白鹭鸾,见我常来此。’造语平易,不加雕琢,而清胜之景,闲适之意,宛然在吾目中矣。” 范晞文《对床夜语》中说:“‘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问姓惊初见,称名忆久容。’皆唐人会故人之诗也。久别重逢之意,宛然在目,想而味之,情融神会,殆如直述。”

从以上五例,我们可以知道主张诗歌意境要有真实,自然之美的观点在古代是相当普遍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在创作中要做到“直书所见”,使之有“宛然在目”之效果,这种境界亦并非任意而为所能达到的,必须具备艺术家的敏感,善于发现有典型意义的景象,诚如司空图所说的“如礦出金,如铅出银”的“洗炼”,而使之成为“万取一收”的产物。这也是意境的重要美学内容之一。正是由于诗歌意境的高度真实感,才能使诗歌在历经千百年之后仍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只有真实存在包含诗人感情的作品才能打动人。

7

(三)虚实结合是创造意境的基本方法

意境作为艺术家所创造的一个“境生于象外”的艺术空间,它要以虚实结合为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虚实结合的角度来看,司空图所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其第一个象和景是实的,第二个象和景是虚的,是由实的景象启发、引导而产生于读者的想象之中的。但是这个想象中的景象又不是任意产生的,是按照作者所已经表现出来的实的部分必然要导致的境界。例如王夫之评谢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一诗中说:“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隐然一个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从此写景,乃为活景。谢眺这两句诗写的是具体的实景,但是它很自然地使我们在脑海中浮现出了在它后面的“含情凝眺之人”的生动形象,不仅能领略到此人的感情状态,而且有“呼之欲出”栩栩如生之感,这就是虚景,谢眺此诗的意境正是在这虚景与实景紧密结合下产生的。意境创造上的这种特点,皎然在《诗议》中曾有过一段生动的阐述。他说:“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闻而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妙用无体,心也!义贯众象,而无定质,色也。凡此等,可以偶需,亦可以偶实。”皎然指出,在诗歌意境(即“境象”)这个艺术空间里,有虚有实很难分清。如景、风、心、色都是实的、可以捉摸都部分和虚的不可捉摸的部分,两者水乳交融,很难具体指陈出来。后来词论中讲的“空”与“实”,“清空”与“质实”,其实也即是说的虚景与实景的关系问题。

艺术意境中的虚和实是不可分的,而虚景而虚景也不是不可绘。描绘实景要不局限与实,而能幻出虚景方为至妙而虚景亦不能离开实景产生。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来创造艺术意境,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有过许多生动形象的论述,总结了不少有价值的艺术经验。比如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忠恕,有一天郭忠恕乘醉在一幅素绢上的一角“远山数峰”,别处都是空白,但却能使人感到这空白处又一派山峦起伏的浩瀚气势。后来文艺理论上遂以郭忠恕画天外数峰传为美谈。王士禛在《香祖笔记》等著作中,就一再称引王楙《野客丛书》中说;“郭忠恕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然而使人见而心服者,在笔墨之外也。”认为这个说服“得诗人三昧”。天外数峰本身并不难画,它的可贵之处在于能以实出虚,虚实结合,使大片空白指出无画而有画,在人们心目中展现一幅山峰若隐若现、云水缭绕翻滚的生动图画。这正是一种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我国古代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具有这种美学的表现特征。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色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在这里写的只是劝饮一杯送别酒,然而它却体现了诗人对朋友远使边塞的无限关怀和深切感慨,他很自然的把读者带入了对边塞黄沙漠漠、愁云惨淡、荒无人迹,举目无亲的想象中去了。离乡背井、艰苦征战、存亡未卜的感伤之情油然而生。这就是由一杯送别酒的具体的实的景象描写而引出的想象中的虚的境界。显然,并不是随便写一个实的景象都能起到这种作用的。艺术家只有抓住了现实生活中某些有典型意义的片段,并作出生动逼真的描写之后,才能借助它的象征暗示等作用而产生虚的境界,把诗人心灵深处的情状透彻的表达出来。这就是“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意境’。”

四、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古代诗词意境的美学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

8 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形描写结合无形描写,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无限丰富形象相统一,使再现真实实景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从而造成强烈的空间美、动态美、传神美,给人以最大的真实感和自然感。我国古代诗词意境的美学特征的形成是和老庄思想与佛教的哲学有密切关系的。老庄主张天然,否定人为,提倡“有无相生”,意在言外,特别重视虚的意义与作用佛教则利用老庄和玄学的“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理论来说明至高的佛理是不可言喻的,宣言“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为了传达玄妙的佛理,他们常用具体景象来象征,“拈花微笑”、“天女散花”、“香象渡河”之类。这些对我国古代诗词艺术意境的形成和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是许多诗人创造意境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基础。意境的境生象外、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真切自然的根本美学特征,集中地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极大地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繁荣。中国古典诗词歌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诗词中体现出的浑然天成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核心的美学范畴, 古典诗词中深邃高雅的诗人意境让诗歌从民间走进艺术殿堂,提高了诗歌的文化品位,增强诗歌含蓄隽永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蓝华增主编《说意境》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2]王小玲主编《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1.1 [3] 李泽厚主编《意境杂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 [4]严羽《沧浪诗话校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5] 禹克坤主编《中国诗歌的审美意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6]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赏析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年 [7]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 漓江出版社,1985年

致 谢

即将结束的三年大学生活之际。感谢教过我的老师们。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他们在学业上对我的悉心指导,以及孜孜不倦、严谨细致的科研态度,更令我受益非浅。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她在我的课题研究和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予了我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感谢我的班主任给我的指导和关怀。在生活上和工作中都给予了我热情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我的授课老师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帮助和教悔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还要感谢吉首大学师范学院的领导多年来对我的培养和支持,是他们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感谢专家和评委耐心审阅我的论文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知道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9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点包括: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民主性,创造性,六者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辅相成。若想了解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性问题,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性。

首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背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每个历史时代都有需要解决的一些任务,从而也就具有不同的时代主题。不同的时代特征、时代任务、时代主题构成了这一时代所产生的思想体系的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整体时代背景。不同于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形势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追求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面对国际形势的这种新变化,邓小平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刻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论断,十三大以后被我们党概括为“时代主题”。对时代主题的这一概括表明: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人民要富裕,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世界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面对社会

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将长期并存竞争与世界科技革命不断深入的历史情势,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全面正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并从自身的具体国情出发,来合理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的。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具有时代性。时代性的表面意义上讲,是要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均是我们党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坚持理论创新的结果。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科学论断,既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也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同时我国所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所以说抓住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性特征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含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民主政治论,先进文化论等内容,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成果。

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前进。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使命和重任。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这个理论体系以当代世界发展大势为背景,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为主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重点,深入研究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总结时代经验,不断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要坚持把时代要求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代发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时代课题,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性,我主要谈了关于其形成背景和基本内容这两

方面上的理解。作为一名当代研究生,我们要自觉坚持、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握时代性这一基本特点,与时代同行,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性

英语语言文学 2013010277

刘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购房合同贷款怎么办下一篇:感恩朗诵比赛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