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夏日田园

2022-07-28

第一篇:诗词里的夏日田园

夏日里的故事

作者:佚名

我与他算起来已经认识一年了。我清楚地记得,初次见到他那天下着大雨,因为某种原因,我与他及另外两个朋友在晚上十点钟坐到了一起,在一家小餐馆。我不认识他,但与我同行的另外一个女孩子是他的大学同学。我陪着那个女孩子,四个人一边吃一边很随便地聊天。那晚他给我的印象是开朗、健谈又不失斯文。

我和他认识了。慢慢地,他开始在晚上兼职做英语教师,就在我所工作的一个英语培训学校。最初,两个人见面只是笑一笑,打个招呼,后来可以简单聊几句,再后来,当我晚上值班的时候,每个课间他就跑到办公室和我聊天。这时候,我们已经认识半年多了。我很高兴又结识了一个不错的朋友。

学校在晚上开设的班越来越多,我值班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很多次,当所有英语班在九点半下课后,我与他及另外一个不错的男老师到附近的大排挡吃夜宵,然后三个人边聊天边散步走到车站,大家互说再见。尽管每次都要晚回家半个多小时,但我很喜欢这样,喜欢在晚风中与朋友散步闲聊的心情。

这种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来,他到了一家旅游公司任职,没有时间再教课了。很巧,我也不用经常值班了,恢复了以往两点一线的生活。两个人从此很少见面,他只是偶尔打来电话找其他人,才有机会与我简单聊一聊。我以为我们就是这个样子的朋友了,仅此而已。

世事总是让人难以预料。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特别的节日--六月一日儿童节,他打给我电话,约我晚上出去"共度佳节"。我有些意外,但又觉得很有趣,便爽快地答应了。当我赶到地坛与他见面,我第一次发觉戴着墨镜等在肯德鸡店门口的他居然也很出众呢。两个人共享了一顿晚餐,然后跑到迪厅去跳舞。我第一次到迪厅,在疯狂的节奏下尽情地释放自己后,我们坐在高背椅上休息,在震耳的音乐和嘈杂的人群中大声说话、大声笑。我感受着这种气氛,感受着他带给我的快乐。

在这次约会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仿佛近了许多。他从此不时地打电话给我,约我出去玩。而我几乎每次都拒绝不了这种邀请,尽管有时候对自己说"不要玩得太放纵了。"

有一天,我偶尔提及喜欢张信哲和Beyond的歌曲。恰巧六月二十日张信哲到京开个人演唱会,我不自觉地表现出神往的表情。让我意外的是,第二天我便收到了一份极其特殊的礼物:张信哲演唱会门票。他以轻松的口吻邀请我,说他也很喜欢这位歌手,找个伴儿一起去听比较好。我记不清当时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面对这件事,只是内心隐隐觉得,他对我太好了。这让我有些不安。

六月二十日晚,绝对是个不一般的日子。我如愿地见到了真实的"阿哲",听到了他真实的歌声,与几万名歌迷为"阿哲"呐喊。在归途的晚风中,我心里怀着对他的感谢,开心地与他谈论阿哲和他的歌--也就是在归途的晚风中,他终于提出要我做他的女朋友。也许他认为在为我做了这么多后,时机该成熟了。但是,我极干脆地拒绝了,果断的语气让我自己也惊讶,这些话似乎根本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就从嘴里说出来了。他沉默了,一路上不再说话;我则感到不安,一路上不知该不该说话。车到站了,我提出请他吃夜宵。他迟疑地推托,最终还是接受了。我开玩笑说,其实我好困,但为了不让他饿肚子,只好舍命陪君子了。我尽量把气氛弄得轻松,他也慢慢地恢复了常态。他似乎能够平静地接受这个小挫折了……

他坦白对我的喜欢。他说我是他见过的内外皆美的女孩子,年龄不大,却表现出一种成熟。成熟中有一些纯洁活泼,单纯中又透着成熟。他说这种感觉很妙,还说他不会再遇到这样比较完美的女孩子。

"怎么会,世上比我好的人很多呢。"我笑着反驳。我心里承认他的话满足了我小小的虚荣心,可我也知道自己身上的坏毛病很多,个性有时太强烈。他说我完美,只不过是他还不很了解我。但我没有过多解释自己,这些缺点在今后的交往中迟早会暴露的,那时他自然会知道他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人,自然会知道如何把握两人之间的距离。第一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第二篇:初秋里的夏日傍晚优美散文

立秋了,天气依然很热,清晨傍晚有些许丝丝凉爽外,似乎还是夏天。又是一个周末。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个周末,校园图书馆宽敞的阅览室里,一杯热饮、一个水果、一扇大窗户、一本飘着书香的厚厚纸书,安安静静,时而可以听到周围同学们翻书的沙沙声音,很亲切。窗外星星眨着眼睛,傍晚的秋风淘气的从窗户里跑进来,秋风落在脸上,很凉爽,很舒服。在校园的日子很享受而时间却很快。

又是一个周末,在笔记本前,外面大商场门前周末总会放老电影,商场门前宽敞的空地上,晚饭后跳广场舞的奶奶阿姨们渐渐散去,大喇叭里传来电影的声音。也许是因为周末,心情轻松,也很放松。

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很自然。秋天的傍晚,很安静。有句话说,简单就是快乐,也许生活就是一个由简单走向复杂,然后由复杂走向简单的过程,其实,简单就是快乐。而人生,也许就是取舍智慧,凡得到必有付出,付出了就有得到,得到了也许会有舍去,舍去了总会有得到。没有经过努力和付出,不可能得到,即便得到了,也可能是预支,今后必要有所付出,但凡有所得到,一定是付出。

生活原本就是一种平衡的艺术,原本就是一种平衡,就如这秋天的美丽,一定经过了冬天的寒冷,春天的生根发芽,夏天的烈日酷热,才来到了秋天的丰收。生活的诞生也许是偶然,偶然中蕴藏必然,重要的是珍惜,心态最重要,心情最要好,就如这秋天,自然而美丽。

喜欢秋天,因为秋天颜色格外不同,秋天的味道充满丰收喜悦。看看大自然的美丽,请放慢脚步,写下赞美的歌,赋一曲优美的旋律,平平淡淡是真,细水长流是爱。秋天的夏日傍晚,宽敞舒畅,温暖凉爽,天空的胸怀感动你,让你的心胸也变得更宽广,秋天的夏日傍晚,满是自然,满是美丽。

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很美丽。奋斗都不一定得到,不奋斗就不可能得到,取舍之间,得失之间,前进的路径,生活总要向前。取舍之间,点点滴滴,走出了人生的路,最精彩的或许不是路本身,而是路上的风景,而幸福或许就是手牵手一起走,欣赏分享沿途风景,一起慢慢变老。

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宁静的,秋天带给我们宁静和升华,秋天带给我们智慧和思考。秋天的傍晚,惬意又愉快,快乐是一种心情,一种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因为,放下就是快乐。放下压力,开心轻松,放下犹豫,勇敢向前。放下是一种智慧,顺其自然。当你握紧双手时,什么都没有,当你伸开手掌,世界就在你手中。

第三篇:试谈田园诗词的意境营造

试谈田园诗词的意境营造

--------在利川市诗词研讨班上的发言

利川团堡诗联分会

黄金山

对于如何营造好田园诗词的意境,我谈一下三点体会: 一 向毛主席诗词学习深邃的意境

刚才学习了毛主席诗词《答友人》,听了大家们很好的交流发言,是我对如何营造诗词的意境有了更新的一些认识和启迪。伟人毛泽东毛泽东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其诗词自然包含政治色彩,但他的诗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毛泽东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半个世纪以来,毛泽东在戎马空的战争年代和日理万机的繁忙岁月中,写下了许多雄伟壮丽的诗篇。他的这些作品内容贯通古今、涵盖中外,包举宇宙、震荡山河,使人读之无不为其豪迈精深、波澜壮阔、气凌霄汉的磅礴大气所叹服。纵观他的诗词,都具有鲜明的个性,都具有隽永的意境,具有博大精深、雄奇壮丽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他的诗词融通古今,豪情万丈、气势磅礴、奇壮瑰丽,而且妙用形象思维,富有深邃的哲理。

意境是一个古老而又颇具新意而且是一个意蕴丰富的美学范畴,它是人与自然、我与物、情与景和谐的自由统一。毛泽东诗词是意境之高者,尤其独具艺术魅力,给人以常读常新的感觉,掩卷而思,令人回味无穷,久久难以忘怀。毛泽东诗词的独特的意境美表现在:对古典诗词精通,继承、发展和创新民族传统诗词的光辉典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新观:毛泽东新的天人合一观,他能以独特的眼光对物我关系和天人关系进行艺术的处理,从中演绎出美的意境。他把人投影于宇宙万物之上,构建了以人为主体的新的天人关系。这种人不是自然的奴隶,而是自然的主人。从问天:“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比天:“欲与天公试比高”,到翻天:“天翻地覆慨而康”,“试看天地翻覆”,到换天:“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种天和人及其相互关系,不是沿袭,而是别开生面,形成强烈的艺术张力,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雄伟的美感。

二是新的时空观。毛泽东在构建诗词意境时,善于进行艺术思维,就是在空间上化大为小,在时间上贯通古今,时空交相辉映,恢雄壮阔。如《沁园春·雪》,从黄土高原的雪景联想到我国古代五位名人,一幅中华民族两千年的历史画卷展现给读者。再如《蝶恋花·答李淑一》,将天上人间、过去现在的悲欢离合融为一体,突破了传统的固有模式。还如《贺新郎·读史》“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寥寥几句便勾画出了一篇人类起源史;“歌未竟,东方白”,他的目光不是停留在过去,而总是注视着明天的。他的时空观不是以人体所有的宏观尺度为限,而是较常人放大了若干个数量级的宇宙尺度。这种时空观是现代科学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渗透,从而使诗的意境更加壮阔高远。因而他的诗词常常告诉人们:世界和人类都在发展,过去诚然可贵,但未来更加壮丽辉煌,因此人类没有理由悲观,应该放眼美好的未来。

三是新的节序观。时间就是生命,节序更替就是生命热焰的喷射和流逝。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人感叹人生苦短,如屈原“日月忽其不掩兮,春与秋其代序。”,曹操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在毛泽东的诗词里完全看不到伤春悲秋的情调,也没有苦寒傲雪的套式,我们看到的是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和人生的壮丽。自然循环的节序对他来说不单意味着时光的流逝,还有生命火焰般的辉煌。他在《沁园春.长沙》中咏道:“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慢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把大自然的韵美与革命的奋发情怀结合为一体,道出了人生的意义,是积极而非消极的。毛泽东诗词中那种隽永的意境美,深深的蕴藏着“自强不息”的战斗精神。“泽东诗词体现了从打破古典和谐走向现代崇高的美学轨迹和伟大政治家兼伟大诗人的诗人心态。”读 毛泽东诗词,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为诗词中丰富的想象、宏大的意象。磅礴的气势和昂扬的激情等深深折服,毛诗包举宇宙、震撼山河的气魄,使人心潮激荡,兴奋不已。读过毛泽东诗词的人都会感受到,他的诗词气势博大恢宏,有一泻万里之势,给人以雄奇壮丽美感。这种风格特点表现在:流露着豪迈的情怀。毛泽东诗词是他的精神哲学的体现,是他个人情态的抒发。没有哀愁,极少失落感,表现出来的是那种无人能及的豪迈情怀。充满刚健,充满雄心壮志,充满雄才大略;他纵身大风大浪、搏击人生、奋发意志;他顶天立地,不屈不挠、坚韧无畏,他大敌当前,从容不迫,举重若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尤其是对社会人生的高度自信和豪迈追求,无不包含着鲜明的情感个性和豪迈的气魄。不同于一般诗人那样沉溺于自己狭小的感情世界、追逐个人小小的悲欢。他总是俯首天地,透视万象,从大处落笔,全局把握,显示出不同凡响的气势。④他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情溢于海,登高望远,视野开阔,体现了其博大的个性情怀。所谓诗缘情而发,毛泽东有如此豪迈的情怀,自然亦会流露于其诗词之间,在他的诗词中不仅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少年书生的豪迈,也有“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以鼓舞士气的统帅的气魄的豪迈;有傲然独立、不屈不挠“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政治家的豪迈,有“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豪迈;更有对中国革命成就感到自豪,对中国革命力量充满自信“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革命领袖的豪迈。豪迈的情怀是毛泽东不可抑止的生命和意志的冲力,是他对现实世界及其运动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因而豪迈的情怀是毛泽东诗词的一大特色。毛主席诗词不仅意象阔达,而且还有情真。毛泽东诗词充满革命感情,而这种革命感情是发自其个人的真情实感的,往往寄寓于景,在壮丽多姿的山河里寄情托意。他的诗词感情既真挚又豪迈,主要突出表现在《贺新郎·别友》、《七律·到韶山》、《蝶恋花·答李淑一》、《七律·答友人》等诗词中。特别是《贺新郎·别友》这首,全词都是爱侣柔情和革命豪情的高度统一。情真意切,读来让人感动无比。综上所述,是我学习毛泽东诗词,对领袖诗词意境的理解。用伟大领袖的诗词意境来指导我们田园诗词的创作,无疑是具有巨大作用的。二 向古人学习田园诗词清雅的意境:

意境,是我国古代诗人所极力追求的审美境界,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艺术体验而提炼成的艺术境界。纵观中国文学史上富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作品,包括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的山水田园诗,他们的意境创立都在于上虞发掘自然美,把自己的主观情志与自然山水相结合,努力做到情景相融,以“清”“淡”的意象群来形成以清旷冲淡为主的艺术风格,使诗以真入境,显得平淡自然,幽旷凄清,从而实现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山水田园诗以自然山水,田园景物,田园生活为审美对象,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意境隽永幽美。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艺术再现田园生活情趣或表现自然美,以其独特的艺术给人以审美享受。

王昌龄的《诗格》提出诗的境界分三种:物境、情境、意境。意是诗人由客观景物感发的主观情思。“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对客观生活进行艺术改造而创造出的景象与氛围。田园诗词意境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求情与景的浑然融合,使感情的物象心灵化,而心灵也借助形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还又能超然物外,以特定的形象触发丰富的艺术想象,给人以无限悠远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带给人深刻的精神力量。意境是山水田园诗的灵魂。完美的意境是诗人与自然,主观情感与客观境物,无形之情与有形之景的和谐统一,是情与景的高度统一。所以田园诗词的意境美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平淡自然之美:不雕琢,不假借,不著色相,重在平淡的语言来凸显纯真的情感。(2)以真入境之美:王维国认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真人才能写真文,真文才能传至情。这也是诗歌乃至一切文学作品成功的关键。由诚而言,由言而诗,心口别无二物,只有真率自然地抒写才能创造出清新隽永的意境。比如我2015年发表在《湖北诗词》的那首词《水调歌头.种菜抒怀》:烦恼尽驱走,种菜显风流。青山从此容我,心不羡封侯。一地黄瓜熟透,闹市挣钱换酒,柴米且无忧。知足有常乐,挚爱暖心头。当年志,往昔梦,为何求?拼将热血,浇灌荒野染花丘。赤手归来依旧,茅屋天穿地漏,不怕贼来偷。撒手西天去,成佛上莲舟!就是几句老实话,平淡中含有个人情感。(3)幽旷凄清显示美:杜甫关心民生,但是很有个人急愤,外向的与不平污浊抗争,为此一生耗尽。而孟浩然怀才不遇,却是逐渐内向,净化心灵,淡化心中的恨満,使自己的心灵趋于超脱,到达飘逸旷达。我学习田园诗这几年,先是有点杜甫,慢慢也就有点变得孟浩然......。如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这首诗的题材是写 “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因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 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先写渡口的喧闹,再写居所只有自己独来独去的幽静。因为东汉时的著名隐士庞德公也曾在这里住过,追慕和自照便自然地融为一体,浑然成篇。如我发在《中华诗词》论坛的诗《快乐卖菜》:“早起迎风上大街,一肩蔬菜价钱乖。栽花只是做游戏,挖地犹如打纸牌。仰望云星牵旧梦,低头履步敞胸怀。何须呼唤老天应,自种青山乐未来。”诗发出后,一些论坛纵议员、版主和知名老诗人评价说:此诗“自然得趣”,“自然清新”“心怀淡雅,热爱生活,于细微之处见乐观精神”,“田园生活,怡然自乐。激赏颌联。非常形象”。州诗联主席杨斌儒先生看后看上选入《清江璞韵》。所以学习、继承、借鉴、发扬古代诗人写作田园诗的意境和技巧,也是我们今天写好田园诗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实践构建田园诗词意境的几点体会:

我是2015年5月受刘守钦和陈雄田老先生寻找到清源中学,才参加利川诗联学习的,以前只是写顺口溜,写诗没有基础,写词是乱凑,格律也不过关。十年来在诗联多位老师和专家的指导下,十年不断地天天学习写诗,坚持实践不松劲,终于有了一点微小的进步。古人说:“十年磨一剑”。我如今还不是剑,最多算一把刮胡刀。但是在不断地的练习中,感到写好诗首先就要去追求意境。在我就把自己营造是的意境的体会写成了《巧借妙寓优化诗词意境》《例谈诗的意象组合方式》两则文字,先后发在《清源吟坛》2009年第七期和2010年7期。接着就是按自己的经验去练习,日前总练习的诗词达到4万5千多首,其中田园生活诗就超过三万,虽然还是写不好,但是体会还是多的。起码认识到:意境的特征是“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其中的“深邃幽远”是指意境的本质特征。深邃幽远是指在作品的表层下,含有更深更远的含义,推演之,就是指含有“言外之意”。田园诗也要有言外之意,我目前还远远达不到。所以只有将一些入门的体会坦诚的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希望获得指导,以促进利川诗联文化的发展。体会一:结合自己的生活,找对自己写作的诸多材料。生活是一切文学作品的源泉。也是写好诗词的不竭源泉,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时代人生,关注民生忧乐,只要你用心关注,都能写出富有时代精神的好诗词。但是我们初学者首先要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因为自己也是社会一份子,也是民众一份子。因为你不可能一下熟悉渗透洞察社会的各方面,而你完全了解自己的成长和曲折。如果你一开始就去选社会大题材去写诗,即使语言流畅,格律完美,也不过是空洞的漂亮的口号和空话。因为没有生动的细节的诗词是很难感动人的。所以写诗词最好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作练习材料,这里有你的喜怒哀乐,有你的悲欢离合,用诗词表达出来一定能感动许多人。我在练习诗词时就是这样的,把自己的童年、军旅、教坛、务农、卖菜、得病、获奖......等忧乐全部写进诗词,我出版的《卧薪齋诗稿》《卧薪齋词集》就是我生活的记录。我写的生活绝句135首,全部选入《当代诗词百家汇编》。退休后,写我的退休生活,包括写诗,学画,练书法,种菜、卖菜都成了我写诗的材料,所以许多网友评价我的诗很实在,不空洞,虽不华丽但很朴实,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真情感,是土里刨出来的汗水珍珠。如我的词贺新郎:山居情怀一组—其三 隐居快乐:“夕照青鸾秀,隐山居,耕耘习韵,养生延寿。戎马园丁心熬尽,志在追求不朽。业未竟,人成老叟。利用余生勤读史,将三坟五典来研究。把世事,慢参透。

荷锄挑粪田间走,灌青蔬,满园碧玉,一塘香藕。更写诗挥毫浓墨,笔伐欺天群丑。亮高节,清风细柳,潇洒自由行宇宙。仿苏辛,贫贱持操守。松柏竹,是良友。”等就是生活的实际写照,所以在《诗词天下》网评为精华作品。自己的生活,是写好诗的最好材料。这里再不多说。体会二:结合自己的个性,找到自己写作对路的风格。大凡好诗,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就是特色,个性就是风格,有个性的诗词才是好诗。起码他不亦步亦趋,人云亦云。诗的风格、流派多样,你要写好诗词,就要在众多的流派风格中选出最适合你自己的,这样坚持下来写,你就一定迅速走向成功。倘若你今天豪放,明天婉约,后天又风花雪月,那你一定是迷茫的,即使写100年也不会大有建树。我的诗现在基本有了自己的特点,就是朴实,流畅,富有大气和豪放。这不是我自己说的,是许多知名的诗词老者,网友版主文学网站评价。我反正是写诗好玩,不再乎人家说我好坏,但能有此评介,我早就心满意足了。所以,我现在一天不发诗出去,就有近百网友询问........找对风格,展示个性,也是写好田园诗词的,形成田园诗词美好意境的一个方面。体会三:结合自己的爱好,排好自己每天练写的时间。学诗十年来,我对写诗词有了兴趣,已经成为我每日生活的一个组成环节,就像要喝水吃面条一样,不可缺少,每天至少写个三五首,有时十多首。2010年归隐农家后,每天下地劳作,练书法,学画画,当数个诗词论坛的版主,有时还要参与文化活动,参与镇上关工委的活动,但是每天我都要写诗词,耽误了就要补起来,即使是躺在床上,也要用笔记本打出几首绝句的稿子,第二天纳入电脑。2014年6月到2015年5月,在编辑团堡镇乡土文化大书《石龙古镇》的时间里,我对《石龙古镇》四易构思,五改其稿,由起先的初稿80万字,修订到64万字,每天我都要改稿,写稿,打字.....每天很忙,很紧张!但是我依旧坚持写诗词,保证每天在五六个诗词网上发诗词3--5首,评价诗友作品10---20首。我下地时一手拿锄头劳动,脑筋却在构思诗词,回家一放下锄头,汗水未干,就在电脑上写作出来。如今《石龙古镇》已经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国家图书馆收藏,已经流到国外,短短的一个月,读者达到数千人,我虽然有点儿劳累,但很是欣慰!十年多来,我的诗词大多数是在走路时、劳动时、睡觉时、登山时,提水时下棋时构思成的。特别是我的“山居诗人下象棋的”用炮一组,用车一组,用马一组、用兵一组,用士相一组和咏将帅一组,均得到诗词网站好评,被湘韵文学网作精华收藏!下象棋是田园乐趣,乐趣而成好诗,岂不快哉!体会四:利用网络平台,结交一批真正的诗词朋友。

要学习写诗,写出富有意境的好诗,就要舍得投入,舍得下功夫。我回到山野,在偏僻的山沟里学习写诗,那是没有好条件的。没有条件自己要努力创造。我节省自己的烟钱、酒钱、用自己买菜的钱,先后花去2万6千多元,从五里外的集镇牵来网线,买回电脑,学习打字,选择优秀的诗词网站上网,给自己搭起诗词学习的网络平台。先后在《中华诗词》《九州诗词》《华美诗词》《江湖诗词》《诗词天下》《舞文弄墨》《湘韵文学》《东方诗画》《湖北诗词》《香港诗词》《九十九》等十多个网站交流,从普通会员到担任首席或任版主,在全国各个省市结识了一批富有诗词功底的为人正义,富有正气的老诗人和年轻后秀,长期保持每日交流。在和这些老诗人的真诚交流和鼓励下,我得到很大提高。我的诗词对联作品先后在黑龙江公安厅、上海、海南、湖北举办的一些诗刊发表,在《中华家园》《中华诗人》《大别山》《南英诗词》《九州诗词》《芙蓉诗辑》《鹤鸣》等刊物发表。还获得省老干局的诗词奖励。全国有30多个优秀诗人给我寄来他们的诗集,(其中还有中国民主党派的诗人,有香港的老诗人),他们乐意和我交流。上月陕西政协,给我寄来精美的《千古功臣》,纪念杨虎城120年诞辰的专辑。我的诗和对联均有入选。前几天湖北老诗人刘南姟先生给我寄来诗集《琼琚集》,云南诗人张有福(网名二无居士)要出诗集,请我写评点和诗评。这些老诗人对我的鼓励、激励是我继续学习写诗的动力。由此,我感到欣慰。我是孤僻人,不善于交际,但是在网络上,“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由此我感觉到学习写诗,要营造自己诗词的意境,就要善于利用网络学习。今后我继续保持我的风格,坚持写以田园生活为主的诗词,已是快乐晚年生活,当然也想为传承祖国文化精华在做一点贡献。下边读一首发表在《清江璞韵》上的一首词,作为结束。凤凰台上忆吹箫.酷爱写作:窗亮疏星,烛燃昏影,用心挑字篇谋。隔世声尘语,食素囊羞,浓墨凝情惬意。亲历事,日写无休。人消瘦,精神得乐,卷著丰收。 悠悠。退林卸甲,高卧夕阳红,将我心留。把欲情消净,文笔安修。千万回萦思就,身躲在,茅舍云楼。从头序,精编格言,锻铸吴钩。谢谢大家!多多指导! 中华诗词论坛》评点黄金山的草根诗七律:草根组歌其六 天星草频年坐地看沧桑,灿似天星衬月凉。细叶难逢高使节,贱生爱近矮茅房。真心真意献钢骨,大乐大悲捐热肠。小朵新花开大片,东风不占自扬香。本主题由 闲心若水 于?昨天?21:01?加入精华

第四篇:山水田园诗词及古今绝句山水诗创作谈

一、几种常见的山水田园诗词类型

--—提交芦溪县诗词学会“山水田园诗词创作研讨会”

曾建开

山水田园诗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一个重要的种类,作品数量巨大,流传至今的精品也有不少,2006年,我曾撰写过一篇名为《山水田园诗作法》的文章发在“诗文天下社区”论坛上,互联网上也有一些人转载过它,但是该文一直没有在诗词刊物上发表过。不过今天我不准备在这里谈所谓的“作法”,只是想结合在我们的会刊《芦溪诗词》第二期和第三期中刊发过的一些山水田园诗作,谈一下几种常见的山水田园诗词类型,供大家参考。

一、运用白描手法,诗中饶有情趣,育清新淡雅之作。

古代的山水田园诗风格淡雅,意境优美。如王维的《山中》诗:“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在对自然山水的描写中,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并且寄寓着一种醇雅的情趣。

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大多运用白描手法,极少有用比兴手法的。如南坑中镇中邓朝雩老师的《游天子山》:

天子山上薄岚飘,孔雀开屏傲碧霄。 我自攀峰上陡峭,风光一览看天娇。

龙成前的《袁江杂诗

(五)》:

蓝天飞燕舞东洲,两岸车行似水流。 远看濂溪图画里,烟云袅袅亮新眸。

钟恒彩的《巫山一段云 · 在大岭至团丰公路上散步》词:

散步团丰路,晨曦伴鸟鸣。精神爽利步轻盈,拂面晓风生。 公路风光美,两旁树木青。路中花带丽而馨,步步好心情。

刘政生的《西江月 · 芦武公路》:

岭峻腹中穿洞,川深水上架桥。丛林叠嶂彩绸飘,如画新村更俏。 往昔穷乡壤僻,如今路坦楼高。车流滚滚访罗霄,满载游人歌笑。

所谓白描,是指文字上平白如话、不施渲染烘托的写作风格。鲁迅在他的《南腔北调集 · 作文秘诀》中对白描一词作过这样的解释:“‘白描’却并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用这种白描手法做的诗,少用修辞手法,也不用典故,诗风清新淡雅,一看就懂。

二、注重情景相融,力求诗中有画,创意境幽远之作。 古人创作山水田园诗时,非常注重形象思维的运用,尽量使之诗中有画,借景传情,情与景相得益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诗中间二联的画面清晰、生动,非常传神。《芦溪诗词》中也有不少这类作品,如邓世萍的《夜泛明月湖》:

朗朗长空明月高,轻舟水上弄波涛。 晚风吹得游人醉,把酒湖中问碧霄。

邓世萍这首绝句,句句入画,四句诗共同构成了一幅朦胧而又美丽的湖上夜游图。

徐庆芳的《游玉皇山》:

玉皇山色美,流翠湿人衣。 深壑清泉冷,幽林白鹭飞。 有心听竹语,无意悟禅机。 不得山居久,归来忆采薇。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二句“流翠湿人衣”从王维诗“空翠湿人衣”而来,而着一“流”字,似更使人感觉到山色的生动与活泼。“深壑清泉冷,幽林白鹭飞”两句诗中有画,可绘可想,散发出一种清幽之气。颈联上句“有心听竹语”,情趣盎然。竹非能语,清风拂竹之音也。下句“无意悟禅机”,言唯喜山而已。尾联“不得山居久,归来忆采薇”发一感叹,玉皇山风光虽然这么好,可惜“我”不能在那里久留,只能做到归来后回想一下过去在玉皇山下生活的那些日子了。《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灭殷之后,“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因以“采薇”指归隐或隐遁生活。作者曾在玉皇山下的张佳坊乡中学任教多年,诗中的“采薇”,应是指作者的这一段“隐逸”经历。

周英的《初游武功山》:

青峦如鹤立,飞瀑荡云烟。 绿甸铺金顶,丹霞盖九天。 栈桥穿古树,灵石绕山泉。 此景凡间少,我心亦陶然。

周英这首五律,前三联皆入画:青峦、飞瀑、云烟、绿甸、丹霞、栈桥、古树、灵石、山泉,六句中列九个具象,这些具象通过“立”“荡”“铺”“盖”“穿”“绕”等动词的衔接,组合成了武功山的整体形象。全诗四联的组织结构为“起——承——再承——连转带合”的形式,前三联铺垫充分,尾联抒情。 笔者的《四题〈春江如画〉(之一)》:

新叶葱茏鸟语喧,春江碧水翠笼烟。 粼粼倒影千丛树,袅袅渔歌一片船。 可是武陵人境里?会当彭泽酒旗边。 欲临此地邀明月,携友寻诗待晓天。

这首七律,是《四题〈春江如画〉》四首中的第一首。多年前,笔者在“诗文天下社区论坛”任“天下采风”版面的首席版主,有一天我在“三月风”网站里的图片版面上看到一幅图片,画面上有一河,河中有一呈弯月形河洲,洲头不远处一渔舟上有渔人摇橹,两岸绿树如茵,烟雨朦胧。整幅图片已经后期制作染上了一层浅浅的绿色,非常漂亮,于是便萌生了要为它做一首题图诗的念头。这首七律做成后,我立即将它发到了天下采风版面,彭福顺老师看到它后和了一首。我有意要难一难他,便再做了第二首。就这样,我每做一首他就和了一首,我一连做了四首题这张图片的七律。这第一首的前两联也都是写景,系按图索句之作,将“诗中有画”反过来说就是“画中有诗”。颈联转为设问:“可是武陵人境里?会当彭泽酒旗边。”这么清雅秀丽的景色究竟是在哪里呢?是不是在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源?要不就应该是在他任过职的彭泽县里?尾联抒发自己的奇想:想与诗友们一起到图上这风景里去赏月寻诗,玩它一个通宵才好。当时我所看到的这幅图片没有任何说明文字,值到几年后我才知道这图上的美景原来就是江西婺源县的月亮湾。

再看李荔的《蝶恋花 · 游横龙寺》词(新韵):

柳簇鹅黄湖漾碧,二月寻春,处处着春意。草长莺飞花信递,燕儿早把归程计。 钟鼓幽幽香火密,世外逢春,肯把春风避。心挽千结恩怨替,春来春去人迢递。

横龙寺在今萍乡城南横龙公园。此词虽名为写寺,但上片写的却是公园,因这湖在山北,寺在山南,两处地方还差远着呢。先写湖后写寺,说明作者是从山的北麓上去的。“柳簇鹅黄湖漾碧”使人看到春色,“燕儿早把归程计”则使人感到亲切。词的下片写横龙寺的只有“钟鼓幽幽香火密”这一句。如果继续将寺内的景观再详细描述的话,由于词谱容量的限制,抒情的话就会容纳不下去了。

三、关注农家农事,描写田园环境,成闲适恬淡之作。

古代诗作中,有不少描写、欣赏农村田园环境,关注农家农事的诗篇。如东晋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组诗、《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新晴野望》、《渭川田家》,宋代杨万里的《插秧歌》、《暮行田间》,陆游的《游山西村》、《岳池农家》、《牧牛儿》、明代钱澄之的《田园杂诗》等。现在,诗词界将今人写的这一类题材的诗作归入到“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题材中去了。在我们芦溪诗友中,有一些人曾经种过田,有的甚至现在仍在种田。《芦溪诗词》上刊发过一些此类题材诗词作品,但是写得比较好的诗作数量很少。这里我仅举三例:

张吉群的《珠亭山竹林逸兴》:

芬芳泥土自然风,吹到农家小院中。 一按快门留倩影,竹香醉倒众诗翁。

这是一首闲适之作,描述了作者随众诗友到宣风镇珠亭山村采风所体验到的事。“一按快门留倩影”一句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感,如果换成别的句子,可能就会分不清是古人写的还是今人写的诗了。 徐庆芳的《春日》(新韵):

农家耕种欢,无暇赏竹兰。 田野真天地,山林大乐园。 黄花开绿野,白水绕青山。 谷雨清明日,蛙声满稻湾。

徐老师的这首五律我也比较喜欢。全诗描写了农家与农事:“农家耕种欢,无暇赏竹兰”,也描写了农村的环境,而且着墨较多,有声有色:“谷雨清明日,蛙声满稻湾”——有声,读者似乎看到了一只只的青蛙在田埂下正鼓胀着腮帮子一张一合地对歌;“黄花开绿野,白水绕青山”——黄、绿、青、白,色彩鲜明。这里,春日农村给作者的感受是“田野真天地,山林大乐园”,是一种清新美、自然美的享受。通过对全诗的诵读,读者也会被他所描述的田园环境所感染,所愉悦。作者那种热爱农村、喜爱田园风光的思想感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再看笔者的《南乡子 · 春日》词: 绿树掩山家,摩托声催紫燕斜。谁闹芳菲红烂漫?堪夸,可爱桃林无数花。

陌草发新芽,两岸牛哞初启耙。播种人归天已暮,鸣蛙,西岭残晖吻落霞。

这首词描绘的是山区农村春耕的画面。

绿树掩山家,摩托声催紫燕斜。——写农家,紫燕翩飞在山间田野之中,农家外面的路上有人骑着摩托车驶过,也许骑车的人正是这农家的主人,他或她正骑着摩托车驶出。不是柴扉,也不是木制土车驶过,也不是自行车驶过,新时代农村的环境便显现出来了。 谁闹芳菲红烂漫?堪夸,可爱桃林无数花。——写农家环境,附近有盛开着桃花的桃树林,它们正在争红斗艳,展现它们美丽的青春花季。

陌草发新芽,两岸牛哞初启耙。——春草生长,草长莺飞,河的两岸已进入春耕季节,农事繁忙。农夫正在赶牛耙田。

播种人归天已暮,鸣蛙,西岭残晖吻落霞。——天暮人归、田野蛙鸣、残晖落霞,组合成了一幅农村清丽的图画。

整首词中无一字议论或是直接的情感抒发,但通过各种意象的选择与有机组合,作者已将自己愉悦的思想情感渗入其间,读者也不难读出作者这种对农村田园环境的欣喜之情。

二、古今绝句山水诗赏识

(诗词讲座专稿)

1,何为山水诗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景观的诗。即以自然风光、主要是山川景象为独立的审美客体,抒发着诗人对大自然奇妙造化的惊叹、以及行旅出游所触发的心灵感受,是以欣赏和感悟为主要情调的一类诗篇。说是山水自然风光,其实也包括自然界里的各种自然景观和人造的景区景点,尤其是有历史积淀的人文古迹等等。山水,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可以是山,可以是水,也可以是荒原,是沙漠,是田野,不一定非得山和水都同时出现。而且,诗人笔下所写的山水景观,不一定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实体景象,也可以是间接所见如画作、影视中的景象,乃至诗人梦境所见或自己头脑里虚拟的景象。简言之,在一首诗里,主题所表达的内容,只要包含有景观的元素、有景趣的内涵、有景悟的色彩者,尽可归入山水诗的范畴。

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大支流。 2,山水诗的由来

山水是大自然的杰作。骚客是性情人的翘楚。当文人的情感与山水的景观相碰撞、相交触、相濡染,便有诗的衍生,诗的变种。这变种,便是山水诗的形成。

山水诗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东晋时期。

中国人历来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自魏晋以来便形成一种亲近自然、钟情山水的风尚。这种风尚在东晋时代的江南地区最早流行。而受流风影响,山水诗便应运而生。虽然在此之前,从最早的诗三百到战国时期的《楚辞》、乃至汉魏时期的诗赋,均有自然风景描写的片断和章节,如《诗经.大雅.崧高》中的“崧高维岳,骏极于天”;《楚辞.九章.涉江》中的“深林杳以冥冥兮,猿貁(you去声)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曹孟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陆士衡《赴洛道中作二首》的“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等等。但所有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还只是诗人活动背景及行旅心绪的衬托渲染而己。

到了东晋时期,南迁的中原士族在江南原野纷纷修建庄园,美好的自然景象逐渐进入文人的审美视野,而以老庄哲学为思想基础的玄学也广为流行,这种淡薄名利而亲近自然、追求心与“道”和谐统一的超世观念,促使文人更多地寻求对山水自然风光的欣赏和感悟。于是,一种把自然景观当作独立审美客体的山水诗便脱颖而出。按南朝人刘勰的说法,这山水诗的出现是在南朝宋初,所谓“宋初文咏,体有因革,老庄告退,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老庄告退,是指以老聃、庄周思想为特色的玄言诗和游仙诗的逐渐淡出。山水方滋,是指描写自然景象的山水诗代之而兴。

虽然,以写玄言诗而著称的东晋诗人庾阐、孙绰,及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形容雪景而被人誉为“咏絮才”的女诗人谢道韫,都已有独立成篇的山水诗问世,如庾阐的《登楚山》、《衡山》、《三月三日》,孙绰的《秋日诗》,谢道韫的《泰山吟》等。但一是数量不多,还未成气候,二是玄言未了,留老庄虚幻。真正使山水诗昂首直入诗歌殿堂而使得山水诗其后便盛极一时的是谢灵运和陶渊明。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诗擅长把人带入美好的大自然中去领略一地一景的独特风光,给人以清新开朗的审美意趣。而陶渊明则在山水诗一类中独创了田园诗分支。从广义上来说,田园诗也是山水诗,也是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与咏唱。但田园诗又有自已的特色,因而习惯上有时也把田园诗从山水诗中分离出来。

中国山水诗的写作,到了唐代便蔚为大观,达到一个鼎盛的高峰。此后便一直影响了诗词界一千多年,使山水诗成为中国古代艺术最有光彩的一颗明珠。

3,山水诗的主要流派和风格特色

A,二谢代表的赏景言志的山水诗流派

中国山水诗有一个萌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在《诗经》和《楚辞》中,自然风物已渐渐成为一种抒情手段了,但还没有成为直接的审美观照对象。晋 宋之际,诗人们将山水作为独立审美对象,山水诗便正式诞生。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眺接踵而起,他们所代表的山水诗风在山水诗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就是从“二谢”开始,中国的山水诗开始走上了“诗言志”的道路,诗中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使山水诗走向成熟。这是山水诗形成的第一个流派,其写作模式大致遵循开头先叙事、中间重笔状写景、结尾言情或说理的三段式结构,略显呆板。举如谢灵运的《郡东山望溟海》、《登石门最高顶》,谢眺的《游东田》、《游敬亭山》,都是路数相同的写法。

B,孟、王代表的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流派

古代诗人的隐逸情怀最早是从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中抒发出来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物我两忘”的诗句,开创了山水景观的物象与诗人个体精神水乳交融的境界,陶渊明也因此被冠以“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的美誉。这种隐逸情怀在谢灵运、谢眺的诗中也有流露,但却淹没于以“言志”为要旨的理性色彩之中。唯有到了盛唐时期,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流派中才大放异彩。

孟浩然是有才学却与官场无缘的诗人,一生过的是文人隐居生活,其所作诗篇便有亲近山水自然的韵味。长期的隐居生活所养成的恬淡胸襟,使他作诗时“遇思入咏,不钩奇抉异”(皮日休语),故其诗作便有冲淡自然不同于初唐雕字琢句的风格。比孟浩然晚12年的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典型,他工书善画(南宗山水画派开创者),精通音乐(做过大乐丞),深谙禅理(其名维、字摩诘,皆取义于佛经),这使得他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左右逢源,触类旁通,自然而然地把乐律画理和道释义旨融入诗艺,使他的诗兼有音乐美、绘画美及玄机禅味,作品往往是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韵有味、形神兼备。以王维、孟浩然为领军人物,还有裴迪、常建、储光羲、卢象、丘为等一大批盛唐诗人,将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推向一个空前绝后的高潮。

其后的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中的钱起、郎士元、司空曙等中唐诗人也延续了孟、王寄情山水、抒发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风格,使得陶渊明开创而由孟、王发扬光大的隐逸情怀山水田园诗成为影响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最为深广的一大流派。

C,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色彩的山水诗流派

在盛唐的山水诗创作中,李白的山水诗风格,又与孟、王的隐逸情怀显示出较大的区别。李白独具一格的山水诗创作,将盛唐山水田园诗又推向了时代的另一个高峰。

青年李白爱好辞赋、剑术和豪饮,博览道家、诸子百家奇书和纵横术,养成一种傲岸不桀、放逸不群的游侠情性,这注定了他一生要走隐士兼侠士而成名士的独特之路。四十多岁时,经推荐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但在长安不满两年,李白便愤然离去,继续他的漫游生活,“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期间,李白游名山大川,留下许多意境深远的山水诗的名篇。他的诗,改变了传统山水诗固有的形式和规律,开创了中国山水诗的新纪元。

李白山水诗的显著特征是自然山水景物的个性化。山水诗本来就是诗人审美理想的对象化,是诗人心灵的外化,山水诗必然要表现诗人自我。但是在陶渊明、在王维、孟浩然等诗人那里,自然山水主要是他们寄托精神,消融苦闷之处所,因而,“自我”也就常常消融在自然景物之中。而李白是一个强烈追求“自我”展示个性不向权威不向豪贵不向宿命妥协的浪漫诗人,自然山水不只是他寄托精神、消融苦闷的处所,更重要的还是他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天地。强烈的主体意识,使诗人“自我”不是消融隐没在自然山水景物之中,而是使自然积极地表现着诗人自我。这种风格,在他那些最有个性的诗句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在这些诗句里,自天而落的黄河,飞流壮观的瀑布,都已融入了诗人狂放不羁、傲岸不群的鲜明个性之中。李白诗中的自然山水,多带有这种流动飞扬、奔放不羁的特点,更多地显示了一种动态美,这与王维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说,王维在静态的山水中隐没了自我的话,那么,李白则常常借助动态的自然山水而浮现出诗人自我。 D,以杜甫为代表的沉郁悲悯的山水诗流派

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一座绕不过的大山,与李白的浪漫情性相比,杜甫的诗显示得更多的是现实主义风格。这一点既与个人的情性有关,也与诗人的经历有关。杜甫所处的时代变迁、生活罹难、仕途失意等坎坷经历,使得杜甫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始终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冲突,于是便造就了诗歌创作中特有的沉郁顿挫风格。这种风格在杜甫的山水诗中一样表现得非常突出。 杜甫同样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诗人,漂泊流浪的经历与饱含激情的心灵,也促使他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与二谢不同,与王、孟不同,也与李白不同,杜甫在游览和欣赏自然风景时,并没有完全游离于社会之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正是这一点,使得杜甫笔下的山水诗呈现的是山水实景与山水实景中的真实感受。杜甫尤其重视在对山川草木的自然本性的客观描写中抒发细腻的情感。尽管在杜甫的山水诗中也不乏有恬淡娴静的闲适之作(比如《绝句慢兴九首》其七中的“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绝句六首》其六中的“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动静皆有闲适之情),但更多的是沉郁悲悯的情调,总是有一种忧国忧民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融入其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这样的诗句,都是在漂泊行走游览山川景象时咏出的。是所以,在杜甫的山水诗中,离不开对世事人情的关注,离不开对生命意识的表达。而对百姓生存的关切、对国家兴亡的思考,便让杜甫的山水诗充满悲天悯人的侠义之气。

E,唐代以后的山水诗风格变化走向

山水诗在唐代的繁荣达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也带动了山水画的兴起与繁荣。山水诗与山水画构成了中国古代艺术的主体。这一点正是中国艺术文化与西方艺术文化的最大区别。唐代以后山水诗继续发展,继续繁荣,但没有出现大的群体和新的流派。宋人爱说理,山水诗便增添了许多议论说理的内容,水平比较高的便有了几分哲理趣味。比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陈与义的“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僧志南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翁卷的“闲来山上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这些山水诗都闪耀着空灵卓锐的智慧之光。但水平一般者便降低了山水诗的审美感染力。明清两代,山水诗依然繁荣,但大体上都没有超越以上四大流派的成就而创出新的风格。

近现代亦然。但在近现代的山水诗创作中,也有几个诗人的山水诗值得一提。

一个是清末的湖南诗人易顺鼎,少时被视为“神童”,成年后却屡困场屋,五应会试均报罢,无奈以捐官身份步入官场,但仕进艰难。甲午战争爆发,他几次舍生渡海,欲保台湾,终无功而返。辛亥革命后一度供职于袁世凯政府。易顺鼎“生平好游山水”,一生所行不止万里,神州各地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脚印。每到一地必登名山,临胜水,于山水之间讴歌吟唱,留下了大量的山水佳作。据说他“平生作诗万余首,刊诗集七十二卷”(王森然《易顺鼎先生评传》),约30部,但多已散佚,今存易诗不足三千首(《琴志楼诗集》前言),其中所占比重最大、最具特色的是山水纪游之作。其山水诗内容丰富,既多方面展示自然山水的客观之美,又寄寓诗人的主观情志;风格、体制、语言等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易顺鼎山水诗表现内容之丰富,艺术手法之多样化,为他人所罕见。 另一个是别号人境庐主人的广东梅州晚清诗人黄遵宪。这位自誉“吟到中华以外天”(《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的黄遵宪,曾充任外交使节十余年,创作了大量描写海外山川名胜的山水诗篇,这些诗作按其出使国度和地区可分为使日、使美欧、使南洋三个时期。黄遵宪的山水诗,展示了异域山水的雄奇和壮美,寄予了作者爱国图强的真挚情感,表现出先进、开放的全球意识和勇于探索、敢于革新的精神,开创了古典山水诗的新领域、新意境。在艺术上,诗人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形成雄奇奔放、沉郁壮阔和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给传统山水诗注入了蓬勃的活力。

当代诗人创作的山水诗,数量也相当多,或许比历代山水诗的总和还要多,但水平参差不齐、泥沙俱下、少有精品,也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群体并创作出有影响力的山水诗杰作,当然也就没有新的流派。

附带说一下,以上是从艺术风格方面划分了山水诗的四大流派,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比如从立意的精神层面来看,中国传统山水诗也可划分为三大类型。

第一种类型:以道德精神为依照的人对自然山水美之欣赏。 这类山水自然诗,往往借用自然物来寄托自己的高贵品德、赤子情怀和远大理想。是以道德精神为主的人对自然万物的观赏或人与自然的合一。在这些诗人眼里,自然山水之所以为人们欣赏,并不仅在于自然山水本身的美,而主要是自然山水所蕴含的精神符合人的某种道德或精神。二谢、杜甫、陆游及陈亮等人的山水诗,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诗的作者,往往受儒家入世精神的影响较深,以道德的观点看待自然。

第二种类型:以审美精神为依归的人与山水自然的融合。 在中国的思想传统中,对大自然最倾心的要数庄子和道家了。“道”作为道家学说中的最高概念,其意义向上可以推演为形而上学的宇宙论,向下也可以落实为人性论,在现实人生中加以体验。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这个无所不在的“道”便集中到自然山水中来了。受老庄学说和道家影响的诗人,在创作山水诗的时候,便常以纯粹审美的眼光来观照洞察,并且将自然山水与人格主体融而为一。陶渊明、孟浩然、王维、李白是此一类型山水诗的杰出代表。

第三种类型:以宗教精神为依归的人对山水自然的观照。 与道家相同,佛家也有爱好自然的意向,佛教对于山水诗的影响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佛教在山水自然中体验的是一种宗教的快乐。历代诗僧、禅僧以及受佛教思想影响较深的诗人,其山水诗大都属于这一类型。谢灵运、王维的一部分山水诗,也可归入这一类型之中。 4,中外山水诗歌的不同特色

自然山水一直是古今中外诗歌中必不可少的描写对象,而且中西诗人笔下的山水诗都以追求自由、寄寓山水、在客观景物中寓含主观情愫为主要特征。但中西山水诗人的审美观物方式有明显的不同,同样的自然山水却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蕴含着不同的意识形态。这种差异其实也反映着中西文化的本质差别。 在古希腊,自然含有“生长”之意。自然是一个生长着的、巨大的、和谐的统一体,人和神不为其敌手,而是平等相处,共同组成一个生机盎然的有机整体。在这种理念中,人与自然是二元对立的两极。在这两极中,自然是处于被动和客体的一方,人对其施以逻辑性的分析与认识。西方的山水诗人,承认自然作为二元对立中的一方的存在,然后在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重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

而在中国诗人的眼里,人与自然是对等静观可以互为化入融成一体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是“物我皆忘”。中国的山水诗在审美心态上必须进入“忘”的状态,忘欲、忘知、忘己、忘物。“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此,中国山水诗歌中的山水意象常常呈现出一种平和、恬淡的色彩,神秘中充满禅趣,幽静中蕴含生机,山水景观成为一种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精神栖息地。在中国山水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宇宙万物与自身联系深深的思考。但最终还是汇入赏景言志、借景抒情、因景寄怀、移景隐性的几股支流之中。古人登山观景,俯视山川,高山、流水、江海、风云,世间万物,哪怕最普通的一草一木都成为诗人抒怀言志的载体,都有着其“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意象之美。

于是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强调“天人合一”的中国山水诗歌中没有对自然的敬畏和怜爱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而西方人山水诗中呈现得更多的是一种生态意识,呼吁社会的发展要与自然同步,不能以牺牲自然为前提(这一点也与西方以自然景物为吟咏主题的山水诗出现较晚有关,直到十

八、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兴起,才有华兹华斯、雪菜、济慈等著名的自然抒情诗人出现。这时,工业社会的生态问题开始暴露)。柯尔律治的《古舟子咏》、华兹华斯的《鹿跳泉》都有对人类残忍破坏美丽自然环境行为的批判。西方诗人在其山水诗歌中传达的是一种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发出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

一、互利互惠的呼吁。这一点,恐怕在主张“天人合一”的中国诗人的山水诗中,却极少有人思考过。

5,当代的山水诗应当如何写

山水诗还要不要写?当然要写。但,还要继续沿古人的路子一直走下去吗?还要赏景言志、借景抒情、因景寄怀、物我两忘吗?还要不断重复古人一再用过的陈旧意象吗?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我也在思考这些问题,目前还不能给大家提供正确的答案。但我认为下列几点可以作为思考的线索。

1)传统不能切断

中国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艺术最有成就的硕果之一,古典诗歌的体裁为山水情怀的咏唱提供了整齐划一的形式美、平仄和谐的音韵美、文字组合的节奏美,而大量的旧意象则成为约定俗成言简意宽有非凡表达力的活语言,这些好东东都值得我们合理地继承,如果切断了这一传统,诗词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了。新诗完全抛弃旧的形式,切断文化的传统,很难有出色的生命力,这一点只要看最终流传的数量就可以知道。

好的传统必须继承。继承传统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原地踏步是没有意义的。新的起点就是超越古人的突围。因为要超越,因为要选择突围点,你必须对前人的成就有足够的认识。在我看来,中国历代的山水诗,有下列几点成就非常突出:

一、中国的山水诗大都重视自然风光的景象刻画,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历代山水诗的作者,善于用画笔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最让人称道的就是王维的那些山水诗。

二、中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或于景中见情,或于景中见理,或于景中见趣,或于景中见智,不单单是模山范水而已。

三、中国山水诗的艺术风格,以淡远最为突出,诗人以恬淡之心,写山水清晖,意境悠远,词气闲淡。这也是陶、孟、王所开创的“以淳古澹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隐逸娴静的艺术特色。

四、中国的山水诗大都重视“有我之境”并追求“物我两忘”的主客体交相融汇,这种创作意识既有道家观念的影响,也受禅宗佛教理论的影响,带有浓郁的哲理色彩。

如果你不能从这四方面突围出去,你就只是原地踏步而已。

3)吟咏题材与审美意趣的推陈出新

在吟咏题材方面的推陈出新,要着眼于:在人们看不到美好的景观中挖掘出美好、在人们捕捉不到惊奇的景况中释放出惊奇、在人们感觉不到有趣的景物中提炼出有趣。同时,要强化时代气息,比如重视生态环境,重视低碳生活,重视生命意识,重视生存质量等等。

人生在世,所必须面对、处理的事物有三种:物,心,事。人与山水(物的一部分)相遇,主客体交融、互动,最后在人的意识中形成为诗。从这一点来说,山水诗并不是摹写客观物象的诗歌,而是人与山水联系的形成品,是对人与山水相遇的联系的一种思考,因而具有主客观交融的特点。吟咏题材的出新,就必须在主客观交融的这个骨节点上进行全新的观察和思考。

中国诗人通常较多关注的是自我的内心与情感,再推而广之就是人类自己的命运,再现实一点就是社会存在的问题。没有多少人真正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真正关注人类生存基础的自然山水,真正关注人类的生态问题、文明的发展前景问题。这里面就有可以全新的题材可以思考。

在审美意趣方面的推陈出新,则要提升自己的美学修养,研究时代的价值取向,了解青年的思想倾向,增强自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以提高共鸣度。

独创个人的艺术风格

任何一门艺术,只要你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就不怕落后,就不怕陈旧,就不怕没人欣赏,就不怕一时的埋没与失落。

当然要独创自己的个人风格,没有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乃至一辈子的艰苦摸索,没有锲而不舍的努力锤炼,又怎有可能。我们现在全社会的人都很浮躁,政治家浮躁,总想搞大运动,商人浮躁,总想抢大蛋糕,医生浮躁,总想开大方子,教师浮躁,总想争大课题,诗人也浮躁,总想出大诗集。古代的诗人,诗名早已远播,诗稿还压在书斋里,现在的诗人,刚学会写点打油的杂凑文字,就急着张罗印书,一年一本,反正自己掏钱,有钱就印,也无需让人审稿,也无须考虑是否有出版价值,似乎这诗集一出来,自己就是一名诗人了。名是有的,但有谁恭维你呢。诗人是要靠好诗好作品方有真正的好名声的。

第五篇:诗词里的百花

【兰】

幽兰 东晋·陶渊明

【牡丹】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孤兰 唐·李 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红白牡丹 唐·吴融

不必繁弦不必歌,情中相对更情多。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傍边月飐波。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待鲁阳戈。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咏牡丹赠从兄正封

唐·李益

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荷】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 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 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 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 莲叶捧成杯。

折荷有赠

【百合】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 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 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 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 怅望凉风前。

百合 宋·舒岳祥

收合千戏不上枝,绿茎丹萼称施为. 灯笼翠干从高揭,火繖流苏直下垂. 文豹翻身腾彩仗,赤龙雷爪摆朱旗. 莫疑衰老多夸语,渍蜜蒸根润上池.

龟堂杂兴

宋·陆游

方石斛栽香百合,小盆山养水黄杨. 老翁不是童儿态,无奈庵中白日长! 【梨花】

梨花 唐·钱起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 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清平乐·梨花 元·邵亨贞

绿房深窈。疏雨黄昏悄。门掩东风春又老。琪树生香缥缈。 一枝晴雪初乾。几回惆怅东阑。料得和云入梦,翠衾夜夜生寒。

点绛唇 梨花 元·刘秉忠

立尽黄昏,袜尘不到凌波处。雪香凝树。懒作阳台雨。 一水相系,脉脉难为语。情何许。向人如诉。寂寞临江渚。 【梅花】

山园小梅 宋·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李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李花

宋•朱淑真

无言路侧谁知味,惟有寻芳碟与蜂。 小小琼英舒嫩白,未饶深紫与轻红。 李花

唐·李白

【玉兰】

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 火烧叶林红霞落,李花怒放一树白。

山庄李花 宋·杨万里

山庄又报李花穠,火急来看细雨中。 除却断肠千树雪,别无春恨诉东风。

玉兰 明·睦石

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

玉兰 明·文征明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 【水仙】

【山茶】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原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广群芳谱

清·刘灏

六出玉盘金屈卮,青瑶丛里出花枝。 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

水仙花

元·杨载

花似金杯荐玉盘,炯然光照一庭寒。 世间复有云梯子,献与嫦娥月里看。

水仙花

宋·刘克庄

岁华摇落物萧然,一种清风绝可怜。 不俱淤泥侵皓素,全凭风露发幽妍。 骚魂洒落沉湘客,玉色依稀捉月仙。 却笑涪翁太脂粉,误将高雅匹婵娟。

山茶

宋·陆游

【桃花】

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山茶

宋·王之道

开花不与众芳期,先得江梅破白时。 犀甲鹤头微带雪,画屏曾见两三枝。

白山茶

明·沈周

犀甲凌寒碧叶重,玉杯擎处露华浓。 何当借寿长春酒,只恐茶仙未肯容。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桃花 唐代·周朴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春思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春日 宋·晁冲之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樱花】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南唐·李煜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

唐·李商隐

【菜花】

【丁香】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

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

劝君莫问芳菲节,故园风雨正凄其。

折枝花赠行 唐·元稹

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 别后相思最多处,千株万片绕林垂。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田家 宋·黄庚

流水小桥江路景,疏篱矮屋野人家。 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

丁香 唐 ·杜甫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杜鹃花】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丁香 唐·陆龟蒙

江上悠悠人不问,十年云外醉中身。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咏杜鹃 唐·白居易

玉泉南涧花奇怪,不似花丛似火堆。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无故为谁开。宁辞辛苦行三里,更与留连饮两杯。犹有一般辜负事,不将歌舞管弦来。

失题

唐·杨行敏

【紫藤】 杜鹃花里杜鹃啼,浅紫深红更傍溪。 迟日霁光搜客思,晓来山路恨如迷。

杜鹃花

宋·真山民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在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初见杜鹃花

明·苏世让

际晓红蒸海上霞,石崖沙岸任欹斜。 杜鹃也报春消息,先放东风一树花。

紫藤树 唐·李白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紫藤 唐·许浑

【芍药】

绿蔓秾阴紫袖低,客来留坐小堂西。 醉中掩瑟无人会,家近江南罨画溪。

芍药 宋·张嵲

青春爱谢日迟迟,正是群芳扫迹时。 浓露有情融睡脸,暄风无力困丰肌。 苦将蕊气相牵引,若对华灯不自持。 应似西江明夜火,馆娃宫里醉西施。

谢赵惠芍药 宋·陈师道

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 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 【蔷薇】

蔷薇 唐·陆龟蒙

【丽春】 倚墙当户自横陈,致得贫家似不贫。 外布芳菲虽笑日,中含芒刺欲伤人。 清香往往生遥吹,狂蔓看看及四邻。 遇有客来堪玩处,一端晴绮照烟新。

溧阳唐兴寺观蔷薇花,同诸公饯陈明府唐·孟郊

忽惊红琉璃,千艳万艳开。 佛火不烧物,净香空徘徊。 花下印文字,林间咏觞杯。 群官饯宰官,此地车马来。

红蔷薇花 宋·方回

月桂金沙各斗春,蔷薇红透更精神。 虽然面似佳人笑,满体锋铓解刺人。

丽春 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月季】

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丽春花 宋·潘柽

梁苑花销去,黄台果自薰。 不同莺子粟,别是石榴裙。 婀娜才胜掌,参差莫梦云。 王郎寻水竹,驻履几殷勤。

赋棲真观月季 宋·史弥宁

茶芗从臾访棲真,闯户蔫红绝可人。不逐群芳更代谢,一生享用四时春。

月季 宋·张耒

【龙爪花】

【菊花】 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 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龙爪瑞花 宋·李洪

嵚崎石壁倚长松,古谶今观龙爪红。 何事偏私閒草木,状元家住岭西东。

题菊花图 明·唐寅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 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菊花 宋·史铸

独芳三径属秋深,清致贞姿快赏心。 解道卓为霜下杰,平生靖节最知音。

涧傍菊花 宋·高翥

历寂黄花老涧傍,不因风雨减清芳。 从教衰谢随秋草,到了能全晚节香。

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桂】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下闻桂花 宋·陈起

【杏花】

一庭人静月当空,桂不多花细细风。 香露滴衣凉似水,恍然移下广寒宫

杏花 唐-元稹

常年出入右银台,每怪春光例早回。 惭愧杏园行在景,同州园里也先开。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杏花

唐-罗隐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杏花 唐-郑谷

不学梅欺雪,轻红照碧池。 小桃新谢后,双燕却来时。 香属登龙客,烟笼宿蝶枝。 临轩须貌取,风雨易离披。

杏花 唐-吴融

春物竞相妒,杏花应最娇。 红轻欲愁杀,粉薄似啼销。

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

杏花 唐-温庭筠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 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 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 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杏花 唐-温宪

团雪上晴梢,红明映碧寥。 店香风起夜,村白雨休朝。 静落犹和蒂,繁开正蔽条。 澹然闲赏久,无以破妖娆。

春雪初霁杏花正芳月上夜吟

唐-唐彦谦

霁景明如练,繁英杏正芳。 姮娥应有语,悔共雪争光。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

宋-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间。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临江仙(杏花) 宋-李弥逊

一片花飞春已减,那堪万点愁人。可能春便负闲身。细思愁不饮,却是自辜春。且共一尊追落蕊,犹胜陌上成尘。杯行到手莫辞频。杏花须记取,曾与此翁邻。

画堂春·雨中杏花

明-陈子龙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忆昔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

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

清-佟世南

杏花疏雨洒香堤,高楼帘幕垂。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芳草句,碧云辞,低徊闲自思。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肠断时。 【紫藤】

《紫藤树》 唐 : 李白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秋思》 宋 : 陆游

一篇旧草天台赋,六幅新传太华图。 占尽人间清绝事,紫藤香起竹根炉。

《胜业寺悦亭》 宋 : 黄庭坚

苦雨已解严,诸峰来献状。 不见白头禅,空倚紫藤杖。

《都尉山亭》 唐 : 杜审言

紫藤萦葛藟,绿刺罥蔷薇。 下钓看鱼跃,探巢畏鸟飞。 叶疏荷已晚,枝亚果新肥。 胜迹都无限,只应伴月归。

《赠黄羽士》 宋 : 徐集孙

闲披鹤氅紫藤冠,带得林泉骨相寒。 落魄一身风雪冷,飘蓬千里水云宽。 素餐洗砚捭诗句,清夜敲钟上醮坛。 准拟学仙仙遇否,何年炼就九还丹。

《紫极宫》 宋 : 王镃

拜章台上月如霜,云湿阑干面面凉。 道士醮归秋夜净,满身薰得紫藤香。

《题方兴化茔舍》 宋 : 赵师秀

使君如玉不雕镌,可惜埋藏已十年。 佳兆昔令人入梦,遗经今有子能传。 紫藤附暖应生地,苍柏凌空欲到天。 要识德源无尽处,一池清甚发渊泉。

《过海云院赠及长老》

明 : 高启

衲拥寒云老一丘,游方无梦转悠悠。 茶香吹过前林晚,菜叶流来别涧秋。 旧拂讲余悬壁上,残经定后落床头。 紫藤坞里归逢雪,煨芋曾烦慰客愁。

《忆平泉杂咏·忆新藤》

唐 : 李德裕

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 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 清香凝岛屿,繁艳映莓苔, 金谷如相并,应将锦帐回。

《赠无生祝发》 明 : 圆复

剃染酬初愿,皈依向大乘。 夙传人似玉,新纳戒如冰。 香钵分甘露,田衣挂紫藤。 从今翠微里,添个白云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生产车间标语口号下一篇:生产文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