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思想政治论文

2022-05-02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勤工助学思想政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部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而且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勤工助学政策落实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落实勤工助学政策的具体措施。

勤工助学思想政治论文 篇1:

高校勤工助学在济困中育人的探析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高校勤工助学的相关概念、育人功能以及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勤工助学;育人;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群体中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心理特点等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培养他们的自立自强精神和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发了《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的通知([2007]7号)。高校勤工助学承载着济困育人的职能,在济困中育人,在育人中济困,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核心。高校勤工助学不仅能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压力,在服务于学校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近期效应,还能在“立足校园、服务社会”中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最终提高他们的就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形成长远效应。

一、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高校勤工助学具有济困和育人的双重职能。目前,我国各高校勤工助学作为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一部分,勤工助学组织在济困助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降低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学习压力。

学者魏若在《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刍议》一文中,把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总结为:“(1)勤工助学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勤工助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3)勤工助学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勤工助学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5)勤工助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感”。

除了上述功能外,笔者认为高校勤工助学还能帮助他们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和形成自立自强的意识,有助于养成节俭的生活作风;在参与社会实践中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良好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还有助于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加强礼仪等方面的修养,进而提高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还有助于他们能较早地融入社会,了解社会的就业形势,掌握谋生的本领。

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不仅变现在“授人以鱼”上,还表现在“授人以渔”上。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勤工助学的实践中,掌握了上述的各种素质和能力,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他们在日趋严峻的就业环境中脱颖而出。

高校在济困中注意加大育人的力度,不仅能实现短期效益,达到济困的目的,而且能实现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长远效益。

二、勤工助学在育人方面的不足

但是,各高校勤工助学在济困的方面做得工作比较多,而在育人方面则做得比较少。第一,在育人方面,各高校勤工助学组织所作的工作更多的集中在岗前培训方面,缺少长期系统的培训。第二,在岗位锻炼上,由于高校校内资源有限难以提供足够的适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工作岗位,他们的专业资源优势发挥受到了某种程度的限制。第三,对于勤工助学干部的培训,各高校所采取的措施比较少,甚至是空白。即使有培训,培训的时间缺少足够的跨度,培训的内容缺乏系统性。第四,培训的内容在注重专业岗位培训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礼仪教育和感恩教育则比较落后。第五,高校勤工助学培训缺乏政策、体制和机制的支撑,因此勤工助学的教育培训难以常效化,难以得到资金的支持。第六,在对勤工助学的教育培训时,高校的优势资源(高校储备的思想政治教师、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组合,资源受到空置和浪费。第七,在勤工助学的教育培训中,新兴媒体运用的较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安全教育的综合教育平台尚未系统化、网络平台化。

三、勤工助学在育人方面不足的原因

高校勤工助学在育人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高校对于勤工助学的认识不全面,学校领导重视不足,重济困轻育人,重视岗前培训轻视长期系统教育,重视劳动纪律教育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第二,高校勤工助学育人教育缺乏体制机制的支撑、过程监管和评估考核。第三,勤工助学育人教育资金来源不足,勤工助学的资金绝大部分由学校按国家规定来支付,但是近年来大部分高校的资金日趋紧张,因而难以支付更多的教育经费来支持勤工助学育人教育。第四,勤工助学岗位多由校内提供,校内岗位有限且层次较低,难以为广大勤工助学提供足够的与专业相适应的岗位。

参考文献:

[1]魏若.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刍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8).

(责任编辑/陈雅莉)

作者:王洪东,董莉莉,李维国

勤工助学思想政治论文 篇2:

高校勤工助学政策的落实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部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而且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勤工助学政策落实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落实勤工助学政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勤工助学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姜旭萍(1956- ),女,湖北鄂州人,湖北省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研究员,硕士。(湖北武汉430071)丁桂兰(1967- ),女,湖北鄂州人,湖北师范学院学工部(处)副部(处)长,副研究员,硕士;胡刚(1981- ),男,湖北天门人,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湖北黄石435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课题“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教财司函[2007]311号)

[

2005年4月8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14号),从提高对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明确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内容、完善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管理和加强大学生勤工助学保障等方面指明了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基本方向,确立了勤工助学作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政策地位。2007年6月26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通过国家政策来进一步推动、规范高校的勤工助学活动,各高校也加紧落实国家勤工助学政策,这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高校勤工助学的政策解析

高校组织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是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这项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劳动取得相应报酬,而且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资助办法,是对他们安心完成学业的有力支持。

1.规定了勤工助学的时间和酬金。《办法》中规定学生一定要在完成学业任务的基础上去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既要满足学生的工时需求,又要保证学生不因参加勤工助学而影响学习。关于勤工助学的酬金,《办法》对其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如规定校内临时岗位每小时不低于8元,按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月平均上岗工时不低于20小时为标准,测算出学期内全校每月需要的勤工助学总工时数(20工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统筹安排,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2.勤工助学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需下设专门的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服务组织,在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确定、校内各单位协调、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报酬标准的制定、勤工助学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勤工助学酬金的发放和管理、校外勤工助学资源开发与管理、勤工助学学生权益保护等方面负责,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并加强对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规范管理。

3.勤工助学的岗位主要有校内和校外两类。高校在不影响教学秩序和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有组织地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并坚持“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宗旨。校内的岗位,主要是助教、助研、助管,以及实验室、校办产业、后勤服务、各项公益劳动岗位等,由学校设计一些岗位给予一定的报酬,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他们经济上的困难。此外,勤工助学服务的管理机构也要在校外开展一些活动,提供适合学生参加的一些岗位,组织学生有计划地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同意,不得聘用在校学生打工。

4.加强保障,完善管理。《办法》对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安全问题做了明确规定,即不允许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危险的生产作业以及超过学生身体承受能力、有碍学生健康的劳动。不论是校内还是校外,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保证学生的承受能力。

二、高校勤工助学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勤工助学不仅部分地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但是,高校在执行勤工助学政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如果这些困难和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勤工助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1.部分贫困生对勤工助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勤工助学是资助困难学生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部分贫困生和家长对其认识仍存在偏差。部分贫困生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其目的不明,方法不当;也有一些贫困生只愿意参加一些耗时少、赚钱多,或者较简单的劳务型工作,而面对富有挑战性的岗位往往束手无策。上述现实都抑制了勤工助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2.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层次较低。当前,高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层次较低,多停留在低层次的劳务型活动上。如搞清洁卫生、收发报纸信件、管理花草、书籍上架和维护校园治安等。这种勤工助学活动虽然能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务实精神,经济收效较快,但很难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和成才需求相结合,对学生扩展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不大。

3.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且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将扶困与奖优有机结合。当前学校能提供的适合学生勤工助学的岗位非常有限,“僧多粥少”的现象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异常突出。有调查显示,学校有能力安排的参加勤工助学的贫困生仅占贫困生总数的27.9%,申请过勤工助学岗位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的41.30%,认为学校设置的勤工助学岗位能满足贫困生需要的学生仅为6.06%,42.65%的学生觉得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

同时,虽然高校助学管理机构根据工作规程明确了贫困生优先的岗位分配原则,但校外招聘单位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大多会把人员素质放在第一位,一些贫困生由于在英语、计算机等应用能力以及人际交往、协调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局限,在这些所谓的勤工助学岗位“招聘会”上往往“落榜”,助学效果大打折扣。

4.勤工助学手续过于繁琐且不够科学。公平公正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包括勤工助学的价值追求,因此各高校对待勤工助学工作,考虑的是如何既解困助学又扩大助学受益范围,在工作过程中力求让最困难的学生最先获得勤工助学岗位。为了做到公平公正,方法之一就是采用正当程序,充分发挥程序在公正中的作用,力求做到信息透明,但这种对公平公正的追求却使学生申请勤工助学和校内外单位的招聘手续过于繁琐,如由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统一领导,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统筹校内外岗位信息,以分割成院系比例、张贴海报或通知的形式向全校征集,再由各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进行遴选,组织学生报名、参与用人单位面试之后上岗,期间由于用人信息的时效性、岗位特殊要求、虚假勤工助学申请甄别困难等限制,广大贫困学生常会错过合适的助学岗位。

5.高校勤工助学管理体制仍不健全。各高校都十分重视高校勤工助学的管理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指定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勤工助学工作,具体负责勤工助学的日常管理,配合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开展相关工作,并充分发挥学生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在勤工助学工作中的作用,共同做好勤工助学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有许多高校做到了权责明确、资源充分利用。但是,由于人员编制、管理传统等原因,很多高校都没有成立专门、独立的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高校勤工助学的管理挂靠于多个部门,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属办公室负责校内勤工助学的岗位征集、信息发布、招聘,掌握经费来源并进行管理,同时校团委依托学生会等学生社团负责校外勤工助学信息的采集和岗位招聘。这就导致了用工标准的不明确、不统一,一些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而学生又不免接触到一些未经学校勤工助学管理部门核准的招聘信息,在勤工助学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同时,也存在相当的安全隐患。

三、完善勤工助学工作的对策措施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助学和育人并举。勤工助学要在帮助贫困大学生的过程中取得健康稳步的发展,高校全体师生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意义,还要把勤工俭学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高校管理层必须对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加强教育引导和管理,全面开展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教育。高校教职员工要通过谈心、案例讲座等真正成为学生的“贴心人”,用微笑和热忱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意志。

2.拓宽领域,提升勤工助学层次。高校勤工助学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勤工助学的岗位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特长,充分利用知识、智能的优势,不断提升勤工助学活动的层次。一方面,可以紧紧围绕社会的现实需求,向社会提供与学生专业学习结合较紧密的科技开发和社会技术文化咨询服务,如电脑软件开发、家电维修、外语翻译、公关礼仪等;另一方面,可以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这既有利于教师科研项目的实施,又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锻炼能力。另外,勤工助学活动要照顾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低年级学生以劳务性、服务性、事务性工作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社会意识、劳动观念和纪律观念;高年级学生主要从事专业性、技术性和管理性的工作,侧重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高校大力促进勤工助学活动劳务型和智力型相结合,对拓宽领域,培养学生务实精神,促进学生专业学习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积极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资源,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勤工助学岗位严重供不应求,高校一方面应努力为学生拓展校内勤工助学岗位,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可以在宿舍、食堂、超市等地方尽量给学生创造勤工助学岗位,使高校后勤部门成为勤工助学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并使勤工助学与新生绿色通道、助学贷款等形成一整套资助流程。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为学生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因地制宜将勤工助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择业创业相结合,建立长期的社会实践基地。每到假期学生就到那里“打工”,一边开展勤工助学,一边了解社会,将勤工助学影响面社会化,争取社会参与和支持,拓宽学生勤工助学渠道,解决勤工助学岗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问题,真正使勤工助学成为大学生创新的起点、进取的平台以及发展进步的阶梯。

4.建立勤工助学中介管理实体,逐步走向社会。强化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构,可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勤工助学长效机制。在高校学工部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如果高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相对独立的勤工助学中介管理实体,如在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专门设置“勤工助学招聘办公室”,举办贫困生勤工助学专场招聘会,由管理办公室负责审核招聘单位,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单位签署正式用工协议,以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勤工助学中介管理实体既具备一定的中介职能,又具备管理职能,坚持“立足校内,开拓校外”的发展思路,使勤工助学从等待市场需求变为主动向市场提供服务,达到容纳学生数量大、渠道畅通、岗位稳定的规模效益。

5.加强贫困学生的劳动培训,提高他们参与竞争的能力。经济困难学生经常因为经济原因造成的某些方面能力缺陷而被用工单位拒之门外。要解决勤工助学工作中贫困生因某些能力缺陷而不受用工单位欢迎的现状,关键在于加强勤工助学管理机构的育人功能,加强困难学生的职业培训和相关引导,提高贫困生的能力素质,通过组织培训、心理咨询、创办社团等方式,使贫困生在个人技能、沟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方面得以全面提高,从根本上提高受助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样既让贫困学生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又可以培养贫困生的自立自强精神,也进一步实现资助工作由“物质输血型”转变为“技能造血型”,由“体力打工型”转变为“智力创业型”,达到勤工助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6.加强勤工助学信息化进程,提高效率。各高校在开发校外勤工助学资源,积极收集校内外勤工助学信息的同时,为更好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独立的、有专人维护的勤工助学网,将每位参与勤工助学活动学生的详细资料录入数据库,根据其专业、特长、爱好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省内或市内的勤工助学网站,各高校彼此联网,方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网上申请勤工助学岗位以及校内外单位在网上发布勤工助学招聘信息,从而简化勤工助学工作流程,提高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利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Z].2007-05-18.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Z].2007-06-26.

[3]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14号)[Z].2005-04-08.

[4]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教财[2007]7号)[Z].2007-06-26.

[5]胡丽丽.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27).

[6]冒浩文,林启词.广东“绿色通道”让受灾新生报到即获勤工助学岗位[N].人民日报,2006-09-07.

[7]方棣华,邓庭茜,刘佩.广东助贫困生走出困境[N].南方日报,2000-10-22.

[8]石军.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OL].http://dlib.edu.cnki.net/

kns50/detail.aspx?QueryID=3&CurRec=1,2007-10-19.

作者:姜旭萍 丁桂兰 胡 刚

勤工助学思想政治论文 篇3:

勤工助学: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高校勤工助学的功能正逐渐从原本的助困开始向育人方面拓展,不仅具有解困助学的经济作用,而且具有“实践课堂”赋予的强化认知、人才培养和有效解乏的育人功能。高校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符合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一、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历程回顾

从历史发展看,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可分为两大阶段。一是勤工俭学发展阶段:留洋勤工俭学运动的发展和国内半工半读的探索;二是勤工助学发展阶段:分为恢复和起步阶段(1980~1991年)、过渡和规范阶段(1992~1998年)、持续和发展阶段(1999~)。

(一)勤工俭学发展阶段:从“留洋勤工俭学运动”到“国内半工半读探索”

我国勤工俭学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留洋勤工俭学运动。19世纪末,清朝政府的洋务派出于“洋为中用”的考虑,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当时留学生的学费是一般家庭难以承受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当时自费留学生中兴起了“俭学”之风。

1914年,在留美学生中首先出现工读会性质的组织;1915年,巴黎成立“留法学生俭学会”,掀起一股勤工俭学留学法国的风潮。同年,蔡元培从“教育救国论”出发,将工学运动和平民教育作为改革社会的重要手段。他倡导“工学互助”,认为这样可以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1919年至1920年,勤工俭学运动处于最高潮。

1958年,共青团中央发布《关于在中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勤工俭学是具体实现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教育部发出通知,大力支持共青团的决定,肯定了勤工俭学的意义和作用。

1958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视察武汉大学时,鼓励学校实行半工半读。此后,勤工俭学的教育改革尝试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出现过“半工半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模式,推广过“燎原计划”“农科教结合”等改革经验,在当时的学校人才培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勤工助学发展阶段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整个社会对教育、知识的渴求日益升温,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最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那又怎么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怎么可以满足新的历史时期向教育工作提出的巨大要求?”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参与社会变革,继承、发展了勤工俭学,掀起了一股新的勤工助学热潮。

在80年代初,复旦大学科技咨询开发中心首先提出将“勤工俭学”改为“勤工助学”,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虽仅一字之差,但却意味深远。前者是致力于劳工以俭省学费,后者则致力于自立成才,将所从事的活动与专业学习、能力培养、自身素质提高及个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学”的内涵和外延都比过去更为丰富、有所拓展。

其间有代表性的发展阶段:(1)恢复、起步阶段(1980~1991年),国家教委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出:学校提倡和支持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并就勤工助学内容和形式等作了限定;(2)过渡、规范阶段(1992~1998年),国家教委、财政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要求高校把勤工助学活动作为“改革的配套措施”和“学校重要的常规工作”,明确高校勤工助学不再仅局限于经济困难学生,而是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3)持续、发展阶段(1999~),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对勤工助学的时间、工资等进行规范,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对勤工助学的规范化管理、有形化建设。

二、高校勤工助学的路径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探求

从改革开放后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呈现三个特征。一是内涵丰富的过程。从20世纪初提出的人民大众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主张,到20世纪末兴起的勤工俭学教育改革,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教育发展的有力探索,既为广大贫困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又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功能拓展的过程。既有“勤工”“勤俭”以“助学”的因素,也有“工学互助、以工促(助)学”的含义,并完成了纯粹的“经济”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功能”的转变。三是发展探索的过程。勤工助学的历史就是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不懈追求和探索的历史。勤工助学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改革发展基本同步,顺应了现代教育体制的要求。

(一)功能上由单纯解困向助困育人发展。高校勤工助学的最初目的是以“工”助“学”,主要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经济压力而进行的有偿劳动。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学生价值观念和社会取向也在发生变化,成才意识日渐增强,勤工助学活动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功能、内涵和作用不断得以拓展和延伸,育人功能更加突出,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对象上由家庭贫困学生向全体学生发展。过去,高校勤工助学的参加对象主要局限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随着勤工助学活动的深入发展,高校师生对勤工助学活动的多重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逐渐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和重视,被大学生群体广泛认同,一些非贫困学生从实践锻炼的角度出发,主动加入勤工助学活动。因此,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群体也逐渐由贫困学生和非贫困学生共同组成。

(三)类型上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发展。高校在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开发学生智力,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由主要从事劳务型、服务型、事务型工作岗位逐渐向从事专业型、技术型、管理型工作岗位转变,实现了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和经济资助三者的有机统一。

(四)形式上由个体自发向集体组织发展。学生以往参加勤工助学往往呈现自发性、分散性特点,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高校勤工助学管理相对规范后,高校普遍建立了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定和运行机制,同时注重勤工助学基地建设,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市场,使勤工助学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勤工助学环境。

三、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

高校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应着力推进多元发展模式,顺应人才培养要求,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注重励志助学成才,实现勤工助学效益最大化。

(一)推进多元发展模式,扩大高校勤工助学的有效覆盖

高校的勤工助学工作,关键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岗位,缓解勤工助学岗位的供需矛盾,提高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积极性,扩大勤工助学的有效覆盖面。

1.推进勤工助学基地化。勤工助学基地化是指高校为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提供时间较长的勤工助学岗位,以保障勤工助学岗位的相对稳定。高校将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按照服务层次、岗位内容、工作时间、技术要求等进行分类,明确岗位职责和奖惩考核办法,确定薪酬标准,并定期、定点向学生公布相关信息。同时,积极拓展校内、校外勤工助学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搭建广阔的平台。

2.推进勤工助学项目化。勤工助学项目化是指从具体任务出发,把勤工助学校内某个市场的开发作为一个运作项目来组织,确定项目的调研方案、运作小组和营销计划,组织项目谈判和实施,协调解决项目运作过程中的问题,以创新勤工助学的运作管理模式,提升校内市场的开发能力。如可以建立学生超市、送水送奶中心、孵化基地、废品回收站、精品屋、书报亭和商品交易市场等经济实体,从创业设计、门面装修、货源采购、内部管理到销售服务,全过程由学生自主参与。

3.推进勤工助学常态化。高校在设立校内固定岗位,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应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一方面挖掘各类社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共同探索建立大学生勤工助学校外基地,为学生和单位搭建双向选择的平台,同时将勤工助学与学生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志愿服务和社会建设等有机结合,推进勤工助学向高层次、立体式、常态化发展。

(二)顺应人才培养要求,彰显高校勤工助学的核心价值

高校勤工助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彰显核心价值,坚持育人主导,构建实用的全面育人新平台,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切实增强勤工助学的实效性。

1.加强专业教育和知识学习。高校应将勤工助学活动与学生专业学习有机结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促进勤工助学从“劳务型”到“智力型”的功能转化,起到巩固专业知识、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技能的作用。同时,结合勤工助学岗位特点,强化法律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懂法、守法、用法,提高学生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2.强化实践锻炼和社会观察。勤工助学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偿服务形式。高校应主动适应勤工助学新的发展形势,丰富其内涵、拓展其载体,对内强化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功能,如选配学生科研助理、教学助理和管理助理,参与学校事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外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结合市场需求,主动为企事业单位、社区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研开发、市场调查、园林设计等服务,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观察,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3.提高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勤工助学能加速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能增进学生对国情、省情、民情的了解,不断深化对外界事物及自身的认知。高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应坚持育人为本,倡导德育优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设计内容新颖、方法独特的专题教育;按照社会发展需要设定勤工助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着眼于建设体现国情、适合学生特点和成长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统筹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素质拓展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

(三)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把握高校勤工助学的就业导向

高校应将勤工助学与就业创业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潜能、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条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1.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生只有对自身状况和个人价值观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出适当的选择。高校应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勤工助学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包括个人能力、兴趣、气质、个性、职业价值观、生涯发展状况等信息,借助专业的职业生涯测评工具,通过定量与定性、自我认知与外界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客观认识自我,为他们提供全面、客观的评价参考。

2.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犹如参加就业实践,高校应结合勤工助学活动实际,教育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内涵等知识,了解职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特性、遵循原则、影响因素和实现途径,引导学生根据勤工助学岗位,把职业理想、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勤工助学活动树立职业理想,激发职业兴趣,提高职业决策能力。

3.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职业能力是学生将来从事某个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高校勤工助学,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催化剂”“训练场”和“模拟实验室”,对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高校应结合学生专业状况、个人特点、就业取向,有针对性地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培养他们就业创业能力,引导他们把勤工助学岗位的实践与毕业后的就业创业联系起来,鼓励他们把握学业、思考就业、勇于创业。

(四)注重励志助学成才,打造高校勤工助学的文化品牌

勤工助学是一项扶贫扶志的工作,既要帮助贫困生养成自力更生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又要引导贫困生励志成才、自强自立,更要发扬勤工助学精神,培育勤工助学文化。

1.培育勤工助学文化。校园文化能强化德育教育功能,彰显育人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是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具体体现,是创新创业、积极向上的现实表现。高校应将勤工助学活动的特点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着力挖掘和培育特色鲜明的校园勤工助学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发扬勤工助学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建设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营造良好的勤工助学育人氛围。

2.注重精神内涵教育。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艰苦的磨炼和实践的锻炼,历史虚无主义、无边消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在大学生身上或多或少残存着,勤工助学为广大学子实践锻炼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高校应引导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把勤工助学作为解决学生生活困难问题、成长成才途径、意志品质锤炼和创新创业意识的重要载体,使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成为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示范带动和一种社会氛围,不断推进高校勤工助学由他助向自助、助人的方向转变。

3.关爱特殊群体成长。高校应以勤工助学为载体,分门别类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如学习困难、生活困难、精神困乏、社会适应性不强等群体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同时,不断丰富勤工助学的时代内涵,发挥其“精神育人”的功能,用立志成才的精神塑造人,用自强自立的楷模教育人,用慷慨相助的真情鼓舞人,切实促使特殊群体学业上成才、生活上解困、精神上自立,身心上健康、人生路上奉献,树立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朱晓东 黄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干线公路工程设计论文下一篇:施工质量桥梁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