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能力培养管理论文

2022-05-09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作文能力培养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作文能力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时期,语文教师要与学生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强化家庭教育在初中学生作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通过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积极的写作環境,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作文能力培养管理论文 篇1:

高中生作文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 要】分析高中生作文写作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提出通过扩展观念、学会质疑、综合概括、即时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聚合性、即时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 写作思维能力 培养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作文是这个学科的大难题。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内容上不予限制,体裁也可以自由选择,这让很多学生无所适从。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在语文课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必要的。语文教师应摆脱旧的作文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朝向新的思路发展,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一、写作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写作的要求。写作要求要有好的思维,思维是塑造好的写作的基础。长期以来,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往往注重字词的对错、语句的顺序、段落之间的连贯性以及文章的结构等,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写作中,思维是最重要的,思维打开思路,没有好的思路就没有好的文章,就好像贫瘠的土壤中长不出饱满的果实,思路狭窄,会使作文的选材单一,没有新意。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中对语文写作的要求是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注重培养高中生的思维,使其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思维严谨、深刻。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教授学生分析、判断、思考、概括的方法,不仅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纵向思维,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幻想的能力。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考的要求。从这几年的全国高考作文来看,高考作文不再是单一的话题作文,而是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思维,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较好的思维模式,通过想象和联想独自完成作文。在高考作文中,议论文的比重越来越大,写议论文时需要学生有自己的主见,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思维是议论文的引子,好的思维塑造好的议论文。

二、高中生作文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扩展观念,培养思维发散性。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多个方面、角度和层次思考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学生不受传统的知识和观念束缚,充分地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写作变得信手拈来,思如泉涌。正如吉尔福特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最明显的标志。”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克服孤立、单一、封闭的思路,促使学生养成发散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

以“东施效颦”这则成语故事自由写作为例,教师在学生写作前要进行指导,从西施、东施和邻里这三个角度来考虑,让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故事本身,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作。比如可以从什么是真正的美来写,以《论西施之美》为题;或者规劝东施,说明心灵美更重要为中心思想,以《心灵美之于外貌美》为题;或者以邻里的态度来写,以《莫效东施相邻》为题。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作文变得不再千篇一律,而是独具一格,有自己的角度和思想。

以“水滴石穿”为例,若按照一般思维,往往得出的立意为“学习应持之以恒”,这一点内容谁都能够想到,但是缺乏新意,使得作文没有特色。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可得出“柔能克刚”的立意;若学生转移注意点,重点放在“滴”上,又可以得出“不要轻视小”的立意;若将关注点放在“穿”上,也可得出“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的立意。每一件事物都有不同的侧面,学生换位思考就能够得出不同的新意。

(二)学会质疑,培养思维求异性。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思维也处于极度活跃的阶段,如果他们面对未曾思考过的疑惑,将会有很大的兴趣去探索。学者卡尔·波普尔曾说过:“在我看来,创造性思维的特征,除了对于总是强烈的兴趣之外,还往往在于具有打破创造性的思想来选择其他范围的能力,这种能力就称之为批判力,能够突破常规观念,培养思维的求异性。”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疑,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一些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等提出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是因为名人名言及成语等都包含着一定的哲理及警策性,若对其提出不同的观点,在今后的作文写作中起到较大促进作用。

例如,可写关于“雪”的命题作文。学生看到这一命题联想到最多的就是雪的洁白无瑕,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赞扬。有的学生赞美雪的一尘不染,也有的学生赞美雪的大公无私等。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反面进行立意,可看到雪的无情,雪花所到之处都是萧条的景象;也可看到雪的虚伪,采用洁白的外表来掩饰世间的肮脏等。

(三)综合概括,培养思维聚合性。思维能力的又一特性为聚合性,是指能够从不同的信息源上或者由外向内朝一个中心思考,从不同渠道聚合各种信息,对其加以阻止利用。在高中作文写作中,若仅仅有思维的发散过程而没有聚合过程,往往不能够形成集中的思维力量,使得思维失去控制,陷入无序的状态中,也就是所说的空想、幻想。鲁迅在人物形象的构思上就常常使用“杂取种种入,合成一个”的方法,即将生活中的人物各取一端,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物形象,这种思维方法是高中生在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例如,根据“某工厂无视人民健康,通过各种借口来拒绝当地居民提出解决有害毒气的要求,进而使空气污染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这则材料进行写作。教师引导学生后,学生得出四个比较有深度的立意:第一,忽视人们健康的生产企业是错误的;第二,当前环境污染较严重,解决环境问题势在必行;第三,依法办事是解决环境污染的必由之路;第四,只有治理“精神污染”,才能够真正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将这四个立意进行比较可发现,立意深度越来越强,能够从材料中的信息聚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立意内容,这种思维方法是高中生写作必须具备的思维。

(四)即时联想,培养思维即时性。联想是写作中最常运用到的方法,它根据其他事物或事物的某些方面来推断别的事物,可以使作者的思维变得宽阔。联想的方式有许多种,以围墙为例,学生可以通过围墙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联想到学校的封闭式管理,联想到现在教育制度的不合理,等等。教师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应注意训练学生的联想,只有长期的坚持才能使学生的作文不仅仅浮于表面,而是深刻地挖掘文章的主旨,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从一些学生较为常见的生活习惯出发,例如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现象中看到“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种较为浅显的立意。而对于一些隐性及有内涵的立意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点拨,激发学生思维。“飞蛾扑火”是众所周知的现象,学生可能受到“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思想的影响,往往跳不出该圈,就把握不住立足点。此时,教师可向学生发问“飞蛾为什么要扑向火呢,而不是扑水呢?或者其他呢?”这样一来,学生可能联想到飞蛾需要光和热。那教师可继续发问“那飞蛾扑火是否值得呢?”经教师这样点拨,学生立马就能够想到“生命的意义在于拼搏进取”,进而使接下来的写作喷涌而出。

综上所述,思维是作文的灵魂,作文离不开思维。我们需要切实找到培养高中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才能确保学生写出技巧高超的文章。

【参考文献】

[1]石欧.教学病理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毛 玲(1978- ),女,甘肃民乐人,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教师。

(责编 卢 海)

作者:毛玲

作文能力培养管理论文 篇2:

家庭教育在初中学生作文能力提升方面的影响分析

摘 要:作文能力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时期,语文教师要与学生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强化家庭教育在初中学生作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通过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积极的写作環境,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本文结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家庭教育在初中学生作文能力培养方面的相关对策展开几点具体分析。

关键词:家庭教育;初中学生;作文能力

一、 引言

近些年,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写作能力培养,随着中学生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写作积累、写作水平也应该不断提升。因此,中学家长应该更加关注自身的作用,在家中通过制定科学的作文培养策略,以及和谐的家庭关系,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促使学生自主写作,为学生日后更高层次的写作奠定基础。

二、 家庭教育在初中学生作文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以及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中,家长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通过与学生共同阅读,定期阅读的方式,丰富学生阅读积累;通过记录读书笔记,记录日记的方式,增加学生练笔机会,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和水平;能够在写作中做好监督与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发挥出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下面对家庭教育在初中作文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进行几点具体分析。

(一)家庭教育对学生作文能力培养具有引导性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举止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如果热爱阅读,具备一定的阅读涵养,那么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下,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对阅读和写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另外,家长在学生日常写作练习中,能够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对孩子写作方向、写作技巧给予一定指导和规范,有利于孩子写作技能和经验的丰富。

(二)家庭教育对学生作文能力培养具有推动性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样重要,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个性以及作息时间,那么,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家长可以指定更加符合孩子写作习惯、写作兴趣的写作培养计划,这样的写作计划更加符合孩子的实际需求,更加可以推动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并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三)家庭教育对学生作文能力培养具有联合性

所谓联合性就是家庭与学校一同开展教育,家长有义务联合学校,共同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提供支持,也有义务教育和管理自己的子女,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中,家庭教育的联合性不可忽视,家长应该定期接受学校的家访以及学校开展的教学讲座和活动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学校、教师积极沟通,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各方面能力,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三、 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中家庭教育的相关对策

(一)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经验交流

家长与子女一起阅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籍,并且家长积极主动地将自己感受与孩子分享,使得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间接触到更多的内容,帮助其加强了经验积累,使得学生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习惯。亲子阅读非常适用于家庭教育的借鉴,能够切实以阅读为纽带,加强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契机。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急速提升知识与经验积累的关键时期,通过家庭教育的作用,能够在学习与欣赏的过程中,助力学生更好理解不同的语句,拓展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与思维,并最终反哺在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升之上,使得学生在作文创作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技巧和方法,其眼界也能够更开阔,自然能够创作出更有深度、更有意义的作品,使得学生把真情实感融入自己的作文中,从整体上升华作品内容。

(二)引导学生阅读名家名篇,精读文本

针对家庭教育的工作来说,家长与学生一起阅读的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作品的质量。因此,做好名家名篇的学习尤为关键。通过精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谋篇布局能力,并将其转化为自身作文创作过程中的技巧与方法。因此,在这样的需求下,更需要鼓励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多加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并且拥有较强的学习价值与作用的名家名篇,挖掘作品中的内涵与深度,不仅是对遣词造句的研究,更是加强意境感悟。只有深入阅读,而非仅仅简单地记录好词好句的方式,才能更好深化学习的价值与作用。

(三)积极更新家庭阅读形式,多元练笔

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家长作为教师教育工作的补充,应当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练习形式与方法,为学生创作不同的学习平台。经过多年的研究不难发现,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较为发散,其想象力也非常丰富,所以在作文创作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不能束缚学生的这一特点,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及想法,即使是一幅图片、一组漫画,也能鼓励学生加以创作与修饰。在平日作文练习的过程中,也不用拘泥于某一类的文体和手法,即使是议论文、说明文和诗歌,都可以让学生加以练习。

(四)家长与孩子畅谈天南地北,分享感想

从长期的实践经验反馈表明,与子女沟通交流是最为显著、最为直接激发学生观点与看法的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积极主动地和子女进行交流,帮助其从没有思路开拓到文思泉涌的目的,并且在一点一滴的交流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识、拓宽其视野,帮助其以多元化的视角看待问题与思考,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帮助其表达自己的看法。根据过往的研究论调发现,作文是建立在会说话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更要学会启发学生的开口说话能力。不同于相对较为约束、拘谨的课程教学,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更为熟悉的家长,因此在家庭中的氛围更为温馨与和谐,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达到“畅所欲言”的目的,更好帮助学生积极说话,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使得其更好开口说话,为其日后的作文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家长应该培养发现生活的美,留下心得

在当前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之中,要求学生的作文内容必须具备一定的真情实感,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要强调这一点。家长要鼓励学生每天留点文字下来,话不在多,也不追求优美,只要用笔记录下你的生活,记录下真切的感受,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要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当记录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写作就已经成为表达的本能。家长要让学生理解,作文并非遥不可及的巨大难题,也不是自己学习路上的巨大困难,而是要将其转化为一种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手段和方法,驱动学生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与家长联络和互动。家长要保证足够的耐心与想法,帮助子女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带动学生自主的学习。

首先,家长要学会深入学生的平日生活以及真实的各类状态之中,例如了解到学生在学校里的家长会,在家中留意学生更在意、学习兴趣在哪里,才能够更好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任务。在机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要积极带学生出游,感受学校、家庭以外的世界,找寻不同的变化与契机信息。春天是适合郊游、踏青的日子,夏天则更适宜不同的运动,秋天可以观赏秋景,冬天则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只有在平日生活过程中有意识地带领学生积累,学生才能更好为自己的作文创作留下坚实的基础和储备,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比如:以“一次难忘的郊游”写作练笔为例,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植物园、生态园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录影、拍相片的方式,将郊游的路线、内容记录下来,为孩子回家写作做好准备。在郊游完成之后,家长与孩子一同回忆这次郊游的经历,引导孩子进行一次游记的写作练习。题材可以使说明文、记叙文,也可以是散文。家长的引导以及相片、影像等素材回顾,孩子的写作内容回顾更加丰满,对本次郊游的感想也会更加深刻。

如:今天,爸爸妈妈带我来到的植物园,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比大树还高的仙人掌,绿色的没有成熟的香蕉一串串挂在树上,一串串紫色的葡萄好像寶石一样发亮……我们一边看着这些好看又充满生命气息的植物,一边拍相片,我了解到了很多有关植物的知识,也看到了很多美景……

这样的写作练笔生动,并且具有真情实感,在整个过程中家长作为孩子写作的引导者指导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次,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地带领学生观察和思考,使得其更好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勤于思考和分析。在观察不同的动物、植物的过程中,要将其形状、颜色和性质区分开来,明确其生长的方向和空间。观察不同事物的过程中,则需要将其起因、经过和结果串联起来,联合好每一个不同的细节,针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都逐步分析,才能理清整个事件发生的始末。在观察和表达的过程中,家长要鼓励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基础上,而是要多加思考和分析,理解其背后的价值和作用意义,使得其分析事物的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做到边观察、边思考,认清自己的生活内容,在表现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思想情感。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创作出来的作文内容真正意义上具备作用与价值,在作文成绩中能够取得更好的突破,这也是家庭教育中课程教学无法取代的重要内容。

最后,家长还可以敦促学生创作一个专门的素材积累本,将平日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记录,在遇到切实的作文题目过程中,能够从素材库中加以选取与使用,这样材料就更为丰富,写作的过程中才能以更快、更好的质量加以完成。需要注意的是,素材记录本的内容相对要求言简意赅,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例如:“3月15日,我观察到枯黄的树干上又长出了新芽,这证明了春天已经到来,万物复苏的季节即将到来,而我也因为看到了嫩绿的叶子,而感到了焕然一新,生机勃勃的力量。”

“3月2日,放学后我路过十字路口时.看到那位大个子民警叔叔在指挥车辆,这样的精神真是可歌可泣。”

这样养成记录的习惯,在学生日后的写作中,就不会因为缺少素材而无话可写,写作内容会更加丰富,写作也会更加具有真情实感。

四、 结束语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中,家长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定期组织学生阅读、写作活动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以及写作兴趣。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学生家庭教育中学生写作习惯培养进行几点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戴红英.初中语文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之我见[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七)[C]∥2019.

[2]薛静.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8(28):18-19.

[3]王义.如何在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8):108.

作者简介:雷明珠,甘肃省嘉峪关市,甘肃省嘉峪关市实验中学。

作者:雷明珠

作文能力培养管理论文 篇3:

让习作在积累、体验、指导中完美起来

摘 要:通过阅读积累、生活体验、“树式”指导一体化习作研究,构建一种将读和写能力培养融合起来的小学作文教学新模式:以阅读帮助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以指导完善写作,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读写能力的能力型优生。

关键词:阅读积累;生活体验;“树式”指导

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作文较以前有所提高,可是真正高质量的作文还是不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究其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把阅读积累与写作训练割裂开来,不注重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吸取”,从写作中“倾吐”,使写作学习与阅读积累脱钩,从而使得写作学习面临困境;其二,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写作情境,积累了写作素材,但学生能否将这些素材进行合理安排、潜心组织,最终形成主题突出、内容完整的文章,接下来的习作指导至关重要。因此,学生习作训练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时刻,必须进行相关的研究。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确立了“小学阅读积累、生活体验、‘树式’指导一体化习作研究”课题,努力构建一种将读和写能力培养融合起来的小学作文教学新模式:以阅读帮助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以指导完善写作,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读写能力的能力型优生。

一、注重阅读,积累语言

1.厚积才能薄发

语言的积累途径不仅局限于语文课,还有课外阅读、电视广播媒体。指导学生积极阅读课外书籍:学校的读书小屋定期为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在课间或休息时间或阅读课到此阅读;开辟班级“读书亭”“书香屋”“读书乐”等图书角,学生自筹书刊,自制借书证,自主管理,并培养一些读书积极分子,制定相应的组织制度,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得到落实;师生同读同颂,交流心得,如 《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名家成长故事》等,这些作品从儿童心理出发,引导学生认识真、善、美。

2.摘录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摘录有助于记忆,有助于语言的积累,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低年级摘录可以“成语”“古诗”“三字经”“弟子规”为主,中年级摘录以片段“故事”“千古经典名言警句”“论语”为主,高年级摘录以名家名著为主,且要写出读后感。至于摘录的内容均要会背或复述,强化规范学生的内部语言。

二、注重体验,回归生活

“学生的生活越充实,写作的内容就越丰富”,教育家叶圣陶说。为诱发学生内在的深层情感,我们要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为此,生活练笔活动必不可少。

低年级:“练笔本”——记见闻,写童真,以口语交际为主,训练学生正确、优美地表达,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中年级:“绘图本”——描片段,写童趣,让学生学会观察,掌握写作方法,主要强化段的训练;高年级:“日记本”——抒感悟,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不同素材进行不同角度的创作,培养学生作文的发散性思维。

习作的课堂不仅局限于课上,也包括课下、课外,即:学校生活和校外生活,这样才能拓宽习作题材的领域。

1.学校生活

如语文课上学习《跳水》将故事叙写,学习《暮江吟》将古诗改编,学习《小英雄雨来》将其缩写……再如学校举行的各种比赛、运动会、文艺汇演活动,班级组织的联欢会、竞选等,以及各科课堂上的故事等。

2.校外生活

由于家庭情况、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学生的校外生活也有很大的差异。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生活的热情,留心观察:家务劳动、各种节日、好人好事、交往活动……

随着学生生活的丰富,其视野不断扩大,从身边的小事写起,写社会、写人生。

三、“树式”指导,轻松成文

阅读积累、生活体验为习作提供了素材,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写作素材有条理地组织起来,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了。而“树式”指导就是引导学生将作文以大树的形式为载体而形成的文思脉络。其原理是:根,是主题思想的精髓;干,是主题思想;枝,是文章段落;杈,是文章层次;叶,是文章内容的句子;花,是表达内容的好词好句。通过“树式”文思脉络给予学生直观、生动、形象的写作指导,将抽象的作文提纲以形象的树的结构形式展示出来,直观、生动地解决了作文主题思想、层次结构、润色词句等方面的问题。学生文路清晰、文思泉涌,下笔千言、轻松成文。

总之,阅读积累、生活体验、“树式”指导一体化作文指导,使学生无论是习作兴趣还是习作习惯,乃至习作能力,都有所发展,不断写出干枝分明、花叶万千的习作。

(作者单位:辽宁省桓仁县实验小学)

作者:沈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行政法疑区报告论文下一篇:关爱原则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