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30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及其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意义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丰富而广泛的内涵,不但是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单纯应用,而且还是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理念、目的、方法、评价等有机融合。

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论文 篇1:

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困境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小学美术教学不断探索落实美术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从教学方法、学习认识、课堂互动以及学习内容呈现形式四个方面,对中小学美术教师在落实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帮助美术教师认识到当前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为其探索可行性策略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课堂;核心素养;困境;解决措施

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之后,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分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部分。这意味着落实核心素养将成为美术课堂今后一段时期的价值追求。

通过对中小学课堂的调查发现,美术课堂仍然以传递知识与技能为主要特征,以学生掌握前人的美术表现方法为目的,忽视了学生能力提升与品格形成的培养。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影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困境现状

1.美术教学方法的局限

“传统教师的美术教学大多以美术欣赏及理论知识讲解为主。”[1]当前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方向还是传递知识与技能,把教学当成一个纯粹的知识传递和积累的过程,将知识固态化僵硬地移植到学生头脑当中。在课堂上,学生每天接受前人早已准备好的东西,将自己深深锁在前人的知识技能理论之中,无法将获得的客观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对于美术图像不能进行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见解,不能真正体会到客观知识转换成实物、呈现在眼前的过程的成就感。学生也不能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将已经获得的图像进行再创造,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思想内涵,充分提高识读能力和表现能力。

2.学习方法认识的局限

当前中小学的美术课堂中,学生大多是被动地听教师讲授这是哪位画家的画,用的是什么颜色,而不是主动地思考画家为什么画这幅画,为什么用这样的颜色。这就导致教学失去平衡,变成了只有“教师的教”,学生以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为标准,一味接受教师输出的对于教学内容的最终结论,不能直接感受、观察美术事物甚至思考问题,缺乏自己的直接经验。但“教师教”与“学生学”就像命运共同体一样,是相互作用的,只有在两者共同作用的前提下才会实现核心素养的更好落实,才能促进学生的素养能力高质量地发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只依赖教师传授的间接经验,使自己的视觉观察和感知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发展,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也不能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互融合,使自己的能力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3.课堂互动性上的局限

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到深刻认识到学生主动发言交流对于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对课堂内容形成刻板印象,使学生大多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经常被教师扼杀,教师提问的问题和方式死板老套,没有突出重难点。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无法很好地掌握课程节奏,学习效率不高。久而久之,这种美术课堂就变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而不是兴趣所在,课堂氛围越来越压抑,效率也越来越低,学生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美术课堂上的互动大多是教师为了教案设定中的互动而互动,一问一答,趋于形式化,并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课堂需要进行互动提问,对于学生来讲并没有起到提高思考问题能力的作用,相反还会使学生对这种互动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4.学习内容呈现的局限

当下的美术课堂,在内容呈现方式上较为枯燥乏味,教师只是將教材中的既定内容搬上课堂,而对教材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并没有好好利用,使本应该趣味十足和极富感染力的美术课堂变得十分刻板,从而使学生也变得刻板,灵感和热情被埋藏。当前的美术课堂内容呈现方式单一刻板,不能满足对于美术课堂自由、丰富、有趣的期望,打击了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期望和积极性。在课堂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复述书本,让学生觉得现实的美术课堂并没有想象中的富有趣味性,只有枯燥乏味,让学生的内心与美术课堂产生了巨大的隔阂。这种内容呈现方式在降低学生学习热情和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更多的是套用模板,千篇一律,没有任何吸引人眼球的新颖之处,更难以谈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堂,让美术课堂体现价值。

二、中小学美术课堂困境的解决措施

1.变教法

核心素养“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2]。无论是思维能力、文化理解还是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它们的培养都离不开特定的教学情境,离不开教师针对不同培养目标所使用的不同教学方法。但在当前美术课堂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班班通”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向学生传输美术知识,学生完全复制内容,被动接受教师提前准备好的结论。要改变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教师要客观看待知识与技能在能力和品格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适时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方法上,要使用强调过程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不适用于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更重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用结构化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建立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在探索问题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2.变学法

“当前我国的美术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的问题。”[3]师生的课堂互动真正有效运作起来,需要教师充分关注学生,关注到学生在课堂互动过程中积极主动,这对于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只起到组织和帮助作用,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自己的学习。教师要做到的是积极帮助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尊重学生意见,激发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让学生在互动思考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重新设计可以引起主动思考并可以提出问题的互动环节,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课堂互动的作用,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从而成为发展和落实核心素养的助力。教师的互动要经过仔细地思考和课前设计,互动问题不能随意,要合理地把控时间和密度,所提问题要避开类似于“是不是”“对不对”“知不知道”的简单问题。师生间的互动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能够通过互动掌握主动思考和学习的方法。

3.变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美术教材知识对教学内容概括性说明。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需要对上课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需要。学生在美术课堂上高效率获取知识有赖于丰富多彩的课堂表现形式。课堂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多维的呈现方式能够使学生真正融入美术课堂中,真正喜欢美术,真正参与课堂互动,使美术课堂真正实现价值。

课堂教学的重要体现是内容的呈现。当前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讲清楚课本上的知识,重要的是要做到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带领学生思考知识形成过程,提高学生构建自己知识脉络的能力和把握知识的结构。既要做到“授之以鱼”,也要做到“授之以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生活。新课改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思维开拓性成为新的教学要求,这些都有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师若是不能将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内容以合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那带给学生的只能是传递知识,而不是发现知识。

三、结语

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实的关键是教学模式的发展和改革,因此認识到它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认识到其局限性,才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课程改革。认识到教学方法的局限,才能够努力探索新颖且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更加多样和具有趣味性,增强学生对于上课的期待感,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能力;认识到学生学习方法的局限性,才能看到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困难,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才能高效地将“教”与“学”进行联结。教师和学生双向交流互动,才能真正将满足学生发展的各项能力和素养落实到位。认识到课堂互动中遇到和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与教师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提出问题、完善自己。发现在内容呈现方式上的局限,在内容呈现上花心思,才能从视觉上引起学生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视觉观察和认知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俊杰.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初探[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427-428.

[2]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04):10-24.

[3]宋国衡.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方式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32-133.

作者:张晓玲

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论文 篇2: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及其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丰富而广泛的内涵,不但是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单纯应用,而且还是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理念、目的、方法、评价等有机融合。此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为学生打造出较为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推进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探索、学习,从而保证在丰富课堂学习内容的前提上,调动起学生对美术课程浓厚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当中的应用意义

中小学时期的学生,身心发展十分快,对新鲜的事物充满着好奇。美术课程作为一门与其他基础知识学科完全不一样的学科,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现代教育技术对美术的良好渗透,不但有助于学生提升美术学习水平,还要应用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呈现出来,激发出学生的艺术潜能以及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美术教学融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此种理念的渗透有利于深入提高中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有助于全方位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观念。

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过于追求美术课堂教学的活跃性,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中小学美术教师在不断创新美术课程的同时,忽视了一些细节问题。现实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中小学美术教师利用了情境教学的模式,因为情境教学模式是较为特别的一种教学措施,主要是按照教材的教学内容设计出教学情境,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提高对美术的理解力,而且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出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对提升中小学生参与的主动积极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可是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使用情境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氛围太多活跃,成为了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当中的一个新问题。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过分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直接会影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倾听,保证课堂活跃不混乱。

第二,有的中小学校多媒体设备资源十分匮乏,计算机数量也非常少,多媒体教室不足,有关的配套设备并不是非常齐全,可以熟练掌握多媒体设备并且操作设备的美术教师数量不多,这些问题都可以造成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当中不具备充足物质保障的情形。

第三,有些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质量比较低,也根本不能充分发挥出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直接削减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重视导入技巧

多媒体技术具备图文并茂、声形结合的优势,给中小学生视觉与听觉带来不小的冲击,从而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学习欣赏课件的同时,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无法接触到的东西,比如彩陶文化、敦煌壁画等等,要综合视频来实现介绍,更加有助于培养出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加强学生对人类创作的情感。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美术经典作品,例如梵高的《向日葵》、齐白石的《虾》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美术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未快速进步发展前,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讲解、观察课本图片、教师进行展示、学生练习以及教师评价,整个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师生之后缺少互动,学生学习情绪并不高,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之后,美术课堂当中,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将动态的事物呈现给学生,创造出身临其境的感受,保证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通过色彩以及动画的冲击,对学生感官带来巨大的刺激。比如学习水彩画这章节时,教师在备课环节准备一个PPT,将水彩画整个的绘画过程利用动态的形式表示出来,从轮廓的描绘到调色到最后的上色环节,为学生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保证学生加深印象,深入了解所学习的内容,调动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术课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让教师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主导地位,带领学生进入到充满兴趣的课堂,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良好发展,利用静态教学转变为动态展现,图文结合,声情并茂,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吻合,大大激发出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课堂互动

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改革,主体都是学生,要真正发挥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归根究底就是要凸显出学生的整体地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整个思想贯穿到每一个环节当中。传统美术教师应用教师讲解、粗略示范的方法,学生感悟流程中让其内心独立感受,鉴赏以及创新活动是一种形式。现代教育技术让教学形式、手段变得更加丰富多样,特别是多元互动方面,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内容、巨大的空间以及表达的机会,方便激发出学生的灵感,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思维活动。比如在写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是按照教学内容,根据循序渐进的模式,从网上找到一些与学生认识水平接近的写生内容,制作为多媒体课件。希望为学生提供可以借鉴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分析,体会过程特点之后,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布置练习,激励学生大胆勇敢地实现思维的拓展。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美术教育的最終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发现、感受、认识、鉴赏以及创造美。可是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较为落后,教师的手段不先进,适合美术课堂的教学用具较为单一,主要是依赖教师的讲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上学生并不是非常了解教师所介绍的内容,并没有实现想象与比较,无法理解蕴含在作品当中的美学内涵。依靠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美术课堂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将所需要介绍的内容应用各种动态形式表现出来,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并不是局限在课本当中,而是更加立体形象地刻在脑海中。经过情境化的展现,学生认识了美的东西,更好地欣赏美的事物,逐渐提高了审美观念。

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评价

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当中,最后要评价学生学习,评价的最终目的就为了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明确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作品评价,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为学生呈现每一个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加直接地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直接性的评价,构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叉评价,为学生带来反思、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比如应用校园网发挥出学校画廊的作用,在画廊当中展示出学生的优秀美术作品。按照学校美术教师的介绍,当优秀作品展示在画廊当中,就会吸引大批学生,学生进行观看的过程中,首先看是否有自己的作业,其次看是否有同班学生的作业,之后看其他的学生的作业。看完之后,就开始进行评价,教师认为,这个画廊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美术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提高了美术教学的总体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便于学生快速掌握美术知识,是教师实现良好教学的助手。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实现良好交流,充分地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帮助学生主动参加到艺术交流中,激发出学生的感知能力、创新精神,让学生全方位发展。

作者:王翔宇

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论文 篇3:

对农村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美术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理念

新课程实施以来,就总体而言,课程教学改革正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稳步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美术课堂也不例外,作为一名基层教研员,在与美术教师接触和听课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而且带有普遍性,现赘述如下,希望给美术同行一些启示。

问题一:“自习式”美术课

这种美术课,实际上是自习课的代称。课表上虽清楚地写着美术,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应付检查。这样的美术课严格来说不叫美术课。

问题二:“放羊式”美术课

此次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美术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开口,很害怕讲。这样的教师有三种类型,有的是知识储备不够,讲不出所以然,有的是缺乏责任心,职业倦怠,有的是怕讲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怕耽误学生的时间。知识储备不够的教师农村小学较多些,尤其是村小,多数美术教师是兼职的。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自己本来就糊里糊涂,上级领导和学校要求开设美术课,于是找位老师兼职。在教学视导听课时,笔者就遇到过这样尴尬的局面。当时按照惯例也是出于礼貌,提前进入教室,悄悄地在教室的后排坐下,拿出纸和笔准备写听课记录。美术教师来上课了,师生问好以后开始讲课。“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树?”学生们纷纷回答见过桃树、梨树、柳树等。“很好!下面我们就开始画柳树”,说完就让学生画。直到下课铃声响起,这位老师一句话也没说。笔者看着桌上的听课记录,一片茫然,这是美术课吗?

“放羊式”美术课,有一类教师具备教学水平,工作态度也认真不敷衍了事,主要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从学习方式看,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接受式学习,一种是发现学习。一般来讲,如果要学习概念、技法等是学生能够去发现的,就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发现学习或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如果学习内容没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发现,也不容易被发现,则可以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减轻和教师作用降低,相反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一定要妥善地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及”与“过”同样不可取。

问题三:“语文”美术课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其中一条讲的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强调打破学科界限。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过于强调学科的整合而忽视了本学科的东西,导致我们的美术教学和语文教学难以划清界限。美术课也有听说读写的训练,也有语言的玩味,美术课堂上丝毫嗅不出美术味了。不否认有些语文老师在美术方面有一定研究,但我们的美术课很多时候语文教师更能胜任,这不能不说是同行的悲哀。我们的课堂很多时候缺乏专业性和学科特点。去年我县的美术优质课评比活动就暴露了这一问题,在模拟课堂上表现优秀的选手作品却苍白无力。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与美术教师交流的时候,反复强调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讲得好只是一方面,还要会画、会写、会动手,这样才是称职的美术教师。

问题四:“多媒体”美术课

也是在一次教学视导中,当笔者决定要听一位美术教师的课时,他连忙说:“多媒体教室正在使用,这节课没法上。”我哑然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種手段,它能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承载信息的种类和能力十分有限的问题。但是,多媒体只是一种技术,无论它多么先进,评判它在课堂教学中所起作用的标准只有一条,即教师是否合理运用,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用面面俱到来形容:本来应写在黑板上的板书已事先设计在内;一些提的问题也被精心设置在内,并配上回应学生回答的音响效果;映在银幕上的文字也以各种方式变换着自己的形状与颜色……于是,教师只要鼠标轻点,教学过程便在银幕上演。许多教师认为制作课件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但在华丽的银幕背后,教师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现象——一个不变的课件是并不适合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使用,因为学生特点和教学情境是不同的。教师如果忽视具体情况,整个课堂就会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教学活动其实也就成了为多媒体的存在而存在,从而偏离了教学目的。可见,美术教师对多媒体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说到这里,也许有些同行不禁要问,美术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呢?在与美术教师交流的时候,很多老师也提到这个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好的美术课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术”“美”生辉。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是学科之基,也是此学科区别彼学科的根本特征,是学科教学的底线。美术课堂同样也有学科知识体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无论你采用什么样的先进教学手段和方法,课堂一定要彰显学科性。不能脱离本学科特征、混淆学科界限,能够反映美术学科的“双基”。这个学科性就是要体现美术的“术”性,就此问题笔者经常与一线教师交流,说如果一节美术课语文教师能够胜任,说明这节课不是成功的。同样,好的美术课不仅能够体现学科性,还要具备“美”的属性。美术课堂的“美”是多方面的,笔者把它概括为“三美”。字字珠玑,语言美。语言美在哪儿呢?准确是基础。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术语,美术学科更有自己的一套表述专业术语,这也是美术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在准确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尽量使用有温度的语言,追求近乎诗意的文学语言。美术教学语言不是生冷的缺乏温度的口号,不是概念的堆砌,它尤其需要带有感情甚至是激情的语言。大珠小珠,节奏美。“大珠小珠落玉盘”是形容白居易笔下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艺术美有相通之处,好的美术课同样也要有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的节奏美。节奏产生美感。音乐、舞蹈、书法强调节奏,好的课堂同样也要有节奏的美感。一线穿珠,结构美。对结构的要求是条理清晰,衔接自然,重点突出。

其次,好的美术课堂应该是真实自然。真实第一要义是教师传授各学生的知识是真实的,这和前面的“术”有相似之处。真实其实就是美术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好的美术课肯定要有预设,但仅仅都是预设的东西,这样的美术课也不是成功的课堂。无论我们课前准备有多充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由于班级和学情不同,预设的东西在实际操作中总显得捉襟见肘。也就是在课堂上总会出现这样那样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况。好的美术教师在面对课堂生成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处理,显示出较高的教学机智。这样的课堂就是真实的,当然也是成功的。反之,一些美术教师在处理课堂生成的时候力不从心,无视课堂教学新问题,硬把学生的思维和活动拉到自己预设的环节中去。这样的课堂就是假课,是失败的。追求课堂的真实性,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根本。关注真实,其实就是关注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只有真实的课堂,才有师生之间相互的真实的讨论、思维的碰撞,也才最接近教育的本质。

第三,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教学相长。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作为教育的主导,教师最关注的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以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评价教师教的成败。当然我们不否认教育应该关注学生学习情况,但是如果仅仅盯住学生而忽视教师个人的成长。这样的教育没有恒久性。教师也是鲜活的生命体,也需要个体快乐茁长的成长。教师成长了,学生才有成长的空间和可能。单方面的成长是畸形的,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很不利。教学相长落实的主要载体是美术课堂教学。好的美术课堂不仅学生在发展进步,教师通过授课自己也在进步。这样的课堂才有生命力,这样的美术教育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庄天明.《执笔的流变:中国历代执笔图像汇考》.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版

[2](清)戈守智.沈培方校证.《汉溪书法通解》.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

(阜阳市颍上县教育局教研室 安徽阜阳)

作者:吴德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创新教学与中学语文论文下一篇:鉴赏课教学高中美术论文